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14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专题过关分拣 专题十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课件
2014高考政治考前20天冲刺:文化的作用与影响.pdf

2014高考政治考前20天冲刺 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题组一 文化与社会 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
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 ) 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3.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
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
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
这体现了( )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C.②③ D.③④ 4.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 )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A.①② B.①③ 题组二 文化对人的影响 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
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 )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C.②④ D.③④ 6.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
2014高考政治考前20天冲刺 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2014高考政治考前20天冲刺文化的作用与影响题组一文化与社会1.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
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2. 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
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
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
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题组二文化对人的影响5. 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背记: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背记: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文化的内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注意: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2.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文化的特点(1)文化的产生: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注意: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
(注意:先进的才起促进作用)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举例:文化产业、科技、参政需要文化素养等)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4)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①区别: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
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
②联系: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5)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文化的功能(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①核心思想理念:讲仁义、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②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③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有凝聚力和延续性,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意义/作用)①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高三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文化的作用课件

文化(内涵,特点,社会作用) 文化与 社会
文与经政(相互影响,相互交文与综合国力(地位,作用)
国家如何应对 文化影响个人(来源,表现,特点)
文化塑造人生(精神世界,力量,全面发展) 个人如何应对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 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答:(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 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 人们前进的旗帜。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 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 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只 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 上。而落后、糟粕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 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 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高考领航】2014届高考政治课件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创新

重点辨析各自概念,探 究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 系。 历年高考本部分常以选 择题命题。
(2)认识文化的实质
首页
专题网络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动态整合 时政生活链接 课堂达标检测 限时规范训练
上页
尾页
下页
尾页
考点解读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 政治决 定文化 文化反 作用于 经济、 政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 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 政治所决定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与 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的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 会发展③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 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 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 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①国内:文化影响国内政治文明的进步程度② 国际: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 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上页
尾页
下页
尾页
走进高考
答案解析 【解析】
例2:(2013· 广东文综)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 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在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 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 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 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走进高考
相 互 影 响
2014年高考备考中,要 全面理解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对文化的 双重作用和相对独立性 重点掌握。
《走向高考》2014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3-1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发展

为么 什
怎做 么
专题三
第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政治
主梳 干理 1.文 与 济 政 的 系 化经、治关 文与济 化经 文与治 化政
经是础政是济集表,化 济基,治经的中现文 是济政的映 经和治反。 相互 一的化一的 定文由定
经、治决,反用一的 济政所定又作于定政
影响 治 经 , 予 治 经 以 大 响 先 、济给政、济重影。 进、康文会进会发;后 的健的化促社的展落 的腐的化会碍会发 、朽文则阻社的展
走向高考· 政治
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政治
专题三
文 生 化 活
专题三
文化生活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政治
专题三
第1讲 文 的 用 文 发 化 作 和 化 展
专题三
第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政治
专题三 第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政治
3.文 的 承 化继性 () 传 文 的 点 其 响 1 统化特及影 ①传 文 是 长 历 发 中 成 保 在 实 活 统化在期史展形并留现生 中、有对定的化 的具相稳性文。 ②传 文 的 现 式 统化表形
专题三
第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政治
络多形,类媒称大传。众媒够 等种式这传被为众媒大传能最 大度超时的限汇来世各的息日 程地越空局,集自界地信,益 显出化递沟、享强功,为化播 示文传、通共的大能成文传的 主手。 要段
专题三 第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政治
【别示 特提】
推中文交的义 动外化流意
2014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含解析

一、选择题1.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3年网络热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如:上海法官嫖娼案、北涝南旱、北京最牛楼顶别墅、韩亚空难、冯氏春晚,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比喻、浓缩或概括。
这表明(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雕塑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优秀的雕塑能雕琢出历史与文化,人心与情怀,更能传达出所在城市的精神。
这表明()A.雕塑是文化传播中的主要手段B.雕塑在文化传承中起能动作用C.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D.文化的展现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3.截至6月19日,2013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正式突破百亿大关,这也是首次在上半年之内就达成了票房百亿的突破,远远超越以往的票房纪录。
其中国产影片占比62%,进口片占比38%。
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④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光棍节是产生于校园,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的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光棍节本来跟电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淘宝的包装塑造之后就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
2012年光棍节这天,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
这说明( )A.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B.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5.同名书籍《舌尖上的中国》在当当网上的销量在很短时间内就突破了20万册。
不仅如此,由此书引发的“吃货”效应将其他餐饮美食类书籍也带入了销售高峰.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④文化是第一生产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从“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文化,再到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电影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美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篇专题突破专题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核心考点一文化的实质与作用教师用书

