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的表面粗糙度误差检测

齿轮的表面粗糙度误差检测
齿轮的表面粗糙度误差检测

河南工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2)》大作业

题目:齿轮的表面粗糙度误差检测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摘要

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由于机床本身误差、刀具安装误差等因素的存在,使齿轮各部分几何尺寸不能完全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影响到其制造精度。为确保传动齿轮在额定功率下能减小齿轮传动的噪声、冲击、振动等不利因素影响,保证齿轮传动有较高的工作平稳性,使齿轮传动的瞬时速比变化尽可能小,就必须对齿轮的齿面粗糙度制造质量加以严格控制。齿面粗糙度的大小对齿轮副的磨损、强度、能耗、寿命、锈蚀、稳定性都有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齿轮、表面粗糙度、检测、齿面

国家对齿轮表面质量的评定规定

齿轮轮齿表面的加工方法很多,不同的加工方法能形成多种加工纹理。齿面的形状较复杂,加工纹理的多样性和表面形状的复杂性给齿面粗糙度的测量带来了很多困难。

根据我国现行的表面粗糙度评定的国家标准GB/T3505—2000《表面粗糙度

术语及其参数》规定: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中的实际轮廓是指理想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为实际轮廓。按相截方向可分为横向和纵向实际轮廓。取样长度是指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评定长度是指在评定轮廓表面粗糙度所必须的一段长度,即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一段长度,包括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轮廓中线是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大小的一条参考线,包括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和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

齿面粗糙度评定存在的问题

齿轮的加工方法很多,不同加工方法形成了轮齿表面不同种类的加工纹理。加工纹理的多样性和表面形状的复杂性,给齿面质量的控制带来了很多困难。齿轮表面质量按表现形式和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同,可分为微观形状误差(粗糙度)、中间形状误差(波纹度)和宏观形状误差。

不同的齿轮工艺方法,形成了齿面微观复杂的形貌特征,给齿面粗糙度的评

判带来了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齿面精加工技术应用还不普遍;另一方面是人们对齿轮齿面粗糙度评定不统一、分析见仁见智,对国家标准的理解也很不一致,从而造成对齿轮齿面粗糙度等级判别与实际有偏差。

齿轮加工业乃至与齿轮行业有关的其他行业普遍反映齿轮轮齿表面粗糙度

的评定方法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没有从齿轮零件的功能出发选择合适的评定参数,而且评定方法也不规范,各单位各行其事,致使齿面粗糙度评定结果能相差1~2

级甚至更多,给齿轮轮齿表面粗糙度质量评定和齿轮行业间的仲裁带来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评定参数和参数定义不统一;②选取测量部位数量和

方法不统一,影响测量结果的最后评定;③轮齿表面缺陷与齿面粗糙度的区分界

定不统一;④测量方向的问题。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表面粗糙度的评定一直存在着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了许多厂家关于表面粗糙度方面沟通的绊脚石。

齿轮表面粗糙度误差检测方法

齿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有:比较法、光切法、针描法、印模法等等。在一些检测中,测量部位随机选取几个均匀分布的部位比较合适;至于表面加工纹理分布的不均匀可以用增加测量部位的办法来解决。

1.目视检查法:指操作者或检验人员根据加工纹理和加工表面特征,通过视觉经验,结合手感(用指甲轻划或手摸)或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对被测表面的粗糙度进行评定的方法。具体特征见下表:

此方法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是目前生产现场最常用的方法。但此方法并不科学,检测准确度完全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水平。

2.比较法:指操作者将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与被测工件表面靠在一起,用目测或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直接进行比较,或用手感(摸,指甲划动的感觉)来判断表面粗糙度。

还可以用油滴在被测表面和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上,用油的流动速度(此时要求样块与工作倾斜角度与温度相同)来判断表面粗糙度,流动速度快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小,此方法测量不够精确。

3.光切法:指利用“光切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一种法。光切法检测使用的仪器叫光切显微镜,一般适用于测量用车、铣、刨等加工方法完成的金属平面或外圆表面。

光切法主要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的Rz参数,Rz测量范围为0.5-60um。

4.针描法:这是一种接触式测量,又称感触法即利用金刚石触针在被测表面滑行而测出表面粗糙度Ra值的一种方法。

目前针描法较常用的仪器是电动轮廓仪,可直接显示Ra值,其测量范围Ra 为0.025-6.3um。电动轮廓仪的原理是利用触针在被测表面划动,使触针上下移动,引起传感器内电量变化,将电量变化值经微机处理后可直接读出Ra参数值。该仪器还可以通过记录器获得轮廓放大图,从而可测Ry值。

5.印模法:是一种非接触式间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适用于大型笨重零件和难以用仪器直接测量或样板比较的表面的粗糙度测量。

印模法的原理是利用某些塑性材料做成块状印膜贴在零件表面上,从而将零件表面轮廓印制在印模上,然后对印模进行测量,得出粗糙度参数值。

印模法由于印模材料不能完全充满被测表面微小不平度的谷底,所以测得印模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比实际参数值小。因此,对印模所得出的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需要进行修正(修正时也只能凭经验)。

除了上述的几种方法外,还有干涉法和激光测微仪检测法,这些方法都能对齿轮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不过各种方法所测精度不同,所测范围也不同,故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心得感受

