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城镇居民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及消费结构分析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渭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11•【字号】渭政发〔2024〕6号•【施行日期】2024.04.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华山景区管委会:现将《渭南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渭南市人民政府2024年4月11日渭南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聚焦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持续推动“八大工程”走深走实,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6.5%;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粮食产量250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以上,力争“十四五”以来累计降低11%左右。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差异分析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差异分析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与差异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不断上升。
但是,由于城乡地区的经济、人口、文化等存在差异,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收入、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品种类三个方面来浅谈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与差异分析。
一、收入差异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首先,收入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城市居民的收入较高,可以购买更多的高档消费品,例如:豪华车、高档手表等;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购买力也较弱,更多地注重生活和实用性。
其次,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也存在差异。
城市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奖金、福利等,较为稳定且规律;而农村居民的收入除了劳务收入外,还有农产品收入、土地租赁等,存在较大波动性。
因此,在消费结构上,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存在差异。
二、消费习惯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消费习惯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城市居民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更愿意购买高端消费品,例如:高端食品、奢侈品等;而农村居民则更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更愿意购买物美价廉、耐用的基本生活用品,例如:家电、日用品等。
此外,城乡居民的消费渠道也存在差异。
城市居民有更多的购物场所,例如:商业街、超市、购物中心等,方便购买大量的生活和娱乐用品;而农村居民的消费则更多通过传统的小卖店、集市等进行购买。
三、消费品种类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消费品种类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第三个因素。
城市居民的消费范围更广,包括食品、服装、家居、娱乐等多个领域;而农村居民的消费以粮食、油盐酱醋、水泥建材、农资等为主。
此外,由于城乡居民的消费品种类存在差异,消费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食品消费上,城市居民更多地注重安全、营养和美味,购买高端的冷饮、烘焙食品、牛奶等;而农村居民则更注重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求,购买粮食、油盐酱醋等基本生活食品。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主要受到收入、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品种类的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与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与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因此,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度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和收入比。
1.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测度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之一。
它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收入差距越大。
使用基尼系数可以直观地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
2. 收入比收入比是城乡居民平均收入之间的比值。
通过比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我们可以了解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程度。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教育差异教育水平是决定一个人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城市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优质教育机会更多,因此城市居民通常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
相比之下,农村居民面临着教育机会有限的问题。
这种教育差异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
2. 就业机会不平等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岗位。
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主要以农业和低技能工作为主。
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城市居民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而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
3. 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经济增长更为迅速,而农村地区则依赖于传统农业产业。
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了城市居民的收入提高速度快于农村居民,从而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三、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1.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以促进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和职业发展,减少教育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与解决途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它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一、原因分析1. 就业机会不均衡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高薪岗位,因此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较高。
农村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性的就业岗位,很多劳动力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或从事低技能工作,所以收入较低。
2. 教育资源的差异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包括优质学校、专业培训机构等,这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贫困地区,缺乏教育投入,导致农村居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较难获得高收入的就业机会。
3.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异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交通、医疗、文化等,这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公共服务的支持,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相对较低。
二、解决途径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这将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2. 扩大教育资源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
这将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3. 发展农村产业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收入水平。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组织成农村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
这将消除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减少收入差距。
5. 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农民工返回家乡创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政府可以提供创业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工顺利创业,并提供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
