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法”在中学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镜像法”在中学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镜像法”在中学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中考做题技巧及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中考做题技巧及知识点归纳 一、力学部分 1、常考的密度测量 (1)液体的密度测量一般步骤 A、先用天平测出被测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往量筒内倒一些,并测出其体积V; C、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2; D、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m1-m2)/V。 特别注意:若用天平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往烧杯中倒入一些待测液体,并测出烧杯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测其体积,因烧杯上会沾有一部分液体,造成所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值偏大。 (2)固体密度的一般测量步骤 A、先用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 B、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测出其体积V1; C、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并测出水与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D、则被测固体的密度:ρ固=m/V2-V1

特别注意: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测量时,应在第三步的“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后面加上“用细铁棒把待测物体压入水中” 2、天平使用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1)砝码磨损,则测量值偏大;砝码生锈,则测量值偏小; (2)游码没有归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没有调节平衡,指针偏右时:则测量值偏小;指针偏左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使用技巧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位置平衡。 a、调节原则是: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指针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指针运动时,看它在分度盘中央线两端摆动幅度是否一样。 (4)测: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原则: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初中物理浮力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浮力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浮力 1.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取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2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p 乙 C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F 乙 D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地甲>p 地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由此可知橡皮泥处于两种液体中是所受浮力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公式F 浮=ρ液gV 排可得 F V g ρ=浮 液排 由图可知V 排甲>V 排乙,所以 ρ甲<ρ乙 故AC 错误; B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之和,因为ρ甲<ρ乙,所以等体积液体甲、乙的质量关系为 m 甲<m 乙 即 G 甲<G 乙 橡皮泥处于两种液体中是所受浮力相同,因为F 浮=G 排,所以 G 甲排=G 乙排 故有 G 甲+G 甲排<G 乙+G 乙排 因此液体对容器底压力 F 甲<F 乙 由压强公式= F p s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

p甲<p乙 故B正确; C.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由此可知橡皮泥处于两种液体中是所受浮力相同,故C错误; D.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液体重力、物体重力之和,因为G甲<G乙,所以 G甲+G物+G容<G乙+G物+G容 因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F容甲<F容乙 由压强公式=F p s 可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地甲<p地乙 故D错误。 2.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后,小木块漂浮在水面.放入木块后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B.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C.木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水与木块的密度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杯子中装满水,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后,水的深度不变,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水对杯底的压强的变化;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沉条件分析木块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详解】 杯子中装满水,放入木块后,水的高度h不变,由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小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故选A. 3.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丁,静止在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这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甲<F丁 B.F乙>F丙 C.F丙>F丁 D.F甲=F乙

(完整版)初中物理题型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题型解题技巧 物理试卷结构(共五大题型)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探究与实验题: 五、简答计算题: 【选择题】 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迷惑性。选择题能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记忆与理解、判断与推理、分析与比较、鉴别与评估等多种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常用方法。 选择题的题型一般有: 概念辨析类、规律理解类、联系实际类、求比值类、图像分析类、电路故障类、对物理方法的理解类、估值类等。 概念辨析 所谓的概念辨析法是指用物理概念作为标准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辨别正误,从而判断获取正确结果的解题方法。 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忆和正确理解,对相关的不同概念的区分及对某些重要概念的内涵要分析到位。 规律理解 主要考查对物理过程中物理规律的辨别能力。 解答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描述的物理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然后找准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 联系实际 这类题主要考查物理规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剖析事例或现象的过程中,找到与物理原理的联系,进而做出解答。 求比值类(比例法、数据代人法) ()比例法: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比例法。 用比例法解题可以省略反复套用公式而带来计算的烦琐,对物理量的单位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只要相比的同一物理量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运用这种方法既能通过计算定量得出结果,也能经过分析定性比较大小。 运用比例法的一般步骤是: 了解题意,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 依据题目描述的物理现象找出保持不变或者相等的物理量。 用不变的(或相等)的量为纽带,将公式联立成比例式。 ()数据代入法:根据题目给定的数据,给未知的某个物理量假定一个恰当的值代入题中,然后进行计算。 图像分析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如熔化图线等)和物理量的关系(如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等)。运用图像知识来解物理试题的方法,叫图像法。 运用此方法时应做到: 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

