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施肥学2014复习思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复习思考题汇总

作物栽培学复习思考题汇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项中,选择1-4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近年我国进口量最大作物的是( )。

2. A. 小麦 B. 大豆 C. 棉花 D. 玉米 B3. 2. 2014年我国大米进口量突破( )万吨。

4. A.100 B.200 C.300 D.400 D5.属于C3作物的有( )。

A. 小麦B.大豆C.棉花D. 甘蔗ACD6.属于C4作物的有( )。

A. 小麦B. 大豆C. 棉花D. 甘蔗 D7.属于喜温作物的有( )。

A. 小麦B.大豆C.棉花D. 甘蔗BCD8.属于耐寒作物的有( )。

A. 小麦B. 大豆C. 棉花D. 甘蔗A9.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有( )。

A.小麦B. 大豆C. 棉花D. 甘蔗A10.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有( )。

A. 小麦B.大豆C.棉花D. 甘蔗BC11.目前世界上被人们所栽培的稻种有。

A.非洲栽培稻B.普通栽培稻C、药用栽培稻 D.疣粒栽培稻AB12.我国发现的主要野生稻种类包括( )。

A.疣粒野生稻B.药用野生稻C.普通野生稻D.短舌野生稻ABC13.早稻品种的感温和感光性特点为( )。

A.感温性较强B.感光性弱C.感温性弱D.感光性较强AB14.晚稻品种的感光感温性特点是( )。

A.感温性强B.感光性弱C.感温性弱D.感光性强AD15.中稻品种的三性特点是( )。

A.感光性强,感温性较强,基本营养生长期较短B.感温性较强,感光性较弱至较强,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C.感温性感光性均较弱,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D.感温性较强,感光性较弱至较强,基本营养生长期较短B16.水稻单位面积上的产量由( )所构成。

A.单位面积穗数B.每穗粒数C.结实率D.千粒重ABCD17.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决定阶段在( )。

A.秧田期B.分蘖期C.幼穗发育期D.开花结实期 B18.水稻每穗粒数(颖花数)的决定阶段在( )。

施肥测试题及答案

施肥测试题及答案

施肥测试题及答案1. 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B. 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C.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C2. 氮、磷、钾被称为肥料的“三要素”,其中哪种元素对作物生长最为重要?A. 氮B. 磷C. 钾D. 都同样重要答案:A3. 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相比,哪种肥料更有利于土壤健康?A. 有机肥料B. 化学肥料C. 两者同样重要D. 无法比较答案:A4. 施肥时,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 均匀施肥B. 根据作物生长阶段调整施肥量C. 过量施肥D. 施肥后及时灌溉答案:C5. 施肥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A. 作物生长初期B. 作物生长中期C. 作物生长后期D. 任何时期都可以答案:A6. 施肥时,下列哪种肥料应该深施?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答案:B7. 施肥过量会对作物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 增加产量B. 导致土壤盐渍化C. 提高作物品质D. 促进作物生长答案:B8. 施肥时,下列哪种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钙肥答案:C9. 施肥时,下列哪种肥料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展?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镁肥答案:B10. 施肥时,下列哪种做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A. 浅施B. 深施C. 随意施肥D. 混合施肥答案:B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我们了解了施肥的基本知识和正确做法,这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土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配方施肥技术-思考题及答案

配方施肥技术-思考题及答案

绪论思考题:1、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配方施肥:指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的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

2、阐述合理和不合理施肥引起的效应。

合理:增产效应;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有效减轻农业灾害。

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土壤质地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农产品污染及减产。

第一章施肥原理思考题:1、解释概念:养分归还学说:1. 原意: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拿走,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从而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愈来愈少。

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不然就难以指望再获得过去那样高的产量,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地施加灰分。

2. 内涵:.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

.若不及时地归还由作物从土壤中拿走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减少,而且产量也会越来越低。

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该向土壤施入肥料。

最小养分率:1. 原意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

因而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它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的产量。

2. 内涵①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影响着作物产量的维持与提高。

②最小养分是相对作物需要来说,土壤供应能力最差的某种养分,而不是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③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

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面积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的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逐渐减少。

米氏学说:①总产量按一定的渐减率增加并趋近于某一最高产量为其极限。

②增施单位量养分的增产量随养分用量的增加而按一定比数递减。

肥料学部分思考题

肥料学部分思考题

肥料学部分思考题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一、名词解释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2、大量;3、微量;4、肥料三要素;5、颉颃作用;6、协同作用;7、主动吸收;8、被动吸收;9、质流;10、截获;11、扩散;12、植物营养临界期;13、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14、基肥;15、种肥;16、追肥二、填空题1、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种,来自于土壤的有种,其中、、被称为肥料三要素。