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差距日益突出,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对消费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消费行为、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三个方面探讨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一、消费行为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高收入人群会倾向于进行高消费,追求奢侈品和高端服务。
而低收入人群则主要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为主,消费水平较低。
这导致了消费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高端消费领域竞争激烈,低端消费市场相对疲软。
其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消费选择的不同。
高收入人群更倾向于选择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追求消费的品质和享受;而低收入人群则会更加注重价格和实用性,选择廉价商品和低价服务。
这种不同的消费选择使得市场需求错位,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
最后,居民收入差距的增大还会引发消费观念的差异化。
相对较富裕的人群更倾向于个性化消费、体验式消费,注重个人需求和心理满足;而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群则更注重实用性、经济性,对消费的追求更趋向于物质层面。
这种差异化的消费观念使得市场需求更加细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
二、消费习惯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的消费习惯产生了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收入人群更趋向于追求个性化和品牌化的消费,愿意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付出更多的金钱。
而低收入人群则更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更倾向于购买性价比较高的商品。
这种不同的消费习惯使得市场需求更加多元化,消费市场呈现出品牌消费和平价消费并存的局面。
其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高收入人群更倾向于线上消费和境外购物,追求独特的消费体验和品质保证。
而低收入人群则更倾向于线下购物和本地消费,因为线下购物更能满足他们对实物品质的需求。
这种消费习惯的差异也会对商业模式和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居民收入差距还会对消费习惯的形成和改变造成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分析及影响因素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分析及影响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这种收入差距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在中国普遍存在,且差距逐渐扩大。
大城市的居民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同时居住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差距也较大。
这种差异反映了经济发展、城乡分割以及政策实施的不均衡。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就业,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城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工资和福利待遇相对优厚。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收入占据居民收入的较大比重。
农村缺乏多元的就业机会,收入来源单一,导致了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1. 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这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因素。
城市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作机会较多,收入相对较高。
而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劳动密集型工作机会居多,技术含量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2. 教育资源差异城市教育资源相对农村更加丰富,高质量的教育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城市中的优质学校、图书馆、培训机构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而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使得农村居民在就业时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3. 制度性差异城乡居民户籍制度的不平等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因素之一。
户籍制度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包括医疗保险、退休金等。
而农村居民则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面临诸多不公平,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
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对策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分析报告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分析报告概述:消费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城乡居民之间差距的一种体现。
本文将对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造成城乡消费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城乡消费水平的均衡。
一、消费水平差异的表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居民的消费额度较高,购买力强;二是城市与农村的消费结构存在差异,城市消费更加多元化;三是城市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更加完善,消费体验更好。
二、城乡消费差异的原因城乡消费差异的形成与多种主要因素相关。
首先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职位,因此城市居民的收入更高,消费能力也更强。
其次是城乡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差异,城市居民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更强烈,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买单。
另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均衡发展,也是导致城乡消费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城市居民的高消费水平城市居民的高消费水平主要是由于他们相对较高的收入和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所致。
城市居民工资收入较高,且容易获得更多的福利待遇,因此可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和高端产品。
此外,城市居民对于时尚、娱乐和旅游等方面的需求也更多,从而促进了城市消费的持续增长。
四、农村居民的低消费水平相比之下,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间的差距较大,导致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农村居民对于品牌和时尚的需求相对较少,注重的更多是实用性和经济性。
同时,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滞后也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五、消费差异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是造成社会不公平的重要因素。
城乡消费差异加大了贫富差距,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六、缩小消费差异的措施在缩小城乡消费差异方面,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着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尽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
本文将从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等方面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析。
首先,收入水平是决定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城市居民的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而农村则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的收入较为有限。
因此,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享受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消费结构也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城市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娱乐等方面。
相比之下,农村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衣物以及基本生活用品上。
这也表明了城乡居民在消费品种和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城市居民更注重身体健康、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而农村居民的消费则更加务实。
此外,消费习惯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城市居民生活节奏较快,消费习惯相对更加现代化。
他们更倾向于线上购物、外出用餐、旅游等消费方式。
而农村居民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限制,更多采取传统的消费方式,如自给自足、自家加工和自家生产等。
