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

合集下载

初步设计阶段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讲解

初步设计阶段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讲解

FCD31010 FCD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iFCD31010 FCD1999年10月ii_____ 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______ 勘测设计研究院______ 年—月目录1综合说明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 ( 4)3 基本资料 (4)4 面板坝布置 (9)5 坝体设计 (10)6 坝体计算 (13)7 基础处理 (14)8 坝体原型观测设计 ..................................................... ( 15)9 工程量计算及设计成果 ................................................. ( 16)1 引言工程位于 ____ 省 ______ ( 县)以 __ km 的 _____ 河上,是以 ______ 为主,兼顾 (结合 ) 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水库正常蓄水位 ________ m,最大坝高 ______ m 总库容 _______32m ,电站总装机容量 ______ MW 年发电量 ______ kW- h ,灌溉面积 _____ hm 。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 _______ 年 ____ 月由 ____ 审查通过,选定坝址为。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的文件 (1)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可行性研究地质报告、建材试验报告 (4)可行性研究专题报告(5) 设计合同及设计任务书(6) 初步设计地质报告、建材试验报告 2.2 主要设计规范3 基本资料3.1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1) 工程等别工程,水库总库容 x 108nf ,防洪效益,灌溉面积 hmf ,水电站装 机容量 MV ,按SDJ 12 — 78的规定,本工程为等。

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引言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设形式,它采用混凝土和石块相结合的方式建设。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过程,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1. 结构设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主要的结构设计要素包括坝顶宽度、坝体高度、坝基宽度等。

1.1 坝顶宽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坝顶宽度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设计,一般应考虑坝体安全稳定性和运维施工的需要。

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兼顾坝顶的自然蚀落和风力损坏等因素。

1.2 坝体高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坝体高度是根据工程需求和工程地形确定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坝体的稳定性和坝顶的承载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1.3 坝基宽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坝基宽度是保证坝体稳定的关键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和确定,以确保坝基的稳定性和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2. 材料选择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材料选择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

主要的材料包括混凝土、石块、钢筋等。

2.1 混凝土混凝土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主要构筑材料。

在选择混凝土时,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抗渗透性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坝体的稳定性。

2.2 石块石块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主要填充材料。

在选择石块时,应考虑石块的抗压强度、粒径分布等因素,以确保石块的质量和坝体的稳定性。

2.3 钢筋钢筋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主要加固材料。

在选择钢筋时,应考虑钢筋的强度、粘结性等因素,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坝体的稳定性。

3. 施工工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工艺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和质量。

主要的施工工艺包括基础处理、面板施工、堆石施工等。

3.1 基础处理基础处理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的第一步,它包括坝基的清理、坝基的处理等工作。

在基础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确保坝基的平整度和牢固性。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说明书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说明书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目录目录 (I)摘要 (V)Abstract (VI)第1章综合说明 (1)1.1 工程特性表 (1)1.2 建设目的和依据 (3)1.3 建设的条件 (3)1.4 建设的规模及综合利用效益 (3)1.4.1 建设规模 (3)1.4.2 综合利用效益 (4)第2章自然地理条件 (6)2.1 地形条件 (6)2.2 水文特性 (6)2.3 工程地质条件 (7)2.3.1 库区工程地质 (7)2.3.2 坝址工程地质 (7)2.3.3 引水发电隧洞工程地质条件 (11)2.4 气象、地震及其他 (11)2.4.1 气象、地震 (11)2.4.2 天然建筑材料 (11)第3章设计条件和设计依据 (13)3.1 设计任务 (13)3.2 设计依据 (13)IB江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第4章洪水调节计算 (15)4.1 洪水调洪演算 (15)4.1.1 洪水调洪演算原理 (15)4.1.2 洪水调洪演算方法 (17)4.2 洪水标准分析 (18)4.3 泄水建筑物的型式选择 (18)4.4 调洪演算及泄水建筑物尺寸的确定 (18)4.4.1 调洪演算过程 (20)4.4.2 洪水过程线的模拟 (21)4.4.3 计算公式 (21)4.4.4 计算结果 (22)4.4.5 方案比选 (22)4.4.6 坝顶高程的确定 (23)第5章主要建筑物型式选择及枢纽布置 (27)5.1 枢纽等别及组成建筑物级别 (27)5.2 坝型选择 (28)第6章第一主要建筑物设计 (31)6.1 大坝轮廓尺寸及防浪墙设计 (31)6.1.1 坝顶高程及坝顶宽度 (31)6.1.2 坝体分区 (32)6.1.3 坝坡与马道 (34)6.1.4 防浪墙设计 (34)6.2 堆石料设计 (42)6.2.1 堆石料基本特性参数 (42)6.2.2 主、次堆石料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

FJD31080 FJD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7年11月1水电站技术设计阶段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 (4)4. 坝体布置 (9)5.坝体设计 (9)6.坝的计算 (12)7.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面板设计 (13)8.面板与岸坡、基础及刚性建筑物的连接 (17)9.基础处理 (18)10.原形观测 (19)11.技术专题研究(含试验) (20)12.工程量计算 (21)13.设计成果 (22)31 引言工程系建在河(江) 游,距市(县) km。

水库总库容亿m3,是以、为主和、的综合利用水库。

本工程主(副)坝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m,坝顶长m。

属等工程。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于年月经审查通过,并以文进行了批复。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或本专业的文件(1)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审批文件;(3) 工程专题研究报告;(4) 工程有关文件或会议纪要。

2.2 主要设计规范(1) SDJ 12-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和补充规定(试行);(2) SDJ 218-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及修改和补充规定;(3) SLJ 01-88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准则;(4) SDJ 10-78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5) SDJ 20-78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试行);(6) SDJ 14-7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试行);(7) SL 52-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8) SL 47-94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9) SDJ 207-82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10) SDJ 213-8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11) SD 220-87 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12) SL 62-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范本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范本

FJD31070 FJD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大、中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 9 9 7年11月1水电站技术设计阶段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5)3. 基本资料 (5)4. 坝体设计 (12)5.基础处理 (16)6.接缝设计 (19)7.坝体稳定计算及应力分析计算 (19)8.碾压参数与专题试验研究 (22)9.原型观测设计 (22)10.工程量计算 (23)11.设计提供的成果 (23)341 引 言1.1 任务来源根据 年 月 日电力工业部(或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文要求,及 电站技术设计工作大纲,编制本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设计大纲。

1.2 相关建筑物的布置及对大坝的要求(1) 开敞式溢洪道紧靠左(或右)坝肩,二者以重力式挡墙联接,且与帷幕灌浆联成正体。

挡墙坡度为 。

(2) 根据枢纽布置,导流隧洞 条设于 岸,(或引水隧洞或泄洪洞)通过坝基,洞顶高程约 m 。

(3) 坝肩左(或右)岸有对外公路通过,在坝肩开挖时需一并考虑。

(4) 地面厂房设于坝后,下游坝面公路要与进厂公路联接。

(5) 开关站设于坝后,位于坝脚上,其平台高程为 m 。

其基础为坝体的一部分。

(6) 坝区内有勘探平硐需堵塞或改作排水洞。

(7) 电站进水口(或泄洪隧洞)位于坝轴线左(或右)岸,坝肩帷幕需和进水口帷幕相接,形成整体防渗帷幕。

(8) 坝顶公路通过两岸的水工建筑物(溢洪道、泄洪隧洞、电站进水口)和外部相联。

(9) 其 它。

1.3 施工轮廓进度安排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截流后第一个洪水期坝面过水,坝面高程 m ,过水时需进行坝面保护,第二年填筑至高程 m ,坝体挡水(面板尚未浇筑),以后逐年增高,面板分 期施工,各期高程分别为 m 、 m 。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