总之,齿面粗糙度对齿轮副的磨损、强度、使用寿命、抗锈蚀性、稳定性都有极大的影响。而影响齿轮齿面粗糙度的评定因素有:①评定参数和参数定义不统一;②选取测量部位数量和方法不统一;③轮齿表面缺陷与表面粗糙度的区分界定不统一;④加工纹理方向和测量方向的问题。在实际齿轮齿面粗糙度的测量中,可以结合以上的分析与判定,找出齿面粗糙度测量产生偏差的原因,并换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测改善,以提高齿轮齿面的质量。

不过齿轮表面质量包含齿轮齿面形状误差、轮齿表面波纹度和齿面的粗糙度,严格意义上来说,评定齿面粗糙度很难从以上两种误差中区分开,评定齿面质量时要综合考虑,找出其中影响大的误差,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茂元--机械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梁子午--检验工实用技术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3}徐鸿本--实用五金大全--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机械加工质量检验技能培训手册(内部资料)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摘要:位置度检测是机动车零部件检测中经常进行的一项常规检验。所谓“位置度”是指对被评价要素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变动量的指标进行限制。在进行位置度检测时首先要很好地理解和消化图纸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基准。位置度的检测就是相对于这些基准,它的定位尺寸为理论尺寸。 关键词:三坐标;位置度;方法 一、位置度的三坐标测量方法 1.1 计算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 ①根据不同零部件的功能要求,位置度公差分为给定一个方向、给定两个方向和任意方向三种,可以根据基准体系及确定被测要素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个理论正确尺寸的方向选择适当的投影面,如XY平面、XZ平面、YZ平面。②根据投影面和图纸要求正确计算被测要素在适当投影面的理论位置。 1.2 根据零部件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在PC-DMIS软件中,可以把基准用于建立零件坐标系,也可以使用合适的测量元素建立零件坐标系,建立坐标的元素和基准元素可以分开。 1.3 测量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在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取点拟合时,最好使用自动程序进行,以减少手动检测的误差。 1.4 位置度的评价。①在PC-DMIS软件中,位置度的评价可以直接点击位置度图标。②在位置度评价对话框中包含两个页面,特征控制框和高级,首先根据图纸要求设置相应的基准元素,在基准元素编辑窗口中只会出现在编辑当前光标位置以上的基准特征,如图1所示。 ③基准元素设置完成,回到特征控制框选择被测元素,设置基准,输入位置度公差。④在位置度评价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级,在此对话框中可以设置特征控制框尺寸的信息输出方式和分析选项。如图2的对话框,在标称值一栏中手动键入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值,点击评价。 1.5 在报告文本中刷新就可以看到所评价的位置度结果。 二、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注意事项

表面粗糙度定义与检测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学时:4 课次:2 目的要求: 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实质及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重点是轮廓的幅度参数)的含义及应用场合。 3.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4.初步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用方法。 5.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的原理。 重点内容: 1.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及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重点是轮廓的幅度参数)的含义及应用场合。 3.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4.表面粗糙度的选用方法。 5.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难点内容: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实验 教学内容:(祥见教案) 一、基本概念 1.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分为三类: (1)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峰谷波距<1mm。属微观误差。 (2)表面波纹度:零件表面峰谷波距在1~10mm。 (3)形状公差:零件表面峰谷波距>10mm。属宏观误差。 图5-1 零件的截面轮廓形状 2.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质量的影响: (1)影响零件的耐磨性、强度和抗腐蚀性等。 (2)影响零件的配合稳定性。 (3)影响零件的接触刚度、密封性、产品外观及表面反射能力等。 二.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术语

1、取样长度lr : 取样长度是在测量表面粗糙度时所取的一段与轮廓总的走向一致的长度。 规定:取样长度范围内至少包含五个以上的轮廓峰和谷如图5-2所示。 图5-2 取样长度、评定长度和轮廓中线 1.评定长度ln : 评定长度是指评定表面粗糙度所需的一段长度。 规定:国家标准推荐ln = 5lr ,对均匀性好的表面,可选ln > 5lr, 对均匀性较差的表面,可选ln < 5lr 。 2.中线: 中线是指用以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一条基准线。有以列两种: (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 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线上各点的纵坐标值Z (x )的平方和 为最小,如图5-2 a 所示。 (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 在取样长度内,将实际轮廓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使上下面 积相等的直线。如图5-2 b 所示。 三.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国家标准GB/T3505—2000规定的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有:幅度参数2个,间距参数1个,曲线和相关参数1个,其中幅度参数是主要的。 1、轮廓的幅度参数 (1) 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Z (x )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如图5-3a 所示。 Ra 的数学表达式为: Ra = lr 1 lr x Z 0)(dx 测得的Ra 值越大,则表面越粗糙。一般用电动轮廓仪进行测量。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第六章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第一节概述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零件表面,都不会绝对的光滑平整,总会存在着由较小间距的峰和谷组成的微观高低不平。这种加工表面上具有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称为表面粗糙度。它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切削后留下的刀痕、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工艺系统中存在高频振动及刀具和零件表面之间的磨擦等原因所形成的。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功能要求、使用寿命、可靠性及美观程度均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正确地测量和评定零件表面粗糙度,自从1956年颁布了第一个表面光洁度标准JB 50-56以来,我国对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已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在实施的相关标准主要有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代替GB/T3505-2000)、GB/T103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代替GB/T 1031-1995)、GB/T 10610-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代替GB/T 10610-1998)、GB/T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代替GB/T 131-1993《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GB/T 606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代替GB/T 6062-2002)。本章将对上述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界定 物体与周围介质分离的表面称为实际表面。为了研究零件的表面结构,通常用垂直于零件实际表面的平面与该零件实际表面相交所得到的轮廓作为评估对象。该轮廓称为表面轮廓,它是一条轮廓曲线,如图6.1所示。 图6.1零件的实际表面与表面轮廓 加工以后形成的零件的实际表面一般处于非理想状态,其截面轮廓形状是复杂的,同时存在各种几何形状误差。一般说来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轮廓总是包含着表面粗糙度轮廓、波纹度轮廓和宏观形状轮廓等构成的几何误差,它们叠加在同一表面上,如图6.2所示。 表面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之间的界定,通常按表面轮廓上相邻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即按波距的大小来划分,或按波距与峰谷高度的比值来划分。一般来说,波距小