这种差异导致了消费观念和方式的不同,也影响了消费水平的差异。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主要受到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影响。
虽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调研报告
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调研报告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调研报告一、引言收入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市居民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
为了探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途径,本报告进行了一项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设计了不同的问卷内容。
我们在某市选取了100个城市家庭和100个农村家庭作为样本,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了个人信息、家庭收入、教育水平、职业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三、调研结果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调研显示,城市居民的家庭平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家庭平均收入。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居民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和更多的经济机会,而农村居民则受限于地理环境和产业结构的限制。
2. 教育水平对收入的影响较大调研结果表明,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
城市居民普遍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因此他们通常拥有更高的学历和更多的技能,从而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
相比之下,农村居民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他们普遍忍受较低的收入。
3. 职业选择与收入水平有关调研显示,城市居民普遍从事高收入行业,如金融、IT等,而农村居民则主要从事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收入较低。
这与城乡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有关。
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有必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4. 社会保障体系需完善社会保障是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调研显示,许多农村居民因为缺乏社会保障而面临收入不稳定和贫困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收入稳定。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1.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
2. 培育农村产业,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情况
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情况陕西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城乡差距等。
下面是对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情况。
1. 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食品消费、住房消费、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消费等方面的特点。
其中,食品消费是陕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最大部分。
这与陕西省农业发达、物价较低以及人们普遍注重饮食有关。
住房消费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这与城镇化进程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
2. 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教育领域,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陕西省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在教育方面增长迅速。
交通通信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居民对通信设备和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3. 城乡差距分析:陕西省城乡差距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由于农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有限,因此农村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较少。
相反,城镇居民由于收入水平较高,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因此,在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居民对食品、住房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较多,而农村居民则更多地集中在基本生活需求上。
综上所述,陕西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差距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陕西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还将经历进一步的变化。
4. 文化娱乐消费:陕西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包括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城墙、华清池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的关注。
城乡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本文 以陕西省为例 , 基于 17-20 年时间序列数据 , 98 08 采用泰 尔指数 来衡量城 乡收入不平等 , 将城 乡人均收入和人 口的变动
考虑在内 ,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城 乡收入不平 等的变动情况 , 此 外, 基于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相关理论 , 实证探 讨了收入不平 等对消费不平 等的长期均衡关系。
平等的衡量指标 , 已有文献主要集 中于基尼 系数 、 乡居民纯 城 收入之比以及百分位数之 比 ; 第二 , 所采用的时 间序列数据时
程, 适度 引导城 镇 居 民 对农 村 居 民 消 费的 “ 范 效应 ” 示 。
间跨度较短 , 可能对分析结果 的可 靠性产生影响 ; 第三 , 有些研
用城 乡居民人均消 费支出比作为城 乡消费不平等 的衡 量 指标 , 人均消费支 出比通过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
影 响进行了解构分析 ,结果表 明我 国城 乡居民工资性收入 、 财 人均消费支出的比值得到 。 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差距 的扩大拉 大了城 乡居 民消费支出 3 数 据 来 源 、 差距 , 而农村居民经营性收人 的增加有利于城 乡居民消费支出 差距的缩小。费佳丽(0 0对我国城 乡消费差距现状的成因进 21)
究仅仅进行 了理论分析 , 缺少必要的实证检验 。基 于以上考虑,
【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 消费不平等 实 乡收入不平等的差距 , J 、 刺激居民消费需求进而实现 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一直是诸多 国内学 者们所研究 的热 点 问题 。城 乡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城 乡居民消费
会扩大城 乡居民消费不平 等的差距 , 即城 乡 入不平等对城 乡 收
居民消费不平等起正向效应 。
2 变 量 设 定 、
大如何影响居民消费不平 等 , 以及如何缩小陕 西省城 乡居民 的 收入 不平 等 ,抑 制城 乡居 民消费 不平 等 差距 的扩 大 。基于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统计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统计分析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这篇文章就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进行统计分析。
一、收入差异的概念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指的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异。
从思想层面讲,城乡收入差距也是表现出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迁。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成因分析1、体制因素从体制上来讲,城市居民占据了市场集中的地位。
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好像聚集在城市。
故市场位置的不同带来的资源影响,经济特权、人际关系、房价和房租等因素都会形成现实居民的生活水平差异。
2、技能和资本从职业技能上来看,由于城市的停留及资源上的聚集城市居民的职业技能多样性相对较高,由此也导致了相对高的薪酬与收入。
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城市居民更加容易接触到投资,这也增加了城市居民的收入。
3、教育和科技在教育资源方面,城市居民拥有相对更多的机会进行高等教育,这在就业市场上也带来了明显的优势。
此外,科技的普及和技术进步帮助了人们获得合理收益和薪水,城市居民受益更大。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统计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468元,同比增长6.2%,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03元,同比增长6.6%。
比较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收入,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59倍,而最高人均收入城市与最低城市的差距则高达9倍以上。
