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风险管理的方法起源于企业管理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目前又逐步为各国行政机关所借鉴。本文从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的定义、范围入手,分析检验检疫业务推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初步设想。

一、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的定义和范围

为适应全球贸易化发展需要,检验检疫部门既要严密监管,确保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又要加快通关,服务和促进地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把关和服务的矛盾长期存在并将一直存在,但这也为实施风险管理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机会。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在2011年全国质检半年工作总结会讲话时提出,“实现主动监管、有效监管,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切实做到防范在前。”对检验检疫而言,检验检疫业务风险是指与检验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办法、要求得不到很好落实的潜在威胁。具体讲,是检验检疫部门在行政执法、检验检疫服务、监督管理等活动中,基于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由于内外执法环境及其变化,检验检疫或其管理相对人的作为或不作为,对检验检疫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

检验检疫业务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及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指国内外与检验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和守法情况及其变化;国内外与检验检疫相关的标准、技术以及合格评定程序的异同性;产品本质特性及环境信息;产品全生命周期相关方的质量控制及变化;管理相对人的信用情况;境外通报信息、疫情疫病信息、退货信息、媒体信息及其通过外部合作和行政互助获取的信息等。内部风险包括检验检疫相关制度和资源配置、业务管理模式、运行及通关机制;技术、手段和方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等建立情况;发生的重大工作质量事故或业务风险事件的情况以及执法者素质等。

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是指承认检验检疫业务风险客观存在,而且在不能完全消除和避免的前提下,通过检验检疫各层级、各部门、各环节在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监督与检查等方面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立足现有的管理资源,对检验检疫业务管理中各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

二、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是检验检疫追求卓越绩效的客观要求。境内外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监管体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检验检疫人员的素质、管理相对人的诚信缺失等,都会对检验检疫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而实施风险管理可以解决检验检疫事物发展

过程中的矛盾,化解风险,提升应对能力,从而确保检验检疫实施总体目标的实现,做到通关快速、风险可控、监管有效、资源节约、质量提升。

2.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是解决检验检疫管理资源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的最有效途径。入世以来,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进出口活动连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检验检疫业务也随之大幅增长。从中央到地方,从国有企业到外资、民营企业,均要求检验检疫部门提高通关速度,方便企业进出。尽管检验检疫部门针对具体货物实施了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分类管理,出台了大量的服务帮扶措施,实施了“5+2”工作制,但由于检验检疫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的增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检验检疫整体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只有推行风险管理,通过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和信息化风险管理平台,才能有效解决检验检疫当前面临的人手、经费等管理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

3.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是检验检疫实现严密监管和快速通关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实施风险管理,采取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突出重点,重视对国外通报、退货调查、工作质量督察等风险信息和进出口业务数据的分析,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和风险分析,有针对性地督促各业务管理部门加强相关产品检验检疫监管,提升检验检疫工作质量,避免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问题发生,为领导决策、业务管理提供参考。此外,还可以通过风险分析,提前实施风险布控。如对出入境货物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包括口岸布控核查、暂停或禁止存在重大风险的货物出入境等,有效防范不合格货物传入传出的风险,实现严密监管。检验检疫部门通过风险分析,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收集的各方面信息情况,实施分类管理,提高了检验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简化检验检疫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4.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是加强检验检疫队伍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检验检疫作为政府执行部门,拥有一定的权力。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制约,这些风险就会转变为实际的灾难。因此,实施风险管理,对检验检疫全流程进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检验检疫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有效提升检验检疫工作质量。

三、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初步设想

风险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以促进组织目标实现为总的原则,最根本的目的是明确组织对风险的态度,降低长期风险成本,使潜在长期收益尽可能最大化。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服务于建立现代检验检疫监管制度,有效解决把关与服务的平衡,以及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和检验检疫管理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就当前而言,笔者认为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2011年以来,各直属局相继成立了风险管理处,首次明确了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基本职能。以福建检验检验局为例,2011年6月8日,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正式设立风险管理处,明确风险管理处负责组织开展业务工作风险分析,实施业务工作风险管理。但目前还没有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全国的检验检疫业务的风险管理。为此,检验检疫部门应自上而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构,统一全国检验检疫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

2.开展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一是建立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与实施指南,指导和规范检验检疫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二是制定涉及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监管、动植物检验检疫、卫生检疫以及工矿产品的检验监管等不同专业的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指南。三是在各专业风险管理指南的指导下,制定不同产品类别的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报告,规范具体产品和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

3. 着力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是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的融合,对人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一直以来,检验检疫部门都处在执法把关的风口浪尖,更加关注的是对具体进出口货物、物品的检验检疫货物风险分析,而对体系化的全过程的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思考的较少,掌握较为全面的风险管理理论的专家则更少。因此,应在全系统尽快开展风险管理理论的培训,增强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意识,让风险管理嵌入检验检疫的各项活动和过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