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
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一)早期的名士钓翁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
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
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
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
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
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
访得之,子陵不受封。
”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
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
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
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楚辞渔父人生观
楚辞渔父人生观古代诗人《楚辞》中的渔父之作,深刻揭示了一个身处不同生活阶段时,一位父亲对人生深切的理解。
渔父的意象突破了社会角色的局限,让人们看到了拾尘而负累、坚定与不改变的生活态度,和一份不屈于社会枷锁的自主决策,这是渔父“非名气而以为名”的人生哲理。
一、谦虚安定:渔父在处事之前,总是会问自己:“若故物不入乎重,伊何以安定?”渔父让自己拒绝贪婪心态,以安定和谦虚的态度活着,他认为不计较利益,清淡安定的生活更让他“安定之心,归如故曰乐”。
二、坚定不动:渔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不动。
他说:“不见鳏寡,而故物不行,若行则思,而犹不动;坚定而执,其志不移,抱持如故,以待年年,故物不动而安然。
”三、坚持原则:渔父坚定不动的态度,还催生了他坚持原则的决心。
他有着“去虚实之分,事以所志,匡一而律百”的决心。
他执着于不受外界支配,不依从世俗,也不动摇的准则,就像他说的:“吾志比金石,不可动也”。
四、独立判断:渔父坚持自己的原则,同时坚守独立自主的判断。
渔父坚信:“有故物者,以尔志办;无故物者,不轻尔语”。
他提倡以判断衡量真理,而不攀比。
渔父自主独立,拒绝权威设定的旧制度,只依靠自己的判断。
五、维护社会责任:渔父也展现出了社会责任感,他说:“若薄则大,而不及者,尔心归于君;若必则小,则剌斢而为之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渔父也明白自己有责任去保护他所属的社会。
通过渔父的精神,人们可以从中看到谦虚安定、坚定不动、坚持原则、独立判断以及维护社会责任等人生观。
其中,渔父“无名之士”的态度,激发了人们对“无名之功”的尊敬;以此他最终得以“非名气而以为名”。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渔父的智慧与理想将给我们带来启示,引导我们活出富有气质和不凡的追求。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渔父》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述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民的生活和悲剧,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的悲惨命运。
这篇小说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具有多元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1. 人物形象的形而上学意味《渔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民,他的生命轨迹被命运所支配,缺少自主性和选择的机会。
他的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形而上学意味,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人与命运的关系。
渔民有时候就像一个被推着前进的棋子,没有发言权也没有选择权。
而这一点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人命运和自由的思考。
2. 民间文化的审美意味《渔父》中的故事背景是在民间,而渔民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构思也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风格。
文中渔民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选择了参拜神明,并且死后还被封为神,这种信仰和崇拜的态度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传统的信仰和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种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的表现。
3. 意象的审美意味《渔父》中的意象鲜明,如渔民坐在岸边划着小船、深夜中的海鸟鸣叫、渔民与海的互动等,这些意象使读者更加易于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描述渔民在乘坐小船出海的情景时,描写了水波涟漪的荡起,借生命与大海的关系体现出了小人物与大自然的互动。
这些生动的意象构成了作者的审美语汇,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 文学技巧的审美意味《渔父》中的文学技巧也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如对比法、暗示法等。
例如,小说中通过对比大海和小船的大小来表现渔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船上的划得不急的浆声来表现渔民的努力和无奈。
此外,作者还利用暗示法来引导读者的思考,例如用“问题”代替了“过错”,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总体而言,鲁迅的《渔父》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蕴含着多元的审美意蕴,包括人物形象的形而上学意味、民间文化的审美意味、意象的审美意味以及文学技巧的审美意味。
这些审美价值为这篇小说的内在表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屈原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离骚》之前的代表之作。
这篇作品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描述一个渔父的故事,展现了屈原对社会风气和人情冷暖的深刻触动。
渔父的品质也成为了这篇作品的核心。
在《渔父》中,屈原通过描写渔父的坚贞不屈和高尚品质,呼喊着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呼吁。
渔父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渔父坚守正义。
在故事中,渔父看到有人欺负弱小的鱼,立即挺身而出,为鱼们伸张正义。
他用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保护了弱者,展现出他对正义的坚定信念。
这种不畏强暴的品质在屈原笔下得到了高度赞扬。
