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疫情案例201512
芜湖某中学一起聚集性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木论
著 术
芜湖某 中学一起 聚集性肺 结核疫 情 的流行病 学调查
程周祥 ,胡礼军 ,方益荣 。 ,李永霞 ,王 荣
摘要:目的 查 明学校肺 结核暴发 疫情的分布 、性质和 影响 范围,为正确 处理 疫情提供依据 。方法
对
该校 出现疫情的高三年级学生全部进行胸部x线检查 、P P D 实验 、痰涂片检查和查验卡介苗接种后 留下
作者 简介 :程周 祥 ( 1 9 6 4 . ) ,男 ( 汉族 ) ,安徽 省怀 宁市 人 ;大学 本科 学
历 ,学 士学位 ,主任 医师 ; 1 9 8 7 年 复旦 大学 上海 医科 大学 卫 生学专 业 毕业 ,现任 安徽 省芜 湖市 C D C 副 主任 、芜 湖 市预 防医 学会 理事 、芜 湖市
染性肺 结核 学生隐瞒病情长期在校上 学引发 的学校 结核病 疫情暴发 。 关键词 :肺结核 ;暴发:调查
中 图分 类 号 :R 5 2 ;R1 8 1 . 2 文 献标 识码 :A
这是一起 由 传
Ep i d e mi o l o g i c s u r v e y o n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o u t b r e a k wh i c h h a p p e n e d a t a h i g h s c h o o l i n
一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注: ( ) 内 数 字 为 构 成 比/ %。
班 全体学 生及 任课 教师共 计 8 6人 , 其 中学 生 7 8名 , 教
师 8名到 医 院进 行 了胸透 检查 。检查 结果 共有 3名学
生诊 断 为疑似 肺结 核 , 其 中 2名 学 生被 确 诊 为 活 动性 结 核病 , 痰 涂 片 阴性 ; 另 外 1名 住 院治 疗 , 待 确 诊 。此 后, 3月 1 3 —1 8日学 校 又陆续 出 现 2例 疑似 肺 结核 患 者, 截止 3月 1 8 F t , 该 校 共 发 生 6例 肺 结 核 和 疑 似
【 关键词 】 流行病学研究 ; 学生 ; 潜伏性结核病 ; 卫生调查
似病 例 采 用 统 一设 计 的个 案 调 查 问 卷 进 行 调 查 。 结
核 菌素 试 验 硬 结 直 径 ≥1 5 mm 或 局 部 有 水 泡 、 坏死 、 淋 巴管 炎均 为强 阳性 J , 进一 步做 x线胸 透 。肺 结 核
王焕珍 , 常建华 , 李朋娟
河南省鹤壁市疾病 预防控制 中心 , 4 5 8 0 3 0
【 文献标识码 】 A 【 中图分类号 】 R 1 8 1 . 8 1 R 5 2 1 【 文章编号】 1 0 0 0 - 9 8 1 7 ( 2 0 1 5 ) 0 4 - 0 6 1 8 - 0 2
【 作者简 介】 王焕珍( 1 9 6 9 一 ) , 女, 河南焦作人 , 大学本 科 , 副主任 医
师, 主 要 从事 疾 病 控 制 工 作 。
3 病 例 人群分 布
4 2例 确诊 肺结 核 患者 中男 性 9例 , 女性 3 3例 , 男 女 比为 1 : 3 . 6 7, 发 病 年 龄介 于 1 5~1 9岁 , 均为学生 。 患者 分布 在 4个 年 级 1 3个 班 级 。痰 涂 片 或 培 养 结 核
辽阳市2起校园肺结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分析
辽阳市2起校园肺结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分析2010年6月中旬和2012年11月下旬,辽阳市2所学校发生肺结核暴发疫情。
我们前往现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1)发病情况:2所学校分别位于辽阳市辖的一个县及一个县级市,卫生设施、环境条件良好。
A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有48个班级2500名学生(初中31个班级1618人,小学17个班级882人),教职工122名,住宿学生2240名,其中初中住宿生1540名。
6月18日—7月14日共发生肺结核病例12例,患病学生分布在2年7班1例,3年1班1例,3年2班1例,3年6班5例,3年8班2例,3年10班2例。
本次事件涉及6个班级,共283人。
罹患率为4.24%。
B校为高级中学,共有78个班级4491名学生(其中住宿生2641人,走读生1850人)、教职员工423人。
其中一年级27个班1361名学生,二年级25个班1528名学生,三年级26个班1602名学生。
11月23日—12月19日共发生肺结核病例6例,患病学生分布在三年4班1例,三年12班2例,三年13班3例,本次事件涉及3个班级,共189人,罹患率为3.12%。
(2)流行病学特征A校发病年龄为15岁—17岁,其中15岁3例、16岁8例,17岁1例。
12例病人中,男生10例,女生2例,12例病例中11例集中在初中三年级。
B校发病年龄为18岁和19岁,其中18岁2例、19岁4例。
男生2例,女生4例。
