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合集下载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迁现象的文化解析]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迁现象的文化解析]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迁现象的文化解析]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社会生活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十分普遍,在各个种族、民族、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程度不等的表现。

本文试图探讨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社会、历史、文化和心理剖析。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审视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的良性变迁,努力寻找变迁深层的观念、经济和行为动因。

一、性别歧视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

以下本文解析汉语中的字词句,分别选取汉字、称谓词和俗语,列举说明性别歧视在汉语中的表现。

(一)汉字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汉字字形我们可以推断其字义。

下面,笔者选取几个汉字,从字形所表达的信息来看造字者对女性的歧视。

例如:“女”字,象形字,像一个人半跪之形,象征着处于被统治的地位。

《白虎通嫁娶》云:“女者,如也,从如人也。

”从中不难看出女性的从属地位。

在《古汉语字典》中带“女”字旁的汉字近120个,绝大多数含有贬义。

可以看出,汉字在造字之初就已经对女性有了偏见和歧视。

(二)称谓词1.姓名在中国古代,拥有命名权的是家族的男性长者,许多妇女不仅被剥夺了命名权,而且被剥夺了拥有姓名的权利——她们只有姓而无名,或者有名但很少被人称呼。

“妇人无外事,故名不闻于人”。

女子出嫁前以乳名称呼,出嫁后以丈夫的姓氏称呼,所以没有必要取名字。

2.称谓语在古代,已婚妇女的自称采用表示地位低下的称谓词,如“奴”、“妾”、“妾身”、“贱妾”、“奴家”等。

丈夫对外人提及妻子时,通常的称谓词是“贱内”、“内子”、“内人”等。

又如,在与性别有关的双音节词语中,性别的排序一般男性在前,如“男女”、“夫妻”、“子女”等。

(三)俗语俗语是在大众中流行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某些俗语真实地反映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性别劣势。

例如:①女的是枝花,灶门口烧粑粑。

②妇似铁钉,应该给她打打平。

③铜锣不打上乌青,妇女不打变妖精。

④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愿打就打愿骑就骑。

⑤(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汉语成语,也叫中文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们在汉语中具有浓厚的文化情趣和滋养,经常被用来表达一个想法,传达一种语气,描述一个情景。

但是,我们发现,许多汉语成语具有性别歧视的成分,偏见地看待男性和女性。

首先,在汉语成语中,男性的角色往往是强大的,而女性的角色则是被动的。

比如“牛马之劳”,牛和马就是指男性,而“虎母之力”,虎母就指的是女性。

这里的劳形容词是形容男性的,而力形容词则是形容女性的。

所以,在一些汉语成语中,暗示了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不平等的观念。

其次,许多汉语成语存在着对女性的污名化。

比如“蚍蜉撼树”,蚍蜉是一种小虫,而树指代了一个男士,这里借此比喻一个女性试图改变一个男性的意志,也就是说,一个女性无法影响一个男性。

这种观念并不真实,但是由于汉语成语的特殊性,它们被认为是普遍的,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

最后,汉语成语对男性也有歧视性的观念。

比如“脚踏两条船”,它暗示了男性可以同时爱慕两个女性,这是反对传统价值观的。

在古代,男性可以有多个妻子,但是女性只能有一个丈夫,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已经不适用,但是汉语成语却没有响应这一变化。

总而言之,汉语成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们丰富了汉语的文化和语言,但是不幸的是,它们也隐含着性别歧视的元素。

这种歧视不仅会影响一个青少年未成年人的性别认同,而且也会影响他们对于性别平等的认识,从而影响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未来。

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汉语成语在性别方面的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教育,用我们更加正确、公正、健康的价值观来取代汉语成语中使用的歧视性语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社会上存在的性别偏见,营造一个真正的平等的社会。

汉语中性别歧视的体现及成因

汉语中性别歧视的体现及成因
用 括 号 注 明 “ ” 女 。
22 语 的 不 对 称 性 .词
代 , 即使 是 男 少 女 多, 也是 如
此 。例 如 :
面朝 左 跪 着 的一 个 人 ,上 身 直 立 ,丽 臂 交 叉 放 于 胸 前 。小 篆
() 洪 常 青 和 娘 子 军 的女 战 3
和 无 标 志 (n re) 论 。 语 言 u makd ̄
汉语第 三人称代词 中 ,书面
上 能 够 区 分 性 别 的 是 “ ” 和 他
中的标志现象极 为普遍 ,任何 一 种语 言都有着不 同程度 ,不 同层 次 的标 志现象存在 。标 志现象既 是语言本 身所 固有 的特征 收录 了这个字 。其做法是将 “ ”的 他 人 字 偏旁 的 “ ” 改 为 “ ” 人 女 ,
构成他, ( , )的男女对称 。 她 人女 “ ” 字 在 造 字 之 初 就 表 现 了 对 女 女 性 的 歧 视 。 甲 骨 文 “ ” 字 像 女
“ ” 她 ,但 特指男性 的 ‘ ” 同时 他
具有兼指两性 的双重功能 。一般 情况下 ,在不 能确认性别时 ,人 们 习惯 用 “ ” 他 ,而 不用 表示 女
性的 “ ” 她 。如 : () 待 到伟 大 的人 物 成 为 1 化 石 ,人 们 都 称 他 伟 人 时 ,他 已 经 变 了傀 儡 。 ( 盖 集 续 ・ 花 华 无 的 蔷薇 ) () 牺 牲 为群 众 祈 福 ,祀 了 2
点不同 ,每一种语 言都深深地 打 上 了性 别 的烙 印。 ”人 是语 言 的 创造 者和使用者 ,在语 言的创造 和运用 过程 中充分体现 了人的 主 体 意识 。人 有 男性 、女 性之 分 , 语言也就不 可避免地带有性 别特 征 。语言之 中及 其背后蕴藏着 丰

