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任务四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4-3
6、慎用碱碱能破坏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因此,在焯菜、制面食,欲致原料酥烂时,最好避免用纯碱(苏打)。
三、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讲解烹饪对营养素含量的影响。
四、作业
1.习题册
人们长期吃这种精细粮食会因为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而患便秘和脚气病,因此,在选购粮食时,要五谷杂粮并重,不要过多选择食用精细加工的原料。
其次为清洗加工阶段。有些人认为米不淘洗三五遍是洗不干净的。然而,淘洗次数越多,营养素损失的也就越多,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无
导入
举例
讲授
编号:HX/JW—JL—13(09)保存期限:五年
4.3.2烹调过程中的营养损失
在烹制绿叶类新鲜蔬菜时,有些人往往喜欢烫过之后再炒,殊不知这样不仅会影响蔬菜的颜色,而且也会增加水溶性营养素的损失。炒菜时若过早放盐,会使渗透压增大而使原料中的水分和水溶性物质淅出,而遭到氧化破坏或流失。
另外,原料过油是烹饪中常见的操作,但这是影响菜肴营养素的重要因素。经过高温过油,原料的维生素遭到严重破坏,影响色泽,且直接过油会使蛋白质过度变性,影响口感。这一问题可用挂糊、勾芡、上浆来解决。原料经过改刀后,用蛋清或淀粉上浆、挂糊后再炸制,会使原料便于成熟上色,在原料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外壳,使原料受到间接传热,保护其中的营养素。这主要是因为芡汁中所含的谷胱甘肽含有硫基,具有强还原性,可减少维c的氧化破坏,保存较多营养。
编号:HX/JW—JL—13(09)保存期限:五年
福建省技工学校教案(主页)
学校:福建华夏技术学校课程名称:饮食营养与卫生教师:
章节内容
§4-3烹饪对营养素含量的影响
审批意见:
授课班级
《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大纲
****技工学校实施性教学大纲审批表专业名称:烹饪(中式烹调)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制定:审核:审批:二0二二年二月二十六日食品营养与卫生实施性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适用于技工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方向)专业,为专业基础课。
内容包括食品营养基础知识和食品卫生知识两个部分,主要讲授各种营养素在人体中的功能、人体缺乏中毒症、影响吸收的因素,推荐营养素需要量和主要来源,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食品污染途径及预防措施,食物中毒的发病机理及预防,食品卫生标准与管理,各类食品的营养与卫生要求。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较为全面而系统掌握各种营养素在人体中的功能、人体缺乏中毒症、影响吸收的因素,推荐营养素需要量和主要来源,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食品污染途径及预防措施,食物中毒的发病机理及预防,食品卫生标准与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识别能力及烹饪运用能力。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第一章营养学基础知识第一节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第二节热能第三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二章各类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第一节烹饪原料营养价值概述第二节植物性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第三节动物性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第四节加工性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第三章平衡膳食与营养食谱设计第一节平衡膳食第二节营养食谱设计第三节特殊人群的营养与膳食第四节营养干预第四章合理烹饪第一节合理烹饪的概念与意义第二节营养素在烹饪中的变化第三节烹饪对营养素含量的影响第五章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微生物的有关知识第二节食品的腐败变质第三节食品污染第六章各类烹饪原料的卫生第一节植物性烹饪原料的卫生第二节动物性烹饪原料的卫生第三节加工性烹饪原料的卫生第七章食源性疾病第一节食物中毒第二节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第三节食物过敏第八章饮食卫生管理第一节食品卫生法规相关知识第二节饮食业的卫生制度第三节饮食业的卫生要求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营养素的组成、分类及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熟悉不同人群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以及在烹饪中的作用;熟悉人体热能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掌握热能的计算方法。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SP3313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适用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计划学时:64一、课程的性质“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工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培养食品科技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门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食品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两方面的内容。
食品营养学主要论述各种营养素的功能、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营养与人体健康及食品加工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
食品卫生学重点叙述食品卫生学的意义,食品污染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污染的措施,结合工科院校的特点,以加工良质食品及食用安全为主线,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生产技术,并掌握食品加工厂的卫生要求。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国内外营养学发展状况及世界人口营养水平,理解和掌握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有关名词解释;2 .识记和理解各营养素的功能、供给量及食物来源,熟悉食品加工对各营养素的影响。
3 .掌握人体能量的需要、供给及食物来源。
4 .了解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熟悉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5 .掌握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任务,以及食品卫生学有关名词解释。
6 .了解食品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物的分类,熟悉食品污染源及污染途径,并能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食品污染。
(二)技能目标1.了解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分类,掌握各类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熟悉食物发生时的处理及对策。
2.1. 悉食品工厂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类食品厂的卫生情况。
3.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功用,掌握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熟悉其卫生安全评价程序。
(三)素质目标1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2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3 .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4 .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5 .具有创业和就业能力;6 .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和要求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编号:1043030124课程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学时学分:72/4开课对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目的与任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预防医学的观点出发,深入理解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人民营养,预防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包含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两门学科。
预防医学领域内的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中含有或混入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要加强科学思维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食品污染与健康的关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社区营养等。
食品卫生学(food hygiene)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其内容主要有: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性质作用、含量水平、监测管理以及预防措施;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品添加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等内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特点,与国民健康密切相关。
食品营养与卫生 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
餐饮业作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国人民的营养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就餐方式也导致了国民慢性疾病的增多。
该课程以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旅游企业及餐饮业的相关基础理论,对酒店及餐饮行业配餐等进行相关指导,是研究酒店营养配餐及安全卫生知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掌握食品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基础知识,旨在让学生掌握酒店营养配餐,为餐饮原料的选择和菜肴风味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对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推广科学配膳、平衡膳食提供理论上的科学指导。
为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酒店餐饮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酒店营养配餐和食品卫生学知识。
