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地法

合集下载

土壤耕作措施

土壤耕作措施

土壤耕作措施
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产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土壤耕作措施。

以下是土壤耕作措施的主要内容:
1. 耕地准备
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准备。

首先,要清理土地上的杂草和残留物,确保土地的干净和平整。

然后,要进行耕翻土地,即将土地犁松,以便种子能够更好地生长。

在耕翻土地时,要注意深度和宽度,以确保种子能够得到足够的养分和水分。

2. 播种前后处理
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

首先,要进行选种和消毒,选择健康的种子并消除病菌。

然后,要进行浸种和催芽,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在播种时,要确保种子的深度和密度适宜,以便种子能够更好地生长。

在播种后,要进行覆盖和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

3. 农田灌溉和排水
在农业生产中,灌溉和排水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对于干旱的地区,需要进行灌溉以确保作物得到足够的水分。

灌溉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喷灌、滴灌和漫灌等。

对于雨水过多的地区,需要进行排水以避免作物受淹。

排水的方式也有多种,例如明沟排水和暗管排水等。

总之,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土壤耕作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

第五节土壤耕作技术

第五节土壤耕作技术

1. 翻耕
世界各国应用最普遍的耕作措施,采 用铧犁(有壁犁)、圆盘犁进行。有壁犁同 时具有翻土和碎土作用,有三种形式: 螺旋犁使土垡完全翻转,碎土作用小, 适于草多的荒地。 圆盘犁碎土作用强,翻土作用弱,多 用于翻耕菜园地。 半螺旋犁又称熟地型犁,作用介于上 两种之间,适于大多数土壤。
翻耕对土壤起三种作用: 一是翻土,可将原耕层上层土翻入下层,下层土翻
1.耙地
主要作用是碎土。机具圆 盘耙和钉齿耙。 圆盘耙 碎土力强,常用 于收获后浅耕灭茬,翻耕后破 碎垡块和坷拉以及旱田早春顶 凌耙压。 钉齿耙 碎土作用小于圆 盘耙,常用于播种后出苗前耙 地,破除板结。 水田耙地后要用“而”字 耙耖田,平整田面,细碎土块。
2. 耱地
也称耢地,是一种耙地之后的平 土碎土作业。一般作用于表土,深度为 3cm ,有碎土、轻压、耱严播种沟、防 止透风跑墒等作用。
到上层;同时也有翻埋作物根茎、化肥、绿肥、杂
草以及防除病虫害的作用。 二是松土,土壤耕层上下翻转后,使原来较紧实的 耕层翻松,对增加耕层厚度,增加土壤通透性。 三是碎土,犁壁有一曲面,犁前进的动力使垡片在
曲面上破碎,进而改善结构,松碎成团聚体状态
(水分适宜时)。
1.翻耕方法 由于采用的犁,其犁壁形式不同,垡片的翻转 有全翻垡、半翻垡和分层翻垡三种 。
或粘质土等,翻耕可深些。
②土层较薄,砂质土,心土层较薄或有石砾的土 壤不宜深耕。 ③水田翻耕深度不宜超过犁底层。 旱地20-25cm,水田15-20cm
2.
深松耕
以无壁犁、深松铲、凿型铲对耕层
进行全面的(无壁犁或靴式犁)或间
隔的(凿形铲或铧形铲)深位松土,
不翻转土层。耕深可达25—30cm,最
深为50cm。 由于不乱土层,保持地面覆盖, 可减少水分蒸发,防止风蚀。适用于 干旱、半干旱和丘陵地区。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作者:范秀勇,吴国建,于影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6期土壤是人类生存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

近年来,如何保护好土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主要对常见的土壤保护性耕技术进行介绍。

保护土地耕作技术主要是通过采取合理的技术,科学化减少不必要各类田间作业工序,使作物的生态环境更好,实现高产、高效和低耗,进而实现保护环境,促进和保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保护性耕作技术种类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将地表用大量秸秆残茬进行覆盖,使耕作减少到以保证种子发芽为最基本的要求,通过使农药,对杂草和病虫害进行控制,其目的是进一步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

从当前来看,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种类包括以下几种:①覆盖耕作技术;②免耕技术;③少耕技术;④深松技术;⑤防止坡耕地水土流失技术;⑥合理用水、用药和施肥技术;⑦作物合理轮作轮耕技术。

2主要保护性耕作技术2.1覆盖耕作技术该技术优势在于能使地表植被覆盖面积增加,减少土壤当中的水分被大量蒸发,有效减轻土壤被风蚀的强度,还能使土壤渗水能力有效增强,防止和减少土壤出现板结及减少水土流失,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使土壤保水、保肥两种能力有效提高。

