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概要

合集下载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第一部分澧县概况澧县,因澧水流经县境而得名。

地处湘鄂边界,常德地区的北部,东临安乡县,南靠临澧,西接石门,北与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接壤。

澧县行政区划面积为2107.3平方公里,现辖15个建制镇(包括澧阳镇)、17个乡。

作为澧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的县城位于县域中部的澧阳平原上,南濒澧水,东距津市市8公里。

澧县是位于我国三级经济开发轴线(焦柳铁路线和二广高速)上的节点城市,常德市和荆州市的几何中心。

处于湖南西北部边境,临近中部两大城市群—长株潭“3+5”城市群和武汉“1+8”城市群,处于两大城市群的直接辐射交汇地域的西部。

澧县在湖南自东向西的经济梯度格局中处于第二梯级的位置,并且是环洞庭湖城市群以及我国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位置,必将成为未来湖南省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

澧县经济发展迅速,是个农业大县和资源大县。

20世纪80年代后,澧县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了经济优势,经济实力迅速增加。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089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一产业增加值321568万元,同比增长6.6%;二产业增加值353176万元,同比增长17.3%;三产业增加值334158万元,同比增长15.3%。

三次产业构成比为31.9:35:33.1。

全县完成财政预算总收入45103万元,增长7.9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4315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9815万元。

澧县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焦柳铁路由北向南跨过长江进入湖南。

G207国道线和省道S302线、S304线是澧县境内的主要对外交通线路。

澧水通过洞庭湖水系可直达长沙、沙市、武汉及上海等地。

县域内沿澧水有黄沙湾、羊湖口两个货运码头。

县域内河网纵横,有大小河流56条,大小湖泊38个,拥有水面13.7万亩,总蓄水量约20亿立方米。

全县水能蕴藏量为17.3万千瓦。

澧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留学360招收澧县美国留学代理

留学360招收澧县美国留学代理

澧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位于长江中游,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与长江直线距离80公里。

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始置澧州。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罢天门郡,置澧州,新置澧阳县。

2014年,全县辖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6个乡,境内气候适宜,地貌多样,水面广大。

澧县拥有澧阳平原(湖南省最大的平原)绝大部分,面积2107.3平方公里。

粮、棉、油、猪、鱼是澧县五大农业支柱产品。

澧县先后被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产棉大县。

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八十垱、十里岗、丁家岗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已由国家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距今6000年的古城址、古祭坛和古稻田。

互联网免费留学领跑者-留学360非常看重澧县美国留学市场,现招收澧县美国留学代理:留学360,隶属于上海叁陆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留学办理、教育投资、海外投资、海外置业以及网络运营,是全球互联网留学领跑者,公司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爱尔兰、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议覆盖了3000多所海外大中小学,拥有经验丰富的留学咨询专家组成的留学专家团,其中78.6%拥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高效有序的留学咨询系统和安全快捷的后勤保障队伍,为留学生提供从咨询、申请、签证、接机及住宿等留学一条龙服务。

历程8年,公司已为数万名中国学生提供了留学咨询和院校申请。

留学360为留学代理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真实可靠的海外学校合作资源,帮助合作机构和国际院校合作。

合作开展留学推广展览展示活动,定期安排海外学校考试和面试活动。

专业、高效的留学方案设计及院校课程选择服务。

高成功率的名校(高中、本科、硕士)课程申请服务。

一对一的学生录取后的后续服务。

完整专业的留学咨询顾问培训服务。

专业直接的合作办学项目策划和设立。

地理:澧县地理特征

地理:澧县地理特征

澧县地理调查报告姓名:郭淼磊班级:1026 学号:102657调查时间:2011年2月9日~2011年2月11日调查地点:澧县调查目的:调查澧县地理特征调查对象:澧县政府网调查方法:上网查询调查人:1026班郭淼磊调查分工:一人完成【地理位置】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澧水下游,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

介于东经111°12′30〞至112°0′5〞与北纬29°16′至29°37′之间。

东临安乡、津市,南接临澧,西邻石门,北抵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

全县总土地面积2075平方公里,东西极长85公里,南北极宽60公里。

【区位交通】澧县地处湘鄂边界、华中腹地,北有湖北荆州市,南有常德市,东有岳阳市,西有张家界市,处于四大中等城市的中心和新兴的武汉及长株潭两个城市群交汇地带,公路距离均在300公里以内,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澧县与长江直线距离80公里,水路经洞庭湖入长江,可北上南下,通江达海,历来就是湘西北地区和澧水流域的中心物流集散地。

随着“环洞庭湖经济圈”的经济融合和“津澧(津市、澧县)融城”战略的实施,澧县将成为澧水流域中心城市和湖南省参与长江经济开发的一大战略要地。

纵贯县境的枝柳铁路(湖北枝城至广西柳州)跨越长江,过境15公里,设澧县客货运站。

经过澧县腹地的国家重点线路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国道207线、省道302线、省道304线贯穿县境大部地区,与纵横密布的县乡公路构成完整交通体系。

公路辐射区域扩展至“长三角”、“珠三角”和广大华北中原地区。

【地形地貌】澧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为太青乡太青山,海拔1019.5米,最低为九垸乡出草坡,海拔28.2米。