2.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主要是离子态,离子间的相互关系分和两类。

3、分散在土壤中的养分到达根系的方式有、、三种。

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主要有、、、、和等。

5、植物整个营养期中的两个关键施肥时期是和。

6、根外营养又称为,是一种的施肥方式。

7、土壤养分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条途径由周围土体向根表土壤移动,一般认为,养分的长距离运输以________为主,而短距离运输则以________为主。

8、根外追肥时,若为作物提供的养分是以阳离子为主,则应调节溶液的反应为_______。

三、思考题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2、必需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3、影响土壤吸收养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根外营养有什么特点?适宜根外营养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注意哪些事项?5、如何防治植物营养缺乏症?土壤养分状况与化学肥料一、名词解释1、生理酸性肥料;2、生理碱性肥料;3、肥料利用率;4、复混(合)肥料;5、球状肥料;6、包膜肥料;7、缓释氮肥;8、微肥;9、枸溶性磷肥二、填空题1、某化肥袋上标识为N—P2O5—K2O(0—18—12)表示此化肥为元肥。

2、土壤施肥的基本方式有、、。

3、植物吸收氮的形态为、;吸收磷的形态为、;吸收钾的形态为。

4、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和。

5、根据磷肥的溶解特性,一般将其分为、、三种。

6、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必须有存在。

7、硫酸铵施入土壤后,作物吸收铵根离子的数量大于硫酸根离子,因此它是一种_________肥料,长期单一施用时应配合施用_________和__________。

(整理)农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整理)农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作物:狭义的农作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

广义的农作物是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简答题1.通常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如何分类?答: 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药用作物;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2.简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答: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1)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2)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3)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是露天性的农田,其涉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4)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3、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

第1章耕作制度第一节农作物布局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排。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内容.doc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内容.doc

作物营养施肥复习题
一、名词
依存率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效应函数边际成本
潜在缺素期无损伤测试技术酶学诊断植株临界浓度
施肥方式自动化施肥标准值肥料利用率目标产量
边际产值缺素症平均增产量形态诊断化学诊断
二、问答
1.不合理施肥会有哪些负效应?
2. 施肥应把握哪两个关键时期?为什么?
3. 地力差减法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有何异同?
4. 什么是因子综合作用律?因子综合作用律对指导施肥有何意义?
5.一元三次多项式肥料效应函数模式经济合理配方区是如何界定的?
6. 植物营养诊断主要依据有哪些?
7.植物营养诊断标准是如何建立的?
8.如何合理施用基肥?
9.轮作制下肥料分配应遵循哪些原则?
三、论述
1.依据棉花的营养特点与施肥。

2.水稻营养特点及水稻施肥技术。

四、计算
在有代表行的地块上进行缺乏该元素肥料的田间小区试验得到玉米产量分别为:PK(380Kg/亩),NK(420Kg/亩),NP(450Kg/亩),现计划明年产量达到1000Kg/亩,如果氮肥选用尿素,磷肥选用三料磷,钾肥选用氯化钾,则应每亩应施用氮磷钾各多少公斤?(已知:玉米氮、磷、钾养分系数分别为2.57,0.86,2.14;尿素利用率35%,三料磷利用率15%,氯化钾利用率50%;尿素含氮量为46%,三料磷含P2O5为46%,氯化钾含K2O60%)。

植物生产技术 复习思考题汇总

植物生产技术 复习思考题汇总

复习思考题:1.禾谷类作物的播种技术包括哪几个方面?注意些什么问题?第一是播前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有晒种、选种、药剂拌种等,最好是选用包衣种子。

第二是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秋播和春播作物主要根据温度确定播期,夏播作物的播期则由前作收获期确定。

第三是确定播种量,播种量主要根据地力水平、品种特性而定。

瘠薄田和高产田都应适当稀植,中等肥力田应适当密植。

2.说明禾谷类作物如何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的原则是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要注意氮、磷、钾肥配合。

施足基肥是禾谷类作物丰产的前提,主要用有机肥作基肥,也可适量加些化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基不同作物,不同产量水平等合理施肥。

3.说明如何对水稻合理浇水。

水稻需水的一般原则是:插秧后,寸水活棵、浅水分蘖。

幼穗分化前排水晾田;长穗期灌好孕穗保胎水,抽穗前晾田;抽穗开花期保持水层,灌浆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蜡熟期干干湿湿,以干为主。

水稻采用旱种或旱育稀植技术,既节水又高产。

4.简要说明禾谷类作物的栽培要点。

栽培要点从轮作和整地、播种与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合理浇水四方面考虑。

禾谷类作物一般可以连作,播前要精细整地。

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确定适宜播期、播量。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浇水要根据土壤墒情、降水情况和作物生育需要来确定。

