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ppt课件全篇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ppt课件全篇
17
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罗卜、红薯、南瓜、玉 米、西红柿。
“绿”是指绿茶,绿茶含茶多酚最多,有较 强的抗氧自由基、动脉粥样硬化和防癌作用。
“白”是指燕麦粉和燕麦片,据北京心肺血 管医疗研究中心证实每日50克燕麦片煮粥, 能使血胆固醇平均下降39mg%,甘油三脂下 降mg76%。
便秘 大便秘结排便时增加腹压影响心脏,诱发冠心病急性 发作,故平时应多吃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及蔬菜, 以保持大便通畅。
14
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
合理饮食 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
话:第一句话是 1、2、3、4、5。第二句 话是红、黄、绿、百、黑。 (一)、1、2、3、4、5
– “1” 是指每日一袋牛奶,宜长期坚持饮用。 可补钙、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及动脉粥 样硬化。
项 目 建议控制水平
警惕水平
冠心病危险水平
总胆固醇 <5.18 mmol/L
5.18-6.21 mmol/L >=6.22 mmol/L
甘油三酯 男:0.45-1.81mmol/L 女:0.40-1.53mmol/L
高密度脂蛋 >0.25mmol/L
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 <3.37mmol/L
白胆固醇
心脑血管疾病 的预防保健
1
2
引言
• 中年以后的主要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和 脑卒中。 •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不断上升,其死亡 率在人口总死亡中占40%。每年全国死于心脑血管 病者约200余万人。 •
3
•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
• 一、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头号原因。要知道自己的血 压,每年至少测量2次,如果有高血压务必咨询医师, 使其得到控制。 •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 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脑血管疾病的诊疗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的诊疗PPT课件

03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基 础手段,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
制病情进展。
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 抗凝药、溶栓药等,需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并密切监 测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脑血管疾病,如动脉 瘤、脑血管畸形等,手术治疗 是必要的。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03
研究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带
来新的治疗希望。
谢谢观看
障碍等症状。
诊断方法
神经影像学检查
脑电图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脑血管病 变的部位和程度,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 要手段。
脑电图可以检测脑电活动的变化,对于某 些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 价值。
血液检查
脑血管造影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血脂、血糖、血压等指 标,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脑血管 疾病的风险。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可以清 晰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对于 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价值。
诊断标准和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数据, 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可以制定相应的诊断标准。
诊断流程
对于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 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进行逐一排查,最终确诊。在诊断过 程中,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 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 之一。
死亡率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 脑血管疾病概述 •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 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脑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病变,引起脑部缺血或出血,导致 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分类
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 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 出血。
01
02
03
04
致残率
脑血管疾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 残疾,如偏瘫、失语、认知障
碍等。
死亡率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尤其是脑出血和蛛
网膜下腔出血。
复发率
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脑血 管疾病,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并发症
脑血管疾病可能引起一系列并 发症,如肺部感染、心脏疾病
等。
02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如日 常生活照顾、营养支持、 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尽 快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
05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 物,避免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控制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感染、脱髓鞘疾病等,需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04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降血压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脑血管疾病复发的风险。

脑血管病ppt课件

脑血管病ppt课件
详细描述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长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导致动脉壁 受损,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弹 性降低,影响脑部供血。
脑血栓形成
总结词
脑血栓形成是由于脑血管内斑块形成或脱落,导致血管堵塞,引起脑组织缺血、 缺氧甚至坏死。
详细描述
脑血栓形成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 等原因,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 状和体征。
03
脑血管病,通过手
术切除肿瘤。
脑室减压引流术
用于治疗脑出血、 脑水肿等,降低颅
内压。
其他治疗手段
高压氧治疗
提高血氧含量,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
康复治疗
针对脑血管病后遗症,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
针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治疗。
05
脑血管病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策略
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是指利用人体内的细胞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脑血管病领域,目前研究的细胞 类型主要包括干细胞、免疫细胞等。这些细胞可以移植到受损的脑组织中,促进脑细胞
的再生和修复。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学
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 制定治疗方案的方法。在脑血管病领域 ,个体化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 别、遗传背景等因素,以制定最适合患 者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脑出血的原因多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由于血管壁脆 弱或血压骤升等原因,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脑组织 后会引起压迫和炎症反应,导致脑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结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血管破 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头痛 、恶心等症状。

