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说课讲解
近代化的探索PPT课件17 人教版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 前严重。 2、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维新派形成,要求学习西方,挽 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二、维新变法运动揭开序幕的标志: 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的起因:《马关条约》的签订 2、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 3、上书的主要内容:反对同日本议和,请 求变法; 4、公车上书的影响: 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 过问朝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 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五.代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六.内容: 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两宣传): 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庶民的胜利》, 赞颂十月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 旗帜;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七.性质: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八.影响: 他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 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 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 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经济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学先进 科技或学 器物) 政治 (学先进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3、戊戌变法的内容: 经济: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 政——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文化教育:改革科举制度(1905年废除), 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有利于西方 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传播 军事: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
七、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或评价、影响): 1、局限性: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2、积极性: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 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 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 展民族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
改革政府机构:精简机构, 裁汰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02
01
03
开办新式学堂、广译西书、 废除八股文:培养新式人才
,推动教育现代化。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 :打破传统束缚,培养创新
人才。
04
05
裁汰旧军队、训练新式海陆 军:提高国防力量,维护国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01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 愚昧与专制。
0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德。
0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学。
04
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 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 运动的主流。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 解放潮流。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革命思想的传播,促使人们更 加积极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潮流中。
THANKS
感谢观看
洋务运动的兴起
01
19世纪中叶,清朝面临内忧外患 的统治危机,洋务派主张通过学 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强兵富国,摆 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02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西方资本主义 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密切相 关,是清朝政府为应对现实问题 而采取的一种改革措施。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 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引 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统。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洋务运动)近代化的探索新课件教学
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3、筹划海防 19世纪70年代中期—19世纪80年代中期
平远舰
北洋海军
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4、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培养了一批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第一所新式学堂:
1、李鸿章 “练兵也、海军也,办了一辈子的 事”为什么没有使清朝强大起来,你认为根本原因 是什么?
①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
②洋务派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 危机却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出 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 了技术力量
“求富”
重点发展 民用工业
四、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洋务派兴办的第 一个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李鸿章
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远东第一大船厂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生产出较为 先进的武器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2、创办民用工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
③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起到了 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代化 的开端
洋务运动
背景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内容 筹建近代海军
培养新式人才
评价
结果: 目的: 性质: 积极意义 (影响):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PPT课件
合作探究三 探究中西方近代化的异同
高
度
器物技术
洋务运动
中 19C60—90S 国
思想文化
启蒙运动
西
文艺复兴
方
14C—18C
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19C90—20C初
政治制度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合作探究二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 派的异同
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都推动了中国的近
代化。
异:洋务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只涉及西方先进技术,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和 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兴 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激进知识分子主张改 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以达到救国的目的。
年通车);候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等。 4.教育救国:洋务运动时期,创办同文馆
等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 堂,之后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
归纳总结
概况
①过程: ②特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感悟
①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 ②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思想文化
欧美资产美国 独立
③
④
①文艺复兴 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 法国大革命④ 工业革命
(5)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
。(3分)
①从左图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近代化的历程》说课
鼓励表扬 优胜小组 和先进个 人
评 价 议
说课标、研教材流程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图片 展示
导学稿 材料
影像 资料
爱国主义社会 实践活动
教材相 关链 接
近代史 中国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知道没有中国共 学 古代史 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
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科
内 容 标 准
世界 现代史
说课标、研教材流程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思想)
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深入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政治)
洋务运动是我国近代化的开 端。它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 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 开辟了道路,但它没有使中 国富强起来。 (经济)
内教 容材 结特 构点
本单元教材环环 相扣、步步推进, 系统性非常强, 介绍了中国近代 化经历了由器物 而制度而文化心 理,由浅入深的 过程。
器物(经济)
制度(政治)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制度(政治)
推陈出新
文化心理 (思想)
说课标、研教材流程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评价建议:
本单元内容多,容量大,可采用表格等多种形式,使学生 比较掌握四件大事的基本知识(名称、时间、代表、主张、影 响),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近代化历程的特点,得出体会感悟 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
说课标、研教材流程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立体式整合教材
近代中国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的努力
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说课标说教材
《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本单元是八年级历史上册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内容,它主要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艰辛曲折的探索,尽管这些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们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材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及带来的影响。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精心设计并营造阅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3)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对救国之路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
