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 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第一周周末习题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溃()退歼()灭纤()维当()真锐不可当()

荻()港芜()湖要塞()阻塞()殷()切殷()红

二、填空

1.新闻又称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________。

3.选词填空

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________(A.溃退 B.溃败 C.溃逃),毫无斗志。

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_______(A.顽固 B.顽强 C.坚强)。

③我已________(A.战胜 B.消灭 C.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地区,正在向南________(A.扩大 B.发展 C.扩展)中。

4、名句填空

①少壮不努力,。②,山山唯落晖。

③乡泪客中尽,。④,波撼岳阳城。⑤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判断

1.对本文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2.对本文中第⑧⑨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B.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姓名:

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四、阅读与简析

(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 导语的电头所写内容包括;这些内容说明了,。

2.导语点明的事件是,导语概括地介绍了报道的事实的词语是:_____ __,_____ _。“横渡”写出了怎样的气势

3.导语点明新闻人物是,其中“百万”说明了。

将文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不好为什么

4.导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 。

6、“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中“不含”的意思是 。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

7、“……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 ,它在这里的作用是 。

(二)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杨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文段报道的两个主要内容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 _________

2.文中的一段议论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此句从侧面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准确地运用了系列动词,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报道准确及时,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此种情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 说明

B.记叙 议论

C.议论 抒情

D.说明 议论

(三)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分几层层意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