复习思考题:1.油菜防治菌核病的“五不措施”的内容是什么?油菜防治菌核病的“五不措施”为:地不重茬,籽不带菌,秆不还田,田不渍水,叶不肥大荫蔽。

2.油菜板茬移栽的关键配套措施有哪些?首先要防除渍害,可以采用轮作改土、适度搁田、开沟栽菜技术;要综合防治草害;板茬移栽要适时早栽,提高移栽质量;栽菜时,要施好随根肥;防止早衰,春季早施重施抽薹肥,看苗补施淋花肥。

3.简要介绍棉花蕾铃脱落的生物学规律。

(1)一般条件下,落铃率高于落蕾率;(2)蕾脱落的日龄幅度(现蕾后10~20天)较铃脱落的日龄幅度(开花后2~8天)大;(3)一般,靠主茎的果节脱落少;过早荫蔽的棉田,中下部脱落严重,后期肥料不足,则中上部脱落严重。

植物肥料学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肥料学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肥料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元素,其中氮主要促进植物的哪个部分生长?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2. 有机肥料与化肥相比,以下哪个不是有机肥料的优势?A.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B. 改善土壤结构C. 增加土壤盐分D. 提供多种微量元素答案:C3. 植物缺磷时,通常会出现什么症状?A. 叶片发黄B. 叶片发红C. 叶片发紫D. 叶片发黑答案:A4.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复合肥料?A. 尿素B. 过磷酸钙C. 硫酸钾D. 硝酸钾答案:D5. 植物缺钾时,其叶片边缘会出现什么变化?A. 变黄B. 变红C. 变紫D. 变黑答案:A6.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C. 增加土壤盐分D. 促进植物生长答案:B7. 以下哪种肥料不是氮肥?A. 硫酸铵B. 硝酸钾C. 尿素D. 过磷酸钙答案:D8. 植物缺镁时,其叶片会出现什么症状?A. 叶尖发黄B. 叶尖发红C. 叶尖发紫D. 叶尖发黑答案:A9.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缓释肥料?A. 普通尿素B. 包膜尿素C. 硫酸钾D. 硝酸钾答案:B10.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什么?A. 氨态氮B. 硝态氮C. 尿素D. 蛋白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________。

答案:根2.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过低会导致土壤________。

答案:板结3. 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硼等,其中________对植物的叶绿素合成至关重要。

答案:铁4. 土壤中氮素的过量施用会导致植物________。

答案:徒长5. 植物缺磷时,其生长会________,开花和结果减少。

答案:迟缓6. 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________。

答案:吸收7. 植物缺钾时,其叶片边缘会出现________。

科学施肥复习题

科学施肥复习题

科学施肥复习题科学施肥复习题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一项关键的环节。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下面是一些科学施肥的复习题,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施肥?施肥是指向土壤或植物提供营养元素的过程。

通过施肥,可以补充土壤中缺失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常见的营养元素有哪些?常见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

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3. 施肥的方法有哪些?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

基肥是在播种或栽植前将肥料直接施入土壤中,追肥是在植物生长期间适时补充肥料,叶面喷施则是将肥料溶液喷洒在植物的叶片上。

4. 如何确定施肥的量?施肥的量应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作物的需求以及生长阶段来确定。

通常可以通过土壤检测和作物营养诊断来确定施肥的量。

5. 施肥时需要注意什么?施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 根据作物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

- 注意施肥的时机,避免在雨季或高温时期施肥,以免养分流失或烧伤植物。

- 遵守施肥的规定和标准,避免非法使用或滥用肥料。

6. 有哪些科学施肥的技术和方法?科学施肥的技术和方法包括有机肥施用、精准施肥和肥料调控等。

有机肥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肥力,精准施肥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来精确施肥,肥料调控则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来调整肥料的配比和施用量。

7. 种植不同作物时施肥的原则有哪些?种植不同作物时施肥的原则包括:-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来确定施肥的量和配比。

- 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特点来确定施肥的种类和方式。

- 注意作物之间的轮作和间作,避免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导致养分失衡。

- 结合有机肥施用和生物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供应。

8. 科学施肥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科学施肥可以减少养分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作物的利用率和产量。

肥料学复习思考题.doc

肥料学复习思考题.doc

肥料学复习思考题.doc肥料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肥料: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2.归还学说:植物以不同方式从土壤屮吸收矿质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就必须把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

3.矿质营养学说: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原始养分是矿物质(无机物)而不是腐殖质(有机物)。

