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高一版必修2第5课杜甫诗四首素材杜甫人物评价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重要诗人简介及主要作品赏析

高中语文重要诗人简介及主要作品赏析

样, “欲共冤魂语 ”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
最后一句 “投诗赠汨罗 ”,用一 “赠 ”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
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
“赠 ”字
之妙,正如黄生所说: “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读杜
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
二、艺术风格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艺术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 主。杜诗创作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 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杜甫的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在思想情操方面。杜甫的一生颠沛 流离,沦落潦倒, “苦难 ”成了他人生的代名词。但杜甫并没有沉陷 于个人的不幸,而是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以满含血泪的 动地歌吟,传达出一个儒者的良知和勇气,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沉重 和悲哀,反映了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他的诗,以 “沉郁顿挫 “的独 特风格雄立于中国文学史,令百世而下叹为观止;他的不朽人格,
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评这首诗说: “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 ‘几回 ’二字括
过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 ”(《唐诗成法》 )不过应该指出,
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
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 “山形依旧枕寒流 ”,山形,指西塞山;寒 流,指长江, “寒 ”字和结句的 “秋 ”字相照应。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 山,那么前面所写,是不是离题了呢?没有。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 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 册的 “活剧 ”,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 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 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 峭,而是突出 “依旧 ”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 “依旧 ”,就更显 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 “江山不管 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 ”(包佶《再过金陵》 )的意境。这些又从 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 “伤 ”字作了补充,所以纪昀说: “第六句一笔 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 ”(见方回《瀛奎律髓》纪评)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诗圣杜甫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诗圣杜甫
(9分) 西 阁 夜① 杜 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 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该诗写于移居西阁 时。②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③《诗· 秦风· 无 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
解析:选C C项,“‘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理 解有误,这两处并未采用比拟手法。
6.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 容简要说明。(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 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 借物抒情、借典抒情、情景交融等。颔联描写了山风、落石、静楼、明 月等景物,抒发寓居他乡之情;根据注释②③可知,颈联中的“击 柝”“无衣”是典故,所以此联是借典抒情。 参考答案:①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月侵静楼,营造清冷寂静的 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②颈联借典抒情,重门 击柝,暗喻战事;“无衣”“同袍”以待战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 局纷乱的忧虑。
诗歌鉴赏之 诗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 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 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 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 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 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 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 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 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 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 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杜甫的思想核心是 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评语100字

杜甫评语100字

杜甫评语100字杜甫简介100字以内,速度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拓展资料:主要成就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565653 2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是现实主义诗人。

对杜甫的评价。

一百字。

主要是评价他的写作水平杜甫的诗歌把整个动荡浩大的时代与个人的遭际合而为一,集中、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歌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无愧”诗圣”之誉。

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是一位集大成和承前启后的诗人。

他的诗歌感情内在深沉,风格沉郁顿挫。

对杜甫的评价 100字左右就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价差不多。

跪谢他,心怀天下,大志难舒;化笔作剑,以诗为史;鉴时政,哀民生结合事例,客观评价杜甫。

100字左右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语文版语文高一版必修2第5课杜甫诗四首素材杜甫死因之谜

语文版语文高一版必修2第5课杜甫诗四首素材杜甫死因之谜

杜甫死因之谜多少年来,杜甫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疑惑是他的死因。

文学、史学界针对杜甫的死因提出了五种死因:一、病死说翻阅莫砺锋、童强著《杜甫传》,关于杜甫的死,书中写道:“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

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

……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

”杜甫死后,家人无力归葬,遂暂寝岳阳。

43年之后,杜甫孙杜嗣业始从岳阳启其灵榇归到河南偃师,葬于首阳山下。

杜嗣业扶榇道出荆州时,拜请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元稹为他的祖父作墓志铭,铭文中有“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有九”(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句,这也可以作为杜甫病死湘江舟中的证据。

二、消化不良而死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一说是连续饿了5天)。

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

据《旧唐书·杜甫传》载:“永泰二年(当作大历五年,即770 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耒阳,时年五十九。

”《新唐书》本传的记载也大体相同:“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沉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

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

年五十九。

”该说法有着传统的权威性。

唐邓处海著《明皇杂录》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杜甫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令尝馈牛炙白酒。

