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互会解体与东欧经济转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互会解体与东欧经济转轨
朱晓中
2012-1-8 14:39:09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6期1990年7月24日,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布命令:自1991年1月1日起,苏联同经互会其他国家的双边经济往来由传统的“转帐卢布”记帐方式,改为按世界市场价格以硬通货现金交易,终止易货贸易。

1991年1月5日以后,经互会内部的贸易实际上已经终止,1991年6月28日,经互会第46届会议通过决议,宣布正式解散经互会。

经互会解体引出了3个基本间题:1.为什么在整个世界地区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之时,有40多年历史的经互会却宣布解散? 2.经互会解体在近期内对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影响如何? 3.经互会解体后,东欧国家如何调整其对外贸易战略?
一、经互会为何解体
法国的一位东欧问题专家曾评论说:“无论从经互会成立的意识形态从础、还是从其经济基础来看,经互会都是注定要垮台的。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成立于1949年1月5日,它原为前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为抵制“马歇尔计划”而创立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后扩展为不受地域限制的多边合作的国际组织。

在50年代中期以前,经互会的主要功能是为各成员国的工业化而在流通领域内建立以密切的经济联系”,即相互交换原料、粮食、机器设备,并提供少量技术援助。

50年代中期以后,经互会开始对各成员国的国民经济发展5年计划进行协调。

成员国间的合作也从流通领域逐渐扩大到生产领域,并由双边经济关
系扩大到多边经济关系。

1959年通过的《经互会章程》(1962年又做了部分修正)进一步规定:经互会要在“国际分工”原则从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活动。

1971年,经互会通过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经互会成员国合作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综合纲要”,提出要协调各国从拟定预测、生产、投资直到销售的所有活动阶段及其力量,进一步加强成员国的“生产专业化及协作”,不仅要实行“企业及部门的专业化”,而且要实现“整个国家经济的专业化”。

1975年,经互会通过了苏联提出的“经互会成员国1976一1980年多边一体化措施协调草案”,要求各成员国根据这个草案修订各自的新5年计划。

苏联称该草案为“联合计划活动方面崭新的、更高的合作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国家不仅全盘接受了苏联模式的政治体制,一也一丝不差地复制了苏联式的经济体制,即中央计划体制。

受这种经济体制的制约,以及在经互会提出的“共同计划活动”、“国际分工”及“生产专业化”的要求下,东欧国家一步步远离自身已有的比较优势,步入了经互会(严格地说是苏联)设立的经济怪圈。

这里面有4大误以:
误区之一,共同计划活动。

它始于1955年。

最初只限于协调各成员国的5年计划。

1971年后,计划工作的范围扩大到对经济政策的基本问题进行磋商。

自1966年起,经往会将原先实行的先由各成员国制定5年计划后在经互会内部协调,改为先在经互会内协调,然后再制定本国5年计划。

[1]这种程序不仅使经互会(苏联)能决定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国的经济结构。

这种共同计划活动带有强制性。

各国的计划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集团经济(主要是苏联经济)的目标纲领,[2]各国的经济政策及经济结构服从地区贸易。

同时,经互会内部的贸易亦以协调5年计划开始。

各成员国一般在下一个5年计划开始前2—3年开始双边谈判,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商品数量及平衡问题在多次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完成。

由于苏联的政治主导及资源特征所致,经互会其他成员国
在进行其他双边贸易谈判时,首先要同苏联进行双边贸易谈判。

这种贸易结构使苏联在一系列双边谈判中占优势地位,增加了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性。

名义上的多边经济关系实际上只是以苏联为中心的双边经济关系。

在经互会的贸易中,东欧与苏联的贸易是东欧国家之间贸易的1.5—2倍。

误区之二,“生产专业化”及比较优势。

在斯大林时期,经互会一味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忽视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

从赫鲁晓夫时期始,苏联一直努力将经互会的贸易建立在生产专业化及比较优势上(国际交换)。

苏联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当原料及能源的供应者。

据苏联自己称,它几乎满足东欧国家对石油、生铁进口的全部需求、铁矿进口的90%、木材进口需求的80%、石油制品、金属矿材和磷肥进口的70%、棉花、煤、锰矿进口需要的60%。

[3]而苏联则希望东欧国家成为苏联所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及其它制成品的供应者。

为适应这种贸易结构,东欧国家的经济政策及资源配置随之顷斜。

一个个原本自然资源厦令、工业基础落后的东欧国家现在却要“努力创造出比较优势”,纷纷面向重型机器制造业、加工工业及燃料动力综合体,从而造就出一个个典型的重型结构。

在本世纪30年代末,东欧一些国家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1950年为10的,保为28、波为53、匈为56、捷为69;到1950年,东欧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保为60、波为63、匈为“、原民德58、罗为69、捷为82,[4]到970年,东欧国家的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捷克斯洛伐克和原民主德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4倍、波兰为6倍、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为10倍,工业发展的趋势是后来者居上。

