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

合集下载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一、基本概念所谓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都上升到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核,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等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一般来说,国家级新区都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如:滨海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江新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舟山群岛新区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目前全国共有10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

其中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系行政区,设立区委区政府,其余新区都是行政管理区,只设立管理委会。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依托其所属直辖市,行政级别一般都调整至副省级;而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和南沙新区其依托的主体城市为地级或副省级,若新区的行政级别同于甚至高于所属主体城市,意味着脱离相关城市的管辖。

国家级新区,因有国务院批复体现国家级战略和新区发展需要,所在省按要求须下放省级管理权限,其实质均拥有副省级管理自主权,而与新区所处区域行政级别无关。

如广州南沙新区,国家定位立足广州、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既不可脱离广州,又因港澳社会制度不同,甚至需要省级以上的权力来管理和协调,所以南沙新区是唯一获得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级新区。

二、国家定位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以及中心城区杨浦、黄浦、南市的浦东部分。

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定位及目标: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在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环境优势、创新优势和枢纽功能、服务功能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

国家级新区是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设立的一种新开发开放与改革的大城市区。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新区19个,分别是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2006年5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区成立、云南滇中新区获批成立,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2016年2月长春新区成立;2016年6月江西赣江新区成立;2017年4月河北雄安新区成立。

另外至少还有9个城市新区正在申请打造国家级新区,分别是: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乌鲁木齐乌昌新区、沈阳沈北新区、石家庄正定新区,以及唐山曹妃甸新区、杭州钱塘新区等。

【数据发布】我国批准的各类经济区域最新名单:新区、自贸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综改区

【数据发布】我国批准的各类经济区域最新名单:新区、自贸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综改区

【数据发布】我国批准的各类经济区域最新名单:新区、自贸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综改区
截至2017年4月,我国有7个经济特区、19个国家级新区、11个自贸试验区、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5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中国开发区网对各类经济区域名单进行了详尽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国家级经济特区(7个)二、国家级新区(19个)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在各地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

新区名称主体城市批获时间面积(平方公里)浦东新区上海1992年10月1210.41滨海新区天津2005年10月2270两江新区重庆2010年6月1200舟山群岛新区舟山2011年6月陆地1440海域20800兰州新区兰州2012年8月1700南沙新区广州2012年9月803西咸新区西安、咸阳2014年1月882贵安新区贵阳、安顺2014年1月2451西海岸新区青岛2014年6月陆地2096海域5000金普新区大连2014年6月2299天府新区成都、眉山、资阳2014年10月1578湘江新区长沙2015年4月490江北新区南京2015年6月2451福州新区福州2015年9月1892滇中新
区昆明2015年9月482哈尔滨新区哈尔滨2015年12月493长春新区长春2016年2月499赣江新区江西2016年6月465雄安新区河北2017年4月100(起步区)。

国家级新区资料梳理

国家级新区资料梳理

名称 上报部门 时间 范围与面积 发展优势 区域作用 发展目标 产业发展重点 规划编制要求 国家支持上海浦东新区 上海市人民政府1992同意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上海市撤销南汇区,将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面积达到1210.41平方公里)天津滨海新区 1994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内陆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是我国参与经济仝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促进这一地区加快发展,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使这一地区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释放潜能,增强竞争力。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实施仝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重庆两江新区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包括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碚区四区部分行政区域,范围为江北区的江北中心区、江溉片区、唐家沱-寸滩片区与鱼嘴-复胜片区;渝北区名称 上报部门 时间 范围与面积 发展优势 区域作用 发展目标 产业发展重点 规划编制要求 国家支持 的北部新区、龙溪片区、两路地区、木耳-古路片区以及龙兴-石船片区;北碚区的蔡家片区与水土-复兴片区。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浙江省人民政府2011舟山群岛新区范围与舟山市行政区域一致区位条件、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等综合优势明显,在全国沿海开发开放中具有重要地位。

要把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海洋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路径,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促进浙江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

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

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
国家级新区是指国家依法设立的具有特殊政策和制度优势、辐射带动作用、具有创新发展和改革试点功能的地区。

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优势:国家级新区被赋予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包括财税优惠、土地使用优惠、行政审批简化等,以吸引投资和创新资源,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 制度创新:国家级新区可以探索创新制度,包括经济制度、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新区的发展需求。

