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习题(作物主要病害)

植物保护习题(作物主要病害)
植物保护习题(作物主要病害)

《植物保护》习题(作物主要病害)

一、单选择题

1 、构成稻瘟病常发区的基本条件是( )。

a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b .旬平均气温 20 ℃以上,阴湿多雨

c .品种感病,雾多,日照少

d .病菌越多

2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策略是( )。

a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b .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耕作栽培措施

c .加强肥水管理

d .种子处理

3 、细菌性白叶枯病的典型症状是( )。

a .病斑从叶缘和叶尖发展,发展成长而宽的枯斑

b .病斑细而短,全叶分布

c .病斑细而长,菌脓少而大

d .病斑半透明,油浸状

4 、小麦赤霉病菌以子囊孢子侵染穗部的方式是( )。

a .子囊孢子先在残余的花药上萌发,然后由此侵入颖片和子房

b .子囊孢子萌发后先侵入颖片,然后扩展到子房

c .子囊孢子从颖片直接扩展到子房

d .子囊孢子直接侵入穗轴

5 、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形态上的主要特点为( )。

a .孢子约弯曲,脐点平截

b .孢子平直,脐点突出

c .孢子弯曲,脐点突出

d .孢子平直,脐点平截

6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特点为( )。

a .局部侵染,果穗和雄花已变为黑粉

b .局部侵染,叶部和茎秆产生黑粉苞

c .系统侵染,在果穗和雄花上形成黑粉,仅残留维管束

d .系统侵染,全株各器官均产生黑粉苞

7 、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 )。

a .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

b .经常性换种

c .以药剂防治为主

d .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

8 、防治红薯黑斑病的关键措施,在南方为( )。

a .药剂浸种

b .用高温大屋窖方法贮藏

c .防治地下害虫

d .田间药剂防治

9 、油菜菌核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为( )。

a .以菌核在茎秆中

b .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

c .以休眠菌丝在病残体中

d .以菌核在土壤中

10 、就全国而言,小麦条锈菌可能的越夏地方是( )。

a .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四川的甘孜、阿坝以及雅安的高山区

b .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c .海拔较高的地方

d .西北地区

11 、稻瘟病的传播方式为( )。

a .雨水传播

b .空气传播

c .昆虫传播

d .农事活动

12 、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侵入方式为( )。

a .气孔侵入

b .伤的侵入

c .水孔侵入和伤口侵入为主

d .直接侵入

13 、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 )。

a .多循环病害

b .单循环病害

c .只有初侵染

d .积年流行病害

14 、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分类学上应归于( )。

a .毛霉目

b .外囊菌目

c .锈菌目

d .霜霉目

15 、( )为检疫对象。

a .水稻白叶枯病

b .马铃薯癌肿病

c .小麦条锈病

d .水稻纹枯病

16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化学药剂为( )。

a .三环唑

b .粉锈宁

c .敌克松

d .井风霉素

17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传播介体为( )。

a .禾谷多粘菌

b .蚜虫

c .飞虱

d .菟丝子

18 、在我国南方稻区小麦赤霉病菌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为( )。

a .带菌种子

b .带菌土壤

c .自生麦苗

d .稻桩上形成的子囊壳

19 、马铃薯重症花叶病是由( )引起的。

a . PVX

b . PVY

c . PLRV

d . PVY+PVX

20 、油菜菌核病是在开花期以子囊孢子先侵染( )后,再侵染茎秆。

a .叶片

b .花瓣

c .根部

d .果荚

21 、三环唑和富士一号可有效防治( )。

a .水稻纹枯病

b .水稻细菌性病害

c .稻瘟病

d .稻粒黑粉病

22 、叶稻瘟有四种病斑类型,其中表示该品种抗病的病斑类型为( )。

a .白点型

b .褐点型

c .急性型

d .慢性型

23 、马铃薯晚疫病菌一旦形成无性孢子,必定是( )。

a .分生孢子

b .担孢子

c .游动孢子

d .芽孢子

24 、马铃薯种性退化是由于( )引起的。

a .生理病害

b .栽培期间气温太高

c .病毒病害和生长期的高温

d .病毒病害

25 、油菜菌核病的初侵染源为( )。

a .病残体

b .土壤中的菌核

c .带病种子

d .田间杂草

26 、水稻白叶枯病形成的病征是( )。

a .霉状物

b .粉状物

c .脓状物

d .点状物

27 、稻瘟病的病征为( )。

a .霉状物

b .粉状物

c .菌脓

d .点状物

28 、油菜秆腐病的病征为( )。

a .霉状物

b .粉状物

c .线状物

d .颗粒状物

29 、油菜菌核病的病状为( )。

a .腐烂

b .变色

c .坏死

d .畸形

30 、从病害循环来看,油菜菌核病的类型为( )。

a .多循环病害

b .单循环病害

c .细菌病害

d .病毒病害

31 、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雌虫形态为( )。

a .线形

b .倒梨形

c .蠕虫形

d .纺锤形

32 、稻粒黑粉病属于( )。

a .子囊菌亚门

b .半知菌亚门

c .担子菌亚门

d .鞭毛菌亚门

33 、下列锈病中冬孢子为单细胞的是( )。

a .小麦条锈

b .玉米锈病

c .豇豆锈病

d .小麦秆锈病

34 、小麦秆锈菌的病转主寄主是( )。

a .十大功劳

b .松柏科植物

c .十大功劳和小蘖

d .唐松草

35 、玉米丝黑穗病的越冬场所为( )。

a .种子、粪肥

b .土壤和种子

c .土壤、病残体、种子

d .种子、土壤、粪肥

36 、红苕黑斑病菌的子囊果类型为( )。

a .闭囊壳

b .子囊壳

c .子囊盘

d .子囊座

37 、梨黑星病在其症状部产生的黑色霉层为( )。

a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b .担子及担孢子

c .孢囊梗及孢囊孢子

d .子囊及子囊孢子

38 、苹果白粉病可潜伏在冬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其病原结构是( )。

a .分生孢子

b .子囊孢子

c .菌丝

d .分生孢子器

39 、苹果炭疽病在果实上部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 )。

a .分生孢子盘

b .分生孢子器

c .分生梗束

d .分生孢子座

40 、不同梨树种类对梨黑星病有抗病性差异,其最感病的是( )。

a .中国梨

b .日本梨

c .西洋梨

d .香水梨

41 、苹果白粉病病部产生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 )。

a .子囊壳

b .分生孢子器

c .闭囊壳

d .分生孢子盘

42 、诱发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是( )。

a .树体营养不良

b .高温多湿

c .低温高温

d .低温多雨

43 、梨树白粉病叶部的小黑点为病菌的( )。

a .子囊壳

b .子囊盘

c .闭囊壳

d .分生孢子团

44 、柑桔溃疡病为检疫对象,如表现病征,应是( )。

a .霉状物

b .点状物

c .锈状物

d .脓状物

45 、桃缩叶病药剂防治的适宜时期为( )。

a .桃芽膨大,花辨露红

b .展叶后

c .幼果期

d .谢花期

46 、梨锈病菌的转主寄主为( )。

a .马尾松

b .柏科植物

c .十大功劳

d .小蘖

47 、桃缩叶病在春末夏初叶片表面长出的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 )。

a .夏孢子堆

b .分生孢子堆

c .子囊层

d .菌丝层

48 、柑桔黄龙病的病原为( )。

a .植原体

b .病毒

c .细菌

d .类立克次氏体

49 、葡萄霜霉病秋季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为( )。

a .高温多雨

b .低温多雨

c .持续低温

d .持续高温

50 、葡萄黑痘病为害果实上病斑症状特点为( )。

a .鸟眼状

b .同心轮纹状

c .圆形凹陷

d .霉斑

51 、柑桔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昆虫是( )。

a .蚜虫

b .蚧壳虫

c .柑桔木虱

d .柑桔粉虱

52 、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是一种( )。

a .专性寄生菌

b .腐生菌

c .弱寄生菌

d .重寄生菌

二、多选题(下列各题下有 a 、 b 、 c 、 d 、 e 五种答案,其中有 2 个以上是正确答案)