在这期间,机器制造业的增长又占突出地位。

原民主德国增长了3倍、捷克斯洛伐克为9倍、波兰为25倍、罗马尼亚为29倍、保加利亚为35倍。

到1970年,机械工程工业已成为这些国家“首屈一指”的工业部门,它约占工业产值的l/3
一1/5(原民德为35%、匈、波为30%、罗为25%、保为20%)。

[5]机械设备占经互会内部贸易的40%,苏联进口机械设备的70%来自东欧。

[6]随着生产专业化水
平不断提高,东欧国家机械设备的出口能力也不断加强。

到1985年,保的机械设备出口已占总出口额的57.6%、原民德为51.2%、捷为48.2%、匈为44.8%、罗为51.3%、波为18.7%。

[7]这种专业化生产使得东欧国家的经济与经互会(特别是苏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苏联愿意用石油及天然气来换取东欧的“软”产品。

事实表明,根据“比较优势”制定的生产专业化增加了东欧经济对经互会(特别是苏联)的依赖性、需求弹性减小。

误区之三,“无市场”经济。

在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中,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计划中的实物产出基础上的。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失去了指导(资源)配置功能。

在计划贸易体制下,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不是直接满足国内需要的自发行为,而是共同计划活动的结果。

国家代表企业在对外经济交往中预先承诺某种责任(出口产品的型号及产量),政府间的协议换货取代了企业一市场关系。

企业只根据国家下达的定单完成生产,“销售”由国家负责。

导致企业与市场脱节,从而引发企业的依赖和惰性行为:企业总是要求国家对出口产品的生产进行补贴,而不关心节约劳动成本、不关心建立质量标准,不关心科技进步。

因此,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单位成本高,而且质量低下,形成在世界市场上无销路的“软”产品。

可见,经互会内部贸易与科尔内所称的“软”预算约束之间有直接联系。

[8]
“软”产品的存在,使东欧国家无法进入世界(特别是西方)市场。

而将对外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限制在经互会内。

成员国之间交换的资本货物及中间产品自然都是“软”产品。

一旦“软”资本货物进入生产流程,其零配件自然也是“软”产品。

由于经互会的功能更象“软”产品的集散地,因而称它为“自由关税联盟”更恰当。

误区之四,“抵制改革”机制。

中央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低效益及世界科技进步,使东欧国家意识到要改革。

但改革的理论并未提出要用市场机制代替中央计划体制(只有匈牙利例外)。

[9]认为在“无市场”条件下一样可以改进产品质量。

在经互会国际贸易体系中,出口原则上是为实现双边贸易平衡。

在无市场经济中,企业没有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因而它们也不会有脱离经互会“软”产品交换体系的愿望,任何旨在鼓励发展市场经济的改革被认为只会损害企业在经互会内的交易。

向经互会出口的企业,作为贸易商品领域的一部分,也是进口商品的潜在竞争者。

但是,在计划经济中,进口就其本质来说与国内生产是无竞争性的,即便在放弃了计划体系的匈牙利也是如此。

匈的企业仍旧乐意选择从经互会国家进口,通过这种事先计划好的、同本国产品无竞争性的进口来实行贸易保护。

同时,政府还认为,保持与经互会的贸易是国内就业稳定的一个因素。

因此,经互会成员国的外贸重心始终倾向由经互会,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贸易体系。

这种倾向在80年代进一步得到加强。

这一特征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及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表现充分。

在1986年,保、罗、捷三国对经互会的进出口比重分别占这些国家进出口市场结构的75.5%和81.7%、55.7%和42.6%、59.3%和56.4%;1959年,上述三国对经互会的进出口比例分别为73.7%和84.0%、55.1%和40.2%、56.1%和54.9%、[10](尽管经互会内部贸易有所增加,但经互会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却从1970年的9.9%下降到1988年的7.6%)。

[11]
除了上述宿疾的折磨外,80年代出现的一些新的因素也加速了经互会的解体。

首先,苏联对与东欧的贸易条件越来越不满意,特别是它越来越感到无力再继续承受对东欧的能源出口补贴。

如果说1970年苏联同经互会和西方国家的贸易条件(石油)同为100,而在1981年,苏联同经互会及西方国家的贸易条件(石油)则分别为133.5和250.2(比率为0.53)[12],也就是说,苏联要以几乎低于国际市场1/2的价格向东欧出口石油(苏联对每个单位量的出口补贴为1/3强)。