FJD31080 FJD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7年11月1水电站技术设计阶段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 (4)4. 坝体布置 (9)5.坝体设计 (9)6.坝的计算 (12)7.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面板设计 (13)8.面板与岸坡、基础及刚性建筑物的连接 (17)9.基础处理 (18)10.原形观测 (19)11.技术专题研究(含试验) (20)12.工程量计算 (21)13.设计成果 (22)31 引言工程系建在河(江) 游,距市(县) km。

水库总库容亿m3,是以、为主和、的综合利用水库。

本工程主(副)坝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m,坝顶长m。

属等工程。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于年月经审查通过,并以文进行了批复。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或本专业的文件(1)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审批文件;(3) 工程专题研究报告;(4) 工程有关文件或会议纪要。

2.2 主要设计规范(1) SDJ 12-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和补充规定(试行);(2) SDJ 218-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及修改和补充规定;(3) SLJ 01-88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准则;(4) SDJ 10-78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5) SDJ 20-78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试行);(6) SDJ 14-7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试行);(7) SL 52-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8) SL 47-94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9) SDJ 207-82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10) SDJ 213-8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11) SD 220-87 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12) SL 62-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最新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word版

最新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word版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总则4 术语和符号5 坝的布置和坝体分区6 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7 趾板8 混凝土面板9 接缝和止水10 坝基处理11 坝体计算12 抗震措施13 分期施工和坝体加高14 安全监测条文说明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和计算方法等。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1、2、3级坝和高度超过70m的4、5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包括坝体和趾板布置、坝料和坝体分区、面板及其止水系统、坝基处理、坝体计算、施工度汛、分期施工和抗震措施、安全监测等。

4、5级70m以下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可参照使用。

200m以上的高坝应进行专门研究。

2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5055-1996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7-1996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5073-199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T5082-1998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J 204—81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J5006-92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补充部分HG2288-92 橡胶止水带SDJ12-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及其补充规定SDJ17-78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DJ217-8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SDJ218-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及其补充规定SL60-94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169-1996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SL237-1999 土工试验规程3 总则3.0.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级别,应符合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及其补充规定、SDJ217-8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中的有关规定,但坝高超过(SDJ12-78)中表3者可不再提级。

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

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

施工过程中应采 取有效措施,减 少对周围环境的 破坏
施工结束后应进 行环境恢复,确 保与周围环境相 协调
施工期间应遵守 当地环保法规, 确保合法合规
面板堆石坝运行管理与维护
07
运行管理要求
定期检查:对坝体、排水系统、 溢洪道等进行检查,确保无异常。
维护与保养:对坝体、闸门、机 电设备等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05
坝体结构设计
面板堆石坝坝体 结构由面板、趾 板、防渗系统、 心墙等组成。
面板是堆石坝的 主要受力结构, 要求具有足够的 强度和稳定性。
趾板连接面板和 岸坡,起到防渗 作用,要求与面 板紧密结合。
防渗系统采用粘 土、混凝土等材 料,防止水渗透 坝体。
防渗结构设计
防渗材料:选择高强度、低渗透性的材料,如混凝土、沥青等。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汐
汇报时间:20XX/01/01
防渗层设置:在坝体上游侧设置防渗层,以防止水渗透进坝体。
防渗结构形式:根据坝高、水头、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渗结构形式,如斜墙式、 心墙式等。
防渗结构与排水系统的配合:防渗结构应与排水系统配合使用,以降低渗透压力对坝体的 影响。
面板结构设计
面板材料:混凝土或沥青混凝 土
面板厚度:根据坝高和荷载确 定
面板堆石坝的设 计和施工需要遵 循相关的规范和 标准,以确保坝 体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
面板堆石坝的特点
坝体结构简单: 主要由面板和 堆石组成,结 构稳定,施工
方便。
坝体高度大: 由于其结构特 点,面板堆石 坝能够达到较
高的高度。
抗震性能好: 由于其整体结 构稳定,地震 时能够保持较 好的抗震性能。

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一、引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种采用混凝土面板和石块相结合的堆石坝。

它结合了混凝土的刚性和石块的可调节性,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溢流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堆石坝的节能减排要求。

二、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性: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抗震要求,确保其在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节能减排:设计应考虑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节能减排要求,控制材料消耗量,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综合经济性: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应尽可能节约投资,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设计参数1.坝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坝址,确保地基稳定性和地质条件良好。

2.设计洪水标准:根据当地气候和水资源状况,确定设计洪水标准,确保坝体能够承受不同频率的洪水冲击。

3.坝体高度:根据设计洪水标准和地形条件,确定坝体的高度,确保其满足抗洪要求。

4.坝顶宽度:根据坝体高度和洪水流量,确定坝顶的宽度,确保坝顶能够容纳足够的溢流能力。

5.坝体参数:根据坝体高度、坝顶宽度和设计排水量,确定坝体的参数,包括坝体倾斜系数和坝体线型。

6.防渗措施: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防渗措施,包括坝体的防渗层和护坡工程。

四、设计步骤1.基础设计:进行地质勘察和地形测量工作,确定坝址和地基条件,并进行地下水位测量,确定基础设计参数。

2.坝体设计:根据设计洪水标准、坝体高度和坝顶宽度,确定坝体的参数,包括坝体倾斜系数和坝体线型,并进行抗震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3.水工结构设计:根据设计洪水标准和溢流能力要求,确定溢流堰的参数,包括溢流堰高度、溢流堰宽度和溢流堰线型,并进行水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4.防渗措施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防渗措施,包括坝体的防渗层和护坡工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水力计算。

5.施工方案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方案,并进行经济性分析和节能减排评估。

五、结论设计完成后,应进行设计方案评审和提交审查,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局古蔺县观文水库一标项目部年2月2016批准:审核:校核编制: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1、概述 (1)2、水文气象 (2)3、大坝主要工程量 (3)三、施工平面布置 (3)1、施工布置 (3)四、施工程序及作业区划分 (4)1、总体施工程序 (4)2、坝体分层填筑程序 (4)3、作业区划分 (5)五、施工方法 (5)1、基础面处理及验收 (5)2、填筑工艺流程 (6)3、坝料填筑 (6)4、垫层料施工 (7)5、大坝上下游护坡砌筑 (7)6、沥青混凝土和过渡料填筑 (7)六、质量检查 (10)七、资源配置 (10)1、机械设备配置 (10)2、劳动力配置 (11)八、大坝填筑进度计划 (12)九、质量控制措施 (12)1、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质量控制 (12)2、坝体填筑质量控制 (13)十、安全保证措施 (13)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131、依据《古蔺县观文水库工程枢纽及干渠项目》招标文件。

2、依据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2.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水库工程施工图(第一批)枢纽部分》YBY-SS-183S.1-20125169-20133.根据碾压试验成果参数。

4.根据现场条件。

二、工程概况1、概述观文水库位于赤水河左岸一级支流菜板河的右岸支流白泥河上游,坝址地处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五桂村和复兴村交界处,距古蔺县城50km,控制集水面积26.lkm 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302万m3。

观文水库为中型水库工程,开发任务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乡村供水等综合利用。

观文水库工程供水范围为观文、白泥、椒园、金星4 个乡(镇),设计灌溉面积5.43 万亩(其中新增灌面4.20 万亩、改善灌面1.23 万亩),乡村供水人口4.43 万人,灌溉设计保证率70%,供水设计保证率95%。