初中物理电路简化和解题技巧

电路图的简化与解题技巧 电路问题是初中物理比较难的知识,也是中考很重要的一部分,占中考物理分数的40%。很多同学遇到电路类的题目,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会简化电路图。 总之就是——不会做!没关系,这次分享的10大原则和7大步骤,一定能够帮你拿下这个难题! 1.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 ?第一: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电压为零, 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二: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断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开关闭合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三: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 作一根导线。 ?第四: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第五:用电器(电阻)短路:用电器(电阻)和导线(开关、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下图示),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第六: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下图a变为图b。

?第七: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 ?第八: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滑移法和去源法。 ?第九: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具体情况见笔记)。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第十: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分开、增减。(此法又称节点法)例如: 2.电路简化步骤 ?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报告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教学案例及报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洛伦兹力对粒子不做功. 2、理解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时,粒子在匀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3、会推导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公式,并会用它们解答有关问题. 知道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4、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力学知识、电磁学知识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电场、磁场)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充分了解科技的巨大威力,体会科技的创新历程。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公式,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难点:1.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2.综合运用力学知识、电磁学知识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问题. 三、教具:洛伦兹力演示仪、感应线圈、电源、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什么是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问题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是否一定受洛伦兹力?[不一定,洛伦兹力的计算公式为F=qvB sinθ,θ为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当θ=90°时,F=qvB;当θ=0°时,F=0.] [问题3]带电粒子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时会做什么运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 (二)新课讲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演示】先介绍洛伦兹力演示仪的工作原理,由电子枪发出的电子射线可以使管内的低压水银蒸气发出辉光,显示出电子的径迹。后进行实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在暗室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没有磁场作用时,电子的径迹是直线;在管外加上匀强磁场(这个磁场是由两个平行的通电环形线圈产生的),电子的径迹变弯曲成圆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当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分析(动态课件). 一是要明确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的条件----在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的带电粒子。二是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用左手定则明确带电粒子初速度与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只可能做平面运动。三是洛伦兹力不对运动的带电粒子做功,它的速率不变,同时洛伦兹力的大小也不变。四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洛伦兹力使运动的带电粒子产生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出示投影]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 一、审题注意事项 1、浏览全卷,立足全局;明确关键词语,避免答非所问。 在动笔答题之前,一般应将试题浏览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试题中的关键词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的注意。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2、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相同的设问。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相关联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从心理上先不要觉得很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及时剔除无用的信息,化繁为简,提炼出有用信息,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做图、边思考,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图景,帮助理解和分析问题。 二、中考物理答题策略 总体来讲应本着“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的原则去做。答题的策略一般包括:合理安排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注意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已知解决未知;采取先易后难的答题策略等。除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一)、单项选择题解答有两种主要方式: (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时将惟一的正确选项答出; (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二)、填空题的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1). 回忆法:根据需熟记的物理知识,直接填出正确答案。主要考查我们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掌握程度。 (2)观察法:物理意义明显的,紧扣物理定理和规律的或技巧性的填写题,通过观察思考可以确定正确的答案。 (4)分析法:根据题给结论和要求,通过分析来确定正确的答案。 (5)对比法:即通过比较两个现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相互关系得出结论。

初中物理探究型实验及物理答题技巧

探究型实验 一、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X4-3-1所示的实验,并得到下列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请回答: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度) 12 22 32 42 52 反射角(度) 12 22 32 42 图X4-3-1 (1)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________.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表数据,你还能发现其他哪些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光的反射有何实际应用?又有什么危害?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如图X4-3-2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江苏省常州中学高二物理竞赛辅导(电场一)