1 、油菜菌核病的越冬场所为( )。

a. 土壤

b. 病残体

c. 粪肥

d. 种子

e. 杂草

2 、稻瘟病的叶部症状类型有( )。

a. 急性型

b. 褐点型

c. 白点型

d. 混合型

e. 慢性型

3 、轮作可防治下列( )病害。

a. 玉米丝黑穗病

b. 水稻纹枯病

c. 棉花黄萎病

d. 小麦条锈病

e. 棉花枯萎病

4 、下列病害的病原物属原核生物类的有( )。

a. 稻曲病

b.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c. 柑桔溃疡病

d. 柑桔黄龙病

e. 枣疯病

5 、( )的流行类型为积年流年病害。

a. 玉米丝黑穗病

b. 柑桔脚腐病

c. 马铃薯晚疫病

d. 十字花科根肿病

e. 小麦赤霉病

6 、可通过溢菌现象初步确定( )为细菌病害。

a. 柑桔炭疸病

b. 桃细菌性穿孔病

c. 柑桔黄龙病

d. 水稻白叶枯病

e. 马铃薯青枯病

7 、小麦秆锈病的越冬场所为( )。

a. 唐松草

b. 侧柏

c. 桧柏

d. 十大功劳

e. 小蘖

8 、小麦条锈病在病害循环中真正起作用的孢子有( )。

a. 冬孢子

b. 夏孢子

c. 担孢子

d. 性孢子

e. 锈孢子

9 、稻瘟病菌的越冬场所为( )。

a. 田边杂草

b. 谷种

c. 土壤

d. 干稻草

e. 稻桩

10 、水稻白叶枯的主要防治措施为( )。

a. 种子消毒

b. 销毁病残体

c. 药剂防治

d. 消灭媒介昆虫

e. 栽植抗病品种

11 、水稻对稻瘟病的易感生育期有( )。

a. 分蘖盛期

b. 苗期体

c. 始穗期

d. 四叶期

e. 破口期

12 、小麦条锈病越夏基地的构成条件有( )。

a. 夏季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低于 20 ℃

b. 海拔很高

c. 雨水多

d. 有小麦种植

e. 有大量感病寄主存在

13 、( )的病害循环为单循环类型。

a. 玉米丝黑穗病

b. 稻瘟病

c. 水稻纹枯病

d. 小麦散黑穗病

e. 油菜菌核病

14 、( )的寄主范围广泛。

a. 十字花科根肿病菌

b. 马铃薯晚疫病菌

c. 小麦赤霉病菌

d. 油菜菌核病菌

e. 水稻纹枯病菌

15 、下列是( )可通过种子传播的。

a. 小麦散黑穗病

b. 红苕黑疤病

c. 玉米丝黑穗病

d. 稻瘟病

e. 水稻白叶枯病

16 、可用铜制剂防治的病害有( )。

A 葡萄霜霉病 b. 马铃薯晚疫病

c. 棉苗立枯病

d. 小麦锈病

e. 小麦白粉病

17 、稻瘟病的越冬结构有( )。

a. 子囊孢子

b. 厚垣孢子

c. 分生孢子

d. 休眠菌丝

e. 冬孢子

18 、属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有( )。

a. 小麦锈病菌

b. 玉米小斑病菌

c. 油菜霜霉病菌

d. 玉米丝黑穗病菌

e. 小麦白粉病菌

19 、主要通过伤口侵入的病害有( )。

a. 棉花枯萎病

b. 柑桔青霉病

c. 红苕黑疤病

d. 十字花科白锈病

e. 苹果树腐烂病

20 、主要通过气流传播的病害有( )。

a. 小麦条锈病

b. 梨锈病

c. 柑桔炭疽病

d. 玉米大斑病

e. 水稻纹枯病

21 、柑桔溃疡病病菌的侵入途径是( )。

a. 皮孔

b. 伤口

c. 气孔

d. 直接侵入

e. 水孔

22 、梨胶锈菌的寄主有( )。

a. 梨树

b. 贴梗海棠

c. 柑属植物

d. 苹果树

e. 垂丝海棠

23 、植物病害发生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 病原

b. 感病植物

c. 人为因素

d. 环境条件

e. 土壤缺素

24 、( )为植物病害的三角。

a. 病原

b. 人为因素

c. 感病植物

d. 环境条件

e. 土壤因素

25 、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方法有( )。

a. 直接鉴定

b. 生化特性鉴定

c. 人工接种鉴定

d. 间接鉴定

e. 自然接种鉴定

26 、苹果树腐烂病的症状表现有( )。

a. 溃疡型

b. 枝枯型

c. 轮纹型

d. 斑点型

e. 脂斑型

27 、苹果树腐烂病病菌的越冬,主要以( )。

a. 菌丝体

b. 厚垣孢子

c. 分生孢子器

d. 子囊壳

e. 分生孢子器

28 、根据寄主品种的抗病力与病原物生理小种的致病力之间的关系,植物抗病性可分为( )。

a. 垂直抗性

b. 形态结构抗病性

c. 水平抗性

d. 化学抗病性

e. 微效多基因抗病性

29 、病原物对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害代谢产物,主要有( )。

a. 酶类

b. 毒素

c. 氨基酸

d. 生长调节素

e. 蛋白质

30 、根据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是否为生物,可将植物病害分为( )。

a. 传染性病害

b. 真菌性

c. 细菌性病害

d. 非传染性病害

e. 病毒性病害

31 、桃穿孔病病原不同,主要有( )。

a. 细菌性穿孔病

b. 霉斑穿孔病

c. 灰斑穿孔病

d. 褐斑穿孔病

e. 脂斑穿孔病

32 、我国柑桔线虫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线虫病有( )。

a. 柑桔根线虫病

b. 柑桔穿孔线虫病

c. 柑桔孢囊线虫病

d. 柑桔根结线虫病

e. 柑桔南方根结线虫病

33 、柑桔树脂病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它们是( )。

a. 树脂病

b. 砂皮病

c. 蒂腐病

d. 疮痂病

e. 溃疡病

34 、柑桔脂点黄斑病叶症症状类型有( )。

a. 脂点黄斑型

b. 轮纹型

c. 褐色小圆心型

d. 混合型

e. 针芒型

35 、梨锈病在梨叶正、背面出现的病征为锈菌的( )。

a. 冬孢子菌

b. 夏孢子堆

c. 性子器

d. 锈子器

e. 担子及担孢子

36 、苹果褐斑病在叶片上的病斑类型有( )。

a. 同心轮纹型

b. 针芒型

c. 脂点黄斑型

d. 混合型

e. 褐色小圆星型

37 、苹果树腐烂病的主要发病条件是( )。

a. 树体营养不良

b. 伤口多

c. 品种感病

d. 愈伤能力差

e. 高湿

38 、柑桔溃疡病的传播途径是( )。

a. 风雨传播

b. 昆虫传播

c. 带菌苗木水果

d. 土壤传播

e. 种子传播

三、判断题

1、铲除小麦秆锈病的转主寄主对防治该病有重要作用( )。

2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药剂有铜制和井冈霉素( )。

3 、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毒侵染所致( )。

4 、一个若干年前丧失了对小麦锈病抗性的品种其农艺性状优良,可以考虑重新利用( )。

5 、当前大多数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是由主效基因控制( )。

6 、柑桔黄龙病是由缺铁所致( )。

7 、小麦白粉病的学名是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 )。