例如,可以引入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试验区等制度,吸引国内外资本和人才。

3. 改革试点:国家级新区可以成为国家推进重大改革的试点地区,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

新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试点和尝试,为全国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

4. 组织领导机制:为了更好地推动新区的发展,国家通常会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这些机构通常是由国家级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组成,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

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的目标是加强新区的创新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家级新区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国家级新区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篇一:《中国六大国家级新区》自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浦东新区以来,我国已设立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和南沙新区共6个国家级新区。

1、上海浦东新区获批时间: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定位及目标: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在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环境优势、创新优势和枢纽功能、服务功能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

2、天津滨海新区获批时间: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中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原则同意这一《方案》,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改革、开发开放出现新的局面。

定位及目标: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3、重庆两江新区获批时间: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定位及目标: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国务院批复,中央赋予重庆两江新区五大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4、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获批时间: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是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特定地域内设立并实施特殊政策的一种区域发展模式。

其目的是通过优势资源整合、政策支持等措施,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具有战略意义,是国家对特定地区的重大支持和示范引领。

设立国家级新区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国家级新区通常选择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为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国家级新区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

在发展目标上,国家级新区通常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注重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在战略规划上,国家级新区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规划,以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性。

国家级新区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国家通常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吸引企业和人才落户,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还会加大对国家级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提高区域发展的硬件条件。

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国家级新区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低碳经济建设,确保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对特定地区的重大支持和示范引领,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国家级新区的成功发展需要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以及政策支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共同推动下,国家级新区才能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关国家级新区的相关知识(截至2013年)

有关国家级新区的相关知识(截至2013年)

国家级新区综览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都上升到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核,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等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目前共有7个国家级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甘肃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2013年3月郑州郑东新区成立。

——国家级新区的管理体制其中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系行政区,设立区委区政府,其余新区都是行政管理区,只设立管理委员会。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依托其所属直辖市,行政级别一般都调整至副省级;而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和南沙新区其依托的主体城市为地级或副省级,若新区的行政级别同于甚至高于所属主体城市,意味着脱离相关城市的管辖。

国家级新区,因有国务院批复体现国家级战略和新区发展需要,所在省按要求须下放省级管理权限,其实质均拥有副省级管理自主权,而与新区所处区域行政级别无关。

如广州南沙新区,国家定位立足广州、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既不可脱离广州,又因港澳社会制度不同,甚至需要省级以上的权力来管理和协调,所以南沙新区是唯一获得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级新区。

——七大新区目标定位介绍一般来说,国家级新区都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如:滨海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江新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舟山群岛新区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具体而言——1、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以及中心城区杨浦、黄浦、南市的浦东部分。

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定位及目标: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在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环境优势、创新优势和枢纽功能、服务功能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

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的成效与问题

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的成效与问题

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的成效与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新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政府在2000年提出了新区战略,随后又陆续颁布了细则和指导意见,推动新区的开发建设。

目前,我国已有从东海岸到西部内陆的20多个国家级新区,涉及多个产业领域,如经济、科技、文化、旅游等。

在开发建设中,新区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成效1.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国家级新区的开发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成为各领域创新和发展的热土。

例如,珠三角地区的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依托新区的建设,成为了“世界工厂”和“中国硅谷”,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代表。

而在西部内陆的成都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新区建设带动了地方的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和人才引进,提高了地方的综合竞争力。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区建设着重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以产业引领经济发展。

新区规划建设的产业多元化、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有效提高了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例如,洛阳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新区,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3.推动城市化进程国家级新区的建设不仅是对单个城市的规划建设,更是区域整体发展的融合。

通过新区的规划建设,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促进城市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建设,实现城市与人民的无缝衔接。

例如,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取得了建设规模、房地产、产业开发、城市管控、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成就,成为了全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张新名片。

二、问题1.规划与执行不同步有些新区的规划建设存在过度依赖、规划与执行不同步等问题。

例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虽然被誉为中国的“硅谷”,但实际上目前仍然面临产业结构居住与办公用地匮乏、人才流失、规划缺失等问题。

