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课内文言文挖孔训练答案版
必修1—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含答案)(34页)
目录兰亭集序王羲之赤壁赋苏轼游褒禅山记王安石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贾谊师说韩愈高中语文必修4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苏武传班固张衡传范晔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滕王阁序王勃逍遥游庄周陈情表李密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 .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二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活用和句......,翻译划线的句子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4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东道主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5 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高中必修 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学生版要根据教师版修改)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二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活用和......,翻译划线的句子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江阳酒客温馨提示:解读有些不准确,请自行修改。
4.归去来兮辞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动词)生(名词)所资,未见其术(维持生活所需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资,凭借)。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轻快地样子)有怀,求之靡.(没有)途。
会.(恰逢)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被)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害怕)远役,彭泽去.(距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不多几天),眷然..(怀念的样子)有归欤之情。
何则..(本性)..(为什么呢)?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急切急迫),违己交病(违反自己的意志使我身心都受到痛苦)。
尝从.(顺从)人事(指做官),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失意的样子)慷慨(感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庄稼成熟),当敛裳宵.(夜)逝。
寻.(不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为什么)不归!既自以.(认为、知道)心为形.(形体身体躯壳)役.(役使),奚.(为什么)惆怅..(失意伤感)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劝谏挽回),知来者之可追.(弥补改正)。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实实在在说,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我已经醒悟过去出仕不对,今天正确的选择是把田归)。
舟遥遥以轻飏.(飞扬,摇荡),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怨)晨光之熹微。
乃.(于是然后)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高兴一边奔跑)。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庭院里的小路)就荒,松菊犹存。
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4.归去来兮辞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5 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高中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精准挖空训练附带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挖空训练附带答案《左传》一、解释下列加粗字词的意思。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二、翻译下列句子: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夫晋,何厌之有?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有二心,从属二主)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武见秦君,师(秦军)必退。
”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比得上)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情况危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自我冒昧的谦称)以(用,拿)烦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
高中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孔训练答案版(4页)
高中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孔训练答案版(4页)-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孔训练班级:姓名: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三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线的句子.,注意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就)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到)河内;河东凶亦.(也)然.(这样)。
察.(考察,了解)邻国之政,无如..(没有像……)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更)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喜欢)战,请以.(用)战喻。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兵刃既接,弃甲曳.(拖着)兵而走.(逃跑),或.(有的人)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凭)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只是,不过)不百步耳,是.(这)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违背,违反)农时.(季节),谷不可胜.(尽,完)食也。
数.(密)罟.(网)不入洿.(深)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按照)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这)使民养.(供养)生丧.(办丧事)死无憾.(遗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
鸡豚.(小猪)狗彘.(猪)之畜,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几)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地举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颁.(通“斑”)白者不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狗彘食.(吃)人食而不知检.(约束,制止),涂.(通“途”,道路)有饿莩.(饿死,饿死的人)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人死,则曰:‘非我2也,岁.(年成)也。
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且)贰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取独)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才,一说表修饰)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许之。
夜(在夜晚)缒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如果)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用,拿)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把远地当成边邑)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你们秦国的力量相对就削弱了)若舍郑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之(取独)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并列,不译。
一说表转折)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在东方)封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利晋,唯(希望)君图(考虑)之。
?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立盟约)。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向北)略(掠夺,夺取)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于是,就)请(请求)荆卿曰:?秦兵旦暮(早晚)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您,对对方的尊称),岂(怎么,哪里)可得哉??荆卿曰:?微(没有)太子言,臣愿得谒(请求)之。
今行而无信(信物),则秦未可亲(亲近,接近)也。
(完整版)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题及答案
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题及答案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就)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到)河内;河东凶亦(也)然(这样)。
察(考察,了解)邻国之政,无如(没有像……)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更)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喜欢)战,请以(用)战喻。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兵刃既接,弃甲曳(拖着)兵而走(逃跑),或(有的人)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凭)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只是,不过)不百步耳,是(这)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违背,违反)农时(季节),谷不可胜(尽,完)食也;数(密)罟(网)不入洿(深)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按照)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这)使民养(供养)生丧(办丧事)死无憾(遗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鸡豚(小猪)狗彘(猪)之畜,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几)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地举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颁(通“斑”)白者不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狗彘食(吃)人食而不知检(约束,制止),涂(通途,道路)有饿莩(饿死,饿死的人)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年成)也。
’是(这)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归罪)岁,斯(则,那么)天下之民至(归顺)焉。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从)蓝,而(表转折,然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却)寒于水。