其次,渔父有同情心。
当渔父看到捕鱼者以残忍手段对待鱼儿时,他心生怜悯之情,感受到了鱼儿的痛苦和不幸。
他深切理解弱者的苦难,表现出他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众生的关怀之心。
这种同情心让他能够真正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从而更加坚定地呼吁正义和善良。
此外,渔父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当渔父发现世人对他的善行不以为然时,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继续着自己的善举。
他并不追求声
名利禄,而只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对善良的追求,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强大的道德力量。
屈原通过渔父的形象,呼吁人们应该具备坚守正义、同情他人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他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勇敢地追求真理和善良。
渔父的品质成为了屈原作品中的道德典范,也传递着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关切和呼唤。
这种品质的追求,不仅体现了屈原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古典诗文中渔父形象内蕴探微
2013.02陈琼渔父是中国古典诗文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形象,它作为文化艺术中独特的人文景观,一直为中国古代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的知识分子所青睐,成为了一种积淀深厚的文化符号。
而古典文学中意象的形成并非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历代文人墨客添薪加火、不断丰富,彼此相似,又彼此区别。
渔父意象的性格类型、思想意蕴比较复杂,不仅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变化,而且不同的文人思想情操、政治理想也塑造不同类型的渔父形象,但无论渔父形象如何嬗变,形象内蕴中的隐逸情结却是贯穿始终,一直不变。
本文试以《庄子》、《楚辞》、《江雪》、《吴越春秋》为例,将渔父形象分成四种类型,并从其形象内蕴中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一.超脱旷达,怡然自得的达者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出现在《庄子·杂篇·渔父》。
此渔父出场就气宇不凡,“须眉交白,被发榆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而且言语不俗,当孔子虚心向其请教时,他侃侃而谈,说道:“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责真,不构于俗。
愚者反此。
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责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
惜栽,子之早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
”当孔子请求其“受业而卒学大道”时,渔父竟一口回绝:“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
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炙!”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拿音,而后敢乘。
”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奉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信念,孔子相信人的生命,只有承荷着崇高的品德和理想,才不失其价值,如果为此而捐躯,正是死得其所。
渔父的言语表现出了道家“万物之所由”、“得之者生”、“顺之则成”的虚静、无为之境。
渔父的这种思想也体现了庄子的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人生观,由此可以看出其渔樵于江渚,吸风饮露的生活状态,这是超脱旷达,怡然自得的达者形象。
楚辞渔父的意象
楚辞渔父的意象
楚辞中渔父的意象,是指一位生活在江边的普通渔民。
他穿着简单朴素,戴着斗笠,手持钓竿,身影孤独独立于江水之旁。
渔父专注地垂钓,眼神中透露出对江水的熟稔和对鱼儿的猎奇。
渔父的身影广泛出现在楚辞中,他经历着江水的变幻和沧桑,与江中鱼儿的欢乐和哀怨相伴。
他在水面上留下浩渺的涟漪,触动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在楚辞中,渔父不仅是一个形象独特的人物,更象征着勤劳、坚韧、冷静和淡泊。
他舍弃了世俗的名利,选择了与江水相依为命的简朴生活。
渔父的意象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追求真善美的追求。
浅说《楚辞·渔父》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比较与启示
浅说《楚辞·渔父》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比较与启示作者:陈含笑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12期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12 -0276-01《楚辞·渔父》非常的短小精悍,但是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屈原和渔父各有特色,并且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耐人寻味。
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形象及思想的比较,《楚辞·渔父》展示了两种不同追求的生活境界,两套立身处世的原则与方式,其对于后世文人都产生了影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文中屈原形象屈原一出场的形象便显现出一种沧桑感,短短二十个字,既交待了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形态,又借此给全文奠定了一种感情基调,给人沉郁之感。
似乎江潭、泽畔的自然环境也被附着了凄凉之色,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披头散发、枯瘦憔悴的人漫无目的地边走边唱,“行吟”的是内心的悲戚与痛楚,不知置身何处、不知今夕何夕、不知未来不想过去,未来看不见希望而过去只是无尽的伤悲,所以只能带着众多的不理解独步江畔。
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竟只能是踽踽独行。
他多么希望能够遇到一位懂他的知音,能够倾听他那矛盾痛苦的心声。
但是,遇到的渔父却是完全和他立场相对的人,得不到理解,更得不到支持。
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便将自己与众人完全划分了界限,看似孤高自傲,却实为苦无知音的表现,这是一种自我的坚守,或许此时还对渔父抱有一丝希望,这个茫茫无际的江畔还能够遇上说话的人是一种缘分,可是对方却并非自己想要的倾诉对象,这样的心理落差表现在答话的语气上,一种决绝,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皓皓之白”而不“蒙世俗之尘埃”。
