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流动的颜色》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流动的颜色》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二年级的学生们:•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使用水彩笔制作简单的色块;•发挥创造力,利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创作出具有空间感和动感的画作。

教材选择本课程的教材来自于二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章节名为《流动的颜色》。

该教材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流动的颜色,领会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描绘简单的金鱼和水草的画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创作画作的方法;•帮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有创意、具有空间感和动感的画作。

教学难点•控制好不同颜色水彩笔的用量,防止出现过多混色;•促使学生发挥创造力,在空间感和动感方面创造出自己的想象。

教学准备•四色水彩笔、水彩纸、水、毛笔、干净的毛巾、拖布;•教师提前制作好简单的金鱼和水草的范本。

第一步:导入(10分钟)首先,教师呈现一些艺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色彩的变化、组合和运动所带来的感受和美感。

然后,教师问学生们:“为什么画家们喜欢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创作画作呢?”通过引导,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出色彩在艺术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教学重点(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们展示金鱼和水草的范本,并讲解使用水彩笔制作色块的方法(在笔尖蘸水彩笔,然后在纸上划过,即可形成不同颜色的色块)。

然后,教师给出水草和金鱼的草图,并在草图中标注好颜色,让学生们学习如何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创作画作。

第三步:教学难点(30分钟)在这一步,教师将指导学生们发挥创造力,自由发挥,创造出具有空间感和动感的画作。

开始时,教师可让学生先用简单的画笔练习颜色的调配。

学生们可以随意尝试,创作出不同的效果。

然后,教师将给出一个简单的金鱼池的草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在纸上先画出简单的轮廓,然后依次填充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创造出色彩丰富、空间感和动感强的画面。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流动的颜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流动的颜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流动的颜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

但是单纯的讲授并不能更多的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对教师的艺术表达语言、知识面等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2、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但是问答法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会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问题难度也要相当的考究,否则容易引起课堂的混乱。

3、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或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或辩论,获得或巩固美术知识的教学方法。

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美术教科书和课外美术资料获取知识;扩大美术视野的教学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参观法3比较法
直接感知的教学方法,能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期间容易发生突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相当机灵的反应能力,能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性的问题。

(三)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高绘制实践活动,形成、巩固、完善相应技能知识的教学方法,辅导练习法是以实践为主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能促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眼、手协调并用,从而提高与发展美术的创造能力与审美素质。

(四)以陶冶情操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情境法
(五)以指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发现法。

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生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高才是一个全素质的人才。

以下是网络整理的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一)对比色的概念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红色、黄色、绿色等)2、出示色相环,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红-绿,黄-紫,蓝-橙)继续追问: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180°)3、讲解对比色的概念: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

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

(二)感受对比色1、作品中的对比色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色彩夸张,充满动感,画家运用了补色以及冷暖差别大的色彩。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三原色的基本概念,掌握三原色两两相调的混合方法,能够通过颜色调配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流动颜色效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原色的概念及其相互调配的原理。

2. 流动的颜色效果的制作方法。

3. 学生自主创作,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三原色的基本概念,学会两两相调的混合方法,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流动颜色效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感知颜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水粉颜料、画纸、画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流动的颜色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感知颜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三原色的概念及其相互调配的原理,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知识。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颜色调配,观察三原色两两相调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流动颜色效果,进行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三原色的基本概念和颜色调配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流动的颜色》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自主创作一幅流动的颜色作品,要求运用三原色调配出自己喜欢的颜色效果。

2. 写一篇关于《流动的颜色》的学习心得,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颜色调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感知颜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流动的颜色》教案(精选8篇)

《流动的颜色》教案(精选8篇)

《流动的颜色》教案(精选8篇)《流动的颜色》教案 1教学目标: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

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阶段: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二、课堂教学: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流动的颜色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有趣的`玩耍留下的画面,发挥想象,运用组合添画的方法,创作出一幅有趣味的作品。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有些学生对如何更好地在滴、吹、流后对画面进行创意想象添画有困难,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

《流动的颜色》教案 2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阶段: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

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

《流动的颜色》教课方案(造型·表现)一、学情剖析二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的飞腾发展期,对全部的事情充满好奇。

经过吹画演示过程,使学生看到颜色在相互混淆、浸透的过程中形和色千变万化,这是不一样于过去的绘画效果。

再经过想象、增添又变为了一幅完好的画,整个过程就像玩游戏同样,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参加、学习的兴趣,教课目的随之更易实现。

二、教材剖析本课是利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地相互流动、交融,而产生新的色彩变化这个体验过程,让学生自然认识到此中每两种色彩解会产生哪一种新色彩。