位置度测量方法

1.基准﹔ 2.理論位置值﹔ 3.位置度公差 三、位置度公差帶 位置度公差帶是一以理論位置為中心對稱的區域。

四、位置度的標注與測量方法

3﹑以中心线左边第二根端子为例﹐测出实际尺寸D1(0.82)﹑D2(1.02)﹐根据位置定义﹐ DE=abs(Da-Dt) =abs{(D1+D2)/2-Dt)} =abs[(0.85+1.00)/2-0.90}] =0.025<0.05 其中﹐DE表示实际偏差 abs表示绝对值 Da表示实际位置尺寸 Dt表示理论位置尺寸﹐对于不同的端子﹐它们的理论位置尺寸是不测量时测量者须自行计算 DE=abs(Da-Dt) =abs{(D1+D2)/2-Dt)} =abs{[(d1+Dt)+(Dt-d2)]/2-Dt)} =abs[(d1-d2)/2]

(二)﹑IDE44P垂直位置度的标注与测量 如图﹐IDE44P端子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以下特点﹕排数少(只有两排)﹐每排端多(达22PIN)﹐长度值为端子材厚值﹐对于不同的端子﹐其值差异极小﹐因此我们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分别看成两个整体。下面以下排端子为例介绍其测量方法。 一、测出角柱垂直方向上Φ1.70的实际尺寸﹐然后置中归零﹔ 二、往下偏移2.00﹐然后归零﹔ 三、

为基准﹐用于控制端子锡脚与与PCB板的配合﹐现其位置度公差0.18﹔另一个是端子域的位置度﹐此位置度以KEY为基准﹐用于控制端子接触区域与对插件的配合﹐现其度公差0.3。对于第一个位置度﹐其标注方式已统一﹔对于第二个位置度﹐有如下两种式﹕

以上两种标注方式中﹐第一种直接对124根端子接触区域一一测量其位置度﹐由接触区域是包在主体内部﹐若采用这种方式﹐测量繁琐困难﹔对于第二种测量方式﹐子是下料成型﹐且插在主体插槽中﹐插槽控制了端子的平面度﹐因此只须控制KEY相POST的位置度与端子锡脚相对POST的位置度﹐相应地也就控制了端子接触区域相对 水平位置度Th和垂直位置度Tv后﹐須再驗証其是否滿足公式Th2+Tv2≦0.152。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 思考题 5-1 为了研究机械零件的表面结构而采用的表面轮廓是怎样确定的?实际表面轮廓上包含哪三种几何误差? 5-2 表面结构中的粗糙度轮廓的含义是什么?它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哪些影响? 5-3 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为什么要规定取样长度?标准评定长度等于连续的几个标准取样长度? 5-4 为了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首先要确定基准线,试述可以作为基准线的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和算术平均中线的含义? 5-5 试述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规定的表面粗糙度轮廓更衣室参数中常用的两个幅度参数和一个间距参数的名称、符号和含义? 5-6 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技术要求时,必须给出的两项基本要求是什么?必要时还可给出哪些附加要求? 5-7 试述在表面粗糙度轮廓代号上给定幅度参数Ra或Rz允许值(上限值、下限值或者最大值、最小值)的标注方法?按GB/T1061 0-199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要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的规定,各种不同允许值的合格条件是什么? 5-8 试述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Ra和Rz分别用什么量仪测量?试述这些量仪的测量原理和分别属于哪种测量方法?

5-9 试述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允许值的选用原则? 5-10 GB/T131-1993《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规定了哪三种表面粗糙度轮廓符号? 5-11 试述表面粗糙度轮廓代号中幅度参数允许值和其他技术要求的标注位置? 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 确定表面粗糙度时,通常可在三项高度特性方面的参数中选取。() 2. 评定表面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长度。() 3. R z参数由于测量点不多,因此在反映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不如Ra参数充分。() 4. R y参数对某些表面上不允许出现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 的表面质量有实用意义。() 5. 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应尽量小好。() 6. 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相应取得越小。() 7.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尺寸精度应越高。() 8. 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小。() 9. 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大。()

