山东大学2018年《803-环境化学》考研大纲_山东大学考研网
山东大学2018年《829-量子力学》考研大纲_山东大学考研网

山东大学2018年《829-量子力学》考研大纲一、考试性质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量子力学是描写微观粒子运动的理论。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处理问题的一些重要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全新’的、与经典物理不同的科学观念,为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近现代物理和了解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工作奠定基础。
《量子力学》考试要力求反映物理类硕士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物理类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1.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1)波函数的统计解释2)自由粒子平面波3)薛定谔方程2.力学量与算符1)算符,厄米算符2)力学量与算符3)力学量平均值4)不确定关系5)力学量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6)薛定谔绘景与海森堡绘景3.表象1)坐标表象与动量表象2)表象变换3)狄拉克符号4.一维定态问题1)一维束缚定态的性质2)一维方势阱3)一维谐振子4)δ函数势5.三维定态问题1)中心力场中粒子运动的一般性质2)无限深球方势阱3)氢原子4)带点粒子在外电磁场中的薛定谔方程,恒定均匀场中带电粒子运动6.全同粒子1)全同粒子的概念;全同性原理2)费米气体模型;氦原子3)粒子占有数表象7.量子力学中的近似方法1)定态和含时微扰论2)变分法3)量子跃迁8.量子散射1)射截面2)波法;低能中心力场散射3)恩近似,高能散射4)旋1/2非全同粒子散射;全同粒子散射四、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闭卷考试,满分150分。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5水产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340 农业知识综合二 (1)612 生物化学A (5)835 基础生物学 (7)416、816 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 (8)417、817 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 (12)复试考试大纲 (15)细胞生物学 (15)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 (16)渔具渔法学 (20)渔业生物学 (21)水产医学综合考试 (2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综合考试 (26)水产专业综合考试 (33)初试考试大纲340 农业知识综合二一、考试性质《农业知识综合二》是中国海洋大学农业推广(渔业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
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等课程。
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生理学、遗传学、营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动物生理基础、动物遗传学基础、动物营养学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名词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利用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原理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3、综合运用:利用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答题卡和答题纸组成,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试卷结构①《动物生理学》考核比例为33.3%,分值为50分;②《动物遗传学》考核比例为33.3%,分值为50分;③《动物营养与饲料》考核比例为33.3%,分值为50分。
四、考试内容(一)动物生理学1、细胞生理学细胞膜结构与跨膜物质转运、跨膜信号转导、生物电现象与兴奋性、肌肉收缩。
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49-药学专业综合

649-药学专业综合
注意:有机化学为必答部分,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任选其中一科作答。
有机化学部分
一、考试目的
《有机化学》是从事药学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
《有机化学》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有机基础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1.有机化学概述
1)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结构理论、共价键的参数及断裂方式、酸碱理论
3)光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4)各类化合物的命名
2.烷烃
1)同系列、同分异构现象、结构和构象
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和卤代反应机理)
3.环烷烃
1)同分异构、稳定性、结构和构象(环己烷的构象)
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加成反应)
4.立体化学基础
1)对映异构
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映异构体和构型的表示方法,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概念,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
2)对映异构的合成及化学
手性中心的产生,外消旋体的拆分及烷烃卤代反应的立体化学。
5.烯烃
1)同分异构及构型的表示
2)化学性质
1。
山东大学2018年《850-材料力学》考研大纲_山东大学考研网

山东大学2018年《850-材料力学》考研大纲一、考试性质《材料力学》是工程力学、固体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材料力学》考试要力求反映上述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会计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与材料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一、杆件的内力1.杆件内力的一般描述截面法1)轴力、剪力、扭矩和弯矩的概念2)截面法求杆的内力2.轴力与轴力图1)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2)截面法求杆的轴力3)轴力图画法3.扭矩与扭矩图1)扭转的概念2)外力偶矩与输出功率、传动轴的转速间的关系3)截面法求轴的扭矩4)扭矩图的画法4.弯曲内力与弯矩图1)平面弯曲的概念2)弯曲内力的概念3)截面法求杆件的剪力与弯矩4)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5)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①载荷集度、剪力与弯矩之间的关系②简易法求剪力图和弯矩图5.平面刚架与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1)平面刚架的内力2)平面曲杆的内力二、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1.拉压杆的应力与强度1)拉压杆的应力计算2)拉压杆的强度校核、截面选择和许可载荷的计算。
2.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及强度计算1)圆轴扭转切应力计算;①圆轴扭转切应力公式推导②切应力在横截面上分布规律③空心轴与实心轴的极惯性矩和扭转截面系数。
2)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校核、截面选择和许可载荷的计算3.梁的弯曲正应力及强度计算1)梁弯曲正应力公式计算①梁的弯曲应力公式推导②正应力在横截面上分布规律;中性轴的概念③矩形截面和圆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及弯曲截面系数。
2)梁弯曲时的强度校核、截面选择和许可载荷的计算;4.梁的弯曲切应力及强度计算1)梁弯曲切应力公式计算①梁弯曲时横截面上切应力计算公式应用②矩形截面梁曲切应力及最大切应力表达式③圆截面梁最大切应力表达式2)梁弯曲切应力的强度校核5.连接件的强度计算1)剪切的实用计算与强度校核2)挤压的实用计算与强度校核三、杆件的变形和简单超静定问题1.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1)轴向变形的计算2)横向变形与轴向变形之间的关系2.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条件1)圆轴扭转变形计算2)圆轴扭转的刚度条件与应用3.梁的弯曲变形1)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概念2)积分法求弯曲变形3)叠加法求弯曲变形(注:弯曲变形亦可用第七章中的卡氏定理或莫尔定理求解,考试中不作特殊规定,考生可自由选择自认为方便的方法。