沥青砼心墙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模板】

沥青砼心墙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模板】
f4断层倾向3°∠21°,断层带特征以花斑状的断层岩、碎裂岩为主,少量角砾岩。断层带厚一般5~10m.沿断层带地表溶蚀成小溶洞。
表2—5隘口水库坝址地层简表



地层代号
分层厚度(m)
分组厚度(m)
岩性简述





全新统
Q4
8~38

1~3
河床砂砾卵石夹块石、漂石,一般有2~3层粘土总厚1。4~3.47m。坡积粘土夹碎块石,厚1~3m。
二、坝址设计洪水
坝址处设计洪水流量和洪水量成果见表2—1,防护区区间设计洪水见表2—2,洪水过程线推求成果见表2-3。
表2—1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m3/s,万m3
流量
频率
0.1
0。2
0.33
0.5
1
2
3。33
5
10
流量
1410
1270
1150
1090
961
829
714
656
526
洪量
频率
0。1
0。2
(6)《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
(7)《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
(8)《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
(9)《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
(10)《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
(11)《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
河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一般酸性型、碳酸型、硫酸镁型及硫酸盐型腐蚀。
经地表测绘及平硐探测,左岸水平卸荷带深度20~39m。右岸强烈卸荷带水平深20m,弱卸荷带水平深37m。右岸隘口中学变形体位于右坝肩偏下游,体积约1×104m3。清除表层溶蚀填泥及松散岩块后,可作为坝基。左岸危岩体为向北东及南东两侧临空的山体。危岩体底部高程在326国道以上(即515~535m),最高点高程约620m。危岩体稳定主要由外倾结构面L4溶蚀裂隙控制,目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建议清除危岩体表面的松动岩体,施工期间对危岩体进行监测,如有变形扩大趋势,采取锚固等工程措施。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目录1、概述 (1)2、施工布置 (2)2.1 施工道路布置....................................................................................................................... - 2 -2.2 施工水、电布置................................................................................................................... - 3 -2.2.1 施工供水............................................................................................................................ - 3 -2.2.2 施工供电............................................................................................................................ - 3 -3、碾压试验成果 (3)4、填筑规划 (4)4.1 大坝填筑规划原则............................................................................................................... - 4 -4.2 大坝填筑单元的划分........................................................................................................... - 5 -5、施工流程 (5)5.1 基础清理与验收................................................................................................................... - 5 -5.2 测量放线............................................................................................................................... - 5 -5.3 坝料运输、铺筑................................................................................................................... - 6 -5.3.1 坝料运输与卸料................................................................................................................ - 6 -5.3.2 铺料.................................................................................................................................... - 7 -5.4 填筑料洒水........................................................................................................................... - 8 -5.5 碾压作业............................................................................................................................... - 8 -5.5.1 水平碾压............................................................................................................................ - 8 -5.5.2 边角部位碾压.................................................................................................................... - 9 -5.6 特殊部位处理....................................................................................................................... - 9 -5.6.1坝体分区交界面................................................................................................................. - 9 -5.6.2 坝内层间接缝部位.......................................................................................................... - 10 -5.6.3 坝体与岸坡接坡部位...................................................................................................... - 10 -5.6.4 上坝路与坝体结合部位.................................................................................................. - 10 -5.7 大坝各分区料的填筑施工................................................................................................. - 11 -5.7.1 大坝垫层料区(2A)的填筑 .............................................................................................. - 11 -5.7.2 大坝过渡料区(3A)的填筑 .............................................................................................. - 11 -5.7.3 大坝主堆石区(3B)的填筑............................................................................................... - 11 -5.7.4 大坝下游堆石区(3C)的填筑........................................................................................... - 12 -5.7.5 坝前铺盖、盖重料填筑.................................................................................................. - 12 -6雨季施工措施 (12)7、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13)7.1施工进度计划.................................................................................................................... - 13 -7.2 施工强度分析................................................................................................................... - 13 -7.3 赶工措施............................................................................................................................. - 13 -8、主要施工设备及劳动力配置 (14)9、主要工序质量控制 (15)9.1 