1987年,苏联与东欧的外贸中尚有6000万转帐卢布的盈余,但到1988年却出现24亿转帐卢布的赤字,1989年的赤字为40.8亿,1990年更上升至130亿转帐卢布。

苏联急欲改变这种与已不利的贸易条件。

其次,由于苏联境内能源储备逐减少及开采费用的上涨,苏联满足东欧国家能源需求的能力逐渐下降。

在80年代,苏联曾三次减少对东欧的石油供应(1980减少20%、1982年减少10%、1989年减少8—10%),1990年又宣布在1989年的基础上再减少30%!这迫使东欧国家另寻油源、经互会(苏联)的魅力开始减弱。

第三,80年代后半期起,经互会内部贸易额开始下降。

为了改变不利的贸易条件,苏联从1986年起开始调整外贸方向,同经互会东欧成员国的贸易不断下降。

1986年,苏联同经互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60.4%和61.7%。

而到1990年,这组数字分别下降到55.8%和49.7帕[13]。

另一方面,东欧政局剧变后,民族主义膨胀,反苏情绪强烈,政府(特别是波、匈、捷)及国民均想尽快摆脱苏联的影响,回归欧洲,导致同苏联的经贸关系及政治关系的疏远。

当然,导致经互会解体的直接原因是在双方均无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苏联贸然决定改变与东欧传统的易货贸易及结算形式,导致经互会内部贸易额大幅下跌及经济秩序极度混乱(当然也有经济体制转轨的影响)。

经互会名存实亡,不得不宣布解散。

二、经互会解体对东欧经济体制转轨的影响
苏联关于改变经互会传统贸易方式的决定出台不久,人们就对它可能带来的后果发出警告。

苏联外交部的一份报告指出:“转向新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多边的进程。

它不应突然减少以致严重威胁现存的经济关系,因为这会对我国及其他经互会国家产生极其消极的经济影响。

”[14]罗马尼亚前总理罗曼也说:“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过分轻率和太快地放弃自己过去的伙伴市场是显而易见的错误。

”但这些警告及预言并未能阻止注定要发生的双边贸易灾难。

因为,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已将东欧国家的经济与苏联的经济十分牢固地(但不合理地)相互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双方均未做好物质准备的条件下,突然改变传统贸易方式,给双边经济关系带来的不是有序的调整,而是灾难性的破坏。

由于东欧一苏联贸易中各方出口构成不同,贸易崩溃的主要受害者自然是东欧国家。

其表现如下:
1.外贸失衡,严重影响到东欧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

经互会整体贸易水平在经过1989年和1990年两年连续下降(分别为9%和18%)[15]后,1991年进一步下降,跌幅竟达35%。

[16]其中出口跌幅(45%)大于进口跌幅(6%),[17]东欧国家的外贸赤字增加。

这种情况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东欧国家进口商品(原油)新的相对价格引起的贸易条件的变化。

由于所有交易均要按世界市场价格以硬通货支付,东欧国家从前苏联进口商品的费用激增39%。

[18]其中,匈牙利要多付19亿美元、保为27亿美元、捷为35亿美元、波兰为42亿美、罗为3000万美元,上述五国共多付114亿美元。

[19]其次是苏联的外汇短缺效应。

苏在1991年有120亿美元的中长期外债,而且苏联石油出口减少(对经合组织)。

结果,苏联政府加强了外汇管理,苏联的主要外贸银行取消了苏联企业拥有外汇的权利,并开始拒绝给从东欧进口商品发放信用证,造成企业无力购买东欧产品。

以苏匈贸易为例,1991年,苏联原计划向匈购买24亿美元的货物,但到1991
年3月,苏只开出2000万美元的支付信用证。

[20]出口困难使外债对出口比率增大。

1990年,波兰的这一比率为3.9倍,保为3.4倍、匈为1.9倍,而1991年,保的这一比率上升到4.2倍、匈仍为1.9倍。

罗从1990年的0.1增0.4倍,[21]从而形成对转轨经济的外部约束。

2.出口收入贸易条件的丢失给东欧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40多年的“经济一体化”已将东欧国家的一些企业(甚至整个行业部门)与苏联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整个东欧,专门为苏联生产的工人占各国工业就业人数的1/5—
1/3。