《2024年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范文

《2024年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范文

《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篇一英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一、引言性别歧视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现象。

本文旨在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异同,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以期为消除性别歧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共性1. 词汇层面的性别歧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层面的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例如,某些职业、社会角色往往被特定性别所“占据”,如“manager”、“leader”等词汇常被视为男性职业,而女性则往往被局限在“nurse”、“teacher”等词汇所代表的职业领域。

这些词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2. 语法结构中的性别歧视在语法结构方面,英语和汉语都曾使用过性别特定的语法形式来区分男性和女性。

虽然现代英语中这种语法差异逐渐淡化,但在某些语言和方言中仍有所体现。

例如,汉语中的“他”和“她”虽然在功能上已无区别,但在一些地方文化中,“他”往往被用作第三人称的泛指代词,忽略了女性的存在。

三、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差异1. 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性别歧视现象的差异。

在英国社会中,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和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使得男性在社会地位、职业选择等方面享有更多优势,从而在语言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而中国社会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这也反映在语言中。

2. 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性别歧视现象的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某些词语或表达方式可能隐含对女性的贬低或轻视,如“girl”一词有时被视为不够成熟或能力不足的代名词。

而在汉语中,虽然也有类似的现象,但表达方式可能更加委婉或隐晦,如通过某些成语或习惯用语来暗示性别歧视。

四、消除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策略为了消除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提高语言意识:增强人们对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认识和敏感度,认识到语言对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汉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汉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及婚 姻 家庭 方 面的 不 平 等 必 然反 映 到 语 言 中。 汉语 的 造 字 、 构词 、 文化 等 方 面 都存 在 性 别歧 视 现 象。
关键词 : 性 别 歧视 汉语 文化 贬化
语 言 忠实 反 映 了一 个 民族 的全 部 历 史 、文 化 . 忠 语 也 沿 用 这 种 语 序 . 如“ 男 不 男 女 不 女 ‘ 男盗女娼 ” 实 反 映 了 它 的各 种 游 戏 和娱 乐 . 信 仰 和偏 见 性 别 歧 就 连 与 动 物 有 关 的 词 语 也 沿 用 这 种语 序 .如 雄 雌 、 公 视 可 以 表 现 为男 性 对 女 性 的 歧视 . 也 可 以 表 现 为女 性 母 、 鸳鸯 、 龙 凤 呈祥 、 攀 龙 附凤 。这 种 先 后 顺 序 实 际 上 对 男 性 的歧 视 男 性 对 女性 的歧 视 . 较 明显 地 反 映在 就 是 一 种 尊卑 观 念 的体 现 汉语 中 , 主 要体 现在 几 个 方 面 语 言 以 男性 为规 范 由 于受 男 性 为 物 种 之 范这 种 观 点 的 影 响 汉语 把
地的样子。
许多带“ 女” 旁 的字带有贬义 , 根据《 新华词典》 , 汉字 中 “ 女” 旁 字共 2 4 7个 . 而 其 中涉 及 褒 贬 评 价 的 有 l O O个 . 其 中褒 义 的有 4 7个 . 贬 义 的有 3 5个 . 褒 贬
冠有 “ 子” , 如“ 小、 r 头片子 ” 、 “ 小女子” 、 “ 小媳妇” 等。
些 字 大 多是 从 男 性 的 观 赏 角 度 来 描 述 .男 人 才 是 主 体 而 带 “ 男” 旁 字 却 非 常 稀少 . 且 不 带 对男 性 的贬 义 . 比如 : 嬲。 汉 语 第 三人 称 代 词 中 . 能 够 区 分 出性 别 的 是 “ 他” “ 宋 庆 龄 先生 ” 、 “ 冰 心先 生 ” 在 汉 语 的成 语 、 谚 语 也存 在 性 别 歧 视 比 如 “ 嫁 出 的女 .泼 出 去 的水 ” 、 “ 女 子无才便是德 ” 、 “ 女 人 头 发 长, 见识短 ” 、 “ 女 为 悦 己者 容 ” 、 “ 养男不养女 , 养 女 要 受苦 ” 、 “ 红颜 祸 水 ” 。这 些 成 语 、 谚 语 的用 法 折 射 出 社 会对 女 性 的 压 迫 和歧 视 。 而 有 关 于男 性 的成 语 、 谚语 . 比如“ 大丈夫一 言既出 . 驷 马难 追 ” 、 “ 一夫 当关 . 万 人 莫开” 、 “ 浪 子 回头 , 金不换 ” 、 “ 四海之内皆兄弟” 无 不 表现 出社 会 对 男 性 的尊 重 和 宽 容 而 其他 的一 些 褒 义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性别歧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

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它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从男性词泛化看性别歧视汉语人称代词有“他”和“她”两种,汉语中表示第三人称单数女性的“她”是在1918 年才产生的,此前均用第三人称单数男性的“他”代表男女,“他”泛指所有的男性,“她”泛指所有的女性。

汉语中“他”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她”,形容一群人(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时,一般只用“他们”来指代,而不用“她们”。

形容女性时也可用“他”来指代,但形容男性时是绝不可以用“她”来指代的。

除此之外,很多词用“他”而不用“她”。

如:异国他乡、他山攻错、他年、他杀、维他命等等。

2. 从性别词顺序排列看性别歧视汉语属于四大语言类型中的孤立语,它的词形缺乏变化,但词的顺序要求非常严格,不能随便更改。

汉语的构词反映了性别歧视的存在,即不少词有“尊男”的潜在含义,主要体现在语素顺序不可调换。

因此,我们还能从语素结构的先后顺序上看出它对女性的歧视。

汉语词汇中,在男女同时出现时,往往会把男性排在前,女性排在后,例如:夫妻、父母、儿女、叔婶、弟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有些成语的排列也是遵照“男前女后”的顺序,例如:郎才女貌、夫唱妇随、夫贵妻荣、男婚女嫁、男耕女织等等。