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教程文件

任务五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课题名称】 平面零件的误差测量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线、面垂直度误差和面对称度误差的检测工具及测量方法。 二、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百分表进行测量,并准确计算误差值。 三、素质目标 熟悉平面零件形位误差的检测原理、测量工具和使用方法,并能准确计算其误差。 四、教学要求 能够按照误差要求正确地选择检测工具,并能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对工件进行准确的测量。 【教学重点】 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难点分析】 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分析学生】 该内容的难度较大,比较难理解,需要多做解释,学生才能够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次课内容较多,且内容难懂,建议分成2学时,以保证有更多的练习机会,由于实训条件所限,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对于垂直度的检测也应先讲测量原理和方法,再让学生实测,最后介绍如何调零位计算误差值,边讲边练再总结提高。 【教学安排】 2学时 先讲后练,以练为主,加强巡视指导。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在形状和位置误差中,直线度、平面度的误差在平面零件中出现比较多,大家是否还能记住这些形位公差的含义呢? 二、导入新课 需要应用什么测量工具来检测零件的垂直度和对称度呢?对于测量出来的数值又需要进行怎么样的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误差值?这是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讲授新课 垂直度和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应用百分表或千分表作为量具,用标准平扳为基准面,借助于表座、方箱或直角尺座工具,将被测工件安放在基准面上进行检测。 线与面和面与面之间垂直度的检测方法相同,后者需要多测量几次。 1.测量平面之间的垂直度,需要借助于方箱或直角尺座,将被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5-1.填空题。 (1)表面粗糙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 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不平度。 (2)取样长度用_________________表示,评定长度用____________表示;轮廓中线用_______________表示。 (3)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用_________________表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用_________________表示;轮廓最大高度用_________________表示。 (4)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应标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其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_________________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方向必须与_________________一致。 (5)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应在满足表面功能要求情况下,尽量选用_________________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6)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_________________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5-2.问答题。 (1)简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2)规定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的目的是什么 (3)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哪些优先采用哪个评定参数 (4)常见的加式纹理方向符号有哪些各代表什么意义 5-3.综合题。 (1)解释表3.1中表面粗糙度标注的意义。

图 (3)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中。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参考答案 5-1.填空题。 (1)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__所具有的较小间距_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2)取样长度用_l _表示,评定长度用_ln_表示;轮廓中线用_ m__表示。(3)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用_Ra 表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用_ Rz 表示;轮廓最大高度用_Ry 表示。 (4)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应标注在__可见轮廓线_、_尺寸界线_或其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_指向__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 方向必须与_尺寸数字方向__一致。 (5)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应在满足表面功能要求情况下,尽量选用__较大_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6)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_小于_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5-2.问答题。 (1)简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课题三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比较法、针触法、光切法、光波干涉法。 1.比较法 用比较法检验表面粗糙度是生产车间常用的方法。它是将被测表面与粗糙度样块进行比较来评定表面粗糙度。如图3-1所示。比较法可用目测直接判断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比较或凭触觉、来判断表面粗糙度。缺点是精度较差,只能作定性分析比较。 图3-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板 2.针触法 针触法是通过针尖感触被测表面微观不平度的截面轮廓的方法,它实际是一种接触式电量方法。所用测量仪器为轮廓仪,它可以测定Ra为0.025~5um。 该方法测量范围广,速度可靠、操作简便并易于实现自动测量和微机数据处理。但被测表面易被触针划伤。如图3-2所示。 图3-2针触法测量原理图 3.光切法 光切法就是利用“光切原理”来测量被测零件表面的粗糙度,采用仪器是光切显微镜又称双管显微镜。该仪器适宜测量车、铣、刨或其它类似的方法加工的金属零件的平面或外圆表面。光切法通常用于测量

Ra=0.5~80μm的表面。 4.光波干涉法 干涉显微镜是利用光波干涉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干涉显微镜测量的范围一般为0.03~1μm。也可作Rz、Ry参数评定。 本课题结合课堂讲授的典型零件的标注,分析并检测表面粗糙度,根据国家标准评定表面粗糙度。选用方法为光切法和光波干涉法。

实验3-1 用光切显微镜检测表面粗糙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方法 2.正确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加深对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的理解 二、测量原理及仪器说明 双管显微镜又撑光切显微镜,它是利用被测表面能反射光的特性,根据“光切法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 其测量范围取决于选用的物镜的放大倍数,一般用于测量 Z R=0.8-80um的表面粗糙度。 图3-3光切显微镜 1—底座;2—立柱;3—升降螺母;4—微调手轮;5—支臂;6—支臂锁紧螺钉;7—工作台;8—物镜组;9—物镜锁紧机构;10—遮光板手轮;11—壳体;12—目镜测微器;13—目镜 仪器外型如图3-3所示,它由底座6,支柱5,横臂2,测微目镜13,可换物镜8及工作台7等部分组成。 仪器备有四种不同倍数(7X、14X、30X、60X)物镜组,被测表面粗糙度大小(估测)来选择相应倍数的物镜组(见表3-1)。 表3-1 双管显微镜测量参数 物镜倍数总放大倍数视场直径mm 系数E (um/格) 测量范围um 7X 60X 2.7 1.28 15~50 14X 120X 1.3 0.63 5~15 30X 260X 0.6 0.29 1.5~5 60X 520X 0.3 0.16 0.8~1.5