人教版高考1-5课高中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4页) - 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学生版要根据教师版修改)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二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翻译划线的句子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江阳酒客温馨提示:解读有些不准确,请自行修改。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且)贰于楚也。
晋军.(驻扎驻军)函陵,秦军.(驻扎驻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倘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主谓之间)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表承接,才)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许之。
夜.(在夜里)缒而.(表修饰)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倘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介词,拿)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的边邑。
以,连词,表目的)君知其难也,焉.(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实力变雄厚,您秦国的实力就相对变得弱小了)若舍郑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使者)之.(主谓之间)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况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承接)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既东.(在东边)封郑,又欲肆.(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却)利晋,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君图.(考虑)之。
”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盟约,结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假如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高中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4页)-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学生版要根据教师版修改)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三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翻译划线的句子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江阳酒客温馨提示:解读有些不准确,请自行修改。
另,请您补充《琵琶行》的对应挖空训练。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对)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就)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到)河内;河东凶亦.(也)然.(这样)。
察.(考察)邻国之政,无如..(没有像)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更,更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喜欢)战,请以.(用)战喻。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响战鼓。
鼓,动词。
之,衬音)兵刃既接,弃甲曳.(拖着)兵而走.(逃跑),或.(有的)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凭借)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只是,只不过)不百步耳,是.(这)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耽误)农时.(季节),谷不可胜.(尽)食也。
数.(密)罟.(网)不入洿.(深)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按照)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这)使民养.(供养)生(活着的人)丧.(为……办丧事)死无憾.(遗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
鸡豚.(小猪)狗彘.(猪)之畜,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几)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谨,形容词作动词。
认真兴办。
),颁.(通“斑”)白者不负.(背负)戴.(头顶)于道路矣。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课后训练挖空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劝 学荀子君子..( )曰:学不可以已.( )。
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蓝;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 )绳。
輮.( )以为..( )轮,其曲.( )中规.( )。
虽有.( )槁暴.( ),不复挺.( )者,輮使之然也。
故.( )木受绳则直,金( )就( )砺( )则利,君子博学..( )而日.( )参省..( )乎己,则知.( )明而行.( )无过矣。
吾尝.( )终日而思.( )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吾尝跂.(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 )。
假.( )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 )江河,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 )成德.( ),而神明..( )自得,圣心..( )备焉。
故不积跬步..( ),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 )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 )心一.( )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文言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答案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曰:学不可以已.( 停止 )。
青,取之于.( 从 )蓝,而青于(比)蓝;冰,水为( 凝结 )之,而寒于(比)水。
木直中.(合乎 )绳。
輮.( 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 )以为..( 把它做成 )轮,其曲中规.( 圆规 )。
烛之武退秦师挖空训练参考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挖空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缒而出之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东方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D.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答案:D.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越国以鄙远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敢以烦执事答案: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他是非常关心国家命运的人。
B.秦晋围郑,使郑国君臣忍辱负重,但郑国大夫烛之武却不顾个人安危,离间秦晋,最终使秦军撤退。
C.烛之武是一个有勇有谋、善于辞令的外交家。
D.本文通过叙述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形象,表达了知恩图报的思想。
答案:D.本文通过叙述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形象,表达了知恩图报的思想。
二、简答题4、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本文讲述了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就在这种危机时刻,烛之武被派往秦国游说,最终成功地说服秦王放弃了进攻郑国的故事。
文章刻画了烛之武这一形象,展现了他的胆识和才智,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同时,文章也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外交智慧和民族精神。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为古代记叙散文,三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都是我国古代叙事散文的典范,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烛之武退秦师》是其中的第一篇,这篇课文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这篇课文要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清除语言障碍,理解文章内容,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章法作一些探究,并汲取语言营养,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
2、教育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高中必修4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7页) - 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学生版要根据教师版修改)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四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翻译划线的句子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江阳酒客温馨提示:解读有些不准确,请自行修改。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使破,打败)之,取阳晋,拜.(授予名位或官职)为上卿,以.(凭借)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送给wei4)赵王书,愿以.(介词,拿、用)十五城请易.(交换)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白白地)见.(被)欺;欲勿予,即患.(忧虑、担心)秦兵之.(主谓之间)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凭什么)知之?”对曰:“臣尝.(曾经)有罪,窃计欲亡.(逃亡)走.(逃走、投奔)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希望)结友’,以.(凭借)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宠幸)于.(被)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如果)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形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侥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幸蒙)赦臣。
臣窃以为..(认为)其.(那)人勇士,有智谋,宜.(应该)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交换)寡人之璧,可予不.(通“否”)?”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答应)。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怎么办)?”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理亏、理曲)在赵;赵予璧而.(如果)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高中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4页) - 参考答案_PDF压缩
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学生版要根据教师版修改)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二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翻译划线的句子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江阳酒客温馨提示:解读有些不准确,请自行修改。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且)贰于楚也。
