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合集下载

《转移性支出》课件

《转移性支出》课件

结论和要点
1 转移性支出
是提高生活品质、满足个 人兴趣爱好的必要支出。
2 影响因素多样
收入水平、个人偏好、文 化背景和经济环境都会影 响转移性支出。
3 好处和挑战并存
转移性支出带来心理满足、 拓宽视野,但也需要财务 管理和时间平衡。
3
减轻压力
适度的转移性支出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生活挑战
财务管理
不合理的转移性支出可能导致财 务紧张和金钱浪费,需要合理规 划和控制。
时间管理
过度的转移性支出可能导致时间 不足和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挑战。
社交压力
人们经常受到社交圈子和社交媒 体的影响,导致过度消费和追求 虚荣。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个人或家庭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用于娱乐、旅游、文化 活动等非必需品的支出。
什么是转移性支出
1 非必需品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用于购买 非必需品或服务的支出, 例如娱乐活动、餐饮美食 等。
2 生活享受
这些支出是为了提高生活 质量和享受个人爱好而进 行的。
3 超过基本需求
转移性支出超过了满足基 本生活需求所需的支出。
个人偏好
个人对不同类型的转移性支出的兴趣和偏好会 决定其花费的具体内容。
经济环境
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转移性 支出的稳定性。
转移性支出的好处
1
心理满足
转移性支出满足了个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提升了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2
拓宽视野
通过旅游和文化活动,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的地方和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
转移性支出的类型
旅游
探索世界各地的美景和文化, 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娱乐
欣赏电影、音乐会、体育比赛 等各种娱乐活动。

《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20
第二节 财政补贴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 :属于财政的转移支付,它是一种
与相对价格变动紧密相连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 (二)财政补贴的特点 (1)政策性 (2)时效性 (3)灵活性 (4)价格的相关性:补贴与有关产品、劳务或生产要素的价
格升降密切联系,不是补贴引起价格变动,就是价格变动引 起补贴。 (5)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兼并性
10
2、现收现付制: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横向平衡 原则,当年筹集的保险资金用于满足当年支 出的需要,不为以后年度的社会保险储备基 金,这种模式具有税率调整灵活,易于操作, 资金不受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影响的特点, 但它也存在税率不稳定等缺点。一般医疗、 失业保险采用此种方式。
3、混合式:又称部分基金式或部分积累式。 其基本原理是按照当前的保险费支出加上一 定的储备来提取保险基金,力图吸收前两种 模式的优点,兼顾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11
(二)社会福利 1.社会福利的特征 (1)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是“单向性” (2)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3)社会福利的普遍性:对象的普遍性,典
型的“大锅饭”。 (4) “企业办社会”
12
2、社会福利的项目 ◆社会津贴 ◆职工福利业 ◆社会福利设施 ◆社会服务
13
(三)社会救助 1.社会救助的特征 (1)社会救助是有选择性的:救助对象。 (2)社会救助是低层次的,它以维持最基本
21
二、财政补贴的内容和形式 (一)财政补贴的内容 1、价格补贴 :例如农副产品价格补贴 ,在财政
补贴中所占比例最大 2、企业亏损补贴 :仅限于国有企业 3、财政贴息:税前还贷 4、职工生活补贴:菜篮子补贴,粮油补贴等 5、房租补贴:廉租房 6、税收补贴:减税、免税、退税、税收抵免等 7、进出口补贴:国家为体现产业政策,给予进口