料源质量控制..................................................................................................................... - 15 -9.2 铺料质量控制..................................................................................................................... - 15 -9.3 洒水质量控制..................................................................................................................... - 16 -9.4 水平碾压质量控制............................................................................................................. - 16 -9.5 填筑质量检测..................................................................................................................... - 16 -9.6 测量控制............................................................................................................................. - 17 -9.7 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 17 -10、施工安全措施 (18)11、附件: (1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方案1、概述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为2167.2米,坝顶宽6.0米,坝顶长度224.971米,最大坝高77.20米.大坝上游坡比为1∶1.4,下游综合坡比为1∶1.433,局部坡比1∶1.3,并在高程2150米、2130米、2110米三处设置3米的马道.坝体自上游向下游分为盖重层(ⅠB区)、铺盖层(ⅠA区)、混凝土防渗面板、挤压边墙、垫层料区(ⅡA区)、过渡区(ⅢA区)、主堆石区(ⅢB区)、下游堆石区(ⅢC区)和下游干砌块石护坡.ⅠA区顶高程2120.00米,厚1.5米,ⅠB顶宽4.0米,上游坡1:2.0;ⅡA区垫层料水平宽度3.0米,采用库区、溢洪道及主料场灰岩料经砂石系统破碎、筛选出满足设计级配要求的石料;ⅢA区过渡料水平宽度 3.0米,采用库区灰岩渣及主料场灰岩料;ⅢB区采用主料场灰岩料,ⅢC采用主料场灰岩料.详见附件1:堆石坝最大横剖面图(横左0+000)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工程堆石坝坝体填筑料各类参数如下:1)特殊垫层料采用厚层灰岩经砂石系统破碎筛选所制成,最大粒径40米米,设计干密度2.206g/厘米3,相应孔隙率为18%;2)垫层料采用厚层灰岩经砂石系统破碎筛选所制成,最大粒径80~100米米,设计干密度2.206g/厘米3,相应孔隙率为18%;3)过渡料采用主料场开挖灰岩料,设计干密度2.179g/厘米3,相应孔隙率为19%;4)主堆石料采用主料场开挖灰岩料,设计干密度2.152g/厘米3,相应孔隙率为20%;5)下游堆石料采用主料场开挖灰岩料,设计干密度采用2.152g/厘米3,相应孔隙率为20%.堆石坝填筑主要工程量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看出,设计图工程量与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减少了9.7万米3,减小幅度达10.33%.工程量的减小主要体现在堆石料上(主堆石料与下游堆石料),工程量清单中主堆石料与下游堆石料总量为72.9万米3,设计图中工程量为65.9万米3,减少了6.96万米3,减小幅度达9.55%.表1 堆石坝填筑主要工程量表大坝开挖已于2014年元月完成(剩余坝体下游进基坑道路部分未开挖),且于2014年3月完成基坑(EL2100米以下)验收.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坝体填筑应在2014年2月份开始,受各种因素(如征地移民进度缓慢、施工部位移交不及时、基坑淤泥开挖工程量增大)的影响,导致大坝开挖进度较总进度已滞后,后因库区村民屡次阻工等导致2014年度汛方式一度改变,最后导致堆石坝填筑仍未启动,该工期相对总进度计划而言,已滞后9个月.现ZB9~ZB11已施工完成,且汛期过后基坑清理已完成,已基本具备大坝回填施工条件.2、施工布置2.1 施工道路布置根据施工总布置图,坝区内与坝体填筑施工相关的主干道有:进基坑施工道路、右岸永久上坝公路(右岸EL2120米分层公路、EL2140米分层公路、EL2168米分层公路),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可在碾压范围内增加施工便道.下基坑道路利用前期基坑开挖期间已形成的“Z”字型道路,延伸至基坑底部EL2090米高程,填筑上升过程中,用堆石料进行覆盖.利用右岸永久上坝公路连接一级泵站公路至引水隧洞进口处,并与坝体上游连接形成上游铺盖及盖重区预留填筑施工道路.2.2 施工水、电布置2.2.1 施工供水1)在大坝右岸坝肩2170米高程设一个100米3水池,以供大坝填筑大面积洒水,局部地区采用洒水车进行洒水2)距库区2千米的梨园处均设置一加水点,完成堆石料运输中预洒水.3)为能确保大坝填筑料的洒水效果,缩短坝面洒水的时间,结合坝体填筑料大部分来源于官寨主料场的特点,于主料场山脚设置加水点,对所有装车并运往坝趾的堆石料提前进行预洒水湿润.2.2.2 施工供电大坝施工照明采用左右岸、坝轴线上下游方向安装2盏400W的探照灯集中照明.布设位置、高程随坝体填筑分期范围和上升高度而相应调整,满足现场需要.利用引水洞出口附近315KW变压器接线至砂石系统处以供砂石系统加工垫层料用电.小型碾压机具的供电利用右岸灌浆平硐附近160KW变压器接线至施工现场,并就近设置电路开关箱.3、碾压试验成果大坝填筑现场碾压试验自2014年3月29日启动,2014年6月结束,由贵州黔水科研试验检测工程有限公司参照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设计施工蓝图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碾压试验,并已形成试验报告《大坝填筑现场碾压试验报告》,现将试验结果明示如下:表3.1 现场碾压试验成果表4、填筑规划4.1 大坝填筑规划原则(1)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大坝填筑形象面貌,力争提前达到.(2)坝体填筑与料场开挖相结合,尽可能使开挖料直接上坝填筑,以减少二次倒运工作量.(3)大坝填筑与大坝导流、渡汛,统一安排,使填筑施工连续进行.(4)大坝填筑同面板、趾板砼施工有机结合,使大坝填筑与面板、趾板砼浇筑平行作业、互不干扰施工.(5)在保证按期达到各期填筑计划目标的前提下,力求使各期填筑强度比较均衡,减少高峰强度与平均强度的差距,避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4.2 大坝填筑单元的划分(1)工作面填筑单元的划分每个单元面积的大小,依施工设备的品种、型号和数量而定.单元太小,会给车辆卸料、洒水及碾压造成困难;单元太大,单元数则减少,会给单元的循环造成困难,根据类似工程经验,EL2100米以下每层各区料均以1个单元进行控制,EL2100米以上各区料每个单元面积控制在2000~4000米2为宜.(2)填筑单元的循环单元循环的原则是:第一个单元在铺料平料,第二个单元在洒水碾压,第三个单元在质量检查通过验收,照此循环往复.这三个环节须衔接有序,若有一个环节衔接不上,就会影响上坝强度.5、施工流程堆石坝填筑施工流程如图5所示.5.1 基础清理与验收目前大坝基坑(EL2100米高程以下部分)已完成验收,待汛后基坑清理完成,达到大坝基础回填标准后即可进行基础回填施工.基坑下游基础清理在保证场内道路基本畅通的情况下,采取分区分片的原则依次进行清理.基坑回填施工完成前,完成大坝填筑区下游部分临时施工道路的挖除,采取反铲配合人工、冲淤设备进行掏挖或冲洗,对于有地表水进入清理区域的部位,在其来水的上游搭设子堰截排,防止外来水污染该区域.达到验收条件后,申请该基础联合验收.5.2 测量放线在坝体填筑过程中,需进行控制的坝体结构线主要有:挤压边墙与垫层料、垫层料与过渡料、过渡料与主堆石料、主堆石料与下游堆石料以及下游堆石料与干砌块石护坡.为便于坝体结构线施工放样,在坝体填筑前,先根据控制点坐标、大坝轴线桩号填筑面高程等参数建立数学模型,编制计算程序输入便携式计算器中或全站仪中.图5 堆石坝填筑施工流程图在实际放样中,其放样程序为:(1)先根据需填筑的部位采用全站仪测量其对应的大地坐标,根据大地坐标计算该部位的桩号,然后根据桩号及填筑高程计算出结构边线的大地坐标.(2)根据计算出的结构边线的大地坐标采用全站仪实际放点.5.3 坝料运输、铺筑5.3.1 坝料运输与卸料(1)上坝料运输1)主堆石料、下游堆石料及过渡料:使用主料场爆破开采料,采用20t自卸车自主料场坝否料开采工作面由反铲装车再运输至库区坝料填筑工作面;2)过渡料:主要采用主料场爆破开采料,采用20t自卸车自主料场坝料开采工作面由反铲装车再运输至库区坝料填筑工作面,部分料可采用灌浆平硐及溢洪道开挖渣料,并使用20t自卸车自开挖工作面由反铲装车运输至填筑工作面;3)垫层料和特殊垫层料:主要采用砂石系统所加工料,采用20t自卸车自砂石系统加工现场由装载机将已按相关规范要求混合到位的垫层料或特殊垫层料装车再运输至库区坝料填筑工作面;4)上坝料的运输车辆均设置标志牌,以区分不同的来料,如运输主堆石区料(3B)的挂上主堆石区料(3B)的标志牌等.(2)坝料卸料1)主堆石料采用进占法、下游堆石料采用后退法的卸料方式,起层时先按2~3米梅花型间距采用后退法卸料,推土机平层,当填筑面积足够后,车辆在填筑层上采用进占法卸料,这样有利于工作面的推平整理,提高碾压质量,同时,细颗粒与大颗粒石料间的嵌填作用,有利于提高干密度,确保填筑质量,大坝回填碾压详见图6.7.图6.7 大坝填筑施工示意图2)垫层料(2A)、过渡料(3A)料采用后退法为主卸料,即在已压实的层面上采用进占法以及后退卸料形成密集料堆,再用推土机平料,这种卸料方式可减少填筑料的分离,对防渗、减少渗进退错距碾压法坝轴线方向填筑铺料图流量有利.5.3.2 铺料(1)根据大坝填筑料碾压试验成果,大坝各区料铺料层厚详见表3.1.(2)为准确控制填筑层厚,在已填筑的坝面上不同部位设置层厚控制标杆,推土机操作手根据标杆上标识的厚度进行平料,并在平料的过程中,质检员随时检查其铺筑厚度,及时进行纠偏,铺筑厚度误差不超过±5厘米.(3)对于主堆石区推土机平料过程中,出现个别超径石时,由反铲将超径石清理到下游堆石区填筑面上,用作主堆石区填料.(4)对下游堆石区中出现超径石时,采用液压冲击锤将超径石破碎.5.4 填筑料洒水在冬季负温下填筑坝料不进行掺水施工,其它阶段填筑料在碾压前均须进行洒水作业.本工程填筑料洒水主要采用料场喷水、坝外加水和坝面补水相结合的方案.(1)料场喷水:即在开采料场设喷水管,在坝料装运前将石料洒湿.料场喷水以不扬尘和道路不打滑为准,由人工控制.(2)坝外加水:于距坝趾2千米的梨园处靠河设计加水站.坝料上坝前,通过加水站加水,然后再运输到填筑工作面上,加水量以汽车在爬坡时,车尾不流水为准,加水站由专人负责,自动控制.(3)坝面补水:采用大吨位配高压喷射水枪的洒水车,在供水点处接水,运至工作面喷洒补水.(4)加水量控制:按照已经批准的碾压试验确定的加水量,在料场、加水站加一部分水量,在坝面上补充剩余的水量.