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颜色》教案分析

合集下载

二年级美术上册《流动的颜色》教案

二年级美术上册《流动的颜色》教案
3、最后用笔将调好的不同颜料滴落在作业之上。(强调吹的方法,以防吸到嘴里。)
4、然后用倾斜画面、用吸管吹等方法使颜色流淌。
教师要强调学生在游戏、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色彩融合后有什么变化。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5、最后,对画面进行添画,时期构图、情节更加
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板书设计
流动的颜色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下来,学生各自都有收获,能根据自己吹出来的画,凭感觉、联想和想象进行造型活动,创造出的作品丰富多彩。在课堂上,学生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作业,听课时比平时都认真。看到游戏活动给大家带来如此大的吸引力,我顿时被孩子们的童真和心中对成功的渴望感动了。我觉得课堂还给学生,望学生来做主,是真正体现民主自由。
2018.8.28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请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作画步骤,然后讨论:
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用处?
(2)发展阶段
1、首先要调颜色。
2、在学生做作业之前教师可以先就颜色的调配示范一下:在调色盘里放一点水,毛笔蘸水且水不滴落,在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色时可用1——2种颜色。
第单元总课时数:2备课时间:2018.8.27
课题
流动的颜色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这节《流动的颜色》中,我充分利用孩子的天性,让小朋友一起玩色彩游戏,用吸管来吹画。让游戏活动进入课堂,因为游戏活动对低年级小朋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给课堂带来生机,更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活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产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2024年大班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2024年大班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2024年大班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第三节《流动的颜色》。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三原色,了解色彩的调配原理;学习流动画的基本技巧,通过实践操作感受色彩流动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原色及其调配原理,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流动画的技巧掌握,色彩调配的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色彩流动的观察与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流动画演示板、三原色颜料、画笔、调色盘、抹布等。

学具:画纸、三原色颜料、画笔、调色盘、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流动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有什么特别之处?”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三原色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2)教师演示三原色的调配过程,让学生了解色彩调配的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流动画例题,讲解流动画的制作步骤。

(2)教师现场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流动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分享创作成果。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流动的颜色三原色:红、黄、蓝色彩调配原理2. 流动画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流动画作品,主题自选。

2. 答案:(1)准备画纸、三原色颜料、画笔、调色盘等材料。

(2)按照流动画制作步骤进行创作。

(3)作品要求:色彩丰富,具有流动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三原色及色彩调配原理,流动画的制作技巧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流动的颜色》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流动的颜色》
(2)它使用了几种颜色?这些颜色是怎么混合到一起的?(是通过颜色流动混合在一起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色彩流动的乐趣。
板书──流动的颜色
观察、欣赏范画,并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出示范画:吹画
课件出示课题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体验、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3分钟)
二、探索新知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师:讲台桌上有红、黄、蓝三种调好的颜料,请两位同学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然后用嘴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问:红、黄、蓝三种颜色中的某两种颜色混合到一起,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着刚才的思考我们再来做个小游戏。
播放动画《调色小游戏》。
归纳、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相互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产生了新的色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色彩的丰富多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滴、流、吹让颜色相融的方法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画面大胆地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解决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体验、尝试吹画,自主探究色彩调和后的变化,有所感悟后再来参与动画《调色小游戏》的活动,进而得出哪两种色彩调配可以得出橙、绿、紫的结论。接着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吹画的调色技巧及方法,便于自己具体地操作。在欣赏环节,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根据画面大胆添画。每个环节都结合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巡视、指导。
展开想象,大胆进行创作。
创作完毕,收拾、整理工具,保持桌面清洁。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4分钟)
四、评价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案