6例病例全部发生在高中三年级。
2.处置措施疫情发生后,各级卫生、教育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指派专业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一是患病学生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二是指导学校加强环境卫生和公共场所保持通风,保证阳光充足,对患病学生所在教室、宿舍及经常活动场所进行消毒。
三是加强肺结核疫情主动监测,对学校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实行每日病例逐级上报制度。
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目前 , 全球约有 2 0亿人感染结核杆 人 卫生进行卫生学调查 。 为确保调查质 2 0 1 5年 2月 2 6日, 至 3月共发生 5例 ,
菌, 每 年 新发肺 结核 患者达 ( 8 0 0 ~1 0 0 0 ) 量, 调 查均 由流 行病 学 专 业 人 员参 与 , 并 均为 男性 , 发病年龄 l 6~ 1 8岁。 万, 死亡近 3 0 0万 … 。 我 国面 临 的 防 控形 予 以统 一 培 训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对象
部平 片 和 临床 诊断 为 结 核 性 胸膜 炎 。密
2 . 1 疫情概 况
首例 患者无结核病史 , 切 接 触 班 级 强 阳性 率 高 于 对照 班 级 ,差
该技工学校 位于该 县高教 但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 其父于 2 0 1 4年 异有统计学意义 = 5 . 1 8 , P< 0 . 0 5 ) 。
涂片等检查方法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 并采取一系列疫情处置措 施。 结果
首例肺结核病例所在的 l 4机 电班及
相邻 2个班级作为密切接触班级共 1 2 7 名师生 , P P D实验强 阳性 1 1 人, 强阳性率为 8 . 6 6 %( 1 1 / 1 2 7 ) , 其 中 4例学
生胸部平片异常 , C T检查 3例确诊 , 罹患率为 3 . 1 5 %; 对照班级 1 4数控班和 1 3 机 电班 8 3名师 生, P P D实验强阳
3 讨 论
园区 , 总面积 9 0 亩, 建筑面积 2 . 7 万 m 。 5月 2 0日确 诊 为I I I 型 上, 卜 l 中、 痰 菌 4+ 教学楼 3 幢, 实验楼 2 幢, 学生寝室 2幢, 活动性肺结核 , 在县疾控中心抗结核治疗
某校同一班级两起结核病疫情的调查与教训
•666•江苏预防医学2019年11月第30卷第6期Jiangsu J Prev Med,Nov.,2019,Vol.30,No.6・疾病防治•某校同一班级两起结核病疫情的调查与教训印伟让,薛浩监1.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盐城224000,2.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目的分析某技校两起结核病疫情均被波及的某班学生筛查结果,为完善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经验教训。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两起疫情后该班级学生的疫情筛査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该学校2015年,2018年各发生一起聚集性结核病疫情,病例各18、9例。
其中.145201班在两起疫情中均被涉及,分别发现1、2例,其中1例在第1起疫情中发病后未完成规范化治疗,是第2起疫情的首发病例。
145201班2018年结核菌素试验(PPD)筛查感染率(65.5%)和强阳性率(24.1%)均高于2015年(感染率5.9%,强阳性率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V0.05);2018年PPD筛查有14名由阴性转阳性(10中度阳性,4强阳性),转阳率60.9%(14/23),且13名平均直径增加>10mm。
第1起疫情后,除病例外,胸片筛查均无异常;第2起除病例外,有40.0%胸片出现肺纹理增多增粗。
结论病例不规范治疗、发现延迟是引发第2起聚集性疫情的根源。
应加强落实晨检、因病缺课报告制度的落实,预防性服药有可能降低PPD筛查的结果和等级。
关键词:结核病;筛查;聚集性疫情;学校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070(2019)06-0666-02结核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学校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切。
