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概述
京微齐力M7 串口程序应用详解
通过 PC 端的串口助手,我们可以收到串口中断服务程序发送回来的数据,我们可以验证一下,数据是否一致。 串口助手收到的数据如下:
2.5 程序源码
2.5.1 Keil 部分的程序源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mem7_includes.h" #include "system_cmem7.h"
文件名称 cmem7_uart.c cmem7_uart.h
功能 UART 相关函数(驱动)程序文件 UART 相关函数的头文件
cmem7_uart_retarget.c
Printf 函数调用转换函数包含在这个文件里面
2.2 串口驱动使用方法:
1)定义 UART Type 变量 2)初始化 UART 端口 3)使能 UART 端口 // 发送数据 4)调用发送数据驱动(函数),发送数据。
备注: 不同的驱动库版本里面的该函数名称可能不同,比如有的版本里面该函数为 UART_Cmd
// 发送数据 // 由于我们已经引进了 文件,则可以直接调用 pintf 函数,进行串口的打印输出。
printf("\nSet ALL GPIO_OUT to High\n"); // 也可以通过 UART_Write 函数直接通过串口发送数据,如下:
// Enable UART INT UART_EnableInt(UART2, 0x020, TRUE); 然后编写串口中断服务程序 void UART2_IRQHandler(void) { unsigned char tmp; if(UART2->STATUS_b.RNE) {
tmp= (UART2->RX_BUF & 0x00FF); UART_Write(PRINT_UART,1,&tmp); } }
windows与android usb串口通信原理
windows与android usb串口通信原理一、引言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Android操作系统成为了最为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之一。
而在软硬件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介绍Windows与Android系统通过USB串口进行通信的原理。
二、USB串口通信概述USB串口通信是将数据通过串口进行传输的一种方式。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外设接口,而串口作为传统的通信接口之一,在一些设备中仍然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USB串口通信,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三、Windows与Android USB串口通信原理1. USB驱动安装:在Windows平台上,如果需要与Android设备进行USB串口通信,首先需要确保系统已经安装了相应的驱动程序。
一般情况下,当连接一个支持USB串口通信的Android设备时,Windows系统会自动安装驱动程序。
但如果系统无法自动安装所需的驱动程序,用户需要手动安装驱动。
2. Android设备USB配置:为了确保Android设备能够以USB串口模式工作,需要在系统设置中进行相应的配置。
用户需要前往设备的设置菜单,并启用“开发者选项”。
在“开发者选项”中,打开“USB调试”和“USB串口调试”选项。
3. 应用程序通信:一旦安装了必要的驱动程序并进行了相关的设备配置,用户可以通过编写应用程序来实现Windows与Android之间的USB串口通信。
在Windows平台上,用户可以使用开发工具如Visual Studio来编写应用程序。
而在Android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Android Studio等工具进行开发。
4. USB设备连接与数据传输:通过USB接口连接Windows计算机与Android设备,并确保设备处于串口调试模式下。
在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使用相应的API来实现USB串口通信。
通过这些API,用户可以完成如打开串口、读取数据、写入数据等操作。
51单片机_ch340_串口工作原理_概述说明
51单片机ch340 串口工作原理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对51单片机与CH340芯片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重点关注它们在串口通信中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具体而言,我们将首先介绍51单片机的背景和特点,然后详细讲解CH340芯片的功能特点及其在串口通信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串口协议、波特率设置原理以及常见传输错误的调试方法等基础知识。
最后,我们将针对CH340芯片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进行解析,并详细介绍CH340和51单片机之间的串口连接方式以及数据传输过程。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文章要点和结构;其次是51单片机简介部分,包括定义与背景、特点与应用以及开发环境与工具;接下来是CH340芯片概述部分,介绍芯片的基本信息、功能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与优势;然后是串口通信基础知识部分,包括串口协议简介、波特率与数据位设置原理以及常见传输错误及其调试方法;之后是CH340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及原理解析部分,详细介绍了CH340的串口通信模块、CH340和51单片机的串口连接方式以及数据传输过程的流程分析;最后是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主要论点和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51单片机和CH340芯片在串口通信中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通过对51单片机与CH340芯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它们的特点、功能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同时,本文还将提供基础知识和实例,帮助读者理解串口协议、波特率设置原理以及常见传输错误调试方法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掌握串口通信技术,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2. 51单片机简介2.1 定义与背景51单片机,又称为80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微控制器。
它以英特尔公司的经典型号8051为代表,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和可靠性等特点。