初步确定,在料场喷洒3~5%;在加水站加水5~7%;在填筑作业面补充加水8~12%.最终方法现场试验确定,对垫层料(含特殊垫层料)先作含水量试验,当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在料场脱水;当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拟在坝面铺料区进行洒水,使垫层料碾压时符合最佳含水量.5.5 碾压作业5.5.1 水平碾压坝料的水平碾压,根据不同坝料,分别采用不同碾型进行碾压.特殊垫层料、垫层料、过渡料及堆石料均采用20t振动平碾进行碾压;垫层料与趾板相接的不便于自行平碾碾压的部位,采用75千克冲击平板夯进行薄层压实.碾压方式沿平行坝轴线方向按进退错距法进行来回碾压,振动碾行进速度控制在2千米/h左右,错距宽按下式进行确定:b=2B/n (1)式中,B振动碾前轮宽度,n为规定的碾压遍数,b为错距宽度.碾压时,其起步的碾压条带按规定的碾压遍数来回碾压,一个来回为2遍,之后错距(错距宽为b),在第二条带上碾压2遍(即一个来回),再错距(错距宽为b),如此循环……过渡料及垫层料由于宽度较小,不便于采用错距法进行碾压,其碾压方式采取搭接碾压,即在一条带碾压至规定遍数后,错距形成二碾压条带,第二碾压条带与第一条带搭接20厘米左右,碾压至规定遍数.在河床底部不规则部位以及与岸坡接坡段,与碾压方向采取顺坡面走向,确保坝料碾压密实.对于垫层料,在碾压时振动碾应碾压至距挤压边墙约30厘米处,由测量队对边界线进行放样,并进行标记,靠近挤压边墙处的垫层料用75千克冲击平板夯进行夯实,以确保垫层料压实效果.5.5.2 边角部位碾压特殊垫层料采用20t静碾碾压,靠近趾板周边缝1米范围,为保护趾板砼,采用冲击平板夯实.5.6 特殊部位处理5.6.1坝体分区交界面(1)垫层区与过渡区交界面的处理:垫层区、过渡区铺料时按测量放样线先铺填过渡区料,用反铲与人工配合将过渡区滚落到垫层区边的大于15厘米以上的块石清除,然后再铺填垫层区料.采用20t自行式振动碾,同时碾压垫层与过渡料,垫层、过渡区料必须与主堆石区一定范围平起上升.各料区高差最大为40厘米.(2)过渡区与主堆石区交界面的处理:先铺一层主堆石料,再铺一层过渡料,碾压一层过渡料然后再铺一层过渡料,在铺过渡前,先将主堆石料上游侧坡面上大于30厘米的块石清除到下游侧,使过渡区与主堆石区有一个平顺的过渡.每上升一层主堆石料,上升二层过渡料.第二层过渡料与该层主堆石料同时碾压.(3)主堆石区料与下游堆石区料交界面处理:由于主堆石区料可侵占下游堆石区料,因此铺料时,先铺主堆石料,然后再铺下游堆石区料.主堆石料铺料厚度为90厘米,下游堆石料铺层厚度为100厘米,因此先铺筑一层主堆石料,再铺下游堆石料一层,接合面采用缓坡顺接,然后用振动碾同时进行碾压,主堆石料上升5层后即与下游堆石料上升的4层平层.5.6.2 坝内层间接缝部位由于坝体填筑采取了分区填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坝体先填筑区与后填筑区之间存在坡面衔接问题.为确保填筑质量,便于与同层相邻两段交接带的良好衔接,在超前填筑过程中,在能采取预留台阶收坡的方式进行施工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台阶收坡法,台阶的预留宽度不小于1.0米.在进行相邻区域填筑的时候,先人工剔除接坡大块径石渣,以免出现架空现象,铺筑层厚同预留台阶高,并在对后填坝料碾压时,重点对接缝进行骑缝碾压.对于立面上分区所形成的接坡,其预留的临时边坡一般在1:1.5~1:2.0,此时,一般采用推土机对预留的临时边坡逐渐削坡,并与新填筑层一同碾压.如图6所示.图6 坝内接坡处理示意图5.6.3 坝体与岸坡接坡部位靠近岸边地带按设计要求采用最大粒经不大于300米米的过渡料或小区料铺填,以防出现架空现象.过渡料宽度为2米,铺层厚度为堆石料的一半,采用20T自行式振动碾顺坡进行碾压,局部采用手扶振动碾进行碾压.在铺筑两层过渡料后开始铺筑堆石料,并使过渡料与堆石料一并碾压.5.6.4 上坝路与坝体结合部位上坝路与坝体结合部,坝区内采用坝体相同料区的石料进行分层填筑.填筑质量按相同区料的填筑要求控制.当坝体填筑上升掩盖该路段时,路两侧的松渣采用反铲分层挖除至相应填筑层,一起平料碾压.坝区外下游侧路段与坝体接触部位,待该路段完成运输任务后,再采用反铲挖除,并清理松渣,按坝后干砌块石要求砌筑块石.上游跨趾板栈桥拆除后,其趾板下游侧坝基按填筑基础要求进行处理.5.7 大坝各分区料的填筑施工5.7.1 大坝垫层料区(2A)的填筑垫层料位于坝体最上游侧,是面板的基础.垫层料水平宽3米,铺层厚度40厘米.垫层料由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在铺料时,先把3A料上游坡面上大于20厘米的料清除到下游面.垫层料采用3米3装载机装10t自卸汽车运到工作面卸料,采用推土机平料.为保证水平碾压质量,确保水平宽度碾压到位,铺料时每层往上游水平方向超填20~30厘米,上游坡面在挤压边墙上设临时挡渣板,拦挡超填部分的垫层料,垫层料必须严格按最佳含水量控制洒水,特别是新生产的垫层料要严格控制加水,否则容易产生“橡皮土”现象.每层垫层料与同层过渡料一起碾压.碾压参数根据试验结果实施(试验结果见表3.1).5.7.2 大坝过渡料区(3A)的填筑3A过渡料位于主堆石料与垫层料之间,对垫层料起反滤作用.过渡料主要从石料场采用控制爆破开采.加水量按10%~15%控制,实际加水量通过碾压试验确定.过渡料水平宽度3米,填筑层厚45厘米,采用18t自行振动碾碾压.碾压参数经试验确定的并报监理人批准的实施,3A区铺料前,采用反铲配合人工将3B区滚落到3A区及边缘的大于30厘米的块石清除,3A 区料碾压与同层的2A料同时进行.5.7.3 大坝主堆石区(3B)的填筑3B料是大坝的主体,起着骨架作用,主堆石料来源于石料场开采的新鲜灰岩,主要用3米3挖掘机挖装,20t自卸汽车运到工作面,采用220HP以上的推土机进行平料,18t振动碾碾压,平料时,在工作面两侧及前进方向,每20米放置由一个80厘米长的标志杆,以控制铺料厚度,标志杆有专人负责挪动,当推土机平料前进时,及时向前挪动,并指挥推土机平料,前进法卸料及平料时,大粒径石料一般都在底部,不容易造成超厚,使平料后的表面比较平整,振动碾碾压时,不致因个别超径块石突起而影响碾压质量.一旦发现超径块石则用反铲从铺料层中挖除,运到其它3B料区并采用冲击锤破碎,再和下次填料混合填入坝体中.主堆石料加水按15%~20%控制.主堆石料加水以坝内加水为主、坝外加水为辅.主堆石料区上游侧按设计或者监理人允许的宽度,与过渡料、垫层料平起上升,高差不超过45厘米.按照一层过渡料(45厘米),一层垫层料(45厘米),再一层主堆石(90厘米),然后又一层过渡层(45厘米),一层垫层料(45厘米)的次序,逐层上升.5.7.4 大坝下游堆石区(3C)的填筑3C料为开挖利用料,填筑层厚100厘米,主要采用18t自行振动碾碾压,其它施工方法与主堆石区相同.5.7.5 坝前铺盖、盖重料填筑(1)铺盖料源的选取上游铺盖区(1A):为重壤土料,采用从坝体上游刘家院子土料场开采直接填筑,上游盖重区(1B):利用大坝开挖的弃碴料,从坝体上游弃渣场回采选用.(2)上游铺盖及盖重填筑施工上游铺盖及盖重安排在面板施工后期进行填筑.②填筑前,先将趾板面板表面清理清洗干净,排除趾板表面积水.②铺料时,先铺填上游铺盖料后铺填上游盖重料,铺层厚度50厘米,铺一层1A料后,再铺填一层1B料,每层料铺填后,由推土机来回走动进行碾压.③施工过程中,及时排除趾板及面板上游面的施工用水,以免污染填筑作业面.6 雨季施工措施由于坝体主要为堆石料填筑,因此填筑施工在一般情况下(即在不出现暴雨、特大暴雨等的特殊情况下)不受雨季影响,可照常施工,但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山坡填筑以外山体冲沟应作截水沟,防止坡面泾流流入坝面填筑区.(2)坝体填筑面应自EL2110米以下是向上游倾斜,自EL2100米以上是向下游倾斜,使坝面可能形成的泾流流向下游面.(3)施工道路应设截、排水沟,防止道路出现泾流对道路产生严重冲刷.(4)进入坝面的车辆易将道路泥浆带入坝面填筑区域内,使坝面出现“弹簧土”现象,因此在车辆进入坝填筑前,应设水枪将车辆轮胎泥浆冲洗干净.对已出现“弹簧土”应对其挖除处理.(5)如出现暴雨、特大暴雨等特殊情况下,从安全角度考虑,暂时性停止施工.7、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7.1施工进度计划(1)~完成特殊垫层料填筑.(2)垫层料填筑施工启动.(3)6日过渡料填筑施工启动.(4)主堆石料填筑施工启动.(5)下游堆石料填筑施工启动.(6)2015年3月31日前完成坝体填筑至EL2130米.(7)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坝体填筑至EL2150米.(8)2015年9月30日前完成坝体填筑至坝顶高程.(9)1日~坝体沉降观测.(10)2015年4月1日~2015年4月20日完成上游铺盖及盖重填筑.7.2 施工强度分析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坝体填筑期间,月平均填筑强度为7.2万米3,月最高填筑强度为8万米3,出现于2015年元月和2015年4月,日填筑最高强度可达3400 米3.7.3 赶工措施原计划定于2014年2月初开始大坝填筑,并于2015年3月底填筑至坝顶高程,此间填筑工期共计14个月.因各种原因导致工期严重滞后,根据现阶段施工进度要求,我部将于启动大坝回填,为确保工期,我部需采取赶工措施于坝体沉降观测启动前即2015年9月30日前完成坝体填筑施工.赶工期间,填筑工期大幅度缩短,填筑强度大幅度增加.为确保工期,我部将采取赶工措施如下:1)根据业主及公司要求,项目部已基本完成原项目部不合格外协队清退工作,并从我集团公司集采平台上采购合格劳务分包商,进行部分剩余工程项目劳务分包施工;增强项目部管理人员队伍,提高执行能力,并于施工过程中加强各劳务分包商的管理,与项目部各部室及项目部所属各施工作业队签订工期责任制,落实各层次进度控制人员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职责;重视现场协调会,加强各作业队伍与项目部之间的沟通,有效地安排年、月、周、日计划.2)增加1台装载机协助填筑现场进行堆石料摊铺及部分材料运输;增加10台自卸车以确保高强度填筑施工期间的堆石料运输,必要时可采取两班作业,坝体填筑高峰期可短时间采取三班作业;增加1台洒水车辅助填筑洒水,确保洒水效率;增加1KW探照灯两台,布设于左右岸,提供坝体填筑期间夜间施工大范围照明.3)根据我公司要求,我部需提前一个月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并进入葛洲坝集团集中采购平台进行物资及设备采购.为确保赶工期间各种物资设备能跟上施工进度,我部将增加施工技术管理及物资采购人员,随时了解材料供应动态,对缺口物资要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协调,如对赶工进度产生影响时,要提出调整局部进度计划和有效的补救措施,使赶工目标得以实现.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要求,需业主、设计认可的材料、设备,在采购前提供样品及时确认,缩短不必要的非作业时间.对不适合的设备及时更换,确保其不影响施工,满足赶工强度的要求. 8、主要施工设备及劳动力配置根据各时段坝体填筑强度及各区运输线路,经综合分析,所需设备如表8-1、表8-2所示.表8-1 主要施工设备表。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word版模板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word版模板

