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胆结石方法汇总

合集下载

胆结石中医治疗方法

胆结石中医治疗方法

胆结石中医治疗方法
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中形成的结石,中医认为胆结石是由于气滞血瘀、湿热内蕴等因素引起的。

针对胆结石,中医有一些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常用中药有金钱草、地黄、赤小豆、红花等,可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祛湿活血。

具体的用药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应该请教中医师。

2.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改善气滞血瘀等问题。

适当的针灸治疗可以缓解胆结石引起的症状,并促进结石的排出。

3. 推拿按摩:通过揉腹、抚摩等手法来刺激胆囊和胆管,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流动,有助于胆结石的预防和治疗。

4.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也对胆结石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

建议少吃过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饮食清淡。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胆结石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且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不适感。

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应该遵循中医师的指导,并与西医进行合理的结合治疗。

最好在正规的医院或诊所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

胆结石中药治疗方法

胆结石中药治疗方法

胆结石中药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苦参汤:苦参、石菖蒲、木香、黄连等药物,具有消炎、疏肝胆、解痉等作用,可用于胆结石的治疗。

2. 茵陈蒿汤:茵陈蒿、白芷、黄柏、栀子等药物,具有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胆结石引起的胆囊炎等症状的治疗。

3. 寒水石膏冲剂:寒水石膏、浙贝母、茯苓等药物,有清热利湿、降火解毒的作用,可用于胆结石引起的胆囊炎、胆管炎等炎症的治疗。

4. 三生乌头汤:乌头、茯苓、车前子等药物,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胆结石导致的尿路结石的治疗。

中药治疗胆结石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疗程与剂量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此外,中药治疗胆结石主要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不能替代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疼痛、黄疸、发热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诊并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

中医治疗胆结石方法

中医治疗胆结石方法

中医治疗胆结石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胆结石主要是采用利胆、消炎、软化、溶解结石等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苦参、黄柏等,它们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的作用,可以减轻胆囊和胆道的炎症症状,并帮助软化和溶解结石。

此外,中药还可以调节胆囊的分泌功能,促进胆道通畅,减少结石的形成。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胆结石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气海等。

经过针灸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使胆道的排空,改善胆囊的收缩功能,减轻胆道的痉挛,缓解炎症症状,并增加胆囊的分泌流出,有助于溶解结石。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通过刺激胆经和腧穴,调节胆囊和胆道的功能,缓解胆结石的相关症状。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捏、揉、按、转等,可以刺激和活血,促进胆囊的收缩和排空,有助于消除结石并减轻疼痛。

4.中医饮食疗法:中医饮食疗法是中医治疗胆结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医认为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湿热、痰浊等有关,因此,饮食方面需要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等。

同时,还可以适量摄入一些有助于溶解结石的食物,如苹果、柠檬、山楂等。

5.中医穴位贴敷:中医穴位贴敷是利用中药、艾灸等在特定穴位附近贴敷,通过药性或温热刺激穴位,调节胆囊和胆道的功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流动,有助于软化和溶解结石。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大椎等。

总之,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方法多种多样,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疗效,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食刺激性食物,同时还需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如有需要,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胆结石的用药方法

中医治疗胆结石的用药方法

中医治疗胆结石的用药方法1.取杭菊10g,山楂10g,决明子15g,用水煎服。

可代替开水或者饮料,每天饮用,坚持一段时间后症状会减轻。

2.取银杏、沙棘、山楂、绞股蓝适量,洗净后放茶壶里泡茶喝,能减轻症状,促进结石排出体外。

3.金钱开郁汤取金钱草30克,柴胡、白芍、枳壳、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郁金6克,甘草3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一个月为一疗程。

此方具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和胃抑酸的功效,适合有泛酸、嗳气症状的色素性胆结石、胆固醇胆结石和混合性胆结石患者使用。

4.三金排石汤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0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5天),一般用药3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5.利胆排石汤取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各10克,木香、枳实各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20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

连续用药15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3~5天),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忽视服药时间大部分人在患病后,只注重对症选药,认为只要对症下药就能治好病,其实不尽然。

要使药物发挥最佳的疗效,除了对症用药,按量服药外,适时服药也是十分重要的。

选择好适当的服药时间,既可使药物达到预期的效果,减轻疾病的症状,还可减轻因服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睡前服药许多人有在晚上临睡前服药的习惯,认为服完药后立即休息,能帮助药物的吸收。

其实,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当饮水量又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

有些药物的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溃疡。

情况较轻微者只是吞咽时感到疼痛,严重者可能伤及血管而引起出血。

胆结石治疗方法护理措施

胆结石治疗方法护理措施

胆结石治疗方法护理措施胆结石,是指在胆管中形成的结石,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治疗胆结石,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同时需要注意护理措施,加强日常保健,避免病情恶化。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方法。

