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共轨系统概述-讲义
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控制系统和部件功能概述

空燃比控制策略
空燃比控制策略是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最 佳燃烧状态,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空燃比控制策略通过调节燃油喷射量和进气量,使发动机的空燃比保持在最佳值。此外,该策略还考虑 了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水温、油温等参数,以实现最优的燃烧效果。
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 控制系统和部件功能 概述
REPORTING
https://
目录
• 引言 • 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控制系统概述 • 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主要部件功能 • 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控制策略 • 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 结论
PART 01
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控制系统采用了 开环和闭环相结合的控制方式,通过 怠速电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传感 器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根 据监测结果进行实时调整,以实现怠 速控制的最佳效果。
PART 05
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控制 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智能化控制
通过深入了解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和部件功能,有助于提高发动 机的性能和排放水平,为相关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PART 02
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控制 系统概述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控制系统组成
01
02
03
传感器
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工作状 态和参数,如油轨压力、 冷却液温度、进气压力等。
引言
REPORTING
柴油机共轨系统

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s09040671.高压共轨技术简介柴油机在机械喷射、增压喷射和普通电喷后,近几年来出现了共轨高压喷射。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是建立在直喷技术、预喷射技术和电控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概念的燃油喷射系统。
其主要由低压供油系统、高压供油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电控管理系统等组成(图1) 。
关键部件是由高速电磁阀控制喷射的喷油器和所有喷油器公用的公共蓄压油管(共轨) 。
高压共轨(Common Rail) 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 ECU) 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 ,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 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
它通过共轨直接或间接地形成恒定的高压燃油,分送到每个喷油器,并借助于集成在每个喷油器上的高速电磁开关阀的开启与闭合,定时、定量地控制喷油器喷射到燃烧室的油量,从而保证柴油机达到最佳的雾化、燃烧和最少的污染排放。
高压共轨系统可实现在传统喷油系统中无法实现的功能,其优点有:1. 共轨系统中的喷油压力柔性可调,对不同工况可确定所需的最佳喷射压力,从而优化柴油机综合性能。
2. 可独立地柔性控制喷油正时,配合高的喷射压力(120~200MPa) ,可同时控制NOx 和微粒( PM)在较小的数值内,以满足排放要求。
3. 柔性控制喷油速率变化,实现理想喷油规律,容易实现预喷射和多次喷射,既可降低柴油机NOx ,又能保证优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4. 由电磁阀控制喷油,其控制精度较高,高压油路中不会出现气泡和残压为零的现象,因此在柴油机运转范围内,循环喷油量变动小,各缸供油不均匀可得到改善,从而减轻柴油机的振动和降低排放此外,共轨技术对促进环境的保护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压共轨系统是世界最为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被世界内燃机行业公认为20 世纪三大突破之一,它能够在不同工况下都以120 MPa 的喷射压力实现稳定可控喷射,使柴油机各工况的燃烧达到最佳状况,性能大大优化,排放中的有害成分进一步减少。
高压共轨系统PPT

3. 可以实现预喷射,但是预喷射不能灵活调节; 4. 电磁阀采用高电压驱动,实现电磁阀的快速闭
合控制。 5. 整个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较高。
第47页
§2.3.3 BOSCH高压共轨系统
第48页
高压共轨系统在BMW轿车柴油上
第49页
BOSCH的高压共轨系统
第10页
位置控制式分配泵
油温传感器 喷油量调整 屏蔽轴
位置传感器 分配转子
分配转子
凸轮轴 定时控制活塞
出油阀 油量控制套筒 定时电磁阀
第11页
另一种位置电控VE泵
线圈
位置传感器
衔铁
断油电磁阀
定时控制阀
油量控制套筒
第12页
控制特点
•油量控制特点:
调速器被取消;对油量控制套筒实施位 置饲服控制;喷射量的间接控制
此需要的峰值转矩比较小,2升的轿车发动机的高压泵在 标定转速和1350bar压力的条件下,需要3.8Kw的驱动功率。
第81页
6 关于共轨系统的基本问题(续)
问题11:高压泵能否实现的省功率运行? 首先是很有必要,因为从PCV泄压的燃油已经被加 压,油温会升高而且能量损失加大。利用高压泵的 单个柱塞关断阀,可以进一步降低高压泵的能量损 失。
平最高
第62页
附:五十铃共轨系统
第63页
附:五十铃共轨系统
第64页
附:五十铃共轨系统
第65页
§2.3.5 压电晶体喷油器—共轨2
第66页
压电晶体相对线圈执行器的优点(1)
第67页
压电晶体相对线圈执行器的优点(2)
第68页
由压力控制模式向体积控制模式过渡
共轨系统的基本介绍