初步了解近代化的探索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强国之梦是无数仁人志士始终不渝的志向,并提高学生从历史角度观察问题。
教材内容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从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一个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
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内容标准】(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
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1)教材的分析我们现在复习的初二历史(上)讲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国前的近代史知识。
教材围绕两条鲜明的主线,即: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两条主线,每个单元主题鲜明,在编排上既是以时间为顺序,又在内容上层层递进。
这节课复习的是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列强的侵略带给中国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同时又猛烈的冲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迫使中国向近代化的方向发展。
这是本单元与第一单元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这条主线的集中体现,是个重点。
它安排了四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这四课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推进的特点,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到追求政治体制的变革,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自觉性革命。
综合四课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探索不仅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也荡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但最终未能使国家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以此引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到底谁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呢?(2)学生的情况初三学生掌握了一些复习的方法,大多数能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
但是,学生对一些史实还是不熟悉,在分析某些问题时不能深入下去,或是不能有深刻的感悟、体会。
再就是不能建立起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3)达成的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历史事件的基础知识。
2、熟记洋务运动的评价、百日维新内容、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意义、新文化运动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总结面对危机,中国不同阶级探索近代化的措施和结果。
重、难点是知识目标1、2。
我准备采取让学生自主复习为主,通过师生互动,同学合作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的记忆和理解。
(4)教学的设计1、由旧知导入新知。
首先复习第一单元:中国被侵略和中国人抗争的知识点,然后导入本单元,为了救亡图存,各阶级、各阶层进行的近代化探索。
2010年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资料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说课人:陈志奇一、导语: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了苦难和屈辱的深渊。
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的起步了。
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指1840—1919年这段近半个世纪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即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二、解释什么是“近代化”?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即其核心表现为: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
(近代化、先进化)三、由两则材料引出,在近代的中国,各阶层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先后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举例子。
四、教师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2.根据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比较四次运动的异同点。
3.拓展延伸(和欧洲近代史上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进行联系)。
五、具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讲授的内容:按第二单元的知识体系编排进行复习。
(一)、中国近代化探索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1、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从领导阶级、思想主张、学习核心、性质、作用、失败原因和启示等方面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三)、归纳小结:1、归纳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比较四次运动在近代化探索方面的异同点。
3、归纳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第二课时讲授的内容:知识重组。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使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教育和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谈谈吗?(其中,近代社会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最好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提前讲,再进行知识重组的复习。
)六、小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之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说课稿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说课稿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本节是一节复习课,课时为一课时,我采用的说法是”五说法”一,说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这应该说是历史的进步,近代化也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的。
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探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历程,它推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在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挤压下,近代化的历程格外艰难和曲折。
它从洋务派为富国强兵,经康梁的政治改革运动,再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急促而悲壮,一刻也未曾停止。
这些都对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本单元的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列举洋务派的“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只是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个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之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前人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加深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
近代化的探索说课课件
二、教材的知识点和逻辑线索
教材的知识点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奕 洋 务 运 动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自强 —军事: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口号
求富—民用: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性质: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 复 习 课 说 课 稿
人 教 版 历 史 八 年 级 上 册 第 二 单 元
说教材流程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近代化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线索, 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用,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引导学生对近代化探索在经济、政治和思想 上的表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得出近代化探 索的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此外历史与 现实在本单元中有很好的结合点,所以在学 习时我们要关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及 其伟大成就,体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功能。
辛亥革命 1911年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 适 鲁 迅
孙中山
口号 主张
自强求富
变法维新
三民主义
民主 科学
3、小组合作,质疑探究
(1)根据自主学习,探究四次运动各自的性质。
(2)根据自主学习,探究四次运动的结果,从中 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4、小组合作,反馈展示
(1)根据自主学习,探究四次运动各自的性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思想大解放运动。 (2)根据自主学习,探究四次运动的结果,从中 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四次运动结果均为失败。从而得出地主阶 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革命(详细)ppt课件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 洞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变法图强
康有为、梁启 超、
谭嗣同、严复
资产阶级维新改良运动, 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
三民主义
孙中山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 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
“民主” “科学”
马克思主 义
陈独秀、李大 钊、
胡适、鲁迅、 蔡元培
李大钊、陈独 秀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兴起到胜利
1.阶段特征:从1919年到194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国。五四爱国运动时期,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有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的革命政党。1924年1月至1927年4月, 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
11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 想解放运动,旧民主主义 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 变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
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探索内容
经济上学习西 方的科学技术
政治上学习西 方的社会制度
思想文化上学 习西方的思想
文化 向苏俄学习, 开始探索走社
会主义道路
4
专题(四)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革命
