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
陕西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运行管理办法(送审稿)
陕西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运行及数据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进一步提高陕西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大数据平台”)的规范管理和共建共享水平,提升我省脱贫攻坚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和安全性,更好的发挥大数据平台在推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精准管理的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策依据〕根据《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陕发〔2015〕20号)、《关于中央对陕西省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反馈意见和自查问题的整改方案》(陕字〔2017〕55号)、《陕西省脱贫攻坚省级大数据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陕脱贫办发〔2017〕18号)、《关于加强脱贫攻坚数据信息规范化管理的意见》(陕脱贫办发〔2018〕21号)、《关于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的实施意见》(陕脱贫办发〔2019〕10号)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对本办法进行修订完善。
第三条〔平台构成〕大数据平台是陕西省脱贫攻坚的工作平台、监管平台、共享平台,包括基础业务平台、掌上扶贫和指挥调度系统三部分。
第四条〔数据来源〕大数据平台与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扶办信息系统”)中的扶贫对象基础信息是一致的。
大数据平台中的扶贫对象基础信息、帮扶信息和个性化指标由省扶贫办和省级有关部门提供。
第五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使用大数据平台及掌上扶贫的各级扶贫主体和有关工作人员。
不使用大数据平台及不与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的部门或单位(地区),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建设运维第六条〔运管主体〕省级大数据平台建设及运行维护工作由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扶贫办”)统一管理,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分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电信”)承担具体工作。
第七条〔行业对接〕行业部门信息系统与大数据平台对接(一)陕西电信每周与国扶办信息系统进行1次数据对接,把国扶办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更新到大数据平台并展现;(二)陕西电信每周向已明确数据交换协议的省级行业部门推送1次扶贫对象基础信息。
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
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管理平台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据管理平台是指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数据而建立的一套系统和流程。
它可以匡助组织采集、存储、整理、分析和共享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为了保证数据管理平台的有效运行,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数据分类和标准化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的第一步是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准化。
数据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属性和用途进行,例如按照数据类型、来源、格式等进行分类。
标准化数据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可以通过统一的命名规则、数据格式和数据字段定义来实现。
数据分类和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数据管理和分析,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二、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的第二步是数据采集和存储。
数据采集是指从各个数据源中采集数据的过程,可以通过手动输入、自动采集、数据接口等方式进行。
数据存储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或者其他存储介质中,以便后续的数据管理和分析。
在数据采集和存储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三、数据清洗和整理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的第三步是数据清洗和整理。
数据清洗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去噪和纠错等处理,以消除数据中的错误和冗余。
数据整理是指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格式化、归类和转换等操作,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数据清洗和整理是数据管理平台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数据分析和应用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的第四步是数据分析和应用。
数据分析是指对清洗和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挖掘和建模等操作,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数据应用是指将分析结果应用到实际业务中,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数据分析和应用是数据管理平台的核心功能,它们可以匡助组织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提高业务效率和竞争力。
五、数据安全和合规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的最后一步是数据安全和合规。
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
XX银行文件关于印发《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总行直属分行,苏州、三峡分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从2007年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两期项目建设并推广部署到各分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分行的应用和数据共享水平,充分发挥统一的技术工具和共享基础设施优势,以便更加高效地为总分行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特制定《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X年X月XX日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章业务需求管理与实现第四章数据质量管理第五章平台版本管理第六章基础设施管理第七章系统运行、监控及用户管理第八章数据管理及安全第九章奖惩管理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章第一条为规范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和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实施和运行管理工作,防范实施及运行风险,支持保障分行业务营运和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发挥统一的技术工具和共享基础设施优势,整合各分行提出的需求,降低全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整体实施成本,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涉基本定义(一)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开发和数据服务的统一平台,是全行数据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行操作型数据存储系统和数据仓库等系统在分行的延伸。