固然此中浸透的就是原色和间色的关系,可是在二年级,没有必需过于重申原色和间色这样的观点,应侧重于学生在玩中学的直观认识,让孩子们真实回归学习的本真状态。

色彩的交融方式能够多样化。

(教材有提示)教师应联合实质的教课条件来灵巧实行,以便于操作,有成效为原则,最后随形想象进行添画即可。

三、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认识两种颜色彩解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在吹画作品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添画使之成一幅完好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经过范画赏识导入新课,让学生研究三原色相互调解后产生的色彩变化;指引学生学习吹画,感觉流动的颜色在相互混淆浸透过程中的千变万化。

吹画后睁开想象,添画使之成为一幅完好的作品,整个过程寓教于乐。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色彩的丰富多样,培育学生的察看力、想象力及着手操作能力。

四、教课要点、难点及解决举措教课要点:指引学生用滴、流、吹让颜色相融的方法进行表现。

教课难点:怎样依据画面勇敢地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解决举措:在教课过程中,侧重调换学生的踊跃性。

先体验、试试吹画,自主研究色彩调解后的变化,有所感悟后再来参加动画《调色小游戏》的活动,从而得出哪两种色彩分配能够得出橙、绿、紫的结论。

接着经过教师的示范解说,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吹画的调色技巧及方法,便于自己详细地操作。

在赏识环节,启迪、指引学生的想象力,依据画面勇敢添画。

每个环节都联合了低年级学生的特色,充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1《流动的颜色》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1《流动的颜色》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1《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理解不同色彩有不同的效果和氛围。

2.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混色、渐变等。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颜色的概念和特性。

2.熟练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颜色的效果和氛围。

2.运用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创作符合主题要求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彩色笔或蜡笔。

2.水彩颜料。

3.不干胶纸、水彩纸、画笔、水杯、干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今天的主题:流动的颜色。

2.老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PPT,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流动的颜色的图片或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1.老师通过给学生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色彩的效果和氛围。

2.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通过色彩搭配来表现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代表平静和清新。

3.老师向学生演示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混色、渐变等,并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这些技法。

4.老师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掌握的基本技法和颜色搭配来表现“流动的颜色”,引导学生创作。

(三)创作1.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开始涂画“流动的颜色”。

2.在画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帮助或者启示,引导学生创作出符合主题要求的作品。

3.创作时间到后,学生和老师一同欣赏、评价每个学生的作品。

(四)总结1.学生和老师一同分享这次创作过程中的难点和成功经验。

2.老师简单点评一下学生的作品,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吸取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以便下一次创作。

3.整节课的学习以及创作告一段于此。

六、教学反思1.整节课的组织比较流畅,学生也比较积极地参与了创作过程。

2.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互动环节,以及提供更多的样板作品给学生参考,以提高创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第1课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二年级上册

《第1课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二年级上册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色彩,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分类、色调等。

2. 掌握调色的基本方法,能够调出多种颜色。

3. 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4. 通过调色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色彩,掌握调色的基本方法,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创造,通过调色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颜色的颜料、调色盘、画笔等工具。

2. 准备一些示范画作,以便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3. 准备一些与调色相关的有趣的小游戏或活动,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4. 提前了解学生的美术基础,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生活中的色彩变化,如:彩虹、日出、日落、夜晚的灯光等。

2. 提问:视频中的色彩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 引导学生回答:色彩能够表达情感,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它们都是流动的、变化的。

4.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让颜色流动起来。

(二)新授1. 色彩的基本知识:红、黄、蓝为基本色,其他颜色都可以通过基本色混合而成。

2.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

3. 观察教师演示:颜料混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了解颜色的变化规律。

4. 学生操作:(1)将两种原色混合,体验颜色的变化;(2)用两种颜色进行图案创作;(3)用彩泥进行色彩搭配;(4)观看视频,了解更多色彩的变化。

5. 小组讨论: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色彩的变化与什么有关?6. 教师总结:色彩的变化与物体的形状、光源、环境等因素有关。

(三)欣赏名画,了解色彩运用1. 展示一些名画,引导学生观察画家是如何运用色彩的。

2. 提问:画家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的?3. 小组讨论:你最喜欢的颜色和这幅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 教师总结:色彩在绘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表达情感、营造氛围,同时也可以帮助画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4-1流动的颜色-二年级上册美术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4-1流动的颜色-二年级上册美术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色彩物理学》、《艺术家如何使用颜色》等,让学生深入了解颜色的科学原理和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例如:
-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颜色流动性实验,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探索颜色在不同介质中的流动性和混合效果。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颜色流动性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课程结束后,对颜色流动性和混合效果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颜色流动性和混合效果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持续改进: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通过持续改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激励学生: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绩提高给予肯定和赞赏,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关注和改进。通过激励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不同颜色在不同介质中的流动性和混合效果的示例,以及著名美术作品中的颜色流动性应用案例。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可以包括水彩、蜡笔、画纸、调色板等绘画材料,以及用于观察颜色流动性的容器和工具。
3.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创新思路和创意表达给予肯定和赞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鼓励学生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3篇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3篇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3篇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篇1噼里啪啦教学目的:1、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认识鞭炮,了解鞭炮的形状和颜色。

