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绪论基础知识.pptx
中国行政史绪论基础知识
![中国行政史绪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3a6bcadcc7931b764ce159e.png)
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行 政管理过程的演变情况,揭示中国行政管理由专制到民主、 由人治到法治、由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规律,从而培养学生 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当前我国行政体制
中国行政史
绪论
一、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呢? 一片土地的沦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人的生活旅程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场战争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场球赛可以是一部历史。
…… 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
历史是什么? 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就是汉武帝、唐太宗、乾隆帝; 就是秦砖汉瓦、魏晋风骨; 就是颜筋柳骨、兰亭集序; 就是李白杜甫陆游清照辛弃疾; 就是高山流水的知音、桃园结义的兄弟; 就是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七国争雄。
六、对中国传统行政制度和行政水平的估价
1、中国传统行政制度,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同时代世 界上最为发达的行政制度。 2、中国传统行政制度,已具有了现代行政制度的某些特征。 3、中国传统行政制度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其公共行政运作 达到了很高水平。 4、中国传统行政制度有其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即制度的完 备与行政运作的随意性的矛盾。 5、尽管宗法、礼制被引入行政制度和行政运作过程中,但在 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是赤裸裸的暴力和欺骗。
重 规 矩 , 严 要求, 少危险 。2020年 11月 18日星 期三7时 25分59秒 07:25:5918 November 2020
好 的 事 情 马 上就会 到来, 一切都 是最好 的安排 。上午 7时25分 59秒上 午7时 25分07:25:5920.11.18
中国行政史绪论30页PPT
![中国行政史绪论3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f883ce2f60ddccdb38a092.png)
(二)管理与行政
管理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活动。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政 务逐渐从混沌的社会事务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出现了以国家政务管理 为主要职责的专门机构和集团。但在国家的政务管理以外,还有多种 多样的管理领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各不同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行为。行 政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历史,了解自己,才能认清自己在社会的地位, 才能在若干问题上站得高,看得远。
学习历史正逐渐成为一种工作方法: (1)学习历史,了解环境 (2)学习历史,了解习惯做法 (3)学习历史,了解思维习惯 (4)学习历史,深入地理解各种决策
二、行政是什么
一般来说,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是指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 现代政府: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不包括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 古代政府:集立法、行政、司法活动于一体。
所谓历史,不过是为当代人所用的工具而已。所谓正史,是
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谓野史,是为百姓娱乐所用的。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大陆最新版本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二、中国孔子与印度释迦牟尼生于同时代,两人年龄只差14岁。一个开创了 延续三千余年的东方传统文化——儒学,一个创建了世界最大宗教之一——佛教。
三、公元632年,李渊、李世民父子统一全国,建立大唐帝国;穆罕默德创 建阿拉伯帝国,两国分别雄踞东西,同样强大、繁荣,疆域也同样宽广。
四、莎士比亚、汤显祖不仅是同时代的人,而且同于公元1616年去世。莎士 比亚为西方戏剧之父,汤显祖为中国戏剧之祖。
中国行政史课件
![中国行政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f3920ede80d4d8d15a4faa.png)
一、母系氏族公社管理与后来国家行政管理区别
(1)它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单位 (2)当时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 族、胞族和部落,而不是像后来的国家那样按地域划 分其国民,也不同于后来的经济、文化组织,以行业 来组织其成员 (3)它实行原始民主族管理,氏族成员一律平等,氏族全 体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重大事务由全体成年男女讨 论决定。氏族首领的管理不依靠强制手段,而是运用 首领的威望以及原始的习惯和道德的力量来进行管理
二、夏代对原有公共权力机构的改造 • (1)改造部落联盟“四岳”议事会。作为一种民 主决策机关,“四岳”议事会与专制皇权相 对立。为适合专制独裁的需要,最好的办 法就是改变“四岳”议事会的性质。改造后, “四岳”与军事首长的民主平等关系逐渐演 变为君臣关系,“四岳”变成君主的辅佐及 咨询顾问 。 • (2)设置了一套官僚机构。即所谓“夏后世百 官”。
四、西周的行政文书
西周时期各朝廷中都配有一定数量的史官,记录 君臣的言行以及作出的决议,并作为档案加以保存, 另一方面还将议决事项派使臣用各种形式传达或宣告。 这些记录或宣告的文书大休分为《诰》 、 《誓》、 《命》 、 《简书》、《》等。 《诰》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命 令或布告;二是君臣相互勉励之词的记录,作为后世 君臣行为的规范。《誓》多为战时的动员令 。《命》 绝大多数为册命之书。《简书》是日常通告文书。《》 相当于今之契约,具有法律效力,这种文书形式在西 周时期极为盛行,为后世所少见。
