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进程,人类对地球的表层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首先,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污染和破坏。
人类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释放,污染了大气、水体和土壤。
此外,过度的砍伐森林、过度的耕作和工业化农业也加速了土地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例如,工业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不仅导致了酸雨,还对空气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也进入了水源,威胁到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同时,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也对土地造成了破坏,造成了城市垃圾填埋场的蔓延和土地的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人类过度的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系统也加剧了环境问题。
砍伐森林导致了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得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
农业化学品的过度使用和过度的灌溉导致了农田的土壤质量下降和地下水的污染。
此外,过度捕捞和水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导致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关键的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不会危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在经济发展中,人们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采取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措施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政府和相关组织也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确保人类活动不会对地球表层环境造成过度的破坏。
另外,教育和意识的提升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教育人们关注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大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可以促使更多的人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使环境友好型的产品和生活方式更普及,推动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
地球科学概论(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课件绪论一、名词解释地球系统:地球由固体地圈(地核、地幔、岩石圈)、流体地圈(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生物圈(含人类圈)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称为地球系统。
地球表层:指的是和人最直接有关系的那部分地球环境(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交替、渗透的部分)。
二、论述题1)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⑴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家园⑵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资源严重短缺固体矿产,能源,水资源,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⑶人们从改造地球表层正反两方面的收益与教训中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受到地球表层的遏制。
人类无限制的发展,只能带来灾难,人类只有与地球表层环境相协调,才能持续发展。
人类要向生物学习,顺应地球表层自然演变规律,与地球表层协同进化。
⑷21世纪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新地球观从整体上来认识地球并关注当前资源、环境热点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将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为政府实现人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宏观决策中(发展规划与法规建设)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2)地球科学的特点?全球性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
全球监测与国际合作调查研究的时间尺度的极大差异性调查研究的空间尺度的极大差异性现实主义类比研究方法第1章宇宙中的行星地球一、名词解释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心约27000光年,距银河系边缘23000光年。
约2亿年环绕银心一周太阳系以海王星的轨道为界。
包括:1颗恒星,8颗行星,66颗卫星,一些小行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彗星:彗星也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
不过它们质量很小,是一种云雾状小天体,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十分扁长的椭圆。
距离太阳近的时候,从彗核蒸发出大量物质抛洒在远离太阳的方向,形成光带,称为彗尾。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相互关系0000人类产生于地球的表层。
在地球表层环境中不断发展、演化。
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与地球表层环境逐渐形成了密切联系的关系。
人类一出现,就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环境发生联系。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经过加工制成供人类消费的人工产品,然后将利用过的物质与能量以“三废”形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随着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力量的加强,人类不再是被迫的适应自然,而是不断地适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地球表层环境。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
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
1.地球表层环境在人类演化与诞生中的影响人类在地球表层环境中产生,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
研究发现,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
第三纪晚期是古猿的繁盛时期。
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面积缩小,草原范围扩大。
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留在森林中生活,它们逐渐演化成今天的猩猩、大猩猩等。
另外一部分古猿不得不在草原上生活。
草原环境的生活,促使它们直立行走和利用前肢抓取食物。
从而引起身体器官功能的改变,尤其是大脑的发育。
当草原上生活的古猿不仅学会了使用工具,而且学会了制造工具时,也就完成了由古猿向人类的转化,人类也就诞生了。
可以看出,在古猿向人类发展、转化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与分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形成一般来说,可以把人类分为三个种族,即三大人种。
它们是尼格罗人种、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
这三大人种的形成,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是分不开的。
尼格罗人种形成于热带的草原旷野上,那里太阳辐射强烈,而色素较深的黑皮肤和浓密的卷发能对身体与头部起保护作用,宽阔的口形与外粘膜发达的厚唇,以及宽大的鼻腔也有助于冷却吸入的空气。
最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课件PPT

富山事件 (From 1931;Japan)
截止1991年3月,患 炼铅厂未经处理的含镉 者达129人,其中死 废水排入河流 亡116人
外来物种大半是人为引进
外来物种入侵者有可能是货物(主要是粮食)进口 时所带杂草种子和轮船压舱水中的外域水生物种, 通过铁路、航运等渠道进来,也可能是被涉外的旅 行者无意中带入,但是在我国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 中,超过一半是人为引种的结果。我省的5种入侵 植物,有4种都是人为引进的品种。而且有目的引 入物种的过程中,可能发生逃逸现象,从而对生态 环境形成威胁。
2、①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世界人口在不 断增长。因此,从土地资源来看,随着人口 急剧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减少。
②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减少
③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 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承载量。环 境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排 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
物种灭绝数/种 哺乳类 鸟类
人口
人口/10亿
60 50 40 30 20 10
从此图1表65上0能1看75出0什么1问85题0 ? 1950 年份
地球上物种世灭界绝的物速种度灭在加绝快的趋势
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
阅读课本P88下至P91 上,完成P91相关问题。
物种入侵:某种生物从