2.发展与环保平衡难度大一些新区在发展经济产业的同时,未能充分考虑环保、生态保护等问题,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例如,江苏沿海新区的发展规划是优化安全高效产业链,但实际上会导致着重污染源扩散和恶化。

四大国家级新区规划

四大国家级新区规划

四大国家级新区
p浦东新区
p滨海新区
p两江新区
p西咸新区
浦西
浦东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

定位:
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
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p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

p 1995年9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300万人左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10平方公里,其中塘沽、汉沽、大港三城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
279平方公里。

p 2009年11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定位:内陆重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功能布局:
三城五带,立足门户,形成面向先进制造和现代服
务的两大扇面。

构建五带,支撑金融和创新中心网
络建设。

p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北部,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

p 国务院于2010年5月7日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同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p 规划总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9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0万人。

咸阳西咸新区
现代服务业,加快国际性空港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西安。

18个国家级新区你知道几个?

18个国家级新区你知道几个?

18个国家级新区你知道几个?第一篇:18个国家级新区你知道几个?18个国家级新区,你知道几个?【1】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

浦东新区是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区。

主要景点有东方明珠,上海科技馆,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野生动物园等。

【2】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

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

主要景点有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天津极地海洋世界,海河外滩公园等。

【3】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

两江新区是重庆市下辖的副省级新区,是中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两江新区因长江、嘉陵江得名。

主要景点有重庆中央公园、重庆大剧院、观音桥商圈、园博园、两江国际影视城等。

【4】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

舟山群岛新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群岛新区、长三角城市群组成部分。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

主要景点有普陀山、朱家尖、衢山岛、桃花岛等。

【5】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

兰州新区是甘肃省下辖的国家级新区,是国务院确定建设的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位于秦王川盆地,是兰州、白银两市的接合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

主要景点有国家湿地公园、二号湖、中国青瓷博物馆等。

【6】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

南沙新区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依托珠三角地区。

南沙人口密度低,土地、岸线和生态资源丰富,是珠江口湾区发展“脊梁”的重要节点。

主要景点有珠三角湾区等。

【7】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主要景点有渭河、五陵塬遗址、周秦汉都城遗址等。

【8】2014年1月贵州贵安新区成立。

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区域范围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县(市、区)20个乡镇,规划控制面积1795平方公里,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

最新-国家级新区有哪些- 精品

最新-国家级新区有哪些- 精品

国家级新区有哪些?篇一:国家级新区汇总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国家级新区是我国于90年代初期设立的一种新开发开放与改革的大城市区。

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共有11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

[1]其中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系行政区,设立区委区政府,其余新区都是行政管理区,只设立管理委员会。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依托其所属直辖市,行政级别一般都调整至副省级。

而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和南沙新区其依托的主体城市为地级或副省级,若新区的行政级别同于甚至高于所属主体城市,意味着脱离相关城市的管辖。

国家级新区,因有国务院批复体现国家级战略和新区发展需要,所在省按要求须下放省级管理权限,其实质均拥有副省级管理自主权,而与新区所处区域行政级别无关。

如广州南沙新区,国家定位立足广州、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既不可脱离广州,又因港澳社会制度不同,甚至需要省级以上的权力来管理和协调,所以南沙新区是唯一获得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级新区。

新区定位编辑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以及中心城区杨浦、黄浦、南市的浦东部分。

201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定位及目标: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在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环境优势、创新优势和枢纽功能、服务功能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

一图读懂国家级十一大新区

一图读懂国家级十一大新区

一图读懂国家级十一大新区一图读懂国家级一十大新区第11个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空间布局:一带两翼、一城六区天府新区空间结构规划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

一带:居中的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

天府中轴向南延续,并向东延伸至龙泉山边,沿线布局天府新区主要的金融商务、科技研发、行政文化等高端服务功能。

两翼: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

以现状成眉乐产业走廊为基础打造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带;以现状经开区和成资工业园为基础打造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

一城:天府新城。

集聚发展中央商务、总部办公、文化行政等高端服务功能,建设成区域的生产组织和生活服务的主中心,为六个专业功能区乃至更大的区域提供完善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19平方公里。

六区:依据主导产业和生态隔离划定的六个产城综合功能区,集聚新型高端产业功能,并独立配备完善的生活服务功能。

各功能区内按照产城一体的模式,强化城市功能复合,生活区安排与产业区布局相适应,形成产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组合布局、功能完善的功能单元。