山东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研究院

指导 教师
刘汝涛 崔兆杰 洪静兰 闫 兵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①501 英语 ②715 环境化学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环境科学概论
③01 方向:991 环境毒理学 2.环境工程概论 02 方向:538 清洁生产与循 在职申请 / 攻读硕士学 环经济 03 方向 991 环境毒理学 位加试任选一门 闫兵教授招收硕博连读 研究生
苏继新 岳钦艳 李 张 李 倩 建 力
裴海燕 倪寿清
030 环境研究院
本单位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 13 人,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具体录取人数将根 据国家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及报考情况作适当调整。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083001 环境科学 01 环境化学
指导 教师
王文兴 张庆竹 Wahid Mellouki 杜 林 薛丽坤 孙孝敏 杨凌霄 何茂霞 姜 威 李善评 高灿柱
02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单位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 17 人,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人数将根 据正式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及各专业报考情况作适当调整。 招生导师可以通过 申请考核、硕博连读、本科直博、公开招考等方式招收博士生,报考前请考生与 导师联系并确认招生计划情况。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083001 环境科学 01 环境监测与健康 02 循环经济与环境监测 03 环境毒理与健康
083002 环境工程 01 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资源化 高宝玉 王曙光 李玉江 袁宪正 梁 爽 王志宁 周维芝 张晓东 02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理论与工程 技术 0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04 环境生物学 王 王 睿 艳
①501 英语 ②715 环境化学
同等学力加试: 1.环境科学概论
山东大学2018年《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_山东大学考研网

山东大学2018年《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一、考试目的综合考查考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水平和评论写作的能力,选拔有扎实理论基础、理性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强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科目为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统一必考科目。
考查内容包括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和评论写作三个方面。
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部分的考试范围是高等学校基础课“语言学概论”和“文学概论”所讲述内容。
评论写作所提供的材料范围覆盖文学史的各个时段。
三、考试基本要求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两部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概念准确、明晰,举例允当;回答问题准确、简洁、全面;论述问题观点合理、分析深入、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清晰,能够运用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事实、解决问题。
评论写作部分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文学感悟与理性提炼的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要求考生在评论写作中合理处理材料,关联必要的文学史知识,体现相关的文学理论素养,既能符合文体要求,又能表现某种创新性思考与个性化表述。
四、考试形式考试为闭卷笔试。
五、考试内容Ⅰ.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基本原理。
包括:语言的性质和功能;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的各种变体;语音;词汇;语义;语法;文字;语用。
Ⅱ.文学理论文学的基本原理。
包括:文学的性质、定位、特征、功能、起源、发展;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构成要素、语言特性、种类体裁;文学创作的性质特征、功能、成因、过程、创作类型;文学阅读与批评的性质、特征、功能。
Ⅲ.评论写作完成一篇材料作文。
材料内容为文学史现象、作家作品。
写作中应结合文学阅读经验与文论思考展开对有关材料的解读、申发和意义建构。
六、题型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评论写作等。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28理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理论化学》是2014年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理论化学》考试要力求反映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培养综合素质高、复合型的化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考生应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具备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理论化学》试卷满分150分。
其中,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合计100分为必答,另外50分可选择无机化学(50分)或分析化学(含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50分)作答。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答题时允许使用计算器。
四、考试内容: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100分)该科目大纲共计十九章,其中第一至第十章考题占75分,第十一至第十九章(结构化学部分)考题占25分。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1.1 热力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1.2 热力学基本概念:体系与环境,体系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和状态函数 2.热力学第一定律2.1 热和功 2.2 热力学能2.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3.体积功与可逆过程3.1 等温过程的体积功 3.2 可逆过程与最大功 4.焓与热容4.1 焓的定义4.2 焓变与等压热的关系 4.3 等压热容和等容热容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5.1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5.2 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 5.3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6.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 8.化学热力学8.1 化学反应热效应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反应进度;8.2 赫斯定律与常温下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赫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8.3 标准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卡诺定理 3.1 卡诺循环 3.2 卡诺定理4.