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地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2+H2O+副产物+细胞体
石油类物质在土壤中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土壤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微生物的降解过程。
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1)土壤的酸碱度
同大多数微生物相同, 能降解石油类物质的土壤微生物生长繁
殖的适宜 pH 值为 6-8,最优 pH 值为 7-7.5 左右。 (2)土壤温度
生物反应符合一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 越快。考虑到充分发挥生物酶的降解活性和石油类污染物的溶解度和 挥发特性,一般认为石油类物质适宜的降解温度为 15-30℃。 (3)土壤湿度
有机物必须为水溶态时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所以石油类生物降 解需要水。但是,过高的土壤湿度对降解不利。大量实践表明,使土 壤湿度保持在 70%-80%可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其含水率在 40%-50%。 (4)营养物质
2、 微生物处理剂产品技术指标
为保证油泥处理微生物的安全、有效,微生物处理剂产品技术 指标应符合 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的规定。
3、微生物处理剂加量计算
式中
W=ρ油泥×V×C×0.2/100
W ——微生物处理剂加量,t;
ρ油泥——油泥密度,一般指1.8-2.3×103kg/m3,参考取值2.0×103kg/m3; V ——油泥体积,m3;
C ——油泥含油率,%。
4、微生物处理剂添加步骤
(1)检测油泥初始含油率。 (2)按计算加量将微生物处理剂加入调质后的油泥中。
(3)将微生物菌剂与油泥反复翻搅,混合均匀,铺平。 (4)将温度计和土壤水分测定仪插入油泥处理场中,并定期观测。 (5)检测油泥含水率,调整加水量,使混合后的油泥含水保持在 40%~50%。 (6)每 10 天添加肥料 1 次,加量为初次添加量的 50%。 (7)每 20 天补加菌剂 1 次,加量为初次加量的 50%。
三、 配置合适的营养液、培养对应微生物
正交分析法即正交分解法是将一个变量沿着互相垂直的方向(x 轴、y
轴)进行分解的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除油率)
(2)确定一个变量,控制其他变量
(3)建立坐标,对变量进行正交分解
(4)确定该变量的最佳范围
四、 调质土壤 1、肥料种类与加量见表 1。
表 1 肥料种类与加量
肥料种类 NH4CL Na3PO4 KH2PO4
加量/% 0.06 0.03 0.06
(1)拣出油泥中石块、编织袋、棉纱、手套、树枝等杂物。
(2)将油泥中块状泥土、颗粒物破碎均匀。
(3)按(0.06%NH4CL+0.03%Na3PO4+0.06%KH2PO4)的质量百分比,在油泥 中添加肥料。
2、油泥中营养液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油泥
处理场地四周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技术流程
一、 实地采样
土壤采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包括采样的布设和取样技
术。采剖面土样,应在剖面观察记载结束后进行。在采样前应先将剖
面整修、清理,削去最表层的浮土,然后再按层次自上而下逐层从中
心典型部位取样。
二、 分析成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指标分析严格执行了国家标准、环境行
表 2 油泥微生物处理剂
油田 安塞 绥靖 姬塬 陇东
处理剂型号 YQYHB-1 YQYHB-2 YQYHB-3 YQYHB-4
主要组成
短小芽孢杆菌属(40%)、暗黑微绿链霉菌属(30%)、鲁菲不 动杆菌属(15%)、铜绿假单胞菌属(15%) 短小芽孢杆菌属(30%)、暗黑微绿链霉菌属(40%)、鲁菲不 动杆菌属(15%)、铜绿假单胞菌属(15%) 芽孢杆菌属(60%)、暗黑微绿链霉菌属(15%)、鲁菲不动杆 菌属(15%)、铜绿假单胞菌属(10%) 蒙氏假单胞菌属(35%)、暗黑微绿链霉菌属(25%)、鲁菲不 动杆菌属(25%)、铜绿假单胞菌属(15%)