后漂寓湘潭间,羁旅憔悴于衡州耒阳县,颇为令长所厌。

甫投诗于宰,宰遂致牛炙白酒以遗甫,甫饮过多,一夕而卒。

“三、溺死说此说最早出自于假冒唐朝李观的名义写的《杜拾遗补遗》。

这部书里有这样一段话:“甫往耒阳,聂令不礼。

一日,过江上州中,醉宿酒家。

是夕江水暴涨,为惊湍漂没,其尸不知落于何处。

洎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天下求之。

聂令乃积空土于江上,曰:“子美为牛肉白酒胀饫而死,葬于此矣!”这种说法自提出后,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王得臣、黄鹤、邓昂、钱谦益、仇兆鳌对此说进行批驳,并明确指出此段文字中最大的问题,即文中提到唐玄宗在770年赐死杜甫,而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762)。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2.5杜甫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2.5杜甫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解析:选B。

B项,“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有误,其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选C。

C项,表达的是喜悦之情。

3.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__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___的写法。

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的写法。

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_。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_____的风格。

答案: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大江东去雄迈雄浑开阔慷慨低沉沉郁顿挫4.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杜甫素材积累高中

杜甫素材积累高中

杜甫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作内容丰富,情感深沉,风格多样,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高中学习杜甫的诗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素材积累:
1. 杜甫的生平简介: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政治生涯以及他的文学创作活动。

2. 杜甫的诗歌创作:研究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包括他的诗歌主题、风格、艺术手法等。

例如,杜甫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战争的悲悯。

3. 杜甫的代表作:学习和欣赏杜甫的一些代表作,如《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杜甫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观。

4. 杜甫的诗歌影响:探讨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包括对文学、艺术、思想等方面的贡献。

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艺术价值,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杜甫的评价和研究:了解历代文人对杜甫的评价和研究,包括对杜甫诗歌的赞赏、批评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6. 杜甫的诗歌与其他诗人的比较:将杜甫的诗歌与其他同时代的诗人如李白、王维等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异同点,以及各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学习,可以积累关于杜甫的丰富素材,不仅能够加深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和欣赏,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高中阶段所学的杜甫诗歌的特点

高中阶段所学的杜甫诗歌的特点

高中阶段所学的杜甫诗歌的特点一、杜甫其人杜甫啊,那可是咱中国古代诗坛的大明星。

他生活在唐朝,这个时期的唐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杜甫这人呢,特别有同情心,他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那些人间疾苦都写进了诗里。

二、高中阶段杜甫诗歌的特点1. 写实性杜甫的诗就像一部唐代社会的纪录片。

像石壕吏,描写了官吏夜里抓壮丁的场景。

他把老妇人家的悲惨遭遇,像儿子战死啦,家里已经没什么人能去当兵啦,却还是被官吏逼迫的情节,写得特别细致。

他就像是一个拿着摄像机的记者,把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真实地展现出来,没有一点美化或者虚构。

这种写实性让我们读他的诗就好像穿越回了那个动荡的唐朝,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痛苦。

2. 情感深沉杜甫的情感那是相当深沉的。

他不是那种无病呻吟的诗人。

在登高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你看,他把自己常年漂泊在外的孤独感,还有年老多病的悲哀,都融合在这短短的诗句里。

每一个字都像是沉甸甸的石头,压在读者的心上。

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百姓的同情,都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深深扎根在他的诗句之中。

3. 格律严谨杜甫写诗可讲究格律了。

他的律诗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就拿春望来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感时”对“恨别”,“花溅泪”对“鸟惊心”,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充满了节奏感。

他就像是一个严谨的工匠,精心打磨着每一首诗的格律,让诗既有形式上的美,又有深刻的内涵。

4. 用词精准杜甫用词那叫一个精准。

他不会用那些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词。

在兵车行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个“干”字用得简直绝了。

它把百姓们哭声的凄惨、悲痛,那种直冲云霄的强烈情感,一下子就表现出来了。

他就像一个医术高超的医生,每一个字都是他用来剖析社会、表达情感的手术刀。

5. 反映社会阶层的多样性他的诗里描写的人物不只是穷人,也有贵族、官员等。

在丽人行中,他描写了杨氏姐妹的奢华生活,“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把贵族女性的美貌和奢华展现出来,然后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暗暗地批判了这种奢侈的生活,与他写穷人的苦难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唐代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巨大的差距。

杜甫人物素材摘抄

杜甫人物素材摘抄

杜甫人物素材摘抄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大多描写了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表达了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被誉为“诗史上的一座巍峨的山峰”。