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治疗1. 砂仁汤:砂仁6克、苏叶10克、茯苓5克、荷叶10克、柴胡10克、生姜3片,煎汤服用。

可调理胃气,利于胆汁的流动,有助于消除胆结石。

2. 丹参茶:丹参、生姜、人参各适量,加入热水中泡制5-10分钟,每日可饮用2-3次。

这种中药茶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经脉、利胆等功效,对于胆结石也很有效。

西药治疗1. 利胆药物:如奥利司他(u r so de o x y ch o l i c ac i d,U D C A)等药物,可通过增加胆汁分泌、改善胆汁流动等方式,消除结石,是治疗胆结石的常用药物。

2. 止痛药物:如果患者存在剧烈疼痛的症状,可以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等。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小切口,将腹腔镜插入体内,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开放手术开放手术是治疗复杂胆结石的常用方法,但需要在一定的麻醉条件下进行。

护理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护理措施。

1. 保持心情愉快:情绪因素是影响胆结石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保持心情愉快,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波动。

2. 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过油、过甜、过酸、过强的刺激性食品,有助于消除胆结石。

3. 加强运动:适当进行运动有益健康,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缓解疼痛症状。

4. 定期检查: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做出适当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的恶化。

结语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护理措施,加强日常保健,避免病情恶化,才能更好的治疗胆结石,提高生活质量。

2024年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结石

2024年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结石

2024年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结石一、活血化瘀法概述活血化瘀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学理论中,淤血的形成往往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局部积聚,形成瘀血。

瘀血不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还可能成为疾病的根源。

因此,活血化瘀法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消除瘀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

在治疗胆结石方面,活血化瘀法可以通过改善肝胆的血液循环,促进胆汁的正常排泄,从而达到治疗胆结石的目的。

二、疏利肝胆法介绍疏利肝胆法是中医学中针对肝胆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核心在于通过调理肝胆的功能,使其恢复正常的疏泄和排泄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学理论中,肝胆的疏泄功能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若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疏利肝胆法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

在治疗胆结石方面,疏利肝胆法可以通过促进胆汁的排泄,防止胆汁淤积,从而达到治疗胆结石的目的。

三、治疗方法与手段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与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非手术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疏利肝胆作用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柴胡、郁金、丹参、桃仁等。

这些药物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利胆排石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结石的排出。

针灸和推拿等非手术治疗方法也是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肝胆的气血运行,促进胆汁的正常排泄。

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肝胆经络,舒缓肝胆的紧张状态,改善其功能。

四、日常调护建议在治疗胆结石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调护。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行为。

其次,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肝胆,加重病情。

中医中药治疗肝胆、肾结石验方精选

中医中药治疗肝胆、肾结石验方精选

中医中药治疗肝胆、肾结石验方精选
1.【胆结石】含【胆管结石】验方
柴胡10g、大黄9g,金铃子10g、郁金10g、白芍15g、
鸡内金15g、金钱草35g、菌陈30g、木香6g、龙胆草6g、
玄明粉(冲服)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服药三剂后,就开始排石,连续排石3天,连续服药10
剂,最多15剂就万事大吉。

现予以公开。

2.急性【胆囊炎伴结石】症
大黄l0g、元明粉10g、龙胆草6—10g,开水浸泡5分钟,
服上清液,重者1日2次,经治116例,临床全部治愈,其
12例严重者加服:柴胡3克,菌陈15g、黄芩10g、木香10g、枳实10g、地丁苹30g、白芍l0g、每日1剂。

3.治疗【胆、肾结石方】
(1)穿山甲2钱、川石斛11钱,牡蛎5钱,西洋参9
钱;(2)泽泻2钱、石苇3钱、苦楝2钱,胎发灰2钱、炙
甘草1钱、云苓4钱、瞿麦2钱,冬葵子2钱。

先将(1)用水2碗煎至大半碗,取汁加入(2)
三碗煎至一碗量。

两日一次服十剂后,如结石已消
不必再服,如未完全消清,则再服5剂,定可断根。

4,祖传治疗【肾结石】砂石淋秘方
川军30克、煅月石9克,木通6克、滑石9克、水煎服,疗
效100%,比碎石机还灵。

临床使用屡用屡效。

胆结石中医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胆结石中医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胆结石中医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主要由于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胆盐、钙盐等物质不平衡而形成。

患者常常会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中医治疗中,针对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最好的方法。

首先,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之一是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胆结石是由于肝气郁结、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中药治疗的重点是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有黄芩、茵陈、柴胡、枳壳等,它们可以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有助于溶解胆结石、排出结石,缓解疼痛。