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4.1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的概念 4.2 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体系的熵变 5.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据5.1 克劳修斯不等式 5.2 熵增加原理6.△S的计算6.1 简单状态变化过程△S的计算6.2 相变过程△S 的计算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与熵的统计意义 7.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7.2 熵和热力学概率—玻兹曼公式8.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8.1 热力学第三定律 8.2 规定熵8.3 化学反应过程熵变的计算 9.亥姆霍兹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9.1 亥姆霍兹自由能及△A判据 9.2 吉布斯自由能及△G判据 10.过程△G的计算与应用 10.1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G的计算 10.2 纯物质相变过程△G的计算 11.热力学关系式11.1 四个热力学基本关系式11.2 对应系数关系式与麦克斯韦关系式第三章化学势 1.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2.偏摩尔量与化学势2.1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集合公式2.2 化学势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3.稀溶液中两个经验定律3.1 拉乌尔定律 3.2 亨利定律4.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4.1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4.2 非理想气体的化学势5.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1 理想溶液的定义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2 理想溶液的通性 6.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7.稀溶液的依数性 7.1 蒸汽压下降7.2 凝固点下降和沸点上升 7.3 渗透压8.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与活度的概念第四章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与标准平衡常数 1.1 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1.2 标准平衡常数 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1 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复相化学平衡3.1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2 解离压力4.平衡常数的测定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5.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5.1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5.2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改变的计算 6.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1 温度对平衡常数影响—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6.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3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同时平衡与反应的耦合第五章多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2.克拉贝龙方程 3.相律3.1 独立组分数、自由度 3.2 相律4.单组分体系的相图—水的相图 5.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5.1 双液系:理想和非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杠杆规则与蒸馏原理;部分互溶和不互溶双液系5.2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体系5.3形成化合物体系: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 5.4 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双液系的相图 6.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6.1 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法 6.2 部分互溶的三液体体系 6.3 二盐一水体系第六章统计热力学初步(非必考内容)第七章电化学(一)电解质溶液1、离子的迁移(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和离子迁移数的概念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1)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2)电导测定的仪器及方法(3)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规律(4)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离子摩尔电导率3、电导测定的应用(1)求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及电离平衡常数(2)求算微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3)电导滴定4、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1)溶液中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2)离子强度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基本了解)(1)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公式(2)不对称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盎萨格电导公式(二)可逆电池电动势6、可逆电池(1)可逆电池必须具备的条件(2)可逆电极的种类及电极反应(3)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方法原理、所用主要仪器)(4)电池表示式(电池组成及结构的书写惯例)(5)电池表示式与电池反应的―互译‖7、可逆电池热力学(1)可逆电池电动势与浓度的关系A.能斯特(Nernst)公式及其中各参数的意义B.电池标准电动势的测定和求算(2)电池电动势E及其温度系数与电池反应热力学量的关系(3)离子的热力学量8、电极电势(1)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A.电极–溶液界面电势差B.溶液–溶液界面电势差、盐桥(构成及作用)C.电池电动势的产生(2)电极电势A.标准氢电极(构成及规定)B.任意电极电势数值和符号的确定C.电极电势的能斯特(Nernst)公式D.参比电极(种类及作用)9、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1)单液化学电池(2)双液化学电池(3)单液浓差电池(4)双液浓差电池(5)双联浓差电池10、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1)判断反应趋势(2)求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3)求微溶盐活度积(4)求离子平均活度系数(5)pH值的测定(6)电势滴定(三)不可逆电极过程11、电极的极化(1)不可逆电极电势(2)电极极化的原因(浓差极化、活化极化)(3)过电势(概念、测量方法及仪器)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1)阴极反应(2)阳极反应1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现象及原理(2)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14、化学电源(1)化学电源定义及种类(2)常用化学电源(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等)(3)高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第八章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一)表面现象1、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物理意义)2、纯液体的表面现象(1)附加压力(2)曲率对蒸气压的影响(3)液体的润湿与铺展(4)毛细管现象3、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1)气固吸附(定义、作用)A.