《转移性支出》课件

《转移性支出》课件
特点
自愿性、无偿性、非交易性。
捐赠支出的主要内容
慈善捐赠
向慈善机构、福利机构等提供的 资金或物品,用于救助贫困、支 援灾区等公益事业。
公益捐赠
向教育、科研、文化、环保等公 益事业提供的资金或物品,用于 支持社会公共服务和事业发展。
政治捐赠
向政治团体、政党等提供的资金 或物品,用于支持政治活动和政 治主张。
包括对特定行业、企业或 个人的财政补贴,旨在促 进特定领域的发展或缓解 特定群体的经济压力。
债务利息支出
政府为偿还债务而支付的 利息,是转移性支出的一 部分。
其他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刺激消费
转移性支出可以直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 入,从而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A 调节经济
通过转移性支出可以调节社会财富 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
ABCD
消费刺激
通过转移性支出增加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 可以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财政负担
过度的转移性支出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 财政的可持续性。
PART 02
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社会保障支出是国家为了保障社会成 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进行的资金转移 支付。
特点
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普遍性、强制性、 互济性和补偿性的特点,旨在保障社 会成员在遭遇年老、疾病、失业等风 险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
捐赠支出的经济影响
促进社会公平
通过捐赠支出,企业、个人或机构可 以缓解社会贫困、不公等问题,促进 社会公平和和谐。
激励效应
捐赠支出可以激发人们的慈善意识和 公益精神,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和壮大。
消费效应
捐赠支出可能会减少个人或家庭的消 费支出,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 负面影响。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26
2、基本养老保险在资金运筹模式上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 统筹相结合的模式。
➢ 个人账户基金——所有权归个人。用于支付开户人退 休以后的养老金。年老以后个人账户资金多,养老金 就高。当然,个人账户的资金在管理上是由专门的机 构统一管理,而不是发给个人。
义 ➢ (三)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四)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
3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
▪ 社会保障支出的安排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是相联系的。 因此,将社会保障支出需要重点了解社会保障制度。
▪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 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包括:社会救 济制度——受益范围是低收入阶层。如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
4
社会保障支出是国家依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向全体社会成员 提供的各种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再 分配方式和社会机制。社会保障支出是社会公共需要的 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介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普普遍遍性性
社会保障的特征
福利性
强强制制性性
强互制济性性
5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 3、社会保障资金具有储蓄性的特点,其资金结 余可成为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 4、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 段。——可以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8
➢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适当缩小 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基本生活保障。
➢ 经济发展的调节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总需求的自动调 节作用。 ➢ 经济萧条时期,一由于失业增加、收入减少,社会保 障的货币积累相应减少 ➢ 因失业或收入减少而需要社会救济的人数增加,用于 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社会保障支出相应增 加。使社会保障的同期支出大于收入,刺激了消费需 求和社会总需求。 ➢ 经济繁荣时期相反。

《财政转移性支出》课件

《财政转移性支出》课件
2案例二城市间转移性支出的效果对比分析
3
案例三
转移支付对农村扶贫工作的支持与推动作用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财政转移性支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政治因素
• 中央地方关系 • 民族区域差异 • 政策导向
社会因素
• 收入分配不平等 • 区域发展压力 • 社会保障需求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优缺点
优点
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提高社会公平 刺激经济增长
缺点
可能存在资源浪费 削弱地方财政自主权 难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案例分析与结论
1
案例一
某省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影响
《财政转移性支出》PPT 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 相关案例分析,帮助您全面了解和理解这一重要议题。
背景介绍
财政转移性支出是现代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对经济和社会不平衡的调节作用。
转移支付的定义和目的
转移支付是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或其他特定主体提供的经费支持,旨在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促进社会公 平和稳定。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概念
财政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将财政资源从一个行政区划转移到另 一个行政区划,用于支持其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分类
1 按资金流向
2 按目的性质
3 按受益主体
纵向转移和横向转移
一般性转移和特定性转移
地方转移和个人转移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
• 地区发展差异 • 人口流动 • 资源分配不均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1.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 制度是依据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 条例》建立起来的,所以过去又称做劳动 制度。在传统体制下,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事实上被分为两大块。集体所有制单位(包括广大 农民及城镇集体单位)是一块。其资金来源于集体经营的提留,以公积 金和公益金等形式存在着,其保障对象只限于集体的成员。国有制单位 是另外一块。国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障,虽然从形式上看资金是来自一个 个国有制单位,但在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制的大背景下, 这一块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事实上无区别地取自全体国有企业和单位, 并无区别地施用于全体在国有制企业和单位中就业的人员。除此之外, 国家财政还面向全社会提供社会保障,但是,保障项目只有抚恤支出、 社会福利救济费和自然灾害救济费三种,支出的金额也不多,大多数年 份中只占财政支出的2%不到。
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 3.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 (1)社会 型 ❖ 社会 是政府按照“风险分担,互助互济”的
原则举办的社会保障计划。政府按照 原则举 办的社会 计划,要求受保人和雇主缴纳 费, 而当受保人发生受保事故时,无论其经济条 件如何,只要按规定缴纳了 费,就可以享受 政府提供的 金。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 本章应掌握的基本问题: ❖ 1.社会保障支出(熟练掌握) ❖ 2. 税收支出(掌握) ❖ 3.转移性支出(理解)
第一节 社会保障 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 ❖ 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
的,它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 会保障支出是政府通过专款专用税筹措资金, 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 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是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在强制储蓄型模式中,以新加坡和智利 为代表。
强制储蓄型模式的特点及面临问题
特点
面临问题
?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全部计入雇员的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确保保值增值;
缺乏社会公平性 和互济性,缺乏
?雇员在退休后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取决于 社会成员之间的
其个人账户的积累额,
相互调剂,也未
?在这种模式下,国家财政负担轻,主要是个人 发挥收入调节作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 3、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 段,可以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1)社会保障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保护器。 (2)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3)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调节器。
(三)社会保障模式
(1)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全民性和普遍性的保 障原则为核心,全体居民和公民不论其 有无收入和是否就业,都可享有国家制 定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由于全民都享 有受保障的权利,因此,这种模式下的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的税收。 在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中,主要以英国 为代表。
(2)社会保险型模式 这种模式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保障
费用由雇员、雇主和国家三方负担,主要以 雇员和雇主承担为主,社会保障的给付与雇 员的收入和社会保险缴费相联系。
在社会保险型模式中,主要以美国为代表 。
社会保险型模式的特点及面临问题
特点
面临问题
?雇员、雇主和政府共同担负社会保障资 金的筹集,三者互助共济;
?强调了受保人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要 享有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就必须尽缴纳 社会保险或进行劳动的义务;
?更好的处理了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 的关系机构进行管理。
资金的筹集,社会保障 的支出的范围和水平的 不断提高,所需的资金 越来越庞大

