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前言讲座
36
2
2
考查
专业公选课
5022090
海派文学研究
36
2
2
考查
中国现代文学方向选课
5022091
中国当代散文研究
36
2
2
考查
中国当代文学方向选修
5022092
中国报告文学史
36
2
2
考查
中国当代文学方向选修
5022093
新移民文学研究
36
2
2
考查
世界华文文学方向选修
素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3、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及其他的各种学术活动,力争参加国内学术会议。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学位论文33学分。
陕西理工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陕西理工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年6月制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美、体全面发展的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服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遵纪守法,勤勉努力;治学严谨,恪守学术道德。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学科研究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在科学研究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4.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并能胜任与本专业有关的宣传、文化、出版、编辑等工作。
5.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
二、研究方向按照本学科专业特点,结合本学位点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需要,设置现当代作家作品、现当代文学现象两个研究方向。
1.现当代作家作品: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莫言、贾平凹、余华、刘震云、苏童等实力派作家作品。
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研究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家作品、新兴作家作品及其文学史价值,重视对当下文坛的关注参与及文学史研究与文学批评的互动。
2.现当代文学现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当代文学中的文学思潮与运动、社团流派、文学制度、文学媒体等重要文学现象,突出对现当代文学现象的问题意识和现场感的培养。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由硕士研究生本人在毕业前一年的10月上旬提交学位论文延期答辩申请,经导师同意,院分管领导审核,研究生处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在校学习时间最多不超过4年。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分为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两个阶段。
课程学习在前三学期内完成。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1.课程分类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学位课程)、选修课程(非学位课程)和补修课三类。
中国现当代文学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050106)一、学科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
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可以追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艰难历程,帮助人们反思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在特殊的审美感受中得到启迪和鼓舞。
作为一个逐渐成熟的独立学科,五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一门主干课程。
由于本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在现代西方文学及理论和广博、深厚的中国文学传统中孳生的,又处于我国文学发展的前沿,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背景下研究现当代文学,与比邻的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形成交叉,因而容易发掘到新的教学和科研生长点,其教学和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更为直接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目标河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专门人才。
在政治上要求能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思想;在专业方面要求具备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本专业研究生可以从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研究以及文化、新闻出版、宣传等部门的实际工作。
三、研究方向1、中国近代文学思潮;2、中国现代文学研究;3、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四、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三年。
一至二年级为硕士必修课程和指定专业课程的学习,三年级进行教育实习,撰写学位论文和进行论文答辩。
五、课程设置(见表)六、课程介绍(见附录)七、教学与社会实践一至二年级各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和在导师指导下赴外地查阅学术资料,进行学术考察),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教育实习两周。
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选题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选题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现实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为“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
我校本学科建设于50、60年代,恢复研究生学位教育后,本学科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培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1978年)、继而较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的学科之一。
后获湖北省重点学科(1998、2003年)、省级(2003年)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04年)、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本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为:1.具备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
2. 具有良好的学风和科研道德,明确学术规范和研究论文写作规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有效地搜集、处理、传递信息。
3.具有扎实的文艺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熟悉本专业方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了解其发展的趋势;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三、研究方向简介四、学习年限1、学习年限:三年。
学习优秀者可申请二年毕业。
2、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优良,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并报学校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总学分为37学分。
其中:1、一级学位课程5门,15学分(公共课程3门,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2门,6学分)。
2、二级学位课程(通选课)任选2-3门,4-6学分。
3、指定选修课课程5门,10学分。
4、任意选修课课程任选2-3门,4-6学分。
5、教学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一、培养目标为各级高等学校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②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知识面和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从事高校教学研究工作。
③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④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二年半到三年,其中脱产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三、培养方式①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把握本门学科的前沿内容,又要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强调学生教育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②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采用专题式、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加大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
③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学位必修课不少于24学分。
④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⑤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课程类别门数 学时 学分开课学期备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1 60 3 I 基础外国语课 1 90 3 I 教育心理学 1 60 3 I 公 共 课 教育学原理 1 60 3 I语言文化哲学(I) 1 60 3 I 按一级学科设美学(II)1 60 3 I 中国现当文学研究方法论(I)1 60 3 I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II)1 60 3 I 学位必修课 专业课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III)1 60 3 I 或II 可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研究新时期文学研究 2-480-1604-8II必选2门 教学实践活动 1 20 2 II 开题报告+文献阅读 4 II学位论文III-VI不计学分 合计12-14 670-81034-41学位必修课不少于24学分五、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重要部分,是高师学员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互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05010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05010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总体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培养的硕士毕业生,应当有扎实的学术训练,对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把握,能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编辑、管理等工作,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最新研究成果,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学术素养。
2.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决本学科的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
3.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学位获得者可在高级中学从事教学工作,也可在相关部门从事专业性工作。
二、研究方向(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向:本方向注重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史料梳理、文学史研究、理论与思潮研究、重要作家及文学现象的深度探究。
教学及科研梯队完善,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导师王家平教授在鲁迅研究及文革诗歌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已出版学术专著8部、学术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
导师孟庆澍教授对现代中国思潮史研究学养深厚,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著述及论文多部(篇)。
导师李宪瑜副教授对《新青年》杂志和沈从文、张爱玲等作家的研究较为突出,已出版研究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
导师袁一丹对北平沦陷区文学和周作人的研究,都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已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并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
