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的读书笔记_大教学论的读后感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教学论的读书笔记_大教学论的读后感五篇
《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
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述了
《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关于《大教学论》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
的《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在人类教育史上,有个人占有光辉的一页,他的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一次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
这个人,就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限制,书中存在一些神学原则和《圣经》思想,具有神秘的宗教
神学色彩。
但书中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措施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留给我印象很深的有几点:首先是通过教育才能形成一个人。
作者认为知识、德行与虔诚的种子是天生在人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和虔诚
要通过祈祷、教育、行动去取得。
我们每一个人不是一出生就懂得说话、走路和思考的,这些都是靠后天的教育、学习、训练才能达成的。
每一个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能说会道的,而是在父母熏陶、教导、示范、指引下不断学习发音、说话,在老师的教导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中逐渐得到发展的。
所以我们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更要在课上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及时抓住学生说话当中的漏洞、不足之处、语言不规范之处进行纠正指导,更要时时处处运用规范准确的语言
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来以身示范,给学生良好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系的规范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和方式。
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阅读好书,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关人生的许多启示,
可以从中体验到那些无法亲自去经历的东西。
读课外书的好处可多了。
读课外书可以增加识字量;很多同学在没上学前就认识了很多字,就是在课外书上认识的。
读课外书可以丰富词汇量;书上有很多优美的词语,成语,可以让说的话很精彩。
读课外书可以增添丰富知识;书上有各种各类的知识。
读课外书可以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多读书,可以很快就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读课外书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读课外书可以增添智慧。
读课外书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总之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
其次是教育要遵从三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
夸美纽斯是探索教学工作规律最早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三大教学原则特别著名。
直观性原则这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条金科玉律。
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的事物都应当尽量放到感官跟前。
知道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演示乌鸦喝水的“石子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的场面,就是那节语文课,让我对语文充满了兴趣,对语文充满了向往。
开始喜欢语文,喜欢学习语文,直到现在我自己也成为了一位语文老师。
直观性原则带给了我极大的改变。
循序渐进原则。
学习必须循序渐进,要是层次高了,学生就很难学会、学懂。
比如现在总听办公室里老师说,有的孩子不懂二十四计时法,区分不清白天和夜晚不同时间的说法和记法,还有的小孩怎么也搞不清人民币的使用方式等,我想这也许是教材本身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孩子在接受能力上处于弱势。
巩固性原则。
特别强调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可以灵活运用。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实践把知识固定在记忆之中。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适当的温习与练习或者教导别人等方式使知识更加巩固。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他生活于是1592年到1670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
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
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书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的: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夸美纽斯的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本书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端、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宗教教育、纪律等。