江苏省常州中学高二物理竞赛辅导(电场一) 1、相距2r的两个等量同种正电荷带电量为Q,求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场强的最大值及位置。 2、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用等长的绝缘细线悬于同一点,因相斥处于静止状态时,两球间距为d。若把其中一个带电小球固定在悬点O正下方悬线长处,另一小球静止时,测出两球间距为d’。设两小球均不得失电荷,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A.d’=d B.d’

7、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 的细 线悬于O 点,当小球平衡时,细线和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现给小球一个冲量,冲量方向和细 线垂直,使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问:⑴小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在哪个位置有最 小速度?并求这个速度值。⑵施加的冲量值至少有多大? 8、如图所示,两个面积S 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正对着平行放置、中间用两根直径相同的细绝缘棒隔开,让两板带上等量异性电荷+Q 和-Q ,不计板所受重力,欲将上板提升h ,外力至少要做多少功? 9、一半径为R ,带电量为Q 的均匀带电圆环,求过圆心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上的场强最大值及其位置。 10、一无限长均匀带电细线弯成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其中AB 是半径为R 的半圆弧,AD 平行于BE ,求圆心O 处的电场强度。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和学习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和学习方法总结超全! 清丰县双庙中学李老师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物理学习非常重要,初中物理学习需要注意的八大方面。 一、概念——学习物理的基础 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 1、分类法 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 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 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 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例如: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⑤串联、并联、混联。⑥通路、短路、断路。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 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二、公式——学习物理的钥匙 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一个字母都有着特定含义,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两物全接触的公共面积,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可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ρ物gh来说适用范围就更小,只适用规则固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压强。我们面对每一个公式不能机械记忆其等量关系,广州中考助手物理老师建议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扩展,这样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 1、根据公式想物理概念,对于ρ=m/V,V=S/t,P=F/S,W=F·S可以记:单位体积某物体的质量叫物质的密度。 2、根据公式记单位,记住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单位进率。

初中物理简答题答题方法

简答题答题方法简答题是通常围绕某个物理现象或通过一段阅读材料背景材料,借助问题的形式,要 求考生书面简述的一种题型。简答题既能有效地考查同学们对初中物理“双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能很好地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合理选择信息以及应用物 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答题一般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 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思维开放,有一定的综合能力。解答时要使用物理语言做针对性的回答。 语言要精练,观点要明确,条理要清楚,内容要完整。 不少学生对一些简答题“似曾相识”,但又不能用合适的语言或物理方法将它们清楚地 表述出来,普遍感到头痛。学生一是限于初中的语文水平,二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解答问 答题有据不能依,有理不能用。尤其对物理概念、定律、现象和过程等抓不到对问题的实际 性分析和概括,无法用文字或语言贯通起来,甚至即使作业做了,也无法领会其要领。这表明 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要搞好问答题的强化训练。 首先要明确简答题的特点:??? 简答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等。简答题通常是用生活化的语言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或物理现象,设问指向性清晰,通常用得比较多的是解释这种现象。 (1)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能用简洁、严谨的语言正确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简答题不宜直接取用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作答,要避免答案就在书上的简答题,以免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简答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对考生的答题做出有层次的评价,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 其次清楚学生在回答问题是容易出现的错误:1.知识点不明确:2.逻辑关系混乱:3.表述不到位: 通过以上的分析做好简答题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每一节复习课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作为简答题专项复习课要达到的目的就是 1. 明确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明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物理关系。 2.找准原理与规律。要寻找到与题目相关的物理原理和规律。 3.找准关键词。组识好语言把关键词镶嵌到答案中,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要尽量用理的书 面语言。(“关键词”一般是物理术语,也是每道简答题得分点。) 演绎推理法,返普归真法(这里的“普”和“真”都是指普遍的规律,对于给出一系列实验过程(或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 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一、开题会议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后,在县教研室、学校聂校长及各领导的悉心指导下,由李xx老师负责召开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开题会。通过开题会议使课题小组成员明确了课题提出的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明确了通过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从教师教的角度以XX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基准,通过边研究边实践的方式研究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物理课堂中的实验活动的原则和切入点,物理实验课堂的组织与实施具体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实验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从课程的角度来说,通过课题研究丰富校本教材。