全境山、丘、平、湖均有,且分布比较集中,大体比例为1:1:3:4。

山区属武陵山脉尾端;丘陵区大多分布在湘鄂边界;澧阳平原是湖南省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澧县;湖区原属八百里洞庭范围,逐年淤积而成。

【土壤条件】全境成土母质主要有第四纪红色粘土、河湖沉积物、灰岩分化物、紫色砂岩、页岩风化物、砂岩风化物、板页岩风化物7种。

澧州—搜狗百科

澧州—搜狗百科

澧州—搜狗百科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洞庭湖西岸,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的重镇,素称“九澧门户”,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

全县辖32个乡镇,据公安部门统计,2004年末全县人口总户数308289户,总人口880002人,总面积2107.3平方公里。

澧县位于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

属常德市所辖,位于常德市北部。

县域面积2074.8km2,辖14个镇、18个乡、10个农林渔场。

2004年末全县人口总户数308289户,总人口880002人。

县境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安乡、临澧、石门接壤,北与湖北省毗邻。

地理坐标为:东径111°12′19〃~112°04′15〃,北纬29°16′30〃~29°57′30〃。

澧县物产富饶。

素有“洞庭鱼米乡”、“稻籼丰稔甲湖广,麻桑夙著震九州”的美誉。

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市场开发潜力大。

先后被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全国油菜百强县。

县内各类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24种,其中烟煤储量1000多万吨,石膏储量5-7亿吨,膨润土储量2亿吨,芒硝储量3500万吨,是目前长江以南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矿区。

生物资源主要有农作物270种,尤以稻、棉、油、桑享誉全国,正常年景每年至少可提供10至15万吨商品粮、2万吨商品棉、1.5万吨商品油、50万头商品猪、1万吨商品鱼;有树木317种,其中水杉、珙桐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花卉181种;畜禽11种,水产100多种,其中有珍贵鱼种银鱼、鳗鲡等。

过去的二十世纪,澧县人民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新世纪之初,澧县县委、县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确立了到2015年提前五年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县的奋斗目标,并正在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澧县而不懈奋斗。

澧县人锐意改革,开拓进取。

澧县,是外商投资置业的理想之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着互惠互利的发展原则,灵活优惠的政策,精诚合作的态度,优质高效的服务,期待着世界各界人士携手并肩,共创澧县美好的明天。

澧县

澧县
澧县一名由来
• 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始见于《尚 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始见于《 禹贡》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 禹贡 至于澧。 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黔中郡, 至于澧。”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黔中郡, 汉属武陵郡零阳县,三国、西晋、东晋、 汉属武陵郡零阳县,三国、西晋、东晋、 南朝属天门郡,梁敬帝绍泰元年( 南朝属天门郡,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始 ) 置澧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罢天门 置澧州。隋开皇九年(公元 年 置澧州,新置澧阳县。 郡,置澧州,新置澧阳县。

• 出澧州城东门往津市去的方向,隔着一条 河,这条河叫逆河。在澧州做州牧的多赉 和安佩莲俩位大人为了交通之便,调动工 匠,在河上修了一座石桥。人们为感激两 位大人的功劳,将石桥取名为多安桥。

澧州文庙始建于宋代,距今有500多年历史。 它坐落在澧州古城,占地8000平方米,建 筑面积3500平方米,是湘北最大而且保护 最完美的古建筑群。1955年被授予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
• 单
万 国 写 载 先 了 , 生 “ 澧 在 城 州 台 头 古 湾 山 城 题 古 七 词 文 千 : 化 遗 年 “中 址 ” 。 华 ” 文 , 明 蒋 亿 纬
民 文 古 同 明 城 志 史 址 向 、 前 古 推 祭 年 进 坛 视 了 和 察 澧 县 古 稻 田 1000
发 考 现 古 了 发 中 现 国 之 最 一 早 的 、 城 距 头 今 山 古 文 化 , 6000
孟姜女贞烈祠
• 孟姜女贞烈祠是为纪念孟姜女所建,地处 湖南省澧县境内,位于澧县县城以东15千 米的嘉山良种场内,所处位置山清水秀。 有头门大殿、登祠台等建筑1000平方米, 贞烈祠有阴刻楷书碑文“孟姜故宅”。

常德澧县民俗介绍

常德澧县民俗介绍
县民自然信佛信道信儒者主要崇拜佛教之神玉皇上帝王母娘娘释迦牟尼如来佛阿弥陀佛风神云神雷神火神观音财神药王文殊普贤达摩地藏王菩萨八仙等道教之神太上老君老子赵公元帅杨四将军等儒教之神孔子等
------09酒管一班02号 刘艳
★澧县,因澧水贯境而得名。澧之名首见于 《禹贡》,春秋、战国属楚。秦属慈姑县, 隶黔中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始 置澧州。中华民国二年,废州为县,始称 澧县。
6
2012-4-20
7
地方戏剧类
◆荆河戏 发源于澧州和湖北荆州的地方大剧种,已 有400作年的历史。旧称“上河戏”、“大台 戏”1954年定名“荆河戏”。现为文化部批准保留 的地方剧种之一。 ◆花鼓戏 是最早发源于澧水流域、由民间歌舞演变 而来的地方戏曲剧种。旧称“花鼓儿”、“大筒 戏”、“阳花柳”。 ◆皮影戏 流行于澧县农村的一种民间综合艺术,历 史悠久。
吃月。民间认为流星是灾星。看相则由江湖术士根 据人的面貌及人的五官、三亭、气度神志、动静, 窥知人的性格,判断人的禄命。算命则由算命先生 根据人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推算人一生的命 运。
*占卜 卜卦有两种方式,一在寺庙卜卦,先确定
所占之事,后在神佛前焚香、叩拜、祈祷、“打 卦”。
2012-4-20 18
草以避邪气,吃粽子、甜酒、粑粑,赛龙船纪念 屈原。
2012-4-20 4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为晒衣节。 间传统“情人节”。 *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俗称“鬼 节”、“亡人节”、“七月半”。设盛馔,烧 纸钱,祭祖先。民间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 送祖”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又叫“八月节”、 “团圆节”。合家团圆,拜望岳父岳母,吃月 饼,赏月亮。 *九月九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现又称“老人 节”。赏菊饮酒敬老人。 2012-4-20