因为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以后才出现的。

4.最小养分律学说:田间作物产量(或生长量)受土壤屮最缺少的养分的限制,增加该养分的供应,作物产量随之提高。

反之亦然。

5.主动吸收:养分离子逆养分离子浓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的选择性吸收。

它属于生物化学过程,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关系密切故也被称为代谢吸收或选择性吸收。

6.被动吸收:是-?种顺养分离子浓度的、不需要消耗能量的的非代谢性吸收,它是通过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来完成的,故也称为非代谢吸收。

7.养分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是指某一离子的存在,能够抑制植物対另一离子的吸收。

也就是增加一种离子的供给量会降低另一种离子在植株屮浓度。

8.养分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是指某一离子的存在,能够促进植物对另一离子的吸收。

9.质流: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而使土壤养分随着土壤水分一起运动而迁移到根表的过程。

10.扩散:介质中的养分离子或分子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运动。

11.必需营养元素:植物的正常生长所必不可少的元素,缺少了它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而且其功能不能被其他任何元素所代替。

12.非必需营养元素:植物体内除必需营养元素以外的英他所有元素13.有益营养元素:能够刺激植物生长,或减轻英它元素的毒害、或能在某些专一性较低的功能上简单替代其它矿质元素、或仅为某些植物的种或科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14.大量营养元素:通常将占干物重0.1%以上的元素15.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作物在该时期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多,吸收速率最快,肥料对生长促进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

肥料学复习思考题

肥料学复习思考题

肥料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肥料归还学说矿质营养学说最小养分律学说主动吸收被动吸收养分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养分离子间的协助作用质流扩散必需营养元素非必需营养元素有益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根截获必需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生理酸性肥料生理碱性肥料根际营养根外营养矿质营养元素气态营养元素硝化作用氮肥利用率硝化作用长效N肥过磷酸钙的异成分溶解闭蓄态磷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枸溶性磷土壤养分的化学固定土壤养分的生物固定微量营养元素间接肥料直接肥料单元肥料二元肥料多元肥料复合肥料复混肥料专用型复合肥料有机肥料饼肥厩肥堆肥沤肥绿肥生物固氮共生固氮作用种肥基肥追肥联合固氮作用二元复合肥料三元复合肥料二、填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有:、提高产量、和改善环境。

李比西提出的植物营养三大学说分别是、归还学说和。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种;其中大量营养元素有,共9种。

植物的微量营养元素有,共种。

作物营养的两个关键时期分别是和。

通过质流迁移到根表的养分数量多少与和有关。

通过扩散迁移到根表的养分数量多少与和有关。

土壤养分向根迁移的主要途径有、扩散和。

在植物吸收养分时,养分之间一般存在有和两种相互作用。

按照养分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多少,一般可将其分为元素和元素。

低温影响氮的吸收,其中影响的吸收远大于。

有些作物种子小,幼苗期少,吸收氮的形态以为好。

植物营养临界期对养分的需求数量,但,一般发生在植物生长的初期。

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对养分的需求数量,一般发生在植物生长。

土壤反应偏性时,有利于根系对阳离子的吸收;土壤反应偏性时,有利于根系对阴离子的吸收。

根系的阳离子代换量(CEC)与养分吸收关系密切;CEC大的则吸收离子多,CEC小的则吸收离子多。

在植物的非必需营养元素中,根据其作用的大小又可将其分为营养元素和元素。

植物吸收氮的主要形态是和。

低温影响阴离子的吸收较阳离子,可能阴离子的吸收以为主。

植物生长的初期蒸腾作用,离子向根部迁移主要靠。

《农作物生产技术》习题汇编及答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习题汇编及答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习题及答案《农作物生产技术》习题汇编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作物:狭义的农作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

广义的农作物是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简答题1.通常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如何分类?答: 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药用作物;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2.简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答: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1)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2)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3)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是露天性的农田,其涉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4)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

第1章耕作制度第一节农作物布局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后题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后题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后题篇一: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后题1. 肥料的作用原理是什么?肥料是一种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的物质,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

(2)刺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3)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作物施肥的种类有哪些?作物施肥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复合肥料等。

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粪便、堆肥、腐熟的植物残渣等,无机肥料包括氮、磷、钾肥料等,复合肥料包括含有多种养分的肥料。

3. 有机肥料有哪些优点?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粪便、堆肥、腐熟的植物残渣等,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同时,有机肥料的生物活性和微生物作用,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4. 无机肥料有哪些优点?无机肥料包括氮、磷、钾肥料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无机肥料的含量高,可以快速达到作物所需的养分需求,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5. 复合肥料有哪些优点?复合肥料包括含有多种养分的肥料,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满足不同作物的需求。

同时,复合肥料中的多种成分可以协同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6. 如何合理施肥?合理施肥的原则包括:(1)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使用量。