共轨系统的基本介绍柴油机实行高压柴油电子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污染,同时,其在动力性、油耗以及驾驶性等方面相比传统机械系统也具有明显的优势:1) 与同功率的汽油车相比,柴油车燃油消耗约节省25%~30%;2) 动力性强,主要表现在扭矩大,低速状态下加速快,拖拽性能佳等优势;3) 可实现喷油的精确控制,具有多次喷射能力;4) 较好的烟度控制能力与排放潜力;5) 电控单元的精确控制,使得柴油细化,燃烧完善,有效抑制颗粒物与NOx生成;6) CO2排放量比汽油车降低30%左右,HC的排放量也明显降低。
在电控单体泵、电控泵喷嘴、共轨系统这些柴油电子控制方案当中,以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最被广大主机厂所推崇,究其原因无外乎从机械控制式向电子控制式转变的方便度。
共轨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各老机型对升级进行机械更改的要求。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共轨系统提供商主要是国际巨头,包括市场份额接近70%的德国博世BOSCH、日本的电装DENSO、美国的德尔福DELPHI、仅自供的卡特皮勒CATERPILLAR等。
本土企业当中虽也有聚力进行共轨系统研发与生产的,包括新风、北油、龙泵、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等,但目前的技术成熟度与生产成熟度均未成气候,路漫漫其修远兮,仍须上下大力求索!一、共轨系统主要组成整个高压共轨系统可被分为电控系统与液力系统两大部分。
液力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滤清器、高压油泵、高压油轨与喷油器;电控系统则包括电控单元、传感器与执行器这三类。
二、共轨系统工作原理1、通过油门踏板,传感器得到驾驶员的要求,将信号传送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辆工况(环境、进气量、转速、负荷等),对轨压、进气量以及喷油进行精确运算,从而控制执行器输出,实现驾驶员的要求。
2、燃油从油箱被吸出后,经油水分离器与滤清器后被送入高压油泵,高压油泵将柴油输送到高压油轨中,高压油轨上有一压力传感器用来监控轨压。
在整套高压共轨电控系统中,各类传感器及时检测出发动机的实际运行状态,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预置的程序进行运算后,确定适合于该工况下的最佳喷油量、喷油时刻、喷油速率等。
解读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一、柴油机基本知识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都有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气门、曲柄、曲轴、凸轮轴、飞轮等。
但前者用压燃柴油作功,后者用点燃汽油作功,一个"压燃"一个"点燃",就是两者的根本区别点。
汽油机的燃料是在进气行程中与空气混合后进入气缸,然后被火花塞点燃作功;柴油机的燃料则是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直接喷注入气缸,在压缩空气中被压燃作功。
这个区别造成了柴油机在燃料供给系统的结构有其自己的特点。
柴油机的燃料喷射系统是由喷油泵、喷油器、高压油管及一些附属辅助件组成。
柴油机燃料输送的简单过程是:输油泵将柴油送到滤清器,过滤后进入喷油泵(为了保证充足的燃料并保持一定的压力,要求输油泵的供油量比喷油泵的需要量要大得多,多余的柴油就经低压管回到油箱,其它部分柴油被喷油泵压缩至高压)经过高压油管进入喷油器直接喷入气缸燃烧室中压燃。
(示意图是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4是高压输油管、1、2、3是低压输油管、5、6、7、8是回油管)。
二、高压共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现代先进的汽车柴油机一般采用电控喷射、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在重量、噪音、烟度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而且相比汽油机更环保。
目前国外轻型汽车用柴油机日益普遍,奔驰、大众、宝马、雷诺、沃尔沃等欧洲名牌车都有采用柴油发动机的车型。
在电控喷射方面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主要差别是,汽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只是控制空燃比,柴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则是通过控制喷油时间来调节输出的大小,而柴油机喷油控制是由发动机的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油门拉杆位置)来决定的。
因此,基本工作原理是计算机根据转速传感器和油门位置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首先计算出基本喷油量,然后根据水温、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等传感器的信号进行修正,再与来自控制套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反馈修正,确定最佳喷油量的。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U(计算机)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简介

