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药理学第五章分子药理学进展
新药理5 新药药效学-新药研究与开发
营养学研究
大鼠对营养缺乏比较敏感,可发生 典型的症状,是研究营养学的首选 动物。 常用于蛋白质缺乏、氨基酸、维生 素和无机离子代谢等研究; 用于营养不良和饥饿对身体发育所 产生不利影响的研究;
用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自发高血压肥胖大鼠SHR/N-CP 用于研究Ⅱ型糖尿病; 自发糖尿病大鼠“BB”Wistar用 于研究Ⅰ型糖尿病; 盐敏感大鼠Ds用于高盐对生理因 素的影响。
封闭群动物(closed colony)
又称远交群(outbred stock)。是一个长时期与 外界隔离,雌雄个体之间能够随机交配的动 物群。其遗传组成比较接近于自然状态下的 动物群体结构。 避免了近交衰退的出现,具有繁殖率高,疾病 抵抗力、生育力强。 群内个体间而言,因其有杂合性,个体间的重 复性和一致性不如近交系动物好。 封闭群动物一般适用于药物筛选、毒理安全试 验和教学使用。
兔 Rabbits
生物学特性 草食性啮齿动物, 性情温顺; 群居性差; 家兔喜干怕热; 夜行性 ; 有食粪特性;
兔主要品种和品系
新西兰兔
日本大耳白兔
青紫兰兔
在生物医学中的选择应用
免疫学研究 生产抗体,制备高效价和特异性强的免 疫血清,其制品广泛地用于人类各类抗血清 和诊断血清的研制,如 病原体血清----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 免疫血清; 间接免疫血清----兔抗人球蛋白免疫血清, 羊抗兔免疫血清; 抗补体抗体血清-----兔抗豚鼠球蛋白免疫 血清等。
不宜采用大鼠制作动物 模型的实验研究
研究体温变化的试验,(因为大鼠体温 变化不稳定;) 慢性支气管炎的试验,(因为大鼠气管 及支气管腺不发达;) 催吐试验,(因为大鼠无呕吐反应;) 胆囊功能试验,(因为大鼠无胆囊。)
豚鼠Guinea Pig
高级药理学第五章分子药理学进展
5.2.6 受体分子结构研究方法
受体蛋白分子结构研究主要采用三种策略
一、cDNA经典的克隆方法
以受体经过分离纯化并获得蛋白的部分肽段 的序列为基础,合成相应的核酸探针 (Probe),利用此关的cDNA,经过若干次筛选,获得 受体蛋白的cDNA全链。在体外对cDNA逆转 录为相应的mRNA,用微量注射技术注入爪 蟾的卵母细胞,使受体蛋白在卵母细胞表 达,并且组装在膜上。利用电生理技术或 其它检测方法检验获得的蛋白是否确为目
第五章 分子药理学进展
5.1 基本概念 5.2 受体 5.3 药物的分子作用机理 5.4 分子药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分子药理学进展
分子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药物立体化学、电化学和结构参数,受体的
功能及构象分析。 2、药物与酶或其它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3、药物对DNA基因复制、转录和翻译水平的
配体与受体结合后进而引发机体某一特定结构产生生物效应,这一特定结构叫
效应器(effector)。
5.2.2 定义(续)
配体是和受体大分子中的一小部分结合,这个部位, 即结合位点或受点(binding site)。
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可产生生物效应的叫激动剂 (agonist);虽能与受体结合,但并不产生生物 效应,而能与激动剂或其它配体在与受体结合上相 互竞争的配体称阻断剂(blocker),也称拮抗剂 (antagonist)。
5.2.2 定义
激素递 质药物
>→ >受 体
效应器
→
离子或分子的传输 酶的激活或失活 激素或递质的释放
→ 生物效应
换能 ——
放大
生物活性物质与机体中特定部位结合后才能导致生物效应,这一特定部位叫结
合位点 ,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
分子药理学
• 电生理学方法:膜片钳技术
通过测定细胞膜上众多离子流中单一跨膜离 子流,从电压与电流之比求出膜电导变化, 分析离子通道开关的动态变化。
• 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 吸附法
• 生物活性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荧光分光 光度法、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等
7
分子药理学的前景展望
• 受体:受体的三级结构、受体及其亚型的克隆及 结构研究、受体与配体结合位点的三维构象及结
• 目前研究最广泛、深入的受体类型,已通过 分子克隆技术确定了上百种G蛋白耦联受体结 构
• 此型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效应时程一般为数 秒到数分钟
24
• G蛋白偶联型受体:
神经递质受体(肾上腺素受体(α、β -R)、多 巴胺受体、5-HT) 多肽激素受体(血管紧张素II受体、内皮素-1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16
(一)离子通道型受体
• 是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受体本身构成离 子通道,能识别配体并与其特异结合