(2)施肥时间一般选择在作物生长的重要阶段,如播种期、拔节期、抽穗期等。

(3)施肥时应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适当控制肥料的使用量,避免过度施肥。

(4)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和时间,避免施肥过多或过少。

7. 如何选择和使用化学肥料?化学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选择和使用化学肥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肥料种类和使用量。

(2)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适当控制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避免过度施肥。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解析(十八套)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解析(十八套)

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一、名词释义1 .作物栽培学一一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是一门应用科学。

2 .持续农业一一指既能保证食物安全,又能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加速向市场化、科学化和现代农业发展。

3 .引种一一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4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这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5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和形成过程,即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质的变化。

6 .S形生长过程是指作物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的变化线呈S形。

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

7 .作物物候期一一即人工配制的作物形态特征,用于判断作物是否达到某一生长期,即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一个人为标准。

8 .种子寿命是指种子从生理成熟到失去活力的寿命。

9.休眠一一作物种子在适合发芽的条件下停止发芽的现象。

10.叶面积指数一一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IL自花授粉作物一一具有自交亲和性的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等)。

12 .异花授粉作物一一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白菜型油菜、向日葵)。

13 .经常进行异花授粉的作物一一具有自交亲和性,但杂交率超过5%(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等)。

14.作物光敏性是指作物经过一段光周期诱导后,从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的能力特性。

15 .作物的温度敏感性是指一些二年生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冬黑麦等)必须经历一段低温期温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6 .短日照作物一一只有当日照长度小于某一临界日照长度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大豆、烟草、晚稻等。

长日照作物一一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某一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小麦、油菜等。

中性作物一一对日照时间和四季开花没有严格要求的作物,如养麦。

栽培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栽培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栽培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作物栽培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1、概念和术语农业生产结构:农业部组成及比例关系农业生产:作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微生物生产作物生产:作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干物质的过程作物栽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系列农事活动生长分析法:叶面积和干物质生长发育研究法:分蘖、穗分化和花芽分化2、简述农业、农业生产、作物生产和作物栽培的相互关系。

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

在农业产业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对作物,动物,微生物的生产,其中主要为作物生产,作物生产为作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干产物的过程,但其过程重在作物栽培,作物栽培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系列农事活动。

四者相互联系,逐次精细,依次精细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人类活动提高基础。

3、简述作物生产在农业中的重要性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重要物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容;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类的农耕文化。

4、试述解决我国粮食危机的对策与途径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产后损失和播种损失;调整粮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型高档农产品,实行人畜分粮;开发新的食物源,例如微生物发酵;适当进口5、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答:性质: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达到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一门应用型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作物群体。

任务:提供适宜条件;良种良耕。

性质:应用型科学●理论任务:——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研究作物与环境互作关系——研究作物在生理生化反应——研究方法论●实践任务:——选择品种与适种适地——适地适种和合理布局——调控作物6、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什么意义?答:基因库、环境控制、农耕文化7、世界植物起源于哪12大地理中心?主要粮棉油农作物的起源地分别在什么地方?8、简述作物传播的动力和途径。

《植物营养与肥料》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营养与肥料》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营养与肥料复习题(课程代码232304)一、名词解释1、肥料: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2、矿质营养学说: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是矿物质,而非腐殖质。

3、养分被动吸收:植物顺电化学势梯度,不消耗能量吸收养分的方式。

4、营养元素的协助作用:溶液中某种元素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吸收另一离子的现象。

5、追肥: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用的肥料。

6、生理碱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阴离子比阳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阳离子过剩,生成相应碱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碱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碱性肥料。

7、多元复合肥:在二元或三元复合肥的基础上,添加植物必需中量或微量元素所制成的复合肥。

8、植物营养临界期:土壤中某种养分缺乏或过剩时对植物产生明显影响的时期,一般在作物苗期。

9、微量元素:占植物干重0.01%以下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10、质流:由于植物蒸腾作用或根系吸水造成的养分由土体向根表迁移。

11、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铵被微生物氧化生成硝。

12、基肥:播种或定植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

13、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含游离酸,易吸湿。

吸湿后会引起肥料中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

14、多功能复合肥:在复合肥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或农药等,使肥料不仅能营养植物,还有杀菌、杀虫、除草或调解植物生长的作用。

15、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16、截获:指根系在土壤的伸展过程中吸取直接接触到的养分的过程。

17、根外营养:植物通过根系以外的器官,如叶片或茎吸收养分的营养方式。

18、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用的肥料。

19、植物营养元素的拮抗作用:溶液中某种离子存在或过多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20、过磷酸钙的固定作用:过磷酸钙异成分溶解过程产生的磷酸具有很强的酸性,在向周围扩散时,能溶解土壤中的铁、铝、锰或钙、镁等,当这些阳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磷酸盐沉淀。