二、共轨系统概述
二 、共轨系统概述 该系统主要硬件是输油泵、共轨管、喷油 器和各种传感器。输油泵的结构有多种型式, 不同发动机可以选用不同的输油泵。一般来 说,大型柴油机选用直列式供油泵,小型柴 油机选用分配式供油泵。
二、共轨系统概述 供油泵的作用是把低压燃油加压成高压燃 油,并将高压燃油供入共轨管中。共轨管中 燃油压力大小是通过供入共轨中的燃油量来 调节的。
二、共轨系统概述 喷油器控制喷油定时和喷油量。这是通 过控制喷油器上电磁阀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 的。当电磁阀通电开启时,喷油器开始喷油。 电磁阀断电关闭时,喷油器喷油结束。因此, 电磁阀的通电时刻控制喷油开始点,电磁阀 的通电时间控制喷油量。
二、共轨系统概述 由于任何形式的输油泵输出的油液的流量 和压力都是脉动的,因此共轨管的作用是稳 压和滤波,并储存高压燃油,以精确的压力 向各个气缸喷油器分配燃油。
•
三、供油系统简介
3.5 油量限制器(液流缓冲器)
• 功用:液流缓冲器和高压油管相 连,将高压燃油送入喷油器中, 并在非常规状态下用于保护发动 机。 安装:安装于共轨管上。 工作原理:平常状态下,从共轨 管出来的燃油通过活塞推动钢球, 但不会密封出油通道,燃油可正 常到达喷油器;在非常规状态下, 如压力过大时而油压限制器又损 坏的情况下,钢球将会密封出油 的截面而停止向缸内供油。
共轨系统简介
2007-03-24
目录
• • • • • • • 简述 共轨系统概述 供油系统 控制系统 诊断系统 电控发动机常识简介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故障检修注意事项和一般步骤
一、简
述
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产生背景 • 公路运输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据统计世界客运总量的80%和货运总量的 42%是由公路来承担的。在世界能源消耗 中,公路运输要占石油消耗的42%,约占 人类能源消耗的16%。所以车用发动机能 源消耗的大户。在当今能源紧缺的情况下, 提高车用发动机的效率,降低油耗,是发 动机发展的一个长期目标之一。
博世BOSCH德尔福柴油机共轨技术讲座ppt课件

高的燃油喷射压力,有助于提高柴油机的低速扭矩。
•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特点: • 调节自由度大: • 喷射压力; • 喷射时刻; • 喷油量。 • 控制精度大大改进。
五次喷射
1) 预喷-Pre injection(冷起动)
高压共轨发动机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发动机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发动机工作原理
预喷式柴油机
直喷式柴油机
高压共轨发动机工作原理
•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高压油轨是共同的,因此称为共轨。系统的电脑根据工况和其他环境条
件,通过高压油泵,将高压油轨中的燃油压力控制在所需要的水平上,并通过对喷油嘴上泄 压阀的控制,以选择最佳的燃油喷射相位和喷射规律。
发动机转速
在正常状态下
正常状态下的燃油喷射压力 由发动机转速和燃油喷射量 计算。
高压共轨发动机工作原理
冷却液温度
燃油喷射量控制
加速踏板位置
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起动时的燃油喷射量 在发动机起动时燃油喷射
量由发动机起动转速和冷却 液温度决定。
发动机转速
标准的燃油喷射量 标准的燃油喷射量由发动机转 速和加速踏板位置决定。
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BOSCH高压共轨系统
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工作原理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是一个带 有逻辑输出的空气质量传感器, 为了获得空气流量,传感器元件 上的传感器膜片被中间安装的加 热电阻加热,膜片上的温度分配 被与加热电阻平行安装的温度电 阻测量。通过传感器的气流改变 了膜片上的温度分配,从而使得 两个温度电阻的电阻值产生差异。 电阻值的差异取决于气流的方向 和流量,因此空气流量传感器对 空气的流量和方向具有较高的要 求。微机械制造的传感器元件的 小尺寸和较低的热容量式的传感 器的响应时间<15ms。如需要可 以在传感器内部安装进气温度传 感器,用以测量进气温度。
电控共轨柴油机电控原理简介PPT课件

