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市场定位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精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塔斯曼集团简介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创建于1835年, 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全球 58个国家,贝塔斯曼集团拥有300多 家下属公司,业务内容涵盖信息、教 育、娱乐。旗下有欧洲最大的电视广 播集团RTL集团,全球最大的图书出 版集团蓝登书屋(RandomHouse), 贝塔斯曼音乐娱乐集团(BMG),欧洲 最大的杂志出版公司古纳亚尔 (Gruner+Jahr),贝塔斯曼斯普林 格(BertelsmannSpringer),阿 瓦多集团(Arvato),贝塔斯曼直接 集团 (DirectGroupBertelsmann)。
又要讲求回报、实现自身资产保值增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牌的依赖度。
启示:
1、企业的经营理念要与时俱进,尤其在信息化社会,企业要重视和 发展网络营销;未来的商业市场,电子商务是不可回避的趋势,尤其是 图书出版业务,随着电子书的流行,实体图书处境会更加艰难。 2、企业要突出特长和发挥优势,要大力加强资本运营,综合运用整 合营销策略,从各个环节加强产品的包装与服务以及企业形象的构建。 3、企业要明确本品牌的定位和消费诉求,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持久的 品牌形象,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4、企业要及时跟踪市场变化,研究调整自身战略。书店既要传播先进文明,
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和消费诉求
贝塔斯曼尽管在中国算得上图书零售领域的一个知名品牌,但是在 品牌上却一直不够清晰,比如新华书店是权威、拥有渠道优势,当当和 卓越亚马逊是网上书的代名词,可贝塔斯曼是什么呢?是让消费者可以
博览天下好书,还是让天下爱书者都聚集起来?或者是弘扬文化,传播
文化精神?贝塔斯曼一直没有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一个独特的品牌占 位,从而让很多爱书者并不能将这个品牌和书联系到一起,很难形成品
从傲视群雄到败走“麦城”
——“贝塔斯曼”退出中国市场原因何在?
事件重现
2008年6月13日,贝塔斯曼集团宣布,7月31日前关闭旗下除8家 上海门店外其它中国18个城市的36家零售门店。 2008年7月3日,贝塔斯曼集团不出意外地再发公告:曾在国内具 有广泛影响力的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也将停止运营,7月4日起停止所 有订单。 至此,贝塔斯曼---这家在中国苦心经营了13年图书销售业务的全球 第四大传媒集团全面退出在华图书销售市场。目录邮寄、书友会和实体 门店曾经是贝塔斯曼“三条腿走路”的特殊方式,如今三个业务支柱轰 然倒塌。 13年来,贝塔斯曼中国从未给德国总部贡献过任何利润。
网络营销的优势
通过网络的虚拟经营,减少对于门店经营的高昂成本, 并凭借网络快速传播的特性,获得广泛的消费认知与品 牌影响力。 依靠在线的预先订单以及快捷的物流体系来减少库存, 或者实现零库存(卓越亚马逊),减少成本压力。 利用渠道的虚拟化规模优势取得和图书批发商的价格谈 判优势,从而降低图书单价,赢得价格市场。
贝塔斯曼败走中国原因分析
市场定位与中国“水土不服”
过时的营销模式 未能及时进行市场再定位 忽视网络营销 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消费诉求
贝塔斯曼的营销模式
1、目标人群 以学生为主的年轻人 2、经营理念 书友会模式:会员制、精美的印刷邮册、买书折扣、邮购 炮制法国成功经验,设立直营门店
3、推广手段 主要在“读者”、“青年文摘”等纸质媒体上投放巨额广告。
贝塔斯曼的网络营销
早在1998年,贝塔斯曼就为了提高在中国的知名度和日后营销获利,推出“书友 会在线”。2000年12月,贝塔斯曼全额投资成立上海贝塔斯曼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开通贝塔斯曼中国在线(BOL),其固有的“网上书店直邮和会员书店互动连锁”的 销售模式开始在中国应用。 只是在贝塔斯曼建立21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后,就将重心转移到直营书店的经 营扩展上,而放弃了网络营销这一块,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电子商务会发展得如此迅 速。
