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活动与主题活动整合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游戏活动与主题活动整合的研究
一、主题背景下各类游戏内容的选择
我们现行的主题背景下的游戏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设置,依据的就是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兴趣,是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来安排、延伸的。

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分科或分领域的教育,往往导致教师只注意某一学科或领域的教育价值。

如:在数学课或语言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只注重幼儿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幼儿的内在需求、学习兴趣、探索能力、主动学习习惯往往忽视。

其实,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探索中实现的。

在现行游戏与主题整合的课程活动内容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供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的课程内容,将游戏与主题整合起来。

1.关注兴趣,顺应孩子真正需求
在确定游戏内容时,我们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兴趣点,顺应孩子内在的真正需求,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将视野转向孩子,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确定内容。

在活动中,教师应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适时介入幼儿活动,关注幼儿的生成,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幼儿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

例如,在开展主题“我爱祖国”背景下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在一些游戏中生成了一些新的情节,如“照相馆”活动中,摄相师为客人拍各地风光照片,装饰照片;“娃娃家”活动里的爸爸妈妈做起各地的风味小吃;“司机”活动中产生的“小小导游员”,带领大家乘车游览,介绍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等等。

在游戏中教师更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挖掘幼儿生成活动中有意义的个体经验,在与幼儿分享游戏快乐的同时,运用各种策略积极回应幼儿的需要。

此外,我们还积极创设与幼儿共同学习、游戏的空间,引发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使其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及经验,顺应孩子真正的需求.
2.尊重意愿,调整确定游戏内容
由于幼儿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当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常会出现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游戏内容。

此时,教师们常会手足无措,随便拎一个内容便成为了幼儿近阶段的游戏素材。

这样的做法往往会照成一大部分的幼儿处于被动游戏状态。

从而大大降低了游戏的兴趣与质量。

为此,我们常在产生游戏前会与幼儿做一次讨论会“我喜欢的游戏”,评选出最具人气的游戏内容。

例如,大班在开展的主题活动《梦幻西游记》的过程中孩子们同时对《大闹天空》、《三借芭蕉扇》、《逃离蜘蛛洞》、《猪巴戒吃西瓜》、《偷吃人参果》、《大战红孩儿》……等内容都感兴趣。

为了顺应大多幼儿的意愿,我们开展了《我最喜欢的西游记故事》的评选活动,孩子们通过紧张的投票、记票选出最具人气的游戏内容——《三借芭蕉扇》。

并将这个内容确定为近阶段的游戏内容。

像这样,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挖掘出来的游戏往往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即使与自己的初衷不符,但通过自己的参与评选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幼儿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幼儿便能兴致勃勃地开始游戏。

3.发掘游戏,适时满足心理需求。

任何主题必然包含游戏的因素,有些比较显性,有些比较隐性,需要对其认真分析,努力发掘游戏因素,为生成游戏子活动提供可能。

例如,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糖果》时,幼儿很快便生成了角色游戏《糖果商店》的活动,由于许多的幼儿都乐意到商店购买糖果,很快柜子里的糖果就卖完了,还有许多顾客要买糖果怎么办呢?在游戏结束时,我们抛出幼儿在游戏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孩子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可以去娃娃家把糖果收后来。

”有的说“明天小朋友可以带点来,商店里就又有了。

”有的说“我们可以自己做糖果。

”于是,在大多幼儿的提议下,我们生成开展了《包糖果》的活动。

幼儿对这次活动特别感兴趣,都想自己制作的糖果在商店里出售,因此在制作中,孩子们特别的认真、投入。

而在主题《包糖果》活动中,幼儿亲手制作了各种口味、形状的糖果。

孩子们把这些糖果有的“卖”给了商店,有的则制作成糖果窗帘,即美化了活动室,又可作为娃娃家的背景窗帘,大大调动了幼儿制作、游戏的兴趣。

4、园本(地方)课程,利于幼儿经验建构
课题组认为,使用富有地方或园本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展活动,既有利于幼儿的经验建构,同时探究获得的经验也容易得以运用和推广。