核心考点一文化的实质与作用多维整合·融会贯通1.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提醒】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具有二重性,不同性质其作用不同。
③文化对社会对人的影响作用巨大,但不能夸大为决定作用。
2.文化作用的知识整合3.文化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民族文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教育→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力量之源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魂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满足人们多样需求精神文明→保障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两个修养”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真题研练·衍生预测题组一考向1 文化的特点1.[2021·河北卷]杆秤曾是中国的主要度量工具之一。
秤杆上标志起算点(重量为零)的星叫做定盘星,是确定其他刻度的基础。
定准定盘星是做好杆秤的关键,相当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秤杆上的绳纽叫做秤毫。
之所以称其为秤毫,是提醒人们:在交易时,要明察秋毫,不能粗心大意;要正心诚意,不能缺斤少两。
下列选项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①杆秤设计的目的是彰显诚信的价值观念②公平公正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③日用器物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观念④传统文化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考向2 文化与经济、政治2.[2022·广东卷,11]艾思奇被誉为“善用大众话语的人民哲学家”。
他的《大众哲学》一书以大众话语为载体,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耳熟能详的事例结合起来,直接满足了当时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热切期望,启蒙了成千上万青年的革命理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 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 “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 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 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模块为《文化生活》,知识定位是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解答本题要从材料中寻找切入点,“文化 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 们”,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是因为我们有特色,即传统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处理好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界,博采众长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瓷器 受从中国进口的青花瓷的影响,说明商业贸易在文化传播中的 作用,同时也说明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②③ 正确;①在材料中未体现;④说法错误,文化交流并不会消融 世界文化多样性。
2. 考向预测 在2014年备考中要注意: (1)结合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案例,分析文 化与经济的关系。 (2)立足文化交流活动,认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意义, 以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的关系。 (3)结合社会文化环境治理,以及基层文化建设,分析文化 与人的关系。
(4)结合世界读书日活动,以及传统文化节日和传统文化传 承现状,分析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和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的态 度。 (5)结合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认识文化创新的途 径。
解析:本题考查优秀文化的作用以及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 识。这段优美的话语给人以激励,催人奋进,B正确;这段话并 未反映世界的本质,A与题干无关;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 由之路,C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人类追求真理的问题,且永恒 的真理说法错误,D排除。
答案:B
高考题组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5.[2013· 安徽文综,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 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离不开世界,“中国梦” 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说明 ( )
5. 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2011· 天津高考· 4C) (2011· 安徽高
6. 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性作用 考· 8① ) 7.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2011· 广东高考· 31④)
答案: 1. × 力。 2. × 提示: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提示:文化影响科技发展但文化不是科技发展的动
有利条件,③正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 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错误。
答案:C
6.[2013· 江苏单科,23]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 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 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 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 姐”。这表明 ( )
02高考焦点访谈
锁定考点 备战高考
考点一
文化与社会
想一想,这些选项是否正确。 1. 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2013· 四川高考· 9②) 2. 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2013· 江苏高考· 21②) 3. 考· 31③) 4.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2012· 广东高考· 31②)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013· 广东高
①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各国和平共处是
③பைடு நூலகம்谐世界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利环境
④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以“中国梦”这一重大时政为背景,考查考生 对我国外交政策等知识以及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关系的理解,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知识和描述事物的能力。中国 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说明 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①正确;从文化生活角度 看,材料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正确;人类 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说明世界和谐是中国发展的
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 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以中国梦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 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要求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 现中国梦的意义,实质上是要求分析文化对增强综合国力的重 要性,属于意义类非选择题。审材料可知,当今世界“软实 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故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才能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中国梦。
能起主导作用。 7. × 提示: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
作用于经济,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全面揭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文化的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 力量 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 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 用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继承等知识,意在 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让 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体现了大众传媒具 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②应选;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对 中国亲人间的一些称呼只能作简单处理,体现了文化具有鲜明 的民族特点,③应选;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差异,没有体现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①排除;④与题意无关。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导力量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②文化对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
解析:②错,优秀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影响而非 决定性作用;④错,优秀文化不能成为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 导力量;慢慢摆脱自卑心理印证了①;“关心集体”等优秀文 化,使小薇摆脱自卑、增强自信、塑造健全人格,③正确。故 选B。
答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 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
高考题组2 文化对人的影响 2.[2013· 江苏单科,22]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 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 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 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 )
解析:本题以某大学校长的观点为切入点,考查文化对人 的影响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题干信息,运用知识分析、 论证事物的能力。题干强调精神家园里心灵的重要性,即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素养中的重要性,D项正确;优秀 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项表述片面;思想道德修养和科 学文化修养之间既对立又统一,B项片面且题干未体现;题干涉 及的是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D
1. 考情分析 (1)本专题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从命题内容上看,高考 试题多聚焦文化作为社会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 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以及如何对待文化的 多样性、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等。
(2)从命题形式看,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非 选择题的考查一般集中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社会作 用、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文化创新的意义等,但一般不单独 命题,而是与《文化生活》其他专题的内容结合起来综合考 查。
专题十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01高考分组联播
真题热身 体味高考
高考题组1 文化与社会 1.[2013· 浙江文综,41(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 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 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 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 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
答案:C
高考题组4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 7.[2013· 山东文综,3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 “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 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 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答案:C
9. [2012· 福建文综,33]下列选项能体现漫画寓意的有(
)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创新的意义等知识点。 漫画反映的是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故③④符合题意;传统文化 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故①说法错误;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 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 力,故②表述也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