教学内容共分七章,分别为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概述、营养学基础、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膳食与健康、营养学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不同地域及国家的饮食风俗、酒店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等。
以上都为讲授内容,其中营养学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包括酒店营养菜肴配餐方法、营养食谱的设计和宴席菜谱的设计是实验内容。
选讲内容包括特殊环境下人群的营养与膳食和不同地域和国家的饮食风俗。
(四)教学时数1、时数:2学时/周,总计:3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2学时,实践操作演练4学时2、进度:《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进度表(五)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法为主,并采取多媒体演示、案例教学,讲座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法。
要求学生按要求事先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课堂上经常交换、交流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六)考核内容期末课程论文(60%)与平时成绩(含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测验及小组作业等成绩,共占40%)结合。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了解、区分、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应用六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食品)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类别:专业核心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80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定位:营养与食品卫生是认识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加工技术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型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迈向专业的敲门砖,同时是营养配餐员、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考证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宏亮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以及社区营养、特殊人群营养的食谱制定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人群体质的评判,并针对不同的群体或个体作出合理的膳食指导和营养食谱的制定。
3.素养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前导课程本课程开设的前导课程是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
(四)后续课程本课程开设的后续课程是食品检验技术、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食品营销等二、课程内容标准(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三、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相结合,与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相适应,删减偏深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及岗位的变更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在教授过程中,主要地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先对着自己的身体指出不同器官,再拿出模具,系统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听,接着用感知的方法讲解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食品检验)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食品营养与卫生》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以培养学生从食品营养与卫生的观点出发,掌握营养素在人体中的功能、人体缺乏中毒症、影响吸收的因素,推荐营养素需要量和主要来源、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营养配餐、食品污染途径及预防措施、食物中毒的发病机理及预防、各类食品的营养与卫生要求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在食品企业或健康机构解决食品营养与卫生所涉及到的实际问题,具备参加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知识与技能。
三、课程培养目标总体目标: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现代食品、营养、卫生科学知识,又具有食物选择、食谱制定、营养评价、营养卫生教育等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
知识目标:1、掌握各类营养素的功能、营养价值和食物来源;2、掌握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3、掌握各类人群的营养特点和需要;4、掌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5、掌握食品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及防止措施;6、掌握食物中毒及预防;7、掌握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和管理措施。
能力目标:1、具有简单食谱编制能力;2、具有食物选择与营养价值评价的能力;3、具有食品营养、食品卫生宣教能力;素质目标:1、方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2、社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灵活适应能力、沟通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必需够用、实用、职业定向”为原则,以岗位及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将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内化于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同时注意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课程设计的职业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针对公共营养师活动领域,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来组织。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中一门重要课程,它包括两门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两门学科,即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营养、食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充分认识本学科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为改善人民营养状况,保障食品卫生与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增进人民体质做出贡献。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绪论1、目的要求熟悉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了解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学科研究进展以及今后面临的工作任务。
2、教学内容详细讲解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般介绍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学科研究进展以及今后面临的工作任务。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1、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的方法,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种类及生理功能,热能消耗的内容。
掌握各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或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熟悉脂类的分类及功能,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热能供给量及适宜比例。
熟悉各类维生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水平鉴定.了解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代谢和供给量,热能单位、食物的产热系数。
了解矿物质的概念、各种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维生素的分类、特点命名及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2、教学内容重点讲解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食物蛋白质营养物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或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详细讲解脂类的分类及功能,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热能供给量及适宜比例。
0804《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食品营养与卫生、TC4总学时数: 84 (理论课学时数:56 实训课学时数:28 )适用专业:08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专科生1.课程概述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理论必修课,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
本课程的学习要建立在大学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之后,与其他课程相通的内容比较多。
1.2、课程定位《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同时又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
是引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一方面以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为基础发展而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营养与卫生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实践操作、灵活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不同的实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学校方法和手段:营养配餐制技术采用课堂一体化教学,随堂进行;食品质量检测技术采用集中实训,分项目各个突破;使学生在学习基本营养理论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以达到很快理解和掌握实践操作技巧。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很快能进行独立工作,很快适应相关食品加工行业和饮食行业的工作岗位,学习结束学生可获得具备国家中级营养师、高级食品质量检测员等职业资格标准的的水平。