其次,针灸治疗也是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舒缓肝胆经络,促进胆汁排泄,有助于溶解胆结石、减轻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太冲、肝俞等,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疗程一般需要连续进行一段时间。

另外,中医推拿按摩也是治疗胆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肝胆经络、促进胆汁排泄,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疼痛。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揉、推、拿、捏等,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按摩的力度和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最后,饮食调理也是中医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胆结石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一些利于胆汁排泄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胆结石。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和饮食调理等。

在进行治疗时,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或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够早日康复,摆脱胆结石的困扰。

中医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多数由于胆固醇、胆色素或钙盐等物质在胆囊或胆管内沉积形成。

中医学认为,胆结石与体内湿热、痰湿、肝胆湿热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过程中,中医药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方法。

一、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中医注重辨证治疗,对于胆结石患者,医师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舌苔、脉搏等方法,辨别出体内的湿热、痰湿、肝胆湿热等不同病机,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中药如茵陈蒿、白术、草果、郁金等,能疏肝利胆、化痰湿、清热解毒,缩小胆结石,促进结石排出。

二、中药煎剂的应用中医治疗胆结石常采用中草药煎剂,结合个体的体质及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材并经医师准确煎制,以增强药效。

常见的中草药如黄连、黄芩、栀子、山楂等,既具有清热、疏肝胆的功效,又能消炎、消肿、促进胆汁分泌,对胆结石有效。

三、针灸疗法的运用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在胆结石的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灸的刺激作用,可以调节经络、疏通气血、改善胆囊的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常用的穴位如足三里、大肠俞、肝俞等,都是常用的针灸穴位。

四、中医养生与调理除了治疗,中医也强调胆结石的预防和调理。

中医提倡合理饮食,推崇清淡、多样的饮食方式。

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

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理,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舒畅,对于胆结石的康复非常有助益。

五、中医按摩的作用在中医中,按摩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与调理。

对于胆结石患者,通过按摩胆经和相关穴位,能够促进胆囊的收缩和胆管的流通,有助于胆结石的消除和症状的缓解。

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揉、推、按等,但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中医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方法,既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又能够改善体质,防止疾病的复发。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调理和饮食控制。

古代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古代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古代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以下是古代治疗胆结石的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一、中药治疗
在古代,中医通常采用中药治疗胆结石。

他们认为胆结石是由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所致,因此治疗重点在于疏肝理气、清热利湿。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黄芩、黄连、黄柏、枳壳、乌梅、金钱草等。

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伍使用。

二、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 对于胆结石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针刺胆俞、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缓解疼痛,促进结石排出。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三、推拿治疗
推拿是中医传统的物理疗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对于胆结石患者,推拿可以促进胆囊收缩,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四、食疗
在古代,食疗也是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调节身体内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胆结石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此外,一些具有利胆排石作用的食物,如乌梅、核桃、玉米等,也可以适当食用。

五、自然疗法
除了以上几种治疗方法外,古代还有一-些自然疗法可以帮助治疗胆结石。

例如,气功、太极拳等传统健身方法可以调节身体内的气机,促进气血流通;温泉浴、艾灸等疗法可以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传统的中医药学在胆结石的治疗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分享一些中医治疗胆结石的经验,希望对广大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一、胆结石的中医病因诊断中医认为,胆结石的病因主要与寒热湿痰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的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来判断胆结石患者的具体病因,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中药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剂1. 消石散:主要由半夏、茯苓、泽泻等药物组成,具有调理气滞、消除湿热的功效。

该方剂适用于胆石结晶较小、未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

2. 寒湿胆结石清胆汤:由黄连、黄芩、泽兰等组成,可清热解湿、调节胆囊功能。

适用于寒湿型胆结石患者。

3. 降脂胆结石颗粒:该方剂主要由山楂、莱菔子、冬瓜皮等组成,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胆固醇结晶形成。

三、中医推拿与胆结石中医推拿疗法在胆结石的治疗中也有一定作用。

通过对胆经、胆经穴位的按摩刺激,促进胆囊收缩,帮助胆结石排出。

此外,还可以采用胆经开穴、舌诊等方法进行辅助诊断和治疗。

四、饮食调理与胆结石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在胆结石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胆结石患者应避免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例如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和胆结石的溶解。

五、中医的其他治疗方法中医在胆结石的治疗中还有一些其他疗法,例如针灸、艾灸等。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气血平衡,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胆囊功能。

而艾灸则可以通过热毒透薰、温通经脉的作用,改善胆囊胆汁的流通。

六、中医治疗胆结石的优势相比于西医的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胆结石的优势主要包括:无手术风险、疗效持久、治疗过程舒适等。