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doc

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doc

【同步效应:小麦开花后,在群体大小适宜、结构良好的状态下,如果后期有适量的氮素供应,不仅可以延长和提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百 《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起肛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效的物料,或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物质 施肥:将肥料施于土壤和植物,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并保持和增进土壤肥力的农业措施 莊施基针对某一土壤养分或植物营养缺乏症进行的施肥。

平衡施肥:根据作物需要量、土壤养分供应数量和肥料有效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计量施肥。

调控施肥:是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作物生态和阶段营养状况、土壤(介质)养分供应特点而进行的作物产中定 量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肥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 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而进行的施肥。

以土壤测试和肥料m 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 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肥效递减律:在其他技术措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渐次增加,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但作物的增产量却随 施肥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边际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养分所增加的产量叶片的光合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根系对土壤氮的吸收,这样植株表现为吸收氮和转移氮素均增加, 分含量都提高,从高产优质角度岀发,这种施氮所起的作用使积极的,称为碳氮同步效应超高产:在一定生态环境下,作物经济产量(收获物)大幅度超过一般高产水平的现象养分移动率:指叶片中某一元素移走量和该元素积累的最高量之百分比养分运转率:指收获期作物籽粒中某养分量占全植株(籽粒和茎叶)该养分量的石分比养分分期效应:指在某一生育阶段中,作物所吸收的单位重量养分能增加的籽粒产量养分利用效率:植物有效利用肥料中养分的系数。

养分农业利用效率:增加单位肥料的增产量。

作物施肥学2014复习思考题答案

作物施肥学2014复习思考题答案

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作物施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2. 中国作物施肥的主要发展阶段与特点。

3. 国外作物施肥的主要特点。

4. 国内外作物施肥的发展趋势。

5.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

6. 为什么重点研究氮、磷、钾、铁元素营养高效基因型植物?7. 基本概念:肥料;施肥;矫正施肥;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调控施肥。

第二章作物施肥的基本理论1. 施肥定量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施肥基本原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作物施肥的指导意义。

3. 化学肥料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和条件。

4. 试以归还学说”为基础分析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必要性。

5. 为什么只有综合效应才是高产效应?6. 肥料和土壤水分间存在着什么关系?7. 作物营养与作物形态结构、化学组分及抗病力有何关系?8. 施肥对作物病害的影响和防止对策。

9. 有机肥减轻作物病害有哪些主要作用?10 .合理施肥对控制作物虫害有哪些作用?11•能提高作物抗非生物逆境的肥料种类有哪些?12. 酸性土壤适宜施用哪些肥料?为什么?13. 施肥降低重金属毒害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14. 基本概念:肥效递减律;边际产量;碳氮同(异)步效应;超高产;养分移动率;养分运转率;养分分期效应;养分利用效率;养分农业利用效率;养分生理效率;控释(效)肥料;同位施肥法。

第3章1. 肥料效应函数基本表达式及其特点?2. “型肥料效应曲线有哪三个重要转折点?3. 如何求算一元和二元肥料的最高产量和经济合理施肥量?4. 如何确定二元肥料的经济最佳配比?5. 测土施肥中选择最佳土壤测试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6. M-3和ASI法各有何特点?7. 养分平衡计量施肥法的基本内容及参数的确定依据。

8. 作物营养诊断的原理和依据。

9. 作物营养诊断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10. 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法)理论依据、方法步骤及特点。

11. 综合施肥法有哪些主要方法?12. 测土配方施肥法的基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施肥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作物施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2. 中国作物施肥的主要发展阶段与特点。

3. 国外作物施肥的主要特点。

4. 国内外作物施肥的发展趋势。

5.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

6. 为什么重点研究氮、磷、钾、铁元素营养高效基因型植物?7. 基本概念:肥料;施肥;矫正施肥;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调控施肥。

第二章作物施肥的基本理论1. 施肥定量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施肥基本原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作物施肥的指导意义。

3. 化学肥料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和条件。

4. 试以“归还学说”为基础分析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必要性。

5. 为什么只有综合效应才是高产效应?6. 肥料和土壤水分间存在着什么关系?7. 作物营养与作物形态结构、化学组分及抗病力有何关系?8. 施肥对作物病害的影响和防止对策。

9. 有机肥减轻作物病害有哪些主要作用?10.合理施肥对控制作物虫害有哪些作用?11.能提高作物抗非生物逆境的肥料种类有哪些?12.酸性土壤适宜施用哪些肥料?为什么?13.施肥降低重金属毒害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14.基本概念:肥效递减律;边际产量;碳氮同(异)步效应;超高产;养分移动率;养分运转率;养分分期效应;养分利用效率;养分农业利用效率;养分生理效率;控释(效)肥料;同位施肥法。