• 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分子构象改变,使离 子通道打开或关闭,选择性的促进或抑制细 胞膜内外离子的快速流动,产生去极化或超 极化,在几毫秒内引起膜电位变化,从而传 递信息,产生生物效应
17
• N-R: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 GABAAR:A型r-氨基丁酸受体 • GlyR:甘氨酸受体 • EAAR:兴奋性氨基酸受体 • GluR:谷氨酸受体
M-乙酰胆碱受体
25
• 与通道型受体不同,G蛋白 偶联受体均是单一的多肽链, 肽链由400~500个氨基酸残 基组成
• N端位于细胞外表面,C端 在胞膜内侧 • 整个肽链有7个跨膜螺旋区 • 跨膜区氨基酸序列呈高度保 守,连接跨膜螺旋的有3个 细胞外环和3~4个细胞内环
《分子药理学》课件
01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药物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 而发挥药理作用。
受体类型与选择性
受体可分为多种类型,每种受体对不同的药物具有选择性,决定了 药物的特异性和治疗效果。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
药物与受体结合的方式、亲和力和动力学特征对药物作用效果具有 重要影响。
引发细胞反应。
信号转导机制
02
信号转导涉及多种蛋白质的磷酸化、活化及基因表达调控等过
程,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
信号转导与疾病
03
异常的信号转导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药物通过
调节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01
药物设计与优化
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总结词
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是一种利用已知药物靶点结构信息进行新药设计的方法。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提高 药物设计的成功率。
要点二
抗体药物
针对特定靶点设计的单克隆抗体等免疫疗法已成为创新药 物的重要方向。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系统生物学方法
将药物作用看作一个系统过程,从整体角度 研究药物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影响。
网络药理学
通过研究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 揭示药物作用的多效性及副作用机制。
特点
以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 学科为基础,探究药物在细胞和分子 水平的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和药物 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分子药理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药物研发
通过研究药物与生物大分 子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发 现新的药物靶点,为新药 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分子药理学ppt课件
Specific receptive substances serve as triggers of cellular reactions.
7
ionic bond must be reinforced by a hydrogen or van der Waals bond or both before significant receptor activation can occur.
The better the structural fit between drug and its receptor, the more secondary (i.e., hydrogen and van der Waals) bonds can form.
10
精选ppt课件
11
精选ppt课件
THE CHEMISTRY OF DRUG–
RECEPTOR
BINDING
covalent bond: irreversible Covalent bond formation is a desirable feature of an antineoplastic or antibiotic drug
8
精选ppt课件
SECOND-MESSENGER SYSTEMS
Many receptors are capable of initiating a chain of events involving second messengers.
G proteins, short for 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s. G proteins have the capacity to bind guanosine triphosphate (GTP) and hydrolyze it to guanosine diphosphate (GDP).