同时,中医的治疗方法也往往能够对患者的整体身心做出综合性的调节。

总结起来,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包括病因诊断、中药方剂应用、推拿、饮食调理等多个方面。

中医治疗胆结石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同时,中医治疗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

中医医案——胆囊结石(二)

中医医案——胆囊结石(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清热利湿法治愈胆石症病案:覃某,男,32岁。

初诊:1991年6月24日。

主诉及病史:行B超查体时发现胆内有结石,遂以碎石术治疗,结石未能排出。

诊查:神倦乏力,溲黄便干。

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小数。

辨证:湿热蕴于中焦。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以茵陈蒿汤合四逆散加味。

处方:茵陈10g 山栀10g 大黄3g(后下)当归10g 柴胡8g 赤芍10g 枳壳10g 炙甘草5g 南沙参15g 蒲公英15g 赤苓15g炙鸡内金15g 5剂患者服上方药尽剂后,于7月13日行B超复查,发现结石由原直径1.5cm变为0.4cm。

嘱再进数剂而愈。

按语此患者于查体时发现胆内有结石,经碎石后未能排出。

就诊时患者无明显症状。

杨老言:胆石症系中焦湿热为病,湿热蕴结,渐炼为石。

治疗以清利肝胆湿热为法,方进茵陈蒿汤合四逆散,加蒲公英清热解毒,炙鸡内金消积除石,辨证正确,用药精当,而效如桴鼓。

1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4集,P446,杨甲三医案。

杨甲三,又名汉鑫,1919年1月生。

江苏省武进县人。

教授。

13岁时受业于常州名医吴秉森先生门下,后又从师针灸大家承澹安先生,于1936年毕业于中国无锡针灸传习班,其后在武进悬壶济世,并受岳翁华庆云先生(常州名中医,尤擅内、妇科)亲传。

1956年由南京调入北京中医学院。

原任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附属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

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被聘为国家科委医药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腧穴组组长,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针灸学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国针灸协会顾问委员会顾问等职。

当选为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主席团成员。

中医名家胆结石经验方,前8个最突出

中医名家胆结石经验方,前8个最突出

中医名家胆结石经验方,前8个最突出胆结石,辩证分清楚类型,好方剂还是很多的,下面这些就是中医名家使用的方剂,就看你是不是能分辨清楚症状类型,功夫还是在“辩证”。

1,胆道排石汤邓铁涛(1916~2019)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内科专家。

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姜氏利胆排石汤姜春华 (1908~1992)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脏象及治则现代科学奠基人。

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60年代初即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姜春华,看着很眼熟3,疏肝利胆汤李培生(1914~2009)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一代宗师,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舒肝解毒汤谭景祺(1915~ )辽东盖平人,吉林省名老中医,东辽县医院中医科主任。

辨证,肝胆气郁,湿热蕴结。

舒肝解毒化石,胆结石秘方。

组成: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三黄排石汤加减李世忠(1931~)陕北榆林人,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教授,是李世忠李氏医家五代传人。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胃肠实热。

清热化湿,通里攻下,利胆排石。

组成:黄芩15克,生大黄15克(后下),山栀子15克,茵陈30克,金钱草50克,双花15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厚朴12克,芒硝10克(冲)。

中医治疗胆结石方法

中医治疗胆结石方法

中医治疗胆结石方法胆结石是指胆囊或胆道中形成的硬化物,它可以阻塞胆管,导致胆囊炎、胆管炎等病症。

中医治疗胆结石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加速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方法:1.中药煎煮法:中医常采用中药煎煮法来治疗胆结石。

主要药物包括金钱草、胆南星、茵陈蒿、木香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利湿、消炎解毒的功效,能够促进胆囊和胆管的排毒功能,加速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2.中药穴刺激法:中医穴刺激法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治疗胆结石。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太阴肝经的泉、商丘、太冲等穴位。

通过按摩、敲击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加速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3.粉碎结石法:中医可以采用中药粉碎结石的方法来治疗胆结石。

常用的中药有雪灵脂、大黄、泽泻等。

这些中药能够软化结石,促进结石的粉碎和排出。

4.饮食调理法:中医认为饮食对于胆结石的治疗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遵循寒热平衡的原则,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中医还推荐患者多喝充足的水,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和结石。

5.中医按摩法:中医按摩法是指通过按摩胆经和胆经周围的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加速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揉、捏、推、拿等。

可以选择胆经的经穴如肩井穴、阳陵泉穴等进行按摩。

总之,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复诊,以便掌握病情的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中医药治疗胆结石方法