由于其独特的设计结构和丰富的外设接口,使得51单片机成为众多嵌入式系统的首选。
c++中的serialport用法
C++中的SerialPort用法一、概述在C++编程中,SerialPort(串口)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方式。
它可以用于连接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C++中如何使用SerialPort,并且通过实例演示其用法。
二、SerialPort的基本概念1. 串口是一种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它通过一根线缆(串口线)进行数据传输。
2. 串口通信有多种标准,如RS-232、RS-485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电气特性和数据传输速率。
3. 在C++中,可以使用串口库来实现串口通信,常见的串口库有Boost.Asio、Qt SerialPort等。
三、使用Boost.Asio进行串口通信Boost.Asio是一个开源的C++库,用于实现异步I/O操作。
它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和串口通信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开发。
1. 安装Boost库在使用Boost.Asio之前,首先需要安装Boost库。
可以从Boost全球信息站(网络协议sxxx)下载最新版本的Boost库,并按照全球信息站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安装。
2. 创建SerialPort对象在C++中使用Boost.Asio库进行串口通信,首先需要创建一个SerialPort对象,并指定串口名称、波特率等参数。
```c++#include <boost/asio.hpp>using namespace boost::asio;// 创建SerialPort对象io_service io;serial_port serial(io, "COM1"); // 指定串口名称serial.set_option(serial_port::baud_rate(9600)); // 设置波特率```3. 读写串口数据创建好SerialPort对象之后,即可通过它进行串口数据的读写操作。
```c++// 向串口写入数据std::string write_data = "Hello, SerialPort!";write(serial, buffer(write_data));// 从串口读取数据char read_data[100];size_t len = read(serial, buffer(read_data, 100));```4. 异步串口通信Boost.Asio库支持异步串口通信,可以通过回调函数处理串口数据的读写操作。
用串口操作寄存器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用串口操作寄存器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串口,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而寄存器操作则是一种在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操作方法,通过对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可以控制设备的状态和功能。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串口操作来实现对寄存器的读写操作,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通过串口操作寄存器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串口通信来远程控制设备,实现功能的扩展和优化。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寄存器操作的概念,以及具体如何使用串口操作来读写寄存器。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利用串口通信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从而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对整篇文章的总体结构进行介绍,以方便读者了解文章的逻辑顺序和主要内容安排。
文章结构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部分又可以细分为不同小节或章节。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文章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进行介绍;在正文部分,会详细阐述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而在结论部分,会对文章的主要结论和意义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文章结构的清晰呈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逻辑脉络,从而更容易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和观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如何利用串口通信操作寄存器,以实现对设备或系统的控制和监测。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能够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寄存器操作的概念,掌握用串口操作寄存器的方法。
同时,本文还将分析串口操作寄存器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掌握一种新的操作方式,为设备控制和数据传输提供更多选择,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
2.正文2.1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在现代的电子设备中,串口通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通信方式。
串口通信是通过串行传输数据的方式,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以位的形式依次传输。
串口通信可以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如电脑与外部设备、传感器与控制器等。
《单片机串口通信》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单片机串口通信的概述、原理、接口和程序设计。同时还包括 实战应用、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参考资料。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令人着 迷的主题吧!