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讲义(ppt 54页)

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讲义(ppt 54页)

3、社会保障支出:财政用于社会保障
的资金支付。 社会保障既然是社会性事业,政府介入 是义不容辞的。政府介入的必要性。 (1)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 (2)减少实施社会保障的成本; (3)政府运用社会保障调节经济运行。
二、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和发展的条件 (1)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社会保障的需要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 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社会 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劳动者失去劳动 机会、丧失劳动能力,与生产资料分 离,就失去了生存能力,需要社会给 予救助。 1883年德国颁发了《劳动疾 病保险法》。
3、总体评价
(1)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各国的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给劳 动者带来一定的现实利益。
A、缩小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B、使劳动者的文化和健康(2)同时也带来了问题 A、政府开支规模增大,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B、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 C、高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对劳动力
2、共同的特点
(1)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A、从个人收入方面提供支持和援助的项目包括:老年退休和失 业补助、贫困救济和病残补助、退伍军人安置和遗属抚恤。
B、从个人支出方面提供支持和援助的项目包括:健康医疗、住 房补助、对需要抚养儿童的家庭的补助、社会服务。
C、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持和补助项目:为条件差的学生进行补 偿性初、中等教育,为家境贫困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政府为 穷人提供机会,培训其职业技术。
(2)资本主义社会稳定的要求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大量的工人失业, 已经威胁到了资本主义的制度,各国纷纷建立 社会保障制度。美国1935年颁发了《社会保障 法》。随后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3)西方民主制度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精选幻灯片)财政学转移性支出

(精选幻灯片)财政学转移性支出
• 因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贫困保险不存在 – 弥补收入分配上的市场缺陷
• 特别长寿者工作期间的积累可能不足以维持晚年生活; • 因意外事故而导致的提前退休问题令个人福利状况大大下降 – 社会保险是优值品 • 个人缺乏远见,体现父爱主义(paternalism)观念 – 相对于商业保险的其他优势 • 节约交易成本 • 更有利于分散风险 • 可以实行指数化,以抵御物价上涨风险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transfer expenditure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1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财政资金的 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受益者,包括各种财 政补贴、补助、养老金、失业救济金、捐赠、 债务利息支出等。政府并不能从中获得直接 的收益。
2