这里屈原的情绪已经达到了高潮,这是对渔父的立场的辩驳,也表达了对自己立场的坚定不移。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用生命作为对自己理想维护的最后资本,他要捍卫自己的“清白”,并且义无反顾。
他的不屈服不退让的高贵品质、崇高形象,“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渔父文化内涵(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
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其实是作品中的一个衬托,但是本人个人却十分推崇之。
人生在世,有时是要学会适当的妥协,不可过于清高,否则只能是悲壮!由庄屈开创的“渔父”意象,凭借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广泛共鸣。
战国以来,纯粹的道家虽已消失,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
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都有着浓厚的隐逸情结。
而“渔父”意象,恰是最能触发其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
因此,“渔父”意象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传承不绝,屡有佳作出现。
举诗词为例,则从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到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再到韩愈的“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历历可征;举散文为例,则有著名的《桃花源记》;影响所及,甚至渗透到绘画、音乐创作之中:许道宁、吴镇、戴进等都绘有《渔父图》,古琴曲中也有《渔樵问答》、《欹乃》、《渔歌》、《醉渔唱晚》等曲。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很有深意,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自信,一种高洁的品格和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
他在另一名篇《渔翁》中吟道:“欸(ai)乃一声山水绿”,渔父撑着船远远的逝去了,既带着屈原的理想,也带着道家“和光同尘”的思想逝去,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词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超凡绝尘的胜景,渔人既在劳作,又在审美——观美景、品美趣,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关系,这只有超然于世外的“烟波钓叟”才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话语,故而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历代传唱,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
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一)早期的名士钓翁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
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
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
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
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
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
访得之,子陵不受封。
”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
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
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
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课文深处K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王开东在浩如烟海的人物形象中,古代文人最钟情渔父。
渔父形象像一条河流,从中国文人的纵深地带经过和穿越,带给他们持久的魅惑和追慕,把文人们在仕与隐之间挣扎的内心,照耀得如“火树银花不夜天”。
经过漫长时间的淘洗,渔父不再是一个语词,而是一个叠加的意象,是浓缩了丰富文化色彩和哲人前思的“这一个”。
不,不,隐文化的一种象,的“原型”。
渔父的背后有着强的源和原经验的意。
隐文化,古代文人的隐心,有渔父形象一。
渔父形象最在中。
文章中的渔父,,仙风道骨。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归真也。
”(《庄子•杂篇•渔父》)渔父一地,的计形”r人伦”,都是“苦心劳形”。
而渔父的“真”,是七天”,F'法天”r”“不时”。
是r”的和r不而之”的一的。
最,渔父的思,如,,尊渔父圣人。
累累若丧之犬的,似乎恍然了己“再逐鲁,削迹卫,伐树宋,围陈蔡”背后的正原因。
实,个故事显是伪作,是后世学者借助的冷嘲热讽。
真正的渔父形象的源头还是《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湄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其酉离?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于江鱼之。
以之白,而蒙世之{”渔父而笑,而去,乃歌曰:'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O”遂去,不复与言。
个则是思和思的一正的,火花四射,精彩绝伦。
《楚辞》的本意,恐怕是借助渔父来衬托屈原的洁。
面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执着、决绝、不苟且、不合作、不低俗,不而之,坚守着人标,宁愿舍弃生命,也放声呐喊,纵然破灭,也精神长存。
楚辞渔父知识点总结
楚辞渔父知识点总结一、渔父的主题《渔父》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渔父的忧虑与感慨,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观念和态度。
渔父在诗中主要表达了对权力的反感、对忠贞的赞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些内容贯穿了整篇诗歌,成为了渔父的主题。
二、渔父的寓意《渔父》中反映了楚国社会的政治黑暗和贵族腐败的现实,渔父对这种现实感到不满和愤懑。
他期望通过努力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