澧县就业分析报告

澧县就业分析报告

澧县就业分析报告一、澧县概况1.1 基本情况澧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总人口约为20万人。

澧县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是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县。

1.2 经济发展澧县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

近年来,澧县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澧县也在发展旅游业,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二、澧县就业形势2.1 就业人口数量截止2021年底,澧县的就业人口约为10万人,其中,农民工人口约占总就业人口的40%。

澧县的就业形势相对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2.2 就业结构澧县的就业结构主要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部分组成。

农业就业仍然是澧县就业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就业的比例逐渐下降。

工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周边区域,工厂和企业的出现为澧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服务业就业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服务业的发展对澧县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持。

2.3 就业问题虽然澧县就业形势相对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面临一些阻碍,农村产业发展不够完善,且工作机会较少。

其次,部分农民工在外打工的待遇不高,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劳动权益保护有待加强。

另外,澧县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高技能人才需求不足。

三、澧县就业政策与措施3.1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澧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提供创业资金补贴、场地租赁优惠、技术培训等支持措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促进本地产业的发展。

3.2 培养技能人才为了满足澧县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政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政府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班,开展技能培训和认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3.3 支持服务业发展为了促进澧县服务业的发展,政府给予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提供财政资金补贴、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

澧县经济为什么这么强

澧县经济为什么这么强

澧县经济为什么这么强
澧县是湖南省吉首市的一个县,也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县之一。

因其卓越的经济环境,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不断涌入,全县迅速发展壮大。

澧县经济也得益于优质的自然资源。

澧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经济活跃的地区,其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资源为澧县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澧县的煤矿和石油资源也为其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此外,澧县还积极推广财税政策改革,大力支持财政大力发展的地方小微企业,便利贷款政策,财政集中,支持农业发展与社会保障,加大就业创业培训,以及提供有竞争力的地方投资优惠政策,都为澧县的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澧县政府在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上也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对市场的改革实施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政府与社会企业的协作开展的许多改革项目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而言之,凭借优质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高效的管理精神,澧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相信未来,澧县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为湖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长江南岸,东濒洞庭,西峙武陵,是世代称道的鱼米之乡。

全县共有32个乡镇、478个行政村(居),33万户家庭,总人口92.8万,其中0-4岁儿童4.1万,0-17岁人口15.9万,中学41所,小学133所,幼儿园(含民办幼儿园)149所,其中建立家长学校169所,经验收合格的示范家长学校有57所,其中国家级示范家长学校1所,省级示范家长学校2所,市级示范家长学校10所,县级示范家长学校44所。

“十一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市妇联的关怀指导下,澧县妇联与澧县教育局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常德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澧县儿童发展规划》,使全县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全面实现《常德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要求。

一、贯彻实施《常德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基本情况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常德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五”期间的总目标:至2010年,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家长学校普遍建立,家庭教育知识全面普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的服务网络基本建立。

为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几年来,澧县各级妇联、教育部门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大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领导重视、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开放式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家庭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家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领导重视情况澧县是湖南省实施两个规划示范县。

多年来,在实施两个规范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纳入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书记经常听取家庭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县妇儿工委每年定期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议,家庭教育工作与《儿童发展规划》同步实施。

澧县文化

澧县文化

南朝文学家江淹(445-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人。

少年孤贫好学,受知于刘宋建平王刘景素,景素出镇荆州时,江淹从之,期间曾游历沅、澧之境,其《哀千里赋》中有“思云车兮沅北,望霓裳兮澧东”的诗句。

梁武帝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时称江郎,晚年才思稍衰,人称“江郎才尽”。

唐朝名相张说(667-730)字道济,唐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擅文词,能诗。

贬任岳州期间,几次巡游澧州,与几位友人在澧州所辖澧阳、石门等地聚饮酬唱,纵论时文。

唐朝名相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唐开元年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为奸相李林甫排挤,贬任荆州长史,谪居荆州时,曾游历澧阳,并写诗纪游。

唐著名诗人岑参(715-769),江陵人,曾游历澧境。

其诗《晚发五溪》写他在澧水上游“舟行”的情景;另一首诗《澧头送蒋侯》自称“我家澧水西”。

唐朗州司马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

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贬任朗州(今常德市)司马十年,其间常游澧州,与当时的澧州官员诗词唱和。

唐文学家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唐顺宗年间,贬任江州(江西九江)司马,其好友李建任澧州刺史,元和十年(815)夏,白特地人江州乘船冒风雨过洞庭湖来澧州探望李建,在澧州碰到另一好友元稹,共同畅游澧州胜景,写下了湖乡风俗画式的诗作《采莲曲》等。