这种男先女后的语序原则也影响到与动物有关的语序排列,如“公母、鸳鸯、龙凤”等。

3. 从构词、语义看性别歧视3.1 构词、语义中的家庭角色汉语的男女称谓是不对等的。

汉语中有不少的谦称,其中不少是针对妇女的,体现了“夫为妻纲”的道德观,如对人可以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贱内”“糟糠”等,但是“丈夫”一词却没有相应的谦称形式。

从谦称中可以看出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所谓“内人”显然是限制了她们的活动范围,也就是说妻子的行动是不自由的,只限于家庭内部,所以才会有所谓的“家庭妇女”。

“贱内”则更加露骨地道出了妻子地位的低下。

3.2 构词、语义中的性别角色汉语词汇中有许多专门指代女性的,带有蔑视、戏谑或者贬斥的口气,如“红颜祸水”“黄脸婆”“母老虎”等等。

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王志强 称谓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名字或身份的呼叫,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一个普通称谓语一旦用到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就会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男”、“女”两个词本身是既相对立,又相平等的一对矛盾体,在性别的区分上也是平等的。

但汉语称谓语在使用过程却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性别歧视现象。

下面从几个方面作一简要概括:一、缺位现象有这样一组对比:男老师在讲台上可以大大咧咧的称其妻子为“你们师娘”,而女老师则只能不太大方地对学生称其丈夫为“我先生”,这里就明显地存在着一种称谓中的缺位现象。

男老师当然也可以说“我妻子”,而女老师则不可能用“你们师爹”或“你们师爸”之类的称谓,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老师是女的,那学生就没有相应的称谓称呼老师的丈夫。

在川沙话中,中年妇女甚至年轻的妈妈,都喊小男孩为“阿妹”,这比“阿弟”更显得疼爱,但对女孩却不用这种性别错位的方式来喊“阿弟”,表示疼爱,这和上例同样显示语言并不对称,有许多空格,缺环。

中国社会是一个注重伦理的社会,汉民族的伦理文化除了长幼尊卑观念外,另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有关男女伦理关系的观念和行为规范。

许多文字材料暗示,是男人创造了世界和语言,男孩是传宗接代的命根子,而女孩子则是人家的人,是赔钱货,这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称谓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缺位现象的产生便是一个例证。

“烈士”也“烈女”本来是相对的,一指男,一指女。

但在具体应用中,同一赞美之辞,对女子的赞美一般是他的性道德和殉夫精神。

特别应注意的是“烈士”可以指男的,有时也可以指女的,而“烈女”则绝对不能指男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差异。

女子有“贞节”,“贞操”问题,而男子则根本没有相应概念,女子可能“失节”或“失身”,而男子却不以“失去童贞”为耻,所谓女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

在知识界中,对于德高望重的女教授学者为什么要用“先生”称呼而不用“女士”之类呢?而且女学者、女教授们也是乐意被称为“先生”不喜欢人们称呼她为“女士”,她们为什么不乐意在学术同行的面前特别标明自己的性别特征呢?但同样资格的男学者则毫不感觉“先生”有何不妥,也根本不会想,用“女士”称呼他的效果是如何的。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开题报告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开题报告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性别歧视一直是社会中的一个敏感话题,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存在不同形式的性别歧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语言之一,汉语作为中国主要的语言之一,在性别歧视方面也有一定的表现。

然而,现有的研究较少关注汉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因此本研究将探索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以期为消除性别歧视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下:1.分析汉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2.探究性别歧视在汉语语言中的根源;3.提出针对汉语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性别歧视现象分析、原因探究和解决方案提出。

3.1 性别歧视现象分析首先,我们将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与分析,探讨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我们将研究汉语中存在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性别歧视,并分析其对性别平等的影响。

3.2 原因探究其次,我们将通过对性别歧视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的研究,来探究性别歧视在汉语语言中的根源。

我们将考察社会、历史和儒家文化对性别观念的影响,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3.3 解决方案提出最后,本研究将提出一些针对汉语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案。

我们将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提出改进性别歧视现象的具体措施,并寻找促进性别平等的途径。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了解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找出其根源。

我们希望可以提供解决性别歧视问题的可行方案,为实现性别平等做出贡献。

五、论文结构安排本文预计按以下结构安排:•第一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第二章:性别歧视现象分析– 2.1 汉语中的词汇性别歧视– 2.2 汉语中的语法性别歧视– 2.3 汉语中的表达方式性别歧视•第三章:原因探究– 3.1 社会因素对汉语中性别歧视的影响– 3.2 历史因素对汉语中性别歧视的影响– 3.3 儒家文化对汉语中性别歧视的影响•第四章:解决方案提出– 4.1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总结– 4.2 针对汉语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案•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总结– 5.2 研究展望六、研究进度计划本研究计划如下:•第一周:文献调研与整理•第二周:性别歧视现象分析•第三周:原因探究•第四周:解决方案提出•第五周:论文撰写与初稿完成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将根据研究目标和具体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并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逐步补充完善。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语言常常被看作是一种“活化石”,人称“语言化石”。

因此,人们常将语言学和考古学等同视之。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再现人类的早期生活,重温思维的发展过程,展现先民的历史,反映使用该语言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

通过观察语言中关于“男”“女”“夫”“妻”“嫁”“娶”“外”“表”等词语的词源、字源和语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对女性的歧视。