近年来,虽然我国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呈缓慢下降趋势闪,但多地在校学生结核病疫情有明显回升趋势⑷,部分学校反复发生肺结核聚集性疫情⑷,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我国现有许多非教育部门隶属的学校,疫情处置机制尚不通畅。
山东烟台一起学校肺结核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山东烟台一起学校肺结核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2006年4-5月,山东省烟台市某中学先后发现24例肺结核病患者,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现将该起结核病爆发疫情流行病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1 事件经过2006年4-5月,烟台市某医院报告,某中学高二年级5班先后发现3例肺结核病人。
对该校高一、高二2个年级29个班共1 877名学生全部进行PPD检查,强阳性反应者545人,占29.04%。
对强阳性反应者进一步进行胸部X线检查,并对其中的疑似病例进行CT检查确诊;高三年级学生和相关教职员工及确诊病例的亲属均进行胸部X线筛查。
经市、区两级结核病防治专家集体诊断,确诊24例肺结核病病人,收住院治疗。
与此同时,对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进行定时通风、消毒;对PPD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对全体师生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加强疫情监测。
采取这些措施后,未出新发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 流行病学调查首例病人,男,19岁。
患者于2005年4月因咳嗽、胸痛曾先后4次到社区门诊就医,均以“感冒”给予输液治疗。
病情一直不见好转,无奈休学。
2005年8月,自觉症状减轻后复学,插班于高二年级5班学习。
2005年10月下旬再度因咳嗽、腹痛多次到个体诊所诊治,病情不见好转,再度休学。
2006年3月25日到肺科医院就诊,确诊为重度肺结核病收住院治疗。
胸片显示:双肺可见广泛散在的索片状、云絮状密度不均影,内有多个透明区。
实验室检查:血沉快,痰涂片抗酸杆菌(++++)。
24例肺结核病人均为高二年级师生,其中高二(5)班13例,相邻的高二(4)班7例,高二(6)班2例,高二(7)班和高二(12)班各1例。
相距较远的班级无病例发生。
24例病人年龄为17~19岁的有23人,29岁1人,其中男性8例,女性16例;走读师生18例,住校生6例;高二(4)班3名女生住同一宿舍,高二(5)班2名女生住同一宿舍。
24例患者中9例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占37.5%;其余15例无明显肺部症状,占62.5%;痰涂阳性2例,余为阴性。
学校突发肺结核学生的处理实例
学校突发肺结核学生的处理实例案例背景学生刘某,是我校初三同学,该生在校期间表现相当活跃,不仅作为班级的班长能够协助班主任处理好班级事务,每年寒暑假更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于春节后返回学校,在回校当天夜里,该生激烈咳嗽,伴有轻微咳血症状。
同宿舍其他同学以为该生在家期间因参加春节活动过多,导致身体有部分不适,不以为然。
班主任在第二日了解情况后,认为病情并不简单,迅速带该生到医院诊治,被查出疑似肺结核后,迅速转院至上一级医院,至此确诊为肺结核,并确认具有一定传染性。
2.案例解析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传染病突发事件。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
肺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我们国家的传染病防治法当中它是属于二类传染病。
但并不是所有结核患者都具有传染性。
一般来说肺结核如果不是开放性的肺结核,一般它是不会传染的,现代研究证明,在结核患者中,只有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患者才有传染性。
这类患者,医学上称为排菌患者,他们是结核病的传染源。
有了传染源,结核菌还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传染给别人。
呼吸道传播是结核菌传染的主要途径。
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大量含有结核菌的微小痰沫排放至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痰沫,即会受到传染。
虽然不是所有肺结核病人都会带有传染源,但对于一些不了解肺结核病理和传染性的人来说,肺结核似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肺结核患者有非常大的排斥和抗拒心理,很多人不愿意和肺结核患者有过多接触,一旦身边有发现肺结核患者更是惊恐万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恐慌。