唐大诗人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唐代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著名诗人。

李约在840年左右游历湖南时,来到澧州,与刚从长安游返的李群玉相交,同时拜谒了当时名声大振的澧州名寺药山寺,并赋诗纪念。

唐文学家段成式(810-863),字柯古,祖籍临淄(今山东淄博),家于荆州。

李群玉游荆州、九江时,二人交厚,互有唱和。

李群玉死后,段与方干等一批知名的诗人士子均曾亲赴澧州凭吊,并写了两首悼亡的《哭李群玉》,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宋名相寇准(961-1023年),字平仲。

1020年,贬任道州司马上任时,途经安乡南平驿,直赴澧州城,再经澧州青化驿至武陵。

澧县地理

澧县地理

【地理位置】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澧水下游,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

介于东经111°12′30〞至112°0′5〞与北纬29°16′至29°37′之间。

东临安乡、津市,南接临澧,西邻石门,北抵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

全县总土地面积2075平方公里,东西极长85公里,南北极宽60公里。

【区位交通】澧县地处湘鄂边界、华中腹地,北有湖北荆州市,南有常德市,东有岳阳市,西有张家界市,处于四大中等城市的中心和新兴的武汉及长株潭两个城市群交汇地带,公路距离均在300公里以内,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澧县与长江直线距离80公里,水路经洞庭湖入长江,可北上南下,通江达海,历来就是湘西北地区和澧水流域的中心物流集散地。

随着“环洞庭湖经济圈”的经济融合和“津澧(津市、澧县)融城”战略的实施,澧县将成为澧水流域中心城市和湖南省参与长江经济开发的一大战略要地。

经过澧县腹地的国家重点线路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国道207线、省道302线、省道304线贯穿县境大部地区,与纵横密布的县乡公路构成完整交通体系。

公路辐射区域扩展至“长三角”、“珠三角”和广大华北中原地区。

【地形地貌】澧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为太青乡太青山,海拔1019.5米,最低为九垸乡出草坡,海拔28.2米。

全境山、丘、平、湖均有,且分布比较集中,大体比例为1:1:3:4。

山区属武陵山脉尾端;丘陵区大多分布在湘鄂边界;澧阳平原是湖南省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澧县;湖区原属八百里洞庭范围,逐年淤积而成。

【土壤条件】全境成土母质主要有第四纪红色粘土、河湖沉积物、灰岩分化物、紫色砂岩、页岩风化物、砂岩风化物、板页岩风化物7种。

土壤共分为水稻土、潮土、红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紫色土、黄壤7个土类,其中以水稻土、红壤、潮土为主要土类。

【气候特征】澧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

我的家乡 常德澧县

我的家乡 常德澧县

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洞庭湖西岸,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的重镇,素称“九澧门户”,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

县城自南北朝建州以来,屡为府、州、路治所,县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以城头山、彭头山、 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县历史悠久。

家乡的骄傲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距澧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占地面积18.7公顷,位于东经110°40′,北纬29°42′,地处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南岳村境内,是国际知名的“中国第一古城”。

据权威专家考证,它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遗址区内有世界迄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是长江流域城邑文化遗存保留得最系统、最具代表性的遗址,具备我国早期城址中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布局;也是目前所知延用时间最长、地层(文化)关系最清晰的城址。

它不仅对史前聚落的发展、筑造城历史和技术、长江流域文明因素的形成、世界稻作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等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并证明了长江流域古文化发展的高度与素称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相比毫不逊色。

家乡的特产我的学校—我的母校 —澧县一中我的家乡 ——湖南澧县家乡物产丰美:国人啤双龙牌无籽西瓜,金喀蜂系列,太轻云峰茶,千诺系列高级烹调油,国人2000特制啤酒,酒,东方灵芝系列,蛾宫酒。

中华古老的灵气造就了社会对澧县葡萄的青睐,其优质葡萄在中国南方被人们当素有“北有吐鲁番、南有澧县葡萄”,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家乡物产丰美:国人啤双龙牌无籽西瓜,金喀蜂系列,太轻云峰茶,千诺系列高级烹调油,国人2000特制啤酒,酒,东方灵芝系列,蛾宫酒。

中华古老的灵气造就了社会对澧县葡萄的青睐,其优质葡萄在中国南方被人们当素有“北有吐鲁番、南有澧县葡萄”,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

最新地理:澧县地理特征

最新地理:澧县地理特征

澧县地理调查报告姓名:郭淼磊班级:1026 学号:102657调查时间:2011年2月9日~2011年2月11日调查地点:澧县调查目的:调查澧县地理特征调查对象:澧县政府网调查方法:上网查询调查人:1026班郭淼磊调查分工:一人完成【地理位置】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澧水下游,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

介于东经111°12′30〞至112°0′5〞与北纬29°16′至29°37′之间。

东临安乡、津市,南接临澧,西邻石门,北抵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

全县总土地面积2075平方公里,东西极长85公里,南北极宽60公里。

【区位交通】澧县地处湘鄂边界、华中腹地,北有湖北荆州市,南有常德市,东有岳阳市,西有张家界市,处于四大中等城市的中心和新兴的武汉及长株潭两个城市群交汇地带,公路距离均在300公里以内,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澧县与长江直线距离80公里,水路经洞庭湖入长江,可北上南下,通江达海,历来就是湘西北地区和澧水流域的中心物流集散地。