气固吸附的类型(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比较)B.吸附平衡与吸附量C.吸附曲线的种类及特征(2)朗格缪尔(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A.朗格缪尔气固吸附理论(基本假设、吸附公式推导及应用)(3)BET多分子层吸附等温式(4)其它吸附等温式4、溶液的表面吸附(1)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A.正吸附、负吸附B.表面活性剂(定义、结构特征)(2)吉布斯吸附公式(3)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层结构(4)表面膜5、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2)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3)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作用类型、原理及与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的关系)(二)分散系统6、分散系统的分类7、溶胶的光学及力学性质(1)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现象、应用)(2)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扩散、沉降与沉降平衡)8、溶胶的电性质(1)电动现象(电泳、电渗)(2)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3)溶胶粒子的双电层(4)溶胶粒子的结构(书写或示意图表达)9、溶胶的聚沉和絮凝(1)外加电解质对溶胶聚沉的影响(2)溶胶的相互聚沉(3)大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10、溶胶的制备与净化方法11、高分子溶液(简单了解)第九章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1、化学动力学概论(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及目的(2)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3)反应机理的概念(总反应、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复合反应、反应分子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1)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化学法和物理法的原理及优缺点)(3)反应速率的经验表达式(4)反应级数的概念(5)质量作用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的关系)(6)速率常数(其单位与反应级数的关系)3、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规律(1)简单级数反应的定义,简单反应与简单级数反应之间的关系(2)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零级反应(对应的速率公式及其特点、半衰期公式及特征)4、反应级数的测定(1)积分法(2)微分法(3)过量浓度法(孤立法)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阿仑尼乌斯(Arrhenius)经验公式(2)活化能的概念及其实验测定A.活化分子与活化能B.活化能的求算方法(3)阿仑尼乌斯公式的一些应用6、简单碰撞理论(1)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假设(2)碰撞数、有效碰撞分数的物理意义(3)简单碰撞理论的成功与失败7、过渡态理论(1)势能面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反应途径、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能(3)过渡态理论的成功与失败8、单分子反应理论(简单了解)第十章复合反应动力学1、典型复合反应动力学(速率公式及动力学特征)(1)对峙反应(可逆反应)(2)平行反应(竞争反应)(3)连串反应(连续反应)2、复合反应近似处理方法(1)稳态近似法(中间产物非常活泼且浓度极低)(2)平衡态近似法3、链反应(1)链反应的三个步骤(2)直链反应(3)支链反应4、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确定(稳态近似法和平衡态近似法的应用)5、催化反应(1)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作用)(2)不同类型的催化反应(均向催化反应、复相催化反应、酶催化反应)6、光化学概要(1)光化学定律、量子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光化学反应(2)光化学与热反应的比较7、快速反应及其研究技术(简单了解)第十一章量子力学基础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1)黑体辐射和能量量子化(2)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3)原子结构模型及氢原子光谱(4)实物微粒的二象性(5)不确定关系2、量子力学基本假设(1)状态的描述(2)力学量的描述(3)状态方程(4)测量问题(5)态叠加原理3.Schrodinger方程和一维势箱中的粒子4.三维势箱中的粒子第十二章原子结构1、单电子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2、单电子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的解(1)坐标变换(2)分离变量(3)Φ方程、R方程和Θ方程(4)单电子原子波函数(5)量子数的物理意义(6)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3、电子自旋和Pauli原理4、多电子原子Schrodinger方程及其解5、屏蔽效应和原子轨道能级第十三章原子光谱1、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1)相对论效应(2)电子自旋效应(3)选择定则(4)塞曼效应2、多电子原子的角动量和光谱项符号3、由电子组态求光谱项(1)不等价电子的光谱项(2)等价电子的光谱项4、多电子原子光谱第十四章分子的对称性1、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2、对称类型—点群3、分子的对称性及极性4、分子的对称性及旋光性第十五章分子轨道理论1、氢分子离子H2+的结构(1)氢分子离子H2+的Schrodinger方程(2)氢分子离子H2+的Schrodinger方程的解(3)关于积分Sab, Haa和Hab(4)结果的讨论2、分子轨道理论大意3、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和成键三原则4、双原子分子(1)同核双原子分子(2)异核双原子分子5、双原子分子的光谱项6、简单分子轨道(HMO)方法和共轭分子结构7、电荷密度、键级、自由价、分子图和化学活性8、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第十六章价键理论1、海特勒-伦敦法解H2分子2、价键理论大意3、价键理论对一些简单分子的应用4、杂化轨道理论(1)s-p杂化(2)s-p-d等性杂化轨道的简单讨论5、定域分子轨道和离域分子轨道-甲烷第十七章分子光谱1、分子光谱的产生2、跃迁矩3、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光谱4、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5、线性AB2(D∝h)型三原子的简正振动6、红外光谱7、拉曼光谱8、核磁共振9、光电子能谱第十八章晶体结构(了解)第十九章 X射线结构分析(了解)无机化学(50分)(一)基本原理1.物质状态:气体、液体、固体(晶体和无定形固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溶液的组成、浓度、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山东大学2018年《社会医学》考研大纲_山东大学考研网

山东大学2018年《社会医学》考研大纲(一)绪论掌握:社会医学的概念、性质、研究内容、基本任务。
熟悉: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三次卫生革命,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
了解: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的历史发展。
(二)医学模式掌握:医学模式的概念,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内容,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对卫生工作的影响,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