平台主要提供面向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数据传输、存储、加工和展现服务,用于支持和整合管理分析类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
通过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逐步统一全行业务指标口径,利用统一的数据模型、数据标准、基础设施和工具,在满足分行差异化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投入,实现信息共享。
(二)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主要指支撑分行后台经营管理和满足外部监管要求的各类应用。
(三)实施及运行管理工作主要指平台的日常运行管理,包括平台基础设施管理以及基于平台的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业务需求管理与实现,数据质量管理,平台版本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运行、监控及用户管理,数据管理及安全等。
数据管理办法
数据管理是指对企业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处理和保护的管理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据管理办法。
一、数据分类与归档1. 数据分类:根据数据的特性和用途,将数据进行分类,如客户数据、产品数据、财务数据等。
2. 数据归档: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制定合理的数据归档策略,确保数据存储的有效性和可访问性。
二、数据采集与清洗1. 数据采集:通过各种渠道和工具,收集数据源,并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重复、错误或无效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三、数据存储与备份1. 数据存储方案:选择适当的数据存储技术和平台,包括数据库系统、云存储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2. 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定期的数据备份计划,确保数据在灾难或故障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
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1. 数据安全策略:制定数据安全策略和措施,包括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加密等,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 隐私保护合规:确保数据管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标准,保护用户和客户的个人信息。
五、数据质量与质量控制1. 数据质量评估: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指标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2. 质量控制与改进: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流程和机制,持续监控和改进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数据分析与挖掘1. 数据分析工具与技术: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如数据仪表盘、统计分析软件等,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2. 洞察与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获取洞察和见解,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七、数据共享与交换1. 数据共享平台: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或数据交换机制,促进数据在内部和外部的共享与交换。
2. 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与合作伙伴建立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的合作关系,确保数据流动的安全和可控。
八、数据合规与伦理1. 数据合规管理:确保数据管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包括数据保护、隐私保护等方面。
数据中心数据质量管理办法
数据中心数据质量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作为企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承担着存储、处理和管理海量数据的重要任务。
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效率,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对于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数据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二、数据质量管理目标1. 提高数据准确性:确保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减少数据错误率。
2. 提高数据一致性:确保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一致性,避免数据冲突和重复。
3. 提高数据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4. 提高数据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防止数据被篡改或者泄露。
5. 提高数据时效性:确保数据的及时性,满足业务需求的实时性。
三、数据质量管理流程1. 数据采集:明确数据采集的目的和方式,确保采集的数据来源准确可靠。
2.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剔除重复、缺失、错误等无效数据。
3. 数据整合:将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整合,消除数据冲突和不一致性。
4. 数据存储:将整合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中,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5. 数据验证:对存储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数据监控:建立数据监控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7. 数据维护:定期对数据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8. 数据报告:定期生成数据质量报告,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汇报数据质量情况。
四、数据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1. 数据质量标准:明确数据质量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建立数据质量管理的基准。
2. 数据质量监控: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实时监测数据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数据质量培训:对数据中心的员工进行数据质量培训,提高其数据质量意识和技能。
4. 数据质量评估:定期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5. 数据质量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数据质量改进计划,持续改进数据质量水平。
数据管理办法
数据管理办法数据管理是现代社会中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数据的安全、有效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统一数据管理工作,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的数据管理办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数据管理办法进行探讨。
一、数据分类和标记数据分类和标记是数据管理的基础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数据。
在进行数据分类时,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性质、来源、用途等因素进行划分,从而有选择地制定相应的数据管理策略。
同时,对于重要的数据,我们需要为其进行明确的标记,以便在后续的数据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地识别和处理。
二、数据采集和录入数据采集和录入是数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我们需要明确数据的采集目的和方式,并且制定相应的数据采集规范,以确保采集得到的数据符合要求。
