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同步训练(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同步训练(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同步训练第1课时体味文化1.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

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

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

以上材料说明()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且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且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C.不同地方的文化,呈现出相同的特色D.文化创造了人类社会答案 B解析题干的意思是生活中处处有文化现象且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都有其特色,是从横向的空间角度来说的,因此应选B。

A是从纵向的时间角度来说的,与题意不符。

C、D说法明显错误。

2.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这里的“文化”是指()A.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答案 C解析A、B是广义的文化;D是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故C正确。

3.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①文字②道德③自然科学④艺术⑤语言⑥社会科学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⑤⑥答案 C解析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①③⑤符合题意。

道德、艺术、社会科学属于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④⑥排除。

4.“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上述内容主要反映了()A.语言是动物的一种特有本能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C.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答案 B解析鹦鹉、猩猩虽然能言,但仅出于动物本能。

人之所以不同于它们,是因为人能主动的、有目的的进行人类活动。

题干中礼义是由人发明创造的,为人所特有,故B正确。

高中政治第1课第1框体味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1课第1框体味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成才之路】版高中政治第1课第1框体味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文化是什么?有人以为文化就是知识,有人以为文化就是艺术。

咱们今天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文化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B.文化包括人类全数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发展文化就是要繁荣文学艺术事业D.文化的发展应该离开经济、政治[答案] B[解析]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数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故B正确。

教育、文学艺术事业属于文化,但不是文化的全数,A、C说法片面;文化不同于经济、政治,也离不开经济、政治,D观点错误。

2.广东老人爱“饮早茶”,东北老人爱“扭秧歌”,北京老人爱“侃大山”。

这说明( )A.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B.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C.文化现象无时不在D.老年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答案] B[解析] 不同地域的老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了文化的区域性,B正确。

A、C、D 皆与题意不符。

3.右图表明(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成心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答案] B[解析] 文字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慢慢发明的,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明显是错误的;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文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部份;D项观点明显错误。

4.在校内校外,咱们要参加各类课余文化活动;回抵家,咱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打开电脑,一个神奇的世界就会展此刻咱们眼前。

这说明(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咱们的生活就是文化生活C.文化生活高于一切D.并非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答案] A[解析] B、C、D三项表述错误,咱们的生活包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文化生活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反映,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5.读漫画《失德》,图中旅游者的行为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这里的“文化”是指( )A.人类创造的物质功效和精神功效B.人的一种文化素养,与“文明”“礼貌”相近C.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社会意识形态D.人类全数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答案] B[解析] 漫画中旅游者的行为是缺乏社会公德、不文明的表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含解析.docx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含解析.docx

2017-2018 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含解析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1.一部好的作品,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也是社会效益和效益相一的作品。

文不能当市的奴隶,不要沾了臭气。

秀的文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上取得成功 ,又能在市上受到迎。

主要是因()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是社会展的支柱C.文化决定着人的交往行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情看三江。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侗族同胞的衣、食、住、行都具有十分明的民族特色。

侗族自治将些文化源与旅游相合 ,不促了当地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加了各民族之的沟通 ,增了民族和民族凝聚力。

表明()A.文化作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社会展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展的精神根基D.各族人民中文化都具有烈的同感3.扶首在扶智,一要引智 ,通政策引,把外地人才吸引到困地区扎根;二要留智 ,引得凰,得凰留得住 ;三要育智 ,政府加企模式就地建立高等教育基地 ,即解决本地人才就 ,一个人脱一家人脱 ,形成脱的大效。

扶首在扶智体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影响 ,展起促作用② 展是文化展的基,但并非完全同步③文化是精神力量 ,可以化物力量④人的全面展是衡量社会步的唯一准A. ①④B. ②③C.③④D.①②4.段,我国文化的不断攀升,但与达国家相比仍弱小。