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 成为野生状态,并对当地生 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1930,12;Belgium) 人死亡
间逆温天气且有大雾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 大多数居民患病, 400万辆汽车日耗油2400万
件(1934,5~10;USA) 65岁以上老人死 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
亡400人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课件精品课件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这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的有机整体。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环境 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 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 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造成 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 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 和生活方式,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 路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寻求与自 然相和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活方 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练习
B
1 •1、图中A表示 人类社会 ; 2 A B表示 环境 。 •2、箭头1表示人类通 3 4 B 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 获取 物质和能量 ; 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 新陈代谢和 消费 活动,以 废弃物 的形式向 环境输出。 •3、箭头3表示 人类作用于环境 ,图中箭头4 表示 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
• 环境问题 的危害 • 随环境污染的加剧而扩展的。现在的环 境问题不仅明显损害人体健康,并且全 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威胁到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类社会造成巨 大的威胁。可归纳为:威胁生态平衡; 危害人类健康;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2、实质:本质就是 发展问题
在发展中发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
• 3.表现:
盲目利用自然环境,过多索取自然 资源,导致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开 垦 荒 地 引 起 的 恶 性 循 环
练习
3、关于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 .在短期内不存在资源问题 B .虽然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但由 于人们对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越来越高,人类对 资源的消费量并没有增加. C.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D.当代社会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巨大要求,加剧 了其耗竭速度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发展,我们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人类的行为对地球表层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既带来了进步和便利,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可行之道。
一、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1. 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人类不断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这种开发过程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森林砍伐引发了土壤侵蚀和水源枯竭。
此外,石油和煤炭的开采与使用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进程。
2. 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
这导致了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和开发。
许多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或改变,土地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少,城市化带来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同时,大量的混凝土建筑增加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城市更加容易受到高温的侵袭。
3. 工业化与污染排放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工业生产中的排放物污染了大气、水体和土壤,导致了酸雨的形成、水质恶化和土地退化。
化工厂、煤矿等工业活动还加重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引发气候变化的问题。
二、应对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1.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循环利用为了减少对地球表层环境的破坏,我们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这包括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循环经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此外,优化农业和工业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 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空间,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这包括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建设公园和植物园,以减轻热岛效应和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系统,减少水体污染,并加强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回收。
3. 加强环境保护与监管为了应对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与监管。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相影响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作业08财务管理4班杨裕民课堂编号:25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相影响一、人与地球关系概论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
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各种气体分子的存在以及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为人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也使地球表层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总而言之,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已远远超出海陆表面,达到地球高空,甚至宇宙空间,但地球表层依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环境。
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人与地球表层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
在人类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其实也在改造着人类, 当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日益增多,抛向自然环境的废弃物与日俱越来越越多时,大自然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就是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根本原因。
其中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结构。
比如,毁林垦种使森林变为农田,城市的建造使森林、草地或者农田变为混凝土为主的地面,过度放牧或开垦使草原变为荒漠,水库的建设使旱地变为水面等等。
总而言之,人类已经和正在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
(二)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进程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环境将按照自身演化的规律进行演化。
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达到可以改变地表环境演化方向的程度。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也会发生改变。
(三)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分布人类改变地表环境的物质分布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水的控制。
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黄河流域。
不仅会使长江入海流量减少,而且会增加黄河流域的水量。