对应的旧标准:DL 5016-93P59备案号: J1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5016—1999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s主编单位: 国家电力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 国经贸电力[]164号—02—24 发布—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中国现代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建设始于1985年, 起步虽晚, 但发展很快。

到1998年已建成42座, 在建32座。

其中坝高100m 以上的有11座。

在此期间, 在中国第一批8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研究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组织编制并于1993年发布DL5016—199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导则》(以下简称《设计导则》), 对指导这一新型坝的设计起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中国水利水电建设的蓬勃发展,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已成为枢纽常规比较坝型。

一批拟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已达200m量级。

在坝体布置、筑坝材料、止水结构、混凝土面板与趾板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方法、原型观测与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 进行了系统的攻关研究。

为了及时反映新的建设经验和成熟的技术研究成果, 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28号文中正式下达了对原《设计导则》进行修订的任务。

修订工作于1997年上半年正式开始, 先后提出过六次修改稿, 召开了八次工作及审查会议。

于1999年4月经过送审稿审查, 1999年11月完成报批稿。

本规范在《设计导则》基础上, 吸收了近年来的工程建设经验和科研攻关成果, 修订、增补了如下主要内容:1.对适用范围调整为适用于1、2、3级坝和4、5级的高坝, 明确200m以上的坝应做专门研究;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一章;3.放宽了趾板对基岩的要求, 修改了砂砾石地基上不宜建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规定;4.修订了筑坝材料要求、填筑压实控制标准以及坝体分区; 提出了对软岩和砂砾石筑坝材料的要求;5.突出和扩充了混凝土面板、趾板及分缝止水的设计内容;6.增加了抗震措施设计。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1章施工组织设计介绍 (1)1.1工程的总体认识及总体施工 (1)1.2重点难点的剖析及对应措施 (2)第2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4)2.1 工程总体布置及原则 (4)2.2 施工导流工程 (58)2.3 细石混凝土砌石重力坝工程 (66)2.4 提水泵站工程 (123)2.5 房屋建筑工程 (137)2.6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165)2.7 灌浆工程 (209)第3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226)3.1 质量计划 (226)3.2 岗位职责 (226)3.3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及检验 (227)第4章安全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230)4.1 安全体系建设 (230)4.2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230)4.3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32)第5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242)5.1环境保护技术方案与措施 (242)5.2 水土保持措施 (252)第6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254)6.1 进度计划 (254)6.2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259)第7章资源配置计划 (264)7.1设备配备计划 (264)7.2 劳动力配备计划 (264)第8章项目经理阐述 (265)8.1 工程的总体认识 (265)8.2 重点难点的剖析及对应措施 (267)8.3 施工总体目标 (267)第9章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269)9.1项目管理机构 (269)9.2 现场管理与运行机制 (269)9.3 主要施工人员计划 (273)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74)附表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表 (277)附表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280)附表四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281)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282)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283)第1章施工组织设计介绍1.1工程的总体认识及总体施工1.1.1工程概况百里杜鹃风景名胜米底河水库灌溉工程主要包括挡水工程(坝体工程及泵站工程)、泄洪工程(溢洪道、冲砂底孔)、引水工程(取水口工程)、灌区工程(管道工程、阀井、管桥等)、蓄水工程(3000高位水池、500高位水池)、房屋建筑、供电线路工程等。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溢洪道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溢洪道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及溢洪道设计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枢纽任务ﻩ01。