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案
教具
水彩颜料彩笔、油画棒、多媒体课件、图画纸、调色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三、
新授课
四、学生创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
六、小结
检查用具的摆放,稳定情绪
我们总会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心中所想,其实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可以用多种方法创作出来:剪、贴、摆、拼……当然也可以“吹”出来。
1.教师将三原色颜料滴在图画纸上然后用倾斜画面、吹等方法使颜料流淌。
请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2.观察照片中的人物都用什么方法作画的。
总结出作画步骤?(先用嘴等材料吹画,然后根据你的想象添画成各种形象。)
3.欣赏教师搜集的绘画作品及教材中的范画激发创作思维。
1.学生尝试自主创作
2.学生观察吹后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添画,使其构图、情节更加丰满。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并互相评价。
通过看、想、等方法想象出不同的画面。
通过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绘画水平,提高审美体验
通过评价他人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体验成功的喜悦。
流动的颜色
红黄蓝
教学反思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重点,掌握了流动的颜色的内容
课题
1.流动的颜色
第1课时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
能够根据吹画之后效果巧妙地添画。
学生稳定情绪,摆放美术用具。
认真倾听
观察教师示范
学生尝试色彩调配,并注意观察色彩的变化。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让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流动并观察色彩的变化。

2、指导学生用嘴或利用管状工具尝试吹画,并添画成新画面。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颜色在流动交融中产生的新的变化。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根据色彩流动效果进行添画。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

二、复习:
1、小朋友,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认识了很多颜色,也用过它们,你还记得吗?请说一说。

2、学生发言。

三、演示、激发兴趣:
1、这些鲜艳的颜色很调皮,它们会跑来跑去,互相碰撞,然后变成另一个样。

2、教师进行演示,将不同颜色的彩色墨水滴在纸上,倾斜纸张,请学生观察其变化。

3、问:小朋友,这些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4、颜色的流动还会产生有趣的画面,请看书。

四、讨论、交流:
1、书上的画就是颜色流动变化出来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让颜色流动呢?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五、尝试、发展:
1、鼓励学生用嘴吹或吸管吹的方式进行吹画,边吹边观察红、黄、蓝三色流动融合产生什么颜色。

2、对吹出的画面进行解说。

教学反思:美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原则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

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之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正确选择美术教学方法。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 》人教版(5)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 》人教版(5)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5)一. 教材分析《第1课流动的颜色》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色彩的混合与流动,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但多数学生还未能系统地了解色彩的混合和变化。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他们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色彩的变化规律,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混合和流动,掌握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混合和流动,掌握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色彩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色彩的变化规律。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色彩的混合和流动。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各种颜色的颜料、画纸、画笔。

3.相关色彩变化的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色彩变化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色彩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色彩的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色彩变化?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自己调制出不同的色彩,体会色彩的混合和流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进一步巩固色彩变化的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优秀的色彩作品,让学生分析、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色彩变化。

多样化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多样化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导言】美术教育是学生的智育、情感和意志的综合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小学阶段,为了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加强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拟订了一套多样化的小学美术教案,其中《流动的颜色》是小学二年级美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本篇文章将从教案的编排、教学环节、实施效果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案,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正文】1. 编排教案的编排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教案要从课时安排、课程内容、形式安排、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考虑得都非常周到,能够有助于教师的实施,也利于学生的学习。

《流动的颜色》教案,分为两个课时进行完整的实验过程,第一节课讲述色彩的基础知识,通过前期教学达到将知识与情感相结合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审者能力。

第二节课基础上创设出自由创作环节,打造出较为轻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将真正的创造性体验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2.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可以说是教案实施的具体过程,在实施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形式和内容都是需要教师把握的重点。

《流动的颜色》教案的实施,教师先通过图像和实际的物理实验模拟,让学生认知色彩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与表达能力;在具体实验的时候,通过助手的帮忙需要进一步的安排,确保每位同学能熟练掌握每个操作。

的个性化自由创作,是提供给学生的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

整节课的设计有别于普通的课程,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达到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效果。

3. 实施效果教案的实施效果是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教案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说明设计的合理、切合实际。

