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参考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10分)
1. 白鹿洞因唐代的(c)在此读书,养一白鹿自娱,又因此地四山环合俯视似洞而得名。
A.李白B.白居易C.李渤D.王勃
2.?清代大学者王夫之评价《采薇》中的( b )四句是“以乐景写哀景,以哀景写乐景,一倍增其哀乐。”
A.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D.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3.?《髻》这篇散文中“母亲”的人生悲剧是由于( d )所造成的。
A.母亲自己的性格B.姨娘的生活方式
C.父亲的生活方式D.畸形的家庭婚姻制度
4.?项羽最后在乌江自刎,留给后世以无限的感慨。宋代着名词人( c )以一首《夏日绝句》,对这位大英雄表达了无限的钦佩。
A.苏轼B.辛弃疾
C.李清照D.文天祥
5.?“只有一个人爱乐那朝圣者的灵魂。”(叶芝《当你老了》)中的“朝圣者”意谓( d )。
A.伊斯兰教朝圣者B.基督教朝圣者
C.佛教朝圣者D.献身爱尔兰独立事业者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三境界”说,其中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本出自(c)。
A.晏殊的《蝶恋花》B.欧阳修的《蝶恋花》
C.辛弃疾的《青玉案》D.冯延巳的《踏鹊枝》
7.?《老子》又名《道德经》,是( d )的经典着作,但学术界对此书的真实性多有歧见。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8.?(多选)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认为:“士”在人格追求上的最佳境界应为( ab )。
A.精神独立B.思想自由
C.着述丰瞻D.学术宏富
9.?(多选)《哈姆莱特》中新国王克劳狄斯的形象表现为( acd )。
A.阴险狡诈B. 愚昧麻木
C.伪善D.狠毒
10.?(多选)陶渊明《饮酒》(其五)以“心远”总领全文,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这三层意蕴即是( bcd),层层递进。
A.忘物B.忘我C.忘世D.忘言
二、观点陈述(共20分)
古代诗学里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命题:“诗品即人品”。也就是说,人品的高下、雅俗决定了诗品的高下和雅俗,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诗里去认识一个人人品的高下和雅俗。因为中国真正伟大的诗人,正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写诗,也用自己的整个一生去实践他的诗。唐代的杜甫算一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无疑也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正如清代沈德潜说过的:“有第一等襟怀,第一等学识,其才有第一等真诗。”
你同意“诗品即人品”说吗请结合陶渊明及其他诗人的例子谈谈你的观点。理由要充分,有说服力,不少于200字。
三、课文分析(每题分,共20分)
1.简析《髻》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情感的
2.后人评价垓下绝唱场景时说本段描写有乖历史真实,因为虚构成分太大,请说说史书写作时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并谈谈《垓下之围》中细节运用的作用。
四、思维与口才(共10分)
利用发散思维列举古代书院教育的利与弊(各5条以上)。
1)C ??2)B ??3)D ??4)C ??5)D??
6)C??7)D??8)AB??9)ACD??10)BCD??
1、作者在短短的篇幅里,借助于发髻这个观察点,倾注了各种复杂的情感(1分):从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到同为女性的对母亲的幽怨之情的同情与理解,对姨娘的同情和怜悯,最后至于对自身、对人世的爱憎贪痴之情的感叹(4分)。这份感情深沉委婉、绵密纤细,没有大悲大痛,却又无孔不入,只是它并不粘执小气,而是环环递进,步步深入,又层层超越,显现了女性特有的宽厚和温柔爱意(3分)。比如作者因同情母亲而对姨娘产生的恨意,前面一直没有流露,直到姨娘来上海一节,才以一句“我已经早已不恨她了”婉转道出。在文章的结构上,作者从年幼时的记忆写起,将几十年的沧桑凝聚在两个女人的发髻变迁中,看似随意道来,其实独具匠心(2分)。
2、否定该观点(1分);论述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5分);论述《垓下之围》中细节运用的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