第3章1. 肥料效应函数基本表达式及其特点?2. “S”型肥料效应曲线有哪三个重要转折点?3. 如何求算一元和二元肥料的最高产量和经济合理施肥量?4. 如何确定二元肥料的经济最佳配比?5. 测土施肥中选择最佳土壤测试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6. M-3和ASI法各有何特点?7. 养分平衡计量施肥法的基本内容及参数的确定依据。

8. 作物营养诊断的原理和依据。

9. 作物营养诊断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10. 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法)理论依据、方法步骤及特点。

11. 综合施肥法有哪些主要方法?12. 测土配方施肥法的基本内容。

13. 水稻“氮调”法的建立基础和方法特点。

14.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测定施肥法的基本步骤。

15. 基本概念:肥料效应函数;肥料效应曲面;等产线;边际代替率;等斜线;脊线;边际利润(R);边际成本;测土施肥法;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疑似症;重叠缺乏;营养诊断标准值;氮调。

第4章1. 试述作物常规施肥方式及其主要作用。

2. 作物常规施肥技术主要有哪些内容?3. 作物常规施肥方法有哪些?4. 作物种肥有哪些主要施用方法?5. 作物根外营养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6. 作物根外追肥的条件。

第5 ~ 8章1. 水稻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

2. 稻田适宜施用何种化学钾肥?稻草还田对水稻营养有何特殊意义?3. 小麦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

4. 小麦施用钼肥的条件。

5. 玉米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

6. 玉米主要追肥时期及其目的。

7. 棉花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地膜棉施肥技术要点。

8. 油菜需肥特性和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

9.烟草施肥重点考虑的营养元素。

10. 茶树营养的基本特性。

11. 果树营养年周期和生育周期特点。

12. 苹果和柑橘树施肥主要考虑的营养元素。

13. 结果期果树四个时期施肥各有何作用?14. 蔬菜基本营养特性和施肥技术特点。

15. 叶类、果类、根类蔬菜的营养共性。

16. 保护地蔬菜施肥主要应考虑的问题。

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营养,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物质,或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施肥:将肥料施于土壤或植物以提高产量、品质,并保持和增进土壤肥力的农业措施 矫正施肥:指针对某一土壤养分或植物营养缺乏症进行的施肥。

平衡施肥:指根据作物需要量、土壤养分供应数量和肥料有效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计量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肥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再结合土壤有效养分测定结果来指导施肥。

调控施肥:根据作物生态和阶段营养状况、土壤养分供应特点而进行的作物产中定量施肥。

属于科学施肥高级阶段肥效递减率:在其他技术措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渐次增加,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但作物的增产量却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这种现象与报酬递减律相吻合,称为肥效递减律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碳氮同(异)步效应:植株表现为吸收氮和转移氮素均增加,故可称为碳氮同步效应。

蛋白质百分含量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转移氮和吸收氮量,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籽粒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量减少造成的,所以过量施氮常导致千粒重下降,从高产优质角度出发,这种施氮效应是消极的,故称为碳氮异步效应养分运转率:系指收获期作物籽粒中某养分量占全植株(籽粒和茎叶)改养分量 的百分比。

%⨯+=茎叶中养分量籽粒中养分量籽粒中养分量运转率 养分农业利用效率: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氮肥的农业效率。

指增加单位氮肥的增产量。

以小麦为例:对照区氮用量-施肥处理的氮用量对照的小麦产量-施肥的小麦产量氮肥的农业利用率=控释肥料:同位施肥法:是指将控制肥与种子同窝或者靠近的施肥方法。

肥料效应函数:将肥料量与产量、品质等指标间的关系用数学式表达肥料效应曲面:指用三维坐标系统来表示产量y 随x1和x2的施肥量变化而变化,由三个变量(x1、x2、y )决定的许多点所构成的回归曲面等产线:肥料效应曲面上产量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在底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肥料效应的等产线等斜线:将一系列等产线上斜率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成一条曲线脊线:将等产线上斜率为0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脊线,即养分间代替的分界线 边际代替率:当产量不变时,两种养分施用量的增减比率边际利润(R ):增加单位成本所增加的施肥利润(施肥利润对肥料成本的一阶导数) 边际成本:到达经济最佳施肥量时,边际产量等于肥料和产量的价格比,即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此时单位面积的施肥利润最大测土施肥法:根据土壤有效养分测定结果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研究,判断土壤养分丰缺程度,提出施肥建议。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按各处理产量及吸收养分量及土壤有效养分的总含量进行计算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25.2)(2⨯⨯kg mg hm kg 测试值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缺素区产量( 疑似症:缺乏不同营养元素而表现出相似的症状。