04 进排气系统优化措施
进气歧管设计与优化
进气歧管长度与直径设计
01
根据柴油机工作特点,合理设计进气歧管长度和直径,以优化
气流速度和分布。
进气歧管形状优化
02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进气歧管形状进行优化,
减少气流阻力和涡流损失。
进气歧管材料选择
03
选用耐高温、耐腐蚀、轻量化的材料,以提高进气歧管的耐用
涡轮增压器匹配策略
1 2 3
涡轮增压器类型选择
根据柴油机排量和功率需求,选用合适的涡轮增 压器类型(如定压涡轮增压器、脉冲涡轮增压器 等)。
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
通过调整涡轮增压器参数(如压比、流量等), 实现与柴油机的良好匹配,提高进气压力和空气 流量。
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对涡轮增压 器进行精确控制,确保其在不同工况下均能保持 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
SCR系统组成
由尿素水溶液喷射系统、催化剂和反应器等组成。尿素水溶液在排气中分解为氨气,氨气与排气中的 NOx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SCR系统工作原理
当柴油机排气流经SCR反应器时,尿素水溶液喷射系统将尿素水溶液喷入排气中,尿素水溶液在高温 下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氨气与排气中的NOx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 从而降低NOx排放。
接收传感器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输 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器,实现对发动机 的精确控制。
组成
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
通讯接口与诊断功能
通讯接口
实现ECU与其他控制单元或诊断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诊断功能
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

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结构及原理高压共轨系统利用较大容积的共轨腔将油泵输出的高压燃油蓄积起来,并消除燃油中的压力波动,然后再输送给每个喷油器,通过控制喷油器上的电磁阀实现喷射的开始和终止。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共轨腔内的高压直接用于喷射,可以省去喷油器内的增压机构;而且共轨腔内是持续高压,高压油泵所需的驱动力矩比传统油泵小得多。
通过高压油泵上的压力调节电磁阀,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状况以及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对共轨腔内的油压进行灵活调节,尤其优化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通过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定时,喷射油量以及喷射速率,还可以灵活调节不同工况下预喷射和后喷射的喷射油量以及与主喷射的间隔。
高压共轨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压油泵、共轨腔及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
供油泵从油箱将燃油泵入高压油泵的进油口,由发动机驱动的高压油泵将燃油增压后送入共轨腔内,再由电磁阀控制各缸喷油器在相应时刻喷油。
预喷射在主喷射之前,将小部分燃油喷入气缸,在缸内发生预混合或者部分燃烧,缩短主喷射的着火延迟期。
这样缸内压力升高率和峰值压力都会下降,发动机工作比较缓和,同时缸内温度降低使得NOx排放减小。
预喷射还可以降低失火的可能性,改善高压共轨系统的冷起动性能。
主喷射初期降低喷射速率,也可以减少着火延迟期内喷入气缸内的油量。
提高主喷射中期的喷射速率,可以缩短喷射时间从而缩短缓燃期。
主要生产商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公司在研发和生产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日本电装、德国博世和美国德尔福。
情景四CDI共轨柴油机系统简介

情景四 CDI共轨柴油机系统简介
油量控制原理 根据发动机工况,共轨系统ECU 通过
控制油量控制电磁阀的通电、断电来控制 回油量,以实现控制泵油量。ECU 输送来 的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电磁阀开度大小, 即电磁阀的开度与通电电流呈线性关系。 油量控制电磁阀通电(电磁阀打开),回 油量增加,高压泵泵油量减小。相反,油 量控制电磁阀断电(电磁阀关闭),回油 量减少,高压泵泵油量增大。
情景四 CDI共轨柴油机系统简介
三、CDI 共轨柴油喷射电控系统部分传感器简介 (一)凸轮轴位置传感器G40
根据霍尔效应制成,与汽油电控系统霍耳传感器相同。如果 其损坏,发动机按固定供油提前角进行喷油。
情景四 CDI共轨柴油机系统简介
(二)发动机转速传感器G28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采用电磁式
转速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飞 轮上。检测发动机曲轴转速和一缸 上止点信号,是柴油发动机控制喷 油量和供油提前角的重要参数,一 旦损坏,发动机将熄火。
情景四 CDI共轨柴油机系统简介
(六)油压传感器G247 油压传感器按压电原理实现将压力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给发动机
ECU,输出电压为0.5V ~ 4.5 V。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输出电压超过工 作范围,说明油压传感器损坏,发动机ECU 按备用程序进行调节。此时 发动机喷油量减少,功率下降。
油压调节阀弹簧预压压力一般为10MPa,发动机工作时, 正常油压为10M Pa ~ 135MPa。当油压超过135MPa 时,电 磁阀断电,进行卸压;发动机停机时,电磁阀断电,系统保持 10MPa 的油压。
情景四 CDI共轨柴油机系统简介
(六)喷油器(喷射器)
共轨系统常用电磁式喷油器。 系统主要由针阀偶件、喷油器体、 电磁阀、进油管接头、回油管接 头等组成。
柴油机共轨系统介绍

