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

初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

初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和原因;2. 掌握产业转移的影响和作用;3. 能够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产业转移在我国的现状和趋势。

教学重点:1. 产业转移的定义和原因;2. 产业转移的影响和作用;3. 产业转移在我国的现状和趋势。

教学难点:1. 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2. 产业转移在我国的现状和趋势。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产业?产业为什么需要转移?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产业是指一定区域内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产业转移是指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和原因:产业转移是指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原因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税收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

2. 讲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和作用: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的产业转移案例:例如,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 分析我国向国外的产业转移案例:例如,我国制造业向东南亚地区的转移,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产业转移对原产地和目的地的利弊是什么?2.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产业转移对原产地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但对原产地可能带来失业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目的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但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产业转移的定义、原因、影响和作用。

2. 学生总结后,教师补充和完善。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产业转移的定义、原因、影响和作用,同时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了产业转移对原产地和目的地的利弊。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3. 了解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

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2.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理性地看待和解决产业转移带来的问题;3. 能够提出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建议。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产业转移现象有较为客观的认识;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难点1. 如何系统地认识和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2. 如何提出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可行建议。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现实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2.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自主讨论,激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产业转移问题。

3. 观摩实习法:通过实地参观一些产业转移的企业或区域,增加学生对产业转移的了解和认识。

4. 研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相关知识,并和学生一起讨论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特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产业转移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产业转移的定义和特点;2.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产业转移的实际情况;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产业转移的特点并做出汇报。

1. 组织学生到当地一些产业转移的企业或区域进行实地参观;2. 学生观摩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并且结合自己的知识,对所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分析。

1. 教师引导学生在实地观摩后,总结产业转移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2. 学生小组讨论产业转移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六步: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建议(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产业转移问题的思考和看法;2. 教师做出总结,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和解决方案进行归纳和总结。

五、教学资源1. 电脑/投影仪:播放相关视频和讲解PPT;2. 实地参观的企业或区域;3. 相关的书籍、杂志和报纸。

产业转移教案

产业转移教案

产业转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2、掌握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了解产业转移的途径及其影响。

二、教学重点:1、产业转移的概念;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产业转移的途径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2、如何探讨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讨论法。

五、教学步骤:Step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产业转移的图片或在黑板上概括产业转移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所指的课程内容。

Step2:授课1、产业转移的定义及其背景。

通过讲解相关概念,使学生理解产业转移的背景及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对产业转移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讲解,如制度环境、人力成本、资源配置等。

3、产业转移的途径及其影响。

介绍产业转移途径,如资本投资、政策扶持等,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Step3: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其产业转移的原因、途径以及经济影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产业转移的实际意义。

Step4:讨论围绕产业转移进行讨论,让学生探讨产业转移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在讨论中深入探讨产业转移的相关概念。

六、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检测学生对产业转移的理解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其作用和局限性。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转移和重新分布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产业转移的过程,其中一些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也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转移,以获取更好的市场和资源。

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中,产业转移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针对高中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设计一节关于产业转移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了解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 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动因;4. 分析产业转移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5. 讨论如何应对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产业转移的定义和特点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转移和重新分布的过程。

产业转移通常是由于生产成本、市场和资源等因素的考量而进行的。

产业转移的特点包括:跨国、跨区域、跨行业,涉及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对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2. 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动因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动因主要包括:成本考量、市场和资源配置、技术和管理、政策环境等。

成本考量是导致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等。

市场和资源配置也是产业转移的动因之一,一些产业需要更好的市场和资源配置来发展。

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同也会导致产业转移,一些高科技产业需要更好的技术和管理环境来支持发展。

3. 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就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社会产生影响。

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是积极的,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挑战。

4. 产业转移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产业转移对企业和员工都会产生影响。

对企业而言,产业转移可能会带来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好的市场和资源配置,但也会面临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社会责任等问题。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4.3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4.3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5.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如调查报告、论文等,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产业转移做好铺垫。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产业转移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它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布局,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通过展示一张我国产业转移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有些产业会从沿海地区转移到内陆地区?这背后有哪些驱动因素?
(二)讲授新知
1.介绍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及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2.讲解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如劳动力成本、市场、资源、政策等,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3.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出地、转入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课堂汇报,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3.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补充讲解。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a.判断题:判断以下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是否正确。
b.选择题:选择正确的产业转移驱动因素。
c.问答题:简述产业转移对转出地、转入地的影响。
5.观察与思考:关注时事政策,了解我国在产业转移方面的最新动态,思考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形成自己的见解。
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要注重质量,力求做到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数据准确。
2.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查找资料、开展实地调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业转移成为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现象。