同时他对忠贞、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也寓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渔父的文学特点1. 对比手法《渔父》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渔父自己和贵族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突出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2. 借物抒情《渔父》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以渔父捕鱼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水、鱼群等自然景物,使诗歌更富有生活气息,更加生动。
3. 叙事性《渔父》采用了叙事性手法,通过渔父的日常活动和内心独白,生动地展现了渔父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感悟,使整篇诗歌更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四、渔父的影响《渔父》这篇楚辞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渔父》被一直奉为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渔父的思想观念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成为了人们思考生活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
渔父这篇楚辞不仅仅是一篇优美的诗歌,更是一部社会写实的文学作品。
它以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传达了对社会不公不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渔父的主题、寓意、文学特点以及影响都体现了这篇楚辞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学形式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的璀璨历史,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屈原渔父的意思
屈原渔父的意思
屈原渔父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离骚》中的一位角色,也是屈原的父亲。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个人遭遇挫折和不满的长诗。
在《离骚》中,屈原以渔父形象来比喻自己,通过渔父的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悲愤和迷茫。
渔父在渔船上奋力划桨,期待着丰收的渔获,但是却遭遇了风浪和困境,最终一无所获。
这个形象象征着屈原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失意和挫折。
屈原通过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忧虑。
他在诗中感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被背叛和辜负,对于社会的不公和众人的冷漠感到痛心疾首。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的迷茫和无奈,感叹自己像渔父一样在困境中徘徊,无法摆脱困扰和苦难。
屈原渔父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屈原通过渔父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坚持和不屈的精神。
尽管渔父遇到了困境和挫折,但他仍然坚持划桨,努力奋斗,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坚毅的品质。
这种精神也影射了屈原自己,他在政治上和个人命运上遭受打击和失败后仍然不放弃,继续努力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的来说,屈原渔父的意思是通过渔父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悲愤和忧虑,表达对于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不满和迷茫,展现坚持和不屈的
精神。
这个形象在《离骚》中起到了象征和寓意的作用,也展示了屈原作为伟大文学家的独特才华和思想境界。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修改版
诗人借用寒江独钓的渔夫表现自己睥睨一切的 阔大胸襟,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 始终保持自我的坚定品格。
失意的渔翁
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 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 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 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 愤。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 来的“渔翁”,则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主人 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 “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 几分孤寂情怀。
者的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隐者垂钓, 其用意均在“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此一 境界无疑正是隐者所特别追求的。欧阳修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钓者之意自然也不在鱼。
古代有两大独钓者,一是姜太公,姜太公年近
古稀,仍垂钓于磻溪,他所用不是弯钩而是直 钩,后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流 传于世,他钓的是周文王,是自己大展鸿图的 机会;二是严子陵,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 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幼时的同窗,私交颇好, 然刘秀多次相请,他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 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他钓的是名,千秋万代的高士 之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 水长。
“渔父”意象构成要素
首先是“渔”,垂钓之风,溯自上古。《诗经》
中说,“箸箸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 莫致之。那时垂钓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 “岂不尔思”似乎已隐含了某种朦胧的情趣, 这就是渔父的雏形。
自庄屈作《渔父》篇之后,“渔父”已成为一