从而使两个流域的水分循环发生变化。
人类与地表环境ppt课件

生物多样性丧失
总结词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地表环境恶化对自然 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表现, 它会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产生影响。
VS
详细描述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及其 遗传资源的总和,它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地表环境恶化,许 多生物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受到威胁,生物 多样性丧失会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产生 影响,如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降低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等。
用。
02
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和开发,逐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0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总结
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消耗和气候变化等。
人类与地表环境 课件
目录
• 引言 • 地表环境的构成与特征 • 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 地表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影响 • 保护地表环境的措施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什么是地表环境
01
地表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上的自然 和人为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包括 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生物 等。
02
地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 平衡和气候变化等密切相关。
地表环境的重要性
提供生命支持
地表环境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 了空气、水和食物等基本生存条 件,是生命得以存在和繁衍的基
础。
维持生态平衡
地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 系统,维持着地球表面的生态平衡 。
[精品]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精品]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3f9e72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f.png)
[精品]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球上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种关系涉及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环境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 资源利用:人类依赖自然资源来满足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如水、土壤、矿物、能源等。
人类通过开采、利用和消耗自然资源来维持生活和经济活动。
然而,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
2. 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方面,人类的生产、消费和废弃物排放会对大气、水域、土地等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
3. 空间格局:人类的活动会对地理空间的分布和格局产生影响。
人类聚居、农业种植、工业发展等都会对土地利用和城市化过程产生影响,改变地理空间的结构和组织。
4. 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和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同时,也需要依赖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5. 可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建立在可持续
发展的基础上。
人类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以确保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人类需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与之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ppt课件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能力之内
17
④权利的观念
全人类
健康而富裕生活的权利
每个国家和地区
平等发展的权利
每个人
合理利用资源和享有清洁、 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
18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基本要求: 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了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 区别。
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环境 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②开发新能源;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
④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
…………
34
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 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 “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 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 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 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基本要求: 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和分类。 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理解环境问题的
严重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发展要求:
能结合实例,简要说明某一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危害及防治措施。
2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一)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 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 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人与地球表面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关系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共同环境,也只有地球才适合我们人类的生存;人类是生活在地球表层,太阳滋润着大地万物,大地万物却又滋润着我们人类,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这地表环境,所以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关系非常密切。
太阳提供给我们温暖,而地球提供给我们真正生活的依靠。
生存的主要资源我们并非从太阳直接获取得来,而是从地球表层获取。
地球给我们能源的依靠,给我们水源的依靠,给我们呼吸的依靠,让我们能够脚踏实地,也是我们一切生活娱乐的前提。
从此看来我们与地球应该是和谐共存的关系,但是很多的人却妄图征服大自然,依靠科技来改造大自然,由此却引发了许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资源的过度利用,如煤油的过度利用,不但污染的大气,过度开采更使地表下陷,破坏地球格局;树木的过度砍伐,使更多的二氧化碳得不到吸收,造成温室效应等,还使得地表土层的疏松,导致水土流失;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导致了生活垃圾的飞速增长,特别是在我国这方面愈其明显,地球的自我平衡系统被打破,往日美丽的海滩,变成了黑乌乌的垃圾场,昔日晴空万里却是垃圾满天飞;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地球得负担,土地超载导致土地沙化、土壤流失、盐碱化,导致人类不适当的开垦、砍伐,导致采取不合理的种植制度和灌溉方式,耕地施肥不足,城市废弃物污染等。
人类的文明从石器时代开始,直到现在科技发达,人们从语言都还未发明,文字都不知是何物,从幻想自己能够再空中飞翔,到现在语言的多元化,文字都不需自己手写,到现在能够踏足月亮,一尝嫦娥的喜悦,这一切离不开地球地培养。
那时人们还不知道熟食的味道,一个雷公劈下,地球赐予了我们真正的人间的美味,人们嘴上的享受从此开始;那时人们还未能三餐温饱,人们就开始尝试自己耕种,农牧时期就从此开始。
然而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整个地球是一个自组织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对立又统一,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不过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类活动作为子系统参与到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活动中去,必须服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规律。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 论地球环境与人的关系:人类还能走多远?

