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二轮复习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阳泉一中李玉娟
【考纲要求】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新课标要求】
2.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Ⅰ—2.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考情分析】
近五年高考农业考查细目
农业是人文地理区位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活动方式。
农业因其与与地理环境的密切性、在区域及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一直是高频考点。
从高考阅卷反馈得知,学生在农业题目的得分很低。
为此,深入理解农业相关知识及原理,提高得分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新课学习和一轮复习,已经对农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能够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对于农业相关的规律和原理有比较好的理解。
通过前期的检测,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材料中叙述的新情境抓不出隐形的信息;其次,不能很好的建立材料信息描述的现象与要分析的结论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第三,套用教材,模板化的思维定式去解决对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农业问题。
整理知识,建立网络,便于对遇到的题目进行归属,利于提高调运知识储备的能力;采取高考试题作为情境案例,分解做题步骤,体会文综能力,达到学会做题,形成核心素养的目的;能力迁移应用,解答题目。
针对以上教学思路,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1.教法:
图像导学——教材中的图像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链,充分利用这些图,不仅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能使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这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能力。
案例分析——引用高考题作为案例,使学生在具体案例分析中,注重学习、研究方法的培养,从个性到一般,突破题型,提高分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地理核心素养。
小组讨论——设置地理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归纳,思维碰撞,取长补短。
2.学法:
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给学生一定弹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又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3.活动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课堂教学中分享成果,解决问题。
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思考交流表达的基础上形成知识体系和思维分析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中展示答案,降低难度分解要求,经过讨论打磨出答案。
【学习目标】
1、以认识区域农业地理条件和农业发展方向为线索,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知识进行梳理,建立具有联系性的知识网络,明确考查题目中农业生产活动问题的归属。
2、以考纲为依据,选取高考真题作为案例,描述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说明农业活动区位选择的形式,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农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形成判断农业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
3、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掌握归纳区域特点的方法;运用案例材料及公众可获取的基本信息,对该农业区域特征作出解释(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角度,说明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提出对策(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4、学会做题。
以高考真题为范例,分解文综四项能力,明确从阅读材料情境、设问,到组织语言、进行作答的一般思维过程和技巧。
通过针对性训练,实现题型突破,并实现能力的迁移,用以解决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高频考点地理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背景条件的分析方法——分析主要因素、综合多种因素,注意因素之间的联系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不同案例情境,对比“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能够对一定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评价、提出措施。
3、教学重点和难点:扭转平时做题时出现的不良习惯,做好“审材料—析设问—调知识—组语句—写规范”的各个环节,会答题,得高分。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教学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
结合家乡农业生产引导学生总结农业的三大方面问题
一、知识网络构建
学生提前完成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加以完善。
教师展示知识网络。
二、高考真题解题过程示例
(2016年课标I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l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l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第一步粗审材料:
『教师提问』两段文字材料主题是什么?图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步审设问: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6分)
『教师提问』
1、行为动词:说明,限制词:相比、有利的,中心词:气候条件。
2、设问包含了哪几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分别能从图文材料里得出哪些对应信息?直接信息(图文)和间接信息(知识结构)。
茉莉的生长习性——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江浙的气候不足——纬度较高,水热条件差于横县,且有梅雨和伏旱,导致过湿和过热干。
横线的气候优势——纬度低,光热水充足,冬季温度高,寒潮影响小。
4、答案的组织:增删合并,对比分析。
参考答案: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易错点:把影响农业的气候条件如光照、热量、降水等因素笼统的写进去,但是得分却很低,关键在于没有获取准确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如“与江苏、浙江相比、气候条件等”。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8分)
『教师提问』1、行为动词、限制词、中心词分别是什么?行为动词:解释;限制词:冲积平原地势较高;中心词:茉莉种植原因。
2、设问包含的地理事物或者现象有哪几个?之间的联系如何?
参考答案:(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易错点:不能深入挖掘自然条件中的地形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审题不准,没能提取有效材料信息,突出微区域“较高旱地”的优势及与周边区域的不同,对冲积平原的概念理解不到位等。
三、能力迁移和应用
2017全国三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
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
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6分)
『教师提示』“从气候角度”指什么?一般温室是为了改善什么条件?日光温室的建设目的?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6分)
『教师提示』回归教材,哪一个农业地域类型讲到农业出口的优势条件?对应哪些农业特点,相关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6分)
『教师提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哪几方面体现?怎样实现?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教师提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区位条件+三个持续
『合作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四道题的设问以及答案的生成过程,判断学案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和完善。
(2017全国三卷)36答案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的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宜,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学法归纳』
『总结提升』
综合题通过文章和图表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新情境、新区域。
我们要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原理,分析其地理环境特征下形成的农业发展特点和问题。
并能够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措施。
【能力检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槟榔高温多雨,当气温低于5℃时植株开始出现冻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布均匀,忌积水,生长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南坡、东南坡。
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但强风则对槟榔有害。
槟榔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
海南岛是我国槟榔主产区,总产量占全国的95%,是海南省的第二大经济作物。
下图为海南岛槟榔产地分布图。
材料二近几年,“海南槟榔湖南加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海南人要吃到加工的槟榔制品基本来自于湖南。
在我国,槟榔消费主要集中在海南、湖南、湖北、广东和上海等地。
(1)评价海南岛东南部种植槟榔的自然条件。
(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实现“海南槟榔海南加工”的可行性措施。
(8分)
【答案】
(1)有利:地处热带,且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全年高温(或热量充足),年降水量丰富;
地处山地丘陵的南坡和东南坡,光照充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米以下,地势相对较低,且地形有一定坡度,适宜排水。
(6分)不利:该地台风灾害偏多,易受强风灾害,冬春季节易遭受低温影响。
(4分)
(3)大力发展槟榔加工业,完善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改良槟榔品种;大力开拓消费市场;加大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形象等。
(任答四点,8分)
【板书设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