3、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能均匀的在一定范围内涂色。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录制好的鞭炮声音,各种形状的鞭炮图片。

2、幼儿操作材料,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播放放鞭炮的声音,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放鞭炮?"二、欣赏讨论1、播放幻灯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鞭炮?幼儿讲述讨论鞭炮的颜色,形状。

2、你看见过什么样的鞭炮?三、示范涂色1、出示操作材料上的鞭炮:这串鞭炮漂亮吗?为什么?2、教师示范涂色的方法(1)从左往右涂。

(2)从上往下涂。

(3)先涂边框,再涂中间。

3、幼儿临空练习涂色方法,学习握笔姿势。

4、放幻灯片,幼儿欣赏涂色作品。

四、幼儿涂色操作幼儿完成自己的鞭炮涂色,教师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五、欣赏品议1、展示幼儿作品,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从颜色和涂色两方面来进行评价。

六、结束部分整理物品,自然结束。

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篇2教学设计背景《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

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

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

”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鼓励幼儿对太阳的认识有个性化的和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我设计了本节美术活动《我给太阳穿新衣》。

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太阳的多种画法,让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太阳。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幼儿观察太阳的多种画法,让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太阳。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我给太阳穿新衣》、太阳公公不同的形象,小鸟、小猴、长颈鹿图片、水彩笔、画纸。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课流动的颜色》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了解色彩的混合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色彩的初步知识、色彩混合的实验和创作练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色彩认知,但对色彩混合的原理和规律还不够了解。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提高审美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混合原理,知道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混合的原理和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色彩混合的原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色彩混合的原理。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验和创作,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

3.欣赏法:教师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色彩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画纸、画笔、调色板等。

3.教材: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流动的颜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色彩是怎么来的吗?”让学生思考色彩的来源。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色彩的混合原理,展示色彩混合的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混合实验,亲身体验不同颜色混合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让学生总结色彩混合的规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流动的颜色》教案(一)设计理念:通过观察发现---实践验证---交流探索---再发现系列贯穿的活动,流动的颜色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了调色的方法及两种颜色的调和会产生第三种颜色等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的主观探索为本,如调色让学生实践后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调色应怎么样调,再如老师提问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时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主动观察发现色彩交融后的变化,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提问到除了吹画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从而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如学生让蘸色的玻璃球在纸上滚动的游戏。

学习目标: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毛笔,水罐,铅画纸,玻璃球三个,小抹布一块。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作(每小组一张)。

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发展阶段: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做一次范画,让学生明白使颜色流动的条件——调好颜色是关键。

学生练习调色(告诉学生在调色时,只能用一种颜色),小组总结怎样调色,调到什么程度在纸上吹最合适。

鼓励学生大胆吹画,分别调出红、黄、蓝三色,滴落在纸上吹画。

3、探索阶段: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获小组作品,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其思妙想做一做,对画面进行添加,使其构图、情节更完美,也可根据画面效果进行裁减。

流动的颜色教案[001]

流动的颜色教案[001]

流动的颜色教案[001]一、教学背景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中,颜色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颜色感受和色彩创作是颜色教学的重点。

本次教学针对初一学生,以“流动的颜色”为主题,将颜色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进行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色彩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颜色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2) 掌握颜色的应用方法;(3) 能够通过颜色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颜色感受和认知能力;(2) 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颜色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2. 颜色的应用方法;3. 利用颜色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们看周围的环境,询问他们对颜色的感受和认知。

之后,引导学生们看一下关于流动的颜色的图片或艺术作品(如彩虹、瀑布、河流等),询问他们对这些作品中颜色的认识和感受。

2. 新知介绍教师讲解颜色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包括颜色的明暗、冷暖、对比和搭配等。

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尝试利用色彩的对比和搭配创作一幅简单的颜色画。

3. 实践环节(1)分组协作教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3-4人,要求他们协作完成一幅流动的颜色画。

在画面中,要有流动的意象,同时要尝试采用适当的颜色搭配,突出色彩的表现效果。

(2)实践操作学生根据组长的分配,按照计划设计,开始操作实践。

操作过程中,组长负责安排工作,统筹协调工作进度,其他组员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