通过分析《流动的颜色》教案的实施效果及其反馈,不难发现该教案的实施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认可。

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色彩有了更深的体验和理解,可以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而且还能够从中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

在教学中,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想象和思维等方面得到了有效发展。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颜色的基本概念、混合原理以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流动颜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创作中灵活运用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如果对今天的内容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颜色知识。从教学过程来看,有几个方面值得我反思和总结。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构成的,它们可以相互混合形成新的颜色。颜色的运用在美术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表达情感和氛围。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运用流动颜色创作的画作。这些案例将展示颜色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颜色表达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和水彩画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2.颜色的混合:让学生动手实践,将红、黄、蓝三种颜色进行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了解色彩调配的基本原理。
3.流动的颜色:通过水彩画的形式,让学生体验颜色在纸上流动的感觉,培养他们对颜色变化的敏感度。
4.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创作一幅以流动颜色为主题的画作,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5.作品欣赏:欣赏一些运用流动颜色创作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流动的颜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颜色流动的情景吗?”比如,水彩颜料在水中的扩散,或者雨后的彩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颜色的奥秘。

《流动的颜色》教案(精选8篇)

《流动的颜色》教案(精选8篇)

《流动的颜色》教案(精选8篇)《流动的颜色》教案 1教学目标: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

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阶段: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二、课堂教学: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流动的颜色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有趣的`玩耍留下的画面,发挥想象,运用组合添画的方法,创作出一幅有趣味的作品。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有些学生对如何更好地在滴、吹、流后对画面进行创意想象添画有困难,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

《流动的颜色》教案 2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阶段: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

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案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案

《流动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基础知识。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让学生了解让色彩相融的主要方法,并运用。

三、教学难点:根据吹画的效果展开想象,巧妙地添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由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愉快的40分钟,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请看!(播放视频——色彩的流动)他们在干什么?颜色流呀流,最后变成了什么?原来流动的颜色也能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动的颜色中,感受色彩的神奇吧!引入课题并板书:流动的颜色(二)讲授新课1、游戏。

寓教于乐中让学生接受颜色知识。

总结: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2、创作流动的画教师把红黄蓝橙绿紫分别滴到纸的不同位置,然后和2位同学一起轻轻地晃动纸,使它们流淌成一幅奇特的画。

提问:(1)你发现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创作的这幅画?滴、流(板书)(2)除了这2种的方法,你还知道其他的方法吗?吹(板书)3、师生共同示范吹画。

实物投影展示,教师在一位同学的演示下讲解吹画步骤及注意事项。

4、全体学生吹画,教师进行简评。

在学生创作的同时播放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5、欣赏波洛克大师和小伙伴的作品。

你喜欢哪幅?为什么?刚刚欣赏到的这些画和我们吹的画又有什么区别?引出添加法,通过添加,可以使画面更丰富、有趣。

6、利用添加法完善画。

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画面,老师也想把我的这幅画装饰得更完善,你们愿意帮助老师吗?那你们看刚才的这幅吹画作品可以想象、添画什么?如果想不出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

7、创作提示(1)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2)画面要饱满、丰富。

(3)小组合作或自己创作。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学生作品,讲评。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认识颜色之间的混合关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意绘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颜色的分类、颜色wheel。

2. 颜色混合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颜色混合的变化。

3. 创意绘画:利用流动的颜色,进行创意绘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颜色混合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流动的颜色进行创意绘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颜色卡片、颜色wheel、画纸、画笔、水杯、颜料等。

2. 学具:学生自带水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颜色卡片,引导学生认识颜色,并讲解颜色的分类和颜色wheel。

2. 讲解:教师讲解颜色混合的原理,并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颜色混合的变化。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验,并尝试运用流动的颜色进行创意绘画。

4.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颜色混合的重要性和运用色彩进行创意绘画的技巧。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尝试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创意绘画,并拍摄照片记录过程。