一种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行为过程
– 代际间收入再分配
• 现收现付制
– 同代间收入再分配
• 体现为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转移
13
• 6、目前养老保险亟需解决的问题
– 隐性债务:关键问题
• “空账” • 资金来源
– 国有股减持或土地批租收入 – 从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 – 开征社会保障税或提高税率 – 发行债券
– 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 – 养老金替代率偏低
• 失业保险的经济效应
– 道德风险问题
• 使失业者比在没有保险时花更多的时间找工作; • 使部分失业者倾向于在失业概率很大的行业中就业。
– 失业保险增加失业持续期未必是坏事
• 失业者花更多时间找工作,可能有利于找到适合发 16 挥自己专长的工作。
(二)社会救济
对象
标准
权利义务对应关系
社会 救济

《转移性支出》 课件

《转移性支出》 课件

混合模式是介于二者之间,部分以支定收,没有积累,部分以收
定支,有积累 。
6
•三种模式各有利弊。
•大多数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期都采取现收现付制,尔后 向基金积累制转换。现在很多国家实际上都不是单纯的现收现付或 基金积累,而是混合模式。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资金运筹上明显是现收现付制,发生 多少,就安排多少,没有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
一、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的安排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是相联系的。因此,
将社会保障支出需要重点了解社会保障制度。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
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包括:社会救济制度——受益范围是低收入阶层。如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制度——受益范围是劳动者。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
转移性支出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其中数量 最大,对社会经济影响也最显著,从而最值得我们研究的转移性 支出项目是其中的补助支出。 本章主要讲补助支出。补助支出按照与价格的关系又可以分为社 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因此,本章安排两节, 第一节讨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将在第二节介绍。1第一节 Nhomakorabea社会保障支出
4
二、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国初期建立的。
1、 内容:总的来讲有三个部分组成(有三个板块)
(1)集体所有制单位的社保制度
资金来源:集体提留中的公益金部分
保障对象:集体成员
分析:由于集体提留很少,而有限的提留又用于生产的发展(安 排公积金),公益金很少,这样,集体所有制社会保障制度的运 作资金难以落实。除了极少数成员能享受少量救济外(如农村的 “五保户”),一般成员基本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服务。因此, 可以说,这一块社会保障制度有名无实,处于空转状态。

财务学 转移性支出幻灯片PPT

财务学  转移性支出幻灯片PPT

〔2〕强迫储蓄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强制地要求每一个人
将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储蓄起来,以便在他们丧失 劳动能力时能够保证自己的根本生活需要。实质 是让每个人去保障自己的生活。
强迫储蓄可以防止让一样收入人群中的理智 个人被迫救济那些做出不中选择的个人。它有助 于实现公平。 〔3〕社会保险
为了防止社会成员在现在与未来的安排上选 择不当而造成的贫困现象,政府强制地要求社会 成员将现在的一局部收入存入政府的社会保险账 户,并为之管理这笔资金以供未来使用。实质是 让低风险的人去补贴高风险的人。社会保险具有 强制性,有收入再分配的含义。
解决方法:社会保 险
2.解决的方法 针对这三种不同的原因,政府设计保障体系一般包含了三种
〔1〕社会救济
让高收入的人去保障低收人的人的生活, 这种调节收入分配的方法称为社会救济。社会救 济是一种依靠政府行政权力强制实行的收入再分 配,它具有纯粹的转移支付性质。
社会救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取决于 征收的社会保障费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累进性。收 费的累进性越强,保障水平越高,对缩小贫富差 距的影响就越大。但也就越背离市场分配的规那 么、效率损失也就越严重。
• 开展时期〔1935年至1940年〕,1935年,美国 制定了历史上有名的?社会保障法?,在历史上第一 次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
• 全面开展时期,标志是实行普遍福利政策。 • 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保障制
商业保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如老年人口 等毕竟曾经工作过,在他们正常的工作期间,可以购置商业保 险,但保险市场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缺乏以解 决全部问题。
商业保险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商业保险是自愿认购的。 但购置保险的投保人是风险大的人。这使得保险公司在确定保 费率面临两难困境,如保费率确定的高了,风险小的人更不愿 意购置。如保费率低了,由于参保的人一般是高风险者,赔付 率高,会出现入不敷出。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企业(雇主)缴纳社会保障费,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又一 重要来源
个人负担一部分社会保障费(特别是社会保险)是必要 的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1.现收现付式 2.完全基金式 3.部分基金式
1.现收现付式
这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 基金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先作出一年(至多几年)内某 项社会保障措施所需要费用的测算,然后按一定 比例分摊到参加该保障措施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当年的基金收入仅用于涉足当年支出的需要。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和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 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 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一种社会 保障形式。
社会福利表现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福利设 施、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的各种社会福利事业。目 的是改善公民生活,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的经费一般由财政负担,社会福利范 围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法律和行政办法, 根据生产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加以调整。
2.完全基金式
完全基金式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 指导的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在对未来较长时间的宏观预测的 基础上,预计保障对象在保障期内所需享受保障 待遇的总量,据此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分摊到保 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间。
3.部分基金式
部分基金式是一种把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 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相结合作为指导的筹资模 式。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与 筹集模式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由国家、 企业和个人3方负担的办法,或者依据具体情况,由这3 种来源的不同组合构成。
国家财政负担亦即是国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部分资 金,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方向的开支,这是社会保障基金 中重要的、稳定的来源

