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就是解放心灵》有感

手捧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所著的《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从目录上乍一看,觉得很简单,但细看里面的内容,却发现文字着实难懂,每封信几乎要读好几遍才能小有领悟,细细品读,不禁感慨万分。

他所讲的“教育”就是让人的心灵自由绽放,联系我们的教育工作就是让我们懂得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突破自我,不断成长。但反思传统的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活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给学生教什么,学生就只能接受什么,教学过程重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缺乏生气,这样的教学难以发挥学生的潜能,也无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难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心灵从自我的有限能量中解放出来。在课堂上要认同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自主发展为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决定;自主控制,自主反思;自主构建,自主评价,这样激发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学习着、发展着,心灵就会自然地、完美地绽放,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境界。

书中的“唯有学习”篇,让我很有感触。我们从一出生就在被动地接受人类积累的经验,都在积极努力地积累知识、获取信息,这是

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这样的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知识总是有限的,要想把知识真正的为已所用,那我们必须学会另一种方法,那就是观察。通过观察,不仅能看清周围的事物,更能引导自己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通过观察自己和别人如何为人处事,进行比较判断,能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样,比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对自己的工作学习都是极为有益的,因此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就等于真正的学会了学习。在学习中,观察有着巨大的力量和活力。观察的范围要广,不要留下空白处,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才能突破局限,得来的认识才能印象深刻。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得到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捷克斯洛伐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这样说道:“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而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他们发自肺腑的话语,足以说明观察的重要性。观察还是培养、训练人的思维能力的有效活动方式,人在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的同时,必然伴随有思维活动,对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初步地分析、加工、整理、总结、判断。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对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主动去学习新的东西。

关于教育学生,很多人提到作为一名教师你要具有坚强、刻苦、自信等品质,然而克里希那穆提却说要柔弱,“没有自我的中心,就会有非同寻常的力量和美”。这里的“柔弱”指的是敏感,敏感不仅仅是对自己生活中的伤痛、困窘的感受,更是对学生的一举一动、一

言一行的及时感受。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而不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应是强势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这种教育是一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和风细雨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看似柔弱,却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书中还有很多引起我的共鸣的话语。例如:“我们已经过于强调考试和成绩了,那不是建立这些学校的主要目的。”“一旦金钱成为生活中的主导因素,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出现失衡。”“在所有的职业当中,教育是最伟大的。”这些平和而又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的话题,把我带入了另外一个浩渺的思想空间,引我沉思,促我感悟,助我进步。

以上所谈只是自己的一点心得,这本书还需静下心来,细细地品,慢慢地悟,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

张晓春

2014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