同世界五大媒集相比 ,我国文化中具有代企形的部分才起步,、、模效益等都无法同国外的那些“文化航母”相抗衡。

启示我()A. 文化企要不断大模 ,提高模效益B.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合国力争中的决定性力量C.大力展文化,使其成国民的支柱性D.必把展文化作代化建的重要略任5.(2017湖·南郴州模)要《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和任,从“制造大国” “制造国”、从“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尤其需要培育和弘“工匠精神”,即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新成果的理念和追求。

是因“工匠精神”()① 者的思想和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 提升国家的造力有着决定性作用③是解决我国当前新不足的主力量④有利于提高合生能力A. 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6.一台老式机、一斑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制⋯⋯ 些已逐退出史舞台的老物件 ,如今又重新起人的关注。

高中政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练习3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练习3 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生活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与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说明( )①文化包括礼仪、语法、逻辑等意识形态部分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从文化的本质来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人类的文化比动物的文化要高明B.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C.文化是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D.文化是人类预先设计的精神产品3.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这里的理想( )①是文化的一种形式②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③能够激励人们去努力奋斗④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贵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新时期这一思想又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这充分证明了(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D.发展文化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5.考古发现,世界各地远古人类的遗存中有绘画、文字、装饰、刻有图案的器皿等东西,这些遗存成为当今人类认识远古人类生活的重要依据。

这一现象说明(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C.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6.图中我国的甲骨文(十二生肖)告诉我们(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7.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练习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练习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练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练习一、选择题1.某中学校园里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石头上雕刻着“奋发有为”、“尚德”、“静”等文字,这些石头和文字吸引了很多师生驻足深思。

这种“石头文化”表明()A. 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B.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 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无关D.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康德说:“人民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 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C.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 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3.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埘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表明()①文化自先需要传承才能创新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③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④先进思想可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4.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

由此可见()A.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B. 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C. 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D. 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5.“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曾经的丝绸之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

“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1 / 17④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经济交流合作的过程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6.管子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时,他又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1课 文化与社会 第1框 体味文化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1课 文化与社会 第1框 体味文化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第1课文化与社会第1框体味文化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第1课文化与社会第1框体味文化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第1课文化与社会第1框体味文化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体味文化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接待了无数中外游客,兵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

人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了解当时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说明( C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能够相互转化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解析]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故C适合题意;A、B、D都混淆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故选C.2.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D )A.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B.2016年9月,韩美再次举行联合军演C.2016年中央财政拨款支持文化产业发展D.2016年8月,巴西成功举办里约奥运会[解析]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A、B、属于政治现象,不符合题意;C属于经济现象;D属于文化现象.故选D。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同步训练: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课时《体味文化》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同步训练: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课时《体味文化》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课时体味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 【基础达标】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据此回答1、2题: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我们可以感觉到。

①文化现象无时不在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③文化生活基本相同④文化形式多种多样⑤“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2.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文化是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的产物。

3.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举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充分展示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表明( )A.大型体育活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文化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文化力量能直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蒙古草原文化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以上不同的描述表明( )A.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B.文化没有差异性,只有包容性C.文化现象无处不在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2.2013年5月30日,天津杨柳青年画衍生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杨柳青年画采用寓意、写实等各种手法,取材于现实生活、民间风俗和历史故事,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以上事实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活动④从艺术品中能透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为此,2013年11月以来,全国各地大中学校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4.(2013·海南单科)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练习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练习一、选择题1.某中学校园里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石头上雕刻着“奋发有为”、“尚德”、“静”等文字,这些石头和文字吸引了很多师生驻足深思。

这种“石头文化”表明()A. 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B.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 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无关D.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康德说:“人民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 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C.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 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3.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埘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表明()①文化自先需要传承才能创新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③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④先进思想可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4.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

由此可见()A.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B. 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C. 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D. 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5.“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曾经的丝绸之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

“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④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经济交流合作的过程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6.管子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时,他又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练习名师精编版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练习名师精编版题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练习题一、选择题题组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某同学上街购买《文化生活》复习资料②南京大屠杀档案列为世界文化遗产③全国人大拟将房地产税纳入立法规划④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杭州博物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①属于经济现象;③属于政治现象;②④是文化现象。