概述
串口通信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技术。本节将讨论串口通信的定义、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串口通信原理
串口通信基于UART通信协议,通过发送和接收电平来实现数据传输。本节还 将介绍TTL电平和RS232电平之间的转换。
单片机串口通信接口
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接口包括引脚定义、数据格式和波特率设置。在本节中, 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重要的概念。
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学习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我们需要了解串口的初始化、发送数据和接 收数据的函数。
实战应用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索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以及单片机与蓝牙模块串口通信的实际应用案例。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串口通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错误。本节将介绍常见问题的类型和排查解决方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 串口通信问题。
总结
在本节中,我们将总结串口通信的优点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资料
如果您对串口通信感兴趣,以下是一些相关文献、网站
串口通信方式规约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串口通信方式规约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串口通信方式规约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串口通信方式规约(大纲)一、串口通信概述1.1串口通信的定义1.2串口通信的发展历程1.3串口通信的应用场景二、串口通信硬件基础2.1串行通信接口标准2.1.1RS-2322.1.2RS-4852.1.3RS-4222.2串口通信的主要硬件设备2.2.1串口芯片2.2.2串口转接器2.2.3串口服务器三、串口通信协议3.1数据格式3.1.1起始位3.1.2数据位3.1.3停止位3.1.4校验位3.2波特率与数据传输速率3.3流控制3.3.1硬件流控制3.3.2软件流控制四、串口通信编程4.1串口通信API4.1.1Windows平台下的串口通信API4.1.2Linux平台下的串口通信API4.2串口通信编程实践4.2.1串口初始化4.2.2串口数据发送与接收4.2.3串口事件处理五、串口通信应用案例分析5.1工业控制领域5.2嵌入式系统5.3网络通信领域5.4其他应用案例六、串口通信故障排查与优化6.1常见故障类型6.1.1硬件故障6.1.2软件故障6.1.3系统配置故障6.2故障排查方法6.2.1硬件检查6.2.2软件调试6.2.3系统优化6.3串口通信稳定性优化策略七、串口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7.1新型串口通信技术7.2串口通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7.3串口通信与其他通信技术的融合一、串口通信概述1.1 串口通信的定义串口通信,又称串行通信,是一种计算机与外部设备或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
串口技术应用概述
史 培
高新技术
( 北方 工业 大学机 电学院 北 京 1 0 0 0 4 1 ) 摘 要: 本文介 绍 了 串口R S 一 2 3 2 , R S 一4 2 2 , R S 一 4 8 5 的 信号 定义 以及应 用, 串口卡 的设计 , 串 口兼容模 式的优 缺点 , 及 串口在 不 同领域
上 的应 用 。
关键 词 : 串口规 范 信号兼容 驱 动芯 片 串口应 用 中图 分 类号 : T N 9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3 7 9 1 ( 2 0 l 3 ) 1 2 ( a ) 一 0 0 0 6 — 0 2
个, 三 种 串 行 接 口标 准 有 各 自 的 优 缺 点 。 使 用者 修 改 板 卡 配 置 , 使 串 口卡 工 作 在 不 成 为市 场 上通 用 的 R S - 2 3 2 、 RS 一 4 2 2 、 R S 一 R S 一 2 3 2 串行 接 口标 准 , 其 标 准接 I : 1 为D B 一
前 主 流 的 串 口通 信 标 准 有 RS 一 2 3 2 、 RS 一 收数 据为RX+ 和RX一, 以 及G N D地线 , RS - TXD和 TXD+、 DTR和 TXD一、 RXD和
D 一、 D S R# ̄ f 1 ] R XD + 复用, 还 有的 公 司采 4 2 2 、 R S - 4 8 5 , 以上 三 种 通信 标 准 在 市 场上 4 2 2 使 用 的是 差 分 信 号 , 正 负两 个 信 号 做 相 RX
在应 用 的 过 程 中需 要注 意 。 造 成RS 一 4 2 2 和 R S - 2 3 2 复 用 信 号 的原 因大 部 分 是 , 各 个 厂
ttl串口串联电阻
ttl串口串联电阻(原创实用版)目录1.TTL 串口概述2.串联电阻的作用3.TTL 串口与串联电阻的连接方式4.串联电阻的选取原则5.总结正文1.TTL 串口概述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 - 晶体管逻辑)串口是一种数字电子接口,常用于计算机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特点是传输速度快、噪声抑制能力强、电平范围窄,适用于低电平、短距离通信。
2.串联电阻的作用在 TTL 串口通信中,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串联一个电阻。
这个电阻主要起到以下作用:(1)限幅:TTL 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平范围为 2.4V-5V,当信号电平超过这个范围时,可能会导致误判。
串联电阻可以限制信号电平,使之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2)阻抗匹配:TTL 电路的输入阻抗较高,约为 100kΩ。
串联电阻可以使得发送端的输出阻抗与接收端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从而减小信号反射,提高传输效率。
3.TTL 串口与串联电阻的连接方式在 TTL 串口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需要串联一个电阻。
通常情况下,这两个电阻的阻值是相等的,它们分别连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数据线之间。