其核心主要是进行秸秆还田。

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将秸秆根茬进行整株或粉碎还田后,直接播种,并以药剂灭草,并免除中耕环节至收获;二是将秸秆粉碎还田后耙地作业,使部分秸秆和残茬与表层土壤混合后进行播种、药剂灭草,免去了传统耕作中的中耕或行间除草以及中耕培土作业;三是对于前茬垄作地块,赶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秸秆残茬耢至垄沟中并在垄上直接播种,还可以以机械方式进行除障、推平作业同时进行播种,使用药剂灭草,免去中耕环节;四是种植覆盖植物,其作用与残茬覆盖相同,并有固氮作用。

2.2免耕技术该技术可应用于土壤通透性较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其主要方法包括:一是玉米茬耢茬,二是小麦茬原茬;三是大豆茬耢茬三种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6号——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6号——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6号——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9.25•【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6号•【施行日期】2017.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6号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现予公布,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2017年9月25日附件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管控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指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是指对农用地开展的土壤污染预防、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分类管理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和分类管理,主要适用于耕地。

园地、草地、林地可参照本办法。

第三条环境保护部对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农业部对全国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农用地土壤污染预防、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农用地土壤优先保护、监督管理等工作,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和农业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耕地技术要点范文

耕地技术要点范文

耕地技术要点范文耕地技术是指进行农田耕作和土壤管理时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它的目的是提高耕地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土壤改良技术1.翻压耕作:通过将土壤翻转,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促进土壤的肥力提高。

翻压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2.绿肥种植:将一些能够快速生长的植物作为绿肥种植在农田中,然后将其作物残体覆盖在土壤表面,进行深翻以供土壤养分的增加。

绿肥种植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供养分供应,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水分。

3.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特点和作物的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的类型和用量,进行科学的施肥。

施肥技术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增加土壤的肥力。

4.覆膜技术:在农田中铺设透明或黑色的塑料薄膜,起到保温、保湿、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覆膜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作物生长。

二、耕作管理技术1.种植密度控制:根据作物的特点和土壤的条件,合理控制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疏,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和质量。

2.杂草管理:定期除草,采取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控制杂草的生长。

杂草管理可以减少杂草对作物的竞争,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损害,提高产量。

4.灌溉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科学的灌溉措施。

避免过度灌溉和不均匀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土壤保护技术1.旋耕技术:通过对土壤进行旋转翻耕,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退化。

2.水土保持措施:采取沟壕治理、梯田整治、建设水土保持林带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3.秸秆还田:将庄稼的秸秆留在地里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4.轮作休耕:根据作物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作物轮作组合和休耕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第五章土壤耕作

第五章土壤耕作
Use a subsoiler. 使用心土犁。 使用心土犁。
(五)旋耕
作用:利用犁片的转动松碎土壤,同时切碎残茬、 作用:利用犁片的转动松碎土壤,同时切碎残茬、秸秆 和杂草。 和杂草。 优点:节省动力,作业效率高,成本较低, 优点:节省动力,作业效率高,成本较低,完成后地面 松碎平整。 松碎平整。 缺点:作用深度浅,一般在 - 缺点:作用深度浅,一般在10-15cm。 。 技术要点:掌握宜耕期。 技术要点:掌握宜耕期。
(一)翻耕
作用:翻土,松土,碎土。 作用:翻土,松土,碎土。 优点:土壤松碎,利于翻埋有机肥和秸秆残茬, 优点:土壤松碎,利于翻埋有机肥和秸秆残茬, 杂草、病菌。 杂草、病菌。 缺点:跑墒,耗能高,成本高, 缺点:跑墒,耗能高,成本高,容易造成水土流 失。 技术要点:翻耕方法(全翻、半翻、分层翻), 技术要点:翻耕方法(全翻、半翻、分层翻), 时期,深度。掌握宜耕期。 时期,深度。掌握宜耕期。
2、土壤附着力:指土粒 、土壤附着力: 附着在外物上的性质。 附着在外物上的性质。 由于有水,实际是“ 由于有水,实际是“土 外物” 粒—水—外物”相互吸 水 外物 引的性能。 引的性能。 粘着性也是在一定的含 水两范围表现。 水两范围表现。干时无 粘着,水太多时, 粘着,水太多时,粘着 力也减到太弱。 力也减到太弱。
耕作技术发展
土壤耕作是作物生产的重要环 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节,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 农业生产的进步, 金。农业生产的进步,首先反映在 土壤耕作的手段上。 土壤耕作的手段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动力: 动力: 机具: 机具: 生产水平: 生产水平:
人力 手工工具 原始农业
三、土壤耕性
(一)土壤的耕性的含义

表土耕作措施

表土耕作措施

表土耕作措施概述表土耕作是指对土壤表层进行的一系列农业耕作措施,旨在改良和保护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且有效的表土耕作措施,帮助农民制定科学的耕作方案从而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措施一:翻耕翻耕是指将表层土壤翻转的一种作业方式。