分子药理学研究的新方法与进展
分子药理学研究的新方法与进展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药理学研究成为了当代药学领域的热点。
分子药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药物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药。
在这其中,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对分子药理学研究的新方法与进展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分子药理学的意义和前沿提供一些思路。
1. 化学与计算方法的进步化学方法和计算方法的进步为分子药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其中,化学方法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对分子结构的解析能力上。
现代化学合成技术可以合成出各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为寻找新药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计算方法的进步主要在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计算,并提供高精度的分子力学模拟技术,可以模拟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药物分子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 结构生物学的发展结构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蛋白质、核酸等)的科学。
结构生物学提供了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促进了药物设计的发展。
通过解析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可以了解药物分子与其作用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从而设计更具有特异性、更有效的药物。
3.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应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应用为分子药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
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基因信息,从而根据疾病基因的不同,设计开发更具有针对性的药物。
转录组学技术可以全面地了解药物分子对基因的影响,从而针对基因的差异设计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4. 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化学生物学是研究分子水平上生命现象的化学基础的科学。
化学生物学可以帮助科学家破解生命分子的作用机理,通过化学合成来设计新的药物,并研究这些药物与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
化学生物学不仅开拓了研究新药物的方法,还提供了药物研发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5. 先进测量技术的发展先进测量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研究提供了更敏感和更具针对性的测试方法。
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药理学逐渐分化为分子药理学。
分子药理学是药理学的重要分支,与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紧密相关,主要研究药物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的分子结构、药物对生物分子的影响等方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不断涌现,分子药理学逐渐成为药物研发和治疗领域的热点话题。
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分子药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为分子药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60年代末,细胞膜的研究促进了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药物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70年代初,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使得分子药理学有了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又一次为分子药理学提供了更好的研究工具。
人们开始通过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等技术,提高了对生物分子结构的研究和认识,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思路。
90年代,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使得药物研发更快更精准,基于结构的设计也愈加成熟。
此外,分子药理学还逐渐向多学科交叉发展,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学科的融合,又为分子药理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分子药理学的应用研究随着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分子药理学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研发:分子药理学以分子层面为基础,通过药物分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并进行新药研发。
2. 药效评价:分子药理学还可应用于药效评价,即评估药物对于疾病相关分子的影响,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3. 药物代谢研究:分子药理学可应用于药物代谢研究,掌握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布、排泄等信息,帮助调整剂型和给药方式,提高药物疗效。
除此之外,分子药理学在新药设计、药物副作用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分子药理学的前景及挑战分子药理学在近些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它所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小视。
首先,分子药理学的研究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要求研究者掌握多种技能。
分子药理
• 整体水平实验
• 离体器官水平实验 • 细胞水平实验
• 亚细胞水平实验
• 分子水平实验
2015/4/13 5
分子药理学概念: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与机
体相互作用的规律,阐明其
作用原理。
2015/4/13
6
二、分子药理学的研究范围
受体(receptor) 离子通道(ion channel)
转运体(transporter)
17
• 受体的分类: 目前已知受体种类达百余种。 • 按部位分类有细胞膜和细胞内两类。 • 按结构分类有单体蛋白受体和跨膜复合蛋 白受体。 • 按效应分类有离子通道偶联受体、 G 蛋白 偶联受体、蛋白激酶偶联受体。 • 按功能分类有神经递质类受体、激素类受 体、自体活性物质类受体。
2015/4/13 18
2015/4/13 25
在门控机制中开关至少经历三种不同状 态的循环,即 • 静息关闭状态(closed resting state, R) • 开放状态(open state,O) • 失活关闭状态(closed inactive state, I) 刺激后激活 R 依时逐渐失活 O I
刺激后复活
2015/4/13 28
•离子通道的分类:
离子通道的结构不同决定其对离子 的选择性,根据选择性不同可分为
Na + 通道、 K + 通道、 Ca2 + 通道、
Cl - 通道等。各通道都有许多分类
和亚型。
2015/4/13 29
Na+通道
2015/4/13
K+通道
Ca2+通道
30
Na+通道分类及药物 •TTX敏感型:(河豚毒素)
• 分子生物学 1953年诞生
药理学进展ppt课件
pharmacology
C. 数据处理