产业转移不仅在国际间发生,也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发生。

产业转移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发展的重组具有重要的影响,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调整措施对于管理、经济学、国际贸易、地理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现象;2. 掌握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和影响;3. 理解产业转移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影响;4. 分析和评价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影响;5. 熟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政策和调整措施。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调整措施;2. 课堂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产业转移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政策和调整措施;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产业转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影响;5. 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最新动态和相关政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产业转移的新闻报道或者数据,引起学生对产业转移问题的兴趣,并对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介绍;2. 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讲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包括定义、特点、种类等,并介绍产业转移的基本原理;3. 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讲解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和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产业发展的影响;4. 产业转移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影响: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产业转移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5. 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影响;6. 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政策和调整措施:通过讲解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政策和调整措施,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问题的应对方法;7.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业转移问题。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3)掌握产业转移的类型和方式;(4)能够分析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5)能够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产业转移情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主动学习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关注和认同;(2)培养学生辨别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能力;(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产业发展观念,关注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难点1. 分析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2. 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产业转移情况。

四、教学内容1. 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特点(1)产业转移的概念;(2)产业转移的特点。

2. 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1)产业转移的原因:劳动力成本、资源环境等;(2)产业转移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影响等。

3. 产业转移的类型和方式(1)产业转移的类型: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2)产业转移的方式:企业间迁移、产业链迁移等。

5.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产业转移情况(1)中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2)其他国家产业转移的情况。

五、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教学法:设定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产业转移案例的讨论和分析;3.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产业转移案例,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4. 比较法: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产业转移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问答。

七、教学过程1. 概念导入(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简短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特点。

2. 原因和影响分析(30分钟)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并搭配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3. 类型和方式解析(20分钟)介绍产业转移的类型和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产业的转移模式。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背景;2.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3.分析产业转移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4.探讨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产业转移的概念和背景(1)产业转移的定义;(2)产业转移的历史背景;(3)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2.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1)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产业转移对原产地和目的地的影响。

3.产业转移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1)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的影响;(2)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3)产业转移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

4.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意义(1)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和创新的促进作用;(2)产业转移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3)产业转移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视频、图片或实例引入产业转移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教师介绍产业转移的概念、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产业转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3.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产业转移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并就产业选择、技术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4.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产业转移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产业转移的实质。

5.角色扮演(20分钟)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政府官员、企业家、工人等),围绕产业转移展开角色扮演活动,探讨各方利益和矛盾。

6.思维导图(15分钟)学生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总结产业转移的内容,并展示给全班同学,加深对产业转移的理解。

7.总结回顾(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四、教学资源:1.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2.相关书籍、论文和案例资料;3.实地考察、访谈等教学外出活动。

五、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2《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5.2《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等方面已有一定基础,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总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对产业转移的认识,为培养未来具备战略眼光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产业转移的内涵、原因和类型,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产业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学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从多角度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给予反馈。
4.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5.2《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和类型,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2.了解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趋势,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产业转移的时空分布特征。
4.掌握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的关系,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产业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教学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难点突破:
(1)通过具体案例,形象生动地讲解产业转移的内涵和规律,降低理解难度。
4.针对所在地区,探讨产业转移的可能趋势和应对策略,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和现象;
2.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3.掌握产业转移的方式和措施;
4.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产业转移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产业转移,并展示一些产业转移
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原因和影响分析(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提问学生:产业转移的原因有哪些?给
当地带来的影响有哪些?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室进行讨论和总结。

4.方式和措施(15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产业转移的方式和措施,包括企业自我转移、政府引导和跨国投资等。

教师还向学生介绍相关政策和措施。

5.案例分析(25分钟)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产业转移的案例,要求学生对每个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包
括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和讨论(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回答一些产业转移相关的
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
2.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和思考深度;
3.学生对产业转移相关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方法的合理性。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产业转移,掌握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特点。