(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向:本方向注重当代文学的理论研究、文学史研究、作家及作品评论,亦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导师张志忠教授在当代文学思潮研究、文学评论领域深耕多年,其莫言研究更是执该领域研究之牛耳,已出版专著数种,主持国家重大课题一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导师陈亚丽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散文研究,其老生代散文研究成果卓著,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编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1项。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研究型)一、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为中央民族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文学传媒与文学关系研究、鲁迅研究、新诗研究、文学思潮与作家研究等领域成果显著,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本专业方向于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获博士学位者6人。
硕士生导师组成员7人:白薇教授、刘淑玲教授、徐文海教授、敬文东教授、刘震副教授、杨天舒副教授、冷霜讲师。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或在学术机构、教育领域、文化与出版部门、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有较强研究和学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1.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2.新诗研究3.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四、培养方式导师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五、学习年限与学分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短学习年限可提前至2年,最长学习年限可延长至4年。
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课程修习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2门(6学分)、公共选修课1门(1学分)、专业必修课程7门(1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至少4门(8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见课程设置)港澳台研究生、外国留学生之学分要求,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六、课程设置七、其他必修环节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阅读专业文献,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不少于8千字)。
论文开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但不得迟于第四学期。
开题未通过者可延期1-3个月再次开题。
2.学术活动:每年至少参加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组织的4次学术讲座, 至少参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或学院以上级别学术交流2次,不计学分。
3.社会实践: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至少36学时的社会实践,包括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目的的学术调研、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
中国现当代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6)(对外汉语学院)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前沿成果,具有较强的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专门人才。
要求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和相应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以及文艺理论知识;掌握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的能力;具有比较突出的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良好的文风;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学位获得者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相关部门从事专业性工作。
二、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本专业采用课堂教授、课堂讨论和实践(社会调研与参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在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学制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主要研究方向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研究2.中国影视研究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和研究方法类等公共选修课程。
学位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
学位专业课包括面向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结合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
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跨专业入学(原则上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现专业要求决定是否补修本专业相关课程,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不能替代规定的学分。
本专业应修总学分至少为32分,且分项学分不低于以下要求,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其中学位公共课的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医科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公共外国语为4学分;《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自主学习,网上考核,不计算学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课程设置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课程设置摘要:一、引言1.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课程设置的背景2.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二、课程设置概述1.课程目标2.课程结构2.1 核心课程2.2 选修课程2.3 实践课程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文学理论2.现当代文学创作研究3.现当代文学批评与鉴赏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5.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四、课程设置的优势与特色1.紧密贴合学术前沿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五、课程设置的不足与改进方向1.存在的问题2.改进措施六、结论1.课程设置对培养硕士生的意义2.课程设置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课程。
这一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系统掌握文学基本理论和扎实的文学批评、创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硕士课程设置进行探讨,分析其重要性以及课程结构、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点。
二、课程设置概述1.课程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学研究人才。
课程强调对文学基本理论、现当代文学创作、批评和鉴赏等方面的系统学习,为学生日后从事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和教育教学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分为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部分。
2.1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创作研究、现当代文学批评与鉴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文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
2.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涵盖文学史、文学思潮、作家作品研究、文学批评理论等方向,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学习。
2.3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包括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学术研究等,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紧密贴合学术前沿,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现象、流派、作家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独立分析能力。
河北师范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6一、学科专业介绍: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河北省率先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河北师大是一所百年老校。
1949年以前,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曹禺、萧乾、冯沅君、李何林、李霁野等曾先后在我校的“文史系”任教,其中李何林先生正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他们虽然在我校任教时间长短不一,但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教学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我校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9年以后,著名作家孙犁、著名文学评论家冯健男、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公兰谷、著名作家苏叔阳等亦先后来到我校任教。
其中冯健男先生自60年代起就已是蜚声国内的文艺理论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家,至80年代初还曾出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会长。
正是在他们的努力和带动下,本学科一时人才济济,成果累累,如王惠云、苏庆昌教授对老舍及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李玉昆、郑富成教授对鲁迅和茅盾的研究等,都曾在国内的同行专家中得到推重和好评。
自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后,又经高校合并,原河北师大、河北师院、河北教育学院的学术骨干集于一堂;文学院又着意从学科规模、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对本学科进行了新一轮的建设和提升。
到目前已有教师18人,其中河北省省管专家2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政府津贴2人,教授9人,副教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9人。
硕士学位点有四个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二十世纪文学思潮和中国现代诗学。
其特点是,方向稳定,特色突出,梯队合理。
已发展成为省内领先、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
二、培养目标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基本掌握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线索、发展规律及主要流派、主要作家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成就,对本研究方向的历史与现状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素养,能对某些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西南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
附件4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代码050106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7月9日
修订日期:2007年9月12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注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2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4、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增设“教育科学通论”、“现代教育技术”为必修课,免除“学术活动”、
“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二项必修环节
5、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免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增
设“中国概况”为必修课。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严谨的学风、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毕业后能独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
3.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中国现代文学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现代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的关系。
2.中国当代文学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当代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中国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的关系。