2.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自己在颜色混合和创意绘画方面的收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给出建议和意见,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颜色混合和创意绘画方面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八、教学拓展1. 举办色彩主题展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一起展出,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审美能力。

2024年大班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2024年大班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2024年大班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色彩的奇妙世界》第三节《流动的颜色》。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色彩的调配、色彩的流动性以及色彩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调配方法,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创造色彩流动性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美术创作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调配方法,色彩的流动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创造色彩的流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毛巾、流动色彩示范图。

学生准备: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毛巾、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流动色彩示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色彩是如何流动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色彩的调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演示如何利用色彩的流动性进行美术创作,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技能。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一幅流动色彩作品为例,分析其创作思路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流动色彩的创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从色彩搭配、流动性等方面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流动的颜色》2. 内容:(1)色彩调配方法(2)色彩的流动性(3)流动色彩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的河流”为主题,运用流动色彩进行创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流动色彩创作其他主题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色彩的调配方法和色彩的流动性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创造色彩的流动性是难点。

深度剖析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深度剖析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深度剖析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艺术和绘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艺术和绘画,他们能够发挥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增强对色彩和空间的认识,同时培养出一定的审美能力。

针对小学生的美术教育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中,《流动的颜色》是小学二年级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通过深度剖析这一教案,解析其教育意义和具体实践。

一、教案的设计《流动的颜色》是小学二年级美术课程中的一部分。

该教案以“水”为主题,通过让学生感知水的色彩和运动来训练色彩和形状的感觉。

具体而言,该教案通过以下步骤来教授内容:1.观察和辨认水的颜色和形状。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耳、眼,感知到水的不同形态和颜色。

2.学习画水。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使用色彩,讲水的颜色准确地表达出来。

同时,让学生体会“流动”的特点,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水的运动状态。

3.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模拟艺术家们的创作方式,使用画笔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同时,老师将让学生谈论他们画水的经历和感受,促进他们对色彩和空间的认识。

二、教育意义1.提高视力和观察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视力和观察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流动的颜色》这个教案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水的形态和颜色来感知它的运动状态。

这样一来,学生的眼睛和大脑将会得到充分的锻炼,视力和观察力得到了提高。

2.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意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基石。

《流动的颜色》这个教案中,学生需要自己想象出水的运动状态和颜色,同时还需要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画作。

这种绘画体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色彩和空间的认识教学艺术和绘画是提高学生色彩和空间认识的有效方法。

在《流动的颜色》这个教案中,学生需要通过感知水的颜色和形态,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出水的运动状态。

这样一来,学生的色彩和空间意识得到了提高,这也将为他们今后的绘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案的实践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流动的颜色》这个教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明显。

独具创意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独具创意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独具创意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创意,发现颜色的魅力,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爱美之情和艺术修养。

【活动对象】本次活动适合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参加,旨在通过色彩的流动和变幻,带领孩子们感受色彩之美,发现色彩的独特魅力,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的新颖性和创新性;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感性认识。

【活动步骤】一、了解主题老师先展示一些文化名城的风景图片,让学生们获得有关思维刺激,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其中的情景。

接着,老师介绍本次活动主题《流动的颜色》,并告诉孩子们我们将要通过绘画表达这个主题。

二、引导素材处理老师给出几个主题的图片,让学生们借助主题图片,选择需要的颜色和用途,为绘画做好思想准备。

孩子们要自己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素材,表达自己的想象力。

再由学生们经过选择和创造,来准备好自己的颜料。

三、绘画创作1. 给学生准备好画纸,让他们用颜色涂抹,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2. 按照孩子们创作的结果,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和讲解,让孩子们学会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3. 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并使用画笔在纸张上进行手绘边框和描摹细节,让作品更加出彩。

四、评价作品老师在完成作品之后,进行集体评价和各自点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准确的认识和自我提升的信念。

同时,老师也要聪明地给予学生一些肯定和建议,以鼓励学生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的精进和提高。