“男”与“女”汉语的“男”字反映了男子在历史上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

从词源上看,“男”与“农”上古读音相近,属同源词。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男子成了主要劳动者,因此,“男”“农”同源是有语音和语义根据的。

至于“男”的字源上看,《说文》将其分解为“从田从力”,表明男子是在田里用力劳动的人。

其实,“力”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的写法均象“耒”(古代一种形状象木叉的农具)之形,故“男”的字源实际上本指用耒在田里耕作的人。

汉语的“男”基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男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而语言中那些表示“女人”的基本词汇恰恰反映了古人对女性的歧视。

先看“女”字。

在甲骨文中,“女”字的下半部象双腿跪下,上半部“象其掩敛自守之状”(段玉裁语),或象“两手有所操作之形”。

我们可以从此看出,自远古开始,妇女所从事的劳动就局限于家务或室内劳动,并且常常跪着侍奉男性。

从词源上看,“女”和“奴”上古音近,是同源词。

氏族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战争催生出了奴隶这一阶层,并加速了掠夺和私有财产的增长,加剧了氏族的分化。

在氏族社会行将崩溃之时,氏族内部产生了阶级的分化,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的贫困者。

被剥削阶级常常因为负债,不得不将自己的女儿卖给剥削阶级作抵押品,于是产生了奴隶的另一种形式。

这些被卖的妇女与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妇女一道,成了当时女奴的两大来源。

从文字上看,“奴”字从女从又(“又”在甲骨文和小篆中均为右手的象形),在甲骨文中象一只手抓获一名女奴。

“女”“奴”同源还可以在“妾”字上找到佐证。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_杨雪岩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_杨雪岩

·326·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杨雪岩作者简介:杨雪岩(1988-),女,吉林市人。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方面的研究。

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

本文对汉语中的男性词泛化、性别词顺序排列、构词、语义、谚语、俗语等多方面存在的性别歧视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阐述汉语中“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旨在进一步减少汉语的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实现语言层面的男女平等。

关键词:性别歧视;男性词泛化;性别词排序;构词;语义;谚语性别歧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

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它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从男性词泛化看性别歧视汉语人称代词有“他”和“她”两种,汉语中表示第三人称单数女性的“她”是在1918年才产生的,此前均用第三人称单数男性的“他”代表男女,“他”泛指所有的男性,“她”泛指所有的女性。

汉语中“他”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她”,形容一群人(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时,一般只用“他们”来指代,而不用“她们”。

形容女性时也可用“他”来指代,但形容男性时是绝不可以用“她”来指代的。

除此之外,很多词用“他”而不用“她”。

如:异国他乡、他山攻错、他年、他杀、维他命等等。

2.从性别词顺序排列看性别歧视汉语属于四大语言类型中的孤立语,它的词形缺乏变化,但词的顺序要求非常严格,不能随便更改。

汉语的构词反映了性别歧视的存在,即不少词有“尊男”的潜在含义,主要体现在语素顺序不可调换。

因此,我们还能从语素结构的先后顺序上看出它对女性的歧视。

汉语词汇中,在男女同时出现时,往往会把男性排在前,女性排在后,例如:夫妻、父母、儿女、叔婶、弟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有些成语的排列也是遵照“男前女后”的顺序,例如:郎才女貌、夫唱妇随、夫贵妻荣、男婚女嫁、男耕女织等等。

这种男先女后的语序原则也影响到与动物有关的语序排列,如“公母、鸳鸯、龙凤”等。

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摘要:通过对一个地域语言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地域文明下所隐藏着的传统观念,社会伦常和基本的道德观念等内容。

性别歧视就是在语言中常见的一种文化表征。

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内容虽然是有历史的、传统的原因所造成的,但是在现代男女平等观念下,应该积极寻求变革。

如果依旧固守传统语言习惯中的性别歧视,这必然是不利于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发展和实现的。

如果这种语言氛围下的性别歧视不能有效的得到化解和注意,那么纵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推行的男女平等运动,最终都会败给从小所接收到的语言文字的影响。

因此需要努力营造出对女性尊重,以及男女平等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

关键词:汉语言性别歧视影响改进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经过千百年来的使用和演变,语言也成为了一个文明的载体。

“一般认为,语言是属于文化的,或者可以认为语言是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组合体,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然而语言有其特殊性,它在结构上清晰地表达出文化上的定点,它提供了决定说话者概念世界的分类系统。

” [1]通过对一个地域语言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地域文明下所隐藏着的传统观念,社会伦常和基本的道德观念等内容。

性别歧视就是在语言中常见的一种文化表征。

一、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在汉语言中性别歧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在语言的使用上偏向于男性语言的指征。

从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来看,男女是平等的,那么指征男女两性的词汇应该在同等场合,同样情况下来使用。

但是在汉语言中,很多时候群体性的称谓是以男性词汇来表述,而较少的用女性词汇来表征群体。

比如表达第三人意思的有“他”与“她”两个词,但是日常语言使用中,表达不特定第三方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使用“他们”来指征。

这种现象显然是将男性主导了社会的普遍多数。

其次,语言使用习惯上较多的存在贬低女性的现象。

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应该不带有感情色彩的。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历史文化的原因导致了再汉语言中存在较多以女性词汇为主的贬义词,具体来讲比如娘们儿、贱人、祸水、泼妇、悍妇、母老虎、孀妇等等。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但是,汉语一定程度下有着 对女性的肯定,例如 “他”“她”“它”,例如 “妍”“娇”,更不用说诗 词中对女性之美的刻画。另 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 地位也在相应提高。
因此,汉字也是在不断进步 的,那些特殊时代的产物不 必抓着不放,汉字中对女性 美的肯定反而具有超越时代 的价值,这是值得肯定的。