这种盲目的恐慌,对校园疾病预防,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在遇到这种突发性疾病时,一定要有充分的应对。
3.解决方案在本案例中,班主任在发现该生异常情况后,及时将该生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在确诊为肺结核后,该班主任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起学校结核病疫情的调查处理
一起学校结核病疫情的调查处理2012年1月11日我省某高中有1名学生确诊为涂阴肺结核病人,考虑之前不久还确诊两例结核病人系其同班学生,当地结核病防治所立即启动学校结核病应急预案,上报疫情并采取控制措施,有效的控制疫情的扩散。
至3月9日未发现新结核病病例,并对结素试验强阳性学生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预防投药,此次集中暴发疫情共确诊学生结核病患者8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该高中是一所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区属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20人,其中男生526人,女生494人;住宿854人,走读166人;教职员工63人。
设有教学楼1栋,宿舍楼2栋;高一7个班,高二6个班、高三5个班;教室面积60m2,平均每班学生56人;宿舍87个,宿舍面积每间20m2,住10-12人。
2 疫情发生情况2011年5月原高一六班(即现高二六班)学生A确诊肺结核,该患病情较重,有空洞,抗酸杆菌阳性(4+)。
当地结防所立即向学校通报疫情,当时即采取了疫情控制措施,要求其密切关注该班级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症状立即检查,并且做好消毒、通风工作,排查中未发现其他病例。
2011年9月6日高二六班学生B,2012年1月11日该班学生C又相继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和Ⅲ型肺结核(涂阴)。
在当地结防所考虑到之前的两例疫情,立即向学校提出疫情控制措施并全面排查,经过X光胸片筛查和痰涂片检查,此次集中暴发疫情共有8例确诊病例,均在同一班级,不同宿舍,1例涂阳,7例涂阴。
4名学生有咳嗽、咳痰、低热、乏力等症状,4名学生无任何症状。
3 处理措施3.1确定疫情,核实诊断。
由专家小组对学生疑似结核病人临床症状、结素试验结果、胸片结果、痰涂片检查结果进行讨论,综合分析,确定是否为结核病患者。
3.2 隔离治疗传染性和重症肺结核学生患者,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1]要求,严格执行休学和复学标准。
3.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并进行接触者筛查。
某中学一例结核病暴发疫情现场调查分析
其 资 质 规定 为 医疗 从 业人 员 , 进 行 专业 培训 和 考 并
核, 在现 阶段 , 其应 至少 具备 国家 劳动 部 的 “ 眼镜 验 光 员 ” 书和视 光 或 医疗 背 景 , 可验 配接 触镜 。 证 方 32 普 及 配 戴 者 接 触 镜 的 专业 知识 接 触 镜 直 接 .
参 考文 献 l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务 院令 . 器械 监 督 管理条 医疗
例( 国务 院令 第 26号 )00 7 20 . 2 轻 工 业 部.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国 家标 准 : 性 亲 水 软
接 触 镜 G 1 4 7 ~ 91 9 . B 1. 8 . 8 1 2 9
11 对 金 寨 县某 中学 所 有 在 校 师生 进 行 标 准 化 结 .
核菌素( D 试验 , P ) P 采用结核菌纯蛋 白衍生物( D P ) P (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于左前臂下 l 处皮 内注射 , / 3
明确 提 出接 触 镜 生 产 或 销 售 单位 必 须遵 守 的 五 条 规定 , 括“ 包 配镜 人 员须 专 门 培训 并有 合 格证 ; 销售 单位须向生产单位 了解和熟悉产品性能 ; 向配戴者
线检 查 和 痰 实验 室检 查 。 结果 : 通过 现 场调 查 发 现 1 6名病 人 , 中 3名 涂 阳 , 动 性肺 结核 患病 率 为 2 6/0万 。 其 活 101 结 核 菌素 总体 阳性 率 为 2 . % , 阳性 率 为 1 . % , 三 学 生 强 阳性 率和 患病 率 明 显 高 于其 他 年 级 。结论 : 强 学校 81 强 4 43 初 4 加
学报
21 0 2年 1 卷箜 4 1
・
l 01.