【教学方法】1.以美术教育为主线,基于情景式独创主题;2.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重点突出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教师应事先通过教具和教材等方式来准备课程;2.知识点讲解:简介流动的颜色概念,介绍“流动”的基本定义;3.布置课堂任务,带领学生体验和思考不同颜色之间的流动性。

【教学效果】面向小学二年级的美术教育,在艺术走独创、表现走自由的今天,能够通过这次《流动的颜色》美术活动,更加全面和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年龄敏感性和想象能力,开拓与去拒绝,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对各种艺术表现方式的喜爱和认识。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3篇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3篇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3篇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篇1噼里啪啦教学目的:1、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认识鞭炮,了解鞭炮的形状和颜色。

3、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能均匀的在一定范围内涂色。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录制好的鞭炮声音,各种形状的鞭炮图片。

2、幼儿操作材料,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播放放鞭炮的声音,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放鞭炮?"二、欣赏讨论1、播放幻灯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鞭炮?幼儿讲述讨论鞭炮的颜色,形状。

2、你看见过什么样的鞭炮?三、示范涂色1、出示操作材料上的鞭炮:这串鞭炮漂亮吗?为什么?2、教师示范涂色的方法(1)从左往右涂。

(2)从上往下涂。

(3)先涂边框,再涂中间。

3、幼儿临空练习涂色方法,学习握笔姿势。

4、放幻灯片,幼儿欣赏涂色作品。

四、幼儿涂色操作幼儿完成自己的鞭炮涂色,教师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五、欣赏品议1、展示幼儿作品,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从颜色和涂色两方面来进行评价。

六、结束部分整理物品,自然结束。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篇2教学设计背景《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

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

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

”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鼓励幼儿对太阳的认识有个性化的和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我设计了本节美术活动《我给太阳穿新衣》。

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太阳的多种画法,让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太阳。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幼儿观察太阳的多种画法,让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太阳。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我给太阳穿新衣》、太阳公公不同的形象,小鸟、小猴、长颈鹿图片、水彩笔、画纸。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技巧,学会运用颜色搭配和流动效果进行绘画创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增强学生对色彩美感的感受与表现能力。

实践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学会团队合作,通过合作完成色彩流动作品的创作。

1. 理解并掌握颜色流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曾经想过颜色也是有生命的呢?它们不仅静静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还能在我们的画布上“流动”。

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流动的颜色》。

让我们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感受颜色的魅力,理解并掌握颜色流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颜色的流动。

颜色的流动,其实就是不同颜色的混合与交融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就像我们用水彩笔画画时,不同的颜色相互接触,它们会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色彩。

这就是颜色的流动性。

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感受颜色的流动特性。

准备一些基础颜色(如红、黄、蓝等),以及调色盘或调色板。

让同学们自由地将这些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颜色混合的规律,理解颜色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有些颜色混合后会变得更深或更浅,有些颜色混合后会形成新的颜色。

通过这些观察,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颜色的流动现象。

接下来让同学们想象自己是一位小小的调色师,尝试调配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颜色流动的奇妙之处。

同学们会发现即使只是简单的混合几种颜色也能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对颜色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实践操作环节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如何运用流动的颜色进行创作。

这将进一步巩固他们对颜色流动原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将提升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将初步掌握颜色流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为接下来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学生混合不同颜色的能力,体验色彩美感通过实践混合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色彩混合的美感,提高学生对色彩混合的热情和兴趣。