4.串联电阻的选取原则在选择串联电阻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电阻的阻值:阻值应根据通信距离、传输速率和 TTL 电路的输入阻抗来选取。
一般来说,阻值越大,传输距离越远;阻值越小,传输速率越快。
(2)电阻的功率:根据通信电流和电阻的阻值,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功率。
为了保证电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选择功率适当的电阻。
(3)电阻的材质和封装: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材质和封装形式。
5.总结在 TTL 串口通信中,串联电阻起到了限幅、阻抗匹配等重要作用。
429串口定义
429串口定义
串口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
串口的定义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波特率:串口通信的速率,表示每秒钟传输的位数。
常见的串口波特率有9600、19200、38400等。
2. 数据位:表示每个字符使用的位数。
常见的数据位有5位、6位、7位、8位。
3. 停止位:用于标识一个字符的结束。
常见的停止位有1位、1.5位、2位。
4. 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常见的校验位有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
5. 流控制:用于控制数据传输的流量。
常见的流控制方式有无流控制、硬件流控制、软件流控制。
在串口定义中,以上几个方面的参数需要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一致设置,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串口和hlw8110的通信协议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串口和hlw8110的通信协议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电子设备中,串口通信协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用于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接口协议。
而hlw8110作为一款广泛应用于电力监测和管理领域的芯片,其通信协议也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串口和hlw8110的通信协议,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通过深入了解这两个通信协议,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基本原理和功能特点,从而更加有效地应用到相关领域中。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串口和hlw8110的通信协议概述、串口通信协议详解、hlw8110通信协议详解以及结论与展望。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背景,明确研究目标,并概述后续各部分内容。
串口和hlw8110的通信协议概述部分主要对串口通信和hlw8110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串口通信协议详解部分将详细解释串口通信协议的帧格式、数据传输流程以及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等关键内容。
hlw8110通信协议详解部分将深入讨论hlw8110的寄存器定义和功能说明、数据读取和写入过程分析,同时提供一些用户自定义配置示例。
最后,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了串口和hlw8110通信协议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且清晰的概述,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应用串口和hlw8110的通信协议。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获得对这两个协议的深入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它们在相关领域中。
同时,本文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相关领域的技术提供了参考基础。
2. 串口和hlw8110的通信协议概述2.1 串口通信简介串口通信是一种通过串行传输数据的方式,它利用串行数据传输的特点,将数据位按照顺序逐个发送或接收。
串口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单一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一个发送线路(TX)和一个接收线路(RX)。
- 数据以二进制形式逐位传输,并且按照一定的帧结构进行组织。
串口波特率单位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串口波特率单位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串口通信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常用方式。
在串口通信中,波特率单位是一个重要概念。
本文旨在解释和说明串口波特率单位的含义,介绍其基础知识,并探讨不同波特率对实际应用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然后,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解释什么是波特率以及它的作用。
接下来,第三部分将探讨不同波特率选择所适用的场景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引发的影响。
第四部分将详细介绍调整和配置串口波特率的方法和步骤,并比较手动调整和自动配置的优缺点。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对未来串口通信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串口波特率单位,包括其含义、解释以及比较,进而加深对不同波特率选择与应用场景之间关系的理解。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了解如何调整和配置串口波特率以及如何避免波特率问题引发通信错误。
此外,本文还将对未来串口通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考和参考。