某 中学一例结核病暴发疫情现场调查分析
一起高校肺结核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起高校肺结核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2011年6 月21日上午8:20,萍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高校医务所电话报告,该校某班近期发现多例肺结核患病学生。
经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调查,确认为一起肺结核暴发疫情,现将疫情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以及其他现场调查和处置收集的相关资料。
1.2 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2 结果2.1 基本情况该校位于市中心城区,生源以本省为主,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共8 个系部,在校师生6000余人。
共有5 栋学生宿舍,卫生间共用,卫生状况一般,通风条件较差;学生上课教室及座位均不固定。
2.2 流行病学特征本次调查共计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 例,涂阳 3 例,涂阴 3 例,全部为学生,且集中在一个班。
首例患者为吴某,男,21岁,2011年4 月12日因咯血到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经X 线胸片、实验室查痰等检查,诊断为肺结核(临床诊断病例),经学校批准回原籍治疗,进一步检查诊断为涂阳肺结核。
2.3 控制措施2.3.1 疾控机构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所有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查找可能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收集整理各项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2)控制传染源。
根据相关要求,建议学校对菌阳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阴患者及具有明显的肺结核症状者休学,规则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痰涂片阴性才允许复学。
(3)对确诊为肺结核的患病学生落实督导管理措施,对放假回家的学生有疾控中心按照《全国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试行)》要求转出至原籍地结防机构管理,并保持与学生及学生所在地结防机构的联系,确保所有患病学生放假期间均能得到系统管理。
2.3.2 学校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采取了以下措施(1)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
(2)创建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
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消除卫生死角,改善教室、宿舍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条件。
1例学生肺结核病例的学校流行病学调查
1例学生肺结核病例的学校流行病学调查作者:张继芬李爱英刘加香姚骋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75—022013年4月21日,五莲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通知,告知我县某校2012级14班高某某同学在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被诊断为传染性肺结核病。
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通知后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领导并书面告知病人所在学校,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到学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经过患者高某某,(女,17岁)2013年3月25日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于2013年4月20日到日照市人民医院就诊,根据临床症状和接触史,被疑似为肺结核病,立即转诊至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
该病例于2013年4月20日到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就诊,被诊断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病灶部位),同时住院治疗。
2 流行病学调查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通知后,立即书面通知该校及所在班级,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于2013年4月22日到该患者所在学校及所在班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该校共有学生3670人,共3个年级68个班。
其中2010年级20个班968名学生,2011年级20个班1133名学生,2012年级28个班1569名学生。
所有学生已于2012年下半年进行学生常规健康体检,并均做过结核菌素试验,未发现肺结核病人。
该患者所在班级位于该年级教学楼二楼东面第二教室,该楼层共4个班级,东面3个班级走东楼梯,西面1个班级走西楼梯。
该班级共有学生53人,该学生位于教室第4排的右侧。
该患者为住校生,所在宿舍有14人,面积约为20m2,该校食堂为集体食堂。
通过调查,我中心决定对2012年级13、14、15班的全体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检查并给予免费胸部X线透视。
3 结果通过胸部透视检查未发现新发肺结核病人。
一起学校聚集性肺结核病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学校聚集性肺结核病疫情调查报告
祝俊;谷永香;张永革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2012年2月—9月,福泉市疾控中心结核门诊和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门诊相继收治12例福泉中学在校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病例。
为查明该校肺结核暴发疫情的分布、性质和影响范围,及早发现病例并治疗,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查明传播的危险因素,根据黔南州结核病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黔南州、福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9月7日-8日开展了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并进行大规模的结核菌素(PPD)筛查及疫源追溯,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学校肺结核病防控机制。
【总页数】3页(P995-997)
【作者】祝俊;谷永香;张永革
【作者单位】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都匀 558000;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都匀 558000;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都匀 5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起学校肺结核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3.北京市大兴区一起民办学校聚集性肺结核疫情的调查处置