在进行数据录入时,我们应当采用统一的录入格式和规范,避免人为的误差和失误,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
三、数据存储和备份数据存储和备份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步骤。
我们应当选择适合的数据存储介质,建立合理的数据存储结构,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制定相应的数据存储策略。
同时,为了防止数据的丢失或损坏,我们还应当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四、数据访问和权限管理数据访问和权限管理是保障数据安全和合规性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当为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权限级别,并且明确规定数据的访问流程和权限申请程序。
同时,对于敏感和重要的数据,我们还应当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加密、访问日志监控等,以预防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五、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是确保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我们应当制定相应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指标,并且定期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估。
对于存在数据质量问题的数据,我们还应当制定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并跟踪整改情况,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价值。
六、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是数据管理的核心工作,它直接涉及到组织的核心利益和声誉。
数字平台运营管理办法
数字平台运营管理办法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数字平台的运营管理工作,保证数字平台的稳定运行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数字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数字技术手段提供在线服务的平台,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数字平台的运营管理工作。
2. 运营管理原则•用户至上:用户的需求和利益应放在第一位,保证用户的权益和体验。
•合规经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运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信息安全:加强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保护用户和平台信息的安全性。
•公平竞争:保持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不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
•持续创新: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和平台价值。
•责任追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3. 运营管理措施3.1 用户运营•用户注册和认证:实名认证制度,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用户隐私保护:建立完善的用户隐私保护体系,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用户服务支持:建立用户服务支持机制,及时解答用户问题和解决用户反馈。
•用户权益保障:建立用户权益保障制度,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3.2 内容管理•内容审核机制:建立内容审核机制,审查和管理用户发布的内容,禁止违法和有害信息的传播。
•版权保护:加强对用户上传内容的版权保护,保护原创作品的合法权益。
•虚假信息打击:对发布虚假信息和虚假广告的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理。
•不良内容监测:建立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内容,维护平台秩序。
3.3 商业合作管理•广告管理:建立广告管理制度,确保广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商家合作:严格筛选商家合作伙伴,保证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供给。
•交易安全:加强交易安全管理,保护用户交易的合法权益。
•价格监管:加强对商品定价的监管,防止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3.4 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数据加密:加强对敏感数据的加密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防止数据丢失:加强硬件设施的管理,防止数据因设备故障而丢失。
数据中心数据质量管理办法
数据中心数据质量管理办法一、引言数据中心作为组织内部重要的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平台,承载着大量的数据资源。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提高数据的质量,制定数据中心数据质量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数据中心数据质量管理的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数据的高质量和可信度。
二、数据质量管理流程1. 数据质量评估数据质量评估是数据质量管理的起点,通过对数据进行评估,确定数据的质量问题和改进方向。
评估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包括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数据质量的依据。
2. 数据质量策略制定基于数据质量评估结果,制定数据质量策略。
策略中应包括数据质量目标的设定、数据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数据质量改进的措施等。
策略的制定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质量监控是数据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质量问题。
监控的指标包括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等方面的指标。
监控可以采用自动化工具和人工抽样的方式进行,确保数据质量的可控性和可持续性。
4. 数据质量改进数据质量监控的结果将作为数据质量改进的依据,根据监控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数据质量改进。
改进的措施可以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标准化等。
改进过程中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作,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5. 数据质量培训为了提高数据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内部应进行数据质量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数据质量的概念和原则、数据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等。
培训可以采用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数据质量管理要求1. 数据准确性数据准确性是数据质量的基本要求,数据中心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具体要求包括数据输入的验证、数据采集的精确性、数据处理的正确性等。
数据准确性的评估可以通过抽样检查和对照分析等方法进行。
数据管理办法
数据管理办法
数据管理办法包含资源使用、数据检索与检索工具选择、数据评价处理和分发、信息
安全等多个方面。
一、资源使用
1、数据管理者应负责确定有效的数据资源利用策略,如资源共享使用、现场管理等。
2、共享使用资源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
3、合理使用资源,以节约为原则,做到节约内部资源,最大化利用外部资源。
二、数据检索与检索工具选择
1、确定数据检索方式,如关键字检索,组合检索等。
2、利用合适的检索工具或服务进行数据检索,如数据库系统、网络检索工具等。
3、利用现有技术,选择最有效的检索方法和工具,以满足数据信息的最佳检索要求。
三、数据评价处理和分发
1、数据管理者应评价检索出的数据信息,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有
效数据进行后续分发。