华民族的利益出发,精诚团结,携手合作,为祖国统一大 业的完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5.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 平、勤劳勇敢、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表现:不屈 不挠、热爱和平、不畏强暴、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百折不挠、 开拓创新、坚持正义、舍生忘死、前仆后继,民族自强的信念, 民族奉献的精神。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docx
《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说教材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大方而來进行解读。
说课标部分将从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方而来进行说明,说教材部分将从教材编写特点、教材编写体例、知识结构、内容整合来进行说明,说建议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來进行说明。
一、说课标(一)、本学段的课程口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掌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过程与方法:能够阅读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能够认识近代中国遭受过的深重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和国外列强入侵造成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屮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救亡图存和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木11标。
(二)、课程内容:木单元共4课,每一课的课程内容如下:第6课洋务运动:了解洋务派为“白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阳物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第7课戊戌变法:知道康冇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U维新”的主要史实。
第8课辛亥革命:了解孙屮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屮山是屮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沉了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史实;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第9课新文化运动: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任务;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种的地位和作用二、说教材(一)教材的编写特点: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比如《洋务运动》一课,洋务运动的内容是木课课标要求的重点,教材的编排上突出体现了这一方面,不但有人量的文字(正文和楷体小字)描述,更插入了大量的珍贵图片加以说明。
2、预留空间、启发思考拿《戊戌变法》一课来说,戊戌变法的结果最终以失败告终, 那么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原因何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而是给师牛:预留了思考空间。
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
《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谓近代化主要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盟的作用。
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本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整个中国近代史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本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从经济、政治到思想的学习过程,层层深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近代化的探索说课课件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了解中国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 的各个阶级、 的各个阶级、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所 做的努力, 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 不屈不挠地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 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关心时政, 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 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意识, 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意识,形成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 ②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认识到地 主阶级、农民阶级、 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 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为下一单元“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为下一单元“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做铺垫。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做铺垫。
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及口号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2、图示法
图示法也是单元复习中的一种好方法, 图示法也是单元复习中的一种好方法, 它的好处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和符号将单元 主题下课与课之间的关系串联起来, 主题下课与课之间的关系串联起来,有利于 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主题下重大历史事件 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例如近代 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 化的四次探索之间的递进关系可以用下列图 示来表述: 示来表述:
3、说重点与难点: 说重点与难点:
重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以及它们之间由表
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 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 依据: 依据:因为中国近代化就是中国向西方学习以 及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 及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这四次探索 体现了这一过程。并且由于各阶级、 体现了这一过程。并且由于各阶级、阶层所处的 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不同, 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不同,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 识也不同,因此探索救国良方的途径也各有特色, 识也不同,因此探索救国良方的途径也各有特色, 在向西方学习时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在向西方学习时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 层递进的学习进程,即由表象逐渐触及其根本, 层递进的学习进程,即由表象逐渐触及其根本, 从学习其科学技术—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从学习其科学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难点: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 在中国走不通? 在中国走不通? 依据: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认知水平有限, 依据: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认知水平有限, 很难理解内外交困中的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很难理解内外交困中的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比较软弱,他们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 比较软弱,他们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强 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 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不可能领导中国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走向 成功,所以说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成功,所以说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近代化探索说课稿
四、说学情分析
通过八年级的新课教学,学生对本单元内 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学 生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再加上初二学生的认知 特点,他们对本单元知识的了解是片面、孤立、 肤浅的,知识内容并未牢固掌握,学生需要明 确单元线索,把知识加以结构化、系统化,进 一步消化、吸收和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兴起 近代化的步伐 列强的侵略 与中国人民 的抗争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战ຫໍສະໝຸດ 争的胜利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与 思想文化
史中 (国 八近 上代 )
二、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 准》“课程内容”中是这样表述的: 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 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 用和局限性。 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 “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3、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 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 位和作用。
……
……
时间
发起 阶级 内容
背景
……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评价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结果
七、说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 涨,系统牢固地掌握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基础知识。学生的 学习方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历史辩证思维能 力提高,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 一般方法。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说课课件
四、教法和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启发教学、分析 比较、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探究式 模式;引导学生从中国人民对近代化探索过 程去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概括知识点。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新课。 导入:在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分别与当时的中国 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生答)一次 次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发动,一个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 国人民开始觉醒了让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二)、讲授新课 1、 出示中考说明,让学生读相关资料 2、出示表格,让学生完成相应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比较 3、检测学生完成的情况 4、通过板书,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巩固 5、对四次近代化的探索进行比较 6、当堂训练,巩固知识。