4.威海市某职业学校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置与分析
5.一起学校利福平耐药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高校5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特征分析
某高校5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特征分析1. 内容概述事件背景。
描述了某高校地理位置、学校规模以及此次疫情爆发的时间节点等信息,为分析提供了宏观背景信息。
五起肺结核疫情的具体介绍。
涵盖了各起疫情的基本情况、影响范围和具体情况。
包括病例数量、患者身份(学生或教职工)、病情严重程度等。
疫情特征分析。
对五起疫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流行病学角度探究了发病特征,如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发病潜伏期等。
同时分析了传播途径及可能性因素,包括生活行为特点等社会因素如何促进疫情的聚集性爆发。
分析时充分运用了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
疫情防控措施。
总结了针对这五起疫情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包括高校实施的隔离措施、防疫教育普及、医疗救治等,并简要评价了这些措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结论与启示。
总结了分析的结果,并对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强调疫情应对与防控策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未来防控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思考方向。
这一部分将对整体研究起到总结性的评价作用。
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肺结核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高校作为人群密集的场所,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一旦有传染源输入,很容易在校园内造成传播和蔓延。
对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某高校发生的5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的详细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为高校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某高校发生的五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的特征,通过收集相关病例数据,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等方面,以探究其发生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影响因素。
通过此次研究,以期为高校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提高校园公共卫生安全水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对此次疫情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处理[自动保存的]-V1
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处理[自动保存的]-V1以下是一篇关于学校结核病疫情现场调查与处理的文章:近日,某市一所学校出现结核病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作为一名资深的内容创作者,特来进行现场调查并为大家介绍学校对此次疫情的处理情况。
一、现场调查1.调查时间和地点我于某月某日上午8点抵达该校,该校位于市区某街道。
我在校门口与该校校长取得了联系,得知该校于近期有学生被确诊为结核病,因此学校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疫情防控。
2.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我首先走访了该校的校长和保健医生,了解了疫情的基本情况,并听取了学校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的措施。
然后,我对该校的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公共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查看了学校进行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3.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我了解到该校确实出现结核病疫情,且已有多名学生感染。
学校在得知疫情后,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疫情防控。
学校将相关学生隔离治疗,并加强了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消毒工作。
学校还向全体师生普及了结核病知识,提醒大家加强自我防护。
二、疫情处理情况1.学校采取的措施学校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立即隔离被感染的学生,并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2)对学校内的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消除细菌;(3)对学生进行普及结核病知识的讲解,提醒大家加强自我防护;(4)加强师生卫生教育,保持宿舍、教学楼等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
2.疫情防控效果学校采取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已经没有新增的疫情出现,并且被隔离的学生正在得到积极治疗。
学校的防控措施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和赞赏。
三、结论学校在面对疫情时,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防控,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于学生,必须要加强对结核病的认知和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需要加强学校对学生的健康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顺利进行。
建始县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
建始县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2014年11月4日至2015年1月16日,建始县某中学累计发现4例肺结核病例,其中3例在一个班,聚集性明显。