以下是一些关于杜甫的素材:1. 杜甫的诗歌主题广泛,涉及社会、历史、人生、哲理等多个领域。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命运、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2. 杜甫的诗歌语言简练、质朴、生动,富有表现力。

他的诗歌中常常运用比喻、象征、夸张等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他善于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揭示出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并表达自己的人道主义情怀。

4. 杜甫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描写,他通过对人民生活的深入了解和体验,展现出人民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关怀。

5.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深度都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诗歌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6.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贵财富。

通过对杜甫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精髓,也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7. 杜甫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8. 杜甫的诗歌不仅有深刻的思想性,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表现出了极高的诗歌才能。

9. 杜甫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他用自己的诗歌为武器,控诉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10.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深度都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杜甫 诗歌人物鉴赏

杜甫 诗歌人物鉴赏

杜甫诗歌人物鉴赏杜甫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以下是对杜甫的简要介绍:诗歌成就:杜甫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彩,涉及人生、政治、军事、自然等多个领域。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对比、象征、暗示等手法,表达出深刻的思考和情感。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精妙,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诗歌风格: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抒情诗,也有严谨沉着的哲理诗,还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刺诗和历史叙事诗。

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时代背景: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变迁和历史背景。

他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和关注。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反映了他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文化影响力:杜甫的诗歌在唐代就广为传颂,对于后世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颂和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也影响了许多后代诗人和文化名人,如白居易、苏轼、陆游等等。

综上所述,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成就、诗歌风格、时代背景和文化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他的诗歌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圣诗圣”的令名,是经过八百年的沉淀而来被称为“诗圣”,其内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他的完美人格、醇厚的伦理风范;一是指他精深的诗歌造诣、承前启后的诗坛地位。

“诗圣”的得名,要到明朝才正式成名。

明朝中期,武宗之时,白沙学派的盟主陈献章,在《随笔》之六中曰:“子美诗之圣,尧夫更别传。

后来操翰者,二妙少能兼。

”陈献章在当时的明朝诗坛地位很高,他的评价,正式给杜甫以“诗圣”之尊,从此,“诗圣”杜甫算是正式称名。

不过若论把杜甫尊为诗中圣人的观点,则早在唐宋间就有了。

首先对杜甫创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推许为最高地位的是唐代的元稹;他在为杜甫所写的墓志铭中曾道:“...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杜甫人物分析和诗词特点

杜甫人物分析和诗词特点
元、明两代成就较小。
清代: 又掀起了注杜高潮。 明末清初: 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 王嗣奭《杜臆》 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 金圣叹《杜诗解》
康熙以后,产生了尤其有影响的两个注 本:
浦起龙《读杜心解》 杨伦《杜诗镜诠》
四、杜诗的“诗史”特征
杜甫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20年, 即封建社会由盛入衰的转变过程当中的种种 现象,具有“诗史”性质。
发自肺腑的血泪 控诉。
笔调哀痛,描述长
君不见青海头, 期存在的悲惨现实。
古来白骨无人收。
情调、氛围凄凉低
新鬼烦冤旧鬼哭, 沉,悲惨哀怨,与开头的
天阴雨湿声啾啾。 人声鼎沸惊天动地形成强
烈对照。
本诗有如下特点: 首先,通篇叙事,但无论描写叙述,还 是代人叙言,都融入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 思想感情,凸现诗人焦虑不安、忧心如焚形 象。
其三,纯洁、真切的个人感情。 杜诗感情真切动人,如对自身困苦艰难 的抒写,对弟妹、妻儿的怀想,对人生友谊 的珍重等等,这正是他被称为“诗圣”(宋 人重在诗的集大成上,明人重在道德上), 梁启超称之为“情圣”的重要原因。
(二)诗歌集大成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 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 孤高,杂徐、庚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 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配流岭外,死于途中。次子义阳王李琮入河 南狱,一女嫁崔氏,有“勤孝”之誉。后李 琮和两弟配流桂林,被杀。李琮子行远、行 芳配流巂州(西康西昌),后受刑,行芳年 幼获免,却愿替兄受死,终双双被杀,西南 人称其“死悌”。
“勤孝”之女即杜甫外祖母。
杜甫外祖的母亲是舒王李元名(高祖第 十八子),武后时配流利州(四川广元), 不久被杀。
君不闻汉家山东 二百州,千村万 落生荆杞。纵有 健妇把锄犁,禾 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 战,被驱不异犬 与鸡。