论地球环境与人的关系:人类还能走多远?摘要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
因此,在环境有限地自循环过程中,人类无限制地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无疑打破了这一平衡。
不管是在现有环境中谋求发展,还是抛弃旧的寻求新的环境,人类究竟能走多远?关键词人环境资源危机生态平衡对立与统一可持续性发展正文自46亿年前地球诞生以来,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人类的孕育逐步奠定了基础。
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一部分。
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环境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人与地球环境互不可分的关系从生物性来看,在与地球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如今这种形式。
1.人类与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地球各圈层,尤其是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各组分之间保持着极其精细的平衡。
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下10m深处。
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现了臭氧的保护,生命开始出现在水面上,成为生命史的第一个关键浓度。
到4亿多年前,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海洋登上陆地,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
可以看见,氧浓度对生命的出现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下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1%,这是亿万年来生物圈进化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目前还没有观测到大气氧浓度变化。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繁衍,地球也是到目前为止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各种气体的存在以及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为人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也使地球表层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总而言之,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段极其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相互作用的四个历史阶段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一经出现,就通过生产劳动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构成的人地系统,实质上是一种新陈代谢系统,即是一种通过人类创造的社会经济机构,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和转化的系统。
这个系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性质虽然不同于生物生态系统,但是同样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模和强度,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效果,都是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变化的。
据此,可将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粗略地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种植业以前的阶段。
在旧石器时代,当时的古人类以狩猎、捕捞和采集现成食物为生,生活的范围很狭窄,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和竹木制作的粗糙的原始工具,这样的生产活动并不对自然环境造成什么破坏。
在这个阶段里,虽然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为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产生创造了某些条件,但由于当时尚未建立社会经济机构,物质、能量交换的方式也大体上接近于动物,但是他们仍然与动物界一样依附于自然。
所以,当时的人类还是属于原始生态系统的范畴,更准确地说尚处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萌芽阶段。
(二)原始农业至小农经济发展阶段。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开始驯化动物,栽培植物,利用原始工具从事食物生产。
所以这个阶段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时期。
新石器时代以后,人们在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某些可食植物的生产规律,便由采集发展为种植,逐步培育出一些适合人类食用的优良农作物,有计划地播种和收获。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
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各种气体分子的存在以及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为人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也使地球表层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总而言之,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㈠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①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与人类的诞生早在46亿年前,原始的地球就像一团泥土一样,没有任何的分层结构及生命物质的存在。
后来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原始的地球开始出现了各种物质。
后来的火山喷发更为地球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
地球开始形成了水圈和大气圈,地球的原始生命也从此开始。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表层接受太阳辐射均匀,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为人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②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一部分。
人类是由一种古猿演化过来的。
随着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森林的面积在不断的缩小,草原的面积在扩大,一部分古猿继续留在森林中,另一部分则被迫生存在草原上。
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他们不得不学会直立行走,学会收集和打造各种工具来觅食。
也因此,古猿的四肢变得越来越发达,大脑发育也在不断的完善。
人类也由此而诞生。
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环境的改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③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形成地球上存在着三大人种: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
黑种人形成于赤道附近热带草原地区,由于那里接受太阳直射的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深色的皮肤在这时候对他们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白种人形成于欧洲中部和北部,由于温度较低,云层厚从而太阳辐射弱,因此人们的皮肤颜色较为浅淡。
黄种人生活的环境没有黑种人那么热也没有白种人那么寒冷,所以皮肤颜色较为适中。
其实,即使是同一种人,他们也会因为地球表层环境的差异而出现升高,体重以及各种器官等方面的区别。
④地球表层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类生存在地球表层环境中,必定受到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人类与地表环境ppt课件

成功案例二:工业污染治理
总结词
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技术创新,有效降低了工业排放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详细描述
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常包括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再利用。通过引入先进的 处理技术和设备,以及对工厂进行环保监管,可以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地表环
境的破坏。
成功案例三:城市绿化建设
生态修复补偿
对受损的地表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确保其 生态功能的恢复。
生态标签和认证
通过生态标签和认证,鼓励可持续生产和消 费,减少对地表环境的负面影响。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条约和协议
参与制定和遵守国际条约和协议,共同保护 全球地表环境。
技术交流与转让
促进地表环境保护技术的国际交流与转让, 提高全球地表环境保护水平。
城市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会导致 雨季内涝灾害频发,影响城市
正常运行。
交通发展的影响
01பைடு நூலகம்
02
03
04
汽车尾气排放
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 的主要来源之一,含有大量有
害物质。