本课程总课时为84学时,其中实践课比例为34%(为其一个礼拜的集中实训,实训课时为28个学时)。
2.课程基本目标2.1、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以及食品加工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与卫生等问题。
其中包括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食品的营养、公众营养、人体健康与保健食品、食品污染与危害、食源性疾病与食物过敏、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各类食品的安全等内容。
2.2、职业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食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在人类膳食健康中的重要地位,并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为改善人民营养水平,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增进人民体质做出贡献。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食品)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类别:专业核心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80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定位:营养与食品卫生是认识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加工技术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型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迈向专业的敲门砖,同时是营养配餐员、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考证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宏亮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以及社区营养、特殊人群营养的食谱制定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人群体质的评判,并针对不同的群体或个体作出合理的膳食指导和营养食谱的制定。
3.素养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前导课程本课程开设的前导课程是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
(四)后续课程本课程开设的后续课程是食品检验技术、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食品营销等二、课程内容标准(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二)学习情境描述(三)实践教学设计三、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相结合,与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相适应,删减偏深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及岗位的变更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在教授过程中,主要地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先对着自己的身体指出不同器官,再拿出模具,系统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听,接着用感知的方法讲解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饮食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饮食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饮食营养与卫生》是烹饪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学习中式烹调、西式烹调、西餐烹饪、中西面点等专业化方向课程的基础课程。
其功能在于使学生了解食物的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具备饮食卫生以及如何保证人体健康等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专业能力,为后续各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准备。
(二)基本理念通过认真学习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有关知识,使烹饪专业学生知识全面化、科学化,使食品营养知识与烹饪专业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烹饪工作者。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烹饪在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置。
总设计思路是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项目来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具体案例,按营养、卫生以及二者在烹饪中的综合运用,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从而扩大学生视野、开括智力,以提高学习的独立工作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合理膳食的要求;(2)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膳食;(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4)概述食品安全注意的问题;2.能力目标(1)参与调查、分析、归纳、讨论、交流,形成相应能力;(2)尝试设计、制作健康食谱,形成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关注食品安全;(2)体验孝敬长辈的快乐;(3)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四、内容和要求五、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教材内容体现先进性和实用性,将本课程的新技术、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适应形势发展和贴近实际工作需要。
教材设计的内容具体,操作性强,图文并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科学。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营养与卫生知识和工作任务的认识与理解。
(二)教学建议1.课堂教学应以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充分地利用教具、挂图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等媒体手段,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以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开展课余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摄入 量都是指食物可食部分的生重。 各类食物的重量不是指某一种 具体食物的重量,而是一类食 物的总量。
2. 膳食宝塔建 议的食物量
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
1. 确定适合自己的能量水平 2. 根据自己的能量水平确定食物需要
3. 食物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 4. 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 其实“最有营养的食物”并不存在。保持身体健康需要从膳食中获 得全面而且均衡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只能由多种多样的食品共同 提供——这就是营养学强调的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一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正是体现了这样的 原则。养生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在一个用木头条拼接成的水桶 中,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条,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条。因为不管长的 木条有多么长,水都会从最短的木条处流出去。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只要有一种营养素缺乏,健康就没有保障。
膳食结构与人体健康
一、膳食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以植物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02 (二)以动物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03
(三)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
04 (四)地中海式膳食结构
二、中国的膳食结构
(一)中国居民传统的膳食结构
(二)中国居民的 膳食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
1.高碳水化合物 2.高膳食纤维 3.低动物脂肪
• 可以这么说,适合自己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白薯是目前“抗癌” 食品中的明星,但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来说,食用后会反酸、 胀气和腹泻,也不利于健康。可见,因人而异、辨证施膳,什么都 吃,但什么都不多吃是保持健康的饮食原则。 作为中国居民,日常生活中人们是一种什么样的膳食结构?现状 如何?我们应该怎样科学膳食呢?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9.饮酒应限量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宝塔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 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 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300g~500g和200g~400g;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摄入125g~225g(鱼虾类50g~ 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 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 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 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
1.中国居民膳食结构 现状
2.中国居民膳食结构 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中国居民膳食结构 的变化趋势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与膳食宝塔 一、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膳食宝塔图中水和身体活动的形象,强调足量饮水和增加身体活动的重要性。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约6杯);在高 温或强体力劳动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应感到口渴时再喝水。 消耗体力的活动。
1. 膳食宝塔结构
5. 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6. 摄入食物比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