在波兰,至少有170家企业与苏联的400家企业相互依赖,而其中的30
家企业与苏联经济“焊”在一起了。

传统上,波兰出口的1/5是面向苏联市场,而在1991年,除硫磺以外的其它传统产品的出口均大幅度下降。

在指导性定货单上,机械设备的出口下降78%。

[22]到6月份,波兰发给苏联的产品只实现了定货额的4%。

[23]捷克斯洛伐克前财政部长克劳斯形容捷一苏贸易剧降是“来自外部对我们经济的一击”。

1991年头5个月,捷工业生产下降12%,其中的80%是由外贸出口下降构成的。

[24]在匈牙利,大约30家传统上为苏联市场生产的大型工业企业因苏方订货剧减而陷入危机。

据匈经济学家估算,外贸出口每减少100福林,便导致生产下降197福林。

在波兰,出口下降对机械工具、电子、采矿、道路及建筑设备生产企业影响严重。

当时的财政部长巴尔采罗维奇称,目前生产下降的75%源于对苏出口的下降。

[25]出口下降还导致部分企业停工、工人失业。

在匈牙利,因失去苏联市场使15.6万人的就业发生困难,其中1/3集中在交通运输工具制造业。

在捷克,失去苏联市场使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增加了20—25万。

在波兰,约有15万人因为苏生产的工厂停工或破产而失业。

有一些小城市的工厂儿乎全是为苏联生产而存在的,而丢失苏联市场使那里的失业具有“全面性”,从而给市政当局带来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压力。

3.出口市场的崩溃给东欧农业带来危机。

匈、波两国一直是向苏联出售农产品(占农业出口的25%和15%),而现在苏联则被指责为造成这两国农业危机的主要罪魁。

在匈牙利,农产品库存不断增多。

1991年,仅葡葡酒就窗存4亿公升(约占1990年产量的75%)、猪肉库存13万吨(每月仅冷冻费就近1亿福林)。

出口困难加上国内消费减少(零售价上涨)使整个东欧地区的剩余粮食多达500万吨,并引起多数东欧国家农业生产下降,其中捷下降10%、保为6—10、波为6—8%、罗为5%。

4.经互会市场的崩溃影响了东欧国家(特别是波、匈、捷、)增加同西方国家贸易的努力。

由于现在必须以硬通货按世界市场价格购买苏联的石油及天然气,使制成品的成本进一步提高(木来东欧单位产品的耗能量就是西欧的2倍以上),使其产品无价格优势(农产品除外),竞争力减小,出口的减少又导致进口能力下降,从而在短期内形成恶性循环,并影响了同西方国家的贸易。

5.转入以硬通货交易后,如何将双边贸易中以转帐卢布计算的现有债务转入自由外汇核算的债务是目前东欧国家与苏联、乃至于东欧国家之间的一个复杂、棘手,但又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由于每个国家所规定的转帐卢布与美元兑换率不同,[26]使得各国在统计双边贸易额及相互欠帐数额时均根据各自规定的比价来运作,给相互确认帐目造成混乱。

东欧与前苏联常因互不承认对方提供的帐目而在如何用“外贸”手段来解决债务问题上争论不休,从而给双边贸易带来困难。

三、调整外贸方向及经济结构
1989年东欧政局剧变后,绝大多数东欧国家试图尽快摆脱苏联的控制及影响,极力鼓吹退出华约和解散经互会。

但当它们如愿以偿时,却遇到了未曾想到的巨大的经济困难。

形势迫使它们努力恢复对它们来说至关重要的(至少目前是
如此)与苏联的经贸关系。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政治上,东欧国家与苏联离心离德,希望尽快走出苏联的阴影,迈向西欧,而在经济上,东欧国家又竭力想“靠住苏联”使本国经济不致变得更糟。

为了挽救经济,东欧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

到目前为止,各国的措施明显地分为两个层次:应急式的补救行动及外贸战略的调整。

1.应急式的补救行动
匈牙利。

在1991年苏联发生“8·19”事件前,匈抛开苏无效的中央政府,直接同各共和国打交道,以企业对企业的对等贸易形式签订了许多易货贸易协定,并与之讨论临时恢复旧的清算体制的可能性。

6月14日,匈首先同俄罗斯共和国签订了易货贸易协定,这一协定对匈特别重要,因为当时的俄罗斯共和国占苏联对匈出口的80%。

根据协议,在1991年内双方换货额为6.7亿美元。

匈向俄罗斯提供公共汽车、谷物、肉类、橡胶、药品及轻工业品,俄罗斯向匈提供煤、石油制品、木材制品、卡车、建筑材料。

匈还同巴什基尔、哈萨克及乌克兰讨论了恢复易货贸易的可能性。

[27]
捷克。

其对向新的外贸体制过渡的心理准备极差。

在苏联决定以硬通货交易之后,捷的外贸企业仍旧坚持要同苏联保持传统的贸易方式。

为此,捷官方及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活动。

1990年下半年,捷苏贸易商会成员从180家增加到350家,并在区域范围内同苏联的巴什基尔、秋明、彼尔姆、车里亚宾斯克、奥伦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等地区开展贸易。

为克服过去因以转帐卢布形式固定下来的无法实现的外贸盈余及赤字,[28]双方规定,外贸赤字以硬通货或实物来体现。

1991年4月,经过艰苦的谈判,捷苏两国国家银行及外贸部门提出在贸易中可实行棍合支付形式,即既可用硬通货(仍然是首选方式),亦可用本国货币,也可易货。

波兰。

在1991年头7个月中,波、苏两国在如何支付外贸货款间题上争论不休。

波兰人认为,波兰贸易的灾难不是转向以硬通货结算而是苏联糟糕的经济形势。

不同于其他东欧国家的是,由于波兰实行贸易自由化较早,因而在国家一级的外贸受挫之后,以民间形式进行的贸易不断增多(到1991年底,私人企业及公司占波兰进出口的42.2%和19.4%),特别是自1991年7月1日起,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获得外贸自主权后,波民间与之贸易的活动更加活跃。

在1991年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上,波兰的某出口公司向苏联出口价值6000万美元的计算机设备及价值3600万美元的专用船(苏方付现款)。

[29]另外一笔价值230。

万美元的易货协定规定波兰向苏联出口羊毛纺织品、丝绸和军需品。

而波兰则从苏联获得价值1500万美元的原油。

外贸方式的调整也对前苏联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

迅速恶化的经济形势,以及缺少产品所需的进口投入造成的生产停滞,[30]迫使前苏联政府修改刚实施了几个月的新外贸规则。

1991年4月8日,前苏联政府通过了题为“关于拯救1991年苏联外贸关系的若干措施”的第148号法令,允许某些产品可以与东欧国家进行易货贸易。

同年6月,前苏联政府进一步放松限制,取消了不准同波、保、南就原材料及半加工材料进行易货贸易的禁令。

[31]随后,苏与这些国家签订了若干双边易货贸易协定、对等贸易协定及在外贸中使用可兑换货币及木国货币的协定。

苏与东欧的外贸又有所回升。

2.外贸战略的调整
l)东欧国家的进出口偏好(地理结构)发生位移。

由于前苏联市场的崩溃及民主德国市场的消失,东欧国家对原苏联的出口遇到巨大困难。

东欧国家在千方百计维持与苏联(及今日独联体国家)可能的经贸关系的同时,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由东欧国家的进出口构成所决定,东欧的出口偏好位移大于进口偏好位移),
重点是发展同西欧国家的经贸关系。

1990年,东欧国家(除原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对经互会的进出口分别减少18.2%和18.6%、对前苏联的进出口分别减少]3.9和11.4%。

同期,东欧国家对西方国家的进出口却分别增加了24.2%和11.6%。

1991年1—6月份,东欧对经互会的进出口又分别减少34.5%和25.6%,对前苏联的进出口分别减少15.8%和36.3%,而同期对西方国家的进出口则增加27.5%和9.2%。

[32]1991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的出口第一次超出了对原经互会国家的出口。

在匈牙利,同西方国家的贸易已占匈外贸额的70%,同原经互会国家的贸易仅占匈外贸额的16.8%,在捷克,1一7月份,对德国的出口(占捷出口总额的24.4%)己取代了对苏出口(占捷出口总额的19.6%)而跃居第一位。

在波兰,_七半年对经互会国家出口减少40%,对欧共体出口增加28%。

2)调整能源政策。

由于苏联出口到东欧的石油及天然气不断减少,迫使东欧国家重新考虑其能源政策。

首先,东欧国家普遍改变单一进口依赖,广开进口渠道,以保障国内生产之需,其次,各国普遍放开能源价格,建立市场机制,使能源的供应反应世界市场价格,并促使企业节约能源。

[33]第三,匈、波两国为从苏联获得稳定的原油及天然气的供应,决定继续投资参与建设苏联境内的天然气管道建设。

另外,匈、捷两国重新决定在2000年之前开始其新的核电计划,争取在不远的将来以核电代替部分进口原油。

3)调整产业结构。

出口市场的缩小,迫使东欧国家对那些原来专为向前苏联提供产品的部门及企业实行结构改造(关、停、并、转),使之适应新的经济条件。

4)根本改造旧的外易休制。

为扩大同西方国家的贸易,各国正努力摆脱旧的外贸体制,制定新的外贸运行规范。

具体工作是:制定新的外贸政策、新的汇率、新的关税、让企业自由参与国际竞争。

为此,东欧国家在外贸体制改革实践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