2、根据指定的分发策略,使用适合的数据传输等方式,将有效的数据信息分发给指
定的数据信息使用方。
四、信息安全
1、数据管理者应负责建立和维护安全管理体系,防止未经授权访问和使用数据信息。
2、根据权限划分,应定期更新访问权限,并维护好用户、设备、策略等权限控制信息。
3、加强安全审计,定期对系统进行风险自查,强化安全控制,保障信息安全。
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大数据平台数据安全管理办法202x年x月xx日文件信息修订记录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职责分工 (2)第三章数据安全体系建设 (4)第四章数据安全日常管控 (6)第五章数据安全应急管理 (7)第六章人员管理及培训 (7)第七章受托方数据安全管理 (8)第八章数据安全监督检查 (8)第九章附则 (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本单位”)的数据安全管理,按照“运营合规、分级管控、高效预警、风险可控”的总体方针,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预防数据安全事件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内非涉密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单位数据安全保护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三同步原则:数据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应当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
(二)合法合规原则: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开展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数据处理活动。
(三)保密原则: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保密商务信息等数据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四)分级保护原则:根据数据的属性和使用场景等信息,对数据进行分级,并为不同级别配置不同的安全保护策略。
(五)最小化原则:数据处理时仅使用满足目的所需的最少数据,仅授予数据处理人员所需的的最小权限。
(六)安全可用原则:运用适当的管理和技术措施,确保以适当安全的方式处理数据,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保障数据全流程的安全保护,免遭诸如未授权访问、破坏、篡改、泄露或丢失等破坏。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本单位数据安全管理活动由数据安全领导小组统筹决策。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法
数据采集工作流程图见附2。
1、培训
数据采集前,评建办拟定数据采集工作方案,做好采集任务分工。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数据采集培训,讲解填 写数据采集平台填报方法及项目内涵,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要求。各单位的信息采集员务必参加培训,并具体承担本 单位的数据采集工作。
2、采集准备
数据采集前,由评建办统一向各数据采集单位提供数据采集平台的基础数据表:教师基本信息(含教工号,姓 名,教师类型等)一一人事处提供;专业信息(含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批准设置时间,首次招生时间,是否当年 招生等)•
4•各处室、二级学院、系(部)对相关条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报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 室。
第六条数据采集工作实施工作责任制,纳入各部门工作目标考核。
第三章数据采集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数据采集时间
为确保数据采集时效性,各部门要及时更新数据。各部门的日常数据采集和维护工作自行安排。上报省级教育 行政部门数据采集平台以学年为统计时段,即每年的9月1日至翌年的8月31日。各部门须在每年8月底前完成前一学 年全部数据的更新,并报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评估当年有特殊要求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3)涉及跨部门的数据采集时,由评建办指定某一部门负责填报,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不得推诿,并对填写 的数据负责。
4、数据审核与汇总
(1)各单位负责人对填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或错误,返回数据填报人修改,审核无误后,提交业务 归口部门审核。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数据采集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负责
(3)数据提交完毕后,由评建办负责对学院层面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提交评建领导小组审定、上报。评建办 负责起草学院层面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
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个行业和组织都面临着大量的数据产生和管理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提高数据的质量和价值,许多组织开始建立数据管理平台。
数据管理平台是一种集中管理和控制数据的系统,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集中化和共享化。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数据管理平台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框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为组织的决策和业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原则:数据管理平台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统一性原则: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 安全性原则: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 共享性原则:促进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 可追溯性原则:建立数据的追溯机制,确保数据的来源可查和数据操作可追溯。
-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完善数据管理平台,提高数据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三、组织结构和职责1. 数据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数据管理策略和规划,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数据管理工作,解决数据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和冲突。
2. 数据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数据管理工作,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3. 数据管理员:负责数据管理平台的日常运维和管理,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安全管理等。
4. 数据使用部门:各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使用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合法性。
四、数据管理流程1. 数据采集: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管理策略,采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
2. 数据清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包括去重、去噪、填充缺失值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存储:将清洗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中,建立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便于数据的管理和利用。
4. 数据分析: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组织的决策和业务提供支持。
数据管理办法