二、中国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
•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 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与此相应,封建 制行政管理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1)从战国到秦汉是封建制行政管理的初创和 确立时期。战国时期,通过变法运动,我国中 央集权君主专制行政管理体制在各国得以形成。 秦统一后,将这种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划一 的制度。两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进 一步强化,封建行政管理体制得以全面确立, 奠定了隋唐时期行政管理制度发展和兴盛的基 础。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f2617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0.png)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
1. 中国行政史的概念及意义
- 行政史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 行政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关系
2. 先秦时期的行政制度
- 先秦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郡县制、郡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先秦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3. 唐宋时期的行政制度
- 唐宋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唐宋时期的州县制、州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唐宋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4. 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
- 明清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明清时期的州县制、州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明清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5. 民国时期的行政制度
- 民国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民国时期的县制、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民国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6.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制度
-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新中国成立后的县、市、省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7. 中国行政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成效和不足
8. 中国行政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 全球化和信息化对中国行政制度的挑战
- 中国行政制度思想的创新和现代化
- 中国行政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中国行政史知识汇总
![中国行政史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f974e7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3.png)
中国行政史知识汇总中国行政史那可真是一部超级有趣的“大戏”啊。
从古代开始,就像是一场场风格迥异的角色扮演游戏。
先说说秦朝吧,那秦始皇就像个超级霸道总裁,一声令下,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
三公九卿就像他的得力助手团队,各个都像是精密仪器上的零件,严丝合缝地运转着这个庞大的帝国行政体系。
这三公九卿制啊,就像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厨房,丞相负责切菜炒菜(掌管行政事务),太尉就像是厨房保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呢,就像个挑剔的美食评论家(监察百官)。
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又开始搞新花样了。
刺史这个官职的出现,就像是在帝国这个大蛋糕上插了很多根监管的小蜡烛。
刺史到处溜达,看哪个地方官要是敢偷偷挖帝国蛋糕的墙角,就立马把他揪出来。
到了隋唐,科举制就像一场全国性的超级选秀。
无数的寒门子弟像一群渴望成名的小粉丝,纷纷涌入这个舞台。
一旦被选中,就像从路人甲一夜之间变成大明星,可以在行政体系这个大舞台上闪闪发光。
三省六部制呢,就像一个复杂又高效的魔方,中书省出谋划策(起草诏令)像魔方的第一步构思,门下省审核把关(封驳审议)如同检查魔方步骤有没有错误,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那就是按照正确的魔方解法把事情搞定。
宋朝啊,那行政体系就有点像个臃肿的胖子。
官职叠床架屋,一堆人在那干差不多的事儿,就像一群蚂蚁在一个小糖块上挤来挤去,都想分一杯羹。
不过宋朝的文官那可是幸福得像掉进蜜罐里的小熊,待遇好得不得了。
元朝的行政体系就像是一个大杂烩,把各种不同的管理模式搅和在一起。
行省制度像是在帝国大地上画了一个个大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有不同的故事在发生。
明朝朱元璋那可是个厉害角色,他把丞相这个职位像扔一个破布娃娃一样给扔掉了。
自己直接掌控六部,就像一个孤独的超级玩家,一个人操控着整个游戏的关键环节。
可是后来内阁又慢慢崛起,内阁大学士开始像一群隐藏在幕后的谋士,悄悄影响着行政决策。
清朝呢,军机处的大臣们就像一群时刻待命的小跟班,皇帝一句话,他们就得像小陀螺一样转起来。
第三讲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概述ppt课件
![第三讲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946f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d.png)
▲在我国奴隶社会, 与 同被看作是君主的 首要职责。(祭祀 战争)
▲ 夏、商、周实行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结构,其 王朝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
▲ 氏族社会的天然纽带是 (。血缘关系)
▲ 在中国,氏族社会的血缘纽带在步入阶级社会 后一直被保留下来,并被后世统治者加以改造而得 到强化,成为一直困惑中国人的四大绳索之一—