四、收入差异的负面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也反应了当前的社会贫困现状。
收入差距大不仅仅是造成了贫困现象的直接根源,更是导致了长期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公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公共利益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均衡资源分配的问题,各方面的资源向城市居民集中, 乡村居民的医疗、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得不到充分保障; 其次是贫困问题, 尽管政府推出了多项扶贫政策, 但仍然有许多贫困困境难以解决。
五、收入差异的应对措施为了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异问题,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加强教育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以此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渭南市政协调研报告题目
渭南市政协调研报告题目渭南市政协调研报告题目:探索渭南市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路径一、引言近年来,渭南市政府始终致力于推进城市发展和经济转型,在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渭南市正面临着城市发展和经济转型的新挑战。
因此,深入调研和分析,探索渭南市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路径,对于加快经济转型、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渭南市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状况:渭南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但仍面临资源约束、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2. 城市建设与规划:渭南市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城市规划与实际发展不完全适应,城市功能布局有待优化。
3. 产业结构调整:渭南市的传统产业占比较高,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
4. 城乡发展不平衡:渭南市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资源约束:渭南市面临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限制,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 产业结构单一:渭南市传统产业占比过高,导致经济发展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需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提升经济韧性。
3. 创新能力不足:渭南市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不协调,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4. 城市规划滞后:渭南市城市规划与实际发展不相符合,城市功能布局存在矛盾和不合理之处,需要加快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协调。
四、探索渭南市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路径1. 改善城市功能布局: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协同,提高城市功能布局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加强科技研发与产业融合,提升渭南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居民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情况,本文将从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一、居民收入水平的分析居民的消费水平受制于其收入水平,因此首先需要分析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476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97元,增长5.8%。
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
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普遍较高,而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则较低。
二、消费结构的分析居民的消费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消费方式和消费品种也在不断更新。
具体来看,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和居住的品质和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居民对于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也在逐渐增加。
随着网络购物、外卖等新型消费方式的兴起,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三、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政策调控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2019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5389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294275亿元,增长7.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11114亿元,增长8.4%。
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都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明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现状和原因两个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城乡收入差距目前在我国依然十分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高于农村居民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相差达到2.6倍以上。
2.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职业分化显著当前,城镇居民主要从事第三产业,如金融、服务业、商贸等高收入行业;而农村居民则主要从事第一、第二产业,如农业、林业、渔业、手工业等低收入行业。
不同行业的工资水平差距非常明显,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
3.教育水平与收入差距大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国家整体更为集中,同时城市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更为发达,城市居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更多,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更具备竞争力,更容易获得高收入的工作。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户籍制度的限制户籍制度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歧视,这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镇的户籍制度开放程度不高,使得农民难以到城市发展就业,并且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之后,要比城市居民付出更多的沉没成本。
2.农村地区教育和卫生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给农民家庭的发展和成员的职业提升带来不小的障碍,导致很多优秀人才无法充分发挥其潜能。
3.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农村完善得多,包括房屋、交通、水电气等方面,这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程度。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大增加了城市的成本,城市居民的收入也随之提高,但农村人口很少享受到这样的福利待遇。
4.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经济更加发达,其要素市场竞争更强烈,对人才的需求和薪酬水平相对较高。
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报告
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报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城镇居民的收入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
本次调查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教育程度的城镇居民,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来源以及影响因素。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_____份有效样本。
调查对象包括了来自不同行业的在职人员、退休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在地域分布上,涵盖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以及部分三线城市,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整体而言,一线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其次是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相对较低。
在具体收入区间方面,月收入在5000 元以下的居民占比约为_____,5000 10000 元的占比约为_____,10000 20000 元的占比约为_____,而月收入超过 20000 元的居民占比较小,约为_____。
三、城镇居民收入来源1、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城镇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大部分在职人员通过工作获取稳定的工资收入,其占比达到了_____。