个经典的文学意象,在文人笔下,打渔已没有 了谋生之苦,而是多了些闲情雅趣:“渔得鱼 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 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 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元]胡绍开《沉醉东风》);“江干多是钓 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 江红树卖鲈鱼。”([清]王士祯《真州绝句》) 因为庄屈二人所创立的渔父意象在前,所以即 使诗句中所描述的是真实的渔樵生活,作者也 已在其中寄寓了对于隐士理想的向往。
渔父名词解释
渔父名词解释摘要:一、渔父名词解释的背景与意义二、渔父的词义演变三、渔父在文学、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四、渔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演变正文:【渔父名词解释的背景与意义】渔父,作为一个名词,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源于对捕鱼者的称呼,逐渐演变为一个寓意丰富的文化符号。
渔父一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劳动者的象征,也是诗人、画家、文学家等艺术家表达理想、抒发情感的意象。
【渔父的词义演变】1.原始意义:渔父最初是指从事捕鱼工作的劳动者,是古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职业。
2.文学意象:随着文学的发展,渔父逐渐演变为一个象征性的文学形象。
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渔父常常被用来表现诗人的闲适之情、归隐之志,或是寓意人生的哲理。
3.文化符号:渔父在文化领域中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绘画、园林、音乐等方面,渔父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渔父在文学、文化中的象征意义】1.道家思想:渔父形象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渔父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塑造成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悠闲自得的形象,体现了道家思想的价值观。
2.隐逸情怀:渔父也是诗人表达隐逸情怀的意象。
许多诗人通过渔父形象传达自己对纷繁世界的厌倦,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3.智慧与哲理:渔父在文学作品中还具有智慧与哲理的象征意义。
捕鱼需要技巧、耐心和智慧,渔父形象往往代表了人们在劳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人生哲理。
【渔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演变】1.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现代社会,渔父形象依然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许多作家、诗人、画家通过渔父形象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赋予它新的生命。
2.现代文化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渔父形象也在逐渐发生演变。
在现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渔父被赋予了更多的现代元素,成为了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符号。
总之,渔父一词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最初的职业称呼到丰富的文化象征,渔父形象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
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
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
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
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
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
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
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
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
渔樵耕读,“渔“位于首。
“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
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
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
《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
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
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
“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
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
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
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
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屈原《渔父》赏析
屈原《渔父》赏析
《渔父》是屈原七十篇诗歌中的一篇,这是一篇充满深情的田园诗。
这首诗讲述了一
个渔父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主题是爱情和家庭。
首先,从诗歌的形式上来看,这首诗是由四句组成的四句体,每一句都是七个字,整
首诗的格律非常规整,朗朗上口,让人很容易就能记住。
其次,从诗歌的主旨来看,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是浓烈的,直接打动人心。
作者通过
渔父和妻子的形象,表现出一种永恒的爱情和忠诚的家庭观念。
渔父把妻子比作“朱唇皓齿”,“良人美妇”,“情深似海”。
他相信他们的爱情是永恒的,不受时空的限制。
“夕阳西下而暮,徂往来者不可追”这句话表达了他们在爱情和家庭中的不朽价值。
作品
含义则是表达了屈原对美好爱情和幸福家庭的赞美,对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道德精神的歌颂。
再次,从诗歌的语言来看,这首诗用了很多生动而细节的描写,展现出了作者的造诣。
例如,“濯红荻,为我烧酒,渔艇听歌,莫愁前路无知己”这句话中的“濯红荻”就是
指摘荻花煮的酒,味道香甜。
这样的细节描写增强了读者的感觉,让人更容易代入作者所
想表达的情景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娓娓道来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爱情、
家庭和传统美德的倡导,它使我们重新思考了人类的价值观念,是一篇充满了深情和思考
