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的学习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学习小结
首先,我为能够在一所具有船舶特色的学校学习而感到骄傲,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本校特色,开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这门课。从字面上理解,这门课分两个部分,船舶和海洋工程。
首先说说船舶,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外的造船市场,自2003年以来,全年造船完工量突破85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2004年,中国的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均达历史最好水平。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船舶出口31.58亿美元,同比增长4.5%;新船承接方面也是全线飘红,截止2004年底,我国手持出口船舶订单2873万载重吨,合同交船期延续到2009年。其中,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累计承接30万吨超级油船15艘,11万吨成品油船32艘,4250箱集装箱船29艘、17.4万吨新型双壳散货船8艘,其中70%以上为出口船。出口船舶完工量达561万载重吨,出口金额高达31.6亿美元;订单超过1700万载重吨。
但是2009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中国以及整个世界的造船市场也因这场危机而迅速降温,甚至可以说给世界造船市场沉重一击。中国造船也在这次危机中受挫不小,由于任何一艘船的造价都很昂贵,如果加上扩建船台的高额费用,船东弃船毁约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一些中小型船厂倒闭。根据欧洲造船工业会(CESA)公布的未来世界新船需求的预测结果, 2010年世界新船建造能力将达到3120万修正总吨,而同年世界年平均新船需求只有2400万修正总吨。CESA认为,今后数年之内世界船舶市场将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很多船厂将很难获得新定单。
但是纵观世界造船业近百年来的发展史,第一个造船王国是英国;接着,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成就了日本。有人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发生第三次转移,造船的未来将会在中国。中国在未来的10年、20年的时间内,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相信中国不仅会成为世界造船大国,更会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然后说说海洋工程,接手写。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船舶类型、船体几何特征与技术性能、船体结构,到船舶设备与系统、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系统以及船舶制造和海洋环境与开发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为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打下了基础。作为一名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学生,对船舶和海洋的了解尤为重要。试想一下,船舶的建造和停泊都离不开港口和码头,而我们将来的工作就是为了船舶能够正常的运行和作业,如果不了解船舶结构尺寸和船舶的性能,港口和码头的设计就不能完成,更别说建造了。从另外一方面说,船舶中的一种——工程船又是服务于我们专业的,工程船有多种,有打桩船、挖泥船、起重船、驳船、拖船、消防船等等。在港口和码头的施工中,可以说离不开这些工程船舶,因此,船舶和码头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再有就是海洋环境,码头的建设要考虑到波浪力,海洋水文,泥沙运动等一系列作用,不了解海洋环境也是不行的。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先从理论出发,然后结合实践更形象地为我们讲述了船舶的各项性能和设备,本课的学习观看了《船舶的分类》、《船舶动力装置》、《船舶舵、锚、系泊设备》、《船舶电气设备》等电教片,另外还观看了多国联合打捞俄罗斯的核动力潜艇的记录片,从片中我门可以感觉到目前国际造船技术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最另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了我校的船舶馆,船舶馆所收藏的船型都是以前听说过但没有真正见过的,这次真是打开眼界了。
提及本专业以后工作的初步认识,我认为将来最先开始做的就是技术员,那么技术员应该做写什么呢?我认为大概就是以下工作:放线、提材料计划、写技术交底、进场原材料取样送检、现场质量检查、资料的填写、钢筋下料单的审核、模板尺寸标高的检查等等。作为工地技术员,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操作是一定要熟练的。最初在工作岗位上可以不懂某些问题,但是不能装懂,要及时想前辈请教,多学一点技术,这样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