重叠缺乏: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缺乏症状在同一作物上同时或先后重叠发生。

营养诊断标准值:指生长良好、不出现任何症状植株特定部位的养分测试值的平均值,标准值加上平均变异系数,即为诊断标准氮调:以调控土壤供氮指标为主体的水稻高产施肥法1. 作物施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1)作物施肥学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作为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物施肥学的发展状况直接维系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2)科学施肥对作物产量的作用。

施肥时提高作物产量最重要的手段,作物产量的高低决定于单位面积上施肥量、作物对营养物质吸收和转化效率的高低(3)施肥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

科学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施肥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2. 中国作物施肥的主要发展阶段与特点。

(1)化肥试用阶段。

由传统、单一施用有机肥转变发展为大规模施用化学肥料,并以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作为施肥制度(2)矫正施肥阶段。

由经验性随意施肥逐渐发展为矫正、平衡、定量化施肥,由合理施肥逐步进入科学施肥(3)平衡施肥阶段。

由单一养分肥料施用发展为多种养分平衡施用,并推动复合肥、专用肥更大范围的应用(4)调控施阶段。

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施肥经验模型,初步提出了调控施肥的理论与方法,为作物静态,主观施肥向动态调控施肥发展奠定了基础3. 国外作物施肥的主要特点。

(1)肥料效应方程式研究与应用(2)以测定土壤有效养分作为定量施肥的重要依据(3)依据作物营养化学诊断指导施肥4. 国内外作物施肥的发展趋势。

(1)施肥模型由单一向综合、由静态向动态发展(2)计算机在调控施肥中得到应用(3)新型农业中作物优化施肥技术体系研究(4)施肥对名特优作物产量品质的调控作用(5)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限制因子研究(6)营养高效基因型作物的施肥研究5.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

原因:(1)养分损失,低效化学氮肥为主体。

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铵态氮肥的氨挥发,也包括尿素转化后氨的挥发;硝态氮肥和尿素的直接淋失,以及水田中反硝化作用引起的气态损失。

施肥方法不当也是养分损失的主要原因(2)为追求高产,施肥量过高。

超过正常需肥量越多肥料利用率就越低(3)养分配比不当。

由于偏施氮肥使养分比例不平衡,也影响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4)农民施肥技术落后,缺乏劳力和技术,缺乏其他配套技术(5)有机肥施用大幅度减少意义:减少养分损失和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经济效益6. 为什么重点研究氮、磷、钾、铁元素营养高效基因型植物?(1)氮:除少数豆科植物外其它植物对氮的需求量均很大;土壤中氮养分低(2)磷:土壤中全磷含量是有效磷的100-200倍,且磷具不可再生性;植物吸收磷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植物对水溶性磷需求量仅0.2ppm,但也很难满足(3)钾:土壤中全钾含量为有效钾的100-300倍,植物需钾量大;植物根系分泌可释放钾(4)铁:土壤中全铁十分丰富,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植物存在缺铁的普遍性,土壤中铁易氧化,pH提高使铁不可利用;部分植物根系在缺铁时分泌高铁载体,络合铁促进吸收1. 施肥定量的基本依据是什么?早期:作物对肥料的生物效应现代:施肥对作物产量、品质、环境等的效应和直接经济效益2. 施肥基本原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作物施肥的指导意义。

施肥基本原理包括施肥的定量原理,量比原理、平衡补偿原理和综合效益原理。

(1)施肥定量的理论基础是肥效递减率,它与合理施肥关系密切,可以借此确定最佳施肥量从而避免施肥的盲目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2)量比原理的理论基础是最小养分律,它可以作为施肥量比的依据,使用合理配方肥,达到高产优质(3)平衡补偿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养分归还学说,核心是以施肥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强调增产必须以施肥方式补充土壤养分,保持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需求间的关系(4)综合效应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因子综合作用律,肥料的增产效应受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影响,施肥措施必须与其他农业措施配合,肥料之间的配合施用应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农作物产量与养分、水分、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有关,科学施肥要有系统工程的观点,因子综合律能很好地解决配套措施问题3. 化学肥料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和条件。

(1)作物的高产和连年重茬种植必然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同时也移走了碱基元素,如钙、镁等矿物元素,导致了土壤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开始酸化(2)长期大量施用单一化学肥料,土壤中SO42-、PO43-、NO3-、Cl-等酸根离子大量积累,导致土壤酸化(3)氮肥在土壤中经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释放出H+(4)施用化学酸性肥料(如普通过磷酸钙含3-5%的游离酸)(5)施用大量未发酵好的土杂粪,生物分解生成有机酸,导致土壤酸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