的优秀诗歌。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渔父意象,是一种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
这个意象常常出现在各种古典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等,传承至今。
从渔父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深刻的含义和寓意,这篇文章将会探讨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及其蕴含。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渔父的本质。
渔父是一个靠海为生的人,常常在海滨垂钓,静待着大海给他带来的收获。
渔父的生活是非常艰苦和辛劳的,他需要不断地面对着海风和浪涛。
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渔父的生存状况可能并不乐观,但他所追求的目标是深深地映射在他的内心中——从大海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
换句话说,渔父的目标是充满动机的,因而有力量推动着他往前走。
在古典文学中,渔父意象传递出的意义是多重的。
首先,渔父通常被视为自然的象征。
他在大自然中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因此他所追求的东西也有着自然的色彩。
渔父的取材来源也是来自大自然——大海中的鱼。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渔父的行为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渔父可以被视为自然界的翻译者或者促进者。
其次,渔父还可以被视为一种寓言意象。
渔父为了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而不断努力,他的行为不是自我追求而是拼搏奋斗的代表。
拼搏的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的能力,不断地推进了他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的发现。
这表明,渔父意象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它以一种有力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精神的奋斗。
最后,渔父还代表一种战胜困难的意象。
渔父常年在海上打渔,在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下,渔父需要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才能得到自己的收获。
这种困难表明了人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渔父的克服挑战的方式和决心,我们看到了成功与胜利背后的代价和重量。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蕴含着自然、拼搏、克服挑战等多种意义。
它在文学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代表了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真实探索。
作为渔父意象的读者,我们需要从其中寻找到自己的意义和寓意,希望在寻找过程中也能够启示我们对未来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吋£ 切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一个一心想着辅佐君王,为国家的兴盛尽其所能,满腔爱国情怀的人,却被小人谗害至流放。
义臣遇不到明君,心里是何其的悲愤与失落!在屈原的理想这般失落,人生追求这般无奈与痛苦之际,一位渔父”踏浪而来。
渔父见到屈原时脱口而出: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一见面就准确的判断出屈原的身份,说明他并未对世事一无所知,而应该是相当了解。
屈原作为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的贵族官员,以他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为何会流落至这种人迹罕至的江边?渔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屈原自己的回答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是多么自负与自傲的回答,将自己的清”醒”与世人的浊”醉”截然对立开来,自己的清”与醒”不为世人的浊”醉”所容,也没有人能理解或者倾听他心中的那份执着的理想与追求,心中充满着悲痛与失落,字里行间流露着难掩的痛苦与无耐!一个执着于政治理想,执着于为国为民的人的苦痛,渔父对屈原充满了同情,当然也是敬佩的,他这样劝解他道:举世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渔父作为一个智者,看清了屈原内心矛盾的根源,是其清”醒”与世人的浊”醉”的对立与两难。
作为旷达超远,顺其自然,远离俗世的渔父于是就用自己的思想对屈原进行引导。
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个人理想不可自拔?既然这样的追求让人痛苦并根本无法在现实中立足,那还不如顺应现实,顺应一切,超乎自然天地之外,人就会在世间闲适自处,无欲无求,也就不会有理想失落后那么多的苦痛与悲愤。
但是屈原没有因渔父的这么一段劝说而做任何动摇,他身体力行着的,是对道,义的追求,是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虽然屈原并不是儒家思想的信徒,但他所践行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其实是与儒家的思想追求相一致的。
屈原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既然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无法实现,那就为这样的一个美好理念而殉道吧!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的意志是这样的坚定,信仰是如此的牢固不可动摇。
渔父面对这样的顽徒”,最后报之无耐的莞尔一笑。
他临走之前大声高歌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这句话唱出了一个出世的智者的感悟与人生态度。
一句大智大慧的话语,透露着旷达与淡然的处世之态,出世却并不是与世俗断绝一切联系,而是和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个体精神达到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状态。
在这篇文章中,渔父踏浪而来,最后又高歌之后倏然而去,留给后世人无穷的想象与回味。
他的旷达与淡然、精神的自由,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渔父”精神。
东汉时的严光严子陵,也是一位备受后世文人推崇的渔父形象。
《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令访之。
……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
乃耕于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4]严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曾是同窗好友。