2. 串口波特率单位的含义与解释2.1 串口通信基础知识在计算机领域,串口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用于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串行端口(串口)允许数据比特按顺序依次传输,相对于并行端口而言,串口只使用一根线进行数据传输。
常见的串行接口有RS-232、RS-485等。
2.2 什么是波特率波特率是一个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的度量单位。
它衡量了数据信号变化速率。
波特率越高,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就越多,通信速度也就越快。
2.3 波特率单位的解释与比较常见的波特率单位有以下几种:- bps (bits per second):bps是指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
例如,一个波特率为9600 bps意味着每秒钟可以传输9600个比特。
- baud (Bd):baud是指每秒钟发送/接收信号变化(波形)的数量。
在早期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数据通信时,baud被用作描述模拟调制解调器中载波频率上升和下降(变换)的速度。
uart串口通信协议的传输距离__概述及解释说明
uart串口通信协议的传输距离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UART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
它通过将数据位逐个顺序地发送到数据总线上,再由接收端进行解析和处理,实现了设备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传输距离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决定了UART协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UART串口通信协议的传输距离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UART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然后分析影响UART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包括线缆质量和长度、噪声干扰和抗干扰能力以及整体系统设计与电路布局等方面。
接着探讨提高UART传输距离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信号放大器或驱动器、选择合适的线缆和接头以及调整串口参数和波特率等策略。
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展望UART传输距离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解释和说明UART串口通信协议的传输距离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UART协议在不同传输距离下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场景。
通过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和提出相关方法和技巧,读者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UART传输距离解决方案。
同时,本文也为未来UART传输距离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 UART串口通信协议:2.1 串口通信概述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一对数据线来实现信息的收发。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以及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2 UART协议简介UART协议是一种异步的串口通信协议,它将数据分成连续的比特流进行传输。
该协议使用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来组织和解析数据。
起始位指示了一个数据帧的开始,而停止位则表示一个数据帧的结束。
通过这些控制位,UART 能够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正确的握手序列,并确保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
并口和串口
三、串口、并口的基本功能
1. 数据缓冲功能 2. 信号变换功能 3. 可编程功能 4. 错误检测功能 5. 寻址功能
第二节 并行接口
一、概述
并口的特点
在多根数据线上以数据字为单位同时传递 传递的数据不要求固定的格式 有可编程和不可编程之分,可编程结构居多 适合于近距离数据传送
4. 数据端口A、B、C
输入时端口有三态缓冲器的功能,输出时端口有数据 锁存器的功能
图(4.9) 8255A的内部结构
A组控 制D 7 -D 0RDWA AR
1 0
RE SET
CS
数据 总线 缓冲
器
读/写 控制 逻辑
8位内部 数 据 总线
B组控 制
A 组端口 A
A组端口 C高4位
B组端口 C低4位
二、简单并口
• 不设置握手控制信号线 • 不需要对接口芯片进行编程 • 执行IOW指令就可以将数据通过数据总线输出到指
定地址的锁存器中,并通过锁存器输出。 • 执行IOR指令,就可以从三态门上读入数据。
二、简单并口
1
2
3
4
5
6
7 8
·
VCC
1 6
1 5
1 4
1 3
1 2
1 1
1 0
9
10K
16 15 14 13 12 11 10 9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PA0 PA1 PA2 PA3 PA4 PA5 PA6 PA7
4 3 2 1 40 39 38 37
5 36 9 8 35 6
RD WA R0 A1 RESET CS
PB0 PB1 PB2 PB3 PB4 PB5 PB6 PB7
单片机实践-单片机串口通信概述
CONTENTS
串口模块结构 串口引脚 相关寄存器
1 串口模块结构
IAP15W4K58S4单片机具有4 个 串 口 , 属 于 通 用 异步 收 发 器 (Universal Asy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是一种全双工异步串口 通信接口,包括串行口1、串行口2、串行口3和串行口4。
串行口2 TxD2 TxD2/P1.1 TxD2_2/P4.7
RxD2 RxD2/P1.0 RxD2_2/P4.6
2 串口引脚
串行口3对应的引脚是TxD3和RxD3。
P_SW2.B1(S3_S) 0 1
串行口3 TxD3 TxD3/P0.1 TxD3_2/P5.1
串行口4对应的引脚是TxD4和RxD4。
LSB TI
S2TI S3TI S3TI
99H
复位 值
RI 0x00 S2RI 0x00 S3RI 0x00 S3RI 0x00
0xxx
S2BUF 串口2缓冲器 9BH
0xxx
S3BUF 串口3缓冲器 ADH
0xxx
S4BUF 串口4缓冲器 85H