脑血管疾病血压管理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血压管理PPT课件

02
选择长效制剂,以减少 血压波动,提高患者依 从性。
03
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 压控制情况逐渐调整剂 量。
04
优先选择对心脑肾等重 要脏器有保护作用的降 压药物。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及禁忌
01
02
03
04
联合用药时应遵循协同增效、 减少副作用的原则。
避免使用影响降压效果的药物 ,如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降低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舒张血管 平滑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ACEI和ARB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血管 紧张素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
生成和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01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 年龄、性别、病程、并 发症等,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
脑血管疾病血压管理ppt课件
目 录
• 脑血管疾病概述 • 血压管理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 • 药物治疗策略及选择原则 •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 患者教育与自我监测能力培养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脑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 致的脑部血管病变,引发局部或 全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或无力、视力障碍 等。
诊断方法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DSA等)进行综合诊断。
02 血压管理在脑血管疾病中 的重要性
血压与脑血管疾病关系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血管壁损伤,引发脑动脉硬化、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增加脑 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讲课心脑血管疾病的识别与预防ppt课件

讲课心脑血管疾病的识别与预防ppt课件
分类
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如 冠心病)和出血性(如脑卒中) 两大类。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高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 内的主要疾病,发病率较 高。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心脑血 管疾病发病率存在差异, 可能与生活方式、饮食习 惯等因素有关。
年龄与性别特征
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 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 女性。
定期的健康检查与筛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检查,及早发现心脏问题。
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 生化指标的检测,及时了解身 体状况。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脑部 影像学检查,及早发现脑血管 问题。
05 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与护 理
康复的重要性与目标
总结词
明确康复的重要性与目标
详细描述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康复,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和家庭,恢复正常的日 常生活和工作。康复的重要性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疾病症状,改善身体功能,提高心理适 应能力,增强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并 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 酒、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有 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存在的心脑血管疾病危 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
发展。
03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的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 能与心脏问题有关。
呼吸困难、气促
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可能与肺部或心脏问题有关,需要引起重视。
头晕、头痛、肢体乏力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等。
脑梗塞
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 致缺血、缺氧而坏死,出现相
应神经功能缺损。
脑出血
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溢出,压 迫脑组织并引起颅内压增高,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脑血管痉挛
因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持续性 收缩,加重局部脑组织缺血、
缺氧。
03 常见脑血管疾病介绍
缺血性卒中
01
动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
预后评估方法
改良Rankin量表(mRS)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
卒中复发风险评估
结合患者病史、检查结果等,评估卒中复发风险。
生存质量评估
综合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了解患者生存质量。
05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策略
急性期救治原则
迅速识别并评估病情
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准确判断病情 严重程度。
生化检查
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病因。
凝血功能检查
评估患者凝血状态,指导抗凝、 溶栓等治疗。
临床表现评估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01
评估患者意识、语言、运动等神经功能状况。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02
了解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并发症评估
03
监测并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06 预防措施及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
一级预防策略
控制高血压
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饮食调整、增加 运动等)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戒烟限酒
戒除吸烟习惯,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脑血管疾 病的风险。

脑血管疾病护理教育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护理教育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的心理支持
康复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康 复心态。
预防脑血管疾 病的注意事项
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注意事 项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 长时间坐卧不动。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注意事 项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控制潜在风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脑血管疾病的类型:包括缺血 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 疾病。
介绍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的危害:脑血管疾病可以导 致脑损伤、瘫痪、失语等严重后果。
脑血管疾病的 预防和控制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保持 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 和规律的作息时间。 控制危险因素:戒烟、限制饮 酒、控制高血压、控制高血脂 、控制糖尿病等。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措施:包括安静休息、保持通畅呼 吸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协助日常生 活活动等。 康复训练:针对不同症状进行物理治疗 、语言康复、认知康复等。
脑血管疾病的 药物治疗
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抗凝来自疗: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治疗:使用抗血小板 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血脂和血糖 的检测,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风险。
脑血管疾病的 症状和诊断
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和诊断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肢体无力、言语困难 等。
诊断方法:包括神经系统检查 、脑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和血液检查。
脑血管疾病的 护理与康复
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
降压治疗: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水平 。
脑血管疾病的 饮食调理
脑血管疾病的饮食调理
低盐饮食:限制盐的摄入,控 制血压。 低脂饮食:限制脂肪的摄入, 控制血脂。