当刘秀称帝登基后,严子陵隐姓埋名过期了渔隐生活。
光武帝深慕其贤,得知他过着渔隐生活之后,特地派人去请他出山。
然而严子陵始终不肯接受光武帝赐给他的官职和爵位,坚守自己的志向,过了一辈子的渔隐生活,一直到老死,都没有出仕。
士固有志,何至相迫乎?”在士固有志”的人生信念的支配下,严子陵毅然决然的拒绝出仕为官,拒绝高官厚禄,一直没有违背个人的信念和人生志趣,坚守恬适淡薄的渔隐生活。
这不禁会让人想起孔子说过的那句话: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严子陵正是用毕生的时光践证了这种坚定独立的人格精神。
严子陵是真正喜欢渔隐生活的,他也确实一点都不想做官,即使有光武帝这样作为帝王的同窗好友的赏识与再三邀请,也难以改变其志向。
所以在后世文人看来,这种绝对自由的追求与选择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汪遵《桐江》一诗这样评价严子陵:光武重兴四海宁,汉臣无不受浮荣。
严陵何事轻轩冕,独向桐江钓月明?”5]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杯》诗云: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6]盛赞了严子陵不慕功名富贵,坚守人格自由的气度与节操。
范仲淹也有一首《严先生祠堂记》赞美严子陵风节: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7]从后世文人的这些诗文中也可以看出严子陵作为一个不出仕的典型形象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每个后世文人每当厌倦仕途或者冒出渔隐念头的时候,都会找到他作为自己精神的依托。
《吴越春秋》中也有一个渔父形象,他帮助伍子胥成功渡江,逃离险境,而自己却葬身于江上。
原文是这样叙述这段故事的:与胜行去,追者在后,几不得脱。
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水而上。
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
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子胥即止芦之漪。
渔父又歌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寝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
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潯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视之有其饥色。
乃谓曰:子俟我于此树下,为子取饷。
”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
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
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栗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子胥曰:请丈人姓字。
”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
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
”子胥曰:诺。
”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
”渔父诺。
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8]伍子胥怀着父仇兄恨出逃,遇到一条大河挡住去路,生死命悬一线,情况十分危机。
就在这时,一位渔父驾一叶小舟,飘然而至。
这是伍子胥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遇到的一颗救命稻草,也许也是唯一的希望。
伍子胥赶紧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呼唤渔父将自己渡至彼岸。
渔父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伍子胥迫切的呼救,然而智慧的渔父观察周围的环境时发现有人窥探,于是他两次用渔歌的方式暗示伍子胥。
终于他将伍子胥渡至彼岸,却发现其面有饥色。
本来这个时候作为渔父助伍子胥渡河的行动已经结束,他完全可以马上转身离去。
然而古道热肠的他却忍不住接着去帮伍子胥找食物,而这样做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伍子胥对渔父如此之恩难以为报,便拿出身上价值百金的宝剑以赠之。
渔父拒不接受。
打听其姓名,以图日后再报,渔父也始终不肯透露半字,只说:得形于默”不求任何回报,不留名姓,这是何其的洒脱与超然!渔父一开始就清楚,伍子胥是忠臣贤良之后,背负着国耻家仇,也明白送其过河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还有楚国法令得伍胥者,赐栗五万石,爵执圭”这样的功名富贵的诱惑,然而他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样做,并且最后他的结局是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用生命来完成了人生追求的大义,以身殉道,杀身成仁。
他虽然隐迹于山水,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义无反顾,身隐心却不隐,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世界和人生的关怀。
陶渊明笔下发现桃花源的武陵渔人也是一个颇具韵味的渔父形象。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陶渊明借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渔夫作为贯穿整个桃花源故事的主线,通过他的行踪及见闻给我们展示了一派美好的桃花源理想生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理想中的生存世界,只能由渔夫才能在无意中发现、找到、并于最后失落,而其他人根本无法访其踪迹。
渔夫作为一个与水打交道的职业,活动的范围一般远离人群,受到俗世的影响相对较少,因而他会在无意中觅得这片净土。
陶渊明为什么会这样虚构了一个渔父的形象和一个理想的桃花源世界呢?联系他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我们也不难理解他有这样的理想与志趣。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不安定的魏晋时期,政治黑暗,官场腐败。
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曾封长沙郡公,但因望非世族”受到门阀等级森严风习下的时人的讥讽。
至U陶渊明出生的时代,家族已经衰落,家境日见窘迫。
青少年时期的他过着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的贫苦生活。
但他好读儒家的六经,又深受老庄学说及魏晋玄学的影响,从小就崇尚自然,淡泊名利。
个人的贫困和时代的不安定不仅使诗人始终对现实保持着一份特别的清醒,而且也激发了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他虚构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
这种理想的虚构,也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所处的黑暗现实的一种对抗,对人生信念和生存志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