故答案为C。

2.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①错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③错误。

3.在陕北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鲜明的山歌品种——“信天游”。

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人民大众C.只有民间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D.不同区域文化各有特色解析山歌“信天游”来自于脚夫们的生活实践,说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项符合题意;B、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4.现代都市的人们悄然改变度假的方式,逛书市、听歌剧、参加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享受着丰盛的文化大餐。

这说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C.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答案 D解析人们享受着丰盛的文化大餐,参加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2021年高中政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政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3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②市民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答案:D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答案:C 3.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 )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精神大餐答案:A4.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B、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语言和文字部分 D、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答案:D 5.“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访谈室,与网友在线交流。

温总理说:“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要真正赢得尊严,除了要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事业之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比较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的力量。

”这表明( )A.只有物质与精神都富有的民族才能自信地屹立于世界 B.经济的发达与社会事业的繁荣是文化发展的基础C.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就一定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D.文化底蕴是民族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源泉答案:A 6.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获胜感言中说,我们国家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我们武器的威力或者财富的规模,而是来自我们理想的持久力量:民主、自由、机会和不屈的希望。

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美国的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C.美国民主模式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D.核心价值观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答案:D 7.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答案:D 8.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增长了44倍,城乡居民在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步享有了广阔的公共文化空间。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课时训练:第1课(第1课时)体味文化(含答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课时训练:第1课(第1课时)体味文化(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训练【基础达标】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据此回答1、2题: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我们可以感觉到。

①文化现象无时不在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③文化生活基本相同④文化形式多种多样⑤“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2.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文化是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的产物。

3.2019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举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充分展示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表明( )A.大型体育活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文化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文化力量能直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蒙古草原文化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以上不同的描述表明( )A.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B.文化没有差异性,只有包容性C.文化现象无处不在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2.2019年5月30日,天津杨柳青年画衍生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杨柳青年画采用寓意、写实等各种手法,取材于现实生活、民间风俗和历史故事,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以上事实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活动④从艺术品中能透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为此,2019年11月以来,全国各地大中学校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体味文化一、选择题1.黄山为“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下列景观能称得上文化景观的是( )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②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③岩寺文峰塔、护国慈光寺④松谷摩崖石刻、松谷禅林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B。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①②属于自然景观;③④都打上了人类的文化印记,属于文化景观。

2.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

山西民歌的这些特点表明( )A.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特色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解析:选A。

材料中山西各地民歌特点不同,说明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特色,故答案选A。

B、C、D三项干肢不符,应舍去。

3.2018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遗产日”。

设立“文化遗产日”,就是要使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B.人们受教育的程度C.语言和文字部分D.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解析:选D。

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A、B、C表述不全面。

4.澧水水流湍急、滩多、水情复杂。

在逆水行船拉纤的过程中,为了集中力量、振奋精神、统一步调,自然而然出现了一种由地方小调转化成的独特的劳动号子,这就是澧水船工号子。

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人民大众C.不同区域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D.文化是人们在战胜困难中产生的解析:选A。

“在逆水行船拉纤的过程中,为了集中力量……出现了一种由地方小调转化成的独特的劳动号子”,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不准确。

高中政治专题1.1体味文化(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专题1.1体味文化(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知识精练】一、选择题1.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加速转型,城市竞争已经从拼经济、拼管理进入到拼文化的新阶段,这是因为( )A.文化发展比经济发展更重要B.文化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C.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D.没有文化社会就不会再发展【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

各地注重发展文化,是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符合题意。

A说法错误;只有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B说法错误;D夸大了文化的作用,应排除。

2.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表明不同地域有相同的文化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3.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

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C.古村落、古民居是一种自然现象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强调古村落、古民居对徽州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即物质载体对文化的影响,B 项符合题意。