贝塔斯曼每月要向会员寄发精美邮册,而这一项每月就要耗资300万元人民币; 其每月在大众刊物上刊登的广告,光一份《读者》就要花费18万元,而达到的效 果却在网络的冲击下微乎其微。
4、忽视网络营销和在线业务 90年代,电子商务在中国还没有成型,所以贝塔斯曼可以凭借它区别于新华 书店的新颖的营销策略迅速占领中国图书市场,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购逐渐 在吞噬实体直营店的利润,但贝塔斯曼却主动忽视网络营销,依然坚守自己的直 营门店和书友会,这是导致其在最近几年业务萎缩以致退出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之一。
贝塔斯曼的“水土不服”
在欧洲,去书店买书、看书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高书 价、低房租也成为书店遍地开花的有利条件。而在德国,书 友会不仅受到那些爱听德国民乐、持传统思想的空巢老人的 欢迎,对于任何一个年龄层的家庭成员都有足够的吸引力。 贝塔斯曼的很多会员甚至不愿去实体书店买书,书友会几乎 就是他们购书的惟一渠道。 但在中国这一切却行不通: 1、中国消费者普遍习惯了购买低价图书或商品,贝塔斯曼的书 籍却定价偏高;又随着卓越等网络平台的兴起壮大,大打低 价图书牌,贝塔斯曼后不得不转而打起价格战,这实际上破 坏了它直营店的价格体系,也破坏了它在已有消费群体心中 的形象。 2、中国出版体系存在问题,如没有对图书进行分层开发。欧美 会对同一种图书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形成不同版本,如有 精装版、平装版和俱乐部版。精装版以满足高收入或先睹为 快心理的读者需求,所以面世早、定价较高;平装版以白领 或家庭主妇为读者对象;俱乐部版相对纸质稍差,但价格更 低。而中国同一种书一般只有一个版本,这样导致读者俱乐 部没有核心产品。当书号成为资源,出版体系就无法进行分 层开发。 3、中国日渐看涨的房租和人员成本,以及人们对实体书店的普 遍淡漠,让贝塔斯曼不堪重负。
贝塔斯曼提供的图书大多是《心灵鸡汤》式励志书和青春言情小说等“畅销 书”,不能满足更广泛的读者需求;而且,在进入市场之初,只有“书友会”, 图书发售渠道少,至2003年底才收购北京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40%的 股份,获得了做实体门店业务的资格,而这却带来了巨额的 业务支出,导致入不 敷出。 3、高昂的运营成本与广告成本
贝塔斯曼中国大事记
1995年,贝塔斯曼进入中国,成立书友会。 2001年,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成员达到150万。 2003年,北京贝塔斯曼21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2004年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的营业额已达到了巅峰状态,为 1.5亿元人民币。 2005年,拿到第一张在中国经营图书批发业务的外资牌照。 2006年年中,贝塔斯曼以门店调整为由,接连关闭北京、杭州十多家连 锁书店,转而以“店中店”的方式,与家乐福合作。 2008年7月3日,宣布停止运作在中国的所有业务,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网络营销
笼统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包括Intranet企业内部网、EDI 行业系统专线网及Internet国际互联网)开展的营销活动。
B2C电子商务
B2C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是英文Business-to-Consumer的缩写,即商家对 消费者,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
问题:
1、强制消费 贝塔斯曼规定,会员每季度必须至少买一本书,如果过了该季度一半的 时间仍未购书,会收到一封提醒信。半个月内再不购书,即发送一本当季 的“主要推荐书”,且书到必须付款,否则将自动失去会员资格和会员费。 而且,虽然有“一元”书这类促销商品,但贝塔斯曼的图书加上邮费普遍 高于网购图书。
2、图书定位狭窄,售书渠道单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