第3章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第3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 1.表面粗糙度的最常用的评定指标是m RS 。 (× ) 2.m RS 和)(c mr R 是附加参数,不能单独使用,需与幅度参数联合使用。 (√) 3.需要涂镀或其它有细密度要求的表面可加选z R 。 (×) 4. 零件表面粗糙度数值越小,一般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越高。 (√ ) 5.若零件承受交变载荷,表面粗糙度应选择较小值。 (√ ) 6.a R ≤1.6时,具体应用在普通精度齿轮的齿面 (√ ) 二 .选择题 1.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 A )。 A.耐磨性好 B.抗疲劳强度差 C.传动灵敏性差 D.加工容易 2. 用以判断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是( C )。 A.基本长度 B.评定长度 C.取样长度 D.公称长度 3.测量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取样长度是为了( A )。 A. 减少波纹度的影响 B.考虑加工表面的不均匀 C.使测量方便 D.能测量出波距 4.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评定参数是( B )。 A.m RS B. a R C. p Z D. s X 5. a R ≤0.8时,零件表面状况是( D )。 A .可见加工痕迹 B.微见加工 C .看不清加工痕迹 D.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6.表面粗糙度代号表示( D )。 A. a R 为0.8μm B. a R ≤0.8μm C. a R >0.8μm D. a R 的上限值为0.8μm 三.综合题 1.表面粗糙度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形状误差和表面波纹度有何区别? 答:(1)表面粗糙度就是表述零件表面峰谷高低程度和间距状况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指标。 (2)表面粗糙度反映的是实际表面几何形状误差的微观特性,有别于表面波纹度和形状误差。三者通常以波距(相邻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的大小来划分,波距小于1 mm 的属于表面粗糙度(表面微观形状误差);波距在1~10 mm 的属于表面波纹度;波距大于10 mm 的属于形状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测_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测 思考题 4-1 什么是理想要素、实际要素、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4-2 什么是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4-3 GB/T118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规定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有哪些?它们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4-4 何谓形状公差?何谓位置公差? 4-5 形位公差框格指引线的箭头如何指向被测轮廓要素?如何指向被测中心要素? 4-6 由几个同类要素构成的被测公共轴线、被测公共平面的形位公差如何标注? 4-7 被测要素的基准在图样上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哪9个字母不得采用? 4-8 对于基准要素应标注基准符号,基准符号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基准符号的粗短横线如何置放于基准轮廓要素?如何置放于基准中心要素? 4-9 形位公有效期带具有哪些特性?其形状取决于哪些因素? 4-10 什么形状的形位公差带的公差数值前面应加符号“ ”?什么形状的形位公差带的公差数值前面应加符号“ ”?哪些表位公差带的方位可以浮动?哪些形位公差带的方位不允许浮动。 4-11 确定形位公差值时,同一被测要素的定位公差值、定向公差值与形状公差值间应保持何种关系。 4-12 按照直线度公差的不同标注形式,直线度公差带有哪三种不同的形状。 4-13 说明基准的含义,何谓单一基准、公共基准、三基面体系?在形位公差框格中如何表示它们? 4-14 轮廓度公差带分为无基准要求和有基准要求两种,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4-15 比较下列每两种形位公差带的异同? (1)圆度公差带与径向圆跳动公差带; (2)圆柱度公差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位置度检测是机动车零部件检测中经常进行的一项常规检验。所谓“位置度”是指对被评价要素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变动量的指标进行限制。在进行位置度检测时首先要很好地理解和消化图纸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基准。位置度的检测就是相对于这些基准,它的定位尺寸为理论尺寸。 标签:三坐标;位置度 1 位置度的三坐标测量方法 1.1 计算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 ①根据不同零部件的功能要求,位置度公差分为给定一个方向、给定两个方向和任意方向三种,可以根据基准体系及确定被测要素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个理论正确尺寸的方向选择适当的投影面,如XY平面、XZ平面、YZ平面。②根据投影面和图纸要求正确计算被测要素在适当投影面的理论位置。 1.2 根据零部件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在PC-DMIS软件中,可以把基准用于建立零件坐标系,也可以使用合适的测量元素建立零件坐标系,建立坐标的元素和基準元素可以分开。 1.3 测量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在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取点拟合时,最好使用自动程序进行,以减少手动检测的误差。 1.4 位置度的评价。①在PC-DMIS软件中,位置度的评价可以直接点击位置度图标。②在位置度评价对话框中包含两个页面,特征控制框和高级,首先根据图纸要求设置相应的基准元素,在基准元素编辑窗口中只会出现在编辑当前光标位置以上的基准特征,如图1所示。③基准元素设置完成,回到特征控制框选择被测元素,设置基准,输入位置度公差。④在位置度评价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级,在此对话框中可以设置特征控制框尺寸的信息输出方式和分析选项。如图2的对话框,在标称值一栏中手动键入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值,点击评价。 1.5 在报告文本中刷新就可以看到所评价的位置度结果。 2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注意事项 2.1 评价位置度的基准元素选择和建立坐标系的元素选择有相似之处,都要用平面或轴线作为A基准,用投影于第一个坐标平面的线作为B基准,用坐标系原点作为C基准。如果这些元素不存在,可以用构造功能套用、生成这些元素。 2.2 对位置度公差的理解。如位置度公差值t前加注φ,表示公差带是直径