8 、水稻纹枯病在田间先垂直扩展后水平扩展( )。

9 、水稻白叶枯病叶上的菌脓小而多( )。

10 、马铃薯晚疫病菌在种薯上以菌丝越冬( )。

11 、小麦赤霉病有再侵染,但在病害流行上不重要( )。

12 、油菜菌核病菌有反复多次再侵染,因而是单年流行病害( )。

13 、柑桔根结线虫的雌雄虫体均为线形( )。

14 、大豆菟丝子是半寄生的种子植物( )。

15 、水稻纹枯病是靠气生菌丝在田间扩展的( )。

16 、水稻纹枯病不产生任何类型的无性孢子( )。

17 、浅灌和后期晒田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

18 、拌种能有效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

19 、水稻粒黑粉病是由花器侵染的( )。

20 、水稻叶瘟的急性型病斑的出现预示着品种高度感病和气候条件适合发病( )。

21 、稻瘟病菌的产孢方式为合轴式( )。

22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种薯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可以作该病的短期测报( )。

23 、果树根癌病是由病毒所致( )。

24 、玉米干腐病的病征为霉状物( )。

25 、三环唑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有效药剂( )。

26 、十字花科根肿病菌属于子囊菌( )。

27 、玉米黑粉病菌属于层菌纲真菌( )。

28 、马铃薯重症花叶病是由 PVY 和 PVX 混合侵染所致( )。

29 、马铃薯环腐病是由一种真菌病害( )。

30 、小麦赤霉病菌的子囊孢子首先侵染花药( )。

31 、芥菜型油菜感染病毒后表现系统枯斑( )。

32 、用三环唑浸秧能有效地抑制前期的叶瘟( )。

33 、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脐点平截( )。

34 、马铃薯癌肿病和十字花科根肿病均为检疫对象。( )。

35 、利用抗病品种是当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措施( )。

36 、梨、苹锈病为同一种病原菌所致( )。

37 、苹果树腐烂病病部枝干在潮湿情况下涌出桔黄色的卷须状物是冬孢子角( )。

38 、苹果花叶病毒主要是靠嫁接传染,不能汁液传染。( )。

39 、苹果褐斑病药剂防治重点在前期,第一次喷药最好在发病前一个月( )。

40 、苹果褐斑病具有病斑褐色,边缘绿色不整齐的症状特点( )。

41 、苹果轮纹病菌的侵入是经皮孔和伤口侵入( )。

42 、苹果轮纹病果实上的症状为深、浅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状( )。

43 、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和褐腐病三种病害在果实上的症状特点均是形成轮纹,只是其轮纹(病状或病征)构成不同( )。

44 、苹果树腐烂病是弱寄生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 )。

45 、柑桔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是柑桔木虱( )。

46 、柑桔溃疡病,黄龙病是国内检疫对象( )。

47 、柑桔黄龙病叶部症状与缺锌症状相似( )。

48 、柑桔脂点黄斑的几种症状类型与不同品种相关( )。

49 、柑桔青、绿霉病是由同属不同种的病菌所致( )。

50 、桃缩叶病的防治适期为桃芽膨大,花瓣露红时( )。

四、简答题

1、试比较水稻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的叶部症状特点。

2、合理的肥水管理在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作用机理。

3、简述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

4、简述叶稻瘟病的四种病斑类型症状特点及其意义。

5、比较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点。

6、简述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

7、列举 2 个以上单循环病害,并说明单循环病害的主要特点。

8、举例说明多循环病害的流行特点及防治策略。

9 、举例说明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在防治策略上的区别。

10 、简述稻瘟病的病害循环、流行类型及防治要点。

11、简述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的意义和防治要点。

12、简述南方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侵入途径及用药的关键时期。

13、简述小麦白粉病的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的形态特征。

14、简述小麦赤霉病的典型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的分类地位。

15、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的主要依据以及分级标准。

16、依据病害症状来诊断病害的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7、简述影响病原菌侵入的环境条件。

18、简述化学防治的利弊及合理使用的方法。

19、简述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为何意义。

20、简述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意义。

21、比较柑桔树脂病与流胶病的症状特点。

22、比较柑桔溃疡病和疮痂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征。

23、比较苹果腐烂病和干腐病的症状特点。

24、比较柑桔青、绿霉病的症状特征。

25、比较苹果腐病、轮纹病和炭疽病在果实上的症状特点。

五、论述题

1、结合所学的病害评述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两大措施的利弊。

2、试从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病害循环和流行特点比较两病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3、试分析目前稻瘟病综合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4、试述马铃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与办法。

5、根据果树病毒病害和难养细菌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特点,以任一种果树上的 1~2 种上述病害为例,拟定其防治措施。

6、为何说病害循环是果树病害的一个中心问题?