官人 先生 当家的
糟糠 拙荆 贱内
娶嫁
外表
外婆 外祖父
堂兄 堂弟
章节三
歧视原因分析
时代产物 生理差异 刻板影响
章节四


好: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 妍:美丽。 妙:美,好。 娇:美好可爱。 姣:美好。 嫣:美好。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 置可否的是,汉字的发展受 小农经济的影响,父系社会 下充满着对女性的歧视。


语视
别 歧
汉性
Read More...
目 录
04 03 02 01














பைடு நூலகம்




章 节 一 Read More...
常见歧视
• 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嫡长子继承制) • 女人不能上桌 • 三从四德 •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章节二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男女






夫妻





[国学探微]现代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国学探微]现代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字对女性的歧视,集中反映在女旁字上。许多贬义词都离不开一个“女”字。如妖、奴、奸、婪、妄、妒、嫉、婊、娼、妓等等,甚至出卖色相的男性,也只能被称为“男妓”,非要硬拽一“女”来陪衬不可。据《辞海》初步统计,汉字中的女旁字共257个(含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涉及褒贬评价的共100个,其中褒义的有47个,贬义的有35个,褒贬参半的有18个。当然,许多褒扬之词也不离“女”,如好、妙、娆、妩、姣、婷、娴、嫩、婉、娇、婧、妩媚等等。但这恰恰说明,“好”“孬”都与女性有关。因为女性只是被观赏物,是客体,而男人才是观赏者,是主体。客体,只能被动地被主体评判。观赏者(主体)则无所谓“好”“孬”,他的功能只是对被观赏者(客体)进行褒贬、判断、评定。所以,这类或贬或褒的字、词,大都与男性无关。早在50年代,就有人写信给当时的中华妇女联合会,指出汉字中的有些字是“含有侮辱妇女意义的遗物”,主张“彻底消灭今后文字上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建议废除“愧、嬲、女赖”三个字,改造以下16个字:“奸、妒、嫉、偷、娼、媸、女其、奸、奴、娱、媚、妨、嫌、姿、妄、婪”。这封信发表在《中国语文》1952年第七期上。1983年9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的《语言学基础》指出:“汉字有的在结构上表现出阶级偏见,如‘妇’字,是‘女’和‘帚’构成的,‘帚’是扫地的人,表现出对妇女的歧视。”另外,汉语中一些脏话、咒语常常以女性为辱骂对象,如他妈的、操他娘的、入他奶奶的、滚他妈的蛋、放你娘的狗屁等等。
四、如何看待现代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对于汉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有人可能认为这毕竟只是一种已无实际影响的“历史残余”,所以不必如此“小题大作”。但问题在于,语言不仅仅是社会历史传统的消极反映,同时又“无意识”地强化这种语言中的观念和概念。事实上,“以最精细微妙方式向人们施加力量并且最不容人们抗拒的一种社会现象是语言。这套与特定的思维内容相关联的符号系统有武断的性质,你要用它,就得不折不扣地尊重它的条件。”“在成长中的儿童缓慢而痛苦地适应社会成规的同时,他的祖先积累了数千年而逐渐形成的所有思想、理想和成见也都铭刻在他的脑子里了。”(《语言学概论》)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是汉语中一种很常见的说法,它们表达的含义不仅深刻,而且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然而,仔细研究这些成语之后,却发现其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的倾向。

对于这种性别歧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表示非常担忧,并积极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一方面,在我们的社会中,男性被赋予更高的地位,而女性被视为次要的群体。

这种性别歧视在汉语成语中也有所体现。

比如,“不
要含糊不清,更不要被耳濡目染”,这是一句很常见的成语,但是却
有性别歧视倾向这句成语只提到男孩子,而没有提到女孩子,直接向男孩子施加了压力,显示出一种非常明显的性别歧视。

另一方面,汉语成语中的性别歧视还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

即,男性由于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被视为家庭的核心,并有责任维护家庭的尊严,而女性则被视为次要的家庭成员,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处于较低的地位。

比如“出身显荣”、“有夫之妇”、“一夫当关”等成语,都很明显表达了性别歧视的倾向。

最后,性别歧视是汉语成语中存在的一个隐患。

对此,应该加以重视并开展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更严格的“审查”政策,坚决抵制和禁止性别歧视的成语。

其次,在新成语的创造中,可以加强对不同性别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反映,使之更具有包容性和正确性。

此外,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还可以继续加强教育,在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上加强对平等、尊重、包容之间的认识。

总之,性别歧视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汉语成语的一个重
要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汉语成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而创造一个性别平等、尊重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女”部汉字里的性别歧视

“女”部汉字里的性别歧视

“女”部汉字里的性别歧视汉字字形蕴藏并传达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不仅仅是语言书写符号,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

从某些汉字的造字结构上,可以看出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痕迹,如“女”部字。

“女”字在造字之初就表现了对女性的歧视。

甲骨文“女”字像面朝左跪着的一个人,上身直立,两臂交叉放于胸前。

小篆“女”字像一个人屈膝敛衽为拜。

而且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凡是“大”“人”字等,下脚都是直书,而“女”“母”“妻”等表示女性的字,下部都是屈曲形,这是当时的一个规律。

甲骨文产生于殷商,这个象形字惟妙惟肖地说明,中国妇女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处于被压迫和被统治的地位。

在古代,男性的社会主导地位和女性低下卑贱的社会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从两个方面详细地说明:从汉字的结构来看《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收女部字203个(含繁体字、异体字),其中,独体字1个,合体字202个;202个合体字中,上下结构32个,包围结构3个,左右结构167个。

1.上下结构的“女”部字:《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收录上下结构“女”部字32个,如:“妄、妥、妻、委、妾、耍、婆、娶、婪、婆、胬”等。