通过翻耕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释放,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翻耕还可以消灭一些地下害虫和病原菌,减少病害的发生。

但是,过度的翻耕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土壤板结和风蚀,因此要适量控制翻耕的频次和深度。

措施二:有机物的添加有机物的添加是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以利用农业废弃物、草木灰、堆肥等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物的添加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团粒的稳定性,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保肥效果。

同时,有机物的分解还会释放出大量的养分供作物吸收,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措施三:深翻深松深翻深松是指将土壤连同根系一起翻掘,使土壤得到全面松散,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深翻深松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深翻深松还能够改善土壤的导水性,降低浸水和涝灾的发生概率。

深翻深松的时机一般选择在秋季或春季,在耕作时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整体结构,避免对土壤造成破坏。

措施四: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一种在不同作物间进行有组织的轮换种植的耕作方式。

通过合理轮作,可以改善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平衡,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轮作还可以降低土壤中的杂草数量,促使土壤中的有机质不断进行分解和更新。

轮作的作物选择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和需求进行搭配,避免连作同一作物导致土壤贫瘠和病虫害频发。

措施五:耕地水保护耕地水保护是指通过合理的农田排水和灌溉系统来保护耕地的水资源。

在耕作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利用降水和灌溉水源,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资源。

农民可以采用积肥排水、梯田灌溉等方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田土壤的耕作方式

 农田土壤的耕作方式

农田土壤的耕作方式农田土壤的耕作方式农田土壤的耕作方式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合理的耕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田产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田土壤耕作方式,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传统耕作方式传统耕作方式是指传统农民在耕地上使用的耕作工具和方法,主要包括手工耕作、畜力耕作和机械耕作。

手工耕作是最传统的方式,农民使用锄头、铁锨等简单工具进行翻耕、松土和除草。

畜力耕作是利用牛、马等家畜进行耕种,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机械耕作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方式,使用农机具进行耕作,如拖拉机、收割机等。

传统耕作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适合小规模农田耕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耕作方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畜力,劳动强度大,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其次,传统耕作方式容易造成土壤的密实化和排水不畅,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

此外,传统耕作方式容易造成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保护性耕作方式保护性耕作方式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耕作模式,旨在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水分和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具体措施包括减少翻耕次数、保持农田水分、保留秸秆覆盖、采用轮作休耕等。

保护性耕作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提高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此外,保护性耕作方式还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提高农田的肥力和作物产量。

然而,保护性耕作方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保护性耕作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建立起稳定的土壤结构和水分平衡,对农民来说需要较大的投入和管理成本。

其次,保护性耕作方式的实施需要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有机耕作方式有机耕作方式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和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模式。

有机耕作方式强调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保持,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依靠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来维持土壤肥力和作物健康。

土壤耕作方法1

土壤耕作方法1

三、耕作机具
1、播前耕作
耕地作业:铧式犁、圆盘犁 整地作业:圆盘耙、钉齿耙、水田耙、镇压器、驱动耙、耢等 耕耙联合作业:旋耕机、耙耕机、回转锹
2、播后耕作
中耕培土作业:中耕机(水田旱地两类)、培土器 施肥、开沟、筑埂等作业:中耕培土施肥机、筑埂机、开沟机 等
3、少耕法
浅松或深松作业:深松(凿形)犁、通用耕作机(深松、浅松、 除草)
粘粒
<0.001
(二)容重
q
V
式中 q—土壤重量(包括所含水分重) V—土壤体积
土壤干容重γ0
(三)湿度(又称含水量) 土壤的绝对湿度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

q q' q'
式中 q—自然状态下土壤的重量 q′—烘干后同体积的土壤重量
土壤的相对湿度
W0

W Wn
100 %
二、耕层土壤的动力学特性
(一)土壤与金属间的摩擦系数 (二)土壤的坚实度(又称贯入阻力) (三)土壤的凝聚力和附着力 (四)土壤的抗剪强度 (五)犁耕土壤比阻
○ 一次完成深松、施肥、灭茬、起垄、播种、施药等多项作 业
目前所使用的耕地机械,由 于其作业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主 要分为三大类:
铧式犁 圆盘犁 凿形犁
铧式犁应用历史最长,技 术最为成熟,作业范围最广, 铧式犁是通过犁体曲面对土壤 的切削、碎土和翻扣实现耕地 作业的。
圆盘犁是以球 面圆盘作为工作 部件的耕作机械, 它依靠其重量强 制入土,入土性 能比铧式犁差, 土壤摩擦力小, 切断杂草能力强, 可适用于开荒、 粘重土壤作业, 但翻垡及覆盖能 力较弱,价格较 高。
(四)土壤的抗剪强度
耕层土壤在耕作机械工作部件(如犁体、中耕铲 等)作用下,往往出现剪切破坏,其剪应力大致服从 库伦定律:

耕地土壤 保护 实施方案

耕地土壤 保护 实施方案

耕地土壤保护实施方案耕地土壤保护实施方案。

耕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它的保护关乎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为了有效保护耕地土壤,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耕地土壤保护实施方案展开讨论,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加强耕地的合理利用是保护土壤的关键。

农业生产中,过度耕种和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因此需要科学制定耕作制度和施肥方案,合理轮作作物,减少对土壤的压实和侵蚀,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其次,推广绿色耕作技术是保护耕地土壤的重要途径。

绿色耕作技术包括有机耕作、秸秆还田、水稻田间种植杂草等,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的污染,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和健康状态。

另外,加强耕地的水土保持工作也是保护土壤的关键。

在农田开垦和种植作物时,需要合理规划田地的坡度和排水系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减少土壤侵蚀。

此外,加强对耕地土壤的监测和评估也是保护土壤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对耕地土壤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土壤质量的变化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复和改善,保证土壤的健康和生产力。

最后,加强对农民的土壤保护意识教育也是保护土壤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土壤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土壤保护的重视和认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污染。

总之,耕地土壤保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对于保护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加强对耕地土壤的合理利用、推广绿色耕作技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以及加强农民的土壤保护意识教育,共同致力于保护我国的耕地土壤资源,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土壤耕作的措施

土壤耕作的措施
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特点,应采用适合的耕作方式和 技术,以促进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在进行土壤耕作时,应注意保护土壤结构,避免过度 翻耕和破坏土壤层。
重视有机肥料的应用,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持 土壤肥力。
02
土壤耕作的方法
耕地的基本方法
1 2
翻耕
翻耕是一种常用的耕地方法,通过翻动土壤使 表土层和心土层互换位置,达到疏松土壤和减 少水分蒸发的作用。
土壤耕作机械的分类及功能
犁地机械
整地机械
播种机械
施肥机械
灌溉机械
用于翻耕土壤,打破犁 底层,改善土壤结构, 包括旋耕机、铧式犁等 。
用于破碎土壤块,使土 壤变得松软细碎,包括 圆盘耙、钉齿耙等。
用于在松软的土壤中播 种作物,包括条播机、 穴播机、精密播种机等 。
用于在土壤中施用化学 肥料和有机肥料,包括 施肥机、撒肥机等。
于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02
轮作
为了保持土壤结构和肥力,大豆应与其它作物轮作,如小麦、玉米等
,以减轻连作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03
施肥
为了满足大豆生长所需的养分,应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如氮肥
、磷肥、钾肥等。同时,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还应根据需要追肥,以满
足大豆不同生育期的养分需求。
05
土壤耕作机械的选择和使用
03
黏土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可以施加有机肥或秸秆还田等措施,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沙土的耕作措施
创造水分
沙土的含沙量较多,保水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创 造水分条件,如修建水库、灌溉等。
增加有机质
沙土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 种植绿肥植物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防止风蚀

耕作学-4 土壤耕作-2012-10

耕作学-4 土壤耕作-2012-10
保蓄 性 (水、 肥)
通透性
热状况
养分含 量
适耕性
扎根条 件
各级土粒比例
沙土
好(强)

温差大


易扎根
沙粒含量高
壤土


比较稳 定 平稳

良好

沙粒、粉粒及 粘粒比例适宜 粘粒比例高
粘土



不易

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
是指土壤质地、结构、容重、孔隙度等。其中土壤的 质地、结构性质影响最大,并由此而引起的土壤水分、土 壤空气和土壤热量的变化规律,对作物的根系生长、分布 和作物的营养状况(N、P等)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 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 -----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固相颗粒的排列形式、孔隙度 以及团聚体的大小、多少及其稳定度。这些都能影响土壤 中固、液、气三相的比例,并进而影响土壤供应水分、养 分的能力,影响通气和热量状况以及根系在土壤中穿透情 况。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主要决定于土壤结构。
(C) 翻耕深度:逐年加深。
(2)深松耕:用无壁犁、凿形犁、深松铲对土地进行深松土,但不翻转 土层。主要是疏松土层,一般深度30~50cm。 深松不能翻埋肥料、残茬、杂草。一般深松的田间,杂草较多, 在我国南方地区气温高、雨水多,杂草易滋生繁茂,土质较粘重,复 种指数高,残茬量多,因此深松一般不能取代耕翻作业。然而在山区、 坡地、北方少雨及多风地区利用深松耕有利于水土保持。 广西2003年起,用120马力的大拖拉机 ,带2个深松铲,深耕40--45厘米,间距80—90厘米,甘蔗 从4—5 t/亩 一跃到6、7、8,甚至 9 t/亩 。
(3)旋耕:具有具有碎土、松土、混拌、平整土地的作用,