中医药治疗胆结石方法

中医药治疗胆结石方法胆结石是指胆囊或胆道中形成的固体结石,在胆道中的结石可以引起胆绞痛、胆囊炎等症状。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中医药治疗方法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喜爱。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首先是中药内服治疗。

中医药认为胆结石是由于湿热邪气在胆道中凝结而形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内服中药来清理湿热邪气,以达到消除结石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黄芩、苦参、薏苡仁、茵陈蒿等,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祛湿利胆,对胆结石有较好的疗效。

其次是中药穴位贴敷法。

将中药配方研磨成粉末,加入适当的药膏,然后敷于患者的足三里、中脘、气海等穴位上,再用药布覆盖,固定在患者体表。

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和经络的传导作用,使中药成分直接作用于胆道,起到溶石、排石的作用。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无需采取任何侵入性操作,对患者来说也没有任何副作用。

再次是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针刺患者身体的穴位,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胆结石可以选择足三里、曲池、中脘等穴位,通过调理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胆囊的收缩和胆管的蠕动,增加胆道排石的机会。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最后是中药熏蒸治疗。

中药熏蒸是将中药研磨成细粉,加热后使之产生挥发性物质,再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起到疏通经络、消除湿热的作用。

研究表明,中药熏蒸治疗胆结石可以使胆道的收缩功能得到改善,加快结石的排出,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胆结石虽然可以减轻症状、消除结石,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患者在选择中医药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并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中医药认为湿热是导致胆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炸物等。

同时,多吃一些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生黄花菜等,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胆囊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6种中药

胆囊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6种中药

胆囊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6种中药
胆囊结石可考虑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以下是6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
1. 怀山药:具有软坚散结、祛瘀止痛的功效,可将怀山药煮汤或熬粥,每日食用。

2. 仙灵脾:功效为软坚消石,可煮汤或冲剂服用。

3. 血竭:具有消炎疏通胆道的作用,可煮汤或泡水饮用。

4. 海藻:富含纤维素和胆酸,有助于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可用于制作汤或凉拌食用。

5.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煮汤或泡水饮用。

6. 何首乌:具有软坚祛瘀的功效,可泡水饮用或用于制作膏剂外敷。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胆囊结石需结合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不能自行用药。

此外,中药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胆结石中医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胆结石中医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胆结石中医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中医治疗胆结石的
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最好的治疗方法。

首先,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之一是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胆结石是由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脏腑失调等原因导致的,因此中药治疗的重点是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茵陈、木通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的作用,对于胆结石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针灸治疗也是中医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

针灸能够调理人体的气血,疏通经络,促进胆囊排石,达到治疗胆结石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太冲、阳陵泉等,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另外,中医推拿也是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之一。

推拿能够促进胆囊的蠕动,加速
胆汁的排泄,有助于胆结石的排出。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腹部推拿、背部推拿等,通过推拿可以缓解胆结石患者的疼痛,促进病情的好转。

除了以上介绍的中医治疗方法,胆结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胆结石患者应忌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杂粮等,避免过度饮酒、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等,这些都有助于减轻胆结石患者的症状,促进病情的好转。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
疗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希望胆结石患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早日康复。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传统中医如何治疗胆结石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传统中医如何治疗胆结石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传统中医如何治疗胆结石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传统中医如何治疗胆结石胆结石是一种在胆囊内形成的结晶物,常常由胆固醇或胆红素组成。

胆结石可以导致胆囊炎、胆石症等严重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不适。

传统中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胆结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介绍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经验,以期帮助胆结石患者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一、中医理论认识胆结石根据中医理论,胆结石与人体禀赋、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胆结石主要是由湿热和胆郁导致的。

湿热是指体内湿气和热气积聚,胆郁则是指胆汁运行不畅,导致胆囊内郁积。

二、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中医治疗胆结石主要包括中草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1. 中草药治疗中草药治疗胆结石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黄芩、黄柏、木通等。

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排石等功效。

患者可以将以上中草药煎汤饮服,或者选择成药的形式进行治疗。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胆结石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循环,促进胆囊的功能恢复,减少结石形成。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肝胆经等。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胆经的穴位,可以促进胆汁的排泄,改善胆囊的功能。

同时,按摩还可以舒缓肌肉的紧张,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三、胆结石的预防和饮食调理除了治疗,预防胆结石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对于预防和治疗胆结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中医认为胆结石与饮食结构紧密相关。

建议患者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此外,还应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规律性。

2.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都可以导致胆汁分泌不畅,增加胆结石的发生几率。

因此,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同时,也应积极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囊中的胆液中含有高浓度的胆固醇或胆色素,导致胆固醇结晶或胆色素结晶积聚而形成结石。