7、某梨园梨黑星病及梨锈病发生严重,根据此两种病害的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特点,试拟定综合防治措施。

8、某柑桔园的柑桔炭疽病和脂点黄斑病发生严重,根据其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拟定防治的综合措施。

9、某苹果园的苹果褐斑病和霉心病发生严重,根据这两种病害的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拟定其综合防治措施。

10、根据梨、苹锈病的病害循环的特点,拟定其防治的综合措施。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精选范文

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的关系。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农药2毒力与药效3持效期与残效期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5 LD50与LC50 6 ED50与EC50 7农药毒性与毒力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 二、填空题 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等三个历史阶段。 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和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 7.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等。 8.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等。 9.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三种。 10.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或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等症状。 13.农药的毒性分______ 、______ 、______。 三、选择题(S为单选,M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 A LD 50 B LC 50 C EC 50 D ED 50 4. LD 50 值是( ) A.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B.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四、问答题 1.简述农药的特点。 2.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3.简述药害产生的原因。 4.试述农药科学使用的基本原则。 5.试述农药对作物的影响。 第二章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分散度 2.农药助剂和表面活性剂 3种衣剂 4悬浮性和润湿性 5农药剂型与农药制剂 二、填空题 1.农药混用后可能会产生的结果有 、 、 等。 2.写出对应中文:WP 、EC 、SP 、DP 、GR 。 三、选择题 1. 常见的以水为基质的农药剂型有( )。 A 乳油 B 悬浮剂 C 微乳剂 D 粉剂 E 水乳剂 2.下列农药剂型中,不用外界热源,而是靠自身的挥发、气化、升华放出有效成分而发 挥药效的是() A 烟剂 B 热雾剂 C 气雾剂 D 熏蒸剂 E 乳油 3.运用常规喷雾法喷雾时,每公顷施药量一般为( ) A 600升以上 B 200-600升 C 50-200升 D 5-50升 E 40升 4.昆虫对于有毒气体有时会产生一种关闭气门的自卫反应,而( )则具有促进气门 开启的作用,把熏蒸剂与之混用可提高熏蒸剂效果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综合题10套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常雄蛾的触角为丝状。() 2.昆虫任何一个虫态都具有四翅六足。() 3.高温重蒸效果良好。() 4.小蜂可进行孤雌生殖。() 5.水稻二化螟卵散产。() 6.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7.病毒为专性寄生物。() 8.线虫不属于植物病害的病原。() 9.细菌可直接侵入。() 10.单循环病害无再侵染。() 11.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12.非侵染性病毒主要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 13.蚧类易引起煤烟病发生。() 14.检疫对象必须是气流传播病害() 15.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蝗虫的后足是:( ) ①跳跃足②步行足 2.已经脱了三次皮的昆虫应是()龄? ① 3 ② 4 3.昆虫的食物的主要消化部位是( ) ①前肠②中肠 4.防治蚜虫,宜用( ) ①内吸药剂②胃毒剂 5.Bt乳剂属于( )制剂。 ①真菌②细菌 6.( )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①农业防治②化学防治 7.下列事实中可称为植物病害的是()。 ①树木被风折断②叶片萎蔫 8.细菌以()方式进行繁殖。 ①裂殖②产生孢子 9.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 ①花叶②霉状物 10.植物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者的关系是()。 ①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②两者互相不影响,没有联系 三、综合分析:(共5分) 大型或中型,头下口式,单眼2—3个,触角线状,口器标准咀嚼式,前脑大而明显,中胸及后胸愈合。前翅皮革质,成覆翅,后翅膜质,作纸扇状褶叠,翅脉多是直的。后足跳跃式,产卵器发达,呈剑状(蟋蟀)、刀状(螽蜥)或齿状(蝗虫).常具听器,着生在前足胫节(蝼蛄、蟋蟀、螽蜥)或腹部第一节上(蝗虫),常有发音器,或以左右翅相摩擦(蟋蟀、螽蜥、蝼蛄)或以后足的突起刮擦翅而发音(如蝗虫)。这是什么目昆虫?

植物保护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复习题及答案 病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类病毒:只有核酸(小分子RNA)而无蛋白衣壳的植物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 2.病状:是植物全身或局部受侵染后外表出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与畸形等。 3.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4.垂直抗性:是由单个或者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控制,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它决定了品 种的定性反应,抗病或者感病取决于所遇到的病原物小种。 5.病害三角关系:由感病的寄主植物,有毒力的病原物以及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这三者 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的观点。 6.生理小种:种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 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 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8.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9.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10.毒素:指病原物产生的浓度很低便能毒害寄主细胞的代产物。 11.鉴别寄主:用于鉴别生理小种的寄主品种叫做鉴别寄主。 12.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13.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 14.质粒:指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二简答题 1.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是什么? 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无大的变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多为土传或者种传病害。多循环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有轻到重达到流行的程度,一般引起地上部的局部性病害。 2. 真菌的有性与无性生殖分别产生那几类孢子?