业标准和石油行业标准,具体依据如下:
GB/T 6920 GB 7172 GB 7173 GB 9834 GB 9836 GB 9837 GB 20287 GB/T 50485 HJ/T 20 SY/T 5329
水质pH值的测定 土壤水份测定法 土壤全氮测定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 土壤全钾测定法 土壤全磷含量测定 农用微生物菌剂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
土壤耕地法
土壤耕地法是生物除油的一种成熟工艺方法,自 1954 年以来被用 于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并于 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美国石油公司主要 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之一,目前仍是热带和干旱地区含油污泥的主要 处理技术。
土壤耕地法操作方便,作用持久,无二次污染(最终产物为 CO2 和 H2O),处理成本低,已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并将成为 未来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式中
M=ρ油泥×V×4/源自文库00
M ——辅料添加量,kg;
ρ油泥 ——油泥密度,一般指1.8-2.3×103kg/m3,参考取值2.0×103kg/m3; V ——油泥体积,m3;
五、 投加微生物菌剂
1、 微生物处理剂种类
根据不同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分离、培养和优 选对该区块原油中不同类型化合物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微生物菌种, 构建出适合不同区块油泥降解的微生物菌群,制成工业化菌剂见表4。
(2)将数据记录入附表 A(规范性附录) 日常维护 监测记录
处理效果
定期检测处理过程中的油泥含油率。当油泥含油率<2%时处理结 束,处理后的油泥可用于井场建设、场站地面维护与铺设。
一般处理周期在 45d-60d,除油率在 86%以上。
时间
表 A.1 日常维护监测记录表
油泥微生物地耕法处理记录
厂/作业区
处理场地位置
油泥量
原始含油率
日 常 维 护记 录
含油
日 期
菌剂 kg
营养 液 kg
辅料 kg
翻耕
洒水
率
环境 温 度℃
环境 湿 度%
土壤 温 度℃
土壤 湿 度 %
pH
操作 人
%
研究表明,C:N:P 比例接近 25:1:0.5 时对石油类物质的降解 比较合适。 场地选址
地势宜开阔、平坦,便于耕作。 处理场地宜日照时间充足、通风良好。 处理场地应远离厂站、居民区。 处理场地应远离农田、水源地、河流、水库等环境敏感区。 场地铺设 平整处理场地,底部夯实(打水泥、混凝土)。 场地四周筑成围堰、夯实,围堰不低于 20cm(混凝土围堰)。
技术原理
生物法指微生物利用石油烃类作为碳源进行同化降解,使其最终 完全矿化,转变为无害的无机物质(CO2 和 H2O)的过程。微生物对 石油烃类的降解,主要是在加氧酶的催化作用下,将分子氧结合到基 质中,先是形成含氧中间体,然后再转化成其他物质。
好氧呼吸、厌氧呼吸和发酵作用
石油类物质+生物+O2+氮源
六、 实时监测、合理耕作 1、洒水 (1)处理过程中定期洒水,油泥中水分保持在 40%~50%,以手触潮湿为宜。 (2)洒水频率:以当地气候和温度为依据,夏季 2~4 天、春秋季 4~6 天。 (3)保持油泥具有疏松度和通透性,避免处理场底部 积水、结块。 2、翻耕 (1)翻耕频率:每 6~8 天翻耕一次,翻耕时应尽量将 下部油泥翻起。 (2)翻耕过程中尽量粉碎块状和板结油泥。 3、动态监测 (1)定期观测土壤温度和湿度。
中。
式中
V=ρ油泥×V×C×0.05/ρ菌液
V ——营养液添加量,ml;
ρ油泥 ——油泥密度,一般指1.8~2.3×103kg/m3,参考取值2.0×103kg/m3; V ——油泥体积,m3;
C ——油泥含油率,%;
ρ营养液——营养液密度,取值1.02×103kg/m3。
3、油泥中辅料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后均匀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