中医学认为,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气血失调、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和清热利湿来改善胆结石的症状。

一、中医的辨证施治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胆结石的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常见的辨证施治方法包括中药、针灸和中医理疗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对于胆结石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

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黄连解毒片、瞿秦氏消石片等。

这些中药可以清热利湿,调理胆经,促进胆囊排石,并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胆结石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促进胆汁的分泌和胆囊的收缩,从而帮助排出胆结石。

3. 中医理疗中医理疗包括拔罐、艾灸等方法,在治疗胆结石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作用,促进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出。

艾灸则可以通过热熏蒸的作用,疏通经络,舒缓胆石引起的疼痛。

二、中医养生调理除了辨证施治的方法,中医也强调胆结石患者的养生调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理方法:1. 饮食调理在饮食方面,胆结石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同时,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

2. 温热调理中医认为温热能够舒缓胆结石带来的胀痛感。

胆结石患者可适当多喝热水、热汤,并使用热水袋热敷胆囊区域,有助于缓解疼痛。

3. 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出。

胆结石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坚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三、中医的注意事项在接受中医治疗过程中,胆结石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病情观察胆结石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

如出现严重的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中医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

中医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

中医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胆总管结石是指胆囊中的胆石进入胆管并堵塞的一种病症。

中医认为,胆总管结石主要与痰湿、瘀血、肝胆湿热、脾胃湿浊有关。

传统中医药治疗胆总管结石主要采用中药调理,灸、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

以下是中医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些常用方法。

中药调理:1.清热解毒:选择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黄芩、连翘、金银花等来疏利胆道,消炎解毒。

2.祛瘀化痰:运用祛瘀化痰的中药,如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等来改善血液循环,帮助石块排出。

3.健脾利湿:通过健脾利湿的中药,如苍术、党参、陈皮等来调理胃肠功能,减轻胆道的湿气堆积。

4.活血祛瘀:选用活血祛瘀的中药,如桃仁、花红、桑叶等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结石排出。

针灸疗法:1.常用穴位:针灸可以用于舒缓胆道痉挛和胆管扩张。

常用的穴位有迎香穴、阳陵泉穴、太冲穴等。

2.灸法:适当的灸法可以温通经络、祛寒除湿,常用的穴位有关元穴、肝俞穴、胆俞穴等。

3.推拿疗法:通过按摩胆经和胆脉,刺激胆囊收缩和胆管扩张,从而帮助结石排出。

灸法疗法:1.辨证灸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疏肝解郁或调和脾胃的灸法,来达到疏通胆道、消除湿气的效果。

2.药温灸法:选用有通络、活血化淤功效的中药制成灸条,并在特定穴位进行熏灸,以增加药物的渗透力,加速通经络、活血化淤的效果。

3.顶针灸法:将针灸针插入胆经相应穴位多次,用纸盖住针尖后点燃,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达到疏通湿气、消除胆石的效果。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通过按摩胆经和胆脉,刺激胆囊收缩和胆管扩张,帮助结石排出。

常用的推拿技术有揉摩、推拿、按压等,常用的穴位有足太阳肠经、胆经走行穴。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还强调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过量进食动物脂肪,保持饮食的营养均衡和规律。

