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10章——黄达货币银行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课件

《货币银行学》课件

02
货币与金融市场
货币的种类与职能
总结词
货币的种类与职能是货币银行学的重要内容,涉及到货币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现代经济中、电子货币等,每种货币都有其特定的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 付手段等。此外,货币的演变历程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方法
要点一
金融监管目标
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金融风险扩散 。
要点二
金融监管方法
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外部审计等。
05
货币银行学的发展动态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金融创新不 断涌现,如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等新兴业态 ,为金融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也需要进行 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 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 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货币银行学的学科特点
总结词
货币银行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综合了经济学、金融 学、会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研究货币、信用、银行 和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同时,货币银行学也是一门应 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为金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 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风险。此外,货币 银行学还具有实践性特点,它不仅关注理论问题,还关 注实际问题,为解决现实中的金融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 法。
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银行的起源
银行起源于货币兑换和保管业务 ,随着贸易的发展和金融需求的 增长,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 的金融机构。

货币银行学课件(精品PPT)

货币银行学课件(精品PPT)

第二节 货币 的职能 (huòbì)
functions of
money
价值尺 度(jià zhíchǐ
流通手段 dù )
表现(biǎoxiàn)为价格 表现为货币量交换媒介:挨饿的裁缝与挨冻的面包师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表现为财富 表现为货币的单方面转移
世界货币
表现为世界范围的交换媒介
9 第九页,共三十九页。
括(bāokuò)银行券、汇票、期票、银行支票等。 信用货币以票据流通为根底,直接产生于货币的支
付手段职能。
信用货币完全建立在人们的信用之上,建立在国家 信用的根底之上。
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与金属货币也无必然联系,人 们接收仅仅是因为他们(tā men)预期他人也会接受它。
23 23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实物 货 (shíwù ) 币
金属货币
纸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和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充当
货币 以金属如铜、铁、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
流通中的纸制货币符号
以信用活动为根底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形式:商业票 据、银行券、存款货币〔可转帐并签支票款〕
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网上银行,信用卡 货币形式演变的动因:交易费用的节约
17 17 第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二、金属货币
指以金属为材料、并铸成一定(yīdìng)形状的货币。
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早在 殷商时代,金属货币就已成为货币的主要形 式。
金银作为货币的优越 性:
1〕易标准化,
2〕易分割,
3〕易携带(xiédài),
18
4〕易保存,
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2

货币银行学(黄达版) 金融概述页PPT文档

货币银行学(黄达版) 金融概述页PPT文档
对金融的宏观调控则通过货币政策以及种种金融政策来实施,目的是用 以实现政府对金融及经济的干预。
13
金融运行系统
► ► ► 金融运行系统的构成
金融运作的对象 金融运行的渠道 金融运行的调控机制 金融运行的制度环境
第二节:金融体系与金融运行系统
14
第二节:金融体系与金融运行系统 金融运作的对象
< 调节性 >
金融资产是社会财富的重要存在形式,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改变了社会财 富的存量分配,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对社会经济起到调节作用。
5
第一节:金融及其产生与发展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金融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而发
展起来的。
随着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信用的发展,金融活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货 币兑换、保管和汇兑业务也相继发生,金融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
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货币经营商开始把保管的钱贷放出去,收取利息 ,同时用支付存款利息的方法,吸收大量存款,开始经营起信贷业务。由 此,货币经营商也就演变为经营存、贷、汇业务的银行了。
1694年,在英国伦敦建立起来的英格兰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 。
1897年,由清政府铁路大臣盛宣怀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自己创办 的第一家股份制银行。
▪ 政府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即public finance(公共财政); ▪ 工商企业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即corporate finance(公司金融);
▪ 个人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即personal budget(个人收支)。 窄口径:仅用来概括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以及股票等有价证券
的价格形成。 中口径: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运作、银行的服务等。

2024版货币银行学(黄达版)金融概述页PPT文档

2024版货币银行学(黄达版)金融概述页PPT文档
功能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融通、风险分散、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和降低交易成本等功能。 这些功能使得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融市场的类型与特点
类型
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此外,根据交易方式的不 同,还可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
特点
各类金融机构之间通过竞争与合作,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
金融机构的功能
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促进资金融通、 降低交易成本、风险管理等。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1 2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 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完整体系。
我国金融机构的特点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 融并存,大型国有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等。
3
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在金融科技和开放金融的推动下,我国金融机构 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05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
构成
金融市场主要由参与者、交易工具和组织方式三要素构成。其中,参与者包括资金 供求双方以及金融中介等;交易工具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如股票、债券等;组 织方式则包括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100%
金融机构的发展
从早期的简单信用中介到现代的综 合金融服务提供商,金融机构经历 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80%
金融机构的创新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 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涌现出许多新 的业态和模式。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 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货币银行学概述》PPT课件