二. 研究方法
为了最大程度的分离有差别的化合物,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 (PLS—DA)分析所得代谢物的数据。
pharmacology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研究 结果 四.思考与感悟
pharmacology
三.研究结果
1.把126病分成两组良好结果组(n=98)和30天死亡组(n=28)。用统计学 的方法比较这些AHF病人的特点。在30天死亡组病人的心源性休克参数和急 性呼吸阻碍慢性心功能不全参数比良好结果组显著的高。良好结果组血浆中 HDL,LDL和胆固醇显著很高。BNPS在两组中没有显著的区别。死亡组 APACHEⅡ得分系统显著的高。 2. 30天死亡组中的乳酸显著的高,良好结果组中的胆固醇显著的高。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研究 结果 四.思考与感悟
pharmacology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实验设计 A. 样品制备 B. 分析技术 C. 数据处理
pharmacology
二.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Training cohort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n=148)
pharmacology
二. 研究方法
B. 分析技术
1H-NMR 方法的选择:
主要是因为样品不需要复杂的分离处 理,就能够测定亲水性和亲酯性的代 谢物。
运用1H-NMR 分析血样中的代谢物,每个病人要求测定 4组NMR 谱数据:
1).用饱和水稀释的血浆样品,被称为Zg-spectrum 2).用饱和的水和CPMG稀释的血浆样品, 即cpmg-spectrum。 3).水溶液部分的血浆样品,即Aq-spectrum。 4).有机溶剂部分的血浆样品,即Org-spectrum。
分子药理学的新进展
分子药理学的新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分子药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分子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在分子水平上作用机制的学科,它是现代药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分子药理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不仅提高了药物的疗效,还拓宽了新药研发的途径。
本文将就分子药理学的新进展做一些探讨。
一、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目前药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是基于分子药理学的,它旨在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进行治疗。
靶向治疗药物因其针对性强、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比如肠道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能够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PD-1免疫抑制剂则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中。
二、蛋白质药物的研究蛋白质药物是指由蛋白质组成的药物,是分子药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比较传统的小分子药物,蛋白质药物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可以更好地识别靶标,并将药物送到需要治疗的部位,从而提高药效。
目前,蛋白质药物中,单克隆抗体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药物。
甲磺酸埃克替尼注射液是一种免疫抑制剂,主要治疗自体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其疗效已经被广泛认可。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蛋白质药物正在研究中,例如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
三、药物晶体结构的研究药物晶体结构的研究是基于分子药理学的,它旨在研究药物分子结构的三维构象和晶体结构。
药物晶体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药物晶体结构的研究需要使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如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许多新发现,例如:通过药物晶体结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药物的新作用机制,还发现了一些药物的结晶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现象,这对于药物在制备和储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分子药理学的研究在不断推进中,不仅提高了药物的疗效,还拓宽了新药研发的途径。
分子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分子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分子药理学是一个涉及药物分子和靶点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分子药理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分子药理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药物设计、药理学机制等方面。
一、药物设计分子药理学在药物设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药物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具有良好活性和选择性的药物分子,以满足治疗某种疾病的需求。
分子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分子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优化药物分子的构型和性质,从而提高药物的活性、选择性和安全性。
现代药物设计常用的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高通量筛选和结构活性关系(SAR)分析等。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预测药物分子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优化药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高通量筛选是通过大规模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学测试,快速筛选出具有良好活性的化合物。
SAR分析则是通过分析一系列拥有相似结构和化学性质的药物分子,发现它们与靶点之间的结构活性关系,以指导药物设计。
二、药理学机制分子药理学还研究药物分子和靶点之间的作用机制。
药物分子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对药物分子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和药效学特征。
在药理学机制的研究中,结构生物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构生物学是通过解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揭示其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技术。
分子药理学通过利用结构生物学技术,可以揭示药物分子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药物设计和药效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分子药理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应用新技术。