3.掌握产业转移的模式和途径,能够分析产业转移的成本与收益。

4.了解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思考如何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原因3.产业转移的模式及途径4.产业转移的成本与收益5.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重点阐述产业转移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成本与收益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产业转移的实际应用和作用。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激发学生探究产业转移的深度。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概念介绍1.引入:介绍产业转移的背景,引出概念。

2.概念介绍:讲解产业转移的定义、目的和主要特点。

第二步: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1.引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进行产业转移。

2.影响因素介绍:讲解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如成本、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等。

3.原因分析:分析为何这些因素会影响产业转移。

1.引入:通过案例介绍不同行业的产业转移模式和途径。

2.模式介绍:讲解产业转移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多元化模式,分析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适用场景。

3.途径介绍:介绍通过合资、并购、独资和加盟等途径进行产业转移的方法。

2.成本分析:讲解产业转移的各项成本,包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等。

3.收益分析:分析产业转移可以带来的各种收益,包括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环境收益等。

第五步: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2.负面影响介绍:讲解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职工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

3.应对策略:分析如何应对这些负面影响,包括加强政策引导、提升职工素质等。

五、教学工具1.幻灯片:进行内容演示。

2.案例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文献资料:资料介绍、观点支持和课堂讨论。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产业转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特点;b. 掌握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方式;c. 掌握产业转移对各方面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掌握产业转移的实际应用;b. 掌握相关数据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c.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产业转移现象的关注和理解;b. 引导学生关注产业转移的社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重点1. 对产业转移的深入理解;2. 分析产业转移对各方面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2. 小组讨论法;3. 数据分析法;4. 多媒体展示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并讨论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对产业转移的兴趣和思考。

2. 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教师讲解,介绍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

3. 案例分析(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产业转移案例进行分析,并就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展开讨论。

4. 数据收集与分析(2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相关数据,针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让学生掌握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6.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思考和总结。

六、教学手段1. 多媒体设备;2. 实例资料;3. 相关数据资料。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2. 学生小组讨论成果;3. 学生课后表现和作业。

八、教学材料。

列举高二地理产业转移的原因教案

列举高二地理产业转移的原因教案

产业转移是指将生产活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它是一种经济现象,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将就高二地理课程中的产业转移,详细分析其原因和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加以解决。

一、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工业,由于市场需求、环境因素等一些限制导致生产工业流往其他地区的现象。

在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东亚地区与东欧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的发生。

二、地理环境的原因1.资源短缺一些地方实行“当地所出”原则,只发展自己的经济,而不采取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的政策。

而这样的局面导致了这些地区的资源短缺。

比如一些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支撑,如果一个地方资源或能源短缺,就会使这种产业不具备生产的能力和竞争力。

2.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些地方因为离海太远或没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生产活动难以展开。

世界知名的珠宝加工厂聚集在孟买,因为该地区的珠宝设计和生产工艺竞争力强,加上有着很方便的海上运输条件,成为了珠宝产业的中心地带。

3.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某些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极低,比如印度的廉价劳动力补贴政策以及越南等地的劳动力成本都比较低,一些大企业选择将其生产工厂转移到这些地区,以节约成本。

而一些高成本的地区,生产成本高,昂贵的劳动力维持等问题导致对生产带来极大的压力。

4.政策因素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不同,这也是导致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某些地区因政策壁垒等政策限制,使得一些产业无法在当地发展,为了保持竞争力和生产效率,这些产业便需要将工厂和生产基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1.社会影响产业转移给当地的人口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在国内经济转型的时代,一些城市由于发展速度缓慢,劳动力缺失,人口减少,经济繁荣感下降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社会发展。

而部分地区由于产业转移,为其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地区的经济繁荣度。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I.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和概念;- 掌握产业转移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析产业转移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理解产业转移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识别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的调节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讨论和课堂演示,锻炼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II. 教学重难点1. 重点- 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 产业转移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III.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产业转移的定义和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授(15分钟)- 讲解产业转移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

3. 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几个产业转移的案例,让学生讨论这些案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5. 小组报告(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报告,分享他们研究的案例和调节方法。

6. 总结归纳(10分钟)- 整理学生的报告和讨论结果,总结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

7. 拓展延伸(5分钟)- 提醒学生关注当前的产业转移现象,通过搜索新闻和资料了解最新的产业转移情况。

IV.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和幻灯片;- 产业转移的案例资料;- 小组讨论的任务表;- 小组报告的评价表。