数据管理办法数据管理是现代组织和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据管理办法是指为了更好地收集、存储、处理和保护数据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在信息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无形的财富,因此,合理有效地管理数据对于实现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数据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数据管理的挑战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数据是企业和组织运营和决策的基础,同时也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源泉。
合理地管理数据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客户需求以及项目进展情况,从而更精准地做出决策。
同时,数据管理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保护个人隐私,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数据管理的原则包括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
准确性是指数据的真实、可信度,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
完整性是指数据必须包含全部相关信息,不能缺失重要内容。
一致性是指数据在不同的系统和环境中保持统一。
及时性是指数据及时跟进,及时更新,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这些原则是数据管理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企业和组织在制定数据管理办法时应该充分考虑。
数据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数据收集、存储、清洗、分析和保护等环节。
数据收集是指从不同渠道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数据存储是指将数据存储在合适的数据库或服务器中,以便后续的使用和分析。
数据清洗是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重复数据、纠正错误信息和填充缺失信息等。
数据分析是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数据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如设立访问权限、加密数据等。
然而,数据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个人和企业的数据越来越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滥用。
因此,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机制和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是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高昂的问题。
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数据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管理。
数据中心数据质量管理办法
数据中心数据质量管理办法一、引言数据中心作为企业或机构的核心部门,负责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资源。
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因此,建立和实施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对于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营和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二、数据质量管理目标1.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 确保数据的及时性,使数据能够及时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
3. 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4. 优化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流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三、数据质量管理原则1. 数据质量责任制:明确数据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团队,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2. 数据质量评估:定期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发现数据质量问题并及时解决。
3. 数据质量监控: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质量问题。
4. 数据质量改进:根据评估和监控结果,制定数据质量改进计划,优化数据质量管理流程,提高数据质量水平。
5. 数据质量培训:定期组织数据质量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质量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四、数据质量管理流程1. 数据质量评估流程(1)确定评估指标: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确定评估指标,如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等。
(2)收集评估数据:收集与评估指标相关的数据,包括数据源、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处理过程等。
(3)评估数据质量:根据评估指标,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识别数据质量问题。
(4)分析评估结果:分析评估结果,找出数据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5)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数据质量改进计划,明确改进措施和责任人。
2. 数据质量监控流程(1)确定监控指标: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确定监控指标,如数据准确性、数据完整性、数据一致性等。
(2)建立监控机制: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环节的监控。
(3)监控数据质量:根据监控指标,对数据进行质量监控,及时发现数据质量问题。
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推进空间治理数字化改革,规范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运行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运行、服务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平台定义】本办法所称的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指以自然空间、人造空间和未来空间为对象,按照一库一图一箱X场景的总体架构,运用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方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依托T本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遵循空间数字化、数字可视化、协同网络化、治理智能化的工作路径,构建的T本化、精准化空间智治智能底座。
平台通过打造多规合一、空间保护、空间利用和空间安全四大应用,实现空间精准分析、整体优化、高效利用、依法保护、科学治理,有力促进自然空间山清水秀、人造空间绿色高效、未来空间整体优化。
第四条【平台定位】平台是全省数字化改革的数字空间智能底座,为全省空间治理工作提供统一底图、底数、底线和智能工具,是国土空间要素管理利用的唯一平台。
对于平台已具备的相关空间功能服务,各级各部门应当直接使用,不得重复建设。
所有与空间治理工作相关的数据、工具、场景应当统一集成至平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与空间治理相关的数据归集、共享等工作,纳入数字政府建设等相关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平台管理工作所需经费。
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_办法_
