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苏格拉底德性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399年)出生在雅典,父亲是石匠,母亲是产婆。自师从阿那克萨戈拉的学生阿尔克劳(Archelaus)接受了哲学教育之后,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爱智”的事业。
据说苏格拉底生得很丑,但是死得很美。他被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判处了死刑,大义凛然,从容赴死,遂成千古美谈,亦造就了西方哲学史乃至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
造成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苏格拉底从事哲学活动的时候,正值希腊城邦民主制由盛而衰之时。他以“牛虻”自诩,嫉愤懈惰世风,关心青年心灵,探讨德性精要,针砭当局时弊,不仅触怒了一些政客,而且因其专家治国论而与民主制度发生了冲突。于是,有人以“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两项罪名对他提出指控,虽然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作了义正辞严的精彩申辩,但仍然被判处了死刑。他拒绝了朋友们的救助,最终以身殉道,意在换取雅典人的醒悟。曾经有人以苏格拉底与民主制度对抗而为其思想定性,殊不知此时的民主制度已处于衰败之中,早已失去了进步意义,智者盛行于世就是明证。苏格拉底之死给雅典的民主制度烙上了永远洗不去的污点,因为一座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对一名除了运用言论自由权外没有犯下任何罪行的思想家起诉、判罪乃至处死,这无论如何是一种讽刺和耻辱。后来雅典人终于幡然悔悟,为之平反昭雪。苏格拉底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哲学的重大贡献,赢得了“圣人”的赞誉。
苏格拉底属于典型的述而不作的哲学家,因而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关于他的思想,我们只能主要通过他的学生克塞诺封、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来了解。由于柏拉图的对话体著作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如何区分他们二人的观点一直是哲学史上的难题。通常人们将柏拉图有关德性的早期对话看作是苏格拉底的思想,我们在此亦主要依据克塞诺封和亚里士多德的记述,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中检索有关材料来概述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一、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
促使苏格拉底提出这一宣言,有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智者运动两方面的背景。在苏格拉底看来,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因而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实际上,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agathon)。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我们的能力所不及,因而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另一方面,智者们虽然注重社会和人生问题,扭转了哲学研究的方向,但是却高扬个体,推崇感觉,导致了对普遍、理性和确定性的贬低或否定,由此走向了诡辩论或怀疑主义,因而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更违背了哲学爱智慧求知识的初衷。所以苏格拉底以“认识你自己”作为其哲学
的座右铭。
由于他的论辩方式,苏格拉底经常被人们看作是智者,其实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使生苏格拉底死,使死苏格拉底生的,乃是他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对他来说,追求知识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和使命,而且是医治雅典民主制之痼疾的良药。智者自称是有智慧的人,而苏格拉底却一向以无知自居。据说有人到德尔菲神庙求神谕,询问是不是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神谕说没有比他更聪明的人了。苏格拉底对此大惑不解,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是无知的。于是,他便到处寻找有智慧的人,以期证明神谕错了。结果他发现,那些自认为有智慧的人其实是无知的,因而神喻说他有智慧是因为他自知自己无知,所以始终在追求知识。对人来说,自知自己无知而热爱智慧,才是真正的聪明。
正是在批判自然哲学家和智者的基础上,苏格拉底开始正本清源,摒弃感觉高扬理性,使哲学从求胜求智转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识为人之本性,从而竖起了理性主义大旗,划时代地实现了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的转折。正因为如此,人们通常以苏格拉底划分前后,将此前的希腊自然哲学称之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二、德性即知识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
所谓“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arete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第欧根尼·拉尔修因此而称他是“伦理学的创始人”。然而,将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毕竟有失偏颇。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分析的,“他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同时,知识并不是德性的充分条件,有知识不意味着有德性,“因为知道公正的人不会马上变得公正,其他德性的情况亦同样”。既然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德性而德性就是知识,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什么是真正的知识?
三、“是什么”的问题
由于希腊人一开始从事哲学思考便以“学以致知”为最高的理想,所以当自然哲学陷入了困境之后,这就迫使哲学家们重新思考知识的问题。巴门尼德以两条道路的区分揭示了自然哲学的局限,说明我们对于始终处在流变之中的感性事物是不可能有知识的,真正的知识是对于唯一、永恒、不动的“存在”的思想,真理乃在于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现在,苏格拉底把巴门尼德所确立的一般原则落实在了一个具体的问题上,这就是“是什么”的问题。
如果说知识就是德性,德性就是知识,那么认识德性所认识的是什么?换言之,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被看作是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的回答是,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或概念,亦即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定”。据柏拉图所述,苏格拉底的对话大多以追问“是什么”为其主题,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节制”、“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德性”、“什么是美”等等,而且他所追问的并不是具体的和特殊的“勇敢”或“美”,而是“勇敢自身”或“美自身”,亦即“勇敢”或“美”的类本质。由此可见,苏格拉底要求认识的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因而他所理解的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唯有它才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表面看来,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主要是在逻辑学的意义上澄清与道德相关的某些概念,实际上它具有深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为整个西方哲学史确定了基本的方向。
从本体论上说,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生灭不已的,唯有其中普遍性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正是它们构成了事物的本质,并且是其存在的根据。从认识论上看,知识与意见有别:知识是确定的、绝对的、普遍的,而意见则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和个别的。对于始终处于流变之中的感性事物而言,我们只能有意见而不可能形成知识,唯有认识事物的“是什么”即确定的、普遍的本质,我们才能形成知识。最后从方法论上看,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为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原则确定了基本的形式。因此,亚里士多德充分肯定了苏格拉底对哲学的贡献,他指出:“苏格拉底寻求事物的本质即事物是什么是很自然的;因为他正在寻求推理,而本质是推理的出发点。那时尚不存在一种辩证能力可以使人们即便没有关于本质的知识也能思考对立物并探讨对立物是否属于同一门科学。可以把两件事情公平地归于苏格拉底,即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这两者都涉及科学知识的出发点”。显然,苏格拉底对概念定义的探索推进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不过他并没有把普遍从特殊事物中分离出来,所以后人为了区别两者,有时将苏格拉底的上述思想称为“概念论”。显而易见,从巴门尼德到苏格拉底,围绕着知识问题,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思路越来越清晰起来了。
对苏格拉底来说,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而认识的方法就是“辩证法”。
四、助产术
苏格拉底以他是“高贵、健壮的助产婆芬尼兰托的儿子”为自豪,宣称他也“习于施行同种技术”。不同的是,他所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灵魂而不是肉体。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