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
了解: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健康与疾病概念的扩展。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掌握:社会因素的内涵及其影响健康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文化因素与健康,人口结构与健康。
熟悉:社会阶层与健康,社会发展指标,家庭关系与健康,教育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生活环境与健康。
了解:社会营养与健康,社会关系与健康,退休、失业与健康,人口规模与健康,风俗习惯、宗教、亚文化与反文化对健康的影响。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掌握:行为、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
熟悉:人格、认知因素、心理压力与健康。
了解:行为因素与健康,健康行为的观点与理论,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
(五)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现场定性研究的概念、特点和实际应用,非概率抽样,访谈法和自填法的优缺点,问卷的概念、类型和结构,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的定义及其优缺点,效度和信度的概念和关系。
熟悉: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现场定量研究的概念,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步骤,问卷设计常见错误,问题排列的顺序。
了解: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
(六)生命质量评价掌握:生命质量,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概念和评价内容,质量调整生存年的概念。
熟悉: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了解:生命质量的评价方法,常用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七)健康管理掌握:健康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健康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及分类。
熟悉:慢性病自然史的六个阶段,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
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02-西方哲学史(至德国古典哲学)

802-西方哲学史(至德国古典哲学)
一、考试目的
《西方哲学史》(从古代至德国古典哲学)是哲学的基础性学科之一,考试力求反映哲学一级学科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在本领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子,培养具有良好哲学素养、深层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哲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西方哲学史(从古代至德国古典哲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古代哲学
1.早期希腊哲学
1)米利都学派和毕达戈拉斯学派
2)赫拉克利特
3)爱利亚学派
4)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
5)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
2.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1)智者学派
2)苏格拉底
3)柏拉图
4)小苏格拉底学派
5)亚里士多德
3.晚期希腊哲学
1)斯多亚学派
2)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
3)怀疑主义
4)新柏拉图主义
(二)中古哲学
1.教父哲学
1)查士丁、伊里奈乌和奥里根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2018年《803-环境化学》考研大纲
一、考试目的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要求
本考试力求反映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环境化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主要环境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等介质中的化学变化和迁移转化规律,它们的主要状态特性和环境效应,水、大气、土壤的主要治理技术和原理,环境化学最新发展趋势的掌握情况,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相关环境问题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能力:对环境化学的专业术语、基本规律和方法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能力:用环境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规定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案。
3.综合运用能力:运用所学的环境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化学变化、环境效应、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主要治理技术来综合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生可以携带直尺和计算器。
3.试卷结构
有关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术语、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方法,常见的污染源、污染物和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的实质,以及这些污染物在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中迁移、转化规律、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的比例占50%;
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产生、迁移、转化、危害和有效利用之规律,生态系统的特点、组成;污染物在环境中、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生物降解和生物积累,掌握揭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常用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占50%。
四、考试内容
1.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及其迁移转化过程。
2.大气层的结构、大气稳定度的判定方法,大气自由基的来源,温室效应、酸雨、逆温、光化学烟雾、硫酸烟雾等的形成及其机理,pH值的计算等。
3.了解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吸附解吸等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了解天然水的基本性质、颗粒物在水中的凝聚机理,掌握分配系数、pE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4.土壤的组成及其性质,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与效应。
5.污染物的生物富集、转化和积累;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过程和毒性效应。
6.代表性污染物在各圈层中的基本转化、归趋规律与效应。
7.常见的主要污染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修复技术及影响因素。
8.绿色化学的价值、基本原理及其与工业生态学的联系。
五、考试题型与示例
1.考试题型
题型一般为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计算题。
2.题型示例
1)名词解释
【例题】:平流层:
2)简述题
【例题】:什么是脂水分配系数?
3)论述题
【例题】: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原理。
4)计算题
【例题】:含镉废水通入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为8.0,请算出水中剩余镉离子的浓度(已知CdS的溶度积为7.910-27)。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