表面粗糙度检测标准

标题:粗糙度检验规范文件编号:WI/ZB 版本:A APPROVED BY 核准REVIEWED BY 审核 PREPARED BY 制订

修订履历表 1.0目的 对来自于外购模具、工装、治具、夹具等零配件、本厂加工的模具、工装、治具、夹具等零配件按要求进行表面粗糙度检验,以确保模具、工装、治具、夹具等零配件满足预期的要求。 项次修订页次版次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修订日期备注

2.0范围 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工装、治具、夹具的零配件,包括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零配件。 3.0定义 3.1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无论采用哪种加工方法所获得 的零件表面,都不是绝对平整和光滑的,放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观察,都不得可以看到微观的峰谷不平痕迹,一般是受刀具与零件间的运动、摩擦,机床的振动及零件的塑性变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表面上所具有的这种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3.2表面粗糙度对工件的影响: 3.2.1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磨损就越快。 3.2.2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对间隙配合来说,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间隙逐 渐增大;对过盈配合来说,由于装配时将微观凸峰挤平,减小了实际有效过盈,降低了联结强度。 3.2.3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较大的波谷,它们像尖角缺口和裂纹一样,对应 力集中很敏感,从而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3.2.4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通过表面的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 内层,造成表面腐蚀。 3.2.5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面之间无法严密地贴合,气体或液体通过接触面间的缝隙渗漏。 3.2.6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接触刚度。接触刚度是零件结合面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接触变形的能力。 3.2.7影响零件的测量精度。零件被测表面和测量工具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都会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尤其是 在精密测量时。 3.3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定义及检验要求: 3.3.1定义: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是检查加工后工件表面的一种对比量具,他的使用方法是以样块工作面的表 面粗糙度为标准,凭触觉(如手摸)或视觉(可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与待检查的工件表面进行比对,从而判别被检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是否合乎要求,这是一种定性的检查工具。 3.3.2检验要求:在用比较样块对工件表面进行比较时,所选用的样块和被检查工件的加工方法必须相同,同 时样块的材料、形状、表面色泽等应尽肯能的与被检查工件一致,判断的准则是根据工件加工痕迹的深浅来决定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图纸(或工艺)要求。当被检查工件表面的加工痕迹深浅程度相当或者小于样块工作面加工痕迹深度时,则被检查工件表面粗糙度一般不大于样块的标记公称值。 3.4国内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Ra、Rz数值换算表(单位:μm): 表面光洁度▽1 ▽2 ▽3 ▽4 ▽5 ▽6 ▽7 表面Ra50 25 12.5 6.3 3.2 1.60 0.80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一、概念: 1.1定义: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化。 形位公差带: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所确定。 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具体可分为包容要求(E)、最大实体要求(M)、最小实体要求(L)和可逆要求(R)。 1.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项目 公差带定义示 例 说 明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在给定平面内 圆柱表面上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0.02的两平行线之间 0.02 在给定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 公差带是距 离为公差值t的两 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的两平行平面内 0.02 、当给定两 个互相垂直的两个 方向 公差带为截面边长t1*t2的四 棱柱内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垂直方向距离为0.01的四棱柱内0.01 0.02 3、在任意方向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的区域 d 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的圆柱面内 直 线 度平面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 0.1 圆度 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心圆之间

位置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位置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1位置公差带及其特点 位置公差包含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这三类公差项目的公差带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 1.1定向公差带 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角度)确定;当理论正确角度为0o度时,称为平行度公差;为90o时,称为垂直度公差;为其他任意角度时,称为倾斜度公差;这三项公差都有面对面、线对线、面对线、和线对面几种情况;表4-1列出了定向公差各项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公差带图;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面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平行度公差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 (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线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mm,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线A (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线 对 线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平行于基准线,并位于给定方向上的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 面 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α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与基准线D (基准轴线)成理论正确角度75o的两平行平面之 间;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摘要:位置度检测是机动车零部件检测中经常进行的一项常规检验。所谓"位置度";是指对被评价要素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变动量的指标进行限制。在进行位置度检测时首先要很好地理解和消化图纸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基准。位置度的检测就是相对于这些基准,它的定位尺寸为理论尺寸。 关键词:三坐标;位置度;方法 一、位置度的三坐标测量方法 1.1 计算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 ①根据不同零部件的功能要求,位置度公差分为给定一个方向、给定两个方向和任意方向三种,可以根据基准体系及确定被测要素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个理论正确尺寸的方向选择适当的投影面,如XY平面、XZ平面、YZ平面。②根据投影面和图纸要求正确计算被测要素在适当投影面的理论位置。 1.2 根据零部件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在PC-DMIS软件中,可以把基准用于建立零件坐标系,也可以使用合适的测量元素建立零件坐标系,建立坐标的元素和基准元素可以分开。 1.3 测量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在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取点拟合时,最好使用自动程序进行,以减少手动检测的误差。