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采用社会统筹 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由单 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职工按缴费工资基数 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 账户;企业按全部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 20%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进入社会 统筹。
人 福 利
疾 人 福
动 者 福


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社会保障支出是政府财政安排的用于社会 保障的资金,是财政转移性支出的重要内 容。 各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 关。一般包括:
–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 社会福利救济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
社会保障支出能够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支出能够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社会保障支出能够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社会保障制度通常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 济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采 取强制手段,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 分配,对法定受保人在遭受未来年老、 疾病、工伤、生育、失业、死亡等风险 时,给予其一定物质帮助以满足其基本 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相似之处
1991年6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 度改革的决定》出台,确定了基本养老保险与企 业补充养老保险、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 合的制度,并明确提出社会养老保险金要由国家、 企业和个人三者共同承担,并在江西等地进行改 革试点。
1993年,《中共中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 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199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 度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个人缴纳养老保 险费的原则和具体办法,使个人缴费制度在实行 社会保险制度的企业得到普遍实施。至此,我国 企业基本形成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社会 养老保险费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 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 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统一的养老保险方案,包括:统一企 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统一个人账户规模, 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现行企业职工养老 保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经济学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经济学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 与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相同:图6-7; • 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图6-8。
29
第29页/共58页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向低收入者的实


物转移是一种提供


固定数量实物的补
贴计划。对接受实
物转移的多数穷人
来说,实物转移相
当于现金补贴。结
果导致预算约束线
AI变为 ACI 。
均衡点由E1变为E2,
35
第35页/共58页
2. 政府介入社会保险的依据
• 保险具有私人产品特征
• 可分性:保险面向个人提供 ; • 排他性:先尽交费义务,并在符合一定条
件的基础上才能享受该服务; • 竞争性:增加一个人的保险会带来额外的
成本。
36
第36页/共58页
• 政府介入社会保险领域的原因
• 弥补保险市场的市场残缺问题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情况
单位:万人、%
2500 2000
2246.8 2064.7
190.8
2205
2234.2 2240.1 250 200
1500 人 数
1000
500
0
109.4
1170.7
3.5 87.9
184.1
44.4 51.4 402.6
265.9
76.4 8.8
-1.9 1.3
150 年 增
• 指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
6
第6页/共58页
1. 农村反贫困计划
• 中国反贫困进程
• 1978-1985年间,主要借助经济增长推进;
• 1986年开始,中国政府实施农村反贫困计 划
▪ 中国农村扶贫支出计划: 扶贫贷款 发展资金 以工代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3) 财政直接安排的社会保障 保障对象:全体社会成员 资金来源:财政支出——抚恤支出、社会福利救济费、自然灾害 救济费 分析:安排的资金少,只占财政支出的2%,作用小。 2、特点 (1)与就业制度联系在一起。 (2)在资金运筹上实行现收现付制。 社会保障制度在资金运筹方面有三种方式:现收现付制、基金积 累制和部分积累制(混合模式)。 现收现付制是当期的收入全部用于当期的支出,实行以支定收, 没有积累或积累很少。 基金积累制是指本期的支出主要由前期的收入积累来满足,实行 以收定支。有较大数量的基金积累。 混合模式是介于二者之间,部分以支定收,没有积累,部分以收 定支,有积累 。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着重掌