二年级美术上册《流动的颜色》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上册《流动的颜色》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强调颜色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活动,拓宽艺术视野。
五、作业布置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套水彩颜料和画纸。
2.各小组根据教师的要求,讨论并实践以下问题:
a.三原色相互混合后能形成哪些新颜色?
b.水彩画的基本技巧有哪些?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作?
c.如何控制颜色流动,使画面更加美观?
3.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二年级美术上册《流本章节《流动的颜色》的学习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颜色的基本组成,包括三原色(红、黄、蓝)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混合,形成的新颜色。
2.学会使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湿润、渲染、叠加等。
3.通过实践操作,探索颜色流动的原理,感受色彩变化带来的视觉冲击。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运用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创作一幅以“流动的颜色”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要求作品色彩丰富、富有创意,展现出颜色流动的美感。
提交时间:下周一下午放学前。
2.观察生活中的色彩,选择一个场景或物品,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注意运用所学颜色混合原理,使作品色彩和谐、富有层次感。
提交时间:下周三下午放学前。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指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拓展其创作空间;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原色的概念,掌握三原色的调和原理,培养色彩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

2. 色彩的调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后产生的颜色。

3. 流动的颜色:利用流动的液体观察颜色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三原色的调和原理,学会观察流动的颜色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色彩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彩纸、颜料、画笔、调色板。

学具:彩纸、颜料、画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流动的彩色液体,引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色彩知识:介绍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概念,讲解色彩的调和原理。

3. 演示流动的颜色: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流动的液体中颜色的变化。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流动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5. 交流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分享观察到的颜色变化。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流动的颜色》2. 1. 三原色:红、黄、蓝3. 2. 三间色:橙、绿、紫4. 3. 色彩的调和5. 4. 流动的颜色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尝试利用流动的液体观察颜色的变化,记录下来。

2. 画一幅以流动的颜色为主题的画作。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流动的液体中颜色的变化,让学生掌握了三原色的调和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流动的颜色》教案(一)设计理念:通过观察发现---实践验证---交流探索---再发现系列贯穿的活动,流动的颜色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了调色的方法及两种颜色的调和会产生第三种颜色等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的主观探索为本,如调色让学生实践后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调色应怎么样调,再如老师提问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时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主动观察发现色彩交融后的变化,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提问到除了吹画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从而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如学生让蘸色的玻璃球在纸上滚动的游戏。

学习目标: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毛笔,水罐,铅画纸,玻璃球三个,小抹布一块。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作(每小组一张)。

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发展阶段: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做一次范画,让学生明白使颜色流动的条件——调好颜色是关键。

学生练习调色(告诉学生在调色时,只能用一种颜色),小组总结怎样调色,调到什么程度在纸上吹最合适。

鼓励学生大胆吹画,分别调出红、黄、蓝三色,滴落在纸上吹画。

3、探索阶段: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获小组作品,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其思妙想做一做,对画面进行添加,使其构图、情节更完美,也可根据画面效果进行裁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的颜色》教案分析
《流动的颜色》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颜色互相流动、相融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色
彩的调配规律。

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搅拌、流淌、吹等方法发现色彩规律,并
能够通过想象将偶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
之成为一幅完整的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颜色的丰富多彩,通过观察色彩的有趣变化,
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滴、吹、流等方法使色彩通过流动互
相融合。

教学难点:
在动手尝试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在游戏中找
出色彩调配的规律。

三、教学策略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趣味的色彩游戏,动手让颜
色流动起来,进而发现色彩调配的规律,并学习和尝试
具有创意的作画方法,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其艺
术表现力。

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自我感悟、尝试、发
现与创造,可以采用“感悟发现——动手尝试——探究
方法——欣赏创意——联想创造”的教学策略。

首先创
设“打翻调色盘”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展开联想,并通过观察和演示初步了解色彩相融后产生的独特
画面效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进行有趣的混色实验,感
悟并发现色彩调配的规律;接下来通过对具有独特视觉
效果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通过尝试与实践学习滴、吹、流等具有创意的作画方法;之后再对作品的进
一步欣赏,大胆联想、自由添画,使随意而为的作品更
加丰富具有表现力;最后在学生大胆创作的基础上,通
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作画创意方法,拓展学生的艺
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画时会用到哪些颜色呢?(欣赏课件)小美在画画时,一不小心将颜料瓶打翻了!这些调皮的颜色在纸上欢快地跑来跑去,一不小心,
红色和黄色撞到了一起,“天啊!”蓝色看到后尖叫起来,立刻跑去扶它们,蓝色为什么会尖叫?扶它们时又发生了什么呢?
2.感悟发现:
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吗?我们就来动手试一试。