三、学习年限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
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本方案指定的本科生必修课至少2门并取得B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
五、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选题应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并经导师审核同意。
2.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向教研室作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理由,该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构架,主要参考文献。
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应不少于3名(包括导师)。
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开题报告通过,选题即最终确定,此后集中力量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导师与指导小组成员应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掌握进展情况,指导修改。
论文必须在第六学期中段完成。
中国现当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热爱祖国、勤奋正直、求实创新、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良好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专门人才。
掌握坚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状况和发展趋势,有较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本学科学术动向和最新成果;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正确选择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及文化工作的能力。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运用技术。
成为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及企事业单位宣传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现代文学研究:现代(包括近代)文学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各种文体研究,现代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研究,作家作品(包括贵州本土作家)研究。
2、当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各种文体研究,现代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研究,当代作家作品(包括贵州本土作家)研究。
3、民族文学及文化研究: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学及文化研究。
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
个别硕士研究生如提前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各科成绩考核为优,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论文答辨为优,可提前半年毕业;因故未能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也可推迟一年毕业。
四、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在两年内完成。
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2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具体安排见课程设置表。
五、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参加教学实习或科研实践。
教学实习的目的是使硕士研究生对大学本科教学及相关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和锻炼。
具体的形式可以是下面的任何一种:1、参加本科生教学授课实践;2、参与批改本科生作业和教学辅导工作;3、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4、在相关科研院所或部门进行专业实习;教学实习完成并经考核合格,算2学分。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6)所属学科门类:文学所属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所属院系部所: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方案适用对象:2015级一、培养目标(一)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恪守科学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和诚挚合作的工作作风,有为科学事业奋斗和献身的精神,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人文品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培养具有宽广的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历史、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近学科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原则上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得延长。
如有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学习年限可酌情适当延长。
延长期一般为半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含休学)。
成绩优秀,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硕士研究生,在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其他必修环节和论文撰写工作,达到申请学位要求的情况下,可由本人提出提前毕业申请,经导师及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学科点提前半年或一年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并按规定程序提前毕业和申请学位。
除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特别突出者以外,原则上不鼓励提前毕业。
三、学位与学分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33学分课程学习和其他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各类课程基本修读要求如下:学位公共课程7学分,其中政治课3学分,外国语4学分;学位基础课程4学分;学位专业课程10学分;专业方向课程8学分;公共选修课程2学分;其他必修环节 2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学门类大学本科课程(具体课程由导师指定,并在本科相关专业中插班跟听),所修课程不计入上述学分。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1997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该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及学生专业理论构架含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个学科,以文学史、文艺美学、人类学、社会文化理论共同作为专业方向的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讨论与研究训练,使学生具备更为开阔的思想与学术视野,在中国文学与文化大背景(多元文化背景)上研究文学与文化现象,促使学生关注和研究文学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相关联的问题,强调文学研究的时效性、学术性和社会辐射力。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学生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科学的、辨证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夯实古今、中西文学与美学理论基础,了解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格局,研究文学思潮等重要的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与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性别文化、社会思潮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就业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可在学术机构、高中等教育领域、文化与出版部门、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
三、授予学位:文学硕士四、研究方向:1.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2.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3. 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五、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专业基础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学位核心课程、非学位课程以教师讲授、组织讨论、引导研究等方式完成教学目的。
课程考核方式以论文方式为主。
第三学期暑期,学生参加5周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熟悉社会工作状况,掌握有关社会信息,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第四学期完成学年论文,同时进行学位论文开题。
第五学期学生参加专业实习。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3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代码050106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 年6月6日
修订日期:2013年 6 月6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23a)b)c)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学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独立的科研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的人生观,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操守,具有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为科学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2、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走向,能独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3、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推,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资料‚并能撰写毕业论文摘要,具有进行国际语言交流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1、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研究;
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3、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三、学习年限:
2-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教学计划表,修完38学分即为完成教学计划。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确保培养质量;
2、采取讲授、自学、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个性;
4、读书与学术实践相结合,注重研究生能力的培养;
5、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把握研究动态,
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
6、学业成绩的考试、考察与综合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7、抓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答辩等环节,以确保学位论文能够按时而且高质量地完成。
六、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
1、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安排16学时的本科教学;
2、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3、有计划地参加或指导本科生的学术讨论。
七、学术活动:
1、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1-2次相关的学术会议;
2、论文撰写前后进行学术调研;
3、研究生在校期间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一篇以上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或者出版著作(位列前三位);
4、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在本科生或研究生范围内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
八、学位论文工作安排:
1、开题:第四学期四月底以前,确定论文题目,通过开题报告,拟定论文写作计划,开始论文写作;
2、研究生论文撰写期间,导师及导师组根据写作计划进行检查和指导,以保证论文质量;
3、论文答辩,从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时间满一年,第六学期五月份完成论文写作,打印成册,五月下旬由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统一组织答辩。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