V.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把握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 评价小组报告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答题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2.对实际案例感兴趣,希望通过具体事例了解产业转移的过程和影响,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部分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关注,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但个别学生在归纳总结、逻辑推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GIS、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教学内容组织:
(1)导入:通过介绍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正文:详细讲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结合东亚地区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实践:设计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访谈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产业转移的影响。
(4)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引导学生关注产业转移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平正义感。
5.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视野,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产业转移的内涵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富士康内迁郑州为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富士康内迁郑州为例教学设计
4.产业转移的影响:
(1)对转出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产业升级。
(2)对转入地: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税收。
(3)对产业工人: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a.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b.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c.产业转移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前,小组内进行互评、互改,提高作业水平;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3.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产业转移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类似产业转移案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案例分析法:通过富士康内迁郑州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富士康内迁郑州为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及特点,掌握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富士康内迁郑州的背景、过程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产业转移。

2. 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3. 了解中国的产业转移现状和趋势。

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原因。

2. 产业转移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知识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产业转移。

请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 你所在的城市或地区有没有经历过产业转移?有的话,请介绍一下。

2. 你对产业转移有什么了解?知识讲解:1. 讲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原因。

通过PPT或讲课形式,向学生介绍产业转移的定义和常见原因,如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

2. 介绍产业转移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讲解产业转移对原地区和目标地区的影响,如经济结构调整、就业机会变化、环境污染等。

案例分析:1. 以中国手机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为例,向学生展示相关数据和材料。

2. 引导学生分析产业转移对中国手机制造业的影响,如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就业机会变化、国际竞争力等。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产业转移案例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该案例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3. 每组进行汇报,分享讨论结果。

展示和总结:1. 邀请几个小组进行案例分享和讨论结果汇报。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产业转移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和影响。

学生也通过分析案例和讨论,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示范和实践环节,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产业转移。

高二地理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高二地理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高二地理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其原因。

2.掌握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表现。

3.明确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其原因。

2.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表现。

三、教学难点1.污染的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2.对于环境影响的治理措施。

四、学习方法1.课堂讲解2.个案分析3.图表分析五、教学过程1.知识引入(10分钟)教师介绍生产力的概念,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的生产活动,如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服务业生产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加速,从而出现了产业转移的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

2.内容展示(30分钟)(1)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其原因教师先介绍什么是产业转移,讲解产业转移的原因。

产业转移是指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或工业部门之间生产的转移。

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利润率的差异、劳动力成本的差异、投资政策的优惠、技术水平的差异等。

(2)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表现教师介绍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分为两部分展开:污染的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污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以及土壤污染。

介绍了污染的类型后,教师分别讲解污染的处理方法,如对于大气污染,我们可以采用污染源治理、大气监测与预测、应急措施等措施;对于水体污染,我们可以采用治理污染源、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等措施;对于土壤污染,我们可以采用冲施补充与改良、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措施。

对于环境影响的治理措施。

教师介绍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从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层面给出的建议。

政府面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立法管理、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企业层面治理措施则要求企业增强环保意识,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安全管理等,个人层面治理措施包括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等。

3.个案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一篇环保文章,引导学生分析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明确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分析不同行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高二地理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产业转移》导学案时间:2013.10【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学习,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

2.通过案例探究,学会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3.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说明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 1.能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学会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高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产业转移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让学生敢思考,敢探究,进而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达。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主要采用问题驱动,学案导学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通过“会学”达到“学会”的目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预习达标】读“苹果”的产业转移过程图,思考:(1)从主导区位因素看,“苹果”转移的是哪种类型工业?(2)从地域变化的范围看,两次产业转移有什么不同?加州深圳郑州(3)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产业转移呈现什么规律?(4)企业的这种举措,出发点是什么?【导入新课】“苹果”广为人知,“苹果”是中国的产业,但不是中国的产品,“苹果”是美国人设计的产品,由代工巨头富士康在中国组装,今天我们就通过“苹果”代工富士康的大迁徙共同探究产业转移。

【课堂探究】(产业转移一般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应对呢?——筑巢引凤,借力腾飞)【合作探究】阶段一:筑巢引凤借力腾飞材料一:深圳人力成本高于内地,并且富士康自“十二跳”事件以来,员工涨薪幅度达66%。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劳动力最低工资仅为深圳富士康最低工资的1/5。

