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用植物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
在我国八大行政区域中,药用植物种类多寡排列次序为西南、中南、华东、西北、东北、华北[2],其中西南和中南地区药用种类最丰富,约占全国总数的50%~60%,各省(区)的中药资源种类约为3000~4000种,最多达5000多种。华东和西北地区药用植物约占全国的30%,东北和华北地区约占10%左右。高原和山地分布多于丘陵区,丘陵区又多于平原区。
西南地区药用植物有4800种,历来就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的美称。云南药用植物有4758种,约占总数的30%,居全国之首。四川药用植物约有4000种,约占全国的22%,裸子植物种数居全国第一,蕨类和被子植物仅次于云南。峨眉山是四川较有代表性的地区,有药用植物1645种。贵州有药用植物3900种,占全国种数的20%,西藏有药用植物1460种。
中南地区的广西省有药用植物资源4000多种,广东、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均有2000种以上。华东地区的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山东、上海市等均有药用植物资源1000种以上。西北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种类相对较少,但蕴藏量大,特产药材突出。东北地区珍贵种类多,蕴藏量和产量大,代表种有人参、黄芪、鹿茸,等。华北地区是我国暖温带中药材的集中产区。
不同药材种类的蕴藏量和产量差异极大。根及根茎类药材占320种药材蕴藏量和产量的1/2以上,蕴藏量在新疆、内蒙古等北方省区最大,占全国10%以上,辽宁、河北、四川、贵州、云南等次之,占1%以上。种子及果实类药材蕴藏量占7%,年产量占20%,以东北最多,其次是华北、中南和西南地区。花类药材蕴藏量占1%,年产量占5%,以东部地区较多。全草类药材蕴藏量占17%,年产量占7%,以北方各边疆省区最多。叶类药材蕴藏量占10%,年产量占2%,以新疆和黑龙江地区最多。皮类蕴藏量和年产量均占4%,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最多,其次是华中地区。藤木类药材蕴藏量占2.5%,年产量占4%,以东北长白山和华南、西南山区蕴藏丰富。菌类药材蕴藏量占1%,年产量占4%,以栽培为主,蕴藏量较大的是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广东等省。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类群,共有11118种,385科,2312属[艾铁民.药用植物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383]。按照我国气候特点、土壤和植被类型,以及药用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特点,我国大致可分为八大药用植物区[艾铁民.药用植物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370-382] 东北药用植物区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地区和松辽平原地区三个小区。是我国“关药”的主产区,拥有许多优质的药材,代表的有关黄柏、刺五加、五味子、桔梗、地榆、关升麻、黄茋、党参,赤芍,关龙胆等,还是我国种植人参的最主要产地。
华北药用植物区有辽东、山东低地丘陵地区,黄淮海平原及辽河下游平原地区,黄土高原三个主要产地区。有“怀药”和“北药”之称。本区药用植物资源1500种,代表的药用植物有地黄、杏仁、金银花、黄茋、党参、山药、怀牛漆、山楂、菊花、紫苑、北沙参、远志、银柴胡、知母、黄岑、连翘、北苍术、玉竹等。
华中药用植物区本区是我国地道药材“浙药”、“淮药”、“南药”的主产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江南山地丘陵地区和南岭山地地区三小区。代表的药用植物有姜黄、栀子、白芍、茯苓、延胡索、东贝母、菊花、葛根、牡丹皮、白术、乌药、半夏等。
西南药用植物区本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质量优。植物药4800种,是地道药材“川药”、“云药”、“贵药”产区。主要的植物区有秦巴山地区,四川盆地地区,贵州高原地区,云南高原地区,盛产的药用植物有茯苓、厚朴、胡黄连、猪苓、天麻、半夏、川续断、天冬门等。而“川药”代表有川麦冬、川附子、川郁金、川黄连、川乌、川白芍、川独活、川党参、川黄麻、厚朴、黄柏等;“贵药”代表有半夏、天麻、天冬、黄精、杜仲、吴茱萸、通草等;“云药”代表有云木香、云苓、云归、冬虫夏草、雪莲花、雪灵芝、红景
天、云黄连、金鸡纳、重楼、云天麻、三七、续断等。
华南药用植物区是“广药”主产区,主要药用植物有檀香、沉香、儿茶、阳春砂、血竭、安息香、槟榔、益智仁,肉桂、广藿香、田七等。
内蒙古药用植物区本区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广,产量大,主产黄茋、防风、赤芍、黄岑、麻黄、知母、甘草、远志、桔梗、郁李仁、蒲黄、苍术、柴胡,苍术等,是“蒙药”主产地。
西北药用植物区由于位于干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较少,重要的药用植物有甘草、麻黄、锁阳、伊贝母、新疆紫草,枸杞子、红花、罗布麻,大叶白麻、大黄、姜活等。
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区本区是高原药材主产区,有5700种,是地道“藏药”主产区。名贵的药用植物较多,野生种类多,蕴藏量丰富。有川贝母、臧黄连、冬虫夏草、天麻、姜活等,所特有的高原药材有藏茵陈、塔黄、雪灵芝等。
长白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是长白山区植物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外研究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吉林省保持地方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的先决条件.以前人们仅对长白山区局部区域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报道[1--2],但对整个长白山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至今未见报道.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长白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进一步摸清该资源分布的规律及其多样性特征,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地概况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温带、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跨东经125°20′~130°20′,北纬40°41′~44°30′,面积7 594 104 km2,范围包括通化、白山、延边等地区的22个市、县.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接辽宁省,西邻松辽平原,北连黑龙江.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 691 m,最低处珲春敬信乡海拔仅4 m.其地形复杂,地貌组合差异大,主要有高山、高原、谷地、台地、河谷、沼泽等.年降水量1 050 mm,年平均气温-1·25℃,土壤以暗棕色泰加林土为主,植被主要有以红松(Pinuskoraiensis)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以云冷杉(Picea、Abies)为主的常绿针叶林及岳桦林等,在海拔2 000m以上段还有中国罕见的高山冻原带[3]
1我国热带植物药的主要代表种与产地概况
我国热带地区包括海南全省以及广东、广西、云南、台湾和西藏南部。该区地形多变,广东、广西沿海、雷州半岛和海南北部为海拔150m以下的丘陵台地,海南岛中南部为500~1 800m的放射状山系,广西西南部为海拔500~600m的石灰岩丘陵山地,云南南部和西藏南部为中低山和深切河谷相间的山地地形[3]。该区属于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20~26℃,最冷月均温10~13℃,绝对最低温一般在5℃以上;年降雨量1 500mm以上[3]。湿热的气候使得该区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繁多。主产于区内的药材有砂仁(Amomum villosum)、益智(Alpinia oxyphylla)、肉桂(Cinnanonum cassia)、槟榔(Areca catechu)、藿香(Agastache rugosa)、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海南砂仁(Amonum chinensis)、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绞股兰(Gynostemma pentaphyllum)、鸡血藤(Millettia reticuelata)、灵芝(Ganoderma lucidum)、杜仲(Eucommia ulmqides)等。
2我国已经形成产业化开发的几种热带药用植物
目前,槟榔、益智、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等9种南药已在我国一些省区进行规范化种植研究,相关的一批南药科研成果正在转化为产业化生产,具有我国优势和特色的天然药物研究已受到广泛重视。现将几种已形成产业化的热带药用植物开发状况简介如下。
小花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龙舌兰科龙血树属灌木,分布我国云南、海南,用于提取中医传统的内外伤科要药“血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