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

依据。
第五章
土壤耕作
技术原理
(2)盐碱地,土壤耕作又要根据盐碱在土层
中的运动规律和盐碱地板、瘦特点来进行,所有
耕作措施都要有利于排水、脱盐、防止水分蒸发、
保全苗等等;
(3)对于质地粘重、结构差、通透性不良、 潜在肥力高、有效肥力低的土壤,耕作特点是采 用伏耕秋翻、晒垡冻垡、早春及时耙地保墒等。
第五章
第五章
土壤耕作
技术原理
(3)耕层构造是变化的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耕层构造受到自然和人为 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变松或变紧过程中。 如干湿、冻融交替,根系与土壤动物、微生物 等的作用,有机肥与秸秆还田都利于耕层变松。另 一方面,由于土壤自身的重力作用,人畜机械的压
力以及降雨和灌溉等因素的影响,常会使土壤变紧,
第五章
土壤耕作
技术原理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一、土壤耕作的实质与任务
(一)土壤耕作的实质
通过农机具的物理机械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耕 层构造和适度的孔隙比例,以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 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间的矛盾,为形成高产土 壤奠定基础。
第五章
土壤耕作
技术原理
(二)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
1.调整耕层三相比,创造适宜的耕层构造
(土壤机械阻力)。
第五章
2、土壤孔隙状况
土壤耕作
技术原理
孔隙的数量及质量与根系生长有极密切的关系。
从数量上,耕层中总孔隙度为50%对根系生长较为 适宜。从质量上,耕层上部大孔隙较多,下部毛管
孔隙较多,而且整个耕层大孔隙与毛管孔隙比例近
似相等,才有利于作物生长。
孔隙稳定性变化很大,这种稳定性有赖于土壤
土壤耕作
技术原理
气候条件不仅影响作物,也深刻影响土壤,这

新疆一般农区的土壤耕作措施及其优缺点.

新疆一般农区的土壤耕作措施及其优缺点.

新疆一般农区的土壤耕作措施及其优缺点
一、春季土壤耕作
2、春耕。
• 春耕时间——严格掌握宜耕时间,才能保证耕作质量。 • 春耕深度——一般比秋翻要浅,以不超过20cm为限,要 在熟土层内进行,切忌将生土翻到地表,造成僵块。 • 春耕方式——最好采用联合作业,犁后面带耙、耱,并及
时镇压,以免“跑墒”。
• 春耕的缺点——宜耕期短,犁多深,干多深,易跑墒。
项目深度(cm)护苗带(cm)杂草存活率(%)伤、埋、铲苗率(%)土壤细碎度 作业及时性 其它 10-15cm <5株/m2 <2%
检查人: 日 期: 年 月 日
大田作物安全生产技术
新疆一般农区的土壤耕作措施及其优缺点
三、伏耕晒垡 •在夏季进行的土壤耕翻称为伏耕。 •土地通过伏耕,能更有效地利用夏季高温的作用来熟化土壤。
条件,使土壤上松下实,提高地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
分,以利于幼苗出土和扎根,出苗后迅速生长。
大田作物安全生产技术
新疆一般农区的土壤耕• 新疆在早春、雨后以及播前耙地,必不可少。春耙可根据 不同的土壤、机具、劳力等条件,灵活采用。
• 准备播种早春作物的地,如果已进行了秋耕冬灌且有足够
一、春季土壤耕作 2、春耕。 • 春耕效果——没有秋耕好,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往往由 于机力、劳力、气候等原因而来不及秋耕。所以生产中总
有一部分地要进行春耕。
• 春耕时间是越早越好,因为这时土壤水分较多,温度较低, 蒸发量少,有利于蓄水,避免水分过多的损失,且可争取 时间以利土壤熟化。
大田作物安全生产技术
田中耕。
•中耕时土壤要合墒,配铲要符合技术要求,耕时不托堆、
不压苗、更不能铲苗,确实保证质量,以促进苗株生长