不同行业和职业之间的工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金融、互联网等高利润行业的工资普遍较高,而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工资相对较低。
2、经营净收入一部分居民通过自主创业或经营个体生意获得收入。
这部分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约为_____。
经营领域包括餐饮、零售、美容美发等,经营状况受到市场环境、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3、财产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等。
随着投资理财观念的普及,财产净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约占_____。
但总体来说,这部分收入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还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4、转移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主要包括养老金、退休金、社会救济金等。
对于退休人员和部分低收入群体来说,转移净收入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其占比约为_____。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的实证分析2023-10-30contents •引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目录01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显著影响,缩小收入差距对于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探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不同收入层次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并运用实证方法检验收入差距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贡献由于数据来源和时间限制,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限制研究贡献与限制0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且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绝对收入差距相对收入差距收入来源结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导致相对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城镇居民多元化收入来源,而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农业等生产活动。
0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0201影响因素分析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影响城乡居民的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水平。
政策因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差异。
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影响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教育水平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结构和比重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支出增加,但消费占收入的比重逐渐降低。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随着收入差距扩大,高收入群体对奢侈品的需求增加,而低收入群体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难以满足。
消费结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完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指的是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
消费结构反映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对于制定有效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下面将从食品消费、居住消费、交通消费、教育消费、娱乐消费和医疗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食品消费。
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最基本的消费需求,也是城镇居民日常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食品的品质和口味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级食品、绿色有机食品等逐渐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城镇居民的快节奏生活和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多,外卖、外出用餐等消费方式逐渐普及。
总体而言,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趋势。
其次是居住消费。
居住消费是城镇居民最为重要的消费之一、由于城镇居民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单身人口增多,对住房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购房、租房、装修、物业、家具等都是居住消费的重要内容。
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居住消费明显呈现出中高端住房、精装修、私人定制等趋势。
第三是交通消费。
交通消费是城镇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镇居民通勤、出行、旅行等需要消耗大量的交通费用。
随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购买私家车、使用网约车、地铁乘坐、公共自行车等成为城镇居民交通消费的主要方式。
第四是教育消费。
教育是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教育观念的变化,城镇居民对于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加。
除了传统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外,高等教育、留学、辅导班、培训机构等教育消费也逐渐增加。
第五是娱乐消费。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娱乐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娱乐消费包括电影、音乐、旅游、影视剧、体育赛事等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线上娱乐消费也逐渐增长,如在线游戏、电子竞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南市城镇居民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及消费结构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渭南市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日益改善。
与此同时,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
收入决定消费,收入差距越大,消费差异越明显,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亦愈发凸显,收入差距和消费差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近年来,渭南市经济连续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但观察收入内部结构看,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不仅依然存在,且有逐年扩大之势,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推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城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再加上涌入城市的一大批农民工,使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加,低收入和靠失业金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使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民生问题中的一个显著现象。
渭南市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18元,按相对收入等距五组分组汇总,20%的低收入家庭和20%的高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比较,高、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见表一)。
表一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08元,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72元,高低收入比为4.14∶1 ,而2006年时仅为3.59∶1 。
五年间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扩大了0.55倍。
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构成。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以上四个方面高低收入家庭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2010年,渭南市城镇居民高收入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2863元,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039元,人均转移性收入为7698元,分别是低收入家庭的4.39倍、8.81倍、3.55倍,人均经营性收入468元,比低收入家庭高9%,收入差距非常明显。
从相对数来看,差距最大的是财产性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从绝对数来看,差距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其次是转移性收入。
