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习性及捕猎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猪习性及捕猎方法

野猪是与我们人类相伴相生的一大物种,它广泛分布于以赤道为中心的气候带中,它的食性很杂,对一切食物所向披靡、包罗万象,主要以食种籽为生,兼食植物幼芽和根茎以及菌姑还其它动物(昆虫、鼠类、无脊椎动物、死兽),在觅食蚯蚓、蜗牛、昆虫、鼠类、根茎、果实时,常常拱起大小不均、深浅不匀的地块,时有潜入耕地盗食庄稼作物及瓜菜之行为。

野猪时常栖身于树林、灌丛、草坡中,并与水源结下不解之缘,溪涧、水塘是它时常光顾的地方,饮水、浴泥、乘凉是野猪最惬意的消遣方式。野猪是夜行性动物,每天夜间从匿伏处进入觅食区活动总里程近于二十公里,黄昏出发,整夜活动,凌明返巢。野猪有拱地为穴和收集枯枝落叶、咬扯杂草、啃折小树筑巢之喜好,巢穴向外有数条兽径,这是野猪的必经之路。野猪的迁徙除了受人为的惊扰和猛兽的袭击外,主要与食物来源的消涨紧密相关,有离弃食源匮乏之地趋走食物丰富地区和避寒趋暖之习性。野猪是群居动物,食物丰富季节,成群结队集体觅食和集团防卫。争雄失败落荒而逃的公猪胆大凶猛,离群索居,单打独斗,独闯江湖。野猪貌似愚笨,但行为极其机警敏捷,荆棘刺丛、陡坡地段行云流水、健步如飞。虽然野猪的视觉一般,但听觉和嗅觉极为敏锐,轻为的声响野猪能够感觉得到,人站在一公里的顺风口野猪同样嗅觉得到人的气味,深达两尺的食物同样能够找到。

生活在山区的野猪在入秋至春时季,匿伏于农田附近的植被中,夜间盗食玉米,或含草啃树作巢,喜藏匿于背风向阳高燥凹形地的白栎、槲栎灌木、葛蕨藤缦、茅草丛中;夏天则时常躲藏在凉爽的阴森溪谷边洗浴纳凉。行动谨慎,不走山间人行小道,

喜在两峰间的高草中穿行。生崽时,常在山草稠密的高处作窝,既有利于隐蔽,又便于瞭望。觅食时经常群体出动,小猪在前,大猪在后,遇到岔路分道和河流旷地停步观望,喜走两山之间可通行的狭窄垭口。有月亮的夜间躲在阴影里活动;或上半夜有月,下半夜活动;或下半夜有月,上半夜活动;躲避月亮,喜欢黑暗。秋收后,返回深山觅食,有垂直迁移的习性。两峰间的山凹、小沟和半山腰,这是野猪受惊和平时进出必行的要道。行走低头突进,遇惊仰头嗅听,静呆数秒而后奔逃。发情期,母猪经常在下午三点左右发出“咿、咿”的求偶声,公猪闻声而至。猎人可以依据野猪的这些习性和特征避其所长、击其所短,设法猎获。野猪在湘西一带族旺势大,活动猖獗,危害庄稼,久治效微。一方面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森林面积大增和大批量农民进城务工使农村人口骤然减少从而减轻人对自然摄取程度以及富裕起来的农民用电、用煤、用气、盖砖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树深林密,溪多塘绿,山大人少”的保靖自然现状成为野猪优良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是生物链的断裂,生物金字塔顶端群体被我们先人所摧毁,野猪的天敌虎、豹、豺、狼消失绝迹,制约野猪徒然增长的平衡器被打破,然而,人为的猎取与野猪的自然死亡远远低于野猪的自然繁殖能力;这就铸

成湘西野猪泛滥成灾的成因。

猎猪方法是在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之中探索、发展、完善着,现阶段的主要猎法有围猎、套猎、伏猎、电猎、炸猎、炮猎。后四种猎法因风险性大和具有违法性,本人不作简介,笔者就围猎

和夜猎野猪两大作法作出陈述:

一、围猎野猪

围猎野猪是人们高度协作和有效地使用犬、枪、套、车、通讯工具等联合组织的捕杀行动。最为高效的方法是“分勘合围”之道,恰当的参与人数和高素质人员是保证安全和斩获颇丰的先决条件。一般而言,一个优良的猎猪团队组合以5—10个人为佳(人多嘴杂,难求统一意见,行为不规范,素质千差万别,易生事端),6—8只猎犬为宜(狗少势单力薄;狗多既窝工又不善管理)。猎犬最好选择优良猎猪犬种为主战犬群,如杜高、巴西獒、比特串、威玛、脊背犬、下司等。

围猎一年四季均可,但以雨后天气和白雪盖地为合乎时宜,野猪拱、踩、擦、浴泥和刮擦碰绊杂草树枝留存的踪迹明显,便于觅踪找迹。

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峰峦叠障,崇山峻岭,沟壑纵深,林海茫茫,荆棘丛生,草山草坡比比皆是,猎人面对茫茫的猎区力求事半功倍之效的途径,首先获取野猪活动的准确无误的区域,然后组织人员挎上猎枪、带着猎犬乘上车辆进入预知地点。下车后,猎人分散行动,寻找野猪活动的踪迹(足迹、拱掘新土、食物残渣、排泄粪便、蹭擦印记、践踏草叶和碰绊草丛树枝倒向),

并根据足印脚迹作出初步判断野猪的数量(脚迹大小不匀,说明野猪两头以上)、大小(脚迹大于10厘米的是300斤以上超大猪、7—9厘米的是200—300斤大猪、4—6厘米的是100—200斤架子猪、3厘米以下的是100斤以下仔猪)、公母(脚迹较尖、且前脚一蹄长于另一蹄为母猪;公猪脚趾浑圆粗壮)来谋划布局运筹猎取路线图。发现当晚野猪活动的最新踪迹后,首先要判明野猪的去向,顺着去路踪迹寻找到兽径,兽径分为主径与支径。主径是野猪经常行走的主干道,一般多在山凹的半腰,这是搜索的主要部位;支径是野猪走向不同觅食区的田园小路。主径上由于野猪的往返行走多次,往往留存许多杂乱无章的踪迹,猎人要根据最新和最上面的足印去向作出判断依据(如是对最新足迹的判断踌躇犹豫举旗不定的话,有效快捷方式是在疑是新足印傍边划开一道土口,比对断面颜色和干湿度,近似者为新印),顺延踪迹追踪寻找。如若新踪过多,一时难以判定,一则可选最新鲜一宗足印作标记,根据足迹去向和树枝草叶倒向进行勘查;二则可扩大搜索范围,寻找勘查当晚新足去向。如果池塘混浊或溅在草叶上的泥点还很圆整湿润、溪沟石块和杂草地面水滴未干,树枝草叶上尚存泥浆水滴明晰可分、足踪部位的水迹明显,残草、落叶新鲜,或足踪上凸起的泥土有鲜明的粉末,凡此种种

表明野猪刚过不久,或就近藏匿。猎人在继续搜索时,如果发现野猪足印混乱,但又没有野猪逃逸的迹象和杂草振动的响声,这是野猪隐匿的征兆。如果泥点已干,且残缺不全,足印干燥颜色浅白,路径上布满蜘蛛网,说明野猪已过良久,没有跟踪价值。当判明野猪的最新足迹去向后(脚心较浅、脚尖较深去向),以山脊、山梁为线,分组沿山脊或山梁寻找野猪过界踪迹,留意观察沿途草丛绊动情况,重点勘查地质松软湿润的山腰、山坳、山凹、垭口、沟壑、崩塌地块、土坎缺口等地,这是野猪喜欢通过的线路出口,如偌发现野猪过界,自己作好撤离准备外,并立马通知他人赶往前面山脊察看,如此往复;当前方一组确立野猪没有过去后(一是临时栖身地为:只有进踪,没有出踪,确定无疑猪在圈内;两踪进一踪出,猪也在圈内。二是暂时栖身地为:多进多出同一处,猪在其内,或群猪群居圈内。一进一出,猪去也;一线出踪,猪已过)。要求组员沿脊线圈详查一次野猪是否出界,断定野猪就在圈内后,召集成员宣布安全事项,确定驱赶方向,分清兽径主道、次道和慌不择路时任意突围去向,因人而异派员设卡,守卡人分主卡人、次卡人和摇旗呐喊人(一是将夺路而逃、改变路径的野猪驱向卡位,二是为猎犬助威壮胆)。守卡人,轻行前进,,尽可能用手语交流,禁止喧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