古村落、古民居是一种文化现象,故C项错误;A、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4.康德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D.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答案】 C5.现代都市的人们悄然改变度假的方式,逛书市,听歌剧,参加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享受着丰盛的文化大餐,这说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B.文化是人类的特有的精神现象C.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人们享受着各种文化大餐,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2020-2021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3同步训练: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

2020-2021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3同步训练: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判断题1自然物一旦被赋予精神内涵,就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2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二、选择题3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

这说明() ①生活即文化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③文化现象无处不在④没有文化,人们就无法生存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答案A解析“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说明文化现象丰富多彩,也说明文化现象无处不在,②③符合题意。

①把生活和文化等同起来,错误。

④夸大了文化的作用,观点错误。

4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而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茶文化。

这说明()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B.只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就能不断培育和形成一定的文化C.文化依托于一定的经济活动并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D.茶文化反映了我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精神生活和追求答案A解析题中事例强调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茶文化,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A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是培育和形成文化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B项观点错误。

题中事例强调文化与实践的关系,而不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

题中事例不仅涉及茶文化与生产实践的关系,还涉及茶文化与消费,D项与题意不符。

5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这里的“文化”()①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既包括各种纯粹“自然”的景观,也包括人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③不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观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3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②市民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答案:D 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答案:C 3.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答案:A
4.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B、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语言和文字部分 D、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答案:D 5.“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访谈室,与网友在线交流。

温总理说:“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要真正赢得尊严,除了要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事业之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比较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的力量。

”这表明( )
A.只有物质与精神都富有的民族才能自信地屹立于世界 B.经济的发达与社会事业的繁荣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就一定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D.文化底蕴是民族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源泉答案:A 6.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获胜感言中说,我们国家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我们武器的威力或者财富的规模,而是来自我们理想的持久力量:民主、自由、机会和不屈的希望。

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美国的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C.美国民主模式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D.核心价值观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答案:D 7.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答案:D 8.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增长了44倍,城乡居民在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步享有了广阔的公共文化空间。

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C.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D.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答案:A
9.“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B.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C.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答案:C 10.临沂市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室外版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于“五一”与广大市民和游客见面。

《蒙山沂水》室外版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了精美绝伦的沂蒙印象,也为全市人民奉献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对展示临沂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临沂文旅结合、把临沂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城市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B.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C.优秀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答案:A
11.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中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
时,将文化渗透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体现了( )
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答案:B
12.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动漫影视产业落后,缺乏既具有票房号召力、又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产品。

对此我们应该(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把文化建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C.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我国国民素质
D.把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文化产业的标准
答案:A
13.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软实力”概念。

“软实力”是同由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

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

强调“软实力”是看到了( )
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
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C.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保障人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答案:B
14.近几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我国政府表示将大力鼓励支持文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这说明(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②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
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15.一些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

这表明( )
A.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提升国家竞争力,应把科学文化建设放在比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要的位置
C.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C
16. 2009年5月18日,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

文博会组委会向社会公布的一组数字,再次显示了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文化产业逆势飘红的发展态势——参观人数达351.75万人次,比上届增加83万人次;海外专业观众1.5万人,比上届增长了两成;总成交额877.62亿元,比上届增加了175.3亿元;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为87.66亿元,约占总成交金额的1/10。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一种文化活动吗?为什么?
(2)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1)这是一种文化活动。

因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中国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文化,属于一种文化活动。

(2)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
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7.材料一2009年4月,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第六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

在各类阅读媒介中,以“网络在线阅读”(15.8%)排第一,其次是通过“手机阅读”(12.7%)。

全国约有2.8%的成年人只阅读各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

材料二为了积极响应第六个“世界读书日”的号召,某学校决定在4月23日举办大型读书节暨2009年“世界读书日”活动。

活动主题:快乐阅读,伴我成长。

意在推动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书籍、勤奋读书的热情,并以此进一步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新兴媒介的互联网、手机阅读率持续上升,这说明我国国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

阅读优秀图书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展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能够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③文化塑造人生,阅读是发挥文化对人生塑造作用的重要途径。

阅读优秀的图书,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