杜甫的后世影响和人物评价

杜甫的后世影响和人物评价

杜甫的后世影响和人物评价后世影响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

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杜甫在他的有生之年以及他去世后的一些年,没有受到多少嘉奖和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在风格和格律上的创新所导致的,某些评论家认为其中的有些作品仍然很大胆古怪。

在世时关于他的资料几乎没有,只有6名诗人共11首诗。

而且这些诗关于他的影响这一方面,都没有提及他是诗歌和伦理观点的模范。

公元九世纪时他的作品开始出名,早期的正面积极评价来自白居易,他推广了杜甫部分作品伦理观点,尽管他只在杜甫的部分作品中找到这些观点。

除了白居易,还有韩愈,他撰文以此批驳反对李杜的声音,捍卫了他们的美学地位。

同时,这两位诗人的诗文中都有杜诗的影子。

杜甫就像孔庆翔说的一样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

公元十世纪初,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找到了草堂遗址,重新修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

这一个时期,中国刮起了“新乐府运动”的狂潮,杜甫作为这一次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的启发者备受推崇。

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

到了宋朝,杜甫的声名达到了顶峰,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探究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了“江西诗派”,之后的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了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杜甫的生平与后人评价

杜甫的生平与后人评价

杜甫一人物简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与李白、白居易、元稹人称“盛唐诗人四大家”。

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被保留了下来。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过程。

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应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

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

他常游西畔的郑县亭子(今在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

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廋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蔑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个《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乾元元年(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

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邶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对杜甫的评价文章

对杜甫的评价文章

对杜甫的评价文章杜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对杜甫的评价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对杜甫的评价文章篇一:杜甫唐代社会的伟大写实诗人杜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的许多优秀诗篇,翔实记录了我国唐代时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被誉为“诗史”,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造诣最高、修养最全面、创新精神最强的一位诗人,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五言还是七言,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他无一不能,无一不工,堪称诗坛的“全能冠军”,名篇佳句之多,可谓无与伦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等这些明白晓畅而又精粹警策的诗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成为我们民族永远珍爱的瑰宝。

杜甫怀着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先后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充满批判精神的名作,抒发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真挚感情,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他预感到社会已经面临巨大的危机,果然,时隔不久,即天宝十四年十一月,震撼唐帝国的“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如果说,在此之前,杜甫在思想艺术上还与一批盛唐著名诗人不相上下的话,那么,此时的杜甫就已经开始超越众人,走向成熟了。

在苦难的磨炼中,杜甫与人民的感情更加接近,对祖国的挚爱更加强烈,思想也更加成熟。

所以,当许多诗人的歌喉在苦难中喑哑的时候,杜甫却诗思喷涌,写出了《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羌村三首》、《北征》、《洗兵马》、“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爱国激情的杰作,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5《杜甫诗四首》作者及背景简介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5《杜甫诗四首》作者及背景简介

(3)《登高》一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 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 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 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 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 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 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Biblioteka 3.审美视窗 浅议“沉郁顿挫”
杜甫在其所作《进〈雕赋〉表》中曾云:倘使执先祖之故 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 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 也。后世论者据此便普遍以“沉郁顿挫”来概括杜甫的基本创 作风格。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浑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 波浪起伏,反复迂回。”名家如是说。杜甫以他笃行不倦的人 生追求和光辉灿烂的诗篇名垂宇宙,这二者真实地体现在基于 自信自负个性心态、济世救困心态、执著追求理想心态之上, 与现实中国家与民众休戚相关方面,也体现在基于生命意识之 上与命运抗争而产生的漂泊凄凉心态,不甘沉沦的焦灼心态 中。由于有这样丰富复杂的心态影响其创作,也就形成了具备 “‘浑涵汪茫、千汇万状’之美的‘沉郁顿挫’的美学风 格”。
(2)《登岳阳楼》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由 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 阳楼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 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 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 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漂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 悲伤感慨。

杜甫的伟大之处

杜甫的伟大之处

杜甫的伟大之处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被誉为"诗史高峰",被后世称为"诗圣"。

对李白,杜甫等人的评价

对李白,杜甫等人的评价

李白、杜甫等人的评价本文将对李白、杜甫等唐代著名诗人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他们的诗歌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李白、杜甫等人的评价》,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杜甫等人的评价》篇1李白、杜甫等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被认为是唐诗的代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狂放为主要特征,充满了自由、豁达、超脱的气息。