2 自然地理与水文特性气候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

1 流域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2气候特性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

3 水文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工程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2水文地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地震烈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4建筑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5经济资料及其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设计标准及依据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

1设计依据 (4)2.2 设计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枢纽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坝轴线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2 坝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大坝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1 大坝剖面尺寸拟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1坝顶高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2 坝顶结构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3 坝高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范本模板】

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范本模板】

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祝晨雨班级: 12级水利水电工程3班学号: 2012102214 指导教师 : 罗红卫日期: 2015年12月29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设计说明书目录河面板芭蕉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一、基本资料:1.1 、工程概况:芭蕉河一级水电站位于湖北省恩施自治洲鹤峰县境内,地处芭蕉河中下游河段。

坝址下距鹤峰县城11.1km。

距在建的芭蕉河二级水电站7.6km.为芭蕉河干流开发的“龙头”电站。

本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坝址位于柳月坪,控制流域面积303。

4km2,多年平均流量12。

6m。

/s,多年平均年经流量3。

97亿m3 ,水库正常蓄水位647。

5m死水位616.0m,总库容0。

96亿m3,库容系数14.91%,为年调节水库;本工程属III等中型工程,工程枢纽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俺岸边开敞式益洪道。

左岸放空洞右岸引水洞遂洞。

地面厂房及升压站等组成,电站装机2台,总装机容量30MW,多年平均发电量0.901已KW。

H,保证出力5。

1MW,增加下游梯级电量0.085亿KM。

H。

枢纽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79。

3万m3,土石方填筑230.4万m3,混凝土10.12万m3,帷幕灌浆1.33万m 。

施工导流采用左岸遂洞导流,总工程期40个月。

工程静态总投资27404万元,总投资29126万元。

1.2 、水文:(1)、流域概况:芭蕉河地处鄂西南的武陵山区恩施自治洲鹤峰县境内,位于东经109。

45`~110。

01`,北纬29。

48`~30。

02`之间,束娄水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恩施自治洲鹤峰县与富恩县交界的太平乡文家河。

流域面积373.4km2,河流全长41。

4km,总落差728m,两岸支流密集,基岩裸露,陡坡流急,平均坡降9。

3%。

芭蕉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分水岭海拔高程一般在1700m左右,上游高山竣岭人烟稀少,中,下游山间台地稍有农田种植,人类垦植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森林覆盖60%,植被良好,河流泥沙量不大.芭蕉河一级水电站,坝址位于下游北佳镇柳月坪村,下距在建工程二级水电站坝址约7.6km,距芭蕉河河口12.3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034km2,占流域总面积的81.3%。

探究300m级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面板胶凝堆石坝设计

探究300m级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面板胶凝堆石坝设计

1 问题的提出我国西部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在大江大河上、高山峡谷区以及相对偏远地区开发水电资源,需要修建300m级(坝高在250m以上)的特高坝,以形成龙头水库来提高流域梯级电站的补偿调节性能和提高电能质量。

但由于大江大河的上游一般都位于经济相对落后、交通闭塞的高寒山区,受对外交通条件、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筑坝材料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首选坝型。

目前,因不能把握 300 m 级特高面板堆石坝的工程特性以及关键技术问题和运行特性,使得在坝型选择时不能直接选择面板堆石坝方案,而选择外来建材运输量大、造价高的混凝土坝或体积大且占用耕地多、对环境和水土保持易造成不利影响的心墙堆石坝方案,有的工程在近坝区甚至没有可用的防渗土料,这使得待建水电站的经济指标竞争力降低,因此,未来我国水电站的建设迫切需要在300 m 级特高面板堆石坝技术上有所突破。

当前,我国设计和建造 200 m 级( 坝高在 150 ~ 250 m 范围)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技术已经成熟。

工程建设和运行实践表明,与 100 m 级( 坝高在 70 ~150 m 范围) 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相比, 200 m 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由于坝高增加,使得坝体的应力水平较高,造成分区堆石料变形差异趋于严重; ②坝体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需要填筑临时剖面来抵挡施工期洪水,甚至有可能要求在堆石体上过流; ③建于窄狭河谷中的特高面板堆石坝,其堆石体存在着拱效应,使坝体的三维效应加剧,在施工期、运行初期其应力和变形性状明显有别于 100 m 级面板堆石坝; ④堆石体流变变形的存在,使得 200 m 级面板堆石坝后期坝体变形量较大,对防渗体系的应力、变形性态起着主导作用,是面板及趾板等防渗结构最大的安全隐患。

200 m 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表现出的上述性态,在 300 m 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上将会体现的更加明显、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JD31080 FJD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7年11月1水电站技术设计阶段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 (4)4. 坝体布置 (9)5.坝体设计 (9)6.坝的计算 (12)7.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面板设计 (13)8.面板与岸坡、基础及刚性建筑物的连接 (17)9.基础处理 (18)10.原形观测 (19)11.技术专题研究(含试验) (20)12.工程量计算 (21)13.设计成果 (22)31 引言工程系建在河(江) 游,距市(县) km。

水库总库容亿m3,是以、为主和、的综合利用水库。

本工程主(副)坝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m,坝顶长m。

属等工程。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于年月经审查通过,并以文进行了批复。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或本专业的文件(1)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审批文件;(3) 工程专题研究报告;(4) 工程有关文件或会议纪要。

2.2 主要设计规范(1) SDJ 12-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和补充规定(试行);(2) SDJ 218-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及修改和补充规定;(3) SLJ 01-88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准则;(4) SDJ 10-78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5) SDJ 20-78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试行);(6) SDJ 14-7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试行);(7) SL 52-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8) SL 47-94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9) SDJ 207-82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10) SDJ 213-8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11) SD 220-87 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12) SL 62-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3. 设计基本资料43.1 工程等级3.1.1 根据审批文件,本工程为等工程,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按级建筑物设计。

3.1.2 根据文件,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为度,由SDJ10-78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按度地震烈度设防。

3.2 测量基准与地形图3.2.1 测量基准高程控制为级,平面控制为级。

3.2.2 地形图(1) 坝址地形图(比例1:200~1:1000);(2) 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岸坡和坝基连接部位地形图(比例1:500~1:200);(3) 库区地形图(比例1:1000~1:50000)。

3.3 坝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3.3.1 工程地质(1) 工程地质报告;(2) 1:200~1:1000地质平面图;(3) 1:200~1:500主要地质构造和建筑物基础地质剖面图;(4) 1:200~1:500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岸边和坝基连接部位局部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5) 1:200~1:1000基岩等高线图;(6) 坝基覆盖层与基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质构造特性。

①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如表1所列:②对建筑物产生重大影响的地质构造的主要参数见表2所列:表2 坝基地质构造参数表5③坝基覆盖层3.3.2 水文地质(1) 地下水位m;(2) 基岩单位吸水率:ω= L/(min⋅m⋅m);(3) 相对不透水层单位吸水率ω= L(min⋅m⋅m),高程m;(4) 可能形成渗漏通道的地质问题说明。