1.4 位置度的评价。①在PC-DMIS软件中,位置度的评价可以直接点击位置度图标。 ②在位置度评价对话框中包含两个页面,特征控制框和高级,首先根据图纸要求设置相应的基准元素,在基准元素编辑窗口中只会出现在编辑当前光标位置以上的基准特征,如图1所示。③基准元素设置完成,回到特征控制框选择被测元素,设置基准,输入位置度公差。 ④在位置度评价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级,在此对话框中可以设置特征控制框尺寸的信息输出方式和分析选项。如图2的对话框,在标称值一栏中手动键入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值,点击评价。 1.5 在报告文本中刷新就可以看到所评价的位置度结果。 二、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注意事项 2.1 评价位置度的基准元素选择和建立坐标系的元素选择有相似之处,都要用平面或轴线作为A基准,用投影于第一个坐标平面的线作为B基准,用坐标系原点作为C基准。如果这些元素不存在,可以用构造功能套用、生成这些元素。 2.2 对位置度公差的理解。如位置度公差值t前加注φ,表示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圆内的区域,圆心的位置由相对于基准A和B的理论值确定。(如图3) 如位置度公差值前加注Sφ,表示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球内的区域,球心的位置由相对于基准A、B和C的理论值确定。(如图4) 2.3 对于深度小于5mm的孔,可以直接计算测量其位置度。对于深度大于5mm的孔,必须采用先测量圆柱,然后与上、下端面求相交,再对交点求位置度的方法来控制测量误差,上、下端面一般是指整个孔的两端面。或者尽量取靠近两端面孔的截面位置,如果仅测量一个截面,求其位置度是不能保证此孔在整个长度范围上所有截面的位置度都合格的。因为交点是圆柱轴线与两端平面相交得到,不管轴线方向往哪个方向倾斜,如果两端交点位置度合格,中间各截面的位置度也应该是合格的。 2.4 对于有延伸公差带要求的,评价时要包含延伸的长度。 2.5 在位置度公差设置时,有时会出现[M] [L] 图标,它们的含义各不相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度公差之间的相互补偿。 ①孔的最小实体位置度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GB 1958 —80 本标准的检测对象是形状和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 1、形位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本标准涉及的形位误差共有十四个项目,见表1。 表 1 2、测量形位误差时,表面光洁度、划痕、擦伤以及塌边等其它外观缺陷,应排除在外。 3、评定形位误差时,用测得要素作为实际要素。

测量截面的布置、测量点的数目及其布置方法,应根据被测要素的结构特征、功能要求和加工工艺等因素决定。 4、本标准规定五种检测原则见表2。 表 2 量值由间接法获得 测量直角坐标值 两点法测量圆度特征参数

用综合量规检验同轴度误差 根据各检测原则对各项目拟定的检测方案见附录。 5、测量形位误差时的标准条件; (1)标准温度为20℃; (2)标准测量力为零。 由于偏离标准条件而引起较大测量误差时,应进行测量误差估算。 6、测量精度是衡量所采用检测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选择检测方案时,应对该方案作测量精度估计。测量精度用测量总误差来表示。测量总误差是形位误差的测得值与真值之差。 注:测量总误差是指下列三方面误差的综合结果,即: ①以测得要素作为实际要素引起的误差(如布点引起的误差等)。 ②测量设备、测量温度、测量力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③采用近似方法评定时引起的误差。 7、极限测量总误差允许占给定公差值的10%~33%。 注:各公差等级允许的极限测量总误差建议按下表确定:

二、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8、形状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1)对于中心要素(轴线、中心线、中心面等),其理想要素位于被测实际要素之中,如图1所示的理想轴线L1。 图 1 (2)对于轮廓要素(线、面轮廓度除外),其理想要素位于实体之外且与被测实际要素相接触,如图2所示的理想直线A1—B1和图3所示的理想圆C1。 图 2 图3 9、最小条件: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图1~图3) (1)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2)最小区域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φf的包容区域,如图1~图3所示。 (3)各误差项目最小区域的形状分别和各自的公差带形状一致,但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本身决定。 10、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近似方法来评定形状误差。

最新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任务五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课题名称】 平面零件的误差测量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线、面垂直度误差和面对称度误差的检测工具及测量方法。 二、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百分表进行测量,并准确计算误差值。 三、素质目标 熟悉平面零件形位误差的检测原理、测量工具和使用方法,并能准确计算其误差。 四、教学要求 能够按照误差要求正确地选择检测工具,并能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对工件进行准确的测量。 【教学重点】 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难点分析】 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分析学生】 该内容的难度较大,比较难理解,需要多做解释,学生才能够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次课内容较多,且内容难懂,建议分成2学时,以保证有更多的练习机会,由于实训条件所限,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对于垂直度的检测也应先讲测量原理和方法,再让学生实测,最后介绍如何调零位计算误差值,边讲边练再总结提高。 【教学安排】 2学时 先讲后练,以练为主,加强巡视指导。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在形状和位置误差中,直线度、平面度的误差在平面零件中出现比较多,大家是否还能记住这些形位公差的含义呢? 二、导入新课 需要应用什么测量工具来检测零件的垂直度和对称度呢?对于测量出来的数值又需要进行怎么样的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误差值?这是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讲授新课 垂直度和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应用百分表或千分表作为量具,用标准平扳为基准面,借助于表座、方箱或直角尺座工具,将被测工件安放在基准面上进行检测。 线与面和面与面之间垂直度的检测方法相同,后者需要多测量几次。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第三讲,2学时) ※※※※※※※※※※※※※※※※※※※※※※※※※※※※※※※※※※※※※※※主要内容:跳动公差与公差带特点;典型的跳动公差带的定义、特征及其标注。公差原则(有关术语及定义,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形位公差的标注。 重点内容:跳动公差带的定义、特征及其标注;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用;形位公差的标注。 难点: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用。 教学方法:1. 设计课堂提问,掌握学生理解情况。 2.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进行手段。 课外作业:习题4-4、4-5、4-10、4-12、4-13、4-15、4-16 ※※※※※※※※※※※※※※※※※※※※※※※※※※※※※※※※※※※※※※※具体内容的详细教案如下:(加黑字表示板书内容或应有板书的地方) 注:首先对上次课的主要内容用2分钟进行小结,然后讲跳动公差与公差带。 四、跳动公差与公差带 跳动公差——跳动—— 结合测量说明什么是跳动公差和跳动。 注:要说明跳动公差的被测要素为圆柱面、端平面和圆锥面等轮廓要素,基准要素为轴线。 跳动公差根据测量区域的不同,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1)圆跳动 (1)径向圆跳动(2)端面圆跳动(3)斜向圆跳动 注:1.结合下图(见黑板)讲解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以及斜向圆跳动的定义、测量方法、公差带,要说明公差带的两个同心圆的圆心在基准轴线上! 2.可设置课堂问题:公差带与圆度公差的区别?说明什么?圆度:形状公差,位置浮动;跳动:位置公差,位置固定) 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斜向圆跳动 注意:标注斜向圆跳动,指引线的箭头方向一般垂直于被测要素,注意与圆度公差标注的区别!(注:设置课堂问题:为什么要这样?也是作业中易错的地方) 2)全跳动