《货币银行学概述》PPT课件
14
为什么研究银行? Why study banking?
货币出现后就产生了货币的融通。
金融(Finance)是资金融通的简称,社会资金融通方 式 无 外 乎 直 接 融 资 (Direct Finance) 和 间 接 融 资 (Indirect Finance)两种。直接融资主要体现为各类证 券(Securities)的发行和流通,间接融资主要体现为通 过各类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y(其中主要是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实现资金的融通。
– 升息与降息
11
货币流通
• 以个人为中心的货币收支 • 以企业等经营单位为中心的货币收支 • 以财政及机关、团体为中心的货币收支 •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 • 对外的货币收支
– 以上五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中 一切现实的货币收支
• 这个联绵不断、割裂不了的货币收支系统,通常 称之为货币流通,是现实的货币在经济生活中运 动的总和
16
• 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的作用 • 银行的行为影响到货币的总量 • 银行为整个经济提供支付网络 • 银行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发动机
17
几点补充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银行学:现代经济是开放经济,货币 银行学的内容必然包括开放经济下国际间的货币、货币流 通、资金融通等。
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金融稳定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 莎士比亚:“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 只这一点点,就可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 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 变成勇士……”
– 有钱能使磨推鬼
10
现实意义
• 现代经济的核心 • 财政和金融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两大杠杆 • 宏观调控

2024年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

2024年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一、引言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达教授作为我国金融学的奠基人之一,其著作《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课件以黄达教授的《金融学》为基础,重点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政策体系及实务操作,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核心内容。

二、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1.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储藏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货币的形式和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如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2.信用与利率信用是金融活动的基础,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等。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等。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筹集、资金配置、风险分散和价格发现等功能。

4.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买卖证券等方式,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资源的配置。

5.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当局,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三、货币银行政策体系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稳定物价通常是首要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这些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信贷传导、资产价格传导等。

利率传导是指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和储户的储蓄收益,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货币银行学ppt

货币银行学ppt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
1、规定四种货币各为不同地区的法定货币
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不与任何外币确 定正式联系,不依从任何外国货币制度
2021/1/28
❖ 3、人民币主币为“元”,辅币单位有 ❖ “角”和“分” ❖ 4、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管理 ❖ 5、人民币存在的形态有现金和存款货币
2021/1/28
代用货币:是指在贵金属货币流通制度下代 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 特点: (1)纸制的,由政府或银行发行。
(2)与金属货币自由兑换。 (3)与贵金属货币相比具有优点
2021/1/28
3、信用货币 在信用基础上发行的、并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 能的信用凭证。
信用货有信心 (2)货币发行的立法保证
❖ 第一,两岸四地的货币互为流通有助于经济合作的 深化及台湾问题的解决。
❖ 第二,“一国四币”的互为流通有利于四地人员的往 来。
❖ 第三,四币的流通对大陆华南经济圈的形成发挥了 较大作用,也将对中国大西部的开发起到推波助澜 的作用。
2021/1/28
❖ 上述四币互为流通现象尽管对人民币的地 位构不成较大威胁,但也有一些弊端。不 少经济界人士担心,港币、澳门元和新台 币无规则地流入大陆,一是可能引起货币 流通方面的杂乱无章;二是受国际经济金 融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可能成为内地金融 市场动荡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可能成为诱 发人民币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四是刺激 外汇投机。
❖ 1、暂时性
❖ 信用关系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债权人 在一定时期内将一定数量的实物或一定数 额货币的使用权暂时让渡给债务人。
2021/1/28
❖ 2、偿还性 ❖ 实物与货币的暂时让渡是以偿还为先决条
件的,债权人贷出实物或货币资金,要求 在信用关系结束时,按一定方式得到返回。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十章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十章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13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 间的矛盾
– 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呈 此消彼长关系
– 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 通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 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的两 极之间组合,相机抉择
P` •
• 三者的关系是:
货币政策 工具
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 最终目标
2/26/2020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6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 • (二)货币政策目标内涵 • (三)货币政策目标彼此间的关系
2/26/2020
– 3、理解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 论;理解对货币政策效应的评价和分析;理解金融抑制 和金融发展理论。
– 4、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2/26/2020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1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政策执行体系
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 再贴现
公开市场业务 其它工具
– 货币政策主要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 具、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应评析等方面。
2/26/2020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5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 (二)货币政策的要素构成:
–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银行学黄达人大版PPT