3.4 水库特性3.4.1 水库(1) 总库容亿m3;(2) 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亿m3 ;(3) 调洪库容亿m3;(4) 防洪库容亿m3;(5) 调节库容亿m3;(6) 死库容亿m3。

3.4.2 水位(1) 校核洪水位m;(2) 设计洪水位m;(3) 正常蓄水位m;(4) 汛前限制水位m;(5) 死水位m;(6) 工作深度m;6(7) 水位骤降速度m/s;(8) 设计淤砂高程m,淤砂饱和容重kN/m3;淤积年限a。

3.5 水文气象3.5.1 气温(1) 多年月气温见表3所列:表3 多年月气温统计表单位:℃(3) 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的多年平均天数;(4) 出现年极限最低气温时(降温速度快,低温持续时间长),48h有代表性的典型降温过程线。

3.5.2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的降雨(1) 多年平均降雨mm;(2) 汛期占全年降雨%;(3) 历年最大降雨量mm;(4) 历年最小降雨量mm;(5) 历年一次最大暴雨过程线(6) 多年平均降雨天数。

3.5.3 风速、风向(1) 多年平均风速m/s;(2)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3) 历年瞬时最大风速m/s;(4) 风向m;(5) 风区长度m。

3.5.4 冻土深度(1) 多年平均冻土深度m;(2)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m。

73.6 建筑材料3.6.1 堆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2) 用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坝体应力、应变时,各堆石料的试验参数(列表)。

(3) 级配曲线(包括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0.1mm 以下的颗粒含量所占百分数;设计干容重时的渗透系数。

3.6.2 用做过渡料和反滤料的砂砾石、粗砂、细砂的性能试验成果3.6.3 沥青混凝土骨料3.6.3.1 新鲜或微风化碱性岩石(如白云岩、灰岩)的基本性能(1) 比重kg/cm3、抗压强度MPa 、含泥量%;(2) 破碎好的骨料级配曲线(包括2.5mm以下的级配情况)。

3.6.3.2 粒径为2.5mm~0.074mm的细骨料(1) 应优先采用碱性岩石加工粗骨料时的筛余石屑,或用碱性岩石加工的人工砂;(2) 使用河砂时,应选用未风化的料,并限制含泥量。

4. 坝体布置84.1 核实初步设计报告审批确定的布置方案并进行优化4.2 核实各主要建筑物的合理布局4.3 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岸坡和坝基岩石的连接5. 坝体设计5.1 坝料规划5.2 坝断面分区设计5.2.1 碎石排水垫层9105.2.2 过渡层5.2.3主堆石区5.2.4 主堆石区的分区5.2.5 碾压试验按坝体分区和不同分区料,分别进行碾压试验,以确定填筑标准和压实参数。

经试验确定的参数见表5。

表5 填筑标准和碾压参数表5.3 坝的细部设计5.3.1 确定坝顶超高5.3.2 坝顶结构设计(1) 确定坝顶宽度(2) 防浪墙设计(3) 坝顶排水设计5.3.3 坝体排水11125.3.4 护坡和坝面排水6. 坝的计算6.1稳定计算6.1.1 施工期的稳定分析坝体填筑后,尚无沥青混凝土面板时,要进行施工期坝体挡水和坝体内过水情况的稳定渗流计算,并按各种情况计算坝坡稳定。

6.1.2 运行期应分别按正常和非常条件计算以下情况 (1) 岩基存在软弱夹层或构造面; (2)以砂砾石为坝基特别是含有夹泥层;(3) 最大坝高断面、或坝体用软岩填筑和使用了代替料的有代表性的坝体断面。

6.1.3 静力稳定计算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6.2 应力和变形计算(1) 确定竣工时坝顶应预留的超高;(2) 预估坝体各部位的不均匀沉降量,以判断坝体和沥青混凝土面板发生裂缝的可能性;(3) 分析沥青混凝土面板,在岸坡和坝基垂直防渗体的连接部位及与其他建筑物的连接部位,是否因应力或不均匀沉陷产生剪力破坏;(4) 面板在水荷载和各种不同工作条件下,因坝体应变可能产生的开裂和渗漏;(5) 用粘弹性理论分析沥青混凝土面板的应力。

7.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面板设计7.1 确定面板的坡度7.27.3 沥青混凝土面板断面选择13147.4 面板各层作用和要求7.5 沥青混凝土材料选择7.5.1 矿料(为粗骨料、细骨料、填料的总称)(1) 填料(即矿粉)(2)细骨料(3) 粗骨料7.5.2 掺料7.5.3 沥青7.6 沥青混凝土面板各层的配合比7.6.1 防渗层7.6.2 排水层7.6.3 整平胶结层7.6.4 封闭层沥青玛蹄脂168. 面板与岸坡、基础及刚性建筑物的连接8.1 接头部位处理8.1.1 岸坡和基础处理除满足9.1条的要求外,还应做到:(1) 连接部位:岸坡应平顺,不能有反坡或突然变坡,当岸坡上缓下陡时,变坡角应小于20︒。

(2) 土质岸坡一般不陡于1:1.5,岩石岸坡不陡于1:0.75~1:0.5。

8.1.2 岸墩设计8.1.3 混凝土建筑物直墙(如溢洪道边墙)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

8.2 接头设计8.2.1 接头设计内容178.2.2 接头型式的选择8.2.3 接头部位的材料9. 基础处理9.1 坝基和岸坡的强度、变形等处理坝基和岸坡范围内的基础,应根据静力和动力稳定、容许沉降量、不均匀沉陷等要求进行处理。

9.2 基础处理内容9.2.1 坝基的一般处理189.2.2 坝基和岸坡的防渗处理10. 原型观测10.1 观测目的(1) 监视坝的安全运行。

(2) 根据施工期观测资料,控制施工或及时检验和修改设计。

(3) 根据长期观测资料,检验设计的正确性。

(4) 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10.2 观测项目(1) 坝体变形观测:包括坝顶、下游面、坝体内部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2) 坝基沉陷。

(3) 坝基、岸坡地质构造部位的位移。

(4) 沥青混凝土面板纵向或横向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5) 垂直面板向的渗透压力、渗流量,坝基、坝体、绕坝等渗流量及坝内浸润线。

(6) 地震观测。

(7) 面板接头变形观测。

(8) 面板表面裂缝观测,特别是岸边接头部位。

(9) 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表面和内部温度观测。

(10) 库水位和水温观测。

1910.3 观测设计布置10.3.1 外部观测(1) 控制网的设置,应能保证不受外界干扰,能顺利进行观测作业,并有好的通视和交通条件。

(2) 水平和垂直变位观测点,可与坝轴线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大致等间距分布。

10.3.2 坝体内部观测设施,至少沿坝轴线设一个纵断面和最大坝高处(或其他有代表性的断面)设一个横断面,必要时可加设横断面。

10.3.3 坝肩和基岩断层带、坝基覆盖层最深处、承压水层、坝下埋管或廊道处,根据需要设置观测项目。

10.3.4 沥青混凝土面板,应布置一定的专用观测设备,以进行面板的应力、温度等项观测。

10.4 观测设备的安装,保护与管理10.4.1 观测设备尽可能保证观测作业有较好的交通及照明条件,施工时便于安装,并设保护装置,不易遭受破坏。

10.4.2 沥青混凝土系高温混凝土,防止观测设备因高温损坏失灵。

10.4.3 观测与管理11. 技术专题研究(含试验)(1) 沥青、矿料性能试验。

(2)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3) 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刚性建筑物接头试验研究。

(4) 沥青混凝土面板施工的热拌合、运输、推铺、碾压等各级温度控制的室内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