他的诗歌以丰富的想象力、奇特的意境、瑰丽的艺术表现力、华丽的辞藻和声律优美著称。

他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个性的表达。

他被后人称为“诗仙”,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杜甫的诗歌则以深沉、凝重、慷慨激昂、真挚感人为主要特征。

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和真实的生活为基础,表达出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揭示,体现了他对于人生、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

他的作品被誉为“诗史”,被后人称为“诗圣”。

除了李白和杜甫外,唐代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

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诗歌特点和艺术风格,但都代表了唐代诗歌的高峰。

唐代诗歌的影响深远,不仅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开创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新时代,创造了中国文学的新高峰,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品。

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作品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唐代文化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杜甫等人的评价》篇2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诗仙”、“诗圣”,其诗歌风格各有特色,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篇,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狂放为主要特征,充满了自由、豁达、超脱的气息。

他的诗歌以丰富的想象力、奇特的意境、瑰丽的艺术表现力、华丽的辞藻和声律优美著称。

他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思考。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如何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如何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如何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人尊称为诗圣,那么后人对杜甫的评价如何?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后人对杜甫的评价,希望对你有帮助!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杜甫是唐朝的大诗人,所写之诗衔接了盛唐至中唐的过度时期,从他个人经历乃至国家大义无一不体现出杜甫对人生抱负的变化和一颗忠君忧国的执念。

杜甫所写之诗包含着生动的形象和热切的情怀,更有担忧的愁绪,展现了这个过渡时期的重大的变化。

杜甫因此被称为是诗圣,和李白合称为“李杜”,而他所写之诗更是给后人还有留下深远的影响,因此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对战乱中的百姓尤其同情,一直对黑暗腐朽的政治风气给予批判,他甚至愿意为了改变这个现象而牺牲自己,故其诗一直贯通忧国忧民的主线,可见其伟大之处。

杜甫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很是热爱,他前期所作之诗皆是他伟大的抱负和对大好河山的描绘,他十分嫉恶如仇,热爱人民,所以他诗歌的穿凿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唐代著名诗人对杜甫的评价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虽然杜甫在他生前并未受到很大的重视,其诗也未得到很好的推广,但是他却在后世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在诗坛上有一定的地位,也因此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风格。

鲁迅对杜甫的评价是“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可见杜甫所影响的程度之深,在我国历史上村存留的影响之大。

杜甫草堂简介杜甫草堂现如今有两个,一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另一个也在四川省,不过是在绵阳市。

而今作为四川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更为广泛接受的是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的三台杜甫草堂。

被称之为是四川省第二大杜甫纪念堂,当然排在第一的是成都杜甫草堂,但是知名度却远及成都杜甫草堂。

下面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绵阳三台杜甫草堂。

三台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县城西边的牛头山上,是三台县城牛头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伟大著名爱国史诗级别的诗人杜甫先生的纪念遗址,整个草堂里面亭台楼阁,风景如画,十分注重生态建设和园艺建设,在不破坏原本草堂的基础上增添了很多景致,并注明了杜甫生平的简介,另外还有杜甫先生在三台县的生平事迹和诗歌著作展览,可为打造了一个精致独特的草堂。

对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评价及其影响

对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评价及其影响

对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评价及其影响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与李白、王维、李商隐并称“唐诗三百首”中的代表性诗人。

他的诗作既有社会现实主义的探究,也有个人抒情的表达,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而他的诗歌也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对杜甫创作的评价1. 杜甫对于中国文化史的贡献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的诗歌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探究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如“水灾篇”发扬人道精神,“新婚别燕子篇”反映了官场黑暗,“八阵图悲歌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为后代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2. 杜甫的诗歌风格杜甫诗歌风格的特点是纯朴、深刻、朴实无华、富于真情实感,他所创作的诗歌都是表达真情,不带一丝虚饰。

诗句长而有力,押韵精巧。

在诗歌表达上,杜甫重视让自己的自然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给人面对生命与命运的深刻感受。

在《赠卫八处士》诗中,他曾说,“盼君何时来,可以相蹉跎”,展现了他深深的人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二、杜甫诗歌的影响1.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杜甫的诗歌风格与题材,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他继承并发展了白居易的诗歌传统,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摹和探究,奠定并终于了realism这一现代文学主义的基础。