02-土壤耕作措施——基本耕作措施讲义

02-土壤耕作措施——基本耕作措施讲义
作 用:翻土,松土,碎土。 优 点:土壤松碎,利于翻埋肥料和秸秆残茬,杂草、病虫。对 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矿化都十分有利。 缺 点:跑墒,耗能高,成本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主要工具:有壁犁。
犁壁的类型
犁壁的类型
1.圆筒型 2.熟地型 3.半螺旋型 4.螺旋型
有壁犁 犁壁 形状
缺点
垡片覆盖不严, 灭草性能不如
全翻垡
螺旋型犁壁
将 垡 片 翻 转 180°, 翻后垡片覆土严密
灭草作用强 适用于耕翻荒地、牧 草地、绿肥地或感染 杂草严重地
消耗动力大, 碎土作用小
主犁铧前上方 安装小犁铧的
复式犁
上 层 垡 片 翻 转 180° 下层垡片翻转135° 前 苏 联 B·P· 威 廉 斯为草田耕作设计 的利于多年生牧草 耕翻的翻耕工具
圆筒型 犁壁无扭曲度,翻土力弱,碎土力强 熟地型 介于圆筒型和螺旋型之间,翻土、碎土兼有 半螺旋型 介于螺旋型和熟地型之间 螺旋型 犁壁扭曲度大,翻土力强,碎土力弱
翻耕方法
翻耕方法
半翻垡
全翻垡
分层翻垡
犁壁类型
熟地型犁壁
翻垡方式
优点及应用
将 垡 片 翻 转 135° , 耕作阻力小,兼有 翻 后 垡 片 彼 此 相 叠 较好的翻土和碎土 覆 盖 成 瓦 状 , 垡 片 作用 与地面呈45°夹角 适用于一般耕地
掌握耕作的合适深度是提高耕作质量,发挥翻耕 作用的一项重要技术。
犁底层
耕深应视作物、土壤条件与气候特点而定。
我国翻耕深度一般畜力犁为13-16cm,机引犁为
耕深+1cm 费用+20%
20-22cm。
表1 不同翻耕深度的作物产量效果百分

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


植物栽培学
第二章 植物栽培基本技术—— 土壤耕作

1. 翻耕(plowing)又叫耕地或犁地。即用 有臂犁进行全耕层翻土。其作用最全、效果 最好,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耕作措施。 (1)耕地时间:翻耕是对土壤的全面作业, 只有在植物收获之后,下茬植物播种之前的 阶段内于宜耕期内及时进行。按照耕地时间 一般分为春耕、伏耕和秋(冬)耕。

植物栽培学
第二章 植物栽培基本技术—— 土壤耕作
(5)压紧土壤:在土壤过于疏松的情况下或 播种后,往往需要通过镇压将耕层土壤压实, 以适应植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 总之,土壤耕作的意义可概括为:通过机械 力可以改良土壤,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使 土壤肥力因素更加协调,为植物生长创造适 宜的土壤环境条件,有利于植物增产。它不 必向土壤中增加任何物质,就可达到增产之 目的,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农业措施。 土壤耕作措施很多,但可总体分为基本耕作 和表土耕作。

植物栽培学
第二章 植物栽培基本技术—— 土壤耕作
4.
中耕:是植物生育期间进行的一种表 土作业。有的植物中耕又称为划锄。

作用:疏松表层土壤、破除板结、消灭杂草、 增加地温、保墒、散墒、增强土壤通气性等, 可调节土壤肥力因素,促进或控制植物生长。 工具:主要有机引中耕机、畜引耘锄、人工 用的板锄、手锄、板镢、搂钩等。
2. 耱地( dragging )也称耢地,是用于耙地 后或翻耕后和播种后的一种表土作业措施。 深度一般在3cm。 作用:可进一步平地、碎土、沉实土壤、保 墒等,进一步提高整地质量。 工具:耢是用荆条穿在木框上的一种专用农 具,又成为耱,为北方常用。

植物栽培学
第二章 植物栽培基本技术—— 土壤耕作

耕地好方法

耕地好方法

一、高产需要什么样的土壤条件(一)土壤结构良好玉米是需氧气较多的作物,土壤空气中含氧量10%-15%最适合玉米根系生长,如果含氧量低于6%,就影响根系正常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根系对各种养分的吸收。

高产玉米要求土层深厚,疏松通气,结构良好,土体厚度要求在1米以上,活土层厚应在30厘米以上,团粒结构应占30%-40%,总孔隙度为55%左右,毛管孔隙度为35%-40%,土壤容重为1.0-1.2克/立方厘米。

所以,翻地松土是玉米成长好坏的重要环节。

(二)有机质与矿质营养丰富高产玉米对土坑有机质的要求是:褐土1.2%、棕壤土1.5%以上;土壤全氮含量大于0.16%,速效氮60毫克/公斤以上,水解氮在120毫克/公斤;土壤有效钾120-150毫克/公斤;土壤微量元素硼含量大于0.6毫克/公斤,钼、锌、锰、铁、铜等含量分别大于0.15毫克/公斤、0.6毫克/公斤、5毫克/公斤、2.5毫克/公斤、0.2毫克/公斤。

(三)适应土壤水分状况玉米生育期间土壤水分状况是限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测试,玉米苗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出苗到拔节为60%,拔节至抽雄为70%-75%,抽雄到吐丝期为80%-85%,受精至乳熟期为75%-80%,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70%-75%,蜡熟到成熟期为60%左右,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持水55%时,就应马上组织灌溉。