随着“环洞庭湖经济圈”的经济融合和“津澧(津市、澧县)融城”战略的实施,澧县将成为澧水流域中心城市和湖南省参与长江经济开发的一大战略要地。

纵贯县境的枝柳铁路(湖北枝城至广西柳州)跨越长江,过境15公里,设澧县客货运站。

经过澧县腹地的国家重点线路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国道207线、省道302线、省道304线贯穿县境大部地区,与纵横密布的县乡公路构成完整交通体系。

公路辐射区域扩展至“长三角”、“珠三角”和广大华北中原地区。

【地形地貌】澧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为太青乡太青山,海拔1019.5米,最低为九垸乡出草坡,海拔28.2米。

全境山、丘、平、湖均有,且分布比较集中,大体比例为1:1:3:4。

山区属武陵山脉尾端;丘陵区大多分布在湘鄂边界;澧阳平原是湖南省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澧县;湖区原属八百里洞庭范围,逐年淤积而成。

【土壤条件】全境成土母质主要有第四纪红色粘土、河湖沉积物、灰岩分化物、紫色砂岩、页岩风化物、砂岩风化物、板页岩风化物7种。

湖南澧县旅游地质资源概况及开发意义

湖南澧县旅游地质资源概况及开发意义

区域治理经济瞭望与纵览湖南澧县旅游地质资源概况及开发意义杨小伟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三队,湖南 常德 415000摘要:湖南澧县气候适宜,境内地貌多样,蕴藏着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之与澧县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相结合,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内涵,促进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一、旅游地质资源概念旅游地质资源是指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址[1]。

它是地质学与旅游学的产物,是地质学向应用领域发展的一个分支,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是人文景观的基础。

澧县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是类型丰富,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二、澧县旅游地质资源概览澧县地处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湖沼湿地均有,地势西北部偏高,属山区;南部与北部属丘陵区,起伏不平;东部和西南部为湖垸区,水网纵横;中部系省内著名的澧阳平原。

按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2006版,试行)划分标准,县境内可划分出5大类、19亚类共计62处实体景观点(群落),见表2-1。

1星子山溶洞群溶洞群位于澧县码头铺镇,农耕文化和庙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溶洞地质遗迹属性为二叠纪石灰岩岩溶地貌,溶洞群呈东北向分布,沿走向分布长13km,宽约6km,核心区27平方公里,岩溶洞穴37处,其中达到国家级地质公园标准1处,达到省级地质公园标准2处。

洞穴内部以地下河、钟乳石、石鹅管、石梯田等价值最高,目前尚未系统开发,人为影响程度小,形态保留完好。

经省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专家认定,该区域观赏性强、科研价值高、分布面积广,具有较大保护利用和旅游开发价值。

2涔槐国家湿地公园公园以水体地貌、湿地滩涂为主,是以涔水永久性河流和山门水库、王家厂水库库塘湿地为主体,以自然河流、库塘、河心洲滩、洪泛平原湿地、沼泽和环湖森林组成的库塘-河流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其中湿地面积2406.7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6.63%。

中华城祖,世界稻源

中华城祖,世界稻源

出版物刊名: 中国政协
页码: 116-11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0期
主题词: 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新型城镇化;湖南省西北部;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标准化栽培;中小城市;
摘要:汤汤澧水,杲杲澧州。

"中华城祖,世界稻源"澧县就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澧水中下游,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古为澧州府所在地,素有"九澧门户"之称。

澧县区域面积2075平方公里,山、丘、平、湖各四分之一,总人口93万。

澧县耕地面积111.1万亩,主要种养业是水稻、油菜、柑桔、葡萄、生猪、水产等,拥有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油菜生产百强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国葡萄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等名片.。

智慧澧州

智慧澧州

分步实施的建设情况
分步实施的次序

第二步在应用系统开发上我们以“数字规划”为切入 点,首先建成规划会商系统,实现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度会 商交流、决策;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从而广泛应用到 方案评审、户外广告、视线分析、容积率调整、城市色彩 分析、建筑限高调整等规划管理工作中,真正实现城市规 划的三维可视化管理;跨平台的网上申报系统及基于GIS 的行政审批系统,极大的提高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真正 的便民利民;三维电子地图在线服务系统,让广大社会公 众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在“食、住、行、游、购、 娱”方面的巨大变化。
全县土地面积2075平方公里,辖4个办 事处和30个乡镇,总人口约93.16万人。 随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 家战略层面和“津澧融城”战略的实施, 澧县将成为湖南省参与长江开放开发的一 大重要战略要冲,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连 接江南江北、辐射带动湖区的中心城市, 澧水流域的大城市。
建设机遇
前期准备工作

2013年,根据澧县常委会议纪要精神,专门成立了澧 县规划信息中心(现为澧县规划局下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 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20名专业技术人才,由此拉开 了“智慧澧县”建设的序幕。
前期准备工作

在寻求技术合作上,我们先后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湖南省地质测绘院组建了 四大合作团队。一是与清华大学智慧城市研究所组建了三 维模型制作团队;二是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组建 了软件系统开发及系统集成团队;三是与同济大学建筑城 规学院组建了城市规划团队;四是与湖南省第二测绘院、 地质测绘院组建了基础地理数据生产团选型上,我们力求高标准、高起点, 先后与多家国内外优秀的基础平台供应商接触,最终我们 选择了国际一流的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澧县产业发展趋势