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已经20xx年10月9日省人民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文是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欢迎阅读!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政务数据管理,推进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加快“数字福建”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政务数据采集处理、登记汇聚、共享服务、开放开发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务数据管理,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政务数据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依法经授权、受委托的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和公共服务企业(以下统称数据生产应用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采集和获取的或者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所产生的数据。
第三条政务数据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并遵循统筹管理、充分利用、鼓励开发、安全可控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务数据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政务数据管理和开发利用中的重大问题,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省、设区市人民政府承担政务数据管理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数据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政务数据的统筹管理、开发利用和指导监督等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政务数据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政务数据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数据生产应用单位应当依照职责依法采集处理政务数据,做好政务数据登记汇聚、更新维护,开展共享应用和公共服务,配合数据管理机构做好开放开发工作。
第七条技术服务单位可以根据授权或者委托承担政务数据登记汇聚、共享应用、公共服务、开放开发的技术支撑,以及有关平台建设运行、安全保障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第八条数据管理机构应当对数据生产应用单位政务数据采集、登记、汇聚、共享、服务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技术服务单位服务监督评价,评估检查政务数据开放开发情况,及时纠正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数据管理办法
数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XX的数据管理水平,规范数据管理工作,促进XX 数据的规划、整合、共享、开放和应用,充分发挥数据管理在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XX的数字化转型,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一)本办法适用于XX数据管理工作。
(二)XX所属各单位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单位数据管理办法。
第三条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XX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形成或获取的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内部数据是经营和管理中直接产生,外部数据是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获得。
涉密的数据处理活动,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XX数据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原则(一)统筹规划。
对XX的数据管理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安排。
(二)汇聚整合。
进行数据的汇聚管理和数据管理应用的整合使用。
(三)有效应用。
切实推动数据管理规划的实行,以及数据管理应用的统一使用。
(四)保障安全。
数据的安全管理作为重点,要始终贯穿数据管理的全流程。
第二章数据管理组织与职责第五条由数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对XX的数据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监督考核。
第六条数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信息智能化系统建设领导小组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XX部),主要职责包括: (一)协调并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管理相关工作。
(二)指导XX各业务部门、所属单位、重点数字化项目的数据管理工作。
(三)决策并协调解决数据管理领域重大事项。
(四)对XX的数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
第七条XX相关部门职责(-)XX部负责推进数据中台建设工作,并统筹协调数字中台与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集采等系统连通,形成支持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应用。
(二)财务部负责推进财务数据的分析应用工作,协调NCC与数字中台等系统的连通。
(三)人力资源部负责推进人力资源数据的分析应用工作,并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数字中台等系统连通。
云平台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云平台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根据您给出的题目,《云平台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以下是根据合同格式书写的文章:合同编号:XX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甲方: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地址:XXXXXXXXXXXXX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电子邮箱:XXXXXXXXX乙方: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地址:XXXXXXXXXXXXX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电子邮箱:XXXXXXXXX鉴于甲方为云平台提供商,乙方为云平台使用者,为确保云平台数据的安全和保护双方的权益,双方达成以下协议: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云平台:指甲方提供的包括硬件、软件、网络设备和云服务等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与存储平台。
1.2 云平台数据:指乙方在云平台上传、保存、管理的各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
1.3 数据安全:指云平台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法律合规性等方面的保障。
1.4 保密信息:指与本合同相关的所有技术、商业、财务、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信息,无论是书面或口头形式。
第二条:数据安全管理责任2.1 甲方责任:2.1.1 确保云平台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保护云平台数据的保密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复制、篡改等行为。
2.1.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风险评估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2.1.3 维护云平台的正常运行,保障云平台数据的可用性,如因甲方原因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甲方应负责恢复数据,并以乙方选择的方式进行赔偿。
2.1.4 保护乙方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不得将乙方的数据和信息用于非法用途、向第三方泄露或提供。
2.2 乙方责任:2.2.1 保障上传至云平台的数据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存储、传输任何含有违法内容的数据。
2.2.2 对云平台的账号和密码等登录凭证进行妥善保管,不得将其提供给他人,如因乙方原因导致账号信息泄露或遭受损害,乙方自行承担责任。
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办法