在这32爪“女”部字中,“女”部在上的只有“胬”1个,约占上下结构“女”部字总数的3%。

“妾”字,从立从女,其中的“立”字有学者认为像一把倒悬的刀,一把刀始终悬在女人的头上,随时有可能落下来,可见女人处境的悲惨。

而民国初年的“怪人”大学者辜鸿铭则认为“妾”其实就是“立女”,是男人疲倦时用来靠一靠的;他进而还解释说,靠手可以不止一个,所以男人可以一夫多妻。

我们不去追究这些解释是否正确,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事实:对女性的贬损与歧视。

”轰”字,《说文》:“轰,私也。

从三女。

”用三个女字来表示“奸淫”的“奸”,无疑是对女性的污辱。

“耍”字从而从女,“而”是象形字,指男人的胡须,“而”与“女”合起来就是男人把胡须垂到女人的脸上,其本意是玩弄女性。

“妥”从手从女,指男人以手,即以武力驯服女人。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收集这些语言现象,进行整理归纳,一些埋藏在语言现象下面的语言规律就会显现。

本文就结合汉语与英语的例子,谈一谈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

先来看汉语的情况,在汉语中,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亲属称谓、社会称谓以及称谓语缺环等几个方面:一、亲属称谓与男尊女卑1.男女有别与母系轻视现象男性女性的差异成为区分亲属称呼的一个基础,表现为性别、系属、姓氏二者为一体,男性与父系儿子系、同姓化相一致,女性与女儿系、异姓化相一致。

父系名称区分细致,母系名称区分简单,父系亲属常不加标记,如“公公”“婆婆”“爷爷”“奶奶”“孙子”“孙女”“侄子”等。

视父系男性亲属为自己人,而母系亲属名称常为有标记的。

如“外公”“外婆”“外甥”“外甥女”等,强调一个“外”字,形成内外有别的现象。

即使是同父系亲属,男女差异也造成称谓的分野。

如父亲的哥哥叫伯伯,弟弟叫叔叔,而父亲的姐姐和妹妹只有一个称呼“姑姑”。

“姑姑”虽与伯叔同姓氏,但因为是女性,她的子女不再延续她的姓氏。

所以,姑姑的子女与舅姨的子女一样均称“表”亲;而伯叔的子女则称“堂”亲。

这种不对称性反映了很强的宗族观念,对女性具有很强的排斥性,歧视女性的倾向非常明显。

2.从夫、从子称呼女性从夫、从子称呼的现象至今仍有保留,如跟随丈夫称呼其所有的亲属,跟随儿女叫“他大伯”“他二叔”等。

称丈夫的姐妹为“姑”。

社会称谓中,跟随丈夫、儿子称其上属、同事和朋友。

现代口语中的“小叔子”“小姑子”等就是从儿称呼。

3.夫妻称谓与男尊女卑夫妻虽没有血缘关系,但长期生活,耳濡目染,感情融合,形成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

夫妻间的称谓常带有亲昵意味,如“老头子”“老婆子”“孩子他爸”“孩子他妈”“老婆”“老公”等面称,“爱人”“先生”“太太”等背称。

分析夫妻间的称谓语,也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如妻子介绍丈夫时常说“我先生”“我爱人”“孩子他爸”“当家的”等,旧时称“官人”“相公”“老爷”的居多,都是尊敬的称呼;而丈夫介绍妻子时却大多存在谦卑的称呼,如“堂客”“屋里的”“烧锅的”“烧火的”“媳妇”“我家的”“婆娘”“做饭的”等,旧时多称“内子(人)”“贱人”“愚妻”“拙荆”“拙妻”“贱内”“山荆”“荆妇”等。

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

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

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一、本文概述性别歧视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它在各种语言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本文旨在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以期揭示两种文化对性别问题的不同看法和处理方式。

通过对比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化和社会性别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首先将对性别歧视的定义和类型进行概述,以便为后续的对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我们将从词汇、语法、语用和修辞等角度,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讨它们在不同语言结构中的表现形式。

我们还将考察社会文化因素对性别歧视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性别观念。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性别歧视问题上的异同,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我们也希望本研究能够引起人们对性别歧视问题的关注,促进性别平等和尊重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讨语言、文化和社会性别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社会性别平等和尊重的推进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性别歧视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还深刻反映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背景。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性别歧视表达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异。

在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词汇选择、语法结构和语用习惯等方面。

例如,某些职业或领域的词汇往往与某一性别相关联,从而限制了另一性别在该领域的参与和发展。

英语中还存在一些性别特定的代词、形容词和动词等,这些语言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性别歧视的观念。

在语用层面,英语中的一些习惯用语和表达方式也反映了性别歧视的现象,如“man's world”(男人的世界)、“man-made”(人为的)等。

相比之下,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则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

《2024年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范文

《2024年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范文

《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篇一英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一、引言性别歧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仅在各个国家中存在,也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有所体现。

本文旨在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差异和共性,以期为消除性别歧视提供语言文化层面的思考。

二、英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概述1.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女性在就业、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歧视。

例如,在职业领域,女性往往面临晋升机会有限、薪资不公等问题。

在语言表述上,一些带有性别色彩的词汇和短语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2.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同样存在。

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应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女性则应专注于家庭和照顾孩子。

这种观念在许多家庭和社会习惯中得以体现。

另一方面,在就业市场和职场中,女性同样面临着机会不均等问题。

同时,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述也反映出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

三、英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分析1. 词汇层面的对比在词汇层面,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些带有性别色彩的词汇。

然而,两种语言在表达性别歧视时所使用的词汇和短语有所不同。

例如,英语中常用“woman’s place”等词汇来强调女性的从属地位,而汉语中则更多地使用“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观念来限制女性的社会角色。

2. 语境和表达方式的对比在语境和表达方式上,英汉语也存在差异。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往往更加直接和明显,如职场中的性别不公、女性在政治领域的缺席等。