夏朝的行政管理体现出由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原始民 主管理体制向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过渡的性质,遗留有较重 的原始社会胎痕;商王朝时期,神权政治盛行,支配着国 家行政管理的运行,氏族残留的血缘关系依然是商朝进行 行政管理的辅助工具;周朝将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 制度化、法律化。
我国奴隶制时代行政管理的特色 1、奴隶制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 彩最重的时期:神权政治的核心观点是君权神授, 以此证明自己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并以之配合 暴力统治; 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奴隶制时期行政管理体 制的又一特色;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 天下”王朝; 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存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但 总的趋势是中央对地方集权的一步步深化,其手段主要 有两种:
1、通过任命职小位低的监察官员对地方官员实施监控: 如汉代之州刺史,但刺史很快就变成郡县官员之上的集 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州牧,形成东汉末年直到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地方割据;
2、二是实行分权制:如隋唐时期道区的设置,宋代路 的区划仍采用分权制,设转运、控刑、控举、经略四监 司,达到中央控制地方的目的,这一制度一直为明清两 代所沿用。
决定专制国家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
专制国家作为代表统治阶级利益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 的工具,国家的具体组织形式决定于以下两个因素:
中国行政史第七章ppt课件
![中国行政史第七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9f5a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c.png)
6、礼部:掌礼仪、祭祀、宴飨、科举、外交和官印制 造诸事务,同时兼管皇族事务,设尚书一人为长,左右 侍郎各一人为副,下设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史。
从上述可以看出,明代六部职掌虽无大的变化,但户、 刑两部之下实行按地区划分辖区的制度,打破了自唐以 来六部二十四司的体制,反映出户、刑两部在国家行政 管理中的重要性。
明代以内阁制度代替宰相制度,反映了我国封建社 会晚期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翰林院与通政司: 翰林院:主管修史、图书等文化事务,内阁阁臣多出
自翰林院,所以是文化机构,也是决策咨询机构, 更是人才的培养机构。 通政司:负责收纳奏章,实际是内阁的文书收发机构
二、司礼监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二、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三、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四、行政官员的管理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或以省内某一区域为辖区,有相互重叠的,也 有相互交叉的,还有毫不相关的,总之道的设 置依需要而定,无有定制,同一区域不同种类 的道各有治所,各有所掌,互不侵扰。 道的长官称道员,为布、按二司差遣职。明代 道员无专衔,仍兼带布政司参政(从三品)、 参议(从四品)或按察司副使(正四品)、佥 事(正五品),故虽为道员,品秩却不同。
1201中国行政史讲义
![1201中国行政史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bdd92fefab069dc502201b2.png)
中国行政史讲义框架:古代——近代关键词:时间、人物、改革、决策中枢、重要机构、官职、选拔、退休制度、薪俸制度线索:1时间顺序(以朝代为主)2中央决策中枢(执行机构)的更替3中央与地方的行政体制(权力关系——集中、分散)4官员管理——行政监督、选拔、回避、薪俸引言一、中古代行管的特色1、经历了奴隶主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选择)2两个时期行管的相似点:(单)A高度集权的个人独裁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奴3奴隶社会始于夏朝(单),亡于春秋战国之际。
经历了夏商周(多选);三个时期,周是鼎盛时期(单),将奴隶制的行管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
4奴隶社会时期行管的特色(多选)A神权政治最盛时期(单)B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特色)夏商周实行的国家结构是等级君主制(单),是一种国家联盟。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单),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氏族社会的血缘纽带——到封建社会时血缘关系表现为族权(单)奴隶社会以原始社会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与王朝(单)D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表现:会议制度、设采风官、施纳谏制度)(多选)5奴隶社会时期行政制度带有浓厚的宗族血源性质,表现在三个方面(简答)A父家长制为君主制提供了原型(前者为后者的萌芽)(单)B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同上要点4)C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宗法制度是以父家长制为基础,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单)封:1封建社会始于战国,(单)止于鸦片战争2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各国的变法运动(单),通过变法各国中央集权得以确立3战国至秦汉是封建行政管理的初创和确立时期(单);两汉时期,是全面确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是发展时期(具有过渡性质:三公列卿制过渡到三省六部制) (单)4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国家行政体制成熟和定型(单)《唐六典》是秦汉以来行政法规的集大成之作(单),标志唐代行政体制具有趋于法律化的特点5五代两宋至明清是行政体制逐步完备时期宋二府三司制(名)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以及元朝在积极汉化同时对境内少数民族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方针(单)6明代废除宰相制度(单)7清代军机处是中央集权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单)8相对欧洲,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自身的特点(论述A集权时间久,是惟一的政体形式B权力集中的程度有差别C思想控制方法不同。