植物化学保护期末复习试卷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10×2分) 1、农药:防治危害农作物、林业及其产品、环境卫生的有害生物(害虫、植食螨、病菌、杂草、线虫和鼠类等)和有目的地调节植物及昆虫生长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天然活性物质以及为提高这些物质药效的助剂和增效剂等。 2、触杀剂:通过体壁进入体内起毒杀作用的药剂; 3、保护剂:病害将发生时施药,防止病害入侵。 4、毒力: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体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或药剂对有害生物的内在致死能力。 5、致死中量(LD50):杀死种群50%个体所需的药剂剂量。 6、位差选择性:利用杂草与作物在土壤中或空间中位置的差异而获得选择性。 7、昆虫抗药性:昆虫具有耐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8、适度治理策略:限制药剂使用,降低选择压力,减低抗性基因频率阻止延缓抗性发展。 9、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 10、植物毒素:植物产生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毒杀作的次生代谢产物。 二、填空题(20×1分) 1、按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农药的毒性可分为高毒、中毒、低毒 2、农药制剂的名称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名称;加工制剂类型。 3、杀鼠剂按作用速度可分为:急性、慢型两类。 4、农药的“三致性”是指: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5、影响除草剂被植物叶面吸收的因素:除草剂结构、植物的形态、叶的老嫩和外界环境条件、助剂等。 6、农药分散体系通过原药经加工制成一定机型、制剂通过喷施手段两种途径实现。 7、农药混用优缺点:增效;扩大防治谱;降低成本;降低毒性和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延缓或克服抗药性。 三、选择题(10×1分) 1、抑制AChE活性的药剂为(A) A.敌敌畏B.杀虫双C.六六六D.阿维菌素 2、抑制轴状突神经传递的药剂为(C) A.异丙威B.吡虫啉C.氯氰菊酯D.氯虫双酰胺(康宽) 3、按作用方式分,下列属物理性毒剂的品种为(B) A.敌百虫B.矿物油C.灭幼脲D.溴甲烷 4、下列属灭生性除草剂的品种为(A) A.草甘膦B.敌稗C.苄磺隆D.乙草胺 5、抑制呼吸作用的药剂为(B) A.敌敌畏B.鱼藤酮C.六六六D.阿维菌素 6、常用的熏蒸剂为(C) A.吡虫啉B.吡虫清C.磷化铝D.乙磷铝 7、灭生性触杀型茎叶处理剂为(D) A.二氯喹啉酸B.乙草胺C.草甘膦D.百草枯 8、下列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品种为(B) A.腐霉利B.乙烯利C.万利得D.乙烯菌核利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年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 的关系。 1农药 5 LD50与91.2.17 3.4.5.6. 7.8.9.10.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 或 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 、 、 、 、 等症状。 13.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S 为单选,M 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 A LD50 B LC50 C EC50 D ED50 4. LD 50 值是() A.杀死昆虫种群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B.杀死昆虫种群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四、问答题 1.简述农药的特点。 2.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3.简述药害产生的原因。 4. 5. 1.分散度 1. 2. 1. A乳油 2.() A 3. A 600 4. 熏蒸剂与之混用可提高熏蒸剂效果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氯仿D甲醛 E 乙醚 5. 可兑水喷雾使用的农药剂型有()。 A WP B DP C EC D SC E SP 四、问答题 1.常用农药剂型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粒剂、乳油、悬浮剂、水分散性粒剂、缓释剂)。 2.简述农药混用的原则。 3 试述常用农药施用方法的特点。 第三章杀虫剂

植物保护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产品运输和贮存中,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或遭到病原生物的侵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程序,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发生反常变化,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失去经济利用价值的现象。 2、病理程序:指病害对植物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病变过程。 3、菌溢:指细菌性病害的维管束横截后,在显微条件下从截口处向清水里溢出的菌脓状物 4、菌核和菌索: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菌索是由菌丝平行交织成的绳索状结构。二者都是休眠体。但前者形状是块状等,后者是长绳索形。 5、孵化:指幼虫或若虫破卵而出的过程。 6、生物防治: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7、地下害虫:指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地下,危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8、剥食和蚕食:前者食叶肉,但留下表皮或上表皮;后者吃掉上下表皮和叶肉,常造成缺刻或孔洞。 9、年生活史:指从上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下年越冬虫态越冬结束的整年生活过程。 10、农业防治:用农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11、昆虫性二型:除生殖器官不同外,在形态、习性、生活方式等的不同。 12、虫瘿和菌瘿:两者均为病虫害造成的畸形物,前者是害虫危害的,后者是病菌危害的。 13、病状和病征:前者是植物受病菌危害后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后者是病原在植物上表现的特征。 14、昆虫的趋光性:昆虫对光源刺激的定向反应。 15、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指生物间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是直链;食物网指由若干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后者包括前者。 16、全寄生和半寄生:前者是寄生性种子植物所需的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均来自寄主,后者仅无机营养来自寄主,而有机营养自己制造。 17、寄生性与致病性:前者指病原从寄主上获得养分的能力,后者指病原破坏寄主的能力。 18、初侵染和再次侵染:前者指由越冬菌原引起的第一次侵染,后者指由初侵染引起的所有侵染 19、世代:由卵开始至成虫死亡。 20、昆虫:体分头胸腹三段,四翅六足,具外骨骼,有变态的节肢动物。 21、补充营养:促进成虫性成熟的营养。 22、病原:导致病害发生的一切因素。 23、致病性:指病原破坏和毒害寄主的能力。 24、水平抗性:指能抗多种生理小种的抗性。 25、转主寄生:有些锈菌必须在两种亲缘关系很远的寄主上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26、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虫期或世代)所需天数,与同期内的有效温度(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K=N(T-C)K:有效积温,日度;N:发育天数(历期),日;T:实际温度,℃;C——发育起点温度,℃ 27、交配与受精:前者是雌雄两性交合的过程,后者是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8、刺和距:前者基部没有关节的,后者基部有关节的 二、填空 1、常见的病原有(真菌)、(病毒)、(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和(类菌原体等)。 2、菌丝的变态及菌丝组织体有(菌核)、(菌索)、(吸器)、(子座)和(子囊盘等)。 3、大白菜软腐病是(细菌性或维管束等)病害。 4、翅的变化类型有(鞘翅)、(鳞翅)、(膜翅)、(双翅)、(缨翅)和(半翅)等。 5、红蜘蛛的虫态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 6、桃小成虫出现可以早晚相差1月之多,?从而使其(世代重叠)。 7、麦蛾属于(鳞翅)目、(麦蛾)科。 8、昆虫常见的生殖方式有(两性)、(孤雌)、(卵胎生)和(多胚)。 9、半翅目的昆虫口器为(刺吸)式,分节的喙由头的腹面前端伸出,弯向下方。前翅为(半翅),可分为(革区)、(爪区)、(膜区)三个部分;后翅为膜质,很多种类在胸部腹面(中足)基节旁具臭腺开口,能分泌臭液,属(不全)变态。 10、国内的蝼蛄主要有(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两种。 11、在自然条件下,其中尤以(温度)、(湿度)气候因子较大差距,对昆虫的作用最为突出。 12、植物检疫可分为(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两种。 13、菜青虫的蛹为(被蛹)类型,幼虫为(多足)类型。 14、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体段,头体段由若干(环节)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15、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温度)、(湿度)、(食物)。 16、昆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寄生性)两大类。 17、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裂殖)、(繁殖)、(增值)。 18、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发数量)、(发生期)、(发生趋势)。 19、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显症期)四个时期。 20、玉米瘤黑粉病菌主要以(孢子)在土壤中越冬。 21、植物的抗病机制有(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 22、除草剂按杀草范围分为(灭生性)、(选择性)。 23、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桃小食心虫)。 24.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5.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坏死、腐烂、萎蔫、和变色。 26.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27.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前、中和后肠。 28.昆虫的腹部是生殖代谢的中心,腹腔内有消化_、循环、呼吸、神经、生殖等器官。29.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30.苹果锈病病原属于担子菌,病菌主要以菌丝在菌瘿中越冬。 31、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 32、在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上常用波长为360nm 的黑光灯来诱集部分昆虫的成虫,这一习性又称为昆虫的趋光性。 33、昆虫的翅按质地和覆盖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金龟子的前翅为鞘翅,蝶的前后翅均为鳞翅,蓟马的前后翅均为缨翅,蝽象的前翅为半鞘翅,寄生蝇的后翅特化为平衡棒,黄蜂的前后翅为膜翅。 34、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部分称为营养体,其典型的形态是菌丝,它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分化为特殊的变态结构,如菌核、菌索、假根和子座等。 35、某种病害在一定地区或在一定时间内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三方面的影响。 36、植物本身对昆虫的危害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与防御性,即植物的抗虫性,其可表现为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三个方面。 37、黑光灯发出的光的波长是360 nm,利用黑光灯诱杀昆虫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蚜 虫对黄绿光光比较敏感,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在生产上可用色盘诱杀蚜虫。 38、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2015年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 的关系。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农药 2毒力与药效 3持效期与残效期 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5 LD50与LC50 6 ED50与EC50 7农药毒性与毒力 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 二、填空题 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 、 等三个历史阶段。 2.17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 、 和 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 、 、 、 、 、 。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 、 、 、 、 、 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 、 。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 、 。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 、 、 。 7.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 、 、 、 等。 8.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 、 、 、 等。 9.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 、 、 三种。 10.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 、 。 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 或 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 、 、 、 、 等症状。 13.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S 为单选,M 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完整版)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结业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四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_______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________和________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瓢虫的前翅为() A:复翅B:鞘翅C:半鞘翅D:膜翅 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 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To),T表示() 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 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 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 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 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0.3%,100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释剂)的千克数为() A:0.3 B:0.5 C:0.6 D:1.5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 1、小麦吸浆虫和葡萄透翅蛾一年均发生一代() 2、苹果腐烂病菌侵害树干时引起粗皮病。() 3、防治地老虎应重点防治第一代() 4、小麦在齐穗后的20天最易感染赤霉病。() 5、玉米大小斑病发病重的气候条件是高温、多湿、时晴时雨。()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