0xxx
T2H
T2高8位 D6H
0x00
T2L
T2低8位 D7H
1
0
TxD_3/P1.7/XTAL1
RxD_3/P1.6/XTAL 2
1
1
无效
2 串口引脚
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P_SW2中的S4_S、S3_S和S2_S的设置,可以对串 行口2、串行口3和串行口4的发送和接收引脚进行切换。
串行口2对应的引脚是TxD2和RxD2。
P_SW2.B0(S2_S) 0 1
tty串口参数
tty串口参数引言概述:TTY串口(Teletypewriter)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通信接口,常用于串行通信。
TTY串口参数是配置TTY串口通信的一组重要设置,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正确设置这些参数对于串口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TTY串口参数的相关知识,介绍其作用和设置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正文:1. 波特率的作用与设置:1.1 波特率的定义: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通常以每秒位数(bps)表示。
在TTY串口通信中,波特率是配置的关键参数之一,它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bps、115200bps等。
1.2 波特率的设置方法:波特率的设置需要保持发送端和接收端一致。
通过在终端或串口设备中进行配置,将波特率设置为通信双方协商好的数值,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波特率设置不当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解析错误。
1.3 波特率的选择与适用场景:波特率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硬件设备的支持能力来确定。
较低的波特率适用于远距离传输或噪音环境,而较高的波特率适用于要求高速传输的场景。
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通信距离、噪音干扰和硬件性能等因素。
2. 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的设置:2.1 数据位的定义与作用:数据位表示每个字符传输中实际携带的数据位数,通常为7或8位。
数据位的设置决定了每个字符能够携带的信息量,对于数据的正确解析至关重要。
2.2 停止位的作用与设置:停止位表示每个字符传输结束后,发送端发送的停止位数。
常见的停止位有1位或2位。
停止位的设置保证了接收端能够正确识别每个字符的结束位置。
2.3 校验位的意义与配置: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常见的校验位包括奇校验、偶校验、无校验等。
校验位的选择取决于通信双方的约定,通过校验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 控制流的设置与作用:3.1 控制流的定义与类型:控制流用于控制数据的流动,防止数据丢失或溢出。
串口通信 python 模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串口通信python 模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在文章的1.1 概述部分,我们将对串口通信python 模块进行简要介绍和概述。
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它可以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到不同设备之间。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串口通信已经成为许多应用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重点介绍Python中的串口通信模块,它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Python是一种简单易用且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通过引入串口通信模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Python中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模块进行串口通信,并详细介绍了其应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到如何在Python环境下使用串口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此外,我们还将在结论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探讨该模块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我们将讨论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该模块的功能,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最后,我们将展望串口通信Python模块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串口通信在各行各业都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Python串口通信模块,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为实现更多创新和应用提供支持。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串口通信Python 模块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本文都将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介绍串口通信在Python中的应用,并深入讨论Python中的串口通信模块。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目的和概述进行了介绍。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串口通信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全面介绍串口通信的概念和原理,包括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串口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的串口通信协议。
单片机C语言之串口通信协议