中国行政史ppt第一章
![中国行政史ppt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210901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e.png)
ß 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ß 在国都内及其近邻划分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 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乡制,并设相应的管理者。
ß 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实行遂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 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也设相应管理者。
ß 通过乡遂制度,形成层层控制的网络系统,成为后世基层行政组织的
春秋战国日益削弱 其观念与传统继承传承
关系 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在家中
、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
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保证了分封制的推行与稳
定实施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行政史ppt第一章
夏朝
商朝 总结
西周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始创王 位世袭制度
和部落,而不是像后来的国家那样按地域划分其国民,也 不同于后来的经济、文化组织、以行业来组织其成员; ß 3、实行原始民主制管理,氏族成员一律平等,氏族全体会 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重大事务由全体成年男女讨论决定。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行政史ppt第一章
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管理体制:
ß 男子取代女子地位----财产私有和贫富差距---频繁的战争为争夺财产和奴隶----部落联盟,实 行军事民主制度
ß 事务官是主管宫廷事物,即管理宫廷奴隶的官吏。宰、小
臣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行政史ppt第一章
三、周行政体制的规范化
ß (一)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就是在诸嫡 子之中,确定长子的优先继承地位。
ß 宗法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血缘亲疏及 长幼辈分的血族观,保证嫡长子继承王位 。
中国行政史第二章.pptx
![中国行政史第二章.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5c73318f524ccbff0218498.png)
有大赦权; 3、最高军事权: 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 5、最高人事权。
(一)丞相制 丞相权力的内容: 1、立法上负责起草或组织草拟法律; 2、在司法上有纠举百官及执行诛罚权; 3、在军事上可充当皇帝的军事顾问,特别是在
2、州府机关行政组织完备。
从东汉末年起,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其长 官州牧成为管理地方的行政长官,秦汉原有的 郡县两级行政体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 。
(一)郡 郡长官称守或太守,全面管理一郡军事、经济、
文化和司法,拥有地方重权。 郡太守下的属官有: 佐官(包括丞和尉,由中央任命。)和属吏(包
不设太尉期间更是如此; 4、在行政上有参与行政决策,总领百官,处理
日常政务之权。
(二)中外朝制
汉武帝时,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在组织上 实行的一种制度。
中外朝制指的是中外相所形成的 侍从,出入宫廷,组成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 形成中朝决策的格局。
括功曹等掾史,由郡守自行辟除。)
郡守的职权:
1、郡守执掌一郡军政大权,且无副职牵制,都 尉虽与郡守同秩,且有协助郡守处理军务之职守 ,但仅是副将而已,郡将为太守,到东汉时,甚 至“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
2、郡守有自辟属吏的权力,且郡守与属吏间的 关系密切,属吏的实权常高于中央任命的佐官。
(二)县 县是地方行政层级中的重要环节,封建国家就
是通过县来征敛赋税,募集兵源,推行政令和 法令。 县之长官称令或长。县令长之下设有丞、尉等 佐官,由中央任免。 县令的职权: 1、依据法律维持地方治安; 2、组织人民从事农业生产; 3、用儒家礼教教化人民。
行政法历史PPT课件
![行政法历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d90f604b73f242336c5fe9.png)
• 国务院于1987年4月颁布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各 省市也于其后相继颁布了有关制定地方规章的程序规定,但整个 行政立法程序法至今尚未制定。
发展和向新模式转化 (1989—1999)
• 1989年至1999年十年间,是中国行政法大步发展和向新模式转化 阶段。主要体现在下述六个方面
• (一)行政领域确立依法行政原则。 • 在我国,真正确立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原则是在90年代《行政诉
我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古代行政法
夏商
• 夏代适应奴隶制的需要,随着权力机构的简历,产生了最初形态 的行政法制。
• 商代,“齐之以礼,齐之以刑”,礼法构成了商王朝行政法的重要 内容。
• 但是,夏、商时期对政府机构的管理基本以习惯法为主,“以言 代法”,以吏代法。
西周
• 西周时期的《周礼》中就有规定国家机构设置及其活动的《六 官》、《六典》之篇,从此,奠定了中国古代行政法的基础
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