位置度测量方法

位置度∮t:(每个)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t,由以对于基准的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 例法兰螺钉孔位置度: (1)用V型铁支承距离最远两端主轴颈(A-B),将螺纹检轴紧密旋入螺纹孔中,曲轴销孔中心旋转至X(水平)方向,用带有杠杆百分表的高度游标卡尺,将基准中心调整至等高(同时,将位置度检具某一平面调整水平后,固定)。分别测量各螺纹检轴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在X(水平)方向的误差值即:Fx。曲轴销孔中心旋转至Y(垂直)方向(同时位置度检具原垂直面为水平),此时测量各螺纹检轴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在Y方向的误差值即:Fy。位置度误差为:ΔF=2(Fx2+ fy2)1/2。 (2)用V型铁支承距离最远两端主轴颈(A-B),将螺纹检轴紧密旋入螺纹孔中,曲轴连杆轴颈基准(C)旋转至X(水平)方向,用带有杠杆百分表的高度游标卡尺,将基准中心调整至等高(同时,将位置度检具某一平面调整水平后,固定)。分别测量各螺纹检轴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在X(水平)方向的误差值即:Fx;曲轴连杆轴颈基准(C)旋转至Y (垂直)方向(使位置度检具原垂直面为水平),此时测量各螺纹检轴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在Y(垂直)方向的误差值即:Fy。螺纹孔位置度误差为:ΔF =2(Fx2+ Fy2)1/2。 取各螺纹检轴位置度误差最大值,作为评定的依据。 例定位销孔位置度 1、大柴:(1)销孔对基准平面的位置度(水平方向): 用V型铁支承距离最远的两个主轴颈(A-B)且调至等高,把检轴紧密插入销孔,慢慢调整曲轴,用带有杠杆百分表的高度游标卡尺将基准轴线调至等高后(同时,将位置度检具水平方向平面调整等高后,固定)。测量销孔中心与基准轴线高度差的二倍,即为销孔位置度误差。 (2) 销孔轴线对主轴颈轴线的位置度(垂直方向):用V型铁支承距离最远的两个主轴颈(A-B)且调至等高,把检轴紧密插入销孔,慢慢调整曲轴,连杆轴颈基准(C)调整至 Y (垂直)方向(即位置度检具原垂直面为水平),并用带有杠杆百分表的高度游标卡尺,测量销孔中心线到基准轴线的数值与理论正确尺寸之差的二倍。即为销孔位置度误差。 2、上柴:(1)用V型铁支承距离最远两端主轴颈(A-B),将连杆轴颈基准(C)旋转至X(水平)方向,用带有杠杆百分表的高度游标卡尺将基准调整至等高(同时,将位置度检具水平方向平面调整等高后,固定)。分别测量销孔中心线与基准轴线在X(水平)方向的误差值即:Fx。曲轴连杆轴颈基准(C)旋转至Y(垂直)方向(即位置度检具原垂直面为水平),此时测量Y方向销孔中心线与基准的误差值即:Fy。销孔位置度误差为:f=2 。 3、潍柴用V型铁支承距离最远两端主轴颈(A-B)且等高,将连杆轴颈基准(C)旋转至X(水平)方向,用带有杠杆百分表的高度游标卡尺将基准调整至等高(同时,将位置度检具水平方向平面调整等高后,固定)。分别测量销孔中心线与基准轴线在X(水平)方向的误差值即:Fx。曲轴连杆轴颈基准(C)旋转至Y(垂直)方向(即位置度检具原垂直面为水平),此时测量Y方向销孔中心线与基准的误差值即:Fy。销孔位置度误差为:f=2 。 答案补充 比如 " 位置度¢0.3 A B C" 中位置度公式"△X的平方+△Y的平方,再开根号.之后乘以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