握转移性支出的基本知识,并对我国 目前的社会保障、财政补贴和税收支 出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重点难点: 社会保障的改革;财政补 贴的作用;税收支出的控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转移性支出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其中数量 最大,对社会经济影响也最显著,从而最值得我们研究的转移性 支出项目是其中的补助支出。 本章主要讲补助支出。补助支出按照与价格的关系又可以分为社 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因此,本章安排两节, 第一节讨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将在第二节介绍。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伤残、疾病、年老、失业或其他的 意外事故,他丧失了工作能力,失去了工作。他丧失收入来源或 收入很少。这种情况下,他及其赡养的家庭人口一些正常的需要 就无法得到满足,甚至生存也会成为问题。无论从人权或社会稳 定的角度,一个社会都应存在或建立这样一种机制,保障这些人 的生存和发展。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不能履行或不能很好地履行这样的职能。因 为市场机制讲究的是经济公平,不同情弱者。总是偏向那些强者。 低收入阶层的出现实际上正是市场运行的结果。 商业保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如老年人口、失业人 口、伤残人口等毕竟曾经工作过,曾经有过收入来源,在他们正 常的工作期间,可以购买商业保险,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但保险 市场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 比如有些人会选择提前退休,不去认真地寻找工作等,道德风险 会使保险市场的运作变得困难。
•三种模式各有利弊。
•大多数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期都采取现收现付制,尔后 向基金积累制转换。现在很多国家实际上都不是单纯的现收现付或 基金积累,而是混合模式。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资金运筹上明显是现收现付制,发生 多少,就安排多少,没有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 • 3、问题:(1)国有企业改革使社会保障的任务主要落在了企业 身上,加重了企业负担,也导致企业间不公平竞争。
商业保险是自愿认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只有那些风险大的 人才去购买保险,风险小的人一般不购买。 保险公司——风险小的人购买,投保人——风险大的人。这使得 保险公司在确定保费率面临两难困境,如保费率确定的高了,风 险小的人更不愿意购买。如保费率低了,由于参保的人一般是高 风险者,赔付率高,会出现入不敷出。 因此,商业保险职能发挥有限的作用,在年老保险、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涉及面非常广,对社会经济影响也非常大 的项目上,还是需要政府出面,发挥主导作用。 2、政府介入社会保险可以减少实施成本,增强抗拒风险的能力。 3、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发挥自 动稳定器的作用。 由于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必然覆盖到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能够 确保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且可以有效避免贫富悬殊 局面的出现,因此通常被视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安全网”、“稳 定器”或“减震阀”。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的安排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是相联系的。因此, 将社会保障支出需要重点了解社会保障制度。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 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包括:社会救济制度 —— 受益范围是低收入阶层。如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制度——受益范围是劳动者。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 险、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要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即要享受保险权利,必须提供资金(缴 费或交税)。 1、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弥补市场缺陷。 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要实现的安定,那么,社 会成员一些正常的需要必须能够得到满足。当一个有正常的工作能 力,从而能够为社会财富的创造做出贡献时,这些都不成问题。( 因为,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能够为财富创造提供要素,他就 有资格参与财富分配,就有收入)。
• ( 2 )就业制度改革使传统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应对失业问题的 挑战(难以解决失业问题)。2019年至2019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 减少3621万人,下降了32.2%,集体单位减少1856万人,下降了59%。 而改革以来,从1978年至2019年,中国累计从农业有利储或潜在游 离出的剩余劳动力已达 27143 万人, 2019 年至 2019 年预计汉江从农 业中游离出 18578.9 万人,就业压力很大。据胡鞍钢测算,当城镇 失业率大于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大约为5%),其造成的经济损 失占GDP的比重约为6%~8%之间。
二、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国初期建立的。 1、 内容:总的来讲有三个部分组成(有三个板块) (1)集体所有制单位的社保制度 资金来源:集体提留中的公益金部分 保障对象:集体成员 分析:由于集体提留很少,而有限的提留又用于生产的发展(安 排公积金),公益金很少,这样,集体所有制社会保障制度的运 作资金难以落实。除了极少数成员能享受少量救济外(如农村的 “五保户”),一般成员基本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服务。因此, 可以说,这一块社会保障制度有名无实,处于空转状态。 (2)国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 资金来源:企业支出。 保障对象:本单位的职工 分析:名义上是企业支出,实际上也可以说是财政支出。因财政 与国有企业是统收统支的关系,本制度可以看作财政间接向国有 制单位提供社会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