交通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会影响居民生活和工 作,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土地资源占用
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需要 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影响土地
利用效率。
能源消耗
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 域之一,以石油为主,会产生 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04
地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政策与实践
政策制定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限制对 地表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鼓励可持续 发展的行为。
实践推广
通过教育和宣传,推广环保实践,提 高公众对地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我们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地球表层环境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地球表层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而人类的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这一环境。
地球表层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生态系统。
大气圈为我们提供了呼吸所需的氧气,调节着气候和温度;水圈是生命之源,滋养着万物;岩石圈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圈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共同体。
人类从地球表层环境中获取了无数的资源,以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我们开采矿石,用于制造工具和建设基础设施;我们利用土地种植粮食和蔬菜,以解决温饱问题;我们抽取地下水,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这些资源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我们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过度的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物种灭绝和气候异常。
森林是地球之肺,它们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
但当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土地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而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大气、水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工厂烟囱中冒出的黑烟,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空气质量急剧下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废渣的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通过雨水的冲刷,将有害物质带入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大量的农田被侵占,城市扩张带来了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增加等问题。
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人们不断地填湖造地、开山修路,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而且,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建筑物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地球表层环境 与地球表层系统
• • • • 一 二 三 四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 三 节
四大圈层
地球呈现出圈层 构造,可以划分出内部 圈层与外部圈层。内部 圈层包括地壳、地幔、 地核。
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 石圈指地球表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大气圈指环绕 地球的由气体组成的圈层;水圈指地球表层由各种形式 存在的水组成的圈层;生物圈指地球表层所有活着的有 机体组成的圈层。
地球表层元素组成与人体健康
钠 镁 钙 铁
钾
氢 钠 钾 锰 磷 磷 钙 铬 铁 锌 铜 绅 铷
地壳岩石中元素 含量均值 人体血液中元素 含量均值
钡
氟
镁 铍 氢
绅
铷 镉 碘 碲 镉 铼 碲 铼 锡 钡 碘
铅
锰 氟 铬
铜
铅 锡 汞 汞
铹
铍 元素原子序数
铹
第 三 节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2.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第 一 节
•
自然地理学的定义
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 、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 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 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 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 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第 一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 节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可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系统,
四大圈层之间及其与人类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球表层系统。
第 三 节
三 大 界
通常物质可以划分为无机物与有机 物,自然界可以划分为无机界与有机界。 但如果用无机界与有机界来概括表达地 球表层系统,似乎还不够全面。因为人 类诞生、发生发展在地球表层。人类在 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人 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仅仅用无机界与有机界还难以表达 清楚。在自然地理学中,更有必要来强 调一下人类的重要性。故有人提出了用 人文界来表示人类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 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 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这么 说,地球表层系统是地球表层无机界、 有机界与人文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 构成的一个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
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各种气体分子的存在以及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为人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也使地球表层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总而言之,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㈠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
①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与人类的诞生
早在46亿年前,原始的地球就像一团泥土一样,没有任何的分层结构及生命物质的存在。
后来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原始的地球开始出现了各种物质。
后来的火山喷发更为地球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
地球开始形成了水圈和大气圈,地球的原始生命也从此开始。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表层接受太阳辐射均匀,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为人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②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一部分。
人类是有一种古猿演化过来的。
随着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森林的面积在不断的缩小,草原的面积在扩大,一部分古猿继续留在森林中,另一部分则被迫生存在草原上。
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他们不得不学会直立行走,学会收集和打造各种工具来觅食。
也因此,古猿的四肢变得越来越发达,大脑发育也在不断的完善。
人类也由此而诞生。
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环境的改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③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形成
地球上存在着三大人种: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
黑种人形成于赤道附近热带草原地区,由于那里接受太阳直射的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深色的皮肤在这时候对他们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白种人形成于欧洲中部和北部,由于温度较低,云层厚从而太阳辐射弱,因此人们的皮肤颜色较为浅淡。