园本课程使探究活动对幼儿的生活具有现实的意义,有利于幼儿感受教育的价值。

例如,我们闽东是畲族最为聚集的地方,拥有畲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服饰、歌谣、舞蹈、礼仪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接触到有关畲族
的特色文化,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发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活动《畲乡乐》及伴其产生的游戏《畲族村》都深受幼儿喜欢。

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并且这些生活经验都充分的表现在他们的游戏中。

他们模仿畲乡人民的生活习惯在班级里开展了小畲家、畲族小吃店(黑米、肉丸、草包饭、甘粽……)、畲族表演厅、畲族美发屋等。

幼儿将自己对畲族人民的了解与热爱之情充分在游戏过程中体现出来。

二、主题背景下各类游戏材料的投放
1.创设弹性空间,发挥场所最大功效
由于受到场所的影响,我园无法设置大型的游戏厅。

为了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又不破坏班级主题活动的环境及区域设置,各班级根据目标的需求,将区角一角两用,成为幼儿游戏的最佳场所。

上午区域活动时我们根据主题活动探索的需要设置了益智区、数学区、美工区、科学区……等,下午将各区域用活性贴板或栅栏一拉,帖上游戏区标志又变成了佳佳基、超市、医院、表演厅等三大游戏的场所,使环境的设置有弹性,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环境功效。

2. 发挥区域功能,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为了满足幼儿主题活动的需要,我们往往根据幼儿主题的需要创设各种符合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的学习区域。

并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区域活动以宽松、和谐的环境,丰富的材料,以及选择广泛的内容吸引着众多的孩子。

为此我们充分利用了区域的优势,将游戏活动中的准备工作放在区域中去实现。

例如,我们将表演游戏中的故事做成手偶投放在语言区中让幼儿在摆弄手偶的过程中掌握故事的内容,避免了过去在开展表演游戏前枯燥的讲述故事。

或者将幼儿语言区中创编的故事变成表演游戏的题材,这样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真正将游戏成为幼儿的需要。

我们还有意识的投放废旧材料在美劳区,将美劳区的作品变成我们角色及表演游戏的材料、道具及建构游戏的辅助物等等。

使幼儿在游戏中更有主人翁感,增强幼儿游戏的趣味性。

3.创设百宝箱,成为主题活动与游戏的材料支柱
过去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游戏材料一般是教师根据游戏情节发展是事先提供和准备好的成品材料。

为此,往往在游戏深入开展以后,常出现断层现象,幼儿临时生成的游戏没有材料支持。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们在各班级设置了百宝箱。

在开展主题活动前期我们都会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与主题相关的材料,这有些材料在主题活动开展的前期也许还无法使用,我们就将其存放在百宝箱中。

其中包括成品及半成品。

这些东西很快会在幼儿的主题背景产生的游戏中派上用场。

变成小商店的鸡腿、汉堡、汤圆、豆腐干;理发店的洗发产品;表演游戏的服装、头饰;建构游戏的辅助物等等。

百宝箱可以设置三至四个,各放纸制品(纸、纸盒、纸袋等)、塑料制品(海绵、泡沫、塑料瓶、塑料袋、塑料管等)、其它(毛线、布条、易拉罐等),材料的丰富和恰当,供幼儿遇到困难时寻找替代物或制作物品,使幼儿的主题及游戏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闲暇时也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安静地制作半成品,在遇到困难时更会不慌不忙,从容应对,较好地实现了游戏与主题活动优化整合。

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题背景下各类游戏指导的策略
教师指导在活动的开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能使活动不断深入和发展,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还能使活动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1.丰富经验提供友好帮助
丰富的生活印象和知识经验是开展游戏的基础,也为生成主题活动与游戏提供条件。

例如,我们在开展主题《我要上小学》的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在班级里也创设一个模拟小学的游戏要求。

为了丰富幼儿的经验我们组织幼儿参观了附近的实验小学,与孩子共同创设小学环境,建立初步的游戏规则,孩子们运用参观小学生上课的经验,大胆地模仿和扮演小学生上课,建立了初步的角色意识。