三、说复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 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 影响。 3.了解孙中山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历史 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 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知识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整合知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学生进一步感受近代中国的艰难探索,学习先辈们勇 于开拓、敢于创新,胸怀祖国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主 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依照课标要求熟悉本单 元基本史实;探究近代化探索历程。 2、教学难点:对本单元基本史实的归 纳分析与整合运用。
二、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 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 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 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也不扎实。中国Βιβλιοθήκη 代化的探索22团中学孙德兰
近代化的探索讲课3
前期 基本内容: 后期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
评价
积极: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 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消极: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 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意义: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机关刊物
问题探究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分是什么????兴中会 1894年 檀香山 _________
兴起:孙中山创建
时间: 1911年
同盟会1905年 日本东京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背景: 新旧思想发生激烈冲突
《青年杂志》( 《新青年》) 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
主要阵地: 《新青年》
新 文 化 运 动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代表人物:—————————————— 民主和科学 (德先生、赛先生) 口号: ————————————
洋 务 运 动
内容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 业:——————————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业—————————————— 南海、北洋、福建水师 筹划海防———————————— 京师同文馆 创办新式学堂——————————
结果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
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近代化的探索”在课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期近代化进程的总结,也是对后期近代化探索的铺垫。
它在我国历史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我国近代化的曲折历程、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围绕我国近代化的三个阶段展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洋务运动:本文首先回顾了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成果,分析了这一时期我国在科技、工业、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举措,以及洋务运动对我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2)戊戌变法:本文接着讲述了戊戌变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探讨了变法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尝试,以及其失败的原因。
(3)辛亥革命:最后,本文详细阐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了这场革命对我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2)掌握我国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历程和特点;(3)分析各个阶段改革举措的优缺点,评价其对我国近代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2)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3)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增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我国近代化的曲折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2)理解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增强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2)我国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历程、特点和影响;(3)各个阶段改革举措的优缺点及评价。
2. 教学难点:(1)洋务运动的改革举措及其对我国近代化的影响;(2)戊戌变法的改革尝试及其失败原因;(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在我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
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
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
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
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
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
时间8分钟【梳理点拨】易混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区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归纳总结1.中国近代化的四步探索有何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2.以上四步探索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以上探索从总体上看呈现了什么特点?4、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感悟历史1.以上四步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忧国忧民等)2.从上述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上述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孙洪强近代化探索说课稿
《近代化的探索》说课荣成二十九中学孙洪强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山东教育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和建议这三个方面对本单元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首先从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方面看一下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论述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总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在“过程与方法”层面能够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内容标准则是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编制,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它将初中历史教材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
每个板块的学习内容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
“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
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我今天所说的单元属于中国近代史。
先来看一下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了解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过程与方法上,能够阅读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要能够归纳一些基本的史实,比较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了解我国近代经历的侵略战争与改良运动,体会革命者的爱国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不断进取精神。
近代史包括七个单元学习主题,即“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
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曾国藩、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P28~29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师夷长技)
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前期: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后期:在“求富”口号下创办一批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2、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座工业,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派最大的军事工业
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远东第一大船厂
京师同文馆——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对洋务运动的评价:P30
第7课戊戌变法
1、维新变法运动: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P32图
2、序幕: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
3、运动性质: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政治团体:强学会机关报:《中外纪闻》P33
5、变法名称:戊戌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
百日维新——历时103天(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6、内容:
7、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8、变法失败最主要原因: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
第8课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P36
2、中国同盟会(1905年):P36~37
创立者:孙中山地点:日本东京性质: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P37材料被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机关报:《民报》
3、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5、辛亥革命:(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P38
(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4)辛亥革命的意义:
第9课新文化运动
1、前期:P40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
(2)主陈地:《新青年》P41
(3)口号、旗帜:民主、科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把斗争矛头直指尊孔复古的逆流。
2、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41
(1)最早宣传: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
(2)李大钊在北京创立《每周评论》P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