《急性脑血管病》课件

《急性脑血管病》课件

开颅手术
对于颅内出血量较大、颅内压较高的患者,开颅 手术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去骨瓣减压术
对于脑肿胀严重的患者,通过去除部分颅骨来减 轻颅内压,缓解病情。
ABCD
血管内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等器械对血管内的病变进行治疗,如动 脉瘤栓塞、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等。
脑室穿刺引流术
对于脑室内出血的患者,通过穿刺引流脑室内的 血液,降低颅内压。
其他治疗方式
高压氧治疗
通过高压氧舱进行治疗,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
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生活方式的调整
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降低脑血管病的风险。
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 成,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降血压药物
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至正常范围可降 低脑出血的风险。
降血糖药物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脑血 管病的风险。
降血脂药物
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动脉粥样 硬化的发展。
手术治疗
05
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 与康复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戒烟 限酒,以及良好的睡眠和心理状态。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气候变化 等诱发因素,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 生风险。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慢性疾病,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康复训练
《急性脑血管病》 PPT课件

急性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急性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急性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目 录
• 急性脑血管疾病概述 •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与治疗 •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急性脑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脑血管疾病,也称为脑卒中
认知康复
心理康复
针对认知障碍,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包括 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训练等。
针对心理障碍,进行心理康复训练,包括 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
患者教育与管理
01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性脑血管疾 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方法
等知识。
03
生活方式管理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急性 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 (如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 如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较高,是全球范围内的主 要死因之一。
死亡率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较高,多数患者会出现不 同程度的残疾。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吸烟、饮酒等是急性脑血 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 训练等。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 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 配合康复训练。
04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 康复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 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高脂肪 食物的摄入。

心脑血管疾病介绍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介绍PPT课件

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
通过理疗、按摩、运动等方法,改善患者 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心肺功能。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 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 菜水果,控制总热量摄入。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车 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危险因素与预防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 素之一,控制血压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
调节血脂
高血脂可以导致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 ,调节血脂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 发生。
控制血糖
糖尿病可以导致血管病变和血栓形成 ,控制血糖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 发病风险。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 的发病风险,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发病 概率。
冠心病的症状及诊断
心电图
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心动图或心脏CT等,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脑卒中的症状及诊断
症状 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
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
脑卒中的症状及诊断
突然出现行走困难、头晕、平衡或协调障碍
突然出现说话或理解语言困难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多 种类型。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心脑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 围内发病率较高,是导致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死亡率
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较 高,每年有大量患者因此 病去世。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吸烟等是心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05
案例分析:成功治疗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案例一:急性脑梗塞患者成功救治经验分享
患者情况
一位中年男性,因突发左侧肢体 无力、言语不清被诊断为急性脑
梗塞。
治疗过程
经过紧急溶栓治疗,患者症状明 显缓解。随后进行康复治疗,包 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等。
经验总结
急性脑梗塞的救治需要争分夺秒 ,早期溶栓治疗是关键。同时, 康复治疗对于患者功能恢复也非
脑血管疾病ppt课 件
目录
• 脑血管疾病概述 •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 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与康复护理 •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 案例分析:成功治疗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脑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 致的脑血管病变,包括破裂、阻 塞或狭窄等,进而引起脑组织缺 血、缺氧或出血性损伤。
康复护理与日常生活指导
康复训练
定期随访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康复计划,包括肢 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等。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 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 畅等。
心理支持与家庭护理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诊断方法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如CT、MRI等)进行诊断。同时 ,血液检查和心电图等检查也有助于 诊断。
02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 预防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 低脑卒中风险。
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 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的形成。

脑血管疾病 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 PPT课件
抗凝:
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 中药:川芎、丹参、红花
适应证: 颈动脉 狭窄>70%
方法: 动脉血管成形术 (PTA),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CI)
概述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指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一、概述——重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颅内动 脉病变致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 碍,表现为供血区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 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影像学检查(CT、MRI)无责任病灶,但可 反复发作。
最常见,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
一、病因
脑动脉硬化
脑梗死
真红、血小 板增多、 DIC
脑动脉炎
颅内外夹层 动脉瘤、脑 淀粉样血管

二、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
斑块内血 管破裂
斑块破裂
斑块脱落 内皮损伤
形成血肿 狭窄血管闭塞
坏死物质及脂质流出
形成胆固醇栓子 管腔闭塞
血小板粘附、聚集 管腔闭塞
心衰、心律失常、失水、血压下降、血流缓慢等,均可促进血栓形成
脑血管疾病
一、概述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VD)
在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 能障碍。