比如,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分子药理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模拟、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预测药物分子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药物分子设计。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加快药物研发过程、降低研发成本和提高成功率。
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分子药理学中的应用将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分子药理学的新进展与应用
分子药理学的新进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分子药理学也在不断推进,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分子药理学通过对分子层面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药物靶点,并移植到实际的药物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分子药理学的新进展和应用。
一、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这项技术的普及为个性化医疗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传统的生物医学研究和治疗中,病人往往是被划分为同一种疾病范畴,而基因编辑技术则可以根据个人基因组结构精确修改、删除、更改特定基因的序列,使得疾病的治疗更加个性化。
二、药物设计分子药理学在药物设计方面的改革也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
固定模板法的药物研发模式往往因为其固有的局限性难以针对多元化的疾病种类进行治疗。
而通过利用分子交叉法、靶标分析法等药物设计技术,使得药物更好的针对特定的疾病种类进行治疗。
三、个性化药物传统药物广泛遵循“一刀切”的原则。
基于已有的研究和案例,医生们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确定治疗方案,其具体治疗效果可因人而异。
然而分子药理学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个性化药物。
个性化药物的疗效强于传统药物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其成功率吸引了更多的医疗企业的投资,更多的医院和研究机构在研究中提出个性化药物方案从而推广其临床应用。
四、ETHOS计划ETHOS计划是一项磺胺抗生素研究计划,旨在开发并推广更加有效的磺胺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病。
磺胺抗生素在细菌感染的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磺胺抗生素的发现比较晚,发现的主要是抗菌谱较窄的磺胺嘧啶类药物。
为了开发更加有效但安全的磺胺类药物,ETHOS计划依靠分子模拟技术,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多个药物靶点并选定最为优秀的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五、临床治疗分子药理学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行之有效,特别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表现突出。
利用分子药理学的药物设计模式,针对不同的病人获得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这使得激素非依赖性白血病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提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分子药理学与药物毒理学
药物毒性类型: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
药物毒性研究方法: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
药物毒性分类和评价
药物毒性分类: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等
药物毒性评价方法:动物实验、细胞实验、临床研究等
药物毒性机制和影响因素
药物毒性机制: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排泄等过程中产生的毒性
分子药理学与药物毒理学
XX,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项标题
分子药理学概述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设计和优化
药物毒理学研究
药物安全性评价
目录
添加章节标题
1
分子药理学概述
2
分子药理学的定义
分子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
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动学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法规:各国都有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规范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药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流程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目的: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包括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流程:包括药物筛选、药物优化、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上市后监测等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注意事项:遵循科学、严谨、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物研发中的分子药理学与药物毒理学应用
7
药物研发概述
药物研发的基本流程:靶点发现、药物筛选、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上市后监测
分子药理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研究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优化药物结构,提高药物疗效
药物毒理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确定安全剂量,降低药物毒性
药理学进展与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在靶点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对基因组进行定点编辑,为靶点研究 提供了有力工具。
靶点研究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构建疾病相关基因突变的细胞或动物模型,用于药物筛 选和靶点验证。同时,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开发基因 治疗药物。
03
01
药理学定义
02
研究范围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药物的作 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物毒理学等方面。
药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药物的发现、设计、合成、筛选、评价 、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等。
历史沿革及重要成果
03
古代药理学
近代药理学
现代药理学
古代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经验和 直觉,如中医的草药治疗和古希腊、罗马 的医药实践。
03
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安全风险,加强与公众、医生和监管机构
的沟通与协作。
05
转化医学在药理学中应用 前景展望
转化医学概念及其意义
转化医学定义
转化医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旨在将基础医学研究成 果快速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提高疾病预防、诊断和治 疗水平。
转化医学的意义