澧县产业发展趋势

澧县产业发展趋势澧县位于湖南省中部,隶属常德市管辖。

澧县是一个优势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

本文将通过对澧县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探讨澧县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可能的产业发展方向。

一、澧县产业发展现状澧县位于湖南省农业生产区,农业是澧县主导产业。

目前,澧县的农业产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以稻谷、棉花、油菜、烟叶等为主要农产品。

同时,澧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非金属矿石、贵金属、稀土等资源。

此外,澧县还有一些轻工业和服务业,如纺织、电子、酒店等。

尽管澧县的产业布局较为广泛,但澧县的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产业缺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依赖于低端劳动力和常规农业技术;其次,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低,未能充分利用潜力;再次,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规模较小,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二、澧县产业发展趋势澧县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以下是澧县产业发展的一些趋势。

1. 农业产业升级和创新为了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澧县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加大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

同时,澧县可以积极发展农业深加工业,将农产品加工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完整度和附加值。

2.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澧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

澧县应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品的开采效率和品质,并加大对高附加值矿产品的培育和推广。

同时,澧县还可以发展矿产加工业,将矿产品加工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矿业产业链的完整度和附加值。

3. 在服务业方面发力澧县的服务业发展相对较弱,但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是第一发展的领域之一。

澧县可以积极发展旅游业、餐饮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进入澧县,刺激经济发展。

澧县古为“澧州”地名的历史史据考证;

澧县古为“澧州”地名的历史史据考证;

澧縣古為“澧州”地名的歷史史據考證;“澧州”它位於湖南省的西北部,澧州地名因澧水而命名, 澧州位於澧水的下游、洞庭湖的西岸。

因澧水貫境而得名,素稱“九澧門戶”。

自民國二年(癸醜年)西元1913年9月廢州為縣,始置澧縣,隸嶽常澧道所轄。

“澧州”已經被澧縣(縣名)所替代了百年以上。

(一).歷史上的澧州(州名)起源;澧之名源於《禹貢》,春秋、戰國均屬楚。

秦屬慈姑縣,隸黔中郡。

兩漢時期為孱陵、零陽縣,屬武陵郡。

三國時,始屬蜀,後屬吳零陽、作唐縣,分隸天門郡、南郡。

北朝時期西魏政權(拓跋廓)末位皇帝恭帝二年(乙亥年),西元555年始置澧州。

隋開皇九年(己酉年)西元589,改澧州為松州,不久複名澧州,新置澧陽縣(澧縣)。

隋大業三年(丁卯年)西元607年,改澧州為澧陽郡,轄澧陽、石門、孱陵、安鄉、崇義、慈利6縣。

唐武德四年(辛巳年)西元621年,複為澧州,仍轄6縣。

唐天寶元年(壬午年)西元742年改為澧州澧陽郡。

唐乾元元年(戊戌年)西元758年複為澧州。

宋乾德元年(癸亥年)西元963年又為澧州澧陽郡。

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年)西元1275年,升為澧州路,至元十四年(丁醜年)西元1277年,改為澧州路總管府。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丙辰年)西元 1376年)複為澧州,並裁澧陽縣入州治,隸常德府。

清.順治一年(甲申年)西元1644年,澧州改隸嶽常澧道。

雍正七年(己酉年)西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轄安鄉、石門、慈利、安福4縣。

雍正十三年(乙卯年)西元1735年,增轄永定縣(今張家界永定區)。

中華民國元年(壬子年)西元1912年,改直隸澧州為澧州行政廳。

(二).近代演變史;民國二年(癸醜年)西元1913年9月廢州為縣,始置澧縣,隸嶽常澧道。

民國三年(甲寅年)西元1914年,隸武陵道。

民國五年(丙辰年)西元1916年,隸湘江道。

民國十一年(壬戌年)西元1922年,廢道制,直隸於省。

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年)西元1935年,省內設立行政督察區,澧縣先後隸屬湘西行政督察區、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和第四行政督察區。

澧县海阔天空过夜

澧县海阔天空过夜

澧县海阔天空过夜
1、澧县
澧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北,古称“澧”,因位于淇河源头且气候湿润,又
境界开阔,故称“澧朗”。

澧县淇河是湖南首条中央河谷,拥有优秀的
自然环境,有“中南首先”的美誉。

澧县面积广阔,拥有绵延千里的淇河,地势起伏。

气候宜人且四季分明,故此澧县有着无敌的美丽风光。

2、海阔天空
澧县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古有“海阔天空”的这一说,其意思是,澧
县的天空一望无际,极其宽广,可以观星追月,登上悬崖,远眺海洋,站在极目无垠的大海之上,海阔天空,而且远眺山脉更使人流连忘返。

3、过夜
澧县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过客们赞不绝口,对澧县的美景赞叹不已。

紫禁城一样高大的淇河,一望无垠;丰富多彩的湿地草甸,犹如仙境;历史悠久的古城,级千姿百态;徘徊水系,远眺西北,云拔山拥处,
无数俊丽的风光,片片耀眼。

也正是这就是澧县,让人心旷神怡,过
夜的神奇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澧县概要澧县区号:0736澧县邮编:415500澧县,古为澧州,梁敬帝绍泰元年(555)西魏拓边至澧建州。