在田间可用土色来判断土壤水分亏缺。

如二合土,当6-10厘米深处土壤颜色由黄到灰,手捏成团,但落地即散,表明土壤水分开始不足,应及时灌水。

炎热的夏天,田间水分蒸发快,玉米大面积推广耗水量大,如果不下透雨,就要灌水补墒,否则就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降低产量。

二、种植玉米前整地有何好处?玉米整地有耕地、少耕、免耕等方式,尽管少耕、免耕可以节省劳力,降低成本,但是耕地对于地力是大有好处的;(一)加深活土层,疏通空气提高了抗旱、抗倒能力。

据山东烟台农科所试验,耕翻67厘米比耕翻33厘米的增产6%左右。

农田整地方法

农田整地方法

农田整地方法
农田整地是指对于耕地进行适当的改良和整理,使之达到最适宜种植农作物的状态。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农田整地方法:
1. 犁耕法:采用犁具开沟、翻耕和埋草等作业方式,使土壤深耕松散,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适用于平坦地形和较浅的土层。

2. 旋耕法:利用旋耕机将土层深耕松散,同时将秸秆和杂草碎成小颗粒,便于土壤吸收和利用。

适用于中、浅层土壤。

3. 深翻法:采用深翻机等大型机械,将土壤深层翻转,达到改善土层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

适用于深层土壤。

4. 干田翻耕法和湿田深松法:干田翻耕法是在旱季采用犁具进行耕作,湿田深松法则是在水田中采用深翻机进行作业。

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作物产量。

5. 绿肥法:在收割前种植绿肥作物,通过深耕和翻压绿肥,将其还原为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适用于休耕地和冬季土地。

以上几种农田整地方法各有特点,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整地,以达到最佳的耕作效果。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油泥含油率,%。
4、微生物处理剂添加步骤
(1)检测油泥初始含油率。 (2)按计算加量将微生物处理剂加入调质后的油泥中。
(3)将微生物菌剂与油泥反复翻搅,混合均匀,铺平。 (4)将温度计和土壤水分测定仪插入油泥处理场中,并定期观测。 (5)检测油泥含水率,调整加水量,使混合后的油泥含水保持在 40%~50%。 (6)每 10 天添加肥料 1 次,加量为初次添加量的 50%。 (7)每 20 天补加菌剂 1 次,加量为初次加量的 50%。
处理场地位置
油泥量
原始含油率
日 常 维 护记 录
含油
日 期
菌剂 kg
营养 液 kg
辅料 kg
翻耕
洒水