通过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壁垒,转化医学能够加 速新药物、新技术和新疗法的研发与应用,从而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预后。
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教育
注重药理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药 理学人才。
THANKS
06
总结:未来药理学发展趋 势与挑战
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创新突破
1 2
药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融合
通过结合生物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究药 物作用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为新药研发提 供理论支持。
分子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分子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诸多学科的进步,药物研究的手段也日益多样化和高效化。
在这个背景下,分子药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日渐壮大,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和追捧。
一、分子药理学的研究现状分子药理学是以分子水平上的药物作用机制为研究对象的药理学科学。
它是在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药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新兴药理学科学。
从研究对象上看,分子药理学主要致力于研究药物与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这包括药物与受体、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识别、配位、结合、作用等方面。
分子药理学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思路和手段与传统的药物学有所不同。
它关注的是分子水平上的细节和微观机理,以基本物理化学原理为支撑,通过计算机模拟、药物设计、合成化学、分子成像等手段,研究药物与靶蛋白之间的结构、构象和作用关系。
从应用范围上看,分子药理学目前主要在药物研究和药物相关发病机制研究两个方向上发展。
在药物研究方面,分子药理学可用于药物发现、药效评价、副作用研究等方面,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
其中,结构基于药物设计(SBDD)和随机药物设计(RADD)是分子药理学常用的工具。
结构基于药物设计是指根据靶蛋白的结构设计出新型的药物分子。
随机药物设计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随机组合不同的药物分子,以筛选出潜在的药物。
另一方面,分子药理学还可用于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它可用于探究某些基因、蛋白质或代谢产物等分子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
通过解析这些分子的作用机制,取得深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新手段。
二、分子药理学的应用前景1. 分子药物的发现分子药理学的应用前景最大的发挥在新药发现方面。
传统的药物开发途径常常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药物并不一定有效,而且容易有副作用。
分子药理学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分类筛选药物精细地与靶标蛋白相互结合,以构建更加精细的药物分子,从而更好地控制作用效果,减少副作用。
2. 疾病机制研究分子药理学的应用还可以为生物学、医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增加很多活力。
分子药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分子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学科。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药理学在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与肿瘤细胞中关键蛋白的结合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鉴定新型抗肿瘤药物与肿瘤细胞中关键蛋白的结合位点;2. 评估新型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3. 探讨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实验材料1. 细胞: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2. 药物:新型抗肿瘤药物;3. 试剂:蛋白质提取试剂盒、SDS-PAGE试剂盒、Western blot试剂盒、细胞培养试剂等;4. 仪器:细胞培养箱、酶标仪、凝胶成像系统、离心机等。
四、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 蛋白质提取:收集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用蛋白质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胞总蛋白。
3. Western blot检测:将提取的细胞总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然后转至NC膜上。
将NC膜用封闭液封闭后,加入一抗(新型抗肿瘤药物特异性抗体)进行孵育。
洗涤后,加入二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鼠IgG抗体)进行孵育。
最后,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蛋白条带。
4. 细胞增殖实验:将A549细胞分为两组,一组加入新型抗肿瘤药物,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
培养48小时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5. 分子对接:利用分子对接软件,将新型抗肿瘤药物与肿瘤细胞中关键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合位点。
五、实验结果1.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在A549细胞中成功检测到新型抗肿瘤药物特异性蛋白条带,说明药物与肿瘤细胞中关键蛋白发生了结合。
2. 细胞增殖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新型抗肿瘤药物处理组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
3. 分子对接结果:新型抗肿瘤药物与肿瘤细胞中关键蛋白的结合位点预测为药物分子上的特定区域。
分子药理学
.
27
1994 年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
Alfred G. Gilman . Martin Rodbell 28
G蛋
白偶
联系
统:
表面
受体
(七次
跨膜)、
G蛋
2021/7/18
.
22 22
2021/7/18
.
23 23
(二)G蛋白偶联受体
• G protein coupling receptors,GPCRs • 目前研究最广泛、深入的受体类型,已通过
分子克隆技术确定了上百种G蛋白耦联受体结 构 • 此型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效应时程一般为数 秒到数分钟
➢M3和M4之间有一较长的细胞 内区,此区氨基酸序列高度
➢受体上识别配体并与之结合
的位点,门控着离子通道
.
19
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与其功能
.
20
.
21
• γ-氨基丁酸(GABA)是由谷氨酸在谷氨酸脱羧酶(GAD)作 用下脱羧而成,是一种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
.
10
受体药理学
.
11
神经递质与受体
Henry Dale Otto Loewi
1875 - 1968
1873 - 196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36
Loewi´s Experiment
.