• 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后的行政管理立法大体经历了前、中、后三个时 期:(1)前期(国民党统治的最初十年)是行政法律制度建立时期。 1928年10月颁布《训政纲领》、《国民政府组织法》,作为确立其政 权“法统”地位的根本法;同时还颁布了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 察等五院组织法,以确立其中央政府机构的法律地位。国民党政府的 立法院和其他政府机构还制定了各类政府组织法以及大量单行法规。 (2)中期(抗日战争时期)是行政法律制度进一步发展时期。其行政 管理立法的政治色彩日益厚重,主要表现为运用战时立法和军事立法 的手段,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如颁布《国家总动员法》、《各县保甲 整编办法》、《防止异党活动办法》等等。(3)后期(第三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的行政管理立法呈现挽救国民党政府统治颓势的特点, 如颁布《勘乱总动员令》、《动员勘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维持 社会秩序暂行办法》和修正的《戒严法》等等。
中 国 行 政 史
![中 国 行 政 史](https://img.taocdn.com/s3/m/e5d48040be1e650e52ea99d2.png)
曹 宇 峰ppt
行政体制——组
织机构不断变化
中国行政史的特点
行政决策— —君主专权始 终如一
行政执行——儒
法手段综合运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中国上古行政史 中国中古行政史 中国近代行政史
第一章 中国上古行政史
在某种意义上,行政管理可以视为早于人 类而出现。但是具有自觉性、科学性、系 统性地行政管理则是与人类的产生与发展 同步进行的。
第二节
宰相制度
除天子之外,宰相的权力最大,史称“宰相 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 矣”.因此,历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也构成 了中国行政史上的重要内容。而皇权和相权 之间的权力角逐更成为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变 化的根本原因。
宰相的起源:夏商周三 代时,已经出现了位于 百官之上的执政者,如 商之伊尹、周之姜尚, 但仅限于个别人,且没 有宰相之称。春秋战国 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国纷纷设立了“相” 或者“相国”之职(名 称各国有异)。著名者 如管仲、百里奚、范睢、 商鞅等人。
2、太后。如果是幼帝即位, 多由太后掌权,有时也会对 皇权加以制约。
3、谏臣。谏臣属于制度规 定下匡正皇帝过失的官员。 但是到了宋朝之后,其所起 作用愈来愈小。
4、天帝神灵。运用古人相信“天帝”的心理, 利用“天意”对皇权予以制约。
5、伦理道德。宋以后,君权集中已经成为不 可逆转的趋势。制度上的约束已经流于形式, 因此,越来越突出道德的作用。
春秋—上古行政体制的变革时期
历史背景: 周王权力的衰退;
诸侯势力的膨胀;
兼并战争的猛烈; 王官之学的下移。
1、各国的君主权力进一步加大:决策权,任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40a6d1d576eeaeaad1f33064.png)
第1章绪论中国行政制度史是以中国历代行政制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以现代政治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变化为主线,分专题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中央行政、地方行政、行政监察、官吏选拔、官吏管理、胥吏、公文,以及教科文卫等各方面的制度。
中国行政制度史着重分析历代行政制度对行政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从中国行政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1.1中国行政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每一独立存在的学科,都有其研究对象,或者说矛盾的特殊性。
毛泽东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因此,对某一现象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科学的对象。
”①中国行政制度史研究的对象从广义来说,举凡中国历史上与行政制度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等的有关部分,都必然要纳入其内容之中。
只有将行政制度的研究置放于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总体之内进行,才可能动态地、全面地理解行政制度,这是深入理解中国行政制度史的必由之路。
上述内容覆盖的时间,为夏商周三代奴隶制社会时期与秦汉至明清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
封建制国家的行政制度,有些虽然渊源于奴隶制国家,但由于奴隶制及其以前的社会,年代久远,文献也不足为征,所以本书便把重点放在秦汉至明清这段封建制时代。
至于秦以前的奴隶制时期行政制度,只做简要介绍。
众所周知,中国的文明史与巴比伦、埃及、印度等文明古国不同,这些国家曾多次被异族征服,都遭受过外来文明的侵略,因此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古老文化都未能完整、独立地保存下来。
只有在华夏大地上孕育生长的中华文化,一直连绵未断,持续发展。
从传说时代的黄帝开始,直到现在,中华文化传统一直保持着发展的连续性和主体的纯洁性,成为东方文化的主流。
这就决定了中国行政制度史的时间跨度大,地域辽阔,对象广博,内容丰富完整,对它的研究概括起来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历史上的行政管理及其效果,包括行政体制、行政机构设置、行政权力运行、行政环境、行政文化、行政思想,以及因此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立法、司法和行政
西方国家把国家权力体系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并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行政是与立 法和司法相互制约的一种权力体系。西方国家实行“三 权分立”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这都是依据各 自国家的国情而采取的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在承认国 家权力统一性的前提下,立法、司法、行政是国家权力 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行政活动也有别于立法活动和司法活动。
历史的作用 历史是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重叠,是一 个环境与另一个环境的叠加,是一种思维与 另一种思维的交融。
忘记历史意味背叛 让历史告诉未来
了解历史,了解自己,才能认清自己在社会 的地位,才能在若干问题上站得高,看得远
历史是螺旋式的发展,她要重复出现,但又不是完全的重复
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金字塔王朝建立,恰与《史记》中所载的中国 炎帝、黄帝同时代。两者俱为东西方文化始源。
中国行政史
绪论
一、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呢? 一片土地的沦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人的生活旅程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场战争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场球赛可以是一部历史。