脑血管病ppt课件

脑血管病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1
概述
脑血管疾病(CVD)是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 的脑功能障碍
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 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 临床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
颅内动脉
破裂或闭塞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
8
脑卒中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
高龄 性别 种族 气候 卒中家族史
-
9
脑卒中危险因素
有效防治危险因素显著降低脑卒中事件发病率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hypertention)\高脂血症\ 糖尿病(diabetes)\心脏病 体力活动减少\高盐\动物油高摄入性颈动 脉杂音\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 吸烟(smoking)&酗酒(alcohol) TIA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2
流行病学
我国1986~1990年大规模人群调查资料
中老年人最主要和常见的疾病原因之一 与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成为三大主要死因 脑卒中年发病率109.7~217/10万
年新发约200万 男:女=1.3~1.7:1
患病率719~745.6/10万 死亡率116~141.8/10万(年死亡约100万)
血压的急剧波动 风湿性或非风湿性 瓣膜病 心律失常(房颤) 心功能异常、传导 阻滞 大动脉的狭窄
高粘血症 脱水 红细胞增多症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白血病
凝血机制异常 DIC 应用抗凝药物 口服避孕药
-
20
侧枝循环的建立
Willis’s动脉环 血管之间 颅内-颅外 缺血
缺血半暗带
Penumbra
半暗带(可挽 救的组织)

脑血管病PPT课件

脑血管病PPT课件
形成中风囊。
type
大面积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皮质前型
皮质后型 皮质下型 出血性脑梗死 多发性脑梗死 多发性腔梗
Clinical Findings
老年人多见; 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约25%可有TIA病史; 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 出现局部定位体征(依血管而定); 早期缓慢进展; 无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多意识清楚。
第一节 Introduction
一、Concept
各种原因的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 部疾病总称。
二、Cerebral Metabolism
代谢特别活跃 无糖和氧的储备 对缺血、缺氧特别敏感。
三、Cerebral Blood Circulation
四根动脉供血:两根颈内动脉+两根椎动脉。 在脑底形成Willis环。 主要动脉分为深穿支和皮层支供应脑组织。皮 层支吻合多,而深穿支细小,吻合少。 脑血流有自动调节能力。 脑静脉不与动脉伴行,而汇集至静脉窦。
Pathology
中心软化坏死,周边充血、水肿(半暗带) 继发出血 血管壁改变
Stage
超早期(1-6小时):脑组织常无明显改变; 急性期(6-24小时):脑组织苍白,轻度肿胀; 坏死期(24-48小时):大量神经细胞消失,
脑组织明显水肿; 软化期(3天-3周):液化变软; 恢复期(3-4周后):形成胶质斑痕,
Clinical Findings
老年人,多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活动、紧张、激动发病 起病突然,数分钟~数小时达高峰 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常见部位出血特点
基底节出血:三偏征,优势半球伴失语。内侧型较重; 脑叶出血:高颅压+脑叶损害症状; 桥脑出血:少量:交叉性麻痹;大量:四肢瘫痪,深昏 迷、高热、针尖样瞳孔、呼吸改变,死亡率高; 脑室出血:少量脑膜刺激征;较多时深昏迷、高热、四 肢软瘫或去脑强直。 小脑出血:突发眩晕、呕吐、头痛、共济失调。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心肌梗塞
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心 肌缺血性损伤,进而引起 心肌梗塞。
脑出血
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血管 破裂,进而引起脑出血等 严重并发症。
04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家族史、个人生活习惯、症状等, 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血脂、血糖等检查,以了解患 者基本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21
•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
01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 统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冠心病、 心肌梗死、脑卒中、高血压等。
非药物治疗
包括改变生活方式、饮食调整、运动 等,有助于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 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
治疗等。
定期随访患者,监测病情变化和 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 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常见症状
01
02
03
04
胸痛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 胸痛症状,通常表现为压迫、
紧缩或胸闷的感觉。
呼吸困难
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或呼 吸困难,尤其是在运动或情绪
激动时。
头晕或眩晕
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脑部供 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或眩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眼动脉交叉瘫 霍纳征交叉瘫 颈动脉搏动减弱,眼或颈部 血管杂音 分支血管闭塞症状 失语、体象障碍 无症状性脑梗塞