单片机C语言之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概述串口通信指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常用三种串口通信协议1、RS-232RS-232(ANSI/EIA-232标准)是IBM-PC及其兼容机上的串行连接标准。
可用于许多用途,比如连接鼠标、打印机或者Modem,同时也可以接工业仪器仪表。
用于驱动和连线的改进,实际应用中RS-232的传输长度或者速度常常超过标准的值。
RS-232只限于PC串口和设备间点对点的通信。
RS-232串口通信最远距离是50英尺。
从计算机连出的线的截面。
RS-232针脚的功能:
数据:
TXD(pin 3):串口数据输出(Transmit Data)
RXD(pin 2):串口数据输入(Receive Data)
握手:
RTS(pin 7):发送数据请求(Request to Send)
CTS(pin 8):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
DSR(pin 6):数据发送就绪(Data Send Ready)
DCD(pin 1):数据载波检测(Data Carrier Detect)
DTR(pin 4):数据终端就绪(Data Terminal Ready)
地线:
GND(pin 5):地线
其它
RI(pin 9):铃声指示
2、RS-422RS-422(EIA RS-422-AStandard)是Apple的Macintosh计算机的串口连接标准。
最全的计算机串口和并口介绍概述
计算机中的串口和并口COM是串口的意思而LPT(不是LTP)是并口的意思,串口是计算机总线提供的用于数据传输的一个端口,在串口中数据是按位成流传输的,而LPT是传输的另一种端口,在这里一般是按字节成流传输,也就是说串口好比每位排队排一排传输,并口是8位并排排一起传输,虽然感觉LPT这样是串口的8倍,但是由于波特率的原因,所以串口不一定比并口慢,波特率是指每秒传输多少位数据,这里的波特是bit,而不是BYTE(1BYTE=7bit+1bit校验),如果存在这样一个串口它的波特率是100bit/s而1个并口它的珀特率是80bit/s这说明这个串口1秒传100bit,每次传1个,并口传80bit每秒,传10次就可以了但是10次的时间是1秒.为什么会慢,是因为串口实现简单,相同设备下串口可以达到更高的理论传输平率串行接口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就是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
串口的出现是在1980年前后,数据传输率是115kbps~230kbps,串口一般用来连接鼠标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摄像头和写字板等设备,目前部分新主板已开始取消该接口。
并行接口并行接口,简称并口,也就是LPT接口,是采用并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
并口的数据传输率比串口快8倍,标准并口的数据传输率为1Mbps,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扫描仪等。
所以并口又被称为打印口。
另外,串口和并口都能通过直接电缆连接的方式实现双机互连,在此方式下数据只能低速传输。
多年来PC的串口与并口的功能和结构并没有什么变化。
在使用串并口时,原则上每一个外设必须插在一个接口上,如果所有的接口均被用上了就只能通过添加插卡来追加接口。
串、并口不仅速度有限,而且在使用上很不方便,例如不支持热插拔等。
随着USB接口的普及,目前都已经很少使用了,而且随着BTX规范的推广,是必然会被淘汰的。
计算机上有串口和并口的地方应该有:硬盘、主板、还有打印机等。
串口一般用于接一些特殊的外接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口概述常见数据通信方式:并行通信,串行通信UART的主要操作:>数据发送及接受>产生中断>产生波特率>Loopback模式>红外模式>自动流控模式串口参数的配置主要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流控协议。
linux中的串口设备文件放于/de/目录下,串口一,串口二分别为"/dev/ttyS0","/dev/ttyS1".在linux下操作串口与操作文件相同..串口详细配置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
串口设置由下面的结构体实现:struct termios{tcflag_t c_iflag; //input flagstcflag_t c_oflag; //output flagstcflag_t c_cflag; //control flagstcflag_t c_lflag; //local flagscc_t c_cc[NCCS]; //control characters};该结构体中c_cflag最为重要,可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
在设置波特率时需要在数字前加上'B',如B9600,B15200.使用其需通过“与”“或”操作方式:输入模式c_iflag成员控制端口接收端的字符输入处理:串口控制函数Tcgetattr 取属性(termios结构)Tcsetattr 设置属性(termios结构)cfgetispeed 得到输入速度Cfgetospeed 得到输出速度Cfsetispeed 设置输入速度Cfsetospeed 设置输出速度Tcdrain 等待所有输出都被传输tcflow 挂起传输或接收tcflush 刷清未决输入和/或输出Tcsendbreak 送BREAK字符tcgetpgrp 得到前台进程组IDtcsetpgrp 设置前台进程组ID.串口配置流程1>保存原先串口配置,用tcgetattr(fd,&oldtio)函数struct termios newtio,oldtio;tcgetattr(fd,&oldtio);2>激活选项有CLOCAL和CREAD,用于本地连接和接收使用newtio.c_cflag | = CLOCAL | CREAD;3>设置波特率,使用函数cfsetispeed、cfsetospeedcfsetispeed(&newtio,B115200);cfsetospeed(&newtio,B115200);4>设置数据位,需使用掩码设置newtio.c_cflag &= ~CSIZE;newtio.c_cflag |= CS8;5>设置奇偶校验位,使用c_cflag和c_iflag.设置奇校验:newtio.c_cflag |= PARENB;newtio.c_cflag |= PARODD;newtio.c_iflag |= (INPCK | ISTRIP);设置偶校验:newtio.c_iflag |= (INPCK|ISTRIP);newtio.c_cflag |= PARENB;newtio.c_cflag |= ~PARODD;6>设置停止位,通过激活c_cflag中的CSTOPB实现。
若停止位为1,则清除CSTOPB,若停止位为2,则激活CSTOPB。
