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产业 打造特色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乌江镇辖12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127个村小组,总面积16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40090亩,占总面积的17.5%,山地面积151795.5亩,占65.8%,森林覆盖面137155.5亩,占62.9%。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以"突出特色、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塑造品牌"为指导,坚持"优先发展龙头企业、优先扶持开发商、强化经济环境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强力推进多种经济发展,粮食、蔬菜、油菜、蜜柚、油茶五大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2011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81412.63亩,发展大棚蔬菜1500亩,油菜种植面积3000余亩,蜜柚种植面积达300亩,新增高产油茶927亩。
转变思路谋突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镇村两级引导群众发展显得力不从心,片面的行政干预手段弊端很多,单个农户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难以立足。
这些问题都必须依靠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借助市场调节,发挥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来加以解决。
具有一定实力的开发商因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技术,掌握市场和订单,在引导群众发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党委、政府充分吸取以往结构调整的经验和教训,自2008年起,把“优先发展龙头企业、优先扶持开发商、强化经济环境建设”作为全镇农业农村工作指导思想,变过去由直接干预群众的生产向服务有实力的开发商和开发商引导群众发展转变。
由以往的行政指令向宏观指导转变。
对能够培育壮大的专业合作社、农村能人、大户,建立起“一名领导牵头、一个业务人员全程服务、研究一个专门政策、制定一个具体工作目标”四个一的工作思路,从思想上重视,政策上倾斜、
领导力量上保证,在全镇营造鼓励群众干事创业和亲商、重商的良好氛围,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壮大。
近几年,培育和引进了龙源坳农家乐、福源山庄、冻江万头肥猪养殖、凫冲千亩高产油茶等多家有规模的开发商,培育组建了乌江福源果业产销专业合作社、乌江镇金地优质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吉水县鑫农养殖专业合作社等5个专业合作社。
建立起了紧密的农户+基地+公司的农业产业化链条,极大地推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1年,在凫冲沙埠村打造了一个种养结合、精深加工、休闲旅游“三位一体”的油茶产业示范园,目前已开发种植高产嫁接油茶600亩;在凫冲双源莲花山坑投资约120万元开发种植300亩的红心蜜柚基地。
营造氛围壮龙头
党委、政府一直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引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工作重点来落实。
一是竭尽全力,配套基础设施。
整合各项政策,加快镇级主干线路、农副产品主产区道路、镇村两级环形公路网、社区公路建设步伐。
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使全镇主干线公路全部硬化,进村入户到田块公路保证晴雨通行。
二是加强治安环境建设。
全镇建立了综治办、维稳办、公安、司法、村治保会多级防控网络,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在农副产品销售季节,严厉打击各种强买强卖及扰乱干涉产业发展等行为,每年组织企业召开一次发展环境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营造了支持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从而稳住开发商。
三是为销售创造便捷通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订单是整个流通网络的首要环节。
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积极拓展订单农业的范围和数量,促使形成
一个规模有序的销售网络群体。
以重点村、大户和民间经济能人为龙头,重点抓好蔬菜、食用菌、优质稻等产业的规模经营,促成了乌江蔬菜产销合作社与国光超市的对接、枫坪农户与金田米业的订单合作上万亩,切实提高订单农业占农产品总量比率。
四是建立征求客商、大户经济发展环境意见制度,妥善解决他们的困难。
学习培训强本领
近年来,我们一直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科技、市场、经营观念,提高经营农业产业本领。
一是“请进来讲”。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组建了形式多样的“农业产业发展义务宣讲团”,他们中有从外地聘请的农技专家、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有本地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土专家,他们利用农闲时机,活跃在全镇田间地头,大到产业发展趋势,小到怎样使用农药等悉心向农民群众传授,成为群众身边的“农业大学”。
使各种知识、技能渗透到千家万户和群众心中,凝聚了民心,鼓足了干劲。
去年以来,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期,经验交流会3场,有5000多群众接受了培训和教育。
二是“带出去学”。
利用农闲时机,组织龙头企业法人、镇村干部、大户、能人到山东、广东及省内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近年来,为推进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镇委、政府先后组织3专班60余人赴外地考察学习,推动了思想转变,促进了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
示范带动育品牌
在结构调整中,我们充分发挥农业开发商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的先导优势,农村党员和农村能人在带头调结构、带领调结构的示范作用,有效的整合农业开发商、农村党员和农村能人三支先进力量。
以
开发商为依托,围绕全镇五大特色产业,办示范样板,以点带面、辐射全局;同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基本形成了一社一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
2006年,果树园村成功向工商部门申报了“绿景祥”商标;2007年,由100多人入股自发组建了蔬菜产销合作社;2009年与江西国光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实施了“农超对接”项目,并建立了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成为了江西国光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果树园蔬菜产品远销南昌、吉安、湖北黄石等地,“果树园蔬菜”已成为吉水乃至吉安市有影响力的品牌。
坐落在永吉公路旁枫坪渡头段油菜基地,已由核心区种植面积的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油菜面积3000多亩,并随着油菜籽收购价格快速提升及农业部门的各种试验示范的带动效益,使油菜生产效益成倍增长,该基地冬季油菜种植历年来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传承,品牌效应逐步实现。
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两个优先、一个强化”工作思路,求真务实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任务,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序为基础,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