此外,中医还提倡患者保持正常的精神状态,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等,以促进体内气血流通、调理胆道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胆总管结石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欲差者可加陈皮、竹茹;
大便干燥可加大大黄用量或酌加元明粉。若考虑为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胆绞痛,可嘱病人右侧卧位,拍打其右后背部,使结石从嵌顿部位脱出解除疼痛。发病期间应忌食油腻,保持心态平和。
胆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表现为:起病急,右上腹或胃脘疼痛向右肩背放射,不思饮食,进食则腹痛加重,或呕吐,发热,或有寒战,有时出现黄疸,尿少色黄,大便秘结。
中医药治疗胆结石方法汇总
胆结石的治疗,应根据结石的大小,胆囊的功能,采取相应的手段,一般来说在胆囊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直径小于0.6cm的胆囊结石和直径小于 1cm的胆管结石才有可能排出。中医的排石手段有很多,中药、针灸、食疗都可能获效,目前市售排石中成药也很多,但有些过于夸大其词,反而不可信。溶石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目前在临床上还未找到有很好溶石作用的中药。
3、吊南瓜蔓泡水可排结石
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喝一瓶,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明结石全排净,不用再喝药了。忌辣、酒,特别是肥猪油。
4、胆石通消糖浆治胆结石
郁金15克,木香15克,黄芩15克,茵陈26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须20克。将木香打成粗粉,提取有效成分。另将余药经整理后混合煎汁,共煎2次,每次务必使水面高出药材,经煮沸20分钟(指沸后时间),过滤。滤液合并静置沉淀24小时,再吸取上清液浓缩至一定量,加入蔗糖煎沸使其溶解,出料前5分钟加防腐剂,过滤。滤液与木香提取液混匀,分装于100毫升的容器中,每次饭前15分钟服33毫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停药1周后进入下一疗程。适用于胆结石,疏肝解郁、清热利湿、调畅气机。
王品一治疗胆结石用四金汤:金钱草60g,郁金、鸡内金、海金沙、焦三仙、白芍各30g,柴胡、甘草各60g,香附、佛手各15g,青皮12g,生大黄10g(后下)。右腹下痛甚加川楝子、元胡;盛热加银花、连翘;呕吐加藿香、旋覆花、半夏;腹胀加砂仁、川朴;发热倍柴胡量;黄疸加茵陈;泛酸加乌贼骨、黄连、吴茱萸;气滞加枳壳、木香;气虚加党参;血瘀加丹参、三棱、川芎、桃仁、红花。日1剂水煎分4次服。结果治愈10例,好转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8%。
结果显效4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黄骏用血府逐瘀汤根据不同的证型加味治疗肝内结石11例,经2~4个月治疗,痊愈2例,总有效率为90.9%。
于海鹰认为肝胆结石分为气郁型、湿热型、脓毒型等。
①气郁型用舒肝理气散:柴胡、枳壳、莪术、黄芩各15g,青皮、木香各10g,香附、郁金各20g,茵陈25g,鸡内金30g。
5、绿茶治胆结石
绿茶适量,晒干研末,沸开水冲,趁热连茶末一起饮下,每天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饮一次,其他时间随时可服,初服时每次2茶匙,每天服5次,约2天后,改为每次1茶匙,每日4次。适用于胆结石。
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表现为:间断右上腹或胃脘部隐痛,向右肩背放射,多因生气或油腻餐引发或加重,有时可突发右上腹绞痛(这是因为结石嵌顿所致),食欲不振,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脉弦。
辨证为:肝胆郁滞,腑气不畅。治宜舒肝利胆,理气通腑。
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枳实、厚朴、木香、黄芩、白芍、金钱草、大黄、当归、甘草等。疼痛重者可加元胡、川楝子;
腹痛剧烈者加元胡;恶心呕吐者加生姜、半夏;
高热不退加生石膏。病人应禁食,有条件应下胃管行胃肠减压,输液,并可于右上腹外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膏,以促使炎症消退。同时要配合应用抗生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坏疽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胆管疾病到了这一阶段最积极的措施应是手术治疗,但有些病人存在手术禁忌情况,或当地无手术条件,只能采取保守治疗。
②肝郁气滞型:疏肝理气为法则,方选柴胡疏肝饮,炒柴胡、白芍、枳壳、青皮、香附、延胡、川楝子、金钱草;胁痛甚者加姜黄,气郁甚者加绿梅花、佛手片,病久痛甚入络者加三棱、莪术、丹参,便秘加大黄,夹湿者加茯苓、川朴、苡仁、炒苍术。
③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方用消遥散加味:炙柴胡、炒白术、炒白芍、云茯苓、制香附、陈皮、炒当归、炙甘草、薄荷。头昏、便溏者加怀山药、碾木香、炒党参。
中医将此类证候称为火毒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及胃脘区剧痛,甚至痛遍全腹,高热不退,黄疸,便秘。
体检:血压有下降趋势,甚至休克,腹肌紧张拒按,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腻,脉弦数或细数。白细胞高于20000/mm3。辨证为肝胆郁滞,火毒蕴结。治宜清利肝胆,泻火解毒。
常用药:茵陈、虎杖、栀子、公英、龙胆草、柴胡、黄芩、黄连、生大黄、元明粉、生地、生石膏。