37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主干闭塞
皮层支闭塞
深穿支闭塞
三偏 皮质下失语
三偏 失语症、体象障碍 意识障碍
38
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主干闭塞(前交通动脉之前可无症状)
消除病因、减少和预防复发、 保护脑功能
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23
TIA
—预防
致病因素的治疗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预防性药物:
阿司匹林
噻氯匹啶
氯吡格雷
24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概念: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 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常见类型:脑血栓形成 腔隙性梗塞 脑栓塞
大面积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 多发性脑梗死
34
脑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一)
一般特点
发 病 年 龄
发 病 状 态
TIA
进 展 速 度
意 识 状 态
35
脑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二)

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
发病超过2小时常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和影像学征象
14
TIA —病因及发病机制
微栓子学说 脑血管痉挛学说 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动力学改变 其它
15
16
TIA —发病机制
附壁血栓及 粥样硬化斑块
微栓子
血流
阻塞 小血管
缺 血 症 状 血管狭窄 血管痉挛
血流
症 状 缓 解
血液成分 改变
血流动力学 改变
17
跌倒发作(drop attack) 双眼视力障碍 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
可能出现的症状
20
TIA
—辅助检查
头CT或MRI
TCD或DSA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21
TIA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鉴别诊断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 或小卒中 短暂发作性神经疾病 其它
22
TIA —治疗
目的
高血糖
管腔狭窄
高血压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血栓形成
28
脑血栓形成—病理(一)

好发部位 颈内动脉系统约占4/5,椎基底动脉系统约占1/5 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 及椎-基底动脉
29
脑血栓形成—病理(二)
超早期 (1~6h) 急性期(6~24h) 坏死期(24~48h) 软化期(3d~3w) 恢复期(3~4w后)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神经病学教研室
1
概 述—概念
脑血管病(CVD)是各种血管源性脑病
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脑卒中(stroke)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
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 事件
2
概 述—流行病学

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 三大致死 疾病
血液循环丰富,无能 量储备 自动调节 分布不均 不同部位对缺血、缺 氧损害的敏感性不同

9
概 述—病因
血管壁病变 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液成份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其他
10
概 述—危险因素


• • • •


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TIA和脑卒中史 吸烟和酗酒 高脂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其它

30
脑血栓形成—病理生理(一)

缺血损伤机制
能 量 衰 竭 酶 活 性 降 低
膜去极化
钙通道 开放
缺 血 缺 氧
钙 超 载
代 谢 紊 乱
乳 酸 堆 积
谷氨酸 堆积
血管源性 脑水肿 细胞毒性 脑水肿
自 由 基 瀑 布
细胞死亡
31
脑血栓形成—病理生理(二)
32
脑血栓形成—临床类型(一)
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

完全性卒中(complete stroke) 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t, RIND)
33
脑血栓形成—临床类型(二)
依据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证据)



TIA —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
年 龄 特 征
发 作 性
短 暂 性
可 逆 性
反 复 性
18
TIA —颈动脉系统
常见症状 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
特征性症状:
眼动脉交叉瘫 Horner征 交叉瘫 失语(主侧半球)
可能出现的症状
19
TIA
—椎-基底动脉系统
眩晕、平 衡障碍、 可伴耳鸣
常见症状:
特征性症状:
25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及预防
26
脑血栓形成—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炎、血液系统疾病 病因未明 微栓子或血管痉挛 高水平的抗磷脂抗体、蛋白C、 蛋白S异常 其他
27
脑血栓形成—发病机制
患病率:719 ~745.6/10万人 发病率:约109.7 ~ 217/10万人 死亡率:约116 ~ 141.8/10万人 幸存者:50%~70%遗留严重残疾
3
概 述—分类
依据神经功能 缺失持续时间
依据病情 严重程度
依据病理性质
TIA 脑卒中
小卒中 大卒中
静息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4
概 述—脑部的血液供应
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防

13
TIA —概念
TIA 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 功能障碍。发病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

颈内动脉系统 (前循环):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膜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5
概 述—脑部的血液供应
椎-基底动脉系统
大 脑 后 动 脉 Willis 环
小 脑 后 下 动 脉
小 脑 前 下 动 脉
脑 桥 支
内 听 动 脉
小 脑 上 动 脉
脑基底部动脉
6
7
8
பைடு நூலகம்
概述—脑血液循环调节
中枢性面舌瘫、偏瘫(挑扁担样), 感觉障碍 尿便障碍 精神症状,强握和吸吮反射 主侧半球病变可见上肢失用、Broca失语

39
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皮层支闭塞 对侧中枢性下肢瘫,伴感觉障碍 短暂性共济失调、强握反射及精神症状 深穿支闭塞 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上肢近端轻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