通过开题会议,确定了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进一步促使教师观念的变化,提高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2.改变目前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3.形成初中物理实验有效开展的策略。 明确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并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 1.课题研究负责人:李xx 2.理论研究负责人:苏xx、孟xx 3.实践研究负责人:李xx 4.课题实验管理负责人:陈xx 二、研究过程 时间规划:本课题总体时间约为1年 研究步骤和措施 1.课题研究的准备 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增强了对搞好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 课题组成员及全体物理教师集中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并由负责理论研究的老师苏xx和孟xx进行撰写理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我们

史上最全中考物理做题方法技巧总结

史上最全中考物理做题方法技巧总结 周末的时候有孩子跟中考助手聊天时聊到:刚上初二,怎么就听不懂物理了呢?班上的几个学霸也有这样的问题,要怎么办才好?有部分家长也在微信后台特意去请教了教研组的物理老师,物理老师给出了这些意见,把物理的学习精华及常见的考点知识点都归纳出来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概念——学习物理的基础 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 1、分类法 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 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 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 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例如: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⑤串联、并联、混联。⑥通路、短路、断路。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 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二、公式——学习物理的钥匙

第36届全国物理竞赛复赛试题2019-9-21PDF版

1)为了使茶水杯所盛茶水尽可能多并保持足够稳定,杯中茶水的最佳高度是多少? 2)现该茶水杯的底面边缘刚好缓慢滑移到与圆凳的边缘内切于D 点时静止(凳面边有小凸缘,可防止物体滑出;凳面和凳面边的凸缘各自的质量分布都是均匀的),且OD AC (见图b ),求此时旅行车内底板对各凳脚的支持力相对于滑移前(该茶水杯位于凳面中心处)的改变. 图b G R D A B O a G R A B O a 图a 第 36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 2019年 9月 21 日 一(40 分)、如图 a ,旅行车上有一个半径为 R 的三脚圆凳(可视为刚性结构),三个相同凳脚的端点连线(均水平)构成边长为 a 的等边三角形,凳子质心位于其轴上的 G 点.半径 为 r 的一圆筒形薄壁茶杯放在凳面上,杯底中心位于凳面中心 O 点处,茶杯质量为 m (远 小于凳子质量),其中杯底质量为m (杯壁和杯底各自的质量分布都是均匀的),杯高为 H 5 (与杯高相比,杯底厚度可忽略).杯中盛有茶水,茶水密度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二(50分)、农用平板车的简化模 型如图a 所示,两车轮的半径均为r (忽略内外半径差),质量均为m (车轮辐条的质量可忽略),两轮可 绕过其中心的光滑细车轴转动(轴 的质量可忽略);车平板长为l 、质量为2m ,平板的质心恰好位于车轮的轴上;两车把手(可视为细直杆) 的长均为2l 、质量均为m ,且把手 前端与平板对齐.平板、把手和车 轴固连成一个整体,车轮、平板和把手各自的质量分布都是均匀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该平板车的车轮被一装置(图中未画出)卡住而不能前后移动,但仍可绕车轴转动.将把手提至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求把手在与水平地面碰撞前的瞬间的转动角速度. 2)在把手与水平地面碰撞前的瞬间立即撤去卡住两车轮的装置,同时将车轮和轴锁死,在碰后的瞬间立即解锁,假设碰撞时间较短(但不为零),碰后把手末端在竖直方向不反弹.已知把手与地面、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均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在车轮从开始运动直至静止的过程中,车轴移动的距离. 把手 末端 图a. 农用平板车的简化模型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一、开题会议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后,在县教研室、学校聂校长及各领导的悉心指导下,由李xx老师负责召开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开题会。通过开题会议使课题小组成员明确了课题提出的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明确了通过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从教师教的角度以XX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基准,通过边研究边实践的方式研究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物理课堂中的实验活动的原则和切入点,物理实验课堂的组织与实施具体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实验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从课程的角度来说,通过课题研究丰富校本教材。 通过开题会议,确定了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进一步促使教师观念的变化,提高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2.改变目前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3.形成初中物理实验有效开展的策略。 明确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并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 1.课题研究负责人:李xx 2.理论研究负责人:苏xx、孟xx 3.实践研究负责人:李xx 4.课题实验管理负责人:陈xx 二、研究过程 (一)时间规划:本课题总体时间约为1年(XX年9月~XX年7月) (二)研究步骤和措施 1.课题研究的准备(XX年9月~XX年10月) (1)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

