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EACTS血运重建指南解读及第4版心肌梗死全球通用定义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C/EACTS血运重建指南解读及第4版心肌梗死全球通用定义解读

从1812年第一次描述心绞痛症状至今的200余年中,人类对冠心病的认识经历了从大体解剖层次到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飞跃,但如何准确诊断和进行最佳治疗一直是临床实践所面临的挑战1。2018年8月ESC 年会发布的《2018年ESC/EACTS血运重建指南》和《第4版心肌梗死全球通用定义》全面总结梳理了目前血运重建和心肌梗死主要循证医学证据,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高的指导价值。

一.《2018年ESC/EACTS血运重建指南》

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进行血运重建治疗能够改善冠心病的预后。1969年Favalo ro首次描述了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8年后A n dreas Grüntzig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介入术(PCI),50年后的今天CABG和PCI仍是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主要方式,但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终点。

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心肌缺血的存在和程度,血运重建以减少心肌缺血为首要目标,其基础在于准确识别心肌缺血。近年来冠脉生理学和腔内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血运重建的决策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指南的相关推荐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基于DEFER2、FAME3、FAMEII4等里

程碑式的研究证据,新指南推荐在临界病变(IA)和多支病变(IIa B)中进行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非血管扩张剂依赖的瞬时无波形曲线比值(iFR)理论基础与FFR相似,DEFINE-FLAIR5和iFR-SWEDEHEART6研究1年随访结果表明iFR指导血运重建不劣于FFR,因此在临界病变的评估中也获得了IA级别的推荐。但是目前静息Pd/Pa、CT-FFR等其他冠脉功能学检测手段循证医学证据仍不充分,新指南中未予明确推荐。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成像(OCT)等腔内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提供管腔面积、斑块负荷、斑块成分等诸多信息。2015年发表一项纳入了123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RCT研究表明,2年的随访中IVUS指导的PCI治疗与冠脉造影相比能显著减少MACE事件,更多的非RCT研究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7。在新指南中推荐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进行IVUS检查评估病变严重程度(IIaB)。与IVUS相比,OCT研究证据较少,目前尚无以硬终点为主要研究终点的RCT研究发表,因此新指南对OCT作为指导血运重建治疗的诊断工具未予明确推荐。

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指征主要为缓解症状和改善预后,新指南强调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应从外科手术风险、病变解剖复杂程度、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可能性三个维度综合分析。STS评分和EUROSCO RE II评分为目前CABG手术风险评估的主要手段,在CABG研究队列中STS评分表现出了更优的围术期风险评估能力,因此STS评分(IB)推荐级别高于EUROCSO REII评分(IIb B)。SYNTAX积分所体现的病变解剖复杂程度对于CABG和PCI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左主干和多支病变推荐

进行SYNTAX积分评估(IB)。尽管PCI在左主干、三支病变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既往多数临床研究提示CABG长期预后优于PCI,新近发表的两项大型RCT临床试验NOBLE8和EXCEL9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新指南推荐左主干和三支病变进行CABG治疗(IA),PCI在SYNTAX积分小于22分的左主干病变和不合并糖尿病的三支病变中获得了相同级别的推荐,合并糖尿病的三支病变PCI推荐级别则由IIa下降至IIb。完全血运重建相能够提供更优的预后,因此在选择血运重建方式时应考虑以达到完全血运重建为优先目的(IIa B)。

相比稳定性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更需要及时有效的血运重建,新指南的相关推荐与2017年ESC相关指南基本一致。对于NSTE-ACS,强调依据危险因素评估进行分层管理和早期侵入性策略,稳定的NSTE-ACS患者血运重建策略参考稳定性冠心病。而对于STEMI,近年来发表四项大型RCT研究10-13均表明完全血运重建较只处理梗死相关血管有更好的临床获益,因此存在多支病变的患者推荐出院前处理非梗死相关血管病变(IIa A),但进行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分期手术的时机目前仍无明确结论。就诊延迟但处于发病后12-48小时的STEMI患者和溶栓治疗成功2-24小时的患者仍然可以从冠脉造影和PCI治疗中获益,应常规进行冠脉造影和可能的PCI治疗。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幸存者如其心电图符合STEMI表现应立即进行冠脉造影和PCI治疗,推荐级别由IIa 上升为I级。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CULPRIT-SHOCK研究14表明同期处理非梗死相关血管无论短期(30天)还是长期(1年)预后均劣于只处

理梗死相关血管,因此新指南对心源性休克患者同期处理非梗死相关血管的推荐由IIa级降为III级。

新指南对PCI的技术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桡动脉穿刺和DES支架植入为PCI治疗的优选策略(IA),不推荐在临床研究外的临床场景中使用生物可吸收支架(III)。对分叉病变应采用主支血管单支架、必要时行边支血管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的策略,推荐级别由IIa上升为I级。得益于陈绍良教授领导的DK-CRUSH V研究15,新指南增添了对左主干真分叉病变采用DK-CRUSH策略优于Provinsional策略的推荐(IIb B)。慢性闭塞性病变(CTO)患者如果存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或证实有大面积缺血心肌应考虑进行PCI治疗(IIa)。IVUS和OCT对于指导支架内再狭窄机制的识别(IIaC)、支架植入策略的优化(IIa B)具有重要作用,OCT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

此外,新指南对冠心病的抗栓治疗、CABG手术策略、围术期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均进行了相应推荐,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

20世纪5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工作组建立了以心电图为基础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002年ESC和ACC确立了以肌钙蛋白为核心的

心肌梗死通用定义。心血管医生一直努力建立既反应病理生理机制又有临床可行性的心肌梗死定义及分类。在此基础上,《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以下简称新定义)提出了5个新概念,更新了14个既有概念,增加了6个章节,为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分类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循证医学证据。

新定义最核心的变化在于明确提出了心肌损伤的概念,即至少一个肌钙蛋白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第99百分位数。肌钙蛋白是一种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心肌损伤标记物,但在临床实践中无缺血证据的肌钙蛋白升高并不少见,厘清心肌梗死与肌钙蛋白升高间的关系对于明确诊断和治疗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16。心肌损伤的概念使我们能更全面地解读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价值,存在肌钙蛋白的升高均提示心肌损伤,持续稳定的肌钙蛋白升高通常为慢性心肌损伤,短期内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表明存在急性心肌损伤,而只有同时存在心肌损伤和临床缺血证据时方可诊断为心肌梗死。新定义系统阐述了引起心肌损伤的疾病谱,包括心肌梗死、心衰、应激性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和感染中毒性休克、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病等系统性疾病,同时将PCI和CABG术后肌钙蛋白升高未达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归类为心肌损伤,这一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临床医生面对复杂的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情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于心肌梗死的分类,新定义维持了第二版通用定义构建的5个亚型的体系,但在表述上更为便于理解。1型心肌梗死强调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糜烂、血栓形成与心肌缺血坏死间的因果关系,治疗的核心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