六区包含: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

第十个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空间布局:双核七区大连金普新区欲形成““双核七区”协调发展格局。

“双核”发展区普湾城区——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研发创新、高端医疗、高水平职业教育,将其建设成为便捷高效的行政办公、生活服务、文化教育中心和生态宜居的城市综合服务核心区。

金州城区——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创造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开放合作环境,集聚高端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将其建设成为面向东北亚区域产业、技术和人才合作的核心区。

“七区”发展区大小窑湾区:依托大窑湾港区,大力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区的航运服务区建设,重点发展航运物流、保税仓储、国际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国家级新区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国家级新区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构成要素
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咨询机构、监督机构等,以 及各级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和职能分工。
规划管理机制的运行与保障
规划管理机制
是指规划管理过程中各环节的运行方式、工作程序和相互关系,以及为确保规划管理有效实施而建立的制度、规则和措施等 。
运行过程
包括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规则和程序要求。
保障措施
包括法律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等,为规划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与挑战
问题
如机构设置重叠、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导致 规划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挑战
如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和审批程序,导致规划方 案不合理或难以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规 划管理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缺乏资金和 人才支持,导致规划管理水平不高和难以推进等。
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
01
推动绿色发展
02
促进创新驱动
在国家级新区的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 中,积极推广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国 家级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国家 级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国家级新 区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03
实现共享发展
加强国家级新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合 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 发展,推动国家级新区的共享发展和 社会进步。
研究范围与内容
研究范围
本研究将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级新区。
研究内容
研究国家级新区的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包括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环节。
规划编制
建立规划编制标准
制定统一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标准,明 确规划编制的内容、程序和要求。

国家新区对比

国家新区对比

国家新区对比国家新区是国家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设立的一种特殊类型区域,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增强区域竞争力。

在中国,国家新区被认为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对比中国的两个重要国家新区——济南新区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济南新区,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始建于2014年。

这一国家新区的目标是推动济南市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和创新驱动的发展示范区。

济南新区以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同时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

在济南新区,政府推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

济南新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吸引了一批重要的国内外企业,提升了济南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成立于2010年。

这一国家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旨在推动深圳和香港的经济融合与合作。

前海合作区以金融、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发展方向,着力打造国际化的商务区和创新创业的基地。

前海合作区享有政策上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同的待遇,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

前海合作区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国家新区的对比中,济南新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在不同方面展现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济南新区注重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创新企业和高层次人才。

同时,济南新区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打造宜居城市,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比之下,前海合作区以金融和创新驱动的服务业为核心,侧重于与香港的融合与合作。

前海合作区通过对接香港的金融和商业资源,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创新科技企业。

这两个国家新区以不同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展现出了各自的独特魅力。

然而,国家新区也存在一些共同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国家新区的建设较为迅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不完善。

国家级新区规划管理体制机制

国家级新区规划管理体制机制

创新实践二:某国家级新区的城市设计导则
2. 加强城市风貌管控,确保新 区建设符合城市设计导则和相关
规范。
3. 推进城市更新,改善老旧城 区和棚户区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
施。
4. 加强公共空间和绿化景观的 设计和管理,提高城市品质和宜
居性。
创新实践三:某国家级新区的土地利用政策
01
总结词:市场调节、政策引导
规划审批
国家级新区的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由省级 政府审批。审批过程中应注重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
规划实施与监督机制
规划实施
国家级新区应按照批准的规划实施建设,不得随意更改规划内容和规模。确需调整的,应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监督检查
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应对国家级新区的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并依法处理。同时,社会 各界也可以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价,促进规划的有效实施。
02
详细描述:该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注重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相结合,通过优 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方式,实现土地的 合理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措施包括
03
1.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明确新区的土地利用方向和规模。
创新实践三:某国家级新区的土地利用政策
2. 加强土地审批和管理,确保 新区的土地利用符合规划和相 关法律法规。
优化产业政策
调整土地利用政策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新区 的规划管理和监督,确保新区的科学有序 发展。
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在新区 进行产业布局和升级,促进新区的经济发 展。
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监管,合理配置土 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国家级新区工作情况汇报