1Leabharlann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是国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的一门柴油机高压喷射供 油技术,它采用具有稳定的高压储油腔,通过电子控制的喷油器适时地向 气缸中喷入适量的柴油以达到低排放的要求。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有德国 博世(BOSCH)、美国德尔福(DELPHI)、日本电装(Denso)和德国西门 子VDO公司等四家公司。 柴油机共轨喷油系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一个共同的高压燃油蓄势 器,称为共轨。高压供油泵只负责向这个蓄势器提供高压燃油,不负责控 制燃油定量和喷油定时。管理燃油压力和向各个气缸输送燃油的任务通过 共轨完成。这样,燃油喷射过程可以不受压力产生和燃油输送过程的牵制; 燃 油 定 量 控 制 和 喷 油 定 时 控 制 可 以 更 为 灵 活 和 自 由 。 相对于其他燃油喷射系统,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有如下特点:在燃油定 量和喷油定时方面实行全电子的和柔性的控制;喷油规律曲线形状可以比 较自由地调整;优化的、已可达到1800bar的喷油压力(仅次于博世公司的 泵喷嘴和泵管嘴)控制;能实现每个工作循环多达七次的燃油喷射;高度 的紧凑性和较低的高压油泵驱动扭矩。
压电式喷油器两大类,博世、电装、德尔福等采用的为前者,西
高压燃油进口
门子采用的为后者。
电磁阀共轨喷油器结构如图所示,由高压燃油进油口、喷油器体、 电磁阀体、量孔板、两通阀、针阀、油嘴等几部分组成:
喷油器体
电磁阀
控制阀
转接板
SPO
INO: INO: Inlet orifice , 进油量孔;SPO: Spill orifice , 出油量孔 NPO: Nozzle path orifice , 喷油嘴通道量孔
衔铁开启
轨压信号
针阀升程
柴油机共轨ppt课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七、喷油器
• 喷油器根据ECU 发出的信号,将油轨中的 加压燃油以最佳的喷射正时、喷射量、喷 射率和喷射方式喷射到发动机燃烧中。
• 进油泵(集成在输油 泵中)从燃油箱吸入 燃油,然后通过燃油 滤清器供给泵室。
• 凸轮轴驱动进油泵的外部/ 内部转子,
使其开始转动。根据外部/ 内部转子的运 动产生的空间,进油泵将燃油抽吸到吸 入口,然后压送到排放口。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四)、 压送机构
• 凸轮轴由发动机驱动, 凸轮通过挺柱体驱动 柱塞以压送进油泵提 供的燃油。PCV 对供 油量进行控制。燃油 从进油泵压送到气缸, 然后到出油阀。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系统主要组件外观图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四、进油泵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柴油国四共轨发动机控制系统与部件功能概述

注意: 限压阀累计开启次 数< 50 次,累计 开时间< 5小时, 达到限值后必须更 换!
二、共轨系统核心部件
3.2 流量限制器 作用:在非常情况下阻止喷油器 常开而持续喷油与高压油管损坏等漏 油。 原理:正常工作时,随着喷油使 喷油器端压力下降,导致柱塞向喷油 器方向移动。喷油结束柱塞停止移动, 压降减小,弹簧将其压回静止位置。 燃油大量泄漏时,柱塞移动后被压在 出口处的密封座面上,停止向喷油器 供油。燃油少量泄漏时,柱塞无法回 到其静止位置,几次喷油后,柱塞运 动到出油孔的密封座上,从而关闭喷 油器进油口。
三、共轨系统传感器
3.3 水温传感器
电 阻 ( Ω )
功用: 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水回路中。监测发动机的 温度,用于暖机控制、超温限扭、预热控制、 油量修正等. 原理: 该传感器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通过 感应接触电阻的温度,使传感器的阻值成负温 度的变化。
特性: 高灵敏度NTC 工作电压:5±0.15V(ECU提供) 额定电阻 :在 20°C 2.5 kΩ ± 6% 在100°C 0.186 kΩ ± 2%
三、共轨系统传感器
3.4 机油压力温度传感器
功用: 安装在机油管路上,监测机油的压力 状态,当机油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发 出警报信息。 原理: 该传感器采用MEMS和专用集成电路( ASIC)技术设计制造,将感应到的压 力转换为正比例电压值输出给ECU。
作用:该传感器可以确定活塞上止点位置,同时测量曲轴的转速。 原理:飞轮外端面360范围内按6度间隔打58个孔,剩下2孔未打形成间隙,作为判 断活塞上止点的依据。传感器中的磁通量随着通过的孔与间隙而变化,产生正弦交 流电压,其波幅随着发动机转速而变化。设定间隙到传感器位置的角度,可确定一 缸上止点。结合凸轮轴传感器正时凸轮,确定一缸发火上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