第一章 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 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广义的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在农业上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 2、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着损失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 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及鸟兽等(病、虫、草、鼠)。 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 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 4、植物保护的对象:广义保护对象: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 狭义保护对象:人类的栽培作物。 5、有害生物(pests):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7、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8、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被寄生的生物 成为寄主。 9、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第二章 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 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 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 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 2、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 状态。 3、病状有哪些: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病征有哪些: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4、 5、植物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五大类群: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6、真菌(fungus):是一类通常为丝状的营养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 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真菌的主要类群: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鞭毛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 ①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为纤维素组成 ②无性繁殖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 ③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接合菌的主要特征: ①菌丝体发达,无隔多核,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 ②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植物保护习题辩析

植物化学保护题库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 1.农药、毒力、药效、毒性的概念。 2.农药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按用途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 3.农药的毒力、药效、毒性。影响药害的农药因素、植物因素、环境因素。 4.农药中毒的急救办法。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无机农药( C )。 A 乐果 B 氯菊酯 C 硫磺 D 西维因 2.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有机农药( D )。 A 石灰 B 波尔多液 C 磷化铝 D 敌敌畏 3.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按照( A )来分类。 A 原料的来源 B 成分 C 用途 D 机理 4. 下列哪种不属于植物性农药( C )。 A 除虫菊素 B 烟草 C 鱼藤酮 D 苏云金杆菌 5.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 A 乐果 B 大隆 C 百菌清 D 2.4-滴 6.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除草剂()。 A 草甘膦 B 功夫 C 硫磺 D 克百威 7.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 A 敌敌畏 B 功夫 C 代森锰锌 D 呋喃丹 8. 低毒农药的LD50值()mg/ml。 A 小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0 D大于500 9. 下列哪类农药属于负温度系数的农药()。 A 有机磷 B 氨基甲酸酯 C 拟除虫菊酯 D 苯氧羧酸 10. 害虫()对农药敏感。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使用胃毒剂效果好()。 2. 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使用内吸剂效果好()。 3. 高温天气使用农药容易产生药害()。 4. 天敌生物、转基因生物属于农药管理的范畴()。 5.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物质属于农药,性引诱剂则不属于农药()。 6. 安全性指数K值越大,说明农药对作物越安全()。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昆虫头部由()个体节愈合而成。 A.6 B.5 C.4 D.3 2.昆虫绝大多数种类都有()对触角。 A.1 B.2 C.3 D.4 3下列昆虫头式属于后口式的是()。 A.蝽象 B.蝗虫 C.蝶 D.蛾 4.下列昆虫的口器属于刺吸式口器的是()。 A.蚜虫、叶蝉、蚊 B.蝶、蛾 C.蝇类 D.蓟马 5.昆虫的胸部由()节组成。 A.3 B.4 C.5 D.6 6.昆虫的运动中心是()。 A.胸部 B.头部 C.腹部 D.尾部 7昆虫一般由()对翅。 A.2 B.1 C.3 D5 8.昆虫分目的主要特征是()。 A.翅 B.足 C.头 D.触角 9昆虫的内脏活动和生殖中心是()。