澧县位于长江中游,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与长江直线距离80公里,是枝柳铁路和207国道跨越长江,进入湖南的第一县。

澧县北连长江,南通潇湘,西控九澧,东出洞庭,自古就有“九澧门户”之称,是澧水流域和湖南省参与长江经济开发的一大战略要地。

唐以来,县城屡为府、州、路治所,是广大的湘西北、川东南、黔东北地区下洞庭、出长江的门户。

全县辖14个镇、18个乡、8个农林渔场、站,总人口8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9万人。

境内气候适宜,地貌多样,土质肥沃,水面广大。

国土面积2075平方公里,其中宜林山地64万亩,宜渔水面21.5万亩,耕地面积100万亩,耕地复种指数为280%。

湖南省最大的平原—澧阳平原绝大部分在澧县,在县境内面积达60万亩。

澧县自古地灵人杰。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现了距今6000年全国最早的古城址,发掘出6500年前当今世界最早的古稻田。

这里透露出绚丽的中华文明之光。

史载,周将军白善,楚丞相申鸣,晋尚书车胤,唐诗人李群玉,元状元郝希贤,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都出生于此。

1925年,贺龙曾出任澧州镇守使,后与肖克、段德昌、廖汉生等领导组织这里的革命运动,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任弼时、王震及郭沫若也曾来此从事过早期革命活动。

现为革命老区。

澧县资源充足,物产丰富,素有“洞庭鱼米乡”、“稻油丰稔甲湖广、麻桑夙著震九州”的美誉。

粮、棉、油、猪、鱼为五大农业支柱产品,正常年景每年至少可提供10至15万吨商品粮、2万吨商品棉、1.5万吨商品油、20万头商品猪、1万吨商品鱼,禽蛋、水果、茶叶、蚕茧、食用菌等生产也都具备一定规模。

先后被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产棉大县,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市场开发潜力大。

冬季农业生产在全省领先,其中油菜种植面积常年达60万亩,年产油菜籽6万吨左右,1989年在全国百强县中列第19位。

啤酒、水泥、红砖等轻工、建材、机电、化工产品都正在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

生物资源主要有农作物270种,树木317种,花卉181种,畜禽11种,鱼类100余种等。

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7.3万千瓦。

已探明储量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石膏、大理石、重晶石、铁矿、陶土、盐囱、芒硝等24种,其中芒硝储量2636万吨,是目前长江以南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矿区。

澧县历史悠久。

县城自南北朝建州以来,屡为府、州、路治所,县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八十垱、十里岗、丁家岗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已由国家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特别是被评为中华二十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距今6000年的古城址、古祭坛和古稻田,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

江泽民主席1995年视察澧县时亲笔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蒋纬国先生在台湾题词:“中华文明亿万载,澧州古城七千年”。

澧县英才荟萃。

古有周代将军白善、楚国丞相申鸣、汉代将军马伏波、晋朝尚书车胤、唐代诗人李群玉、元朝状元郝希贤、明朝户部尚书李如圭和工部尚书李充嗣、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等;今有原中纪委常务副书记曹庆泽等部级以上领导10多人、院士4人、博士50人、少将以上现役军官15人。

这里还曾是屈原行吟之地,范仲淹求学治学之所;南宋杨幺、钟相、明末李自成、清代洪秀全等均曾鏖战澧州;作为贡献了两千英雄儿女的革命老区,这里还曾是红军征战驻守的重镇,贺龙曾任澧州镇守使,周恩来、任弼时、王震、廖汉生、郭沫若等也曾辗转于此,从事革命活动。

澧县历史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始见于《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

”春秋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零阳县,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属天门郡,梁敬帝芍泰元年(555)始置澧州。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罢天门郡,置澧州,新置澧阳县。

炀帝大业三年(607)废澧州置澧阳郡。

澧阳郡治澧阳(今石门),辖崇义、慈利、澧阳、石门、孱陵、安乡6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澧阳郡为澧州,隶属江南西道。

玄宗天宝元年(742)复改澧阳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澧州,受武贞军节度。

澧州治澧阳,唐初辖6县,同隋。

高宗麟德后辖4县:澧阳、安乡(废孱陵县并入,今安乡、南县地)、石门、慈利(崇义县并入,今慈利、永定区、桑植、临澧县地)。

宋代澧州治澧阳,隶属荆湖北路。

辖澧阳、安乡、石门、慈利4县。

元代在澧水流域置澧州路,隶属湖广行省江南北道,澧州路治澧阳。

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澧州安抚司,十四年改为澧州总管府。

辖澧阳县、石门县、安乡县、慈利州(宋慈利县升,今慈利县、永定区、临澧县地)、柿溪州(析宋慈利县置,今桑植县地)。

1364年,朱元璋改澧州路为澧州府。

太祖洪武九年(1376),澧州府降为澧州,并裁澧阳县入州治,属常德府。

三十年,澧州改属岳州府。

辖安乡、石门、慈利。

常德府、岳州府隶属湖广布政使司上荆南道(驻澧州)。

清康熙九年(1670年),澧州隶岳常道(上荆南道改为岳常道,驻澧州)。

雍正七年(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与常德府同级,隶属岳常澧道(岳常道更名为岳常澧道,驻澧州)。