晋军.(驻扎驻军)函陵,秦军.(驻扎驻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倘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主谓之间)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表承接,才)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许之。
夜.(在夜里)缒而.(表修饰)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倘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介词,拿)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的边邑。
以,连词,表目的)君知其难也,焉.(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实力变雄厚,您秦国的实力就相对变得弱小了)若舍郑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使者)之.(主谓之间)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况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承接)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既东.(在东边)封郑,又欲肆.(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却)利晋,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君图.(考虑)之。
”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盟约,结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假如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高中必修2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3页) - 参考答案
客喜而.(,杯盘狼籍。相.与. (相互)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发白,即天亮)。
10.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于其址.(山麓),而卒.(死后)葬之; 以.(因为)故其后名.(称,命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所说的)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 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因为)其乃.(是、为)华山之阳.(南面)【助记: 画图理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碑文) 漫灭,独其为文.(残存文字)犹可识.(辨认),曰“花山”。今言.(说、念)“华”如“华实” 之“华”者,盖.(大概,解释原因)音谬也。
9.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望:十五。朔,月初一。晦,月末】,苏子与客泛 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举酒属.(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
章。少.焉.(不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任 凭)一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通“凭”,乘)虚御风,而 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离开人世超然独立),羽化而登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必修课内文言文挖孔训练答案版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挖孔训练
班级:姓名:
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三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注
意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
(春季的最末一个月,农历三月)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全)至,少长咸.(都)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长,这里是高的意思)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繁盛),一觞一咏....
(喝点酒,作点诗),亦足以畅叙幽情..
(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繁多),所以..(用来)游目骋怀....(纵目远眺,舒展胸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
(实在)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一世,或.(有的人)取诸.(之于)怀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内;或因.(依,随着)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
(趋向)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一时)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
(往,到达)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附着)之矣。
向.
(过去,以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因)之兴怀;况修短随化.(自然),终期.(至,及)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大事)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若.(像)合一契,未尝不临.(面对)文嗟悼,不能喻.
(明白)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纵使,即使)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思想情趣)一.
(一样)也。
后
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次集会的诗文)。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
举酒属.(劝人饮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
(一会
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任)一苇之所如
.
(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
(通“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超然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
(划船工具,形似桨)兮兰桨,击空明兮溯
流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同声相应,唱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像轻柔的细丝线
延绵不断)。
舞.(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
(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容色改变,感伤的样子),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
么这样悲伤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向西)望夏
口,东.(向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缭,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
.(当)其破.(夺取)荆州,下.
(攻占)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
槊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可如今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
(捕鱼打柴)
于江渚之上,侣.(以……为侣)鱼虾而友.
(以……为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
谷粒)。
哀吾生之须臾..(短暂),羡长江之无穷。
挟.
(携带?偕同?)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
长终。
知不可乎骤.(屡次,多次)得,托.
(寄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那)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
(到
底,终究)莫消长也。
盖将自.(从)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竟然,连……都)不能以一
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假如)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
惟.
(只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
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禁止),用之不竭.(尽,完),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无穷无
尽的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受,享有)。
”
客喜而.(表修饰)笑,洗盏更.(重新)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
(互相)枕藉乎舟
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
(天亮)。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于其址.(山麓,山脚),而卒.
(死)葬之;以.(因为)故其后名.(取名,命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
(所说)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
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因为)其乃.(为,是)华山之阳.
(山的南面,水的北
岸)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碑文)漫灭,独其为文.(残存的文)犹可识.
(辨
认),曰“花山”。
今言.(说)“华”如“华实”之“华”者,盖.
(大概)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
(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幽暗深远的样子),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走到尽头)也,——
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表修饰)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
(见到的景象)愈
奇。
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快要)尽。
”遂与之俱出。
盖.
(大概)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
尚足以明.(照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
(责怪)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心得),以其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
夫夷.(平坦)以.
(而
且,并且)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同寻常)之观
.
(景象),常在于险远..
(险阻僻远的地方),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
矣,不随以止.(中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到
达)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无物以相.
(辅助、帮助)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因)悲.(叹惜)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
(识其本名,说清楚明白)者,何可胜道也哉!(哪能说得完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