A.腹部 B.头部 C.胸部 D.尾部 10.绝大多数昆虫的繁殖方式是()。 A.两性生殖 B.孤雌生殖 C.多胚生殖 D.卵胎生 11家蚕的生殖方式属于()。 A.偶发性的孤雌生殖 B.两性生殖 C.多胚生殖 D.卵胎生 12蜜蜂和蚂蚁的生殖方式属于()。 A.经常性的孤雌生殖 B.两性生殖 C.多胚生殖 D.卵胎生 13.下列昆虫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属于不全变态的是()。 A.蝗虫 B.蝇类 C.蝶、蛾 D.金龟子 14引起滞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是()。 A光周期 B.温度 C.湿度 D.氧气 15.下列昆虫属于粪食性的是()。 A.蜣螂 B.家蚕 C.瓢虫 D.胡蜂 16利用黑光灯诱集昆虫的依据是具有()。 A趋温性 B.趋化性 C.趋湿性 D.趋光性 17.在温带地区,昆虫正常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最适合温度是()。 A.8——40度 B.8——15度 C.45——60度 D.22——30度 18.昆虫的种类繁多,约占()万种以上。 A10 B.30 C.50 D.100 19.蟋蟀属于()目。 A.鞘翅目 B.同翅目 C.半翅目 D.直翅目 20蚜虫属于()目。 A.鞘翅目 B.半翅目 C.直翅目 D.同翅目 21.蝴蝶属于()目。 A鳞翅目 B.半翅目 C.直翅目 D.同翅目 22.在植物病害中绝大多数是()性病害。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23.果树的白粉病是()性病害。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24.水稻稻瘟病属于()性病害。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25.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完整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细胞膜 D.有无液泡 26.细菌的生殖方式属于()。 A.出牙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有性生殖 27水稻白叶枯病属于()。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28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看到 B.没有细胞结构 C.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D. 有细胞结构 29.类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蛋白质 D.DNA或RNA 30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湿度 B.温度 C.光照 D.水分 31.病原真菌传播的主要方式是()。

植物保护试题(一)

《园艺植物保护概论》自测卷(一) 一. 名词解释(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变态: 2.羽化: 3.植物病害: 4.转主寄生: 5.单循环病害 6.寄生性种子植物: 7.虫口密度: 8.病情指数: 9.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0.化学控制: 二.填空题(40 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昆虫身体分为___、____、____三个体段。昆虫的触角自基至端部分别是由_____、_____和_____构成,_____的变化使昆虫的触角产生多种类型。 2.昆虫的体壁从内到外由_____、_____、_____三层组成,表皮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性;常见蛹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三种。 3.园艺植物病害的病状有、、、、。 4.园艺植物生病后,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最后表现出的病态特征叫________,它按性质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 5.农药的三证_____、_____、_____。 6.种群消长类型、、、。 7.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包括、、、、、等。 8.石硫合剂主要有、和三种物质熬制而成。 三.选择题(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1.蝶蛾类幼虫的口器为 ( )。 A 咀嚼式 B 刺吸式 C 虹吸式 D 舐吸式 2.泡桐丛枝病的病原是( )。 A 真菌 B 类菌质体 C 病毒 D 线虫 3.以下现象属于病征的是() A 溢脓 B 枯萎 C 坏死 D 变色 4.下列孢子属于无性孢子的是() A 接合孢子 B 子囊孢子 C 孢囊孢子 D 担孢子 5.刺吸口器害虫一般不能采用下面哪类药剂进行防治() A 胃毒剂 B 触杀剂 C 内吸剂 D 微生物农药 6.金龟子的后翅为 ( )。 A 复翅 B 鞘翅 C 半鞘翅 D 膜翅 7.椿象的口器类型为 ( )。 A 刺吸式 B 锉吸式 C 咀嚼式 8.能使昆虫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温度范围,称______。 A光周期B低温C湿度 D 有效温度范围9.不属于园艺植物病害的是()。 A、大白菜腐烂病 B、葡萄霜霉病 C、郁金香碎色病 D、苹果花叶病 10.下列昆虫中不属于地下害虫的是()。 A、红蜡蚧; B、蛴螬; C、东方蝼蛄; D、小地老虎。 11.波尔多液的有效成分是()。 A 硫酸铜 B 氧化钙 C 碱式硫酸铜 D 硫酸钙 12.昆虫的翅一般分为( ) A. 两边三角四区 B. 三边三角四区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4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4) 一、填空 1、桃小食心虫属目,科,又名、、 2、梨小食心虫属目,科,又名、。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主要为害、、的果实和 新梢。 3、梨小食心虫春季世代主要为害桃树等,秋季世代主要为害,夏季世代一般分为害,一部分为害。 4、梨小食心虫成虫对和以及黑光灯有强烈趋性。在桃树上卵多产于桃梢上部,每梢产一粒。在梨树上卵多产于,尤以两果靠拢处最多。 5、苹果腐烂病病菌有性阶段为菌,亚门目。无性阶段为菌,亚门目。 6、苹果腐烂病病菌主要以、和在树体病组织内越冬。果园附近堆放的上的病菌夜可作为初侵来源。 7、苹果轮纹病病原有性阶段为菌,亚门目。无性阶段为菌,亚门目。 8、苹果轮纹病病菌主要以、和在病组织上越冬。翌年气温达到15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产生大量经传播,通过或侵染,引起发病,无再侵染。 9、梨黑星病主要为害和,也可为害、 、。 10、梨黑星病病菌有性阶段属亚门目。无性阶段为 亚门目。病菌主要以在内越冬, 1、葡萄透翅蛾属目,科。在葡萄产区发生普遍,是为害葡萄的主要害虫之一。 12、该虫一年发生代,以在葡萄枝蔓中越冬。成虫有性,飞翔力强。雌蛾能释放信息素,吸引雄蛾。成虫羽化当日即可交尾,翌日开始产卵。卵单产于当年生新梢的、及叶柄上。 3、葡萄十星叶甲目、科,又名葡萄金花虫。 4、葡萄十星叶甲各地均以在枯枝下或蔓基部附近越冬。在南方温暖地方有以潜人石块、篱笆、墙壁或树皮缝隙里越冬的。 5、葡萄十星叶甲成虫白天活动,强光直射下则躲在叶背面或荫蔽的茎叶上,有性。

