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最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千古风流人物 (有文采,有功绩;杰出的 ) ②一尊还酹江月 ( 同“樽”,酒具。 ) ③ 雄姿英发 ( 卓越不凡 )
正确诵读:读准音,读顺句,注意语调和节奏,
体会作者感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 [guān]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lè i]江月。
预习检测一
• 1. 苏 轼 , 字 , 号 ,四川眉州人,北宋 文学家、书画家。与父 , 弟 ,并称 。苏 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一扫晚唐 五代以来文人词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 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预习检测二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纶巾(guān )华发( huā )强虏 ( lǔ ) 酹( lè )江月 i
年 纪 : 47 岁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屡遭不幸 功业无成
作者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寄寓了什么感情?
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 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仰慕周瑜的 年轻有为,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 业无成的感慨。
衬托
自主学习三 • 这首词应怎样诵读才能体现作 者的情感?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 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 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 豪迈之情。
主题小结
• 这首词上阕主要写赤壁的 景色 , 下阕主要 写人物 事迹 , 篇末借怀古抒发 感 慨 ,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的 崇敬之 情 和对自己 壮志难酬 的感慨。
自主学习
找出描写周瑜的句子,思考:
1、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春风得意、卓越不凡
风度翩翩,从容优雅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指挥若定、从容应敌
作者从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对比?
年 纪 : 34 岁
形象:雄姿英发
职位:东吴都督
生活:幸福美满 成就:功名显赫

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 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 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 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 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他又特 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 历史的潮流而被荡涤了,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 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 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 地上祭奠江月。
自主学习
1、题目为“赤壁怀古”,上片中写了赤壁哪些 景观?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上片的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宏伟、 壮阔、气势磅礴。 ① 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 了绝好的铺垫。 ②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 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 词风。
•上片中哪句话写的最好?赏析 一下。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
情怀:写了途遇大雨吟啸徐行的场景,表达了不管 风吹雨打,旷达豪放的精神和超然洒脱的心态。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 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 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 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 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 峭的高度。 • ——余秋雨《苏东坡的突围》

精神启迪
•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 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 的心态去面对,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 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 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精神启迪
在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 。他祟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颂扬陶渊明 的人生态度,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 思想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苏拭一生始终没有真 的归隐过,这说明,即使严遭挫折,他的基本思 想还是在儒家的用世观念界内。因此,对苏轼的 归隐意向,只能看作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 心理宽慰,这充分体现出苏轼淡薄功名的宽阔胸 襟和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 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 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 尊/还酹∕江月。
1083
《浣溪沙》
在贬谪到黄州的初期,苏轼是低沉、苦 闷的,但他很快从中逃离出来。毕竟他是 一个洒脱旷达的人。面对人生的困境,他 没有颓废,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乐 观的心态去面对,去挑战。所以,他战胜 了生活,战胜了自我。所以,我们才看到 ,黄州时期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看 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随遇 而安的旷达之人。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中那些字写得 生动、传神?
乱:岸边山岩之险怪
穿:陡峭山崖的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大
诗人采用比喻、拟人、 夸张等手法,选用了 “穿”“拍”“卷”三 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 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 拍击江岸的波涛汹涌有 力;翻卷而起形成簇簇 浪花,宛如堆堆白雪, 气势雄伟、壮阔,向我 们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 浪图。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 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凉北望。 《西江月》写于1080年,被贬黄州第二年。
《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赋》写于1082年, 被贬黄州第四年。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 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 黄鸡。《浣溪沙》写于1083年,被贬黄州第五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明)
文综之家 http://www.sdwzzj.cn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豪迈词雄伟 壮观的词风。 2、学会剖析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 体会意境. 3、领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健康的人 生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合作探究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有两种解释, 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 比较达观;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 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那一种 是对的?
消 极
达 观
• 请根据整首词,联系苏轼的生平、思想和写作背 景,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有根有据,能自圆其 说即可。 • 讨论方向提示: 观点一:诗句含有消极成分,与前文的豪壮情调 不合。 观点二:自我安慰之辞,诗人在身心受到巨大打 击时的自慰之辞。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
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 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 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 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跟踪练习: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 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 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雨具:代指拿着雨具的仆人。 这首词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资料链接
周瑜,字公瑾,年少的时候和孙策关系很 好 。孙策当权后,领兵相助,多次击败敌人 。公元198年,任建威中郎将, 时年24岁,吴 中皆呼“周郎”, 娶小乔为妻。孙策病故后 ,孙权接位,周瑜帮助孙权削平江东部分不服 势力。公元208年,任前部大督,率精兵3万, 联合刘备军,巧用火攻计,大败曹操于赤壁。 年仅34岁。公元210年,向孙权献计发兵取蜀 地,赶回江陵备战的途中病发身亡,年仅36岁 。
封建士大夫寄情山水,向山川明月诉胸中郁积之情, 正体现其洒脱旷达的一面。当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内 心苦闷无法摆脱时,就登临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是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时采取的 寻求精神上解脱的一种途径。孟子“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寄情江河山月,保持独立人格,不失个性的 高洁、人格的尊严,这本身就体现着一种壮美、具有 一种阳刚之气,是至高无上之美。因此,苏轼酹江月 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他的这种洒脱情怀,也正 合了这首词的豪放特点。
黄州贬谪时期的苏轼(1079——1084)
时间 1080 词作
《西江月》
诗句
思想感情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 人生空幻 凄凉北望。 壮志难酬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明月。
1082
《念奴娇》
时运不济 超脱旷达
1082
《赤壁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 将白发唱黄鸡。
看淡人生, 思想超脱 热爱生活 旷达乐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