newtio.c_cflag &= ~CSTOPB;7>设置最少字符和等待时间,对于接收字符和等待时间没有特别的要求时,可设为0:newtio.c_cc[VTIME] = 0;newtio.c_cc[VMIN] = 0;8>处理要写入的引用对象tcflush函数刷清(抛弃)输入缓存(终端驱动程序已接收到,但用户程序尚未读)或输出缓存(用户程序已经写,但尚未发送).int tcflush(int filedes,int quene)quene数应当是下列三个常数之一:*TCIFLUSH 刷清输入队列*TCOFLUSH 刷清输出队列*TCIOFLUSH 刷清输入、输出队列例如:tcflush(fd,TCIFLUSH);9>激活配置。
在完成配置后,需要激活配置使其生效。
使用tcsetattr()函数:int tcsetattr(int filedes,int opt,const struct termios *termptr);opt使我们可以指定在什么时候新的终端属性才起作用,*TCSANOW:更改立即发生*TCSADRAIN:发送了所有输出后更改才发生。
若更改输出参数则应使用此选项*TCSAFLUSH:发送了所有输出后更改才发生。
更进一步,在更改发生时未读的所有输入数据都被删除(刷清).例如: tcsetattr(fd,TCSANOW,&newtio);.串口使用详解.打开串口fd = open("/dev/ttyS0",O_RDWR | O_NOCTTY | O_NDELAY);参数--O_NOCTTY:通知linux系统,这个程序不会成为这个端口的控制终端.O_NDELAY:通知linux系统不关心DCD信号线所处的状态(端口的另一端是否激活或者停止).然后恢复串口的状态为阻塞状态,用于等待串口数据的读入,用fcntl函数:fcntl(fd,F_SETFL,0); //F_SETFL:设置文件flag为0,即默认,即阻塞状态接着测试打开的文件描述符是否应用一个终端设备,以进一步确认串口是否正确打开.isatty(STDIN_FILENO);.读写串口串口的读写与普通文件一样,使用read,write函数read(fd,buff,8);write(fd,buff,8);Example: seri.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errno.h>#include <sys/stat.h>#include <fcntl.h>#include <unistd.h>#include <termios.h>#include <stdlib.h>int set_opt(int fd,int nSpeed, int nBits, char nEvent, int nStop) {struct termios newtio,oldtio;if( tcgetattr( fd,&oldtio) != 0){perror("SetupSerial 1");return -1;}bzero( &newtio, sizeof( newtio ) );newtio.c_cflag |= CLOCAL | CREAD;newtio.c_cflag &= ~CSIZE;switch( nBits ){case7:newtio.c_cflag |= CS7;break;case8:newtio.c_cflag |= CS8;break;}switch( nEvent ){case'O': //奇校验newtio.c_cflag |= PARENB;newtio.c_cflag |= PARODD;newtio.c_iflag |= (INPCK | ISTRIP);break;case'E': //偶校验newtio.c_iflag |= (INPCK | ISTRIP);newtio.c_cflag |= PARENB;newtio.c_cflag &= ~PARODD;break;case'N': //无校验newtio.c_cflag &= ~PARENB;break;}switch( nSpeed ){case2400:cfsetispeed(&newtio, B2400);cfsetospeed(&newtio, B2400);break;case4800:cfsetispeed(&newtio, B4800);cfsetospeed(&newtio, B4800);break;case9600:cfsetispeed(&newtio, B9600);cfsetospeed(&newtio, B9600);break;case115200:cfsetispeed(&newtio, B115200);cfsetospeed(&newtio, B115200);break;default:cfsetispeed(&newtio, B9600);cfsetospeed(&newtio, B9600);break;}if( nStop == 1 ){newtio.c_cflag &= ~CSTOPB;}else if ( nStop == 2 ){newtio.c_cflag |= CSTOPB;}newtio.c_cc[VTIME] = 0;newtio.c_cc[VMIN] = 0;tcflush(fd,TCIFLUSH);if((tcsetattr(fd,TCSANOW,&newtio))!=0) {perror("com set error");return -1;}printf("set done!\n");return0;}int open_port(int fd,int comport){char *dev[]={"/dev/ttyS0","/dev/ttyS1","/dev/ttyS2"};long vdisable;if (comport==1){ fd = open( "/dev/ttyS0", O_RDWR|O_NOCTTY|O_NDELAY);if (-1 == fd){perror("Can't Open Serial Port");return(-1);}else{printf("open ttyS0 .....\n");}}else if(comport==2){ fd = open( "/dev/ttyS1", O_RDWR|O_NOCTTY|O_NDELAY);if (-1 == fd){perror("Can't Open Serial Port");return(-1);}else{printf("open ttyS1 .....\n");}}else if (comport==3){fd = open( "/dev/ttyS2", O_RDWR|O_NOCTTY|O_NDELAY);if (-1 == fd){perror("Can't Open Serial Port");return(-1);}else{printf("open ttyS2 .....\n");}}if(fcntl(fd, F_SETFL, 0)<0){printf("fcntl failed!\n");}else{printf("fcntl=%d\n",fcntl(fd, F_SETFL,0));}if(isatty(STDIN_FILENO)==0){printf("standard input is not a terminal device\n");}else{printf("isatty success!\n");}printf("fd-open=%d\n",fd);return fd;}int main(void){int fd;int nread,i;char buff[]="Hello\n";if((fd=open_port(fd,1))<0){perror("open_port error");return;}if((i=set_opt(fd,115200,8,'N',1))<0){perror("set_opt error");return;}printf("fd=%d\n",fd);nread=read(fd,buff,8);printf("nread=%d,%s\n",nread,buff);close(fd);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