4. 展示和评价学生们完成作品之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流动的颜色画。

展示结束后,进行评价交流。

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彼此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如何运用颜色更好地表达情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 颜色的应用方法及表现手法。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2023秋)
3.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而不过于紧凑。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色彩的基本概念、颜色混合的规律以及色彩的情感表达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色彩变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色彩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认识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的特性及情感表达,这是学生建立色彩认知的基础。
-颜色混合技巧:掌握两种颜色混合产生新颜色的规律,如红+黄=橙,蓝+黄=绿等,为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观察流动色彩:通过实践观察颜色在水中流动、混合的过程,理解色彩变化的奥妙。
-艺术创作实践:运用所学颜色知识,创作一幅表现流动色彩的画作,强调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也能够看到色彩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展示名画作品,学生对于色彩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颜色混合比例的掌握上还存在困难,这可能是我讲解得不够细致,或者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还不够多。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颜色混合的规律和色彩的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色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颜色表达快乐和悲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流动的颜色》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色彩是视觉艺术中重要的构成要素,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流动形成的新形态,激发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有意识的想象力进行创作不同效果的美术作品,能够提高绘画作品的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针对的教学对象是低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是想象力和观察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强调体验和游戏性来丰富学生的感受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颜色相融的方法,体会变化中的色彩变化,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掌握滴、吹、流三种会领颜色相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的对美术的持久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增加对艺术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颜色相融的技法,观察颜色流动的形态,用铅笔添添画画,感悟美术作品的美感。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会用滴、流、吹三种令颜色相融的方法,运用色彩相融的方法表达感情。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绘画纸、美术用书、彩色墨水。

2.教师准备:范画、报纸、彩色墨水、吸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引入:有一天一个叫欢欢的小朋友正在家里画画,突然,欢欢一不小心把她的颜料盘洒在了地上,掉落在地上的颜料猜一猜会怎么样?
2.讨论与交流,引出课题:
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我觉得颜色会混合在一起,滴的满地都是。

师:没错,你很聪明,各种颜色的小墨滴溅的到处都是(出示短动画),欢欢非常苦恼,但是在这个时候她观察到了滴落在地上的形态,突然想到了茂密的树枝,于是用彩色水笔添添加加创作出了一棵美丽的果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流动的颜色》(将做好的标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生活联想是学生们在平常的生活中积累的一种视觉联想,教学的导入由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对颜色流动的好奇心,在范图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颜色流动的创造性。


二、启发诱导、感受新知:
观察几幅优秀作品,试着从图中激发对颜色流动中添添加加的理解。

师:通过两幅作品带给我们的创意感受,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学习这项新的创意方法?
学生们积极回应。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激发学生对颜色流动的前期感受,以便更之后更好的理解教师示范。

】三、教师示范、技法引领
师:下面老师要给大家进行示范,示范之前老师提一个问题给大家在老师示范之后要回答给我。

问题就是:老师创作这幅作品用了哪些方法。

现场示范,运用投影仪将墨水用滴的方法滴一滴在纸上,将画板倾斜,使颜色往既定的方向流淌(运用故事情节来讲述示范的过程),这时画面上长出了一
株红色的树根,再滴一滴墨汁,用吸管吹向需要的方向,因为这时候随着阳光的浇灌,树上慢慢开枝散叶,长出了茂密的枝丫,和各种各样的颜色的枝丫。

一棵用颜色流动描绘而成的树木就这么形成了。

师:下面老师要问一问在刚刚的示范中老师都运用了什么方法?
生:先滴在了纸上,然后流,最后吹。

出示幻灯片步骤,使颜色流动的方法有三种,滴、流、吹。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图画,颜色流动成了树木的形态,接下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用铅笔添添加加,补充画面(出示已经准备好的范画)
【设计意图:运用投影仪课件配以教师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观看并学习技能,激发学生对颜色流动方法的理解。


四、欣赏作品、加深理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精美创新的学生作品,颜色的流动还可以创作出很多美妙绝伦的作品,大家现在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
学生积极回应
五、尝试创作、注重创新
那么在大家创作之前老师要提几点要求,一起来看大屏幕:1.一种颜色滴在纸上以后吹开再滴下一种颜色。

2.颜色不要滴在一起,墨水少滴一些。

3.想象颜色融合的样子用铅笔进行添加。

4. 轻声安静、保证桌面、地面的干净整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体验颜色的魅力吧。

(配轻音乐)
【设计意图:运用已学到的技能来创作,适当的提些要求巩固课堂氛围,在轻音乐中给学生充足的创作氛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六、展示作品、评价提升
1.学生自评:用篮子里的五种颜色的笔挑选一只为你的画进行打分。

2.学生互评:同桌互换为对方的作品进行打分。

3.老师总结:将巡视中的优秀作品叫上台进行展示,教师打分。

【设计意图:将巡视中的优秀作品叫上台进行展示,说出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概念,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的三元化评价进行客观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享的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