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韩小平

网络出版时间:2011-6-14 10:18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64147285.html,/kcms/detail/11.3173.g4.20110614.1018.008.html 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韩小平 (陕西省神木中学陕西榆林719300) 摘要:新课改赋予中学物理教学新的教学理念,中学物理教学应该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改变以往的一些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 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己任,让新 课改落到实处。本研究主要对中学物理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 出一些教育教学建议,以期为更好地指导中学物理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学物理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物理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学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物理规律和物质结构之后,形成当代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能运用物理学的特 点去探究事物,并从中学到知识、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的观念和态 度。 一.新课改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学科教学、教师和师生关系等都有新的见解和要求。具体到物理学科而言,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其课程教 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三位一体的,即教师在教学上要实现三个层面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改对物理学科的要求是要在尊 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养成学生终生学习的观念及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 神,提高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并要求物理教师们在课程实施中努力培养学生自 主创造的思维,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自身的学生情况,体验到学习的过程,让学 生们的学习往更加个性化、独立化和自主化方向发展。 另外,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看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 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和,在自然科学精神中不忘渗透人文精神;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形成 科学素养;知识内容的呈现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把物理规律通过学生熟 悉的现象进行解释,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源于实际并学会将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学物理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物理的基本理论,忽视实际生活中对物理的运用理解 虽然现在的中学物理,在教材上增加了实际运用的内容,与学生们生活实际相关,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比较重视物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阐述,

江苏省学物理竞赛讲义-1.3抛体运动

1.3抛体运动 一、抛体运动的分解 1、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2、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斜抛运动也可以看成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在斜面问题中,斜抛运动经常看成沿斜面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斜面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1、在倾角为α的下面顶端P点以初速度V水平抛 出一个小球,最后落在斜面上的Q点,求:①小球在空中 运动的时间以及P、Q间的距离②小球抛出多长时间后离开 斜面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例2、倾角为α的一个光滑斜面,由斜面上一点O通过斜面最大斜率的竖直平面内斜上抛一个小球,初速为v,抛出方向与斜面成β角,α+β<π/2. (1)若小球与斜面的每次碰撞不消耗机械能,并且小球在第n次与斜面相碰时正好回到抛射点O,试求α、β、n满足的关系式. (2)若小球与斜面每次碰撞后,与斜面垂直的速度分量满足:碰后的值是碰前值的e倍.0

此时满足关系式:e n-2e r+1=0 二、斜抛运动的性质 1、运动轨迹方程 2、射高、最大射高,射程、最远射程 射高:最大射高: 射程:最远射程: 例3、一个喷水池的喷头以相同的速率喷出大量水射 流.这些水射流以与地面成00~900的所有角度喷出,竖直 射流可高达2 .0m,如图所示.取g=10m/s2,试计算水射流在水池中落点所覆盖的圆的半径. 例4、从离地面的高度为h的固定点A,将甲球以速 度v0抛出,抛射角为α(O<α<π/2).若在A点前方适当 的地方放一质量非常大的平板OG,让甲球与平板做完全 弹性碰撞,并使碰撞点与A点等高,如图所示,则当平 板倾角θ为恰当值时(0<θ<π/2),甲球恰好能回到A点.另有一个小球乙,在甲球自A点抛出的同时,从A点自由落下,与地面做完全弹性碰撞.试讨论v0,α,θ应满足怎样的一些条件,才能使乙球与地面碰撞一次后与甲球同时回到A点? 3、包络线方程 例5、初速度为v0的炮弹向空中射击,不考虑空气阻力,试求空间安全区域的边界方程. 4、曲率半径 例6、求抛物线y=kx2任意位置x0处的曲率半径。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大全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 一、电学部分: 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 (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 (1)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 (2)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2)、若两物体相互排斥。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2、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巧: (1)、若是结构图,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 (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3、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 (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 (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 (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 4、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 律。 (一)、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 (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 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 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