全书共33章,每
一章都谈到一个具体的问题。
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生动的事例。
作者强调了教育的
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在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在17
世纪之前,西欧各国仍普遍采用的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全年不同时间都会招收新学生。
这样使得同一教室内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教师的个别施教使得学生相互干扰,效率不高。
适应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扩大,参照耶稣会已有的实际教学经验,夸美纽斯从理论上阐
明了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了新的教学形式,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指出:“我认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要紧的;因为,对教师、对学生,这都是一种最有利的制度。
教师看到跟前学生数目愈多,他对于工作的兴趣便愈大;教师自己愈是热忱,他的学生便愈会表现热心。
同样,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而且也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
”
“把全体学生分成班级,比如十人一级,每组由一个学生去管理,管理的学生又由上
一级的去管理。
”
在论述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基础上,夸美纽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教导从每年的一定时间开始。
2)学科的划分要使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定的工作,因为这样
会使计划好的一切工作易于完成。
3)要使用固定的课本。
4)要用同一的方法去教导。
此外,读过《大教学论》,自然”一词在我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位“现代教
育之父”,以自然中的种种现象通俗易懂地向我们揭示了教育中的诸多原则和规律。
遵循
自然法则,教育就会有可喜的结果。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鸟
儿孵出小鸟,它绝对不会把卵放到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下慢
慢发展。
后来,鸟儿也并不随意用食物填它的幼鸟,急着让它们快快长大,而是小心地为
它们选择食物,按照它们脆弱的消化力所能支持的分量慢慢喂它们。
而教师对于后进生的
教育,更应该学习鸟儿孵卵、喂食的方法。
后进生”暂时比一般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差一些,如果硬是要求他们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完成,出现的结果是,他们一样都不完成。
对
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根据他们能力的大小,单独为他们确定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他们
的进步就会变得明显;然后再确定下阶段的学习目标。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千万不能心急。
因为“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
听说《大教学论》可以说得上是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奠基之作,同时它也是当代青年
不可不读的一本经典名著。
也许正正因为如此,黄校把这本赫赫有名的著作送给我们每位
跟岗学习的老师。
手捧着这本签有黄校的亲笔签名的《大教学论》,我倍感珍惜,定要下
苦功读好这本巨作。
《大教学论》的作者夸美纽斯热情地赞美教育这一职业是世上最具自豪感的。
他主张
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求学欲望,并且运用温和的、循循善诱的方法,用充满爱心的
言语吸引孩子们,而不是严肃的态度使学生疏远教师。
教师和学生的融洽关系是增进教学质量的很大的帮助。
如果教师时常夸奖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等等,如果教师把他们应学的知识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并且牢牢地记在心里。
再用其他一些方法来和善地对待学生,教师就
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对学习倍感兴趣了。
“以人为本”关注每个人,不要忽略个体。
夸美纽斯说:“谁也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耐心地倾听教导与知识。
”这正正可以说明后进生的教育需要用爱去引导,我们
需要深入地分析了他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其心理特点而进行教育。
他既有自卑感,又有自
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
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
和自信。
就像书中所说的:“施用任何强力的结果,我们反而只能使人厌恶学问,不能使
人爱好学问。
所以,我们每逢看见有人心灵受了病,不爱用功,我们就当用温和的疗法去
除掉它的毛病,绝对不可采用粗暴的方法。
”
《大教学论》还有许多精彩语言:
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就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应该当心,只允许勤劳努力、德行优良的学生进大学。
不实在的学生,只知道在安逸
与奢侈中浪费他们袭产与光阴,因而给别人以坏的榜样是不能宽容的。
这样,没有病毒,
自然就没有传染,大家便会专心工作了。
爱好真理的人容易看到真理,寻求真理的人容易发现真理。
须得学会敢于正视别人,学会应付真实的劳苦,不要畏缩。
否则他们便会变成遁世的人,厌世的人,或是变成懒惰的人,碍事的人。