…… 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
历史是什么? 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就是汉武帝、唐太宗、乾隆帝; 就是秦砖汉瓦、魏晋风骨; 就是颜筋柳骨、兰亭集序; 就是李白杜甫陆游清照辛弃疾; 就是高山流水的知音、桃园结义的兄弟; 就是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七国争雄。
行政管理是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管理活动。这种管理活动首先和主 要地是由在任何社会中都是最大和最具权威性的公共组织——政府来 承担和完成的。从这一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管理 学是研究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组织、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 理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即达到扩大学生专业知识的目的,又达到培养学生运用专 业知识和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行 政管理过程的演变情况,揭示中国行政管理由专制到民主、 由人治到法治、由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规律,从而培养学生 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当前我国行政体制
马科斯∙韦伯认为,政治的实质在于坚定、热情、有 道德感、对政策决定敢于个人负责,并承认政的命 令。
(二)管理与行政
管理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活动。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政 务逐渐从混沌的社会事务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出现了以国家政务管理 为主要职责的专门机构和集团。但在国家的政务管理以外,还有多种 多样的管理领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各不同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行为。行 政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行政乃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管理的事物”
(四)本课程“行政”的含义 国家的统治活动
马克思: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即“行政 权力支配社会”。
三、中国行政史研究什么
行政制度,即国家统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规范、 程序、及运行机制
人事,即行政管理的实务
通过对自夏王朝以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段时间 内的行政管理经验的总结,把握中国历代行政体制和行政 管理及公共事业管理过程的演变规律,为我国当前的行政 体制改革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工作 提供借鉴,为从事行政和公共事务管理者提供经验。
了解历史,了解自己,才能认清自己在社会的地位, 才能在若干问题上站得高,看得远。
学习历史正逐渐成为一种工作方法: (1)学习历史,了解环境 (2)学习历史,了解习惯做法 (3)学习历史,了解思维习惯 (4)学习历史,深入地理解各种决策
二、行政是什么
一般来说,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是指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 现代政府: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不包括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 古代政府:集立法、行政、司法活动于一体。
五、西方伟大的《荷马史诗》产生于公元前9-8世纪,与中国伟大的《诗经》 产生时代恰好相同,两者东西相映,俱在世界诗坛发出灿烂的光辉。
六、俄国彼得大帝与中国康熙皇帝同时登位,相继去世。彼得大帝开创了俄 罗斯帝国,康熙皇帝奠定了东方最强大帝国,两人俱为一世雄主。
七、公元前22-18 世纪,古巴比伦创建了以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周期计算的历 法,与我国夏朝所使用的阴历不仅同时,而且都是每隔2-3年置一闰月,二者如 出一辙。
国家行政功能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 家行政组织的设置是否合理。
(一)行政组织结构模式
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从中央人民 政府即国务院到基层乡镇人民政府,从国 务院各部、委、行、署到市县的职能局、 办,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组织系统,并 呈现出不同的结构模式。
二、中国孔子与印度释迦牟尼生于同时代,两人年龄只差14岁。一个开创了 延续三千余年的东方传统文化——儒学,一个创建了世界最大宗教之一——佛教。
三、公元632年,李渊、李世民父子统一全国,建立大唐帝国;穆罕默德创 建阿拉伯帝国,两国分别雄踞东西,同样强大、繁荣,疆域也同样宽广。
四、莎士比亚、汤显祖不仅是同时代的人,而且同于公元1616年去世。莎士 比亚为西方戏剧之父,汤显祖为中国戏剧之祖。
所谓历史,不过是为当代人所用的工具而已。所谓正史,是
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谓野史,是为百姓娱乐所用的。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大陆最新版本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古代中国从朝廷到县衙的各级官府,为了巩 固江山社稷,维护统治秩序,当然要对社会公 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
(一)政治与行政
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功能。政治与政策或国家 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自是 以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 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政治行政分 离二分法”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 经验的概括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