黄种人生活的环境没有黑种人那么热也没有白种人那么寒冷,所以皮肤颜色较为适中。
其实,即使是同一种人,他们也会因为地球表层环境的差异而出现升高,体重以及各种器官等方面的区别。
④地球表层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类生存在地球表层环境中,必定受到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从人口分布上来看,大多数人口分布在亚洲,次之是欧洲,最后是北美。
南北两极人口分布最为稀少。
我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格局。
西部和北部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空气稀少,气候环境恶劣,而且生活物资经常短缺,因此人们都喜欢聚集在气候适宜,水源充沛,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
社会发展至今,人类对环境的依赖也逐渐减少,但人们的发展与生活不能完全摆脱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⑤地球表层化境与人体健康
人体内含有各种各样的大量元素和少量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任意一种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的影响。
人类长时间生活在地球表层环境中,通过新陈代谢与地球表层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来维持人体内各种元素含量的平衡。
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造成
某种元素含量的增加或减少。
如碘含量减少,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人体铅含量的增加,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从而造成食欲下降、腹泻、烦躁、牙龈发紫的症状。
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人们常见的自然在还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山体滑坡、洪涝灾害等。
这些自然灾害是地球表层环境发生变化的结果。
板块的运动、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都会引起这些灾害的发生。
有人曾经说过“人定胜天”,人类真的能够主宰大自然吗?显然,一整个地球表层环境相比,人类的力量还是显得很微小的。
这些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物种消失和环境的破坏。
人们对这些自然灾害的预测还不能达到很精确的程度。
日本这次由于地震引起的海啸事件,也再一次证明了“人是不能胜天的”。
有专家预测,美国将会是下一个受地震袭击的国家。
⑦地球表层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类早期的社会分工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
对于地势较为平坦,草长得茂盛的地区容易发展畜牧业。
长有高大树木的森林适合发展林业。
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的地区适合发展农耕和渔业。
这些社会分工不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大大地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东海那边画一个圈。
”谈到地球表层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得不想起我国深圳、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发展。
由于这些城市的地理环境优越,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有利于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地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这对社
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㈡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①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
人类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
以前一片绿油油的大地,现在已经变成了高楼耸立的繁华街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地球人口的数目在不断上升,人类居住的面积也大大的扩大。
于是大片的高山林地被开垦成平地,用来建造房子。
原来的湖泊、小江现在已经成了农耕田。
郊区外建设的水库是旱地变为水地。
高原土壤肥沃地区变成阶梯状的农田等等。
②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
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变化的速率。
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水,农业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土壤污染问题加剧,造成土壤被腐蚀损害的速率加快。
大量肥沃的土壤如今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废土。
绿色植物的减少,气候的变化,沙漠化的速率也在不断加快,大片沙漠开始向人类居住的城市进攻。
③改变了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
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按照自然界自身的演化规律,地球的温度将会向着寒冷的方向发展。
由于人类的活动,向大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臭氧层的破坏使得地球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增加,全球温度普片升高。
由此可见,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演化的方向,未来的气候不会变冷,而是会越来越热。
④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大自然了。
人类正试图使用各种技术,方法来改变地球表层环境的物质循环。
如水循环,如今很多国家利用干冰技术来解决干旱问题,人类可以随时控制下雨的时间。
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丝毫不会影响水流量,反而会增加某些河流的入海量。
现在人类使用的各种商品都含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的大量存在造成大气中物质循环失衡,给地球表层环境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如湖泊富营养化,引来大量水藻的繁殖;赤潮现象等。
水库的建设,也增加了局部地区的降水量。
⑤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
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结构的变化,是的地区间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存在差别,也就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能量平衡。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中心温度比郊区要高,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而引起的温室效应,这些都足以证明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能量平衡。
⑥对资源的消耗与破坏
为了维持日常的生产、生活,人们必须开采大量的自然资源。
虽然自然资源是可再生,但这需要时间,如果人们开采的速度大大地超过再生的速度,这反而会影响人类自身而已。
如人们为了生产,大量地砍伐树木,这样做不仅会损害资源,而且还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如泥石流。
我国水资源在分布上存在着空间上的不均匀,再加上人们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各地农田严重缺水,最终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如今,我国正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
的危机。
⑦对环境的污染
人类活动的却对环境带来了不少的污染,特别是温室效应,一直是人们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汽车的大量使用、工业的发展,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导致全球变暖。
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的使用化妆品、空调制冷剂等里面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氟里昂,从而破坏地球表层的臭氧分子。
臭氧层的空洞,更是给全球气候变化、生物的多样性带来威胁。
工业、生活排放的废水,污染了水体环境;化肥的使用,破坏了徒弟的盐碱性;绿色植物的两砍伐,破坏生态环境等等。
这一系列的活动都说明了,人类的活动的确与环境污染存在密切的关系。
人类生活在地球表层环境当中,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
早期的人类最大自然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都是被动的去适应周边的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和发展,加上生态环境中“适者生存”这一不变的法则,这就促使了人类的发展。
随之人类也试图去改变地球的表层环境,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从人类诞生早期的环境对人类单向的影响为主,变为现在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格局。
为了地球,也为了人类自身,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应该建立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