12
细胞内受体:核受体
受体 细胞膜受体
离子通道型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
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药物治疗的本质在于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
这就为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分子药理学是指研究药物和受体、酶等靶点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的学科。
本文将从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两方面阐述其重要性。
一、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史可追溯至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利用实验方法,开展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研究。
这也开创了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先河。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药物的作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这也为分子药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分子药理学的应用前景分子药理学是一门既具有理论,又具有实践价值的学科。
其研究成果可以为新药研发、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帮助新药研发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与应用,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无限的前景。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通过分子药理学的技术手段,可以对药物分子进行组合、改造,从而设计出更加优良的药物。
同时,分子药理学的利用也为药物靶点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这样可以解决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
2. 可实现对药物副作用的预测药物的副作用是治疗过程中面对的困难。
通过分子药理学的研究,可以预测药物的副作用,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通过药物与分子的数据挖掘,可以预测药物的副作用出现的概率,对于药品评价和选择有强烈的指导作用。
总之,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与应用成就不断,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药品的有效治疗和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分子药理学将在药物研发、临床药物治疗、药物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第九版药理学-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 α1 受体:能被去氧肾上腺素或甲氧胺激动,并为哌唑嗪阻断受体。 主要分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 效应:皮肤黏膜腹腔内脏血管,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 α2受体: 能被可乐定激动,并被育亨宾阻断的受体。 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血小板、脂肪细胞,突触前膜。 效应:血管平滑肌收缩。
β3受体:分布在脂肪细胞,多数β受体阻断药不能阻断β3受体。
药理学 (第9版)
受体
α1
激动药
Epi≥NE>>Iso 去氧肾上腺素
α2
Epi≥NE>>Iso
可乐定
β1
Iso>Epi=NE
多巴酚丁胺
β2
Iso>Epi>>NE
特布他林
拮抗药
哌唑嗪
育亨宾
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特点
组织
血管平滑肌 尿道平滑肌 肝 肠平滑肌 心
CNS
CNS
去极化(延迟EPSP) 胃分泌
增加细胞内Ca2+
减慢自发性除极;超极化 缩短动作电位时程;降低收缩强度 减慢传导速度 轻度降低收缩力
收缩 血管舒张 增加分泌
运动增强
激活K+通道;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抑制电压门控性L型钙离子通道活 性
与M1类似 产生NO
与M2类似
-
与M1类似
筒箭毒碱
神经肌肉接头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作者 : 臧伟进 赵 铭
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
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2 定义
激素递 质药物 >→
>受 体 效应器
→
离子或分子的传输 酶的激活或失活 激素或递质的释放
→
生物效应
换能 ——
放大
生物活性物质与机体中特定部位结合后才能导致 生物效应,这一特定部位叫结合位点 ,对特定的 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 物大分子,叫作受体(receptor)。 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叫作 配体(ligand)。 配体与受体结合后进而引发机体某一特定结构产 生生物效应,这一特定结构叫效应器(effector)。