他的诗歌开拓了诗人的创作思路和社会意识,为后世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经验,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乃至现代文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杜甫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向上和追求进步。

他诗作不刻意讨好,却能够引起社会人民的共鸣,他对于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提倡,激励着后世文人对于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关注。

他是中国文化独立自强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文化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语杜甫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命的理解,同时也彰显了他高度的人文与伦理关怀。

他对于封建社会的控诉和对于人性的挖掘,展现了多重意义层面的诗歌审美,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化史的经典中,引领文艺创作的发展方向。

杜甫的人物评价

杜甫的人物评价

杜甫的人物评价杜甫的人物评价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人物评价,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

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

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

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古诗词鉴赏之杜甫

古诗词鉴赏之杜甫

古诗词鉴赏之杜甫(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古诗词鉴赏之杜甫杜甫,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人物评价
《杜工部诗话选》
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柴门送客》
《柴门送客》
殆不可以迹捕。

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藤王亭子“粉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若不用“犹”与“自”两字,则余八言,凡亭子皆可用,不必藤王也。

此皆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此老独雍容闲肆,出于自然,略不见其用力处。

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仿用之,偃蹇狭隘,尽成死法,不知意与境会,言中其节,凡字皆可用也。

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七言难于气象雄伟,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悲声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尝恨无复继者。

宋叶少蕴《石林诗话》
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其二为截断众流句,谓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其深浅以是为序。

余尝戏谓学子,言老杜有此三种语,但先后不同:“波浪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为函盖乾坤句,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为随波逐浪句,以“百年地僻柴门回,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句。

若有解者,当与渠同参。

宋司马温公《续诗话》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

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孟嘉帽落,前世以为胜绝,杜子美九日诗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其文雅旷达,不减昔人。

谓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中度世尔。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
余顷年游蒋山,夜上宝公塔,时天已昏黑,而月犹未出,前临大江,下视佛屋峥嵘,时闻风铃铿然有声,忽记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铛。

”恍然如己语也。

又尝独行山谷间,古木夹道交阴,惟闻子规相应木间,乃知“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之为佳句也。

又暑中濒溪与客纳凉,时夕阳在山,蝉声满树,观二人洗马于溪中,曰此少陵所谓“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者也。

此诗平日诵之,不见其工;惟当所见处,乃始知其妙。

作诗正要写所见耳,不必过为奇险也。

凡诗人作语,要令事在语中而人不知。

余读太史公天官书“天一枪培(注:改为木字旁)矛盾动摇角大兵起〔注:不知在哪断句,存疑〕”,杜少陵诗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盖暗用迁语,而语中乃有用兵之意,诗至于此,可以为工也。

宋强幼安《唐子西文录》
古之作者,初无意于造语,所谓因事以陈词。

如杜子美北征一篇,直纪行役尔,忽云“或红如丹砂,或黑如沾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此类是也。

文章只如人作家书乃是。

宋许顗《彦周诗话》
老杜不可议论,亦不必称赞,苟有所得,亦不可不记也。

如唐太宗,相者如是之云:“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而老杜诗云:“真气惊户牖”,可谓简而尽。

又经昭陵诗曰:“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直辞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太宗智勇英特,武定天下,而能如此,最盛德也。

老杜衡州诗云:“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

”此语甚悲。

昔蒯通读乐毅传而涕泣,后人亦当味此而泣者也。

齐梁间乐府词云:“护昔加穷裤,防闲托守宫。

今日牛羊上邱陇,当时近前面发红。

”老杜作丽人行云:“赐名大国虢与秦。

”其卒曰:“慎勿近前丞相嗔。

”虢国秦国何预国忠事,而近前即嗔耶?东坡言老杜似司马迁,盖深知之。

清《全唐诗》
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

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

”元、白之论如此。

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

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

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

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刘大杰《鲁迅谈古典文学》
鲁迅对杜甫的评价:“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曾经加入《新青年》,以《狂人日记》等名作参与发动“五四”文化革命之鲁迅,到三十年代,岿然成为众望所归之革命文学导师,晚年与友人讨论中国文学史,以为中古之陶潜、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诗人,继而又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

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鲁迅晚年在政治上己与胡适分道扬镳,惟此评论杜甫之寥寥数语,仍然与胡适笙磐同音。

他还曾经说过:“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