辖安乡、石门、慈利、安福4县。

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辖永定县(今张家界永定区)。

民国元年(1912年),改直隶澧州为澧州行政厅。

民国二年9月,废州为县,始称澧县,隶岳常澧道。

民国3年(1914),岳常澧道改称武陵道,治常德(武陵县),原常德府、直隶澧州各县由武陵道直辖。

民国5年,湖南省将武陵道裁撤,澧县划归湘江道管辖;民国11年,湖南省撤销“道”制,仅存省与县两级。

民国24年,隶属湘西行政督察区。

民国26年12月,隶属第二行政督察区(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沅江、汉寿、澧县、临澧、石门、慈利、桃源等11县,专员公署设常德县城)。

民国29年4月,原第二区划出沅江、汉寿县改称第四区。

民国37年11月,第四专署由常德迁往澧县(此时亦称常澧区专员公署)。

1949年7月27日澧县解放。

1949年8月4日隶属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8月28日,隶属常德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2年,隶属常德区专员公署。

1955年2月,隶属常德专员公署。

1988年4月隶属省辖常德市。

2000年,澧县辖14个镇、18个乡:澧阳镇、张公庙镇、码头铺镇、小渡口镇、大堰垱镇、方石坪镇、火连坡镇、王家厂镇、甘溪滩镇、金罗镇、复兴厂镇、盐井镇、梦溪镇、雷公塔镇、九垸乡、大坪乡、双龙乡、太青乡、中武乡、车溪乡、永丰乡、如东乡、杨家坊乡、闸口乡、宜万乡、官垸乡、洞市乡、涔南乡、道河乡、澧东乡、澧南乡、澧澹乡。

总人口824902人,各乡镇人口:澧阳镇130344 张公庙镇27716小渡口镇33753 梦溪镇28801 复兴厂镇18540 盐井镇16667 雷公塔镇21484 大堰当镇35391 王家厂镇23983 金罗镇27932 码头铺镇14439 方石坪镇13478 甘溪滩镇20312 火连坡镇16499 九垸乡21903 官垸乡26490 永丰乡24538 如东乡21910 澧澹乡35210 澧南乡25432 澧东乡29618涔南乡23671 大坪乡18344 道河乡15767 双龙乡15544 宜万乡18598 车溪乡25269 中武乡20618 闸口乡23278 洞市乡12685 杨家坊乡11158 太青乡18428 嘉山原种场虚拟乡2862 七里湖虚拟乡424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2年,澧县辖14个镇、18个乡;50个居委会、583个村委会。

2004年,澧县辖14个镇、18个乡:澧阳镇、澧澹乡、澧东乡、澧南乡、涔南乡、大坪乡、道河乡、张公庙镇、小渡口镇、九垸乡、官垸乡、永丰乡、如东乡、梦溪镇、双龙乡、复兴厂镇、盐井镇、宜万乡、雷公塔镇、大堰当镇、车溪乡、中武乡、金罗镇、王家厂镇、闸口镇、甘溪镇、火连坡镇、太青乡、码头铺镇、方石坪镇、杨家坊乡、洞市乡澧县地理澧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

澧县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272天,适宜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生长。

由于受地形影响,全县气候呈现非地带规律。

西部山区,太青年平均气温9.2℃,而澧水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6.8℃。

平原区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澧县风景名胜简介(16处)2007-05-07 00:17:38来自: 要乐排名不分先后:)1、天供山森林公园天供山森林公园是澧县唯一的一个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涔水河畔,东南抵金罗,南临王家厂水库,西北毗邻闸口,北与鄂南松滋为邻,属武陵山脉。

该园前身为国营天供山林场,1992年3月批建为省级森林公园,1994年7月挂牌开园。

全面面积73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5%。

公园主要景区有仙女洞、夫人寨、天供寺等三处。

仙女洞分三层,面积2万平方米,洞内奇景纷呈,鬼斧神工。

夫人寨是李自成兵败江南时高夫人安营扎寨之处,山势险峻,关隘雄峙,古战场,兵寨、饮马井、练兵场、下马墩等遗迹犹存。

天供寺始建于唐代,据传女娲炼石补天曾溅落一块石头于此,形似石,中有米,取之不竭,普救庶众,山、寺因此得名。

从澧县坐车到金罗,再往界岭方向一直进发.2、孟姜女贞烈祠位于湖南省澧县城南嘉山之颠。

据载:与嘉山一水之隔的孟姜垸是秦孟姜女故居。

孟姜女与澧阳范郎结为伉丽,不久,范郎役长城一去不归,孟姜女常登嘉山顶望夫归来,故今山顶遗有望夫台,岩台上留有一双尖尖的脚印,半山腰还有一圆石头,面平如镜,传说孟姜女常在此梳发,现为石镜之称。

3、彭头山遗址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中部。

主要文化堆积为彭头山文化时期遗存,是长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距今约8200-7800年。

考古发现遗迹有地面式、浅地穴式建筑遗迹和以小坑二次葬为主的墓葬。

出土遗物中石器大多数都是打制石器,既有大型砾石石器,也有黑色细小隧石器,与本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区别不大。

陶器制造古朴简单,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

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彭头山遗址的文化面貌与以往所发掘过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已被命名为彭头山文化。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八十垱遗址八十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夹河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

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属彭头山文化时期,年代距今8500~750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