而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则更多地通过社会习惯、家庭观念等间接方式体现。

此外,两种语言在公共场合的言论和行为上也存在差异,如在社交媒体和公共演讲中,一种语言可能更倾向于支持或反驳某种性别歧视观点。

四、消除英汉语中性别歧视的策略和建议1. 提升教育和宣传力度通过加强性别平等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性别歧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学校、媒体、社会组织等应积极传播性别平等的理念,倡导尊重和平等对待所有人的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常常被看作是一种“活化石”,人称“语言化石”。

因此,人们常将语言学和考古学等同视之。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再现人类的早期生活,重温思维的发展过程,展现先民的历史,反映使用该语言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

通过观察语言中关于“男”“女”“夫”“妻”“嫁”“娶”“外”“表”等词语的词源、字源和语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对女性的歧视。

“男”与“女”汉语的“男”字反映了男子在历史上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

从词源上看,“男”与“农”上古读音相近,属同源词。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男子成了主要劳动者,因此,“男”“农”同源是有语音和语义根据的。

至于“男”的字源上看,《说文》将其分解为“从田从力”,表明男子是在田里用力劳动的人。

其实,“力”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的写法均象“耒”(古代一种形状象木叉的农具)之形,故“男”的字源实际上本指用耒在田里耕作的人。

汉语的“男”基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男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而语言中那些表示“女人”的基本词汇恰恰反映了古人对女性的歧视。

先看“女”字。

在甲骨文中,“女”字的下半部象双腿跪下,上半部“象其掩敛自守之状”(段玉裁语),或象“两手有所操作之形”。

我们可以从此看出,自远古开始,妇女所从事的劳动就局限于家务或室内劳动,并且常常跪着侍奉男性。

从词源上看,“女”和“奴”上古音近,是同源词。

氏族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战争催生出了奴隶这一阶层,并加速了掠夺和私有财产的增长,加剧了氏族的分化。

在氏族社会行将崩溃之时,氏族内部产生了阶级的分化,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的贫困者。

被剥削阶级常常因为负债,不得不将自己的女儿卖给剥削阶级作抵押品,于是产生了奴隶的另一种形式。

这些被卖的妇女与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妇女一道,成了当时女奴的两大来源。

从文字上看,“奴”字从女从又(“又”在甲骨文和小篆中均为右手的象形),在甲骨文中象一只手抓获一名女奴。

“女”“奴”同源还可以在“妾”字上找到佐证。

“妾”本意为女奴,在甲骨文中象一个面朝左跪着的女人,头顶上是一把平头铲刀。

上古时期,人们把抓来的战俘当作奴隶使用,并在头上刺字,这便是所谓的黥刑。

“妾”字头顶上的那把刀就是这种黥刑。

女奴的地位自然非常低微,常常被奴隶主占为己有,到了大概是封建社会,又被迫成为富有男子的小老婆。

再看“妇”字。

“妇”在甲骨文里象一个跪着的女人手握一把笤帚。

因此,所谓“妇”,即手拿笤帚扫地的人。

可见,在父权社会里,古代妇女所从事的劳动之一就是收拾屋子、打扫庭院等家务活。

从词源上看,“妇”与“服”和“伏”上古发音相近,是同源词。

许慎在《说文》中将“妇“解释为“服”,段玉裁解释为“伏于人也”。

虽说这种解释有些牵强,不足为信,但毕竟反映了妇女在古代中国的社会地位。

英语中也有类似的性别歧视。

英语的lord(贵族,勋爵,巨头)源自古英语的hlāfweard,由hlāf(面包)和weard(守护人)组成,原义为“看守面包的人”,因此掌管着实权。

而与此对应的lady(女士,贵妇人)则来源于古英语的hl ae fdige,原义指“做面包的人”,引申为“女仆”。

女子做面包,而男子看守、掌管面包,由此我们可以想象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男子和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夫”与“妻”英语的husband(丈夫)借自古冰岛语的hūsbōndi,由hūs(房子)和būandi(居住,拥有住处)组成,原义为“房子的居住者”、“房子的主人”。

英语的wife(妻子)则来源于古英语的wīf,原义为“女人”;它的同源词是德语的Weib(女人)。

两者都来源于原始印欧语的*weip,意为“颤抖”、“动摇不定”、“战栗”。

Wife的原始意义解释了古代妇女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的形象。

汉语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由于封建礼教和所谓的“三从四德”的影响,过去,妻子称丈夫为“先生”、“当家的”、“官人”、“夫君”、“郎君”、“相公”等等,这些称呼总是与权利、官职、尊重有关(日语中的しゅじん[写作“主人”]除指“主人”外,也指“丈夫”,这个词是个音读词,借自汉语),而妻子却被丈夫称为“婆娘”、“浑家”。

在别人面前,丈夫在指称自己的妻子时还得用谦辞,于是就称她为“糟糠”、“山妻”、“拙荆”、“贱累”(《辞海》:“累,负担。

旧指依靠自己养活的妻子儿女”)等等。

云南昆明近郊的倮倮人称妻子为“穿针婆”。

由于女子的活动和劳动范围被逐渐局限于家庭内部,她们的活动也就渐渐与外部社会无缘。

这种现象也反映在对妻子的称谓中。

象汉语的“家内”、“家里”、“内人”、“贱内”、“屋里人”、“室人”、“妻室”、“堂客”、“敝房”、“荆室”等等,都是用来称呼妻子的。

一些表示“妾”的说法,如“偏房”、“侧室”、“别室”、“庶室”、“副室”等,都与家庭或房屋有关。

就连称赞妻子的“贤内助”一词,也无形中揭示了旧时妇女被禁锢在家中以照顾家庭、侍奉丈夫的命运。

《红楼梦》第三回中有这么一段话:“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玩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