货币银行学黄达人大版PPT

1944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 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 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 “布雷顿森林协 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 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 (World Bank)。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 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二、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 铸币:
金属块。
代用足值货币: 三、银行券-代用足值货币:首先在欧洲出现。 银行券 代用足值货币
最初一般银行均可发行银行券,随时可按面值 兑换成金或银币。 纸币-不兑现货币 不兑现货币: 四、纸币 不兑现货币:与银行券同时流通。 两者的区别在面额上,银行券多为大面额钞票, 而国库发行的钞票均为小面额的。 银行券和存款通货,以及商业票据,统称为信 用货币。
教材: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9 参考书:米什金(美),《货币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第一章 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概述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货币?
货币或货币供应可以定义为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出中 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收的东西。货币与经济指标 的变化相联系。
一、 货币与商业周期
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 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与 美元挂钩,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 货币的作用。实际是一种新金汇兑本位 制,在布雷顿货币体制中,黄金无论在 流通还是在国际储备方面的作用都有所 降低,而美元成为了这一体系中的主角。
五、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通货膨胀成为可能 2、货币是通过贷款渠道发行出去的 3、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成为可能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不稳定 的金本位制。首先,这两种货币制度都没有金 铸币流通。其次,银行券虽仍有法定含金量, 但其兑换能力已大为降低,这必然使银行券的 稳定性大大削弱。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被摧残了。在货币制度领域,所有的资本主义 国家都先后实行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货币银行学》课件

《货币银行学》课件

货币政策效果
02
货币政策实施后对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
响程度。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的关系
03
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决定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好坏。
ONE
4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的种类与识别
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如汇率、利率、股票价格等) 导致的金融风险。识别市场风险需要考虑各种可 能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如宏观经济指标、政策 变化等。
ONE
3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的关系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是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两者相互影响。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独立性
1
添加标题
中央银行的职能
2
添加标题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03
银行体系与业务
银行的种类与职能
中央银行
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构, 具有制定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 定、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
投资银行
主要从事证券承销、交易和资本 运作业务,不吸收公众存款。
商业银行
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以盈利为主要目标,为客户提供 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政策性银行
为特定政策目标而设立,提供政 策性贷款和金融服务,如国家开 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这些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和作用。
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要点一
总结词
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是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涉及到金融市 场的信息披露、交易成本和市场监管等方面。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

2.这些收支紧密连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 由此及彼,连绵不断。
3. 这个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流,称之为货币流 通。
第一章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
1. 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exchange) 。 2. 对于外国人来说,人民币RMB 是他们国家的 “外汇”。
第一篇
• • • • •
范畴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 第三章 金融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第五章 外汇与汇率
(1)4
第二篇
• • • • •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
第六章 金融市场概述 第七章 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第八章 金融中介机构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十章 中央银行
(1)5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思考任 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
1. 效率; 2. 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成本……)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基本的职能
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第一章第六节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构成
2. 对本币(本位币)和辅币的规定;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2. 金属货币,其中, 金属铸币流通了几 千年,直到上世纪 中,在世界上才基 本成为货币的历史 形态。
(中国的刀布、五 铢、开元通宝)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中国的银元)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 课件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 课件

金融学内容概览宏观金融学研究领域微观金融学研究领域货币及金融活动与经济发展金融市场学说:借贷市场;票据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金融市场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金融中介机构学说: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运行与经营管理.利率理论与利率机制金融投资与理财学说:投资项目分析;资产价值评估;投资组合;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资本资产定价;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汇率制度与汇率机制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概念与货币发展史货币产生于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易活动。

能够在经济交易中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的东西就是货币。

有很多东西充当过货币,凡在一个地方能被人们普遍接受且易于保存的商品都可能成为原始货币。

最典型的货币是古代的金属货币和现代的纸币。

铜币、银币、金币曾长期使用,因为它们具有货币所需的四个条件: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它们的供给量取决于矿山发现和冶炼技术。

常常因供给不足而抑制交易规模和经济发展。

就是“银根过紧”。

金属货币常常以铸币形式出现,铜币、银币、金币。

纸币的前身——可兑现银行券金属货币不足,也不利于大宗商品的交易。

于是近代工业化国家一些有信用的银行就发行代替金属货币的“银行券”,它可以像金属货币那样充当交易工具,因为接受者随时可以无条件到发行银行去兑换成金属货币。

这种银行券能否流通,关键看发行银行有没有信用。

所以这种银行券又称“信用货币”。

问题:一家银行对外发行的信用货币的量可否多于它拥有的金属货币?其效果是什么?银行券发行行的信用可能遭到破坏,原因是:政治、经济震荡(出现挤兑);发行过多,货币贬值,出现挤兑。