带着虔诚的心,阅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这位异国的教育哲学家,实干家在
文字构建的空间里对话,内心洋溢着一种满足与冲动。
我的心提醒我:把感受写下来,祭
奠先哲的智慧,启迪有志于学校教育的读者。
《大教学论》在中国知名度很高,人人都知晓,但是真正阅读过的人很少,我身边的
不少教师就没有读过,偶尔几个刚毕业的教育院校的学生说自己读过,是在教授的要求下阅读的,但深究其内容和书中真义,坦言早就荡然无存,不免觉得可惜。
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就源于这本《大教学论》,但从事学校教育的我们却没有亲临教育的源头,无怪学校
教育有诸多困惑和无序。
夸美纽斯开篇就说,此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是“使青年男女毫
无例外地,全部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与虔敬地去学习现世与
来生所需要的一切事项”。
无疑,这是人安身立命、自足发展、服务于世所必须修炼的真理。
我似乎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必读书目,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和教育沾边的人所必须阅读的书。
因为我们的现世都在为来世做准备,今天我们受教育的
程度与最后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影响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阅读这样一本书,最好有宗教的基础。
书中大量引用宗教教义,章节,这是没有宗教
基础知识的中国读者在阅读上可能或产生的障碍。
初读时的晦涩感是真切的。
但我也相信
只要是有一些耐心,这些含着真美的纯净文字是能够被理解和沁入的。
同时,我也感受到
正是因为作者对宗教信仰的无限虔诚,才使得他对“教育人”这件神圣的事充满着信心和信念,坚定不移地推广,宣扬。
例如,开篇第一章节,夸美纽斯就提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接着又说“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他要
以此让大家明白:教育就是人的未来。
我以为,这些来自内心的笃信正是一个教育学者必须持有的,这也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源脉所在。
做教育的,必须是有信仰的人。
阅读这本书,我很感兴趣的是夸美纽斯的表述方式。
习惯于阅读行云流水般集中,顺畅表述的中国读者,初次接触到这本书会觉得新鲜:难道大教育家就用这样的“只言片语”
在阐述他的观念。
是的,恰是这样的只言片语有着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
自然现象+实例
分析+模仿+偏差分析+纠正措施。
整个论述的过程比较生硬,但契合了教育所需具备的理念:从自然中模仿,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过程中反思,做好改进调整使之趋于完善。
整个
表述的过程带着温和不争的风格,但在不争中却已经有了不需要争辩的结论,征服的是读
者的心。
例如他阐述的教学便易性原则,改良学校的可能性,教与学的一般要求等,都是这样的表述方式,温文尔雅,以理服人,让人在很舒服的感受下接受观念。
相比当下一些人急于推广的理念,咄咄逼人,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你接受,认同,还要付诸实践,最
可怕的是要看到结果,而且是要拿出能证明观念是正确的结果。
强制性的理念推广者们,
可以读读《大教学论》即便是其中有些观点已经过失,经过实践证明未必是真理,但读者
的心却是向着夸美纽斯的。
我在阅读时会在心里替他说话:那个时代,能提出这样的观念
已经很不容易啦!
夸美纽斯的实践观也让我佩服。
很明显,这是一个从教师成长为校长最后再到教育家
的伟人。
这样的人提出的观点带有强烈的“实践检验真知”的意味,有一种让人信服的权威性。
在我的身边,前两步走好的人不少,但还没有看到走到第三步的,中国本土上的教师
成长为教育家的,受到公众认可,系统阐释自己教育理念的,目前还未见其人。
为什么?
是体制,是个人因素,环境作用,还是别的原因?不管如何,还是请“有关专家”读读《大教
学论》,感受温润的教育智慧吧。
记得于永正先生说如何教小学生写字,要一边写一边提醒,要讲述字易错的地方。
先生笑谈:如果是有关专家看了一定会反对,怎么能这样教呢?这样不是教死了么?先生说:先来教教看,一些理念能否在课堂上实施,能否产生实际效果。
小学生生字的返生率有多高?所有理念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有效。
深以为然。
读《大教学论》可能有些枯燥,但是还是希望教育者读读。
有些书,枯燥中才带着真义,枯燥就是提醒我们要边读边想,不要囫囵吞枣。
作者夸美纽斯是捷克摩拉维亚人,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
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
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他继承了培根的唯物观点,发扬了捷克兄弟会的民主传统,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
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
之父”。
他一生的着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他26岁时因为战争开始了流亡的生活,从此他几乎颠沛流离一生。
也可能是这种艰苦成就了他深邃的思想,它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的人。
他还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书中的很多真知灼见还依然是那么的精辟,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只是由于他做过牧师,信仰并传过教,对于不信仰宗教的人来说,有些地方会难于理解。
我坦率地承认自己阅读的收获是笼统肤浅的,感受不多。
最重要的是通过读这本书,加深了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与学不仅局限于老师和学生,而是泛指“教”与“学”的活动。
同时我也惊讶夸美纽斯对节制的见解。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非常有必要阅读和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
我个人当然也希望有时间进一步研读和消化理解书中的思想。
大教学论相关文章:。