可是在第二次游戏后,孩子们就提出了:“我们一直不停的上课和做作业真没意思……”、“小学不单单是上课,还有做操和升旗”、“我们课间十分钟都不知道该玩些什么?于是我们又组织幼儿再次去了实验小学,观看小学生的升旗仪式、做操及课间活动,孩子们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参观后,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就懂得开展“升旗”游戏了,在课间活动时也能模仿参观得来的经验,自发玩起了跳皮筋,翻绳、跳房子等游戏。

为了丰富幼儿的经验,促进游戏的深入开展,我们通过多次参观、收集资料、创设信息台等多种形式,保证了主题活动及游戏的顺利开展。

2.细心观察把握指导时机
在幼儿游戏中教师的细心观察和把握时机的指导非常重要,细心的观察能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而正确把握指导的时机能及时有效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推进游戏。

我们教师不是急于要去指导他们如何游戏,而是应该去观察他们如何游戏,这种观察不是盲目的,教师应该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再配合随机性教育。

例如:例如:大班在开展
主题《畲乡乐》背景下的角色游戏“畲族村”时,当售票员的泓毅小朋友正在卖票,却发现几位小朋友没有买票就进去看演出,连忙制止,在拉扯中发生了摩擦。

这时,教师立刻以表演厅经理的身份介入指导,“为什么不买票?”孩子回答说:“这里又没有围墙,我直接进来看都不要买票。

” “那么,要想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这时,孩子想到了围墙,“但是用什么做围墙呢?”我们把问题抛给了孩子,很快幼儿决定用塑料小椅子围起来当围墙,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把表演厅围上了围墙。

后来的游戏中孩子都不会忘记要围上围墙。

这次游戏评价时泓毅又提出意见:“有的小朋友进场的时候都把票扔到我的篮子里,我都卖不了票。

”于是,问孩子该怎么办,很快几个孩子说出可以增加一个“检票员”、一个“保安”,其他孩子纷纷表示同意,这样第三次游戏又增加了新角色——“检票员” 、“保安”。

在这些例子中看出游戏在孩子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的丰富、推进,体现了教师细心观察、把握时机指导的重要性.
四、主题背景下各类游戏的讲评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打破以往游戏和主题活动分割的界限,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在每次的游戏评价中常能发现幼儿心中的问号,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去继续探索,探索的结果又推进了游戏的进程。

评价是本次活动的交流与总结,也是下一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

要想使游戏的评价发挥拓展主题活动的作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新情境进行评议
在游戏中,对于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富有创新的行为、结果,通常采用保留现场进行评议的方法。

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的“小学的老师办公室”中,这个活动教师并没有预设,可在游戏中,一小朋友把离班级附近的一张桌子当办公桌,摆上用“玩具托盘”当做“电脑”在打字。

于是在收玩具时,我们让幼儿保留这一现场。

积极地肯定了创设办公桌的创举。

同时,又引导幼儿讨论“它离班级这么近,老师怎么备课?”进一步启发积极思维,更合理地布局教师办公室。

在这直观、积极、愉快的情绪下参与评议,从而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抓住新创意进行过程中评议。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完美地设计游戏的全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以一定的身份同幼儿一起玩,在玩中指导。

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随机评议的方法,特别要灵活地抓住游戏中有意义的小事,及时地加以肯定,推进情节发展.如游戏中,当“老师”的妞妞小朋友发现小学生放学回家秩序很乱,到处乱窜,他就临时拿一张纸写上班名,选一个路队长拿班牌,大家跟着排队回家。

教师发现后,教师对他说:“这个小老师的办法真好。

”对妞妞的新创意进行表扬和肯定。

随机评议,变点滴小事为有意义的事,闪光点转眼变成闪光片、闪光面,给全体幼儿以良好影响。

3.以发散性问题促进幼儿自主评议。

幼儿进入大班,逐渐变得有主见,是非观念也逐渐明确和增强。

在评价过程中可引导他们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寻找答案,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又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游戏中,幼儿希望有个上下课的铃声,要怎么解决?幼儿各持己见,有的说用碰铃,有的认为让班级老师来提醒,有的说使用闹钟、手机,最后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用闹钟当铃声。

不但产生了新的玩法,来发展推进游戏,而且提高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讨论也是一种评议游戏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真正发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育作用,探索主题活动与游戏的内在联系,找到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以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