河南一亿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

材料二:2010年6月,河南省政府计划为富士康招聘培训10万名员工,并在职业介绍、培训等各环节对相关机构给予政府补贴。

材料三:富士康工业园所在位置,郑州正在向中央申报综合保税区。

获批之后这里就可以享受免税政策。

材料四:在和深圳富士康公司对接之后,河南省采用一站式服务。

全部手续办理只花了5个工作日。

而平日里至少需要15个工作日。

据材料分析,深圳富士康内迁郑州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而不是教师直接传授,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事实材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成为学习的主人。

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

)【真题演练】(2012·高考浙江卷)根据图文材料(下图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

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1、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

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10分)(设计意图:通过此题引导学生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变式训练】(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2~3题。

2.由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3.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承转: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内迁,富士康更是通过西迁北进布局全国,富士康在转移的同时给地理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合作探究】材料五:专家说法:代工企业迁离深圳是大势所趋,这是深圳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1994年深圳产业升级将不少企业推到东莞,如今面对第二轮产业升级,价值含量低的代工企业迁走,价值含量高的企业进驻深圳,才能将这次产业升级‘升够’。

河南是工业大省,更是资源型工业大省,经济结构不合理,上游产业比重大,产业链短、加工度和附加值低,且经济管理和科技水平低。

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则成为河南未来建设当中主要任务。

其中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就是让我省产业结构变“轻”重要一步。

”2010年10月,苹果手机最大的组装生产企业率先移师郑州。

富士康落户的地方,将继续布置高新产业、物流产业等,政府也将在这里兴建学校、医院和公交系统等基础设施。

这里将成为一座人口规模达50万的“新城”。

深圳厂区员工从40万人锐减到10万人左右。

据材料分析,深圳富士康内迁郑州带来哪些影响?产业转移对区转出地转入地域发展的影响有利不利(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运用事实材料,一分为二地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的影响。

突破本节课的第二个重难点。

)【真题演练】(2013高考题北京卷)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

读图,回答第4题。

4.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①就业岗位增加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⑤城市等级提升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2013高考题浙江卷)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第5题。

5.“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承转: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要继续发展,有三条路可走:转移、升级、转型,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后,东部地区去发展微笑曲线两端——升级、转型)【合作探究】阶段二:腾笼换鸟飞得更高2012年5月10日,富士康大陆总部落户上海。

上海总部的建成将成为富士康在大陆的营运中心和长江三角洲的研发中心及电子商务中心,代工转向商贸。

富士康总部为什么选择了地价最高的上海浦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认识我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读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构成的比较(2000年)图,回答问题。

6、对比美国产业结构图,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B. 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矛盾仍很严重C. 第二、三产业开放程度差异大,、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D. 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知识小结】【焦点访谈】2012年12月31日,青钢城市钢厂环保搬迁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

2013年2月6日,青钢城市钢厂环保搬迁工程开工动员大会举行,酝酿长达十年的青钢搬迁终于按下了启动程序。

老青钢:位于青岛李沧区,总占地面积2000亩。

冶炼工艺装备落后。

生产能耗高、污染重、生产成本高,节能减排压力大,缺乏竞争优势。

新青钢:位于黄岛区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占地9000亩。

紧邻董家口港。

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品牌,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将实现大型化、现代化和高效化。

环保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各工序按新标准要求配备世界冶金企业技术成熟、装备先进的除尘、脱硫及脱硝设施,实现生产污水零排放。

无论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说青钢搬迁董家口是“双赢”,简要阐释你的观点,并为黄岛区在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黄岛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升了哪些能力?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解决?【当堂检测】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 四国的生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可能是A.飞机 B.运动鞋 C.计算机 D.精密仪器2、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B.该企业在A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C.该企业给予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历了“进口—出口一进口”的过程3、最适宜成为该企业开设新的生产工厂的国家是A.马来西亚B.利比亚C.沙特阿拉伯 D.意大利(2011·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

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

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4、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5、读图分析,吸引a、b、c三企业分别在中国北京、深圳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原料供应日本产品市场日本原配件供应韩国产品市场中国面料供应中国产品市场欧美1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