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本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翻译本质问题探讨
一.文学翻译与艺术
文学翻译,从字面意思理解:文学翻译即对文学作品的翻译。

许多人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翻译的核心是语言,因此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即是存在美学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艺术的创造在形式上具有创造性和美感,这一点与文学似有共同之处:文学作品的内容总体上是虚构的、想象的;其目的是审美;文学关注的重点不是语言的意义,而是语言本身,表达的是人类的情感;文学的语言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语言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在形式上富于美感和创造性,具有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节奏和韵律。

简言之,文学的想象性、审美性、创造性、抒情性是它与非文学(科学与日常语言)的显著区别。

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艺术与非艺术、文学与非文学在语言用法之间的区别是流动性的,没有绝对的界限。

”总之,从内容上讲,文学翻译是对文学作品语言形式、艺术手法、情节内容、形象意境等的再现;从语言特征上讲,文学翻译作品的语言也应具有想象性,审美性,创造性和抒情性。

在于艺术本质的对比过程之中,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显得更为明晰。

文学翻译相对于非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并不能说明它是一门艺术。

要判定它是不是艺术,还得将它与真正的艺术本质相比较来进行概念的界定。

谈到艺术,具有感性形象的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和诗歌等艺术作品往往会第一时间跳入人类的脑海之中。

并且人们常常把它们与艺术等同起来。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艺术与艺术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艺术是人类的一项活动,而艺术作品则是这项活动的产物。

那么艺术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呢?关于艺术的定义,自古以来说法很多,“艺术是一种愿望的想象性表现”(弗洛伊德),“艺术即情感语言”(杜卡斯),“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用形象思维”(别林斯基),等等。

尽管说法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艺术是一种创造,具有审美的属性,也就是说,是
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的把握。

我们再来看文学翻译与艺术的异同。

首先,文学翻译是审美的翻译,其审美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其创造性的程度是衡量它的审美价值的尺度。

其二,文学翻译再现原作的艺术美,从文学翻译活动的内涵看,它是一个由阅读、体会、沟通到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需要用对等的语言符号替换原作的符号。

因此从语言性质上讲,文学翻译处理的具有想象性,审美性和高度创造性的文学语言。

译者阅读原作时,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与原作的语义信息遇合,达到理解和沟通,同时他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参与其中。

所以,通过译语最终表现出来的东西可能正确,也可能谬误。

然而,不管译作正确与否,翻译活动本身无疑是一种创造,因为它涉及到译者的想象、情感、联想等审美心理因素。

二.文学翻译的本质
(一)文学翻译的客观性
这里的客观性指文学翻译中原文的客观存在。

文学翻译必然与用另一语言写作的原作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文学翻译的基础是原文再现的“文本目的”,即文学翻译的目标就是要生产出一个与原作有关的文本。

文本的目的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原作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译作必须与原作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关联,其中的关联包括形式,文字以及文字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

原作的语言形式,艺术手法、情节内容、形象意境等对译者来说都是客观的。

再现这些事件和事实是文学翻译行为的基础。

完全脱离原作的写作就不再是翻译,而是改写、虚构、和自己的肆意创作。

(二)文学翻译的社会性
文学翻译实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供译语语言社会群里共享,因此他必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文学翻译的译物要在译入语文化中存在和被接受
就应当遵循译入语的社会文化和语言规范。

符合规则的译文会受到译入语文化的欢迎,而不符合规律的会被译入语文化排斥和拒绝。

(三)文学翻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艺术整体,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可以是一个人的瞬间的感受,可以是一幅宏伟壮烈的战争画卷,可以是一段富有诗意的爱情故事,可以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也可以是某一段奇特生活的写照。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之间是审美关系。

译者的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直接关系着能否准确传达原作的艺术美。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是原作艺术美的欣赏和接受者,同时又是它的表现者。

从欣赏、接受到表现,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或者叫做心灵的再创造,情感形式的再创造。

文学作品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必须通过读者阅读。

而文学翻译确实艺术在创造的另一这重要方面。

译者凭着超出常人的文学修养和审美力、阅读、透视和体会原作的方方面面,再以他的创造能力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表现出来,最终完成翻译过程。

译者的审美视角、审美力和表现力因人而异,所以一部原作有多部不同的译本。

三.文学翻译的标准
在笔者看来文学翻译已不单单是一种语言之间的符号对等,只需要重视具体字句的翻译转换即可,它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表现形式,时发生在特定文化语境内,文化系统的结构、意识形态的一种重新诠释,在漫长的翻译历史中,众多学者充分挖掘文字转换的艺术力,创造力,想象力,总结出的一系列翻译标准也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不仅仅是在弄清文学翻译本质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结果,还是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百多年来,严复的翻译标准在我国翻译界的影响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信”是文学翻译的基本伦理
严复的“信”指译作应该忠实于原作。

“信”在本质上是一种维持翻译存在的必然因素。

它要求译作应当与原作保持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文学翻译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得以稳定存在。

一千个译者笔下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但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情节,人物刻画,对话,背景甚至语言结构必然是相似的,因此,信是文学翻译的最重要也是最首要因素。

然而信是必须的,但是需要译者在“信”的程度上有所把握,它是相对的“死译”“直译”“意译”“自由译”这些不同的翻译程度。

而这些度的调节是译者主体选择必然经历阶段,就要求译者遵守原作的语言结构的具体规范和规则。

(三)“雅”是译者主体的选择
“雅”的本质就是译者面对具体翻译问题的主体性选择。

文学翻译必须根据自己对译本读者的接受习惯、原作的实际内容、特定文本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例如,翻译文学作品强调形式与寓意的“美”;注重援助风格的译者主张“切”;强调原作神韵则要求神似;总之等等,这样的艺术创造要求译者根据语言社会以及文化的不断演变不断优化选择自己的具体翻译策略。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文学翻译的本质与艺术相通, 但又有较大差异。

它具有艺术的创造性,可以被算作一种特殊的准艺术形式文学翻译的潜力是很大的,它与创作是紧邻,像画与诗一样的亲密无间,在与创作的对话和交流当中它会不断提高自己。

我们坚信,总有一天,它会像诗与画那样在艺术的殿堂里受到人们的承认和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