5.1 基本概念(续)
5.1.2.2核酸 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 (DNA) 5.1.2.3生物膜 由脂质双分子层和嵌入的膜蛋白所组成
5.2 受体
5.2.1 历史 药物对代动力学阶段及药效学阶段。
受 体 结合部位 刺 激 放大系统
5.2.2 定义(续)
配体是和受体大分子中的一小部分结合,这个部位, 即结合位点或受点(binding site)。 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可产生生物效应的叫激动剂 (agonist);虽能与受体结合,但并不产生生物效 应,而能与激动剂或其它配体在与受体结合上相互 竞争的配体称阻断剂(blocker),也称拮抗剂 (antagonist)。 产生最大反应作用的配体叫完全激动剂(full agonist),只产生低于最大反应作用的配体叫部分 激动剂(partial agonist)。 反转激动剂(inverse agonist)或负性拮抗剂 (negative antagonist)的配体。
5.2.4配体与受体相互作用的若干学说
一、占领学说(occupation theory) 二、速率学说(rate theory) 三、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 fit theory) 四、两态模型(two-state model)
5.2.5 研究受体的方法
一、离体器官生物检定法 (一)激动剂或阻断剂的强度比较 一般情况下,要确定未知药物是否作用于某种受 体,其作用性质是激动还是阻断,只要在富有某 种受体的标本上试验,分析其作用性质,并和已 知药物对照,即可获得明确结论。有时一个标本 含有多种受体,需要用特异性阻断剂加以分析。 激动剂的激动强度(ED50)可由浓度效应曲线中 求得。阻断剂的作用强度以pA2值表示。
5.2.5 研究受体的方法(续)
(二)阻断剂的解离常数和pA2值 pA2值就是使激动剂浓度增加到x倍而效应仍保留在原水平 的阻断剂克分子浓度的负对数。常用是pA2值。 pA2值是分析药物与受体作用的有力工具。如果两个激动剂 作用于同一受体,则它们可被同一竞争性阻断剂所阻断, 并且有相同的pA2值。反之,同一阻断剂对这两个激动剂的 pA2值不同。可推测这个激动作用于不同受体。 二、放射配体受体合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观察标记配体与特定组织的受体制备的结合, 通常采用组织匀浆、突触小体、膜碎片等匀浆制备,分别 与高比活性配体(激动剂或阻断剂)一起孵育,形成配体受体复合体,经离心、过滤或沉淀等处理,分离此复合物, 并测定其结合的放射性。
5.2.3受体的特性
一、饱和性(saturability) 图5-2 放射配体受体结合的饱和曲线 二、特异性(specificity) 图5-3 3-甲基芬太尼类衍生物对阿片受体亲和 力及其镇痛作用的相关曲线 三、可逆性(reversibility) 四、受体系统重组功能再现 五、分子神经生物学工作 六、受体的分布特性测定
5.1 基本概念
5.1.1 分子药理学 5.1.2 生物大分子 5.1.2.1 蛋白质 图5-1 蛋白质的多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特定蛋白质的肽链有着特定氨基酸 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是指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但不包 括侧链构象内容。 三级结构是指侧链的构象内容及各种主链构象单 元相互的空间关系。 四级结构是指亚基立体分布,亚基的相互作用与 接触部位的布局。
第五章 分子药理学进展
5.1 基本概念 5.2 受体 5.3 药物的分子作用机理 5.4 分子药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分子药理学进展
分子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药物立体化学、电化学和结构参数,受体的功能 及构象分析。 2、药物与酶或其它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3 、药物对 DNA 基因复制、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影响。 4、抗生素及其它生长调节剂作用机理。 5、药物引起的生物大分子结构改变或变构跃迁。 6、激素或药物对细胞调控机制的影响。 7、药物对膜功能的影响。 8、药物耐药机理。
5.2.6 受体分子结构研究方法
受体蛋白分子结构研究主要采用三种策略 一、cDNA经典的克隆方法
以受体经过分离纯化并获得蛋白的部分肽段的序列为 基础,合成相应的核酸探针(Probe),利用此的cDNA,经过若干次筛选,获 得受体蛋白的cDNA全链。在体外对cDNA逆转录为相应 的mRNA,用微量注射技术注入爪蟾的卵母细胞,使受 体蛋白在卵母细胞表达,并且组装在膜上。利用电生 理技术或其它检测方法检验获得的蛋白是否确为目标 受体。将受体蛋白有关的全cDNA序列测定,并推出蛋 白的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这一方法必须有部分纯化 受体的结构为基础,方法也较繁琐。
药物→
→
反应系统
→
生物效应
信号输入………………→信号[转换,放大,调制]………………→生物输出
5.2.1 历史(续)
1878年,Langley根据阿托品和匹罗卡品对猫唾液流 出实验的相互拮抗作用,首次认为化学物质起始或 改变细胞反应是通过作用在专一的作用部位。 1906年,Langley在研究箭毒和烟碱对骨骼肌的作用 时发现,当运动神经被切断任其变性后,如将烟碱 用于神经早先终止的区域,仍可兴奋肌肉,而且箭 毒可阻断烟碱的这一作用。 20世纪初,Ehrlich根据抗体对抗原性物质具有高度 特异性提出了受体概念 。 1933年,Clark在研究乙酰胆碱作用于蛙心的剂量 效应关系中观察到,它只能作用在细胞表面的极小 一部分活性分子上,为受体学说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