在通常情况下,发行银行能够保障信用,从而也可以保障银行券不贬值。

但一遇动荡,就难保障了。

为了防止很多商业银行都发行银行券而隐伏信用危机,一些国家纷纷把发行银行券的权利赋予一家银行(独家发行),并用国家权威强制其流通。

这就产生了中央银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风险:指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以及政府财政 政策、对内对外经济政策乃至政治、外交、军事 等政策的变动,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道德风险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道德风险是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一串概 念的组合。
逆向选择是由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如果在进 行融资之前,融资者依靠自己在信息方面的优势,对融 资的发布和论证有所夸大或隐瞒,就会加大投资者的风 险。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而 这会提高融资的门槛和交易成本。
第二篇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第二节 证劵价值评估 第三节 资产定价模型 第四节 期权定价模型 第五节 无套利均衡与风险中性定价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金融市场上的风险
所谓风险,就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不确定程度 越高,风险就越大。另一种理解是未来出现坏结果 (如损失)的可能性。
第i种可能的收益率,p i为第i种收益率出现的概率; r 为期
望收益率,并用标准差σ表示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度, 则: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风险的度量
期望收益率: r n Pi ri i 1
1
度量风险的标准差:
n
ri
r
2
Pi
2
i1
资产组合理论认为,在一定统计期内已经实现的投资收益率 变化及其发生的概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如果未来的收益率 概率分布类似于过去的、已经实现的情形,那么,可以认为未 来收益率波动的概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于是,测算标准 差的意义就是:已经知道投资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即可计 算收益率发生在一定区间的概率。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资产组合风险
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组合中各类资产期望收益率的加 权平均值。计算公式:
rp
w n
i1
i
ri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资产组合风险
评价资产组合风险 多种资产的收益率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相关
关系:可能是正相关,可能是负相关,也可能是 不相关。
信用风险:指交易对方不愿意或者不能够履行契 约的责任,导致另一方资产损失的风险。由于其 中一方信用等级下降,使持有金融资产方的资产 贬值,也属信用风险。也包括主权风险 。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金融市场上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 1.市场或产品流动性风险:由于市场的流动性不 高,导致证券持有者无法及时变现而出现损失的 风险。 2.现金流风险:金融交易者本身现金流出现困难, 不得不提前低价变现金融资产时,可能将账面损 失变为实际损失的风险。
道德风险是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完成后, 如果融资者不按事先约定运用所融入的资金而去从事高 风险的经济活动,就会增大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关键是估量风险程度
只要投资,就必然冒风险。 人们不会因为投资有风险就不去投资,只不过是选
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可以大致分为:市场风险、信 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政 策风险,此外还有道德风险。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金融市场上的风险
市场风险:指由基础金融变量,如利率、汇率、 股票价格、通货膨胀率等方面的变动所引起的金 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会给投资者带来损 失的可能性。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金融市场上的风险
操作风险:指由于技术操作系统不完善、管理控 制缺陷、欺诈或其他人为错误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如执行风险;欺诈风险;自然灾害、不可抗力以 及关键人物事故导致的风险等。
法律风险:签署的合同因不符合法律规定并从而 造成损失的风险。还包括由于违反政府监管而遭 受处罚的遵守与监管风险。
风险的度量
度量风险,首先需要知道投资收益率。公式:
r C ( P1 P0 ) P0
C:投资的资产收入,如利息、股息; P1 :期末价格; P0:期初价格; P1 P0 :资本收入——资本市价涨跌所带来的收入。
如果将风险定义为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则投资风险就是: 未来投资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度。设 r i为投资的未来
择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项目投资。 问题是要想办法估计投资对象的风险程度,然后投
资人才好根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收益的追求程 度进行决策:从众多投资机会中选出自己认为合意 的项目投资。 总之,认识风险,衡量风险的大小,是投资决策程 序中的第一件事。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正相关关系越强,通过组合投资降低风险的 程度就越低;负相关关系越强,通过组合投资降 低风险的程度就越高。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资产组合风险
计算资产组合风险的一般公式:
1
n
2
p
i1
wi2
2 i
2 wi w j i
0i jn
j
Hale Waihona Puke ij日知为智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资产组合风险
以两种资产的组合为例 :
当两种资产收益率之间完全正相关,即相关系数为+1 时:
当两种资产收益率之间完全负相关,即相关系数为-1 时:
当两种资产的收益率完全不相关时 : 如果两种资产的比重满足如下要求,则这种资产组合
的风险为零: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投资分散化与风险
运用投资分散化的原理,可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资产组合的风险分为两类: (1)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
数量而消除的风险。 (2)非系统性风险: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数
量就可以相互抵消的风险。是分别由各资产自身 的原因引起的。
日知为智
第十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
投资分散化与风险
可以看出,随资产种类在组合中数量的增加,非系统性风 险被全部抵消掉,剩下的只有系统性风险。
日知为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