环境 温 度℃
环境 湿 度%
土壤 温 度℃
土壤 湿 度 %
pH
操作 人
%
肥料种类 NH4CL Na3PO4 KH2PO4
加量/% 0.06 0.03 0.06
(1)拣出油泥中石块、编织袋、棉纱、手套、树枝等杂物。
(2)将油泥中块状泥土、颗粒物破碎均匀。
(3)按(0.06%NH4CL+0.03%Na3PO4+0.06%KH2PO4)的质量百分比,在油泥 中添加肥料。
2、油泥中营养液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油泥
CO2+H2O+副产物+细胞体
石油类物质在土壤中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土壤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微生物的降解过程。
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1)土壤的酸碱度
同大多数微生物相同, 能降解石油类物质的土壤微生物生长繁
殖的适宜 pH 值为 6-8,最优 pH 值为 7-7.5 左右。 (2)土壤温度
六、 实时监测、合理耕作 1、洒水 (1)处理过程中定期洒水,油泥中水分保持在 40%~50%,以手触潮湿为宜。 (2)洒水频率:以当地气候和温度为依据,夏季 2~4 天、春秋季 4~6 天。 (3)保持油泥具有疏松度和通透性,避免处理场底部 积水、结块。 2、翻耕 (1)翻耕频率:每 6~8 天翻耕一次,翻耕时应尽量将 下部油泥翻起。 (2)翻耕过程中尽量粉碎块状和板结油泥。 3、动态监测 (1)定期观测土壤温度和湿度。
技术原理
生物法指微生物利用石油烃类作为碳源进行同化降解,使其最终 完全矿化,转变为无害的无机物质(CO2 和 H2O)的过程。微生物对 石油烃类的降解,主要是在加氧酶的催化作用下,将分子氧结合到基 质中,先是形成含氧中间体,然后再转化成其他物质。
好氧呼吸、厌氧呼吸和发酵作用
石油类物质+生物+O2+氮源
研究表明,C:N:P 比例接近 25:1:0.5 时对石油类物质的降解 比较合适。 场地选址
地势宜开阔、平坦,便于耕作。 处理场地宜日照时间充足、通风良好。 处理场地应远离厂站、居民区。 处理场地应远离农田、水源地、河流、水库等环境敏感区。 场地铺设 平整处理场地,底部夯实(打水泥、混凝土)。 场地四周筑成围堰、夯实,围堰不低于 20cm(混凝土围堰)。
生物反应符合一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 越快。考虑到充分发挥生物酶的降解活性和石油类污染物的溶解度和 挥发特性,一般认为石油类物质适宜的降解温度为 15-30℃。 (3)土壤湿度
有机物必须为水溶态时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所以石油类生物降 解需要水。但是,过高的土壤湿度对降解不利。大量实践表明,使土 壤湿度保持在 70%-80%可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其含水率在 40%-50%。 (4)营养物质
中。
式中
V=ρ油泥×V×C×0.05/ρ菌液
V ——营养液添加量,ml;
ρ油泥 ——油泥密度,一般指1.8~2.3×103kg/m3,参考取值2.0×103kg/m3; V ——油泥体积,m3;
C ——油泥含油率,%;
ρ营养液——营养液密度,取值1.02×103kg/m3。
3、油泥中辅料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后均匀添加。
土壤耕地法
土壤耕地法是生物除油的一种成熟工艺方法,自 1954 年以来被用 于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并于 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美国石油公司主要 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之一,目前仍是热带和干旱地区含油污泥的主要 处理技术。
土壤耕地法操作方便,作用持久,无二次污染(最终产物为 CO2 和 H2O),处理成本低,已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并将成为 未来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处理场地四周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技术流程
一、 实地采样
土壤采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包括采样的布设和取样技
术。采剖面土样,应在剖面观察记载结束后进行。在采样前应先将剖
面整修、清理,削去最表层的浮土,然后再按层次自上而下逐层从中
心典型部位取样。
二、 分析成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指标分析严格执行了国家标准、环境行
表 2 油泥微生物处理剂
油田 安塞 绥靖 姬塬 陇东
处理剂型号 YQYHB-1 YQYHB-2 YQYHB-3 YQYHB-4
主要组成
短小芽孢杆菌属(40%)、暗黑微绿链霉菌属(30%)、鲁菲不 动杆菌属(15%)、铜绿假单胞菌属(15%) 短小芽孢杆菌属(30%)、暗黑微绿链霉菌属(40%)、鲁菲不 动杆菌属(15%)、铜绿假单胞菌属(15%) 芽孢杆菌属(60%)、暗黑微绿链霉菌属(15%)、鲁菲不动杆 菌属(15%)、铜绿假单胞菌属(10%) 蒙氏假单胞菌属(35%)、暗黑微绿链霉菌属(25%)、鲁菲不 动杆菌属(25%)、铜绿假单胞菌属(15%)
业标准和石油行业标准,具体依据如下:
GB/T 6920 GB 7172 GB 7173 GB 9834 GB 9836 GB 9837 GB 20287 GB/T 50485 HJ/T 20 SY/T 5329
水质pH值的测定 土壤水份测定法 土壤全氮测定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 土壤全钾测定法 土壤全磷含量测定 农用微生物菌剂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
式中
M=ρ油泥×V×4/100
M ——辅料添加量,kg;
ρ油泥 ——油泥密度,一般指1.8-2.3×103kg/m3,参考取值2.0×103kg/m3; V ——油泥体积,m3;
五、 投加微生物菌剂
1、 微生物处理剂种类
根据不同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分离、培养和优 选对该区块原油中不同类型化合物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微生物菌种, 构建出适合不同区块油泥降解的微生物菌群,制成工业化菌剂见表4。
三、 配置合适的营养液、培养对应微生物
正交分析法即正交分解法是将一个变量沿着互相垂直的方向(x 轴、y
轴)进பைடு நூலகம்分解的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除油率)
(2)确定一个变量,控制其他变量
(3)建立坐标,对变量进行正交分解
(4)确定该变量的最佳范围
四、 调质土壤 1、肥料种类与加量见表 1。
表 1 肥料种类与加量
2、 微生物处理剂产品技术指标
为保证油泥处理微生物的安全、有效,微生物处理剂产品技术 指标应符合 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的规定。
3、微生物处理剂加量计算
式中
W=ρ油泥×V×C×0.2/100
W ——微生物处理剂加量,t;
ρ油泥——油泥密度,一般指1.8-2.3×103kg/m3,参考取值2.0×103kg/m3; V ——油泥体积,m3;
(2)将数据记录入附表 A(规范性附录) 日常维护 监测记录
处理效果
定期检测处理过程中的油泥含油率。当油泥含油率<2%时处理结 束,处理后的油泥可用于井场建设、场站地面维护与铺设。
一般处理周期在 45d-60d,除油率在 86%以上。
时间
表 A.1 日常维护监测记录表
油泥微生物地耕法处理记录
厂/作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