为了查清疫情和找出传染源(涂阳肺结核病人),控制肺结核疫情在该校的蔓延,县疾控中心结防所对该校全体师生进行了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该起疫情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标签:肺结核;聚集性;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建始县疾控中心结防科网络疫情监测发现在2014年11月4日-2015年1月16日间累计报告4例建始县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肺结核病例,其中3例为高一(9)班学生,聚集性明显。
1月16日下午由恩施州、县疾控中心组成的流行病学专班到达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
一、基本情况建始县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教职工166人,在校学生2495人,男生1107人,女1388人,均为住校生。
教室比较干燥,光线充足,卫生状况尚可,部分男生寝室相对潮湿。
二、流行病学调查(一)病例定义1、病例定义2014年9月1日以来建始县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中符合国家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病例定义的肺结核病例。
疑似病例:肺结核的胸部影像学表现阳性;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具有临床表现/疑似病例PPD强阳性/疑似病例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者/疑似肺结核病例经诊断性治疗或随访观察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者。
确诊病例:2份痰标本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者/疑似病例有1份痰标本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1份痰标本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并且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涂片阴性并且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者。
2、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触者:有病例报告班级或寝室的同楼层学生,与病例密切接触的教职员工,确诊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的同住家属。
(二)发病情况1、病例搜索:通过对大疫情网报告疑似结核病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PPD 筛查和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该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搜索。
宝应县2015—2019年学校肺结核疫情分析
·疾病防治·宝应县2015—2019年学校肺结核疫情分析陈生根,温萌宝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扬州225800DOI:10.13668/j.issn.1006-9070.2020.02.021作者简介:陈生根(1969—),男,江苏宝应人,主管医师,主要从事慢性传染病防制工作。
摘要:目的 了解宝应县学校肺结核疫情的发生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宝应县学校肺结核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学生及教师肺结核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结果 2015—2019年累计报告学校肺结核64例,其中学生59例,教师5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41/万、0.62/万、1.01/万、1.50/万、1.72/万,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主要集中在第2、4季度,与中、高考学生体检有关;发现方式主要以本县外其他综合医院转诊为主,本地定点医院结核病诊疗水平待提高;患者分类主要以初治病原学阴性患者为主,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关键。
结论 学校肺结核散发疫情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置对减少聚集性病例的出现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肺结核;发病率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070(2020)02-0179-02 结核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经由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呈死灰复燃的趋势,已成为危害大众健康的重大公共问题[1]。
学校人群密集,肺结核的传播容易实现,如散发疫情处置不当,会引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为了解扬州市宝应县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生情况,以更规范地开展处置工作,现对2015—2019年学校结核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系统,在校师生资料来源于宝应县教育局及宝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
1.2 统计分析 采用WPS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学校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罗甸县学校学生肺结核病调查报告
・调查分析・罗甸县学校学生肺结核病调查报告王世忠,王秀娟(贵州省罗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黔南 550100)【摘要】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分枝杆菌导致,肺部结核最为常见,感染后不一定发病,但细胞介导出现问题或者抵抗力降低时,就会出现临床症状。
本文就罗甸一中及边阳中学的肺结核疫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作出分析。
【关键词】罗甸县;肺结核;调查报告【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4.183.022017年3月7日,县疾控中心对疫情网监测发现,罗甸县人民医院近期报告学生肺结核病15例,其中罗甸县一中9例,边阳中学6例,有聚集性苗头。
为了查清疫情情况,及时发现传染源,控制疫情的蔓延,2017年3月7~8日,县疾控中心对罗甸一中及边阳中学的肺结核疫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流调情况罗甸一中:首发病例:高三(13)班一学生于2017年1月19日因症到罗甸县医院就医,诊断为肺结核。
2月27~3月3日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高考前体检,全校体检1437人,发现肺结核患者8例,累计诊断共9例,分布在高三年级的7个班,各个不同的宿舍。
目前已经全部进入抗结核病治疗管理。
边阳中学首例患者:2月13日一名初三学生因症状到县人民医院就医并确诊肺结核,痰检阳性;2月17日报告一名高二学生,痰检阴性;这两例病人均已按结核病进入治疗。
与前述时间相同,学校组织高三学生考前体检,共体检567人,发现肺结核患者4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已接受门诊治疗),累计发现6例,分布在三个年级6个班,除1人住校外,余在外租房或居家住。
目前患病学生已经全部进入结核病治疗管理。