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办法1. 引言数据中心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承载着庞大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
为了保障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营和数据安全,制定本《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办法》。
2. 数据中心运营管理职责2.1 运营管理组织机构数据中心应设立专门的运营管理组织机构,负责数据中心的日常运维管理和规划,该组织机构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中心设备与设施的维护与保养;•数据中心的机房布线、空调及供电设备的规划和维护;•数据中心网络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数据中心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数据中心备份与恢复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2.2 运营管理规范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应遵循以下规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日常维护和巡检工作按计划进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健全的权限管理制度和监控系统,保证数据安全和机房安全;•建立完善的备份与恢复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定期进行数据中心设备性能评估和容量规划。
3. 运营管理流程数据中心的运营管理流程应包含以下关键步骤:3.1 设备维护与保养流程数据中心设备维护与保养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定期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巡检和故障排除;•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如清洁设备、更换零部件等;•记录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结果和过程;•对设备进行维修和升级。
3.2 空调及供电设备管理流程数据中心的空调及供电设备管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确保空调和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巡检和保养空调和供电设备;•针对空调和供电设备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建立空调和供电设备的维护记录。
3.3 网络设备管理流程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管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巡检和保养网络设备;•针对网络设备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管理和维护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建立网络设备的维护记录。
3.4 安全策略制定与执行流程数据中心的安全策略制定与执行流程包括以下步骤:•制定数据中心的安全策略和安全规范;•建立安全监控系统,监控数据中心设备和网络的安全状态;•定期对数据中心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对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修复和处理;•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响应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银行文件关于印发《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总行直属分行,苏州、三峡分行: 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从2007年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两期项目建设并推广部署到各分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分行的应用和数据共享水平,充分发挥统一的技术工具和共享基础设施优势,以便更加高效地为总分行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特制定《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X年X月XX日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章业务需求管理与实现第四章数据质量管理第五章平台版本管理第六章基础设施管理第七章系统运行、监控及用户管理第八章数据管理及安全第九章奖惩管理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和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实施和运行管理工作,防范实施及运行风险,支持保障分行业务营运和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发挥统一的技术工具和共享基础设施优势,整合各分行提出的需求,降低全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整体实施成本,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涉基本定义(一)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开发和数据服务的统一平台,是全行数据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行操作型数据存储系统和数据仓库等系统在分行的延伸。
平台主要提供面向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数据传输、存储、加工和展现服务,用于支持和整合管理分析类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
通过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逐步统一全行业务指标口径,利用统一的数据模型、数据标准、基础设施和工具,在满足分行差异化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投入,实现信息共享。
(二)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主要指支撑分行后台经营管理和满足外部监管要求的各类应用。
(三)实施及运行管理工作主要指平台的日常运行管理,包括平台基础设施管理以及基于平台的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业务需求管理与实现,数据质量管理,平台版本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运行、监控及用户管理,数据管理及安全等。
(四)全行性应用指总行统一开发,或分行开发经总行评估认定,统一在分行部署的应用。
第三条平台实施及运行管理遵循的原则(一)资源共享原则。
平台基础设施为基于平台的所有应用共享,原则上不为单一应用配置独立资源。
(二)规避数据重复存储原则。
平台内的数据原则上不得重复存储,不得复制到平台以外使用,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架构批准的除外。
(三)统一标准原则。
平台实施及运行管理遵循统一基础设施、统一系统软件、统一数据模型、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开发工具原则。
(四)按需返还数据、授权使用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原则。
总行根据业务需要,经审批后及时返还数据,分行负责数据安全及根据业务授权使用数据。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总行和境内一级分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总行信息中心是平台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平台的业务总体规划、业务需求统筹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及相关制度建设等,具体如下:(一)负责依据全行业务发展战略和外部监管要求,制定平台的业务总体规划,牵头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办法。
(二)负责收集、分析、审核、整合总行业务部门提出的基于平台的各类业务需求,包括数据和应用需求。
(三)负责和总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共同审核、确认分行信息中心提出的返还数据的需求,组织实施数据返还分行工作;负责平台各业务参数的调整工作。
(四)负责组织对分行平台运行管理和应用情况的调研和合规性检查,负责收集平台日常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业务问题商业务部门分析解决,技术问题提交信息技术管理部分析解决。