李定江用金钱草30g,柴胡、枳壳、白芍、海螵蛸、淅贝各10g,郁金6g,甘草3g。胃痛加蒲公英、甘松;肝火加丹参、香附;阴虚血热去柴胡,加焦山栀;寒象加桂枝;寒湿加吴茱萸、苍术;燥象加花粉;黄疸加茵陈;便秘加大黄;恶心、呕吐加半夏。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结果痊愈37例,有效43倒,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3%。
1、舒肝解毒汤治胆结石
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
2、胆道排石汤治胆结石
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适用于肝郁气滞、湿热蕴结。有清热、疏肝、理气、通里之效。
②湿热型用清利湿热散:柴胡、黄芩、香附、三棱、半夏各15g,青皮、木香各10g,龙胆草、山楂各20g,蒲公英25g,金钱草30g。
③脓毒型用清热解毒散:柴胡、黄芩、延胡索、半夏各15g,青皮、香附各10g,蒲公英、茵陈、金银花各25g、连翘20g。
均日1剂,纱布包水煎,分2次服;早晨服汤药1小时后,用通结攻下散(大黄15g,芒硝20g)开水泡服,1~2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48例,显效10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1.4%。
刘秀龙用茵陈30g,大黄(后下)、栀子、槟榔、鸡内金、木香、黄芩、丹皮各12g,金钱草、海金沙、连翘各15g,柴胡、延胡索各9g,蒲公英、板蓝根各18g,大青叶20g,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疗程。结果痊愈36例,显效22例,好转8例,有效率100%。
徐青霞用金钱草30g,茵陈、生大黄各15g,青皮、陈皮各7g,柴胡、木通、炒枳壳各5g。呕吐加吴茱萸、黄连;腹痛加元胡、川楝子;热甚加栀子、黄芩;湿重加苍术、川朴;便秘用大黄;便溏用制大黄。日1剂水煎服。结果显效61例;有效5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4%。
王开夏治疗胆石症59例,用方:茵陈、金钱草、大青叶各60g,木香、枳壳、硫酸镁各15g,大黄50g(后下),柴胡、槟榔、龙胆草、元胡各12g。恶心、呕吐加法半夏,感染重加金钱草;痛甚加川楝子。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结果:治愈55例,显效4例,随访2年以上,复发1例,总有效率达98.3%。黎涛用芦金溶石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用方:金钱草、芦根、郁金、金砂牛、生鸡内金、三棱、莪术、青陈皮、夏枯草、厚朴、当归、白芍、柴胡、甘草。胁腹痛甚加元胡;便秘加大黄;湿热重加茵陈;阴虚口干加沙参,日1剂水煎服。治疗1~4个疗程,痊愈5例,好转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7%。
中医治疗胆结石、胆囊炎副作用少,无禁忌证,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应把握好适应症,尤其是在急性炎症阶段的治疗。
丁保健将胆系感染及胆石症辨证分型为:肝胆湿热、肝郁气滞、肝郁脾虚等三种证型,并根据不同证型分别施治。
①肝胆湿热型:宜清肝利湿热,通导腑气。该型又分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二类,前者以清热通里,佐以利湿,方用:大柴胡汤,柴胡、黄芩、生军、枳实、法半夏、白芍、青皮、连翘、金钱草、海金沙;后者治疗以利湿为主;佐以清热通里,方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柴胡、黄芩、生军、木通、泽泻、车前子、金钱草、海金沙,大便秘结者加芒硝,伴恶心之呕吐者加橘皮、黄连、竹茹、生地,热盛者加银花、虎杖、蒲公英。
高热神昏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
怕冷自汗,脉沉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可加麦冬、石斛、天花粉;
有出血倾向的可加水牛角、赤芍、丹皮;
出现休克可加人参、附子。
上述的三种症候群,实际上是胆结石,胆囊炎逐渐加重的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的治法中始终贯穿一个原则就是舒肝利胆,通腑泻热,这也是中医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基本法则。除了内服、外敷中药外还可配合针灸(足三里,阳陵泉,胆俞等穴),耳针(肝、胆、胰、神门等穴),运经仪治疗等常可获得很好疗效。
查体:右胁下或胃脘区疼痛拒按,莫非氏征阳性,有时可触到肿大的胆囊,肝区叩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白细胞常在 12000/mm3以上。
辨证为:肝胆郁滞,湿热蕴结。治宜清利肝胆,理气通下。
常用药:金钱草、虎杖、公英、黄芩、郁金、川楝子、茵陈、柴胡、白芍、大黄、元明粉等。
排石、溶石以通降为用。“舒肝理气,清利湿热,通瘀导滞,清热解毒,通结攻下”为治疗规则,以达到“通腑泻实,急下存阴,邪去正复”之目的。本文所举基本方,用药不尽相同,但是柴胡、大黄、茵陈、郁金、金钱草、黄芩、栀子、木香、内金、香附、白芍、海金沙、枳壳最为多用之物。据文献报道大黄、茵陈、栀子为利胆之物;黄芩、大黄、茵陈、金:钱草、栀子、柴胡、香附、枳壳生胆汁;郁金、鸡内金、茵陈、栀子、枳壳、香附具溶石、防石之功能;金钱草、柴胡、大黄有解热、消炎、杀菌之作用;白芍、木香、枳壳、香附可理气,金钱草、栀子、木香、枳壳、大黄行活血化瘀、软坚化瘀之功;栀子、茵陈促进胆囊收缩;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利胆排石。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辨证分型,据型施治,合理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