本次学校结核病疫情考虑为学校聚集性结核病疫情,提示这两所学校存在肺结核流行。
2措施县疾控中心于2017年3月7~8日分别对罗甸一中、边阳中学的结核病疫情及相关防控措施进行调查。
对报告的患病学生进行了个案调查,现场查看教室、学生宿舍位置、环境卫生、通风情况;学校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健康宣传;辖区卫生院开展病人管理及学校结核病双向监测工作,并就上述情况与学校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并提出建议。
扬州市江都区邵伯油田一中结核病疫情处置报告
扬州市江都区邵伯油田一中结核病疫情处置报告2012年3月9日,扬州市江都区邵伯油田一中发生了一起学生结核病疫情,经接触者筛查,截至3月15日,共发现4例肺结核患者,均为临床诊断患者。
疫情发生后,扬州市和江都区疾控中心高度重视,组派专家赴现场进行防控工作技术指导。
由于防控措施采取得比较到位,及时控制了疫情播散蔓延。
现将现场调查处置情况介绍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邵伯油田一中隶属江都区邵伯中学,油田一中仅有高三年级,7个班,学生339人,其中住宿生98人,走读生241人,教职工42人。
学生宿舍4个人一间,无单独卫生间。
学校设有医务室,有专职校医1人。
发生疫情的高三(2)班学生46人,高三(3)班学生42人,共计88人。
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2012年3月15日上午,江都区疾控中心结防所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及江都区三院结核病专科门诊了解到,江都区邵伯中学高三(3)班确诊2例肺结核病患者信息,区疾控中心立即向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告了该疫情。
市、区疾控中心派人赶赴学校对2例肺结核病患者进行调查确认,经与校领导及班主任沟通得知,该校在3月9日高考体检中共有4名学生胸透疑似肺结核,高三(2)班1人,高三(3)班3人,其外,高三(3)班目前还有1名学生患肺结核正在治疗中。
疾控中心迅速与江都区三院结核病专科门诊联系,了解到截止15日下午四时,4名学生均已确诊为肺结核病,已全部接受抗结核治疗。
在治病人丁某,已治疗5个月,刚拍过胸片,疗效很好。
3月23日下午,邵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邵伯油田一中高三(2)、(3)班学生进行了PPD 筛查。
2个班共88名学生,除去首发病例、4名新发病例及14名不愿意进行筛查的学生,实际筛查人数69名。
3月26日对PPD筛查结果进行观察,发现强阳性4名(结核菌素试验反应≥20mm或≥15mm并伴有水疱),阳性23名,阴性42名。
3名PPD强阳性学生(吴×、丁×、张×)及其家长均要求在高考结束后主动与疾控中心联系后进行预防性服药,另1名PPD强阳性学生(张××)本人不愿意预防性服药,但其父亲要求在高考结束后再与疾控中心联系后进行预防性服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菌 涂阴 涂阴 涂阴 涂阴 涂阴 涂阴 培阳 涂阳 涂阴 涂阴 涂阴 涂阴 涂阴
诊断日期
诊断
2015.02.13 结核性胸膜炎
2015.02.13
I型肺结核
2015.03.06
III型肺结核
2015.03.13
II型肺结核
2015.03.13
I型肺结核
2015.03.18
I型肺结核
2015.04.01
学生9
男 二年四班 509-4 2015.03.31 二院转诊
学生10 男 三年一班 402-4 2015.03.06 筛查住院
学生11 女 三年一班 302-1 2015.03.11 筛查住院
学生12 女 三年一班 323-3 2015.03.06 筛查住院
学生13 女 三年一班 323-6 2015.03.06 筛查住院
理干预非常重要)
学校应安排好新生体检和学生定期体检工作,卫生部门 应重点关注该校体检情况,并做好技术指导,保存好 PPD筛查和胸部X线筛查等第一手资料。
本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治疗比较顺利,未出现后 续关联病例,疫情未继续扩散,2个月后得以结案。
某校结核病疫情
特征及原因分析
基本情况
全市最好的初中 该校藏族班实行寄宿制封闭管理,拥有独立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 设有教学楼1栋,男女生宿舍楼各1栋; 藏族班在校学生593人,教职员工45人; 初一5个班,初二6个班、初三5个班; 教室面积50m2 ,平均室内学生40人; 宿舍面积每间12m2 ,住6人,公用卫生间; 7:30开始早自习,晚上8:30下晚自习,午休1.5小时,宿舍可午睡,每
III型肺结核
2015.04.01
III型肺结核
2015.04.02
II型肺结核
2015.04.15
肺结核
2015.04.15
I型肺结核
2015.04.15
I型肺结核
卡痕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无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疫情概况
此次学生疫情共有13例确诊病例,男生7人,女生6人; 13例学生均在2015年2-3月份发病入院,2月2例,3月11例; 诊断时间上2月2例,3月4例,4月7例; 所有学生均为藏族,11例已来我省2年半,2例1年半; 14岁6人,15岁6人,16岁1人; 3年1班8例,3年2班3例,2年2班和2年4班各1例; 3年1班确诊的1例病例与3年2班确诊的1例病例在同一寝室; 3年1班和3年2班教室在同一楼层并相邻; 3年1班和3年2班确诊病例所在寝室在同一楼层并相邻。 本次疫情应属于宿舍传播和教室传播同时存在的混合型传播。 一般级学校肺结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I型肺结核7例,本地非常少见,作为聚集性疫情出现更是罕见,且患者大部 分没有卡痕,提示之前很少接触结核杆菌,怀疑当地卡介苗接种情况不佳可 能与本次疫情有关。
该学校教学楼、宿舍楼通风不畅,很多窗户是封死的,不适宜开窗通风,冬 季供暖期室温仅15度,学生也不愿开窗,通风情况不良是本次疫情的高危 因素。
天体育活动2节课。 周六周日休息,白天可以外出 学校设有医务所,专职校医3人
姓名 学生1
性 别
班级
男 三年一班
宿舍 401-1
入院时间 2015.02.10
入院方式 自行就诊
学生2
男 三年一班 401-5 2015.02.10 自行就诊
学生3
男 三年一班 401-3 2015.03.06 筛查住院
控制措施及效果
确定疫情,核实诊断 隔离治疗传染性和重症肺结核学生患者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 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 结素试验强阳性在学生及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预
防性投药 (服药率对于控制续发病例非常重要)
对不同意预防性治疗的密切接触者,应做好卫生宣教和 密切随访观察
学校要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加强 晨检、因病缺课制度和追踪工作,做好休学复学管理
控制措施及效果
校医要做好住校出院学生的服药管理,监督学生服药, 关注不良反应,有情况立即联系医生
指导学校开展消毒、通风工作,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避免引起恐慌 (心
疫情特点
传染源不明确 I型肺结核7例,病情相对较重,占54% 出现结核性胸膜炎1例 仅最初2例出现症状,主动就诊 8例为密切接触者筛查后诊断 3例为常规体检后诊断 6例经过半个月至一个月的诊断性治疗才能确诊,占46% 仅4例患者有卡痕,占31%
疫情发生原因分析
学生拥有独立食堂,营养状况尚可;体育活动和休息时间均能得到保证,比 同校的汉族学生身体素质更好,提示本次疫情应该不是由于学生的身体原因 引起。
学生4
女 三年二班 323-1 2015.03.10 筛查住院
学生5
男 三年二班 403-6 2015.03.10 筛查住院
学生6
女 三年一班 302-4 2015.03.06 筛查住院
学生7
男 三年二班 403-1 2015.03.17 二院转诊
学生8
女 二年二班 407-1 2015.03.31 二院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