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城镇居民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及消费结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南市城镇居民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及消费结构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渭南市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日益改善。与此同时,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收入决定消费,收入差距越大,消费差异越明显,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亦愈发凸显,收入差距和消费差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近年来,渭南市经济连续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观察收入内部结构看,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不仅依然存在,且有逐年扩大之势,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推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城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再加上涌入城市的一大批农民工,使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加,低收入和靠失业金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使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民生问题中的一个显著现象。

渭南市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18元,按相对收入等距五组分组汇总,20%的低收入家庭和20%的高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进

行比较,高、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见表一)。

表一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08元,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72元,高低收入比为4.14∶1 ,而2006年时仅为3.59∶1 。五年间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扩大了0.55倍。

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构成。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以上四个方面高低收入家庭均存在较大的差距。2010年,渭南市城镇居民高收入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2863元,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039元,人均转移性收入为7698元,分别是低收入家庭的4.39倍、8.81倍、3.55倍,人均经营性收入468元,比低收入家庭高9%,收入差距非常明显。从相对数来看,差距最大的是财产性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从绝对数来看,差距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其次是转移性收入。

二、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1、高低收入家庭在人口、就业率、负担系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低收入家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家庭人口多,就业负担重。2010年,渭南市低收入家庭户均人口数为3.38人,超过全市平均水平0.46人,户均就业人口数为1.66人,家庭负担系数为2.04。而高收入家庭户均人口数为2.38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54人,户均就业人口数为1.98人,家庭负担系数为1.20。这说明低收入家庭是以少养多,而高收入家庭则是以多养少,且低收入家庭就业者大部分是无固定职业,收入很低且不稳定。数据显示,高收入家庭在收入较稳定,效益较好的国有经济单位的就业人数户均1.39人,比低收入家庭多0.68人,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2863元,是低收入家庭的4.39倍。

2、教育水平的差距是造成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内在原因。收入的高低与教育水平有关,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就越高。2010年,按户主文化程度分组汇总来看,大学本科文化程度者人均可支配收入21836元,大专文化程度者为16871元,高中文化程度者为15290元,小学文化程度者为10565元,本科比小学文化程度者的收入相差11271元,前者是后者的

2.1倍。文化程度高的一般在比较好的行业就业,且选择就业的机会也比较多,而文化程度低的,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一般在收入比较低的行业就业,或者打些零工,工作相对不稳定。

3、个人能力的差异也是造成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兼并、破产和优化组合,导致一大批职工下岗和失业。在改革的浪潮下,一部分人头脑灵活,敢于跳出固有的思维,在改革中占得先机,或大胆地下海经商,或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勇于投资、参与经营,并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回报,成为社会最上层的富裕者。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只能靠下岗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来维持个人及其家庭的生计,成为社会最底层的贫穷者。

4、收入分配领域市场化和行业差异形成了收入的差距。目前我国不同行业职工收入差距明显偏大。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工资水平参差不齐,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垄断行业的职工收入要远高于其他行业,这势必造成收入差距的存在。新兴行业如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201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1770元,而传统行业如纺织业为14739元,食品制造业更低,仅为12200元。垄断行业如烟草制品业,201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达47232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01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更是高达51031元。(本段中提到数字均为2010年预计数)

三、收入差距扩大产生的后果

合理的收入差距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劳动积极性,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差距过大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

1、收入差距拉大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

收入差距拉大,中低收入阶层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日益减少且不稳定性在增加。这个因素一方面会使他们的预期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使他们的预期支出水平提高,结果是迫使他们减少即期消费而增加储蓄。而财产庞大的高收入阶层,当他们的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高收入的部分将更多转化为金融资产和经营行为。转化为金融资产和经营行为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结构的断层,抑制了消费市场的发展。

2、收入差距过大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朱熹将“均”解释为“各得其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但仍有其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首先,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在个人积累急剧膨胀的同时又不能很好的起到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示范作用,引起公众的不满;其次,一部分人靠来源不明的非法收入致富。巨大的财富差距会使人们的心理天平难以平衡,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失衡、不安、疑惑之中,造成不满情绪的滋生和蔓延。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增加,城镇贫困阶层生活状况日见艰难,由此引发贫困阶层对社会产生不满,对改革开放产生怀疑,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从而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的消费差异

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消费能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给定不变情况下,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一)高低收入户的消费倾向差异

受收入水平的影响,高低收入户的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差距较大,并且消费水平与消费倾向存在着极为规则的负相关关系,高收入阶层对应着低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