教师将红色与黄色滴在纸上,请学生吹一吹,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原来红色与黄色撞到一起变成了橙色!
(教师滴上蓝色)蓝色跑来扶它们,结果扶红色的手变成了紫色,扶黄色的手变成了绿色。

3.颜色发现自己变色了,感到疑惑,这时小美也禁不住赞叹“这些流动的颜色好漂亮、好神奇呀!”(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吹一吹、玩一玩,把这些流动的颜色变成美丽的图画。

设计目的和说明
创设“打翻调色盘”的情境,通过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展开联想,并通过观察和演示初步了解色彩相融后产生的独特画面效果
动手尝试发现规律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1.同学们,你们也想和颜色来做游戏吗?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带来的工具材料以小组为单位,
试着从以下几个试验中选以—到两个进行实验:
(1)将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分别挤到调色盘里,用小棒两两充分地搅拌,看看一共能出现多少种色彩的变化。

(2)将红、黄、蓝三色的彩色墨水滴在水中,待水中的颜色自由混合后,将生宣纸覆到水面上,小心地揭开,看看宣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3)将红、黄、蓝三色的玻璃纸,两两重叠在一起,迎着光线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着将三张玻璃纸叠在一
起看看。

2.小组汇报:
(1)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组通过实验有哪些发现?
(2)通过实验谈一谈红、黄、蓝三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设计目的和说明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进行有趣的混色实验,在实践中
感悟并发现色彩调配的规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探究方法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1.猜一猜:欣赏《构成第10号》
你能猜出画家是怎样让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流动到
一起的吗?
这位美国的画家别出心裁,他不是用画笔在画板上
作画,而是将画布放在地板上,用滴洒颜料的方法作画。

2.想一想:
你能想到什么有趣的作画方法,让色彩流动起来,
组成美丽的画面?
3.试一试:
老师向大家介绍三种让色彩相融的有趣方法:(1)滴——用笔分别将调好的颜色随意地滴在纸上
(2)吹——滴上颜色后用嘴或吸管将颜色向不同的方向吹
(3)流——滴上颜色后将纸向同一方向倾斜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看看会产生什么有趣
的画面效果。

注意:蘸不同的颜色要用不同的笔
颜色不宜调得太干,可以适当增加水分。

注意笔的清洁和环境整洁。

设计目的和说明
欣赏具有不同画面效果的艺术作品,了解并分析其
创作方法。

学习简单的让色彩相融的方法,通过
“滴”“吹”“流”等方法的尝试,自由创作出具有独特画面效果的作品。

欣赏提升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1.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小美的作品吗?(欣赏)
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吹了之后再添画的)
2.小美还吹了很多作品,想让我们帮助她变成更加有趣的画面。

看,这幅可以添画成什么?
转一转,你还能想到添画成什么?
3.欣赏其他同学有趣的添画作品
设计目的和说明
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吹画作品展开丰富的联想,是画面更为丰富、完整。

联想添画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1.根据自己用滴、吹、流等方法创作的画面,进行有趣的联想、添画。

也可以和同学交换作品互相添画。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3.展示作品:比一比,谁添画的内容更丰富?谁的画面变化的更有趣?
4.拓展:欣赏美国画家波洛克用滴流的方式创作的
特色作品以及中国画家利用喷水、撒盐、实物压印等方
式创作的精美作品。

其实创意作画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探索、尝试就能创造出更精彩更神奇的作品!
设计目的和说明
对自己随意而为的混色作品进行合理添加,创作出
更加完整的作品。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