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 (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 (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 (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5、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 (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2)、若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有两种可能: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开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短路;若无示数,有故障,则可能是: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开路。 (二)、用试电笔判断家庭电路故障 (1)、若各处试电笔都发光,则是零线断了; (2)、若各处试电笔都不发光,则是火线断了。 6、判断两电阻串、并联时,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的技巧: (1)、若两电阻串联,则取它们中最小的正常工作电流值为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在用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乘以它们的总电阻,计算的结果就是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 (2)、若两电阻并联,则取它们中最小的电压值为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再用它们的最大电压值分别除以它们各自的电阻,把计算结果相加就是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7、关于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类型题的解题技巧: (1)、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措施是在每次更换不同定值电阻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更换定值电阻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中考物理填空题解题技巧

填空题解答技巧 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只要做到认真审题,看清题意,再联想学过的相关知识,一般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从近几年中考试卷来看,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填空题答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直接法;(2)计算法;(3)分析判断法;(4)探究实验法。 技巧一:直接法 直接法是根据考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方法掌握程度,直接判断答案进行解答的题型。直接法可以直接、有效地查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类考题所占比例较大。 【例题展示】 2017?济宁)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评论:。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现象都是因为物体在振动。如果说“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那太空中 的星球、空间站等都在运动,但我们听不见来自它们的声音;此说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说法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这句话是不完整的。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不能只说传播速度,还应说明是什么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此正确的说法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此题答案是:(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m/s。 技巧二:计算法 计算法是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物理规律进行简单计算,通过计算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和计算推力能力。此类考题在中考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 【例题展示】

2015年度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综述

2015年度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综述 ——基于《中学物理教与学》论文情况分析 收藏|打印|下载 作者: 海龙/马亚鹏 作者简介: 海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0872);马亚鹏, 市第九中学( 750011)。 原文出处: 《物理教师》()2016年第20162期第2-6页 容提要: 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论文 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来源较为广泛,源杂志所占篇目 较多的依次为《物理教师》、《物理教学》、《物理教学探 讨》等,从第一作者地域分布来看,仍居首位。教育教学的 热点集中于核心概念与学习进阶、有效提问策略、思维可视 化、微课程开发、学习心理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期刊名称:《中学物理教与学》 复印期号:2016年03期 关键词: 物理教育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综述 一、统计分析 1.刊物排名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共论文196篇,分布在34种刊物上。表1是排名前10位的刊物情况,其中,《物理教师》、《物理教学》、《物理教学探讨》、《物理通

报》、《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等物理教学专业期刊文章总计123篇,占总数的62.8%,与往年持平。 2.作者单位、地域分布情况统计 以论文第一作者统计,63.3%来自中学,14.3%来自教育科研单位,22.4%来自高校。中学和教育科研单位的作者较往年有所上升,来自高校作者数量下降明显,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中学物理教研水平和教科研论文质量均在稳步提升。地域分布方面,依然是作者较为活跃(65篇,占33.2%),以绝对优势居榜首,以下依次是(32篇,占16.3%)、(17篇,占8.7%)、(15篇,占7.7%)、(9篇,占4.6%o)、和(各6篇,占3.1%)。作为西部地区异军突起,成绩喜人。排名前列的省份总体占比有所下降。 3.基金项目文章统计 在的论文中,有69篇属于基金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占总数的 35.2%,较往年大幅上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积极性有所提高。 4.文章容分类统计 2015年度文章按容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研究过于集中在教法层面的现状并未得到改观,其他层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二、热点概述 1.核心概念与学习进阶 受西方科学教育思潮的影响,国兴起了基于实证数据的核心概念与学习进阶研究。学科核心概念是组织整合学生自身容的少数概念,是学生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