国家级新区工作情况汇报

国家级新区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代表新区工作团队,向您汇报我国国家级新区的工作情况。

在过去一年中,新区工作团队在国家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一心,科学指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新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您亲自关心和支持。

现将新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新区总体情况我国国家级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自设立以来,新区紧抓机遇,大力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新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准确判断新区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扎实开展工作,做好各项工作。

二、新区工作的主要成绩1. 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新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区经济增速稳定增长,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不断壮大,总体上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良好态势。

2.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新区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了全体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3.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新区控制了环境污染,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 政府改革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新区坚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法治化、创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提高了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效率。

三、新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 新区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新区经济增速虽然较快,但增长动能不足,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需要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激发发展潜力。

2. 生态环境问题仍然严重。

新区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土地资源匮乏,生态保护工作任务繁重,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司发布《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司发布《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司发布《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3.15•【文号】•【施行日期】2024.03.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国家级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目前全国共19个,包括上海浦东、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兰州、广州南沙、陕西西咸、贵州贵安、青岛西海岸、大连金普、四川天府、湖南湘江、南京江北、福州、云南滇中、哈尔滨、长春、江西赣江新区。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新区扎实推进事关全局和专项领域的改革创新,聚集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发挥了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在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凝聚激发新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增强先行探索、示范引领功能,打造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现就今后3年拟集中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如下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综合功能平台的定位,推动新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更有作为,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上精准施策,在重点领域改革上深化探索,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更好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增强新区科技和产业竞争力(一)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支持张江、南沙科学城等高水平承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任务,建成投运一批大科学装置,研究“十五五”时期在有条件的新区建设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行性,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向具备条件的新区倾斜。

国家级新区是什么级别

国家级新区是什么级别

国家级新区是什么级别篇一:起底十大国家级新区起底十大国家级新区6月3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

时隔一月,7月2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大连金普新区总体方案》,提出金普新区打造“二核七区”的发展格局。

除已获批的十大新区之外,全国范围内将新区规划上报的不在少数。

国家级新区成为地方追逐的目标。

那么,“国家级新区”这五个字含金量如何呢首先,谈论国家级新区需先了解其定义: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简要来说,一旦新区上升为“国家级”,那么将会获得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表现在行政属性上的变更。

目前的10个国家级新区,其中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系行政区,设立区委区政府,其余新区都是行政管理区,只设立管理委会。

在行政层面的“好处”如何更加生动地理解呢“出身不同”。

前段时间,备受外界关注的曹妃甸获九常委考察。

一位曹妃甸当地官员的对曹妃甸当前目前发展困境如此归因。

该官员向媒体讲述一则故事:在曹妃甸开发初期,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的人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跑了两年多,终于拿到国开行110亿元贷款,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时期,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出任天津市副市长,后任市长,“据说,带去资金上千亿元。

人家的资金是带过去的,水到渠成;我们是生跑来的,两码事儿。

在资源分配上,在国家战略指导上,我们要想和滨海新区比,比不了,‘出身’不同。

”“国家级新区”这五字在行政审批权限等方面的“好处”不言而喻。

此外,除国家将下放更多权力之外,获批国家级新区还能为地方带来更高的经济管理权限,更加有效的行政服务效率,将获得更多金融政策和机构支持,更加宽松的土地要素指标要求。

而一些先行先试的改革个创新可以让创新型的政府领导班子放手大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国家级新区是我国于90年代初期设立的一种新开发开放与改革的大城市区。

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共有11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

其中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系行政区,设立区委区政府,其余新区都是行政管理区,只设立管理委员会。

[1]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依托其所属直辖市,行政级别一般都调整至副省级。

而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和南沙新区其依托的主体城市为地级或副省级,若新区的行政级别同于甚至高于所属主体城市,意味着脱离相关城市的管辖。

国家级新区,因有国务院批复体现国家级战略和新区发展需要,所在省按要求须下放省级管理权限,其
实质均拥有副省级管理自主权,而与新区所处区域行政级别无关。

如广州南沙新区,国家定位立足广州、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既不可脱离广州,又因港澳社会制度不同,甚至需要省级以上的权力来管理和协调,所以南沙新区是唯一获得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级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