二、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1、高低收入家庭在人口、就业率、负担系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低收入家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家庭人口多,就业负担重。
2010年,渭南市低收入家庭户均人口数为3.38人,超过全市平均水平0.46人,户均就业人口数为1.66人,家庭负担系数为2.04。
而高收入家庭户均人口数为2.38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54人,户均就业人口数为1.98人,家庭负担系数为1.20。
这说明低收入家庭是以少养多,而高收入家庭则是以多养少,且低收入家庭就业者大部分是无固定职业,收入很低且不稳定。
数据显示,高收入家庭在收入较稳定,效益较好的国有经济单位的就业人数户均1.39人,比低收入家庭多0.68人,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2863元,是低收入家庭的4.39倍。
2、教育水平的差距是造成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内在原因。
收入的高低与教育水平有关,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就越高。
2010年,按户主文化程度分组汇总来看,大学本科文化程度者人均可支配收入21836元,大专文化程度者为16871元,高中文化程度者为15290元,小学文化程度者为10565元,本科比小学文化程度者的收入相差11271元,前者是后者的2.1倍。
文化程度高的一般在比较好的行业就业,且选择就业的机会也比较多,而文化程度低的,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一般在收入比较低的行业就业,或者打些零工,工作相对不稳定。
3、个人能力的差异也是造成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兼并、破产和优化组合,导致一大批职工下岗和失业。
在改革的浪潮下,一部分人头脑灵活,敢于跳出固有的思维,在改革中占得先机,或大胆地下海经商,或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勇于投资、参与经营,并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回报,成为社会最上层的富裕者。
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只能靠下岗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来维持个人及其家庭的生计,成为社会最底层的贫穷者。
4、收入分配领域市场化和行业差异形成了收入的差距。
目前我国不同行业职工收入差距明显偏大。
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工资水平参差不齐,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垄断行业的职工收入要远高于其他行业,这势必造成收入差距的存在。
新兴行业如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201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1770元,而传统行业如纺织业为14739元,食品制造业更低,仅为12200元。
垄断行业如烟草制品业,201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达47232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01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更是高达51031元。
(本段中提到数字均为2010年预计数)三、收入差距扩大产生的后果合理的收入差距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劳动积极性,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差距过大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
1、收入差距拉大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
收入差距拉大,中低收入阶层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日益减少且不稳定性在增加。
这个因素一方面会使他们的预期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使他们的预期支出水平提高,结果是迫使他们减少即期消费而增加储蓄。
而财产庞大的高收入阶层,当他们的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高收入的部分将更多转化为金融资产和经营行为。
转化为金融资产和经营行为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结构的断层,抑制了消费市场的发展。
2、收入差距过大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朱熹将“均”解释为“各得其分”。
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但仍有其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
首先,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在个人积累急剧膨胀的同时又不能很好的起到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示范作用,引起公众的不满;其次,一部分人靠来源不明的非法收入致富。
巨大的财富差距会使人们的心理天平难以平衡,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失衡、不安、疑惑之中,造成不满情绪的滋生和蔓延。
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增加,城镇贫困阶层生活状况日见艰难,由此引发贫困阶层对社会产生不满,对改革开放产生怀疑,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从而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的消费差异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消费能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给定不变情况下,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一)高低收入户的消费倾向差异受收入水平的影响,高低收入户的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差距较大,并且消费水平与消费倾向存在着极为规则的负相关关系,高收入阶层对应着低消费倾向。
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渭南市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7472元和5978元,稍有结余,消费倾向为80.0%,其中仅食品消费就占到消费性支出的39.0%,生活压力较大。
而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30908元和15628元,消费倾向为50.6%,高低差距近30个百分点。
高收入家庭由于收入水平较高,对于目前的消费,有着宽裕的支付能力,在必须的日常消费之后,他们可以把剩余的收入积累起来择机投向更高的消费领域。
而低收入家庭虽然有较高的即期消费倾向,但因收入水平低,增长又缓慢,日常消费往往捉襟见肘,甚至入不敷出,很难向更高的消费领域拓展。
(二)高低收入户的消费量差异收入差距最终反映的是消费量的差异,消费的多少是由客观的收入来决定的。
2010年,渭南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0130元,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性支出也存在较大差异(见表二)。
2010年高收入户人均消费性支出15628元,是低收入户的2.6倍,比2006年增加0.1倍。
从增长速度来看,“十一五”期间,渭南市高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由8681元增至15628元,年均递增15.8%;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由3429元增至5978元,年均递增14.9%,低收入家庭的平均增速低于高收入家庭。
从绝对量上来看,消费差距更加明显,2006年高、低收入户人均消费性支出差距为5252元,到2010年扩大为9650元,五年间差距拉大4398元。
(三)高低收入户的消费结构差异表二资料显示,居民家庭消费差距拉大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高收入家庭生活消费中生存性资料比重逐步下降,享受性资料比重逐步上升,消费内容从数量型逐步向质量型转变,消费理念从原来的只关注物质生活逐步向精神生活过渡;而低收入家庭,由于主要以生活必需品消费为主,他们的消费内容单一,收不抵支少有节余,以求生活的安稳。
1、恩格尔系数差别较大。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2010年,渭南市高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消费4461元,是低收入家庭的1.9倍,恩格尔系数为28.6%,比低收入家庭少10.4个百分点,说明高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食品消费结构上看,高收入家庭表现出既要吃饱、吃好,同时讲究粗细搭配、营养合理,属享受型消费。
而低收入家庭注重的是吃饱,消费属于生存型消费。
2、高低收入家庭衣着消费差异明显。
2010年,渭南市高收入家庭人均衣着消费2208元,是低收入家庭的3.3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4.1%,高于低收入家庭的11.0%。
从质量方面看,高收入家庭对服装的款式、色泽、时尚、美感等方面要求较高,而低收入家庭由于受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购买服装时只求便宜、实惠、耐穿,档次相对较低。
从数量上来看,高低收入家庭对衣着的消费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高收入家庭人均全年购买服装的数量是低收入家庭的五倍多,购买鞋类的数量是低收入家庭的两倍多。
3、低收入家庭居住消费比重大。
由于高低收入家庭在住房档次、居住环境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居住消费方面的差距较大。
2010年,渭南市高收入家庭人均居住支出1721元,是低收入家庭的3.2倍,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11.0%,高于低收入家庭1.9个百分点。
从居住条件看,高收入家庭居住面积宽敞,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6.5平方米,是低收入家庭的1.8倍,而且多为三居室的单元楼房,居住条件和配套设施明显优于低收入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也明显高于低收入家庭。
由此造成高收入家庭用于住房装修、水电燃料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远远大于低收入家庭。
4、家庭设备用品档次和普及率差距明显。
家庭设备用品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家庭设备用品也从少到多、从量到质,不断普及、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