7、葡萄黑痘病病菌属门,目,属。病菌主要以潜 伏于病组织中越冬。第二年4 一 5 月间产生,借风雨传播,直接侵人绿色幼嫩组织。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并重复侵染。 8、桃蠹螟属目,科,又名桃蛀螟、桃野螟蛾。 9、桃蠹螟以在树皮缝、向日葵花盘、玉米秸秆内越冬。一般在堆果场、仓库越冬虫量最多。。成虫昼伏夜出,对有一定趋性,卵多产在果树的上、扬花期的上、的花盘上。 10、我国桃褐腐病菌有两种:即菌和菌,均属亚门,目。年 11、桃缩叶病主要为害,也可为害、和。 12、李红点病主要为害和。病原菌为李多点霉,属亚门,目。病菌以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 孢子侵染。 6、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的蚜虫有、、三种。 7、十字花科蔬菜的三大病害是、、。 8、茄科青枯病的病原是,属于细菌。 9、瓜类疫病菌属于亚门真菌。 10、白菜留种株的花梗受病毒侵染,有的稍弯曲,有的畸形肿胀,扭曲成状。 11、菜粉蝶幼虫称。 12、猿叶虫有和两种,均属目科。 13、苹果树腐烂病外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是,此病病菌越冬的形态有、、。 14、识别透翅蛾为害葡萄的标志是。 15、葡萄绿果感染葡萄黑星病后的典型症状是。 16、白菜霜霉病的典型病征是。 17、豆野螟雌虫喜产卵在豇豆的、、上。 18、甘蓝夜蛾有明显的现象。 19、白菜霜霉病主要以随病残体散落土中、种子中越冬。 20、十字花科菌核病病部的病征是和。 1鼠类属门亚门纲目,是陆生莆乳动物中种属最多的一类小型或中型世界性广布兽类。

(完整版)植物保护技术试卷及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考试试题 专业:农村家庭经营科目:植物保护技术 一、填空题(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 1、昆虫各体段的主要生理机能,头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胸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腹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 2、植物病害的病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型。 3、常用的农药施药方法有(举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拌种浸种、熏蒸法等。 4、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东亚飞蝗。 5、根据金龟子的生活习性,防治上应注意______________月份幼虫浅土层的危害及______________月份成虫期的危害。 二、单项选择题(10 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括号里,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中()是物理机械防治法。

A、轮作换茬 B、以虫治虫 C、合理密植 D、灯光诱杀 2、下列农药的简易鉴别方法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农药的是() A、漂浮法 B、振荡法 C、烧灼法 D、热溶法 3、下列农药不按防治对象来分的是() A、杀线虫剂 B、杀菌剂 C、有机农药 D、除草剂 4、下列属于有机磷杀虫剂的是() A、天王星 B、敌敌畏 C、吡虫啉 D、扑虱灵 5、干旱缺水地区使用农药适用()方法。 A、喷粉 B、喷雾 C、拌种 D、熏蒸 6、小地老虎()后昼伏夜出,夜晚活动取食。 A、2龄 B、3龄 C、4龄 D、5龄 7、防治水稻纹枯病哪一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 A、多菌灵 B、井冈菌素 C、三唑酮 D、百菌清 8、小麦叶锈病在降雨少但田间湿度高的情况下病害发生() A、较轻 B、较重 C、不发生 D、不影响 9、在成虫期,可用黄盆进行诱集的蔬菜害虫是() A、黄守瓜 B、温室白粉虱

植物化学保护学2期末复习思考题

《植物化学保护学2》期末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杀菌剂 1、何谓杀菌剂?杀菌剂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2、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策略是什么? 3、简述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原理。 4、杀菌作用与抑菌作用有何区别? 5、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包括哪些方面? 6、杀菌剂主要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7、多作用位点杀菌剂与选择性杀菌剂有何不同? 8、如何配制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两者的有效成分、防治对象分别是什么?使用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9、多作用位点杀菌剂有哪几类?列举出每类的主要品种及其防治对象。 10、选择性杀菌剂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列举出每类的主要品种及其防治对象。 11、无杀菌毒性药剂有何特点? 第二章除草剂 1、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包括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2、水稻田插秧缓苗后可安全有效地施用除草剂进行除草的选择性原理是什么? 3、植物对除草剂的吸收部位有哪些? 4、除草剂的共质体系输导与质外体系输导有何不同? 5、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6、除草剂的主要使用技术有哪些? 7、按化学结构分,除草剂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列举出每类的主要品种、应用作物及其防治对象。 8、主要的灭生性除草剂品种有哪些?其作用特点是什么?

第三章农业害虫抗药性及综合治理 1、何谓昆虫抗药性?昆虫抗药性有何特点? 2、何谓自然耐药性、选择性、交互抗性、负交互抗性和多抗性? 3、昆虫抗药性水平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4、什么是区分剂量? 5、有关害虫抗药性的形成学说有哪些?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6、影响害虫抗药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7、昆虫抗药性的机理有哪些? 8、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9、试述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本策略及其具体措施。 10、害虫抗药性治理中常用的化学防治技术有哪些? 第四章农药的科学使用 1、农药科学使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什么是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毒性、生物富集? 3、农药残留的产生途径有哪些?如何控制? 4、什么是每日允许摄入量、最大允许残留限量、农药安全间隔期、农药残留半衰期? 5、农药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期末考试题型:填空题25%、名词解释15%、判断题10%、选择题15%、问答题35%。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作业题一 1、何为变态?变态有几种类型?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城代,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部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分为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2、何谓世代,何谓生活史 世代:昆虫自卵或幼虫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冬季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哪几个目? 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翅的类型 ⑵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缨翅目、脉翅目。 4、如何从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区别鳞翅目中蛾、蝶两大类群? 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展或背覆 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螨类成虫足4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3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 鳞翅目幼虫腹足4对臀足1对,膜翅目叶蜂幼虫腹足6-7对臀足1对。 7、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各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8、何为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而且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为一常数:K=N(T-C),其中N为时间(天数),T为发育阶段的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K为有效积温常数。 作业题二 1、真菌的营养体有哪几种变态类型?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

8、常见的病征多属真菌的菌丝体和繁殖体。()《植物保护技术》综合题一四、名词解释:(每词1.5分,共9分) 1、世代: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 三体段,个体段由若_________、_________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2、触杀剂: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干_______ 。_____ 、_____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 _____ 、 3、、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大类。补充营养: 。___________、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__4、细菌、真菌 4、___________。病原:,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 、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 潜伏侵染:_________四个时期。5、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和________在病稻_______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 ________ 羽化:6、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_____________ 分。)12五、问答题:(共 分)21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__。、怎样刮治苹果腐烂病斑?(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 分)。分,共6题1 瓢虫的前翅为()1、 分):膜翅2、怎样防治稻瘟病?(2 CA:复翅B:鞘翅:半鞘翅D 、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2 :成虫:蛹 D CA:卵B:幼虫 表示()T),(K=N*T—To、有效积温定律公式3 分)、 D C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发育环境平均温度:发育起点怎样防治棉花枯、黄萎病?(43 、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4 :损失率 C B:被害率:虫口密度:病情指数DA 、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5 :小麦锈病 D C: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苹果树腐烂病A 分)麦蚜如何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简述其综合防治?(4、的辛千克种子需,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