(五)组织分行落实完成总行业务部门提出的临时性业务需求。
(六)负责平台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数据质量管理工具需求,协调有数据质量问题的系统业务主管部门,推动数据质量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七)配合相关业务部门对全行性应用的推广和组织全行的相关业务培训工作。
(八)负责对数据质量、业务需求、应用效果等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第六条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是平台的技术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规划、架构管理、技术方案制定、信息技术项目审核、组织需求实现等,具体如下:(一)负责制定平台建设技术规划。
(二)对分行基于平台的开发计划进行审批。
(三)负责平台总体技术架构。
根据全行科技应用总体架构决策平台需求实现方式。
(四)负责平台公共组件及全行性应用开发、技术培训和推广。
(五)负责平台的技术支持及数据质量问题技术解决方案实施,指导分行的日常运维管理。
(六)负责平台配置管理和容量规划。
(七)负责对分行的架构执行、开发、测试、运维、安全等管理进行考核。
(八)负责制定平台风险等级策略和应急方案指导意见。
第七条分行信息中心是分行平台的业务主管部门,应配置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人员,负责分行平台的业务需求管理、用户管理、数据质量管理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管理工作,具体如下:(一)负责收集、分析、审核、整合分行基于平台的业务需求,牵头组织相关业务部门配合信息技术管理部的开发和测试工作;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和信息技术管理部实现总行提出的临时性业务需求。
(二)负责对分行各业务部门使用平台、查询数据的授权管理。
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制定用户管理及权限分配方案,负责具体用户申请和权限设置等工作。
(三)负责向总行信息中心提出返还数据的需求。
(四)牵头组织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配合业务部门组织对相关应用进行全分行的推广和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工作,并监督应用在分行的推广使用情况。
(五)负责本分行平台数据质量的日常监控和分析工作。
(六)负责平台日常的业务数据处理和业务运行监控工作,提出平台业务增长量。
(七)负责从业务运行管理上提出系统风险等级策略,制订相应的业务应急计划,组织业务应急演练。
第八条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是分行平台的技术主管部门,负责本分行平台建设规划、架构执行管理、本分行应用技术方案制定、信息技术项目审核、组织需求实现等,具体如下:(一)负责制定本分行平台建设技术规划。
负责审核本分行基于平台的开发申请。
(二)负责本行应用开发、技术培训和推广。
(三)负责平台的日常技术运维及数据质量问题技术解决方案实施。
(四)负责配合总行开展平台配置管理和容量规划。
(五)负责平台数据安全管理,根据风险等级策略,制订相应的技术应急计划,组织技术应急演练。
第九条总、分行业务部门是业务需求提出部门,参与业务需求实现过程中的业务需求分析、开发、用户测试及上线推广等工作。
负责牵头实施的管理分析类应用的业务参数维护,参与平台的数据质量管理工作。
(一)总行业务部门负责向总行信息中心提出全行性的基于平台的管理分析类业务需求;分行业务部门负责向分行信息中心提出分行基于平台的业务需求。
(二)配合信息中心审核分行相关返还数据的需求和制定与业务相关的数据质量检查规则,同时对平台出现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已查明的数据质量问题。
(三)对牵头开发的应用系统,如涉及在分行综合数据平台部署的,负责组织业务测试、培训和推广。
(四)提出运行服务水平需求,参与相关项目开发、测试,牵头组织本部门提出的相关项目的推广。
第三章业务需求管理与实现第十条总行业务需求管理与实现(一)总行信息中心每年度向总行各业务部门征集一次基于平台的业务需求,经分析、整合并商相关总行业务部门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后,需要立项的业务需求分以下情况处理:(1)对于统一立项的业务需求,由总行信息中心作为项目提出部门形成立项相关材料提交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组织立项并实施。
(2)对于不统一立项的业务需求,需求提出部门依据总行信息中心排定的优先级将整合后的需求提交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组织立项并实施。
(二)对于无需通过立项实现的业务需求,由总行信息中心牵头商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组织实施。
(三)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对其他业务部门提交的业务需求,经分析适合基于平台开发或优化的,提交总行信息中心按上述条款执行。
(四)对于需要立项实现但在年度需求征集时未及时提出的业务需求,原则上纳入下一年度计划。
(五)总行信息中心分析整合分行信息中心提交的数据返还需求。
对审核同意的需求,由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组织实施。
(六)总行信息中心和信息技术管理部将不定期组织分行交流基于平台的应用开发经验,对各分行自行开发的成果进行评估,筛选有推广价值的成果,由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后确定具体的推广计划和方案。
第十一条分行业务需求管理与实现(一)分行信息中心每年度向各业务部门征集一次基于平台的业务需求,经分析、整合并经相关分行业务部门和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后,需要立项的业务需求分以下情况处理:(1)对于统一立项的业务需求,由分行信息中心作为项目提出部门形成立项相关材料提交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组织立项并实施。
(2)对于不统一立项的业务需求,需求提出部门依据分行信息中心排定的优先级将整合后的需求提交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组织立项并实施。
(二)对于无需通过立项实现的业务需求,由分行信息中心牵头由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组织实施。
(三)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对其他业务部门提交的业务需求,经分析适合基于平台开发或优化的,提交分行信息中心按本条上述条款执行。
(四)对于需要立项实现但在年度需求征集时未及时提出的业务需求,原则上纳入下一年度计划。
(五)分行信息中心收集、分析、整合本分行数据返还需求并报总行信息中心审核。
(六)分行基于平台的开发计划须报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对于审批同意的开发计划,分行信息中心及时将相应的业务需求报总行信息中心备案,总行信息中心整理后,提交总行相关业务部门。
第四章数据质量管理第十二条数据质量检查规则的确定(一)由总行信息中心根据总分行的业务需要,收集和整理平台基础数据层和汇总层的数据质量业务检查规则,并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审核确定。
(二)各分行信息中心根据分行业务的需要,收集和整理各分行特色数据的数据质量业务检查规则,并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和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审核确定。
(三)数据质量技术检查规则由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和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收集、整理和确定。
第十三条数据质量检查规则的开发与维护(一)由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负责平台基础数据层和汇总层数据质量检查规则的开发和测试上线工作,总行信息中心负责组织相关业务部门配合完成检查规则的测试工作。
(二)由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负责分行特色数据层的数据质量检查规则开发和测试上线工作,分行信息中心负责组织相关业务部门配合完成检查规则的测试工作。
(三)根据各分行自身数据质量状况,分行信息中心商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启动和调整数据质量检查规则的运行并监控运行情况。
第十四条数据质量问题的收集和处理(一)分行信息中心负责按时对检查规则的运行结果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及时进行登记。
(二)分行信息中心负责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和信息技术管理部对数据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问题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以及解决途径,并提交相关方对问题进行处理,同时对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