”这里的“内帷”即“内室”,指女子的居处,后引申指女子。

古人还称男子为外人,女子为内人。

“嫁”与“娶”先说“娶”字。

“娶”,《说文》释为“取妇也。

从女,取声。

”“娶”在甲骨文中由“女”和“取”的象形组成。

“取”,古义为“抢”。

“取”在甲骨文中由“耳朵”和“手”的象形组成,象手割耳之形,意为“抢”、“捕获”。

《说文》:“取,捕取也。

从又耳。

《周礼》:'获者取左耳。

’”古人抓获了奴隶和俘虏后,用手割去耳朵,这就是“取”的本义。

因此,“娶”最初指“抢女人为妻”,其本义反映了古代的劫婚制。

“取”“娶”原本同字,后为了区分“取”的本义和引申义,特为“娶妻”义造了一个“娶”字。

再说“嫁”字。

《说文》:“嫁,女适人也。

”《白虎通·嫁娶》:“嫁者,家也。

”古人认为,妇女出嫁才算有了自己的家。

实际上,“嫁”“家”本为同字,后人特为“家”的“出嫁”义造了个“嫁”字。

从“嫁”“家”同字不难看出,古人认为,女子终将属于他姓人家,而只有出嫁才算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性别歧视在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中也有类似的例证。

云南黎贡山的独龙族人把结婚称作“卖女人”。

长与幼对妇女的歧视还可以从亲属称谓中得到反映。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摩尔根曾经说过:“亲属制度以最明白的方式直接准确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情况。

”在古代中国,只有长子才能继承财产。

在一个以祖父为中心的家庭中,只有父之兄才能继承祖父的遗产。

因此,很有必要区分父之兄与父之弟。

人们称父之兄为“伯父”,父之弟为“仲父”,仲父之弟为“叔父”,叔父之弟为“季父”。

《释名·释亲属》:“父之兄……又曰伯父。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叔,少也。

”《说文》:“仲,中也。

”《广韵》:“季,末也。

”由于仲父、叔父和季父不继承祖父的财产,详细区分父之弟显得没太大的必要,于是,后来便以“叔父”统称父之弟。

但是,女子在家庭中没有地位,而且没有继承权,因为他早晚要嫁到外姓人家,成为另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一员。

于是,人们不再区别父亲的姐姐或妹妹,统统将她们称为“姑”。

母亲是外姓人,母亲的兄弟姐妹当然也是外姓,属于旁系亲属,不能继承这个家庭的财产,因此,也没有必要区分他们的长幼。

于是人们就分别用“舅”和“姨”来统称母亲的兄弟和姐妹。

“外”与“表”在汉语的母系亲属称谓中常有个“外”字。

人们称父亲的父母为“祖父”“祖母”或“爷爷”“奶奶”,而称母亲的父母为“外祖父”“外祖母”或“外公”“外婆”。

在古代,丈夫的父母分别被称为“舅”和“姑”,而妻子的父母则是“外舅”和“外姑”。

兄弟的儿子是“侄”,而姐妹的儿子则是“外甥”。

儿子的儿子是“孙”,而女儿的儿子则是“外孙”,因为他是外姓人。

“外亲”指的是母亲或祖母的亲属,“外戚”则指皇太后、太后和皇妃的亲属。

“外”字的使用,是因为母亲、祖母和妻子都是外姓人,而姐妹、女儿早晚都要嫁到外姓人家,早晚会成为外人,因此,他们的亲属当然只能是“外亲”了。

同“外”字在语义上有联系的是“表”字。

父亲兄弟的子女与自己是同一祖父,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作“堂兄弟”、“堂姐妹”。

《说文》:“堂,殿也。

”“堂兄弟”,又称“同堂兄弟”,晋人谓同祖兄弟为“同堂兄弟”,唐代以后省去“同”字。

“同堂”实指同一祠堂,意指同一祖先。

祠堂为旧时祭祖的庙堂,后借用来表示同在一个祠堂祭同一祖先的人。

父亲姐妹的子女、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与自己既不同祖父,又不同姓,故称“表兄弟”、“表姐妹”。

“表”原指“外衣”,后引申为“外”的意思,与“里”相对,如“表面”、“表皮”、“外表”、“表里如一”等。

从汉语中对女方亲属称谓的“外”与“表”,我们可以看出女方亲属关系在家族中的亲疏程度,从而了解到了古人对妇女的态度。

从儿称谓“从儿称谓”指的是跟着子女去称谓夫方或妻方的长辈或同辈,它在汉语中使用很广,是汉语的一种独特现象。

绝大部分从儿称谓为已婚女性所使用。

“公”“婆”在古代表示祖父祖母,现代汉语的“外公外婆”中的“公”、“婆”就是这个意思(“公”“婆”在汉语的某些方言中,还保留了这一词义)。

后来,已婚女子就随着她的子女,称子女的祖父祖母(即丈夫的父母)为“公”“婆”。

妻子还跟着子女称夫之兄为“大伯(子)”,称夫之弟为“小叔(子)”(从语用的角度看还分别称“他大伯”、“他叔”),称夫之姊妹为“姑(子)”等等。

(但“小姨[子]”“小舅[子]不在我们的探讨范围之内。

)这些从儿称谓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她们嫁到婆家后,对丈夫的亲属没有自己单独的称谓,而是跟着子女称呼。

另外,妻子的从儿称谓实际上是将自己降了一个辈分,也反映了妇女嫁到婆家后小心从事、谦恭谦卑、“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可多说半句话”的